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的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的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它由下述配比的原料制成:大黄1500g、丹参1500g、黄芪4500g、红花1500g、氯化钠810g,将原料药大黄、丹参按上述配方比例量提取后,先一次醇沉、除鞣、再二次醇沉、水沉、再三次醇沉、二次水沉后,除热原,灭菌;再将黄芪、红花按上述配方比例量提取、再一次醇沉、水沉、再二次醇沉、水沉后,活性炭除热原,灭菌;最后合并以上二组稀释液,经超滤、加入氯化钠、精滤,灭菌。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使用,避免了药品的再稀释,降低此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方便医生护士的使用,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可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757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世纪盛康药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25974.3

  • 申请日2011-10-24

  • 分类号A61K36/708;A61K9/08;A61P13/12;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10300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沣京工业园沣京大道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17: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0-16

    授权

    授权

  • 2012-10-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708 申请日:201110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5-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注射液,特别是关于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康氯化钠注射液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原专利96117626.1公开了一种肾康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它的组方保护的是中药使用范 围,没有具体的配比关系,虽然在专利文件实施例中也公开了处方的案例,但黄芪使用量高, 由于黄芪和大黄有沉淀反应,黄芪和丹参也可发生反应,如果黄芪在制剂的配伍中投入量少, 又会影响药效。对于静脉注射液有效成分含量的精确和小的副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另外,本 发明可以直接使用,避免了药品的再稀释,降低此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方便医生护 士的使用,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可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的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它是在原有的配比 上做了精确调整,有效率高,使用方便,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可能的污染,副作用小,作用迅 速,生物利用度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的肾康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它能进 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的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其特征在于:它由 下述配比的原料制成:大黄1500g、丹参1500g、黄芪4500g、红花1500g、氯化钠810g。

本发明肾康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是:将原料药大黄、丹参按上述配方比例量提取后, 先一次醇沉、除鞣、再二次醇沉、水沉、再三次醇沉、二次水沉后,除热原,灭菌;再将黄 芪、红花按上述配方比例量提取、再一次醇沉、水沉、再二次醇沉、水沉后,活性炭除热原, 灭菌;最后合并以上二组稀释液,经超滤、加入氯化钠、精滤,灭菌而成。

本发明肾康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取大黄、丹参,第一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12倍 量,浸泡30min后,煮沸30min,滤过,第二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12倍量,煮沸30min,滤过, 第三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12倍量,煮沸30min,滤过,合并三次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 ℃时1.18~1.25,加入95%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70%,静置38-60h,取上清液过滤至澄明, 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1.18~1.25,加入5%明胶溶液,除鞣,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 为75%,静置3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1.18~1.25,加入注 射用水至药液的4倍量,冷藏38~55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时1.18~ 1.25,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为80%,静置3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 在60℃时1.18~1.25,加入注射用水至药液的2倍量,冷藏38~55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后, 加入0.5%的活性炭,煮沸30min,过滤,冷藏,调pH值至6.5-7.8,置密封桶内灭菌,备用; 配料量红花、黄芪药材,第一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12倍量,浸泡30min,煮沸45min,滤过, 第二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12倍量,煮沸45min,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12倍量, 煮沸45min,滤过,合并三次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1.18~1.25,加入95%乙醇, 至药液含醇量为70%,静置3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1.18~ 1.25,加入注射用水至药液的4倍量,冷藏38~55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在 60℃时1.18~1.25,加入95%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80%,静置3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 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1.18~1.25,加入注射用水至药液的2倍量,冷藏38~55h,取上 清液过滤澄明后,加入0.5%的活性炭,煮沸30min,过滤,冷藏,调pH值至6.5-7.8,置密封 桶内灭菌,备用;将上述大黄、丹参组和红花、黄芪组的中间体按顺序加入,再加入注射用 水稀释至全量,搅拌均匀,超滤,加入配料量的氯化钠经过滤器循环15分后调pH值至6.5~7.8, 过滤,灭菌。

本发明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制备方法是:取大黄、丹参,第一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10倍量, 浸泡30min后,煮沸30min,滤过,第二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8倍量,煮沸30min,滤过,第三 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倍量,煮沸30min,滤过,合并三次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1.20~ 1.22,加入95%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70%,静置48-60h,取上清液过滤至澄明,回收乙醇至 相对密度在60℃时1.20~1.22,加入5%明胶溶液,除鞣,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为75%,静 置4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1.20~1.22,加入注射用水至 药液的4倍量,冷藏42~55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1.20~1.22,加入95% 乙醇至含醇量为80%,静置4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1.20~ 1.22,加入注射用水至药液的2倍量,冷藏42~55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后,加入0.5%的活性 炭,煮沸30min,过滤,冷藏,调pH值至7.5-7.8,置密封桶内105℃灭菌1h,备用;配料量红 花、黄芪药材,第一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10倍量,浸泡30min,煮沸45min,滤过,第二次加 水量为原药材的8倍量,煮沸45min,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倍量,煮沸45min,滤 过,合并三次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1.20~1.22,加入95%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 70%,静置4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1.20~1.22,加入注射 用水至药液的4倍量,冷藏42~55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1.20~ 1.22,加入95%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80%,静置4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 密度在60℃时1.20~1.22,加入注射用水至药液的2倍量,冷藏42~55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 后,加入0.5%的活性炭,煮沸30min,过滤,冷藏,调pH值至7.5-7.8,置密封桶内105℃灭菌 1h,备用;将上述大黄、丹参组和红花、黄芪组的中间体按顺序加入,再加入注射用水稀释 至全量,搅拌均匀,超滤,加入配料量的氯化钠经过滤器循环15分后调pH值至7.5~7.6,过 滤,灭菌。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它的组方配比是在原有专利96117626.1、03141399.4、ZL03108156.8、 ZL200410039420.7、ZL200410004359.2、ZL200410039418基础上所做的改进,因为原专利中 黄芪投入量高,由于黄芪和大黄有沉淀反应,黄芪和丹参也可发生反应,如果黄芪在制剂的 配伍中投入量少,又会影响药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药物直接通过静脉注射,作用迅速,生 物利用度高,疗程短,疗效好,具有益气固本,化瘀泄浊之功效,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尤其对肾功能中度以上损害有较好效果。通过动物实验考察五种组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 的影响。ZL200410039420.7、ZL200410039418.X实施例的配比是1.0∶1.0∶7.0∶1.0及 1.5∶1.5∶5.5∶1.5,ZL03108156.8,03141399.4在实施例中的组方配比是1.5∶1.0∶1.0∶1.5, 几项专利中药味配比关系完全不一样。本发明经过大量的实验对比,证明本发明配比效果较 好,其实验数据对比如下:

组方一用量是:大黄1500g、丹参1500g、黄芪4500g、红花1500g。

组方二用量是:大黄1500g、丹参1500g、黄芪5500g、红花1500g。

组方三用量是:大黄1667g、丹参1667g、黄芪5000g、红花1666g。

组方四用量是:大黄1500g、丹参1000g、黄芪1500g、红花1000g。

组方五用量是:大黄1000g、丹参1000g、黄芪7000g、红花1000g。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五种组方均可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血尿素氮(BUN)、肌 酐(Cr)水平,减轻进行性加重的氮质血症,升高血红蛋白(Hb),改善贫血,对腺嘌呤CRF 大鼠尚可提高白蛋白(ALB)水平,使肾脏肥大减轻,肾系数明显减小。而组方一效果更为明 显,优于其各组组方。实验结果详见下表1-5。

表1五种组方对腺嘌呤所致CRF大鼠血清尿素氮的影响比较(mmol/L,X±SD)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2五种组方对腺嘌岭所致CRF大鼠血清肌酐的影响比较(μmol/L,X±SD)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大鼠灌服腺嘌呤两周后,血BUN、Cr已经升高,显著高于正常大鼠 (p<0.01),表明CRF已形成,分组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继续给大鼠灌服腺嘌呤,其血BUN、 Cr继续上升,至治疗5周后,模型组大鼠BUN、Cr分别上升至正常大鼠的6.5倍与4.3倍, 表明该模型呈现进行性加重的氮质血症,分别用五种组方制成的注射液尾静脉注射治疗大鼠, 其血BUN、Cr随着模型组大鼠的血BUN、Cr的升高亦逐渐升高,治疗组大鼠的血BUN、Cr上 升速度与幅度要低于模型组,治疗3周与5周后,治疗组的血BUN、Cr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或p<0.01),而组方一治疗组大鼠的血BUN、Cr上升速度与幅度仍低于其余各组方 组,表明组方一降低腺嘌呤CRF大鼠的血BUN、Cr,改善氮质血症的作用,优于组方二及组 方三、组方四、组方五。

表3五种组方对腺嘌呤所致CRF大鼠血红蛋白的影响比较(g/L,X±SD)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大鼠灌服腺嘌呤两周后,Hb水平已有所下降,随着给予腺嘌呤日数的增 加,Hb亦随之降低,于治疗5周后,模型组大鼠Hb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大鼠(P<0.01)。注射 液治疗组大鼠Hb虽然也在逐渐降低,但下降速度较慢,在治疗5周时,其Hb水平显著高于 同期模型组(P<0.05),而组方一的效果明显好于其余各组方组。表明组方一可以减轻腺嘌呤 CRF大鼠的贫血症状,效果优于组方二及组方三、组方四、组方五。

表4五种组方对腺嘌呤所致CRF大鼠血清白蛋白的影响比较(g/L,X±SD)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在治疗5周后,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与正常大鼠比较 P<0.05),治疗组可以改善大鼠CRF时的低白蛋白血症,治疗5周时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 模型组(p<0.05)。组方一作用明显好于其余四组。

表5五种组方对腺嘌呤所致CRF大鼠肾系数的影响比较(mg/100g体重,X±SD)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口服腺嘌呤的大鼠存留右肾肥大,重量明显增加,模型组的肾系数平均 为正常的4.4倍。注射液治疗组大鼠的肾系数均要小于模型组,肾系数有显著差异(p<0.01 与p<0.05),而组方一肾系数要小于其余四组。

二、本发明可以直接使用,避免了药品的再稀释,降低了药品再稀释可能带来的二次污 染,方便医生护士的使用,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可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血尿素氮 (BUN)、肌酐(Cr)水平,减轻进行性加重的氮质血症,升高血红蛋白(Hb),改善贫血,对 5/6肾切除CRF大鼠尚可提高白蛋白(ALB)水平,使肾脏肥大减轻,肾系数减小,实验结果 详见下表1-5。

表1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对5/6肾切除CRF大鼠血清尿素氮的影响(mmol/L,X±SD)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2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对5/6肾切除CRF大鼠血清肌酐的影响(μmol/L,X±SD)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被切去5/6肾组织后,血BUN、Cr进行性增高,术后5周BUN、Cr 分别升至正常大鼠的6.2倍与4.1倍,表明CRF已形成。在肾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期间,各 治疗组大鼠的BUN、Cr水平与自身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升高,治疗5周后还略有下降,与同 期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BUN、Cr水平均较低。

表3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对5/6肾切除CRF大鼠血红蛋白的影响(g/L,X±SD)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4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对5/6肾切除CRF大鼠血清白蛋白的影响(g/L,X±SD)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由表3、4结果表明:肾切除术后8周,大鼠已出现明显的贫血与低蛋白血症,并随时间 推延继续加重,肾康氯化钠注射液有改善其贫血的作用,至治疗5周时较模型组有明显回升 (p<0.05)。对低白蛋白血症,肾康氯化钠注射液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表5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对5/6肾切除CRF大鼠肾系数的影响(mg/100g体重,X±SD)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表明:治疗5周后处死大鼠剖取肾脏,可见残留肾较手术时明显增大(模型组 平均肾系数为正常组的1.6倍)。肾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大鼠的肾系数小于模型组。表明治 疗组能够减轻肾小球过度肥大,抑制系膜细胞与系膜基质增生,明显降低肾小球的硬化率, 减轻肾小管过度扩张与上皮细胞的损伤,减轻间质纤维化,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修复和线 粒体增生。

三、所述的肾康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与96117626.1制备方法对比如下:

1、专利96117626.1制备方法中,药材提取用水量是药材量的7倍,而现工艺用水量为 7-12倍;原工艺7倍用水量,当药材浸泡30min后,大部分提取用水已被药材吸收,提取效 率降低,导致部分药材有效物质未被充分提取,而增加到10倍后,大部分有效物质能完全提 取出来,但超过14倍,杂质提取量也增加,药物有效成分含量反有下降现象,且大大增加了 能耗。第一次加水量10倍,第二次8倍,第三次7倍效果最好。

2、本发明加入95%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70%,静置48-60h,此时间醇沉效果比专利 96117626.1的12h好,经检测有效成分含量高,沉淀完全彻底,但时间过长生产成本较高。

3、专利96117626.1制备方法中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没有具体控制指标,生产过程不好 控制,本发明此时用相对密度60℃时1.20~1.25作为检测,以便控制生产过程质量。

4、专利96117626.1制备方法中在搅拌下向浓缩膏中缓缓加入4%明胶溶液,而本发明 加入5%明胶溶液除鞣;加入95%乙醇,专利96117626.1是加入250ml计算含醇量为约60%, 难以除去鞣质,而本发明加至含醇量75%其除鞣效果较好,生产质量容易控制。

如将不同浓度的明胶对大黄、丹参提取后药液的除鞣效果比较,以明胶5%最好,4%的明 胶由于浓度较稀,在除鞣过程中明胶液使用量过大,增加了药液的体积,降低了药液的浓度, 不仅除鞣效果较差,同时还加大了工时,提高了能耗,6%的明胶溶液,由于明胶液浓度过大, 有效成分易被包裹而损失,导致有效成分含量降低,故经过多次试验,5%明胶液除鞣效果较 好且药液提取成分含量较高;除鞣后醇沉浓度经过试验证实,当醇沉浓度为60%时,药液中 的明胶很难除尽,而75%的醇沉浓度即可以完全去除除鞣后的多余明胶,又与一、二、三次 醇沉形成梯度,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无效成分的去除,且乙醇含量高用量相对少,既可 降低能耗又可减少工时。

5、专利96117626.1制备方法中二次醇沉提取液用蒸馏水稀释14至84ml,操作的可行 性不强,范围过大生产过程质量难以控制。所以本发明采用4倍量加入注射用水以便于生产 过程中控制质量和操作。

6、本发明工艺中增加了将药液均匀分装于专用不锈钢储料桶中,密闭,在105℃流通蒸 汽灭菌60min,灭菌后药液按中间体质量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到下一工序。本发明在工 艺中增加了中间体的灭菌工序,降低了药物中间体的含菌量,保证产品的无菌要求。

7、活性炭在此应用的目的是脱色和除去药液中的热原,加入量直接影响到药液的含量指 标及除热原效果。加入量过大,有效成分损失大,导致成品含量不合格;加入量少,难以保 证脱色和药液热原合格。已知技术中活性炭加入量一般为0.1-2.0%,范围较大,操作困难; 本发明加入量为0.5%,与专利96117626.1的0.63%比较,既保留了较多的有效成分,热原检 测又能合格。

8、本发明生产工艺中采用分组脱炭,它与合并滤液后脱炭相比:合并脱炭对提取液中大 黄酚、大黄素、总蒽醌成分影响较大,有效成分明显降低,假如有效成分含量过低,两组物 料均将作废,增加了生产成本和风险;分组脱炭可有效控制其含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风险。

9、本发明制备方法中采用超滤法滤过,既能保证脱色效果,又可去除药物中的大分子物 质和过敏原,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用药。

10、本发明药液依次经2个装有0.22μm微孔滤膜的过滤器过滤后,灌封时可有效保证药 液的无菌水平,而专利96117626.1药液经过1个装有0.45μm微孔滤膜的过滤器过滤后灌封, 经挑战性试验证实达不到较好的过滤除菌效果。

11、灭菌条件温度比较:

实验表明,灭菌条件100℃,1h,110℃,1h,115℃,35min,121℃,8min均能保证药 品的无菌水平,且产品检测无明显差异,故灭菌温度可定为100-110℃,时间1h,温度115 ℃,35~45min;温度121℃,8~30min均能保证产品的无菌要求。

四、所述的肾康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与专利03141399.4对比如下

1.组方配比不一样,本发明的组方是大黄1500g、丹参1500g、黄芪4500g、红花1500g。 专利03141399.4的组方是一个范围,本发明不在其范围内,其实施例中的配比是大黄1500g、 丹参1000g、黄芪1500g、红花1000g。

2.专利03141399.4制备方法中,100mL×50mL,没有明确说明是什么,也不知道表述的 内容是什么,根本不具备操作性。而本发明明确了提取的水量,加水煎煮三次,具有可操作 性。

3.专利03141399.4制备方法中,没有水浸泡的过程,药液提取不完全;本发明明确浸 泡时间30min,提取时间30min,对有效成分的提取更完全。对比如下。

4.专利03141399.4制备方法中,大黄、丹参提取液浓缩至1∶1.5(mL∶g);红花、黄芪 提取液浓缩至1∶2.2(mL∶g),操作性不强,过程很难控制;本发明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 1.20~1.23,可操作性强,可以控制浓缩过程。

5.专利03141399.4制备方法中,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没有具体检测指标,生产过程不 好控制;本发明浓缩至相对密度60℃时1.20~1.22作为检测指标,可有效控制药品生产过 程中的产品质量。

五、所述的肾康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与ZL 03108156.8对比如下

1.组方配比不一样,本发明的组方是大黄1500g、丹参1500g、黄芪4500g、红花1500g。

ZL 03108156.8的组方是大黄∶丹参∶红花∶黄芪1.5∶1∶1∶1.5,此比例不包含本发明组方。

2.ZL 03108156.8制备方法中药物是按比例组方,没有具体配方,也没有具体提取操作 方式,不具备可操作性。

3.ZL 03108156.8制备方法中,没有水浸泡的过程,药液提取不完全,本发明明确浸泡 时间30min,提取时间30min,对有效成分的提取更完全。对比如下

4.ZL 03108156.8制备方法中,醇沉时间,醇沉温度均未明确,不具备可操作性。

5.ZL 03108156.8制备方法中,滤液浓缩至5克干物质/mL滤液,80%醇沉后,又加入水 稀释至5克干物质/mL溶液,无法进行操作。

六、所述的肾康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与ZL200410039420.7对比如下

1.组方配比不一样,本发明的组方是大黄1500g、丹参1500g、黄芪4500g、红花1500g; ZL200410039420.7中是比例,没有具体配方,而实施例中的配比为大黄∶丹参∶黄芪∶红花 为15∶15∶55∶15,与本发明的配方比例不一样。

2.ZL200410039420.7制备方法中煎煮时间是1-2h,时间过长,能耗过大,提取的杂质 量也相对增加;本发明的煎煮时间是30min,能耗合适,在较好的提取有效成分的同时,提 取的杂质量也相对较少。

3.ZL200410039420.7制备方法中醇沉后,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比较模糊,本发明浓缩 至规定相对密度,可操作性强。

4.ZL200410039420.7制备方法中合并两组滤液,经活性炭吸附过滤后,加注射用水稀 释至50%浓度;本发明分组加入活性炭能更好的去除色素和热原,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七、所述的肾康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与ZL200410004359.2对比如下:

1、ZL200410004359.2制备方法中没有药材浸泡过程,且煎煮时间1-2h,时间较长,提 取效率较低;而本发明浸泡30min,煎煮30min比较合理。

2、ZL200410004359.2制备方法中合并煎液后浓缩至相对密度1.00-1.15,加醇量较大, 且耗费工时;本发明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3,能较好的提高生产效率。

3、ZL200410004359.2制备方法中经0.2μm微孔滤膜滤过1次;本发明经过0.22μm微 孔滤膜过滤2次,能更好的除去杂质和细菌。

八、所述的肾康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与ZL200410039418.X对比如下:

1.组方配比不一样,本发明的组方是大黄1500g、丹参1500g、黄芪4500g、红花1500g。 ZL200410039418.X中是比例,没有具体配方,而实施例中的配比为大黄∶丹参∶黄芪∶红花 为10∶10∶70∶10及15∶15∶55∶15、20∶20∶40∶40,与本发明的配方比例不一样。

2.ZL200410039418.X制备方法中浓缩至相对密度80℃-90℃时1.20-1.23,可操作性较 差;本发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时1.20~1.23,更易操作和控制质量。

3.ZL200410039418.X制备方法中没有除鞣工艺,杂质去除不完全。

4.ZL200410039418.X制备方法中大黄、丹参和黄芪、红花均只进行一次醇沉;本发明 经过多次醇沉,除去杂质更彻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它由下述配比的原料制成:大黄1500g、丹参1500g、黄芪 4500g、红花1500g、氯化钠810g。

将原料药大黄、丹参按上述配方比例量提取后,先一次醇沉、除鞣、再二次醇沉、水沉、 再三次醇沉、二次水沉后,除热原,灭菌;再将黄芪、红花按上述配方比例量提取、再一次 醇沉、水沉、再二次醇沉、水沉后,活性炭除热原,灭菌;最后合并以上二组稀释液,经超 滤、加入氯化钠、精滤→分装→灭菌→质检→包装而成。

实施例2

本发明肾康氯化钠注射液,按下述制备方法制成:取大黄、丹参,第一次加水量为原药 材的7-12倍量,浸泡30min后,煮沸30min,滤过,第二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12倍量,煮沸 30min,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12倍量,煮沸30min,滤过,合并三次水提液,浓 缩至相对密度60℃时1.18~1.25,加入95%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70%,静置38-60h,取上清 液过滤至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1.18~1.25,加入5%明胶溶液,除鞣,加入95% 乙醇,至含醇量为75%,静置3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1.18~ 1.25,加入注射用水至药液的4倍量,冷藏38~55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 ℃1.18~1.25,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为80%,静置3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收乙醇至 相对密度在60℃时1.18~1.25,加入注射用水至药液的2倍量,冷藏38~55h;取上清液过滤 澄明后,加入0.5%的活性炭,煮沸30min,过滤,冷藏,调pH值至6.5-7.8,置密封桶内灭菌, 备用;配料量红花、黄芪药材,第一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12倍量,浸泡30min,煮沸45min, 滤过,第二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12倍量,煮沸45min,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12 倍量,煮沸45min,滤过,合并三次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1.18~1.25,加入95% 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70%,静置3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 1.18~1.25,加入注射用水至药液的4倍量,冷藏38~55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并浓缩至相对 密度在60℃时1.18~1.25,加入95%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80%,静置3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 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1.18~1.25,加入注射用水至药液的2倍量,冷藏38~55h, 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后,加入0.5%的活性炭,煮沸30min,过滤,冷藏,调pH值至6.5-7.8,置 密封桶内灭菌,备用;将上述大黄、丹参组和红花、黄芪组的中间体按顺序加入,再加入注 射用水稀释至全量,搅拌均匀,超滤,加入配料量的氯化钠经装有0.45μm微孔滤膜的过滤器 循环15分后调pH值至6.5~7.8,检测含量合格,药液依次经2个装有0.22μm微孔滤膜的过滤 器过滤后灌封,灭菌。

实施例3

本发明肾康氯化钠注射液制备方法是:将大黄1500g、丹参1500g、黄芪4500g、红花1500g 药材挑选后,清洗、浸润、切制、烘干;称取配料量的大黄1500g、丹参1500g药材,第一次 加水量为原药材的10倍量,浸泡30min后,煮沸30min,滤过,第二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8倍量, 煮沸30min,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7倍量,煮沸30min,滤过,合并三次水提液,浓 缩至相对密度60℃时1.20~1.22,加入95%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70%,静置48-60h,取上清 液过滤至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1.20~1.22,加入5%明胶溶液,除鞣,加入95% 乙醇,至含醇量为75%,静置4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1.20~ 1.22,加入注射用水至药液的4倍量,冷藏42~55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60 ℃1.20~1.22,加入95%乙醇至含醇量为80%,静置4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收乙醇至 相对密度在60℃时1.20~1.22,加入注射用水至药液的2倍量,冷藏42~55h;取上清液过滤 澄明后,加入0.5%的活性炭,煮沸30min,过滤,冷藏,调PH值至7.5-7.8,置密封桶内105 ℃灭菌1h,备用;配料量红花、黄芪药材,第一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10倍量,浸泡30min,煮 沸45min,滤过,第二次加水量为原药材的8倍量,煮沸45min,滤过,第三次加水量为原药材 的7倍量,煮沸45min,滤过,合并三次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时1.20~1.22,加入 95%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70%,静置48-60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 ℃时1.20~1.22,加入注射用水至药液的4倍量,冷藏42~55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并浓缩至 相对密度在60℃时1.20~1.22,加入95%乙醇,至药液含醇量为80%,静置48-60h取上清液过 滤澄明,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在60℃时1.20~1.22,加入注射用水至药液的2倍量,冷藏42~ 55h,取上清液过滤澄明后,加入0.5%的活性炭,煮沸30min,过滤,冷藏,调PH值至7.5-7.8, 置密封桶内105℃灭菌1h,备用;将上述大黄、丹参组和红花、黄芪组的中间体按顺序加入, 再加入注射用水稀释至全量,搅拌均匀,超滤,加入配料量的氯化钠经装有0.45μm微孔滤膜 的过滤器循环15分后调pH值至7.5~7.6,检测含量合格,药液依次经2个装有0.22μm微孔滤 膜的过滤器过滤后灌封,灭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