首页> 中国专利> 钻井废物处理设备和钻井废物处理方法

钻井废物处理设备和钻井废物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料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钻井废物处理设备和钻井废物处理方法,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对钻井废物实现无害化处理。该钻井废物处理设备包括:反应管炉,其具有:进料口,第一固体出口,和第一气体出口;且反应炉管运动以将钻井废物从进料口朝向第一固体出口或第一气体出口传送;加热装置,其设置在反应炉管的内腔中、和/或设置在反应炉管的炉壁内部、和/或安装在反应炉管的外表面上、和/或以预定分开距离围绕反应炉管,以将处于反应炉管中的钻井废物加热到反应温度以上;一个或多个过滤装置,其具有:连接或对准第一气体出口的过滤入口,第二固体出口,和第二气体出口;和设置在过滤入口与第二固体出口或第二气体出口之间的滤网。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276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叶小民;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39764.2

  • 发明设计人 叶小民;

    申请日2012-02-2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世喆

  • 地址 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镇静安路19号31-1-1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43: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2-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09B3/00 授权公告日:20140625 终止日期:20180221 申请日:201202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6-25

    授权

    授权

  • 2012-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9B3/00 申请日:201202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料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钻井废物处理设备和钻井废物 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呈流态(例如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钻井废物,通常 可就地以水泥浆固化掩埋或者运输到特定场地注入地层回填。不过,这种方式 不仅会浪费用地(特别是耕地),而且回填方式有可能影响地下水资源而造成 环境污染。

为减少钻井废物对环境的污染,钻井废物可进行现场化学处理或者运输到 污水处理厂进行化学处理。不过,目前的现场化学处理会增加二次污染,而且 处理的效果不佳;而将钻井废物运输到特定污水处理厂进行化学处理则会增加 运输成本和污水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提供钻井废物处理设备和钻井废物处理方法,能够更加 方便有效地对钻井废物实现无害化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钻井废物处理设备,包括:

反应管炉,其具有:进料口,用于排放第一固体的第一固体出口,和用于 排放第一气体的第一气体出口;且所述反应炉管运动以将钻井废物从所述进料 口朝向所述第一固体出口或所述第一气体出口传送;

加热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反应炉管的内腔中、和/或设置在所述反应炉管的 炉壁内部、和/或安装在所述反应炉管的外表面上、和/或以预定分开距离围绕 所述反应炉管,以将处于所述反应炉管中的钻井废物加热到反应温度以上;

一个或多个过滤装置,其具有:连接或对准所述第一气体出口的过滤入口, 用于排放第二固体的第二固体出口,和用于排放第二气体的第二气体出口;和 设置在所述过滤入口与所述第二固体出口或第二气体出口之间的滤网。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钻井废物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脱色装置,其具有:连接或对准所述第二气体出口的脱色入口,用于排放 第三固体的第三固体出口,用于排放第三气体的第三气体出口,用于排放液体 的液体出口,以及脱色结构,所述脱色结构设置在所述脱色入口与所述第三固 体出口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脱色入口与所述第三气体出口之间和/或设置在所 述脱色入口与所述液体出口之间;所述脱色结构优选地包括活性碳。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炉管的内壁具有螺旋结构,所 述反应炉管通过自身转动利用所述螺旋结构传送钻井废物。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炉管的所述进料口高于所述第 一固体出口。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

所述反应炉管包括:支撑在其外表面上的两个支撑体,所述两个支撑体均 为高度可调的;

和/或

所述反应炉管包括:支撑在其外表面上的固定支撑体和调节支撑体,所述 固定支撑体铰接到所述反应炉管的外表面上,所述调节支撑体是高度可调的。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钻井废物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反应炉管的内腔中、和/或设置在所述反应炉管的 炉壁内部、和/或安装在所述反应炉管的外表面上、和/或以预定分开距离设置 在所述反应炉管的外侧,用于检测所述反应炉管中的钻井废物的温度;

和/或

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反应炉管的内腔中、和/或进料口处、和/或第一 固体出口处、和/或第一气体出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反应炉管中的钻井废物和/ 或第一固体和/或第一气体的流量;

和/或

成分检验器,连接到或设置到所述反应炉管的第一固体出口和/或第一气体 出口,和/或连接到或设置到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固体出口和/或第二气体出口, 和/或连接到或设置到所述脱色装置的第三固体出口和/或第三气体出口和/或 液体出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钻井废物处理方法,包括:

使钻井废物通过反应管炉在其中加热到反应温度以上而分解为第一固体 和第一气体排出;

对所述第一气体进行一次或多次过滤而获得第二固体和第二气体排出。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钻井废物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第二气体进行脱色而获得第三固体、第三气体和液体排出。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使钻井废物加热到反应温度以上是:使 钻井废物加热到600℃以上,优选地加热到600-700℃,更优选地加热到650 ℃。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钻井废物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钻井废物的温度,并由此调节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反应 炉管的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将钻井废物供应到所述反应炉管中的 速度;用于加热所述钻井废物的加热装置的输出功率;

和/或

检测所述钻井废物和/或所述第一固体和/或第一气体的流量,并由此调节 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反应炉管的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将 钻井废物供应到所述反应炉管中的速度;用于加热所述钻井废物的加热装置的 输出功率;

和/或

检测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固体和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气体和所述液体 中至少一种的成分,优选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成分将所述第一气体或第一固体 循环送入所述反应炉管的进料口、或者将所述第二气体或第二固体循环传送以 进一步过滤、或者将所述第三气体或第三固体或液体循环传送以进一步脱色。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钻井废物处理设备和钻井废物处理方法,能够 更加方便有效地对钻井废物实现无害化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论述,显然,在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的技术方案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 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 及其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钻井废物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钻井废物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需要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钻井废物处理设备,包括:

反应管炉,其具有:进料口,用于排放第一固体的第一固体出口,和用于 排放第一气体的第一气体出口;且所述反应炉管运动以将钻井废物从所述进料 口朝向所述第一固体出口或所述第一气体出口传送;

加热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反应炉管的内腔中、和/或设置在所述反应炉管的 炉壁内部、和/或安装在所述反应炉管的外表面上、和/或以预定分开距离围绕 所述反应炉管,以将处于所述反应炉管中的钻井废物加热到反应温度以上;

一个或多个过滤装置,其具有:连接或对准所述第一气体出口的过滤入口, 用于排放第二固体的第二固体出口,和用于排放第二气体的第二气体出口;和 设置在所述过滤入口与所述第二固体出口或第二气体出口之间的滤网。

这样,钻井废物从进料口进入反应管炉中在反应温度以上进行化学反应, 将钻井废物中的高分子链结构破坏而实现碳化处理,从而使钻井废物转变为 低害或无害的无机物(即,无害化处理)。其中,钻井废料在从进料口传送到 第一固体出口和第一气体出口的过程中可持续进行化学反应,通过所述化学反 应后得到的产物(例如低害或无害的第一固体或第一气体)通过第一固体出口 和第一气体出口实现气固分离;第一固体在排放后可被收集处理,而第一气体 被传送到过滤装置进一步进行过滤处理;第一气体通过一级或多级过滤而实现 进一步的气固分离而得到第二固体和第二气体,应理解,经过过滤处理得到的 第二气体在质量上比第一气体有所改善。

在本发明提供的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可为一个或多个,并可设置在任何 适合的一个或多个加热位置,例如,反应炉管的内腔中、反应炉管的炉壁内部、 反应炉管的外表面上、或以预定分开距离围绕所述反应炉管,只要能够对处于 反应炉管内的钻井废物加热而实现其化学反应即可。

在所述过滤处理过程中,可采用一个或多个泵控制所述钻井废物处理设备 中的物质(例如,气体、固体或液体)流动(例如流向和流速)。

所述钻井废物中包括:废液(以水为主),加重剂(重晶石、石灰、NACL、 KCL、泥岩,砂岩,页岩等惰性物体),高分子废料。在所述无害化处理中, 高分子废料在高温(在高分子废料的反应温度以上)下进行化学反应(例如, 发生高温氧化反应)而分解为低害或无害的无机物和/或小分子化合物,其中, 钻井废物中的高分子废料的五种主要成分及其高温化学反应具体如下:

1、高温降失水剂(磺化褐煤):其在220℃以上可分解成无机物,因而可 在其反应温度以上进行如下氧化反应:

磺化褐煤+O2=二氧化碳+水+硫化物

2、稀释剂(木质素):其在150-180℃以上可分解成无机小分子化合物, 因而可在其反应温度以上进行如下氧化反应:

木质素(磺酸盐)+O2=二氧化碳+水+铁化合物+钠化合物+硫化物

3、润滑剂(沥青质):其中包含磺化沥青和氧化沥青,在高温下(其反应 温度以上)碳化,因而可在其反应温度以上进行如下氧化反应:

沥青+O2=二氧化碳+水+硫化物

4、乳化剂(SP-80):其在180-200℃以上可分解成无机物,因而可在其 反应温度以上进行如下氧化反应:

乳化剂+O2=二氧化碳+水

5、絮凝剂(K-PAM)(聚丙烯先钾):其在100℃以上可分解成无机小分 子化合物,因而可在其反应温度以上进行如下氧化反应:

聚丙烯先钾+O2=二氧化碳+水+碳酸钾

这样,固体物质,例如可包括化学反应中可能产生的固体产物以及加重剂 (例如为所述第一固体和第二固体),以固态惰性物质的形态在各个处理阶段 (例如包括:反应炉管处理,过滤装置处理,脱色装置处理过程中)被分离、 排放和收集处理(例如可被回收进入建筑原材料体系中);气体产物或组分在 所述高温化学反应之后被逐级过滤以进行进一步气固分离,并在最终达到气体 排放标准后排放到大气中;所述化学反应的液体产物(其中可包括水)和经过 所述钻井废物处理设备处理后的废液(例如,在脱色处理后的所述液体)可在 最终达到液体排放标准之后排放(例如,排放到地表)。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钻井废物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脱色装置,其具有:连接或对准所述第二气体出口的脱色入口,用于排放 第三固体的第三固体出口,用于排放第三气体的第三气体出口,用于排放液体 的液体出口,以及脱色结构,所述脱色结构设置在所述脱色入口与所述第三固 体出口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脱色入口与所述第三气体出口之间和/或设置在所 述脱色入口与所述液体出口之间;所述脱色结构优选地包括活性碳。应理解, 进行物理吸附脱色的活性碳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而且受到污染无法重复利用的 活性碳也可以回收作为建筑材料。

为了进一步改善排放气体的质量,可对第二气体进行脱色处理,第二气体 通过脱色处理而进一步实现三相分离而得到第三固体、第三气体和液体,第三 固体和所述液体可被收集处理,经过脱色处理的第三气体在质量上比第二气体 进一步改善,通常可达到高程度的无害标准,由此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所述脱色处理中可采用活性碳脱色结构。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脱色处理 可采用气体冷凝沉淀脱色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从反应炉管排出的高温气体 通过热交换实现一定程度的冷却,并在经过过滤之后冷凝形成液态流体,所述 液态流体穿过脱色装置进行脱色处理,其中在液态流体中的杂质被活性碳物理 吸附而实现脱色。经过脱色处理后的液态流体(即,所述液体)符合环境排放 标准,因而可直接排放到地表,而不会污染环境(例如地下水)。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炉管的内壁具有螺旋结构,所 述反应炉管通过自身转动利用所述螺旋结构传送钻井废物。这样,当反应炉管 自身转动(例如围绕其纵轴线转动)时,其内壁上设置的螺旋结构可引导反应 炉管中的钻井废物从进料口朝向第一固体出口或第一气体出口行进,钻井废物 可在此过程中持续进行高温(高于其反应温度)化学反应。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炉管的所述进料口高于所述第 一固体出口。这样,可更有利于反应炉管中的钻井废物从进料口朝向第一固体 出口或第一气体出口行进。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炉管包括:支撑在其外表面上 的两个支撑体,所述两个支撑体均为高度可调的。这样,可通过所述两个支撑 体而调节反应炉管纵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即,在进料口与第一固体 出口或第一气体出口之间的相对位置,由此控制反应炉管中的钻井废物从进料 口朝向第一固体出口或第一气体出口的行进。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炉管包括:支撑在其外表面上 的固定支撑体和调节支撑体,所述固定支撑体铰接到所述反应炉管的外表面 上,所述调节支撑体是高度可调的。这样,可通过调节支撑体相对于固定支撑 体的转动而调节反应炉管纵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即,在进料口与第 一固体出口或第一气体出口之间的相对位置,由此控制反应炉管中的钻井废物 从进料口朝向第一固体出口或第一气体出口的行进。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钻井废物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反应炉管的内腔中、和/或设置在所述反应炉管的炉壁 内部、和/或安装在所述反应炉管的外表面上、和/或以预定分开距离设置在所 述反应炉管的外侧,用于检测所述反应炉管中的钻井废物的温度。这样,根据 钻井废物的温度,可调节多种装置参数,例如加热装置的输出功率、进料口的 进料流量、钻井废物在反应炉管中的行进速度、反应炉管的纵轴线相对于水平 方向的倾斜度,反应炉管的自转速度,等等,以确保钻井废物在反应炉管充分 进行化学反应而实现无害化处理。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钻井废物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反应炉管的内腔中、和/或进料口处、和/或第一固体 出口处、和/或第一气体出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反应炉管中的钻井废物和/或第 一固体和/或第一气体的流量。这样,根据钻井废物和/或第一固体和/或第一气 体的流量,可调节多种装置参数,例如加热装置的输出功率、钻井废物在反应 炉管中的行进速度、反应炉管的纵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反应炉管的 自转速度,等等,以确保钻井废物在反应炉管充分进行化学反应而实现无害化 处理。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钻井废物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成分检验器,连接到或设置到所述反应炉管的第一固体出口和/或第一气体出 口,和/或连接到或设置到所述过滤装置的第二固体出口和/或第二气体出口, 和/或连接到或设置到所述脱色装置的第三固体出口和/或第三气体出口和/或 液体出口。这样,根据在钻井废物的不同处理阶段得到的固体和/或气体的成分 情况,可判断无害化处理是否已经达标,由此可调节多种装置参数,例如加热 装置的输出功率、进料口的进料流量、钻井废物在反应炉管中的行进速度、钻 井废物在反应炉管中的行进速度、反应炉管的纵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 度,反应炉管的自转速度,等等,以确保钻井废物在反应炉管充分进行化学反 应而实现无害化处理。

应理解,反应炉管的纵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对于反应炉管中钻井 废物的流动速度会产生影响。例如,如果需要钻井废物反应得更充分,则可以 将反应炉管的纵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减小,使进料口与第一固体出口 (或第一气体出口)的高度差减小,从而使钻井废物由于这种高度差而受到的 重力作用减小,钻井废物相应地具有更低的流动速度而将会在反应炉管中停留 更长时间,因而会经历更长的反应时间,使得化学反应更充分。

应理解,所述钻井废物处理设备中的温度传感器或流量传感器或成分检测 器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并可设置在适合的位置;而且,根据需要,钻井废物 处理设备可包括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成分检测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钻井废物处理设备采用撬装式结构。这样,可显著 增强所述钻井废物处理设备的移动性。例如,所述钻井废物处理设备可以通过 汽车拖运,例如所述钻井废物处理设备的重量可控制在25吨以内而可在石油 井场公路上承载,由此实现对处理环境空间的零占有,增强了钻井废物处理的 适应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钻井废物处理设备通过拖运汽车实现移动性,其中, 在此可移动系统中可包括如下组成部分:汽车,转炉(作为所述反应炉管), 转炉底座(例如可包括所述支撑体或者所述固定支撑体和调节支撑体),进料 系统(用于将钻井废物供应到反应炉管的进料口),降尘系统(包括所述过滤 装置),冷凝系统(其用于在脱色处理之前将气态流体冷凝为液态流体),脱色 系统(包括所述脱色装置),以及排放系统(可包括液体排放系统和固体排放 系统,优选地固体排放系统还可具有回收结构和功能)。其中,这些组成部分 都是可以拆卸的,能够用一辆汽车运输。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钻井废物处理设备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 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钻井废物处理设备包括:

反应管炉10,其具有:进料口110,用于排放第一固体的第一固体出口121, 和用于排放第一气体的第一气体出口122;且所述反应炉管运动以将钻井废物 从所述进料口110朝向所述第一固体出口121或所述第一气体出口122传送;

加热装置(未示出),其设置在所述反应炉管10的内腔中、和/或设置在所 述反应炉管10的炉壁内部、和/或安装在所述反应炉管10的外表面上、和/或 以预定分开距离围绕所述反应炉管10,以将处于所述反应炉管10中的钻井废 物加热到反应温度以上;

多个过滤装置200、210、220(其可构成以虚框表示的过滤系统20),其 具有:连接或对准所述第一气体出口的过滤入口,用于排放第二固体的第二固 体出口,和用于排放第二气体的第二气体出口;和设置在所述过滤入口与所述 第二固体出口或第二气体出口之间的滤网(未示出);

脱色装置30,其具有:连接或对准所述第二气体出口的脱色入口,用于排 放第三固体的第三固体出口321,用于排放第三气体的第三气体出口322,用 于排放液体的液体出口323,以及设置在所述脱色入口与所述第三固体出口和/ 或所述第三气体出口和/或所述液体出口之间的脱色结构(未示出)。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可见:

钻井废物从反应炉管10的进料口110进入反应炉管10中(沿箭头A所示), 并通过反应炉管10的运动(例如沿图1中的水平方向的转轴而转动)将钻井 废物从进料管110朝向第一固体出口121或所述第一气体出口122传送(即, 从右向左传送);钻井废物在反应炉管10内在高温下(温度在钻井废物的反应 温度以上)进行化学反应而实现无害化处理;在反应炉管10的下游端,通过 第一固体出口121排放第一固体(如箭头B1所示)并通过所述第一气体出口 122排放第一气体(如箭头B2所示);

第一气体沿箭头B2所示方向进入过滤系统20(如虚框所示)中的防尘室 200(作为第一个过滤装置,即,粗过滤装置)中进行过滤处理,滤除的第二 固体(降尘)被排放(如箭头C11所示),过滤后的第二气体进入作为细过滤 装置的一级过滤装置210中(如箭头C21所示)进行进一步过滤;在一级过滤 装置210中,滤除的第二固体(降尘)被排放(如箭头C12所示),过滤后的 第二气体进入作为细过滤装置的二级过滤装置220(如箭头C22所示)中进行 进一步过滤;在二级过滤装置220中,滤除的第二固体(降尘)被排放(如箭 头C13所示),过滤后的第二气体被传送出过滤系统20(如箭头C23所示)以 进行后续处理;

从过滤系统20中传送出的第二气体优选地可通过冷凝处理而转化为液态 流体,并进入脱色装置30进行脱色处理,经过脱色处理之后实现三相分离: 第三固体通过第三固体出口321被排放(如箭头D1所示),第三气体通过第三 气体出口322被排放(如箭头D2所示),液体(可包括诸如水之类的反应产物 和经处理后的废液)通过液体出口323被排放(如箭头D3所示),应注意,在 脱色处理后的三相产物均达到环境排放标准,因而第三气体可直接排放到大气 中且所述液体可直接排放到地表,而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气体从第一气体出口122排放(如箭头B2所示) 之后具有较高温度,因而可在进行冷却处理之后再进入过滤系统20进行过滤 处理,以减少对过滤系统20的可能损害。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过滤系统20中(例如,在各级过滤装置之间,或者 在过滤系统20的进端和/或出端附近),可采用一个或多个泵(例如抽吸泵), 例如在图1中所示泵290,用于控制过滤系统20中的物质(例如,气体、固体 或液体,特别是第二气体)的流动(例如流向和流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气体被传送到过滤系统20(如箭头C23所示)外 之后可进行冷凝处理以转变为液态,即,成为液态流体,以利于进行后续脱色 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钻井废物处理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 的实施例的钻井废物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所述钻井废物处理方法包括:

使钻井废物通过反应管炉在其中加热到反应温度以上而分解为第一固体 和第一气体排出(如图2中的步骤901所示);

对所述第一气体进行一次或多次过滤而获得第二固体和第二气体排出(如 图2中的步骤902所示)。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钻井废物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第二气体进行脱色而获得第三固体、第三气体和液体排出。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使钻井废物加热到反应温度以上是:使 钻井废物加热到600℃以上,优选地加热到600-700℃,更优选地加热到650 ℃。

应理解,出于节能(低能耗)方面的考虑,钻井废物的温度只需在其反应 温度以上即可,不应过高;而出于生产效率(高效率)方面的考虑,钻井废物 的流速(流量)应尽可能高。因此,在综合考虑采用低能耗和高效率的同时, 必须确保钻井废物的充分反应(这通常希望采用充分高的反应温度和充分长的 反应时间)。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钻井废物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钻井废物的温度,并由此调节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反应 炉管的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将钻井废物供应到所述反应炉管中的 速度;用于加热所述钻井废物的加热装置的输出功率。

这样,可确保在反应炉管中的钻井废物具有足够高的温度和充分长的停留 时间以进行化学反应而实现无害化处理。例如,当检测到钻井废物温度较低时 (但仍在反应温度以上),由于可能出现反应不充分的问题,因而可从两方面 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化学反应温度或延长钻井废物在反应炉管内的停留时间 (即,反应时间):一方面,可以增强对钻井废物的加热以通过提高反应温度 而增强化学反应;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小反应炉管的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 倾斜角度减缓钻井废物经过反应炉管的速度以延长钻井废物在反应炉管内的 停留时间以充分反应;或者,可以减慢钻井废物从进料口被供应到反应炉管的 速度以延长钻井废物在反应炉管内的停留时间以充分反应。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钻井废物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钻井废物和/或所述第一固体和/或第一气体的流量,并由此调节 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反应炉管的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将 钻井废物供应到所述反应炉管中的速度;用于加热所述钻井废物的加热装置的 输出功率。

这样,通过监控进料流量和/或排放物流量而监控反应炉管内的物质(钻井 废物)的流量,以确保在反应炉管中的钻井废物充分反应而实现无害化处理。 例如,当检测到钻井废物进料流量和/或排放物流量较高时(例如高于预定值), 说明反应炉管内的物质(钻井废物)的流速较高,由于可能出现反应不充分的 问题,因而可从两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化学反应温度或延长钻井废物在 反应炉管内的停留时间(即,反应时间):一方面,可以相应增强对钻井废物 的加热以通过提高反应温度而增强化学反应,从而适应较高的钻井废物流速;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减小反应炉管的轴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减缓钻井 废物经过反应炉管的速度,即,降低钻井废物的流速,以延长钻井废物在反应 炉管内的停留时间以充分反应;或者,可以减慢钻井废物从进料口供应到反应 炉管的速度,即,降低钻井废物的流速,以延长钻井废物在反应炉管内的停留 时间以充分反应。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钻井废物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固体和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气体和所述液体 中至少一种的成分,优选地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成分将所述第一气体或第一固体 循环送入所述反应炉管的进料口、或者将所述第二气体或第二固体循环传送以 进一步过滤、或者将所述第三气体或第三固体或液体循环传送以进一步脱色。

这样,对各个处理步骤(例如,在反应炉管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步骤,在过 滤装置中进行的过滤步骤,在脱色装置中进行的脱色步骤)中的排放物(例如 第一、第二、第三固体或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气体或所述液体),可以进行 成分检测分析,如果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则可直接收集或直接排放,否则可 循环再次进行相应处理(例如,所述化学反应步骤、过滤步骤、脱色步骤步骤), 直到符合相应排放标准。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钻井废物处理设备和钻井废物处理方法,能够 更加方便有效地对钻井废物实现无害化处理。

与现有技术方式相比,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具有以下至少 一种优点:

1、就地无害化处理

2、减少了耕地或者土地使用量

3、减少或消除二次污染,例如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4、节约了转运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各种实施例可根据需要以任意方式相互组合,通过这种组合 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 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这样,如果对本发明的这些改的和变型属于本发明 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将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