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手机外壳的模切组件及具有该模切组件的手机外壳

用于手机外壳的模切组件及具有该模切组件的手机外壳

摘要

一种用于手机外壳的模切组件,包括一个透明基材以及粘接在所述透明基材上的连接件,所述模切组件通过所述连接件粘接于所述手机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透明基材包括覆盖所述红外发射器件的第一区域和覆盖所述红外接收器件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印刷有可供红外光通过的红外透光油墨。本发明提供的模切组件可以通过粘连的方式附着在半成品手机外壳内侧需要抑制非红外光通过的透明区域位置,从而使得手机外壳生产工艺中不需要通过丝网印刷等工艺印刷红外透光油墨,也就避免了丝网印刷等工艺对半成品手机外壳的损伤,大大降低了手机外壳生产中的废品率,提高了生产材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该模切组件的手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380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19957.9

  • 发明设计人 梁宝龙;

    申请日2011-10-2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严勇刚

  •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兴盛街2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04: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8-13

    授权

    授权

  • 2012-06-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M1/02 申请日:201110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5-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手机外壳的模切组件及具有该模切组件的手机外 壳。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日常 用品,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这就对手机的续航时间带来了更高要求。由于 手机的显示屏是耗电量最多的部件之一,所以若能减少手机显示屏的耗电量, 则可有效的增加手机待机时间。

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可以利用感光探测的方式,例如红外探测的 方式来控制手机显示屏在接听电话时自动黑屏,从而避免使用者在接听电话 时对操作键的误触,同时减少手机显示屏的耗电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功能的手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为清楚起 见,附图中以三轴垂直坐标系作为参考,其中,z轴垂直于所述手机外壳1, 沿坐标轴z向为该手机外壳1的外侧方向,沿坐标轴z向相反的反向为该手机外 壳1的内侧方向;y轴平行于所述手机外壳1纵向方向,x轴平行于所述手机外 壳1横向方向。

如图1所示,手机外壳1上设置有覆盖手机内侧布置的手机显示屏(图中 未显示)的显示区域11,覆盖手机内的红外发射器件14和红外接收器件15的 透明区域12,以及对应于手机扬声器(图中未显示)的扬声器通孔13。通常 所述透明区域12靠近手机外壳1上的扬声器通孔13设置。

当使用者接听电话、将扬声器通孔13放在耳朵旁边时,从红外发射器件 14发出的红外光信号被人体2反射回手机,红外接收器件15接收到人体2反射 回来的红外光信号后,就可以触发手机的控制器件,将手机显示屏关闭,这 样就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者在接听电话时对操作键的误触,同时减少手机显示 屏的耗电量。

为了避免外部自然光对手机内的感光器件的影响,例如对红外接收器件 15的影响,图2显示了一种改进的工艺,其显示的是手机外壳1内侧面的平面 图。如图2所示,在生产获得如图1所示的手机外壳之后(此时的手机外壳实 际上就成为了一种半成品),在手机外壳1内侧面上,在透明区域12上通过丝 网印刷等工艺印刷上一层红外透光油墨(图示标记100所表示的矩形区域), 从而使得通过透明区域12的射入的自然光能够得到控制,抑制非红外光的通 过,避免外部自然光对手机内的感光器件(例如红外接收器件15)的影响。

但是,图2这种改进的工艺由于是直接在手机外壳内侧面印刷红外透光油 墨,因而很容易对手机外壳半成品上已有的涂层造成划伤,甚至对手机外壳 的基材造成损伤,由此造成的废品率增加非常可惜,因为手机外壳几乎已经 接近成品,只是由于最后一道工序才造成了废品,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替 代方案解决这种问题。

另外,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模切加工工艺在电子产品配件领域(例 如手机配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成熟,例如中国专利CN102035914A中提供 了一种手机喇叭装饰件的制造方法,其通过使用模切加工工艺来生产附着在 手机外壳内侧对应于手机扬声器的模切组件。本发明即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 种类似的模切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切组件及具有该模切组件的手机 外壳,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手机外壳的模切组件,所述手 机外壳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红外发射器件和至少一个红外接收器件,所述手 机外壳上具有一个覆盖所述红外发射器件和红外接收器件的透明区域,所述 透明区域靠近所述手机外壳上的扬声器通孔设置,所述模切组件包括一个透 明基材,所述透明基材包括一个第一侧面和一个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 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粘接有连接件,所述模切组件通过所述连接件粘接于所 述手机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透明基材的所述第二侧面包括一个覆盖所述红 外发射器件的第一区域和一个覆盖所述红外接收器件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 区域印刷有可供红外光通过的红外透光油墨。

优选地,所述第一区域印刷有油墨。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具有一个中空区域,所述中空区域至少与所述透明 区域重叠。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透明的双面胶带。

优选地,所述透明基材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覆盖所 述手机外壳的所述扬声器通孔,所述第三区域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扬声 器通孔的传声孔。

优选地,所述模切组件包括一个防尘网布以及粘接在所述防尘网布上的 双面胶带,所述双面胶带粘结于所述透明基材的所述第三区域,所述防尘网 布覆盖所述传声孔。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手机外壳,该手机外壳具有上述的模切组件。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手机外壳的模切组件可以通过人工或者机械利用粘连 的方式附着在半成品手机外壳内侧需要抑制非红外光通过的透明区域位置, 从而使得手机外壳生产工艺中不需要通过丝网印刷等工艺印刷红外透光油 墨,也就避免了丝网印刷等工艺对半成品手机外壳的损伤,大大降低了手机 外壳生产中的废品率,提高了生产材料利用率,优化了手机外壳产品的装配 工艺与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 围。其中,

图1显示的是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功能的手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显示了一种改进的工艺,其显示的是手机外壳内侧面的平面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模切组件的分解结构工作原 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模切组件的分解结构工作 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 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为清楚起见,附图中以三轴垂直坐标系作为参考,其中,z轴垂直于手机 外壳,沿坐标轴z向为该手机外壳的外侧方向,沿坐标轴z向相反的反向为 该手机外壳的内侧方向;y轴平行于所述手机外壳纵向方向,x轴平行于所述 手机外壳横向方向。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模切组件的分解结构工作原 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手机外壳1上设置有覆盖手机内侧布置的手机显示 屏(图中未显示)的显示区域11,以及对应于手机扬声器(图中未显示)的 扬声器通孔13,所述手机外壳1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红外发射器件14和至 少一个红外接收器件15,所述手机外壳1上具有一个覆盖所述红外发射器件 14和红外接收器件15的透明区域12,所述透明区域12靠近所述手机外壳1 上的扬声器通孔13设置。

所述模切组件3包括一个透明基材31,所述透明基材31包括一个第一 侧面和一个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粘接有连接件32, 所述模切组件3通过所述连接件32粘接于所述手机外壳1的内侧壁上,所述 透明基材31的所述第二侧面包括覆盖所述红外发射器件14的第一区域311 和覆盖所述红外接收器件15的第二区域312,所述第二区域312印刷有可供 红外光通过的红外透光油墨。红外透光油墨的设置可以将红外发射器件14发 出的红外光之外的光线屏蔽,从而避免外部自然光对所述红外接收器件15产 生影响。

当使用者接听电话、将扬声器通孔13放在耳朵旁边时,从红外发射器件 14发出的红外光信号被人体2反射回手机,红外接收器件15接收到人体2 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信号后,就可以触发手机的控制器件,将手机显示屏关闭, 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者在接听电话时对操作键的误触,同时减少手机显 示屏的耗电量。所述第二区域312设置的可供红外光通过的红外透光油墨可 以保障符合所述红外发射器件14和所述红外接收器件15设定的红外光信号 进入手机被所述红外接收器件15接收,而抑制其他波段的光信号,从而能够 避免当外部自然光强烈时,过多的光信号通过所述透明区域12被所述红外接 收器件15接收而造成干扰。

本发明中的所述红外透光油墨,例如,可以使所述第二区域312遮挡比 近红外以上的红外线以及低于近红外线波长的可视光和紫外线,保障在近红 外线波长大于850nm左右的范围内,透光率达80%左右,而对于可视光(400~ 750nm区域)以及紫外线(190~400nm区域)则能遮挡。所述红外透光油墨 还可以采用可视光(400~750nm区域)最大只能有5%的通过率,而近红外 线波长大于850nm左右的范围内能够达到最小60%的通过率的红外透光油 墨。上述红外透光油墨均可以采用市场上现有产品加以调配,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透光效果的油墨。

本发明所提供的模切组件可以通过常规的模切工艺制备。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311印刷有油墨,此处印刷的油墨 可以是普通油墨,也可以是类似于第一区域的红外透光油墨,根据产品设计 要求的不同,其对红外发射器件14发出的光线可以进行影响,也可以没有影 响,其主要用于遮挡第一区域311,避免红外发射器件14暴露。另外,第一 区域311印刷的油墨通常选择与手机外壳外表面呈现的颜色相同或者近似, 一般选择较深的颜色,以此保持手机外壳的美感,使得手机通过透明区域12 所呈现的颜色能够与手机外壳的整体颜色协调。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2具有一个中空区域321,所述中空 区域321至少与所述透明区域12重叠。这样所述连接件32就不会对从所述 透明区域12通过的光信号产生遮挡,避免对所述红外发射器件14和所述红 外接收器件15带来影响。另外,所述连接件32可以选择不透明的材料制作, 例如,普通的双面胶带。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连接件32也可以选择透明的双面胶带, 例如使用高透明光学级的双面胶带,这样就可以不用设置中空区域321,直 接整体粘接在透明基材的第一侧面。这样可以避免所述连接件32对从所述透 明区域12通过的光信号产生遮挡,避免对所述红外发射器件14和所述红外 接收器件15带来影响,还能够使得在所述模切组件3的模切生产过程中,不 需要使用多种模切刀具进行加工,从而简化了模切生产的工艺过程。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模切组件的分解结构工作 原理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大部分结构相同,其不 同之处在于,所述透明基材32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三区域313,所述第三区域 313覆盖所述手机外壳1的扬声器通孔13,所述第三区域313设置有至少一 个连通所述扬声器通孔13的传声孔314。

所述模切组件3还包括一个防尘网布33以及粘接在所述防尘网布33上 的双面胶带34,所述双面胶带34粘结于所述透明基材31的所述第三区域 313,所述防尘网布33覆盖所述传声孔314。所述防尘网布33用于对从扬声 器通孔13进入手机的空气进行防尘,所述双面胶带34能够将所述防尘网布 33与所述透明基材31牢固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将起到扬声器防止组件功能的防尘网布34与印刷有可供 红外光通过的油墨的透明基材31整合为一个模切组件进行加工生产,一方面 因为模切所需要加工的形状被简化,所以这样能够简化所述模切组件的模切 生产工艺过程;另一方面也由于将手机外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丝网印刷等工 艺替换为简单的粘结工艺,从而使得手机外壳产品的加工工艺简化,优化了 手机外壳产品的装配工艺与效率,同时还保障了手机外壳产品的美观。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手机外壳的模切组件,该模切组件可以通过人工 或者机械利用粘连的方式附着在半成品手机外壳内侧需要抑制非红外光通过 的透明区域位置,从而使得手机外壳生产工艺中不需要通过丝网印刷等工艺 印刷红外透光油墨,也就避免了丝网印刷等工艺对半成品手机外壳的损伤, 大大降低了手机外壳生产中的废品率,提高了生产材料利用率,优化了手机 外壳产品的装配工艺与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发明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 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 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 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 来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 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