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带钢轧机横向多段交叉工作辊调控板形方法及其调控装置

带钢轧机横向多段交叉工作辊调控板形方法及其调控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钢轧机通过横向多段交叉工作辊调控板形的方法及其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上、下工作辊入口及出口沿轧辊轴向方向分布数量为3-5个的施加弯辊力点;入口及出口主动弯辊力Fi和被动弯辊力Fd呈非对称错位分布;其主动弯辊力Fi和被动弯辊力F呈非对称错位分布;其弯辊力方向与轧辊垂直,并平行于轧制平面或与轧制平面夹角小于10°;其横向交叉工作辊调控板形的调控装置由衬辊、缸头、衬辊架、弯辊缸块、推拉缸、托架和防护板组成。本发明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能调控简单板形,又能调控复杂板形,同时由于工作辊横向有侧支撑,能在有效减小辊径的基础上避免轧辊的横向挠曲,使板形调控变得十分方便。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21B37/38 授权公告日:20141210 终止日期:20171229 申请日:201112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2-10

    授权

    授权

  • 2012-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B37/38 申请日:201112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6-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方法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钢轧机设备,特别涉及适用于轧制薄带钢生产线的一种带钢 轧机的横向多段交叉工作辊调控板形方法及其调控装置。

背景方法

众所周知,随着轧制方法的进步和发展,在薄带钢生产领域产生了很多 调控板形的方法。如通过的辊形曲线改变辊缝形状的CVC方法,通过弯辊加 窜辊来改变辊缝形状的HC、UC方法、通过轧辊交叉改变辊缝形状的PC方 法,以及通过分段冷却来改变辊缝形状的精密分段冷却方法等。这些中大多 是通过垂直于带钢方向改变辊缝形状的方法,弯辊力大多沿轧制力方向,仅 PC技术是通过轧辊横向交叉来改变辊缝形状,进而控制板形的一种方法,但 PC方法只能改变带钢整体凸度,对带钢局部凸度和局部板形就无能为力。因 此针对上述的调控板形方法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研究开发一种带钢轧机 通过横向多段交叉工作辊调控板形的调控方法及其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设 计合理,结构紧凑,既能调控简单板形,又能调控复杂板形,同时由于工作 辊横向有侧支撑,能在有效减小辊径的基础上避免轧辊的横向挠曲,使板形 调控变得十分方便的一种带钢轧机的横向多段交叉工作辊调控板形方法及其 调控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一种带钢轧机的横向 多段交叉工作辊调控板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的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 入口及出口沿轧辊轴向方向均匀分布数量为3-5个的施加弯辊力点;实现入口 及出口主动弯辊力Fi和被动弯辊力Fd呈非对称错位分布;所述的每个弯辊力 的方向与轧辊垂直,且该弯辊力平行于轧制平面或是该弯辊力与轧制平面的夹 角小于10°;施加在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的各个弯辊力的大小是不同的,从而 通过各点不同的弯辊力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轧辊横向挠曲曲线,实现对被加工件 的板形调控。

所述的一种带钢轧机的横向多段交叉工作辊调控板形的调控装置,其特征 在于:带钢轧机入口侧、出口侧分别装设两个横向多段交叉工作辊的板形调控 装置;所述的每个横向多段交叉工作辊的板形调控装置由本体、衬辊、缸头、 衬辊架、弯辊缸块、推拉缸和防护板组成,与工作辊位置相对应的托架上装设 由液压马达驱动丝杠,其带动衬辊托架做横向往返运动,所述的衬辊架的两端 铰接衬辊,所述的每个弯辊缸块的伸出杆端装设缸头,该缸头与衬辊相触接; 并在上、下工作辊之间的弯辊缸的外侧装设防护板通过分布在缸块本体上弯辊 缸对上工作辊和下工作辊上施加不同的弯辊力。

本发明的原理和特点分述于下:

本发明是通过上、下工作辊入口及出口弯辊缸施加不同的力,推动缸头,通 过衬辊把弯辊力施加在上、下工作辊上,使上、下工作辊产生所需的弯辊曲线, 实现对轧制带钢板形的调控。弯辊缸头和轧辊之间装有衬辊,衬辊为被动辊, 同时衬辊通过衬辊托架的带动做横向往返运动,通过横向往返运动消除由弯辊 缸头在轧辊上留下的辊印,从而避免了在带钢上产生辊印。

综合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能调控简单板形,又能调控复杂板 形,大大提高4辊轧机板形调控能力,同时由于工作辊横向有侧支撑,能在 有效减小辊径的基础上避免轧辊的横向挠曲,提高轧机的道次压下能力。同 时通过在弯辊缸缸头和工作辊之间增加衬辊避免在带钢上留下辊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共有三幅附图。其中:

附图1是利用本发明的上、下工作辊进行板形控制的原理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衬辊,2、缸头,3、衬辊架,4、弯辊缸,5、推拉缸,6、 防护板,7、本体,8、上工作辊,9、下工作辊,10、液压马达,11、丝杠, 12、带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利用本发明的上、下工作辊进行板形控制的原理图;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的上工作辊8和下工作辊9入口及出口沿轧辊轴向方向分布数量为3-5 个的弯辊力点;入口及出口的主动弯辊力Fi和被动弯辊力Fd呈非对称错位分 布;所述的每个弯辊力的方向与轧辊垂直,且该弯辊力平行于轧制平面 或是该弯辊力与轧制平面的夹角小于10°;施加在上工作辊8和下工作辊9的 各个弯辊力的大小是不同的,从而通过各点不同的弯辊力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轧 辊横向挠曲曲线,实现对带钢12的板形调控。

图2、3所示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它是在轧制薄带钢生产线轧机上安 装的带钢轧机的横向多段交叉工作辊调控板形方法的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轧机的入口侧、出口侧分别装设两个横向多段交叉工作辊的板形调控装置;所 述的每个横向多段交叉工作辊的板形调控装置由本体7、衬辊1、缸头2、衬辊 架3、弯辊缸4、推拉缸5和防护板6组成,与工作辊位置相对应的本体7上装 设由液压马达10驱动的丝杠11,其带动衬辊架3做横向往返运动,所述的衬辊 架3的两端铰接衬辊1,所述的每个弯辊缸4的伸出杆端装设缸头2,该缸头2 与衬辊1相触接;并在上、下工作辊之间的弯辊缸4的外侧装设防护板6通过 分布在缸块本体7上的弯辊缸4对上工作辊8和下工作辊9上施加不同的弯辊 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方法领域的方法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方案及其本发明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