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由制盐母液制取复合肥的方法

由制盐母液制取复合肥的方法

摘要

一种由制盐母液(苦卤)和氨气、酸(磷酸、硫酸、盐酸)为原料制取氮、磷、钾、硫、镁复合肥的方法。技术的特点是以海水制盐母液为基础原料,充分利用海水中的化学资源,通过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在过程中分别引进复合肥中的有效成分氮和磷,将杂质离子去除,结合海水中的钾,生产复合肥,是海水综合利用的专项技术。此过程主要包括不同阶段的反应结晶、分步蒸发和不同阶段的固液分离的方式制备氮、磷、钾、硫、镁复合肥,并副产高品位氢氧化镁。该工艺流程简单,即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变废为宝、为农业生产提供所需的化学肥料;该工艺对制盐母液中的Mg2+、K+、和Cl-、SO42-全部提取,从而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0-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5G1/00 授权公告日:20131106 终止日期:20140902 申请日:2011090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11-06

    授权

    授权

  • 2012-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5G1/00 申请日:2011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6-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化工领域,以海水制盐母液(苦卤)、氨气、酸(磷酸、盐酸、硫酸等) 为原料,通过反应、蒸发、冷却及固液分离等方式对制盐母液(苦卤)进行处理,将制盐母 液(苦卤)中的钾、硫、氯等有效成分进行分离、提取,制备农用氮、磷、钾、镁、硫复合 肥和副产品氢氧化镁及氯化钠。是制盐母液(苦卤)综合利用、制取复合肥的新工艺,可用 于制盐母液的处理。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以海水为基本原料制盐的生产能力超过4,000万吨,每产一吨盐,大约会排出 一吨制盐母液(苦卤),制盐母液(苦卤)中含有MgSO4 65~95g/L,MgCl2 95~190g/L,KCl 18~27g/L,NaCl 70~120g/L。自20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对制盐母液(苦卤)的利用 进行研究开发,至七十年代基本形成了以冷冻法制备MgSO4工艺和兑卤法制备KCl、Br2和 卤块工艺。但由于兑卤法生产氯化钾工艺过程沉长、能耗高、产品附加值和提取率低,制盐 母液(苦卤)中氯化钾总利用率不足70%。因此对制盐母液(苦卤)资源的利用率很低;近 些年来又有一些新的制盐母液(苦卤)综合利用工艺问世(CN 200610048119.1,CN 97103901.1等),大多是对原有兑卤法的一些改进。专利02135647.5提出了和本专利类似的 工艺路线,对制盐母液(苦卤)的综合利用提出了一个新的路线,但该专利工艺路线复杂, 需要添加KCl等原料。对于我们这个钾资源匮乏的国家,很难推广应用。在本发明以前,尚 没有使用制盐母液(苦卤),直接制取复合肥的工艺路线。纵观海水体系,其含有化肥的主要 成分钾。同时,含有大量的复合肥组分、硫酸根和氯根。如将海水体系的钾、氯、硫充分利 用,可节省大量的资源。同时,制备复合肥,不需要对化学物质进行单物质分离,因此使得 过程简单,消耗低。尤其是我国是农业大国,化肥市场需求量巨大,若将制盐母液(苦卤) 中的各种有效成分转为化学肥料,是根治制盐母液(苦卤)污染,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 率的根本途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海水制盐母液(苦卤)中的化学成分,针对化学肥料需求巨 大的现状,提出了由海水制盐母液(主要成分包括Mg2+、K+、Na+、Cl-、SO42+)制取氮、 磷、钾、镁复合肥为主要产品、副产氢氧化镁、氯化钠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以制盐母液(苦卤)、氨气和酸(磷酸、硫酸、盐酸等)为原料制取以氮、磷、 钾、为主要元素,同时包含少量硫、镁等元素的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对制盐母液进行搅拌,并通入氨气,制盐母液中的Mg2+将与氨气发生反应、 生成氢氧化镁晶体,并将复合肥的有效成分氮引入体系:

Mg2++2NH3+2H2O→Mg(OH)2↓+2NH4+

控制反应结晶过程,使得此反应过程的镁离子提取率优选地为75-85%,其中陈化时间优 选地大于1小时,经固液分离得氢氧化镁和第一脱镁母液(I);

(2)搅拌由步骤(1)得到的第一脱镁母液(1),并加入磷酸,在搅拌的状态下, 发生下列反应过程

Mg2++H3PO4+3NH3+nH2O→NH4MgPO4·nH2O↓+2NH4+

控制反应过程,使镁离子的提取率达到90%以上,使第一脱镁母液(1)中残余的游离氨 NH3进一步转化,优选地陈化时间大于2小时,经固液分离得到磷酸镁铵晶体和第二脱 镁母液(II);磷酸镁铵固体作为复合肥的组成之一。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此处可 以加入磷酸以外的其他酸,如硫酸、盐酸,则分别发生下列反应:

(3)对由步骤(2)得到的第二脱镁母液(II)进行蒸发,利用体系的相平衡关系, 将体系中的大部分氯化钠结晶析出,本步骤中的蒸发水量占总水量的50-75%,固液分 离后得到第三母液(III)和作为副产品的NaCl;

(4)对由步骤(3)得到的第三母液(III)进行进一步的蒸发浓缩,本步骤中的蒸 发水量占总水量的5-12%,对体系进行冷却,冷却终点温度低于35℃,使(NH4)2SO4, NH4Cl,KCl析出,固液分离得到复合肥和第四母液(IV)。

其中,步骤(1)中所用制盐母液体系中含有Mg2+、K+、Na+、SO2-、Cl-和水;在搅 拌、控制通氨速率的条件下,使镁与NH3反应,控制镁离子提取率优选地为78%。卤水 体系改变为:Mg2+、K+、Na+、NH4+、SO2-、Cl-,以及部分溶解的游离氨(NH3)

优选地,步骤(2)中,为将游离氨转化为铵离子,可向体系加入酸(磷酸、硫酸、盐酸 等)。不同的酸将生成对应的铵盐。加入磷酸,生成带有n(1或6)个结晶水磷酸镁铵固体; 镁离子提取率增至原料镁的92%左右,陈化时间大于2h;

优选地,步骤(3)中蒸发水量占总水量的65%-71.8%;使大部分NaCl析出。在高温下 分离,获得以NH4+,K+、SO42-、Cl-为主要成分的第三母液(III)和副产品NaCl。

优选地,步骤(4)中蒸发水量占总水量的6%-10%,使部分(NH4)2SO4,NH4Cl析出, 进而冷却,使绝大部分(NH4)2SO4,NH4Cl,KCl析出,分离可得到复合肥产品。

优选地,在步骤(4)中,冷却终点温度低于25℃。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5),将由步骤(4)得到的第四母液(IV)循环利用,与制盐母液 混合一同作为步骤(1)的反应原料,第四母液(IV)与制盐母液混合比例为0.3∶1至0.6∶ 1,混合比例优选地为0.5∶1。

根据上述各步可以看出,本发明可以从制盐母液(苦卤)中制取两种肥料:磷酸镁铵复 合肥和氮、钾混合肥。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工艺简单,产品为复合肥, 副产品为氢氧化镁和NaCl。整体过程对制盐母液中的有效成分全部提取和利用,并不进行单 化合物的分离,从而可大大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本工艺有效解决了苦卤污染环境问题,使得苦卤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为农业提供优质肥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艺流程与物料平衡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工艺流程与物料平衡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工艺流程与物料平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有的实施例所使用的原料制盐母液(苦卤)的组成如表1-1所示。

表1-1苦卤组成

Table 4-1 The composition of bittern

(注:Be’/℃=30.4/16)

实施例1

此实例是使用本发明技术,以海水制盐后的制盐母液(苦卤)和氨气为原料,生产氮、 钾、镁、硫四元复合肥的一个实例,是此专利技术的一种实际技术过程。

此过程主要经过:反应-分离、蒸发-分离、蒸发-冷却-分离、母液循环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反应结晶-固液分离过程。此步反应依据NH3水溶液呈碱性、镁离子可与氢氧根形 成难容的氢氧化镁的基本原理。通过向苦卤中通入氨,形成氢氧根和铵离子,进而与卤水中 的镁离子形成氢氧化镁。将复合肥的有效成分氮引入系统。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控制卤水的 pH在11-12,使镁的转化氯约75-80%。经固液分离后,得到具有铵离子的第一脱镁母液,铵 离子含量在0.036-0.042%。与其他苦卤与氨反应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工艺目的是将复合肥的 有效成分氮引入系统,获得制取复合肥的原料母液,氢氧化镁作为副产品。而不是以生产产 品氢氧化镁为主要目的。

第二步:蒸发-高温分离。此步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分,一方面将体系中的氯化钠去除,另 一方面是复合肥的有效成分进一步富集。蒸发过程的蒸发水率控制在57%。使原料苦卤中的 87%的NaCl在蒸发蒸发过程析出。并在高温下分离。此步骤的关键是控制蒸发水率,并在高 温下实现固液分离。以保证NaCl从体系中析出和产品的质量和回收率。苦卤通氨后,进行母 液蒸发的技术是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也是保证复合肥质量的关键。高温分离后,得到副产 品NaCl和第二母液。

第三步:二次蒸发-冷却-固液分离。此步骤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较高的复合肥单线回收率。 此步骤的控制关键是蒸发水率是总进料水分的5-6%,冷却终止温度在30-35℃,冷却后的盐 浆进行固液分离,获得以氮、磷为主要养分,以镁、硫为次要养分的复合肥。此技术是在不 分离任何单盐的要求下,获得农用复合肥,是此技术的核心技术。因为不分离任何纯化学物 质,因此整体技术的能量消耗最低。此过程得到的复合肥产品的技术指标可达:

N∶K2O∶S∶Mg

15∶5∶7∶2.7

第四步:母液循环。母液循环是保证海水化学组分全部利用的关键技术,是实现无废排放 的主要技术手段。同时是实现整体过程操作的最重要的操作。在制取氮、磷、镁、硫复合肥 的技术中,其循环量为原料制盐母液(苦卤)的0.6倍。因此可使得原料中的镁离子主要形 成氢氧化镁产品、而NaCl主要以副产品从第三步排出系统。

此实例的具体工艺流程见图1.图1中的物料消耗指标为以1m3苦卤为原料,生产氮、磷、 硫、镁复合肥的物料平衡数据。

实施例2

此实例是使用本发明技术,以海水制盐后的制盐母液(苦卤)、氨气和磷酸为原料,生 产氮、磷、钾、镁、硫五元复合肥的一个实例,是此专利技术的一种实际技术过程。主要经 过:加氨反应结晶-分离、加磷酸反应结晶-分离、蒸发-分离、二次蒸发-冷却-分离几个关键 步骤。

第一步:加氨反应结晶过程-固液分离。此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将复合肥的有效成分氮引入 系统。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主要控制指标为镁的回收率在75-80%。经固液分离后,得到具有 铵离子的母液,铵离子含量在0.041%。与其他苦卤与氨反应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工艺目的是 将复合肥的有效成分氮引入系统,获得制取复合肥的原料母液,氢氧化镁为副产品。而不是 以生产产品氢氧化镁为主要目的。

第二步:加磷酸反应结晶-分离:此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固定溶解在第一步反应母液中的游 离氨,和进一步去除母液中的镁,形成含磷的磷酸镁铵固体,作为氮、磷、钾、镁、硫复合 肥的一部分。此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此步骤的控制指标为加入磷酸量与游离氨的摩尔比为 1∶1.在海水体系,使母液中的铵离子含量大0.05%。镁的去除率达到98%。加入磷酸,获得 磷酸镁铵固体是本技术的新技术之一,是从制盐母液获得含磷复合肥的关键技术之一。

第三步:蒸发-高温分离。此步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分,将体系中的氯化钠从体系中去除。 蒸发过程的蒸发水率控制在71.8%。使原料苦卤中的52%以上的NaCl在蒸发过程析出。并在 高温下分离。此步骤的关键是控制蒸发水率,并在高温下实现固液分离。以保证NaCl从体系 中析出和产品的质量和回收率。苦卤通氨、加磷酸后,进行母液蒸发的技术是本专利技术的 创新点。也是保证复合肥质量的关键。高温分离后,得到副产品NaCl和制取复合肥的原料母 液。

第四步:二次蒸发-冷却-固液分离。此步骤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较高的复合肥单线回收率。 此步骤的控制关键是蒸发水率是总进料水分的6%,冷却终止温度在30℃。此技术是在不分 离任何单盐的要求下,获得农用复合肥,是此技术的核心。因为不分离任何纯的化学物质, 整体技术的能量消耗最低。

此实例的具体工艺流程见图2.图2中的物料消耗指标为以1m3苦卤为原料的系统物流 数据。

实施例3

此实例是使用本专利技术,以海水制盐后苦卤、氨气和磷酸为原料,生产氮、磷、钾、镁、 硫五元复合肥的一个实例。工艺中具有母液回收过程,是此专利技术的一种实际技术过程。

此过程主要经过:加氨反应结晶-分离、加磷酸反应结晶-分离、蒸发-分离、蒸发-冷却- 分离,母液循环几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生产过程母液与原料卤水混合。使用母液循环,可使卤水中的所有化学成分以产 品的形式析出。

第二步:加氨反应结晶过程-固液分离。此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将复合肥的有效成分氮引入 系统。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主要控制指标为镁的回收率在83%。经固液分离后,得到具有铵 离子的母液,铵离子含量在0.041%。与其他苦卤与氨反应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工艺目的是将 复合肥的有效成分氮引入系统,获得制取复合肥的原料母液,氢氧化镁为副产品。而不是以 生产产品氢氧化镁为主要目的。

第三步:加磷酸反应结晶-分离:此步反应的主要目的是固定溶解在第一步反应母液中的游 离氨,和进一步去除母液中的镁,形成含磷的磷酸镁铵固体,作为氮、磷、钾、镁、硫复合 肥的一部分。此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此步骤的控制指标为加入磷酸量与游离氨的摩尔比为 1∶1.在海水体系,使母液中的铵离子含量大0.05%。镁的去除率达到98%加入磷酸,获得磷 酸镁铵固体是本技术的新技术之一,是从制盐母液获得含磷复合肥的关键技术之一。

第四步:蒸发-高温分离。此步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水分,将体系中的氯化钠从体系中去除。 蒸发过程的蒸发水率控制在71%。使原料苦卤中的NaCl在蒸发过程析出。并在高温下分离。 此步骤的关键是控制蒸发水率,并在高温下实现固液分离。以保证NaCl从体系中析出和产品 的质量和回收率。苦卤通氨、加磷酸后,进行母液蒸发的技术是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也是 保证复合肥质量的关键。高温分离后,得到副产品NaCl和制取复合肥的原料母液。

第五步:二次蒸发-冷却-固液分离。此步骤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较高的复合肥单线回收率。 此步骤的控制关键是蒸发水率是总进料水分的6%,冷却终止温度在30℃。此技术是在不分 离任何单盐的要求下,获得农用复合肥,是此技术的核心技术。因为不分离任何单化学物质, 因此整体技术的能量消耗最低。此过程得到的复合肥产品的技术指标可达:

N∶P2O5∶K2O∶S∶Mg

18.2∶3.8∶3.6∶5∶2

第五步:母液循环。母液循环是保证海水化学组分全部利用的关键技术。在支取氮、磷、镁、 硫复合肥的技术中,可使得原料中的镁离子主要形成氢氧化镁产品、而NaCl主要以副产品从 第四步排出系统。

此实例的具体工艺流程见图3.图3中的物料消耗指标为以1m3苦卤为原料的系统物流 数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