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一个基站和个用户终端,N为自然数,整个下行传输过程分为若干个传输时段;在每个传输时段末,基站从各用户终端获取接收信噪比,用户终端移动速度以及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基站通过所述信息将所有用户按照其各自的最优传输模式进行分组;在下一传输时段,基站对各组用户分别采用相应的最优传输模式进行传输。本方法综合利用统计和瞬时信道状态信息,能有效提高通信系统在各种信道条件下的性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135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406593.8

  • 发明设计人 金石;王珏;张军;高西奇;朱霖;

    申请日2011-12-0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柏尚春

  • 地址 210096 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59: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1-27

    授权

    授权

  • 2012-05-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36/00 申请日:2011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4-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 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日益增长的高速数据业务速率的需要,采用多输入多输 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充分挖掘空间资源,提高 频谱利用率和功率效率,在实现高速率传输的同时缓解无线频谱资源日趋紧张的问题,从而 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3GPP LTE-Advanced(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Long Term Evolution,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的长期演进高版本)研究的关键所在。多用户 MIMO技术通过多用户空分复用可以获得更高的系统和容量,近年来在理论界和工业界都 得到广泛的重视。传统的多用户MIMO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假设基站端知道用户的瞬时信 道状态信息的情况。在实际中,由于信道估计误差,信道量化误差,反馈时延等因素,使得 基站端获取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往往不准确。当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过大时,多用户 MIMO传输会受到多用户干扰的严重影响,使得其可达和速率降低,甚至会低于单用户 MIMO传输的可达速率。

另一方面,信道的统计特性相对于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变化较慢,可以认为基站端可以获 得较为准确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在基站获取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误差较大时,可以仅利用 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单用户或多用户MIMO传输。理论研究表明,当信道相关度足够大 时,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多用户传输可达到与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多用户传输相当 的可达速率;如果基站获取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误差较大,利用相对准确的统计信道状态信 息进行传输可以获得更高的系统可达速率。另外,在不同的信噪比下,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 息的多用户和单用户传输之间也关于信道相关程度存在着切换关系。基于如上所述的背景, 本发明给出一种在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 可以根据用户反馈及基站获取的信道信息对各用户传输模式进行动态配置,从而保证通信系 统在各种信道条件下的性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可达速率。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 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该系统包括一个基站和N个用户终端,N为自然数,整个下行传输 过程分为若干个传输时段;在每个传输时段末,基站从各用户终端获取接收信噪比,用户终 端移动速度以及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基站通过所述信息将所有用户按照其各自的最优传输模 式进行分组;在下一传输时段,基站对各组用户分别采用相应的最优传输模式进行传输;该 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各传输时段末,基站获取用户k的信噪比γk,移动速度vk,以及该用户在该 传输时段内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k=1KN;

步骤二、基站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计算用户k的信道相关度χk, 并结合步骤一中所得反馈的信噪比γk和移动速度vk的信息,估计其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 确度αk

步骤三、对于用户k,基站通过将其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信噪比γk及信道 相关度χk与预先设定的阈值相比较,确定其能使系统吞吐率最大化的最优传输模式;

对所有用户,按照其各自的最优传输模式分为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和利用统计信道状 态信息两大类;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以下记为模式类A,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以下 记为模式类B;对于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用户,又分为顺瞬时信道单用户和瞬时信道多 用户两个传输模式组,瞬时信道单用户以下记为模式A.1,瞬时信道多用户以下记为模式 A.2;对于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用户,同样分为统计信道单用户和统计信道多用户两个 传输模式组,统计信道单用户以下记为模式B.1,统计信道多用户以下记为模式B.2;

步骤四、在下一传输时段,对于步骤三中所述模式类A内的用户,在每一传输时刻反馈 其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单用户或多用户预编码传输;对于步骤三中所述模式类B 内的用户,利用步骤一中所获取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单用户或多用户预编码传 输;

同时,对于模式类A或模式类B内的用户,均在基站端或用户端对反馈或估计所得的瞬 时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统计,以在该传输时段末得到所需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五、在本传输时段末,返回步骤一,并顺次实施后续步骤,根据各用户信道状态的 变化对各用户所在的传输模式组进行动态切换,并进行下一传输阶段,直到整个传输过程结 束。

优选的,步骤一中,在各传输时段末,基站获取用户k的信噪比信息γk,移动速度vk, 以及其在该传输时段内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相关矩阵或信道均值;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在用 户端通过对该传输时段内所估计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统计后并反馈给基站或者在基站端 对该传输时段内所估计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值进行统计后得到。

优选的,步骤二中,基站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计算用户k的信道 相关度χk,并结合步骤一中所获取的信噪比γk和移动速度vk的信息,估计其瞬时信道状态 信息不准确度αk

在瑞利信道中,信道相关度χk用用户k发送相关矩阵的条件数来表示;在莱斯信道中, 信道相关度χk用用户k信道的K因子来表示;αk的值根据反馈的信噪比γk,移动速度vk以 及信道相关度χk的值,在预先定义的数据表中进行查表获得。

优选的,步骤三中,基站根据各用户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反馈的信噪比γk及信道相关度χk的值,将所有用户按照其最优传输模式分为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 A.1,瞬时信道单用户,与模式A.2,瞬时信道多用户,以及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 B.1,统计信道单用户,与模式B.2,统计信道多用户,共四个传输模式组;分组步骤如 下:

步骤31:当用户k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小于阈值αth时,将用户k归为模式 类A;进一步检查用户信噪比信息γk,若γk小于第一信噪比阈值γth1,或大于第二信噪比阈 值γth2,则用户传输模式设定为模式A.1;否则,用户传输模式设定为模式A.2;

步骤32:当用户k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大于阈值αth时,进一步检查用户信 道相关度信息χk;若用户信道相关度信息χk大于第一信道相关度阈值χth1,则用户k传输模 式设定为模式B.2;若用户信道相关度信息χk小于第二信道相关度阈值χth2,则用户k传输 模式设定为模式A.1;否则,用户k传输模式设定为模式B.1。

优选的,步骤三中,瞬时信道信息不准确度阈值αth与用户信道相关度信息χk和用户信 噪比信息γk的取值有关,信道相关度阈值χth1和χth2与用户信噪比信息用户信噪比信息γk和 户k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的取值有关;

阈值αth,以及信道相关度阈值χth1和χth2预先通过数值仿真比较所涉及的传输模式在不 同信道条件下的可达速率而得到。

优选的,步骤四中,在下一传输时段,对于步骤三中所述模式类A内的用户,在每一传 输时刻反馈其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单用户或多用户预编码传输;对于步骤三中所 述模式类B内的用户,利用步骤一中所获取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单用户或多用户 预编码传输。

优选的,各传输模式组内的用户采用如下传输方式:对于模式A.1组内的用户,采用波 束成形传输方式,对于模式A.2组内的用户,采用传统预编码方案如迫零预编码;对于模式 B.1组内的用户,采用统计特征模式传输,对于模式B.2组内的用户,采用统计特征模式空 分多址。

优选的,步骤五中,在本传输时段结束时,根据各用户更新后的各用户瞬时信道状态信 息不准确度αk,信噪比γk及信道相关度χk的信息对其传输模式进行动态切换,并在下一传 输时段根据新的分组情况按照相应方案进行传输;每一传输时段的时长根据系统所处环境配 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 法,具有如下优点:

1、本方法综合考虑了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多用户、单用 户传输共四种传输模式,使得在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案由于信道估计、量化 误差,反馈延时等原因失效时,可以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传输,达到较好的性 能;

2、本方法复杂度低,通过将所关注的参数与预设阈值比较即可完成传输模式切换。归为利 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模式类的用户,在传输阶段可只反馈统计信道状态信息,从 而能有效降低反馈开销;

3、本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信道状态信息,自适应地进行传输模式切换,保证系统在各种信道 环境下的吞吐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中传输时段划分 以及实施步骤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中模式切换模块 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根据系统吞吐率最大化准 则,各用户在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或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多用户,或单用户传输四种模 式中动态切换,包括如下步骤:1)在各传输时段末,基站从所服务的所有用户终端获取其 移动速度,接收信噪比,以及统计信道状态信息;2)根据步骤1)所获信息,基站通过计 算或查表得到各用户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信道相关度,并基于此确定其最优传输模 式;3)在下一传输时段对各用户按其最优传输模式进行传输,在各传输时段末根据其信道 变化动态切换传输模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该系统包 括一个基站和N个用户终端,N为自然数,整个下行传输过程分为若干个传输时段;在每个 传输时段末,基站从各用户终端获取接收信噪比,用户终端移动速度以及统计信道状态信 息,基站通过所述信息将所有用户按照其各自的最优传输模式进行分组;在下一传输时段, 基站对各组用户分别采用相应的最优传输模式进行传输;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各传输时段末,基站获取用户k的信噪比γk,移动速度vk,以及该用户在该 传输时段内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k=1KN;

步骤二、基站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计算用户k的信道相关度χk, 并结合步骤一中所得反馈的信噪比γk和移动速度vk的信息,估计其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 确度αk

步骤三、对于用户k,基站通过将其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信噪比γk及信道 相关度χk与预先设定的阈值相比较,确定其能使系统吞吐率最大化的最优传输模式;

对所有用户,按照其各自的最优传输模式分为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和利用统计信道状 态信息两大类;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以下记为模式类A,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以下 记为模式类B;对于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用户,又分为顺瞬时信道单用户和瞬时信道多 用户两个传输模式组,瞬时信道单用户以下记为模式A.1,瞬时信道多用户以下记为模式 A.2;对于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用户,同样分为统计信道单用户和统计信道多用户两个 传输模式组,统计信道单用户以下记为模式B.1,统计信道多用户以下记为模式B.2;

步骤四、在下一传输时段,对于步骤三中所述模式类A内的用户,在每一传输时刻反馈 其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单用户或多用户预编码传输;对于步骤三中所述模式类B 内的用户,利用步骤一中所获取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单用户或多用户预编码传 输;

同时,对于模式类A或模式类B内的用户,均在基站端或用户端对反馈或估计所得的瞬 时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统计,以在该传输时段末得到所需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五、在本传输时段末,返回步骤一,并顺次实施后续步骤,根据各用户信道状态的 变化对各用户所在的传输模式组进行动态切换,并进行下一传输阶段,直到整个传输过程结 束。

步骤一中,在各传输时段末,基站获取用户k的信噪比信息γk,移动速度vk,以及其在 该传输时段内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相关矩阵或信道均值;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在用 户端通过对该传输时段内所估计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统计后并反馈给基站或者在基站端 对该传输时段内所估计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值进行统计后得到。

步骤二中,基站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计算用户k的信道相关度 χk,并结合步骤一中所获取的信噪比γk和移动速度vk的信息,估计其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 准确度αk

在瑞利信道中,信道相关度χk用用户k发送相关矩阵的条件数来表示;在莱斯信道中, 信道相关度χk用用户k信道的K因子来表示;αk的值根据反馈的信噪比γk,移动速度vk以 及信道相关度χk的值,在预先定义的数据表中进行查表获得。

步骤三中,基站根据各用户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反馈的信噪比γk及信道相 关度χk的值,将所有用户按照其最优传输模式分为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A.1,瞬时 信道单用户,与模式A.2,瞬时信道多用户,以及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B.1,统计 信道单用户,与模式B.2,统计信道多用户,共四个传输模式组;分组步骤如下:

步骤31:当用户k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小于阈值αth时,将用户k归为模式 类A;进一步检查用户信噪比信息γk,若γk小于第一信噪比阈值γth1,或大于第二信噪比阈 值γth2,则用户传输模式设定为模式A.1;否则,用户传输模式设定为模式A.2;

步骤32:当用户k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大于阈值αth时,进一步检查用户信 道相关度信息χk;若用户信道相关度信息χk大于第一信道相关度阈值χth1,则用户k传输模 式设定为模式B.2;若用户信道相关度信息χk小于第二信道相关度阈值χth2,则用户k传输 模式设定为模式A.1;否则,用户k传输模式设定为模式B.1。

步骤三中,瞬时信道信息不准确度阈值αth与用户信道相关度信息χk和用户信噪比信息 γk的取值有关,信道相关度阈值χth1和χth2与用户信噪比信息用户信噪比信息γk和户k的瞬 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的取值有关;

阈值αth,以及信道相关度阈值χth1和χth2预先通过数值仿真比较所涉及的传输模式在不 同信道条件下的可达速率而得到。

步骤四中,在下一传输时段,对于步骤三中所述模式类A内的用户,在每一传输时刻反 馈其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单用户或多用户预编码传输;对于步骤三中所述模式类 B内的用户,利用步骤一中所获取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单用户或多用户预编码传 输。

各传输模式组内的用户采用如下传输方式:对于模式A.1组内的用户,采用波束成形传 输方式,对于模式A.2组内的用户,采用传统预编码方案如迫零预编码;对于模式B.1组内 的用户,采用统计特征模式传输,对于模式B.2组内的用户,采用统计特征模式空分多址。

步骤五中,在本传输时段结束时,根据各用户更新后的各用户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 度αk,信噪比γk及信道相关度χk的信息对其传输模式进行动态切换,并在下一传输时段根 据新的分组情况按照相应方案进行传输;每一传输时段的时长根据系统所处环境配置。

本发明实例提供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具体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各传输时段末,基站获取用户k(k=1KN)的信噪比γk,移动速度vk,以 及该用户在该传输时段内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二、基站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计算用户k的信道相关度χk, 并结合步骤一中所得γk和vk的信息,估计其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

步骤三、对于用户k,基站通过将αk,γk及χk与预先设定的阈值相比较,确定其能使 系统吞吐率最大化的最优传输模式。对所有用户,按照其各自的最优传输模式分为利用瞬时 信道状态信息(以下记为模式类A)以及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以下记为模式类B)两大 类;对于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用户,又分为单用户(以下记为模式A.1)以及多用户 (以下记为模式A.2)两个传输模式组;对于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用户,同样分为单用 户(以下记为模式B.1)以及多用户(以下记为模式B.2)两个传输模式组;

步骤四、在下一传输时段,对于步骤三中所述模式类A内的用户,在每一传输时刻反馈 其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单用户或多用户预编码传输;对于步骤三中所述模式类B 内的用户,利用步骤一中所获取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单用户或多用户预编码传 输。同时,对于模式类A或模式类B内的用户,均在基站端或用户端对反馈或估计所得的瞬 时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统计,以在该传输时段末得到所需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五、在本传输时段末,返回步骤一,并顺次实施后续步骤,根据各用户信道状态的 变化对各用户所在的传输模式组进行动态切换,并进行下一传输阶段,直到整个传输过程结 束。

上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一中,在各传输时段末,基站获取用户k的信噪比信息 γk,移动速度vk,以及其在该传输时段内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包 括信道相关矩阵或信道均值;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既可以在用户端通过对该传输时段 内所估计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统计后并反馈给基站,也可以在基站端对该传输时段内所 估计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值进行统计后得到;

上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二中,基站根据步骤一中所获得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 计算用户k的信道相关程度χk,并结合步骤一中所得γk和vk的信息,估计其瞬时信道状态 信息不准确度αk。在瑞利信道中,信道相关程度χk可用用户k发送相关矩阵的条件数来表 示;在莱斯信道中,信道相关程度χk可用用户k信道的K因子来表示。αk的值可根据γk, vk以及χk的值,在预先定义的数据表中进行查表获得;

上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三中,基站根据各用户αk,γk及χk的值,将所有用户 按照其最优传输模式分为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A.1(单用户)与模式A.2(多用 户),以及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模式B.1(单用户)与模式B.2(多用户)共四个传输模 式组。分组步骤如下:

步骤1)当用户k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小于阈值αth时,将用户k归为模式类 A。进一步检查用户信噪比信息γk,若γk小于第一信噪比阈值γth1,或大于第二信噪比阈值 γth2,则用户传输模式设定为模式A.1;否则,用户传输模式设定为模式A.2;

步骤2)当用户k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大于阈值αth时,进一步检查用户信 道相关度信息χk。若χk大于第一信道相关度阈值χth1,则用户k传输模式设定为模式B.2; 若χk小于第二信道相关度阈值χth2,则用户k传输模式设定为模式A.1;否则,用户k传输 模式设定为模式B.1;

上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三中,瞬时信道信息不准确度阈值αth与χk和γk的取值 有关,信道相关度阈值χth1和χth2与γk和αk的取值有关。阈值αth,χth1和χth2的确定,可通 过数值仿真,比较所涉及的传输模式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可达速率而得到。在实现中,可由 预先获取的数据表中进行查表获得;

上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四中,在下一传输时段,对于步骤三中所述模式类A内 的用户,在每一传输时刻反馈其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单用户或多用户预编码传 输;对于步骤三中所述模式类B内的用户,利用步骤一中所获取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相 应的单用户或多用户预编码传输。具体来说,各传输模式组内的用户可以但不限于采用如下 传输方式:对于模式A.1组内的用户,可采用波束成形传输方式,对于模式A.2组内的用 户,可采用传统预编码方案如迫零(Zero Forcing,ZF)预编码;对于模式B.1组内的用 户,可采用统计特征模式传输(Statistical Eigenmode Transmission,SET),对于模式 B.2组内的用户,可采用统计特征模式空分多址(Statistical Eigenmode-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E-SDMA);

上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五中,在本传输时段结束时,根据各用户更新后的 αk,γk及χk信息对其传输模式进行动态切换,并在下一传输时段根据新的分组情况按照相 应方案进行传输。每一传输时段的时长可根据系统所处环境灵活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可以根 据信道状况以及基站获取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有效的在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 单用户与多用户传输,以及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单用户与多用户传输四种传输模式中灵 活切换,从而显著提高系统在各种环境下的吞吐率。

图1为本发明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中传输时段划分 以及实施步骤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传输时段1,基站按照各用户当前传输模式对其进行单用户或多用户传 输,并对各用户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统计。对各用户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统计可以在 各用户设备处实施,也可以在基站处实施;

步骤102:在传输时段1结束时,对各用户进行传输模式切换。基站获取各用户接收信 噪比,移动速度,以及统计信道状态信息;基站计算各用户信道相关度,并估计瞬时信道状 态信息不准确度;基站通过将各用户接收信噪比,信道相关度,以及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 确度与预设阈值比较,确定下一传输时段中用户的最优传输模式;

步骤103:在步骤102结束后,进入下一传输时段2。对于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 用户组,在每个传输时刻反馈瞬时信道状态信息;对于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用户 组,利用传输时段1中所得的统计信道状态信息进行传输。

图2为本发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多用户下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中模式切换模块一个 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基站获取用户k的信道相关度χk,瞬时信道状态信息不准确度αk,以及接收 信噪比γk等信息;

步骤202:检测αk是否大于信道不准确度阈值αth;若大于信道不准确度阈值αth,则 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将用户归类为传输模式类B,即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模式。之后, 执行步骤205;

步骤204:将用户归类为传输模式类A,即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模式。之后, 执行步骤206;

步骤205:检测信道相关度χk是否大于第一信道相关度阈值χth1;若大于第一信道相关 度阈值χth1,则执行步骤208;否则,执行步骤207;

步骤206:检测接收信噪比γk是否大于第二信噪比阈值γth2且小于第一信噪比阈值γth1。 若大于第二信噪比阈值γth2且小于第一信噪比阈值γth1,执行步骤210;否则,执行步骤 211;

步骤207:检测信道相关度χk是否小于第二信道相关度阈值χth2。若小于第二信道相关 度阈值χth2,执行步骤211;否则,执行步骤209;

步骤208:设定用户传输模式为模式B.2,即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多用户传输;

步骤209:设定用户传输模式为模式B.1,即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单用户传输;

步骤210:设定用户传输模式为模式A.2,即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多用户传输;

步骤211:设定用户传输模式为模式A.1,即利用瞬时信道状态信息的单用户传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 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 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