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氟气引发连续化生产短链全氟碘代烷的方法

一种氟气引发连续化生产短链全氟碘代烷的方法

摘要

一种氟气引发连续化生产短链全氟碘代烷的方法,所述短链全氟碘代烷具有如下通式:C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9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卓熙氟化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46708.1

  • 申请日2011-08-26

  • 分类号C07C19/16;C07C17/278;

  • 代理机构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胡清堂

  • 地址 432405 湖北省应城市长江埠发展大道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51: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2-18

    授权

    授权

  • 2012-05-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C19/16 申请日:2011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3-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氟气引发连续化生产 短链全氟碘代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全氟碘代烷一般是以五氟碘乙烷为调聚剂,四氟乙 烯为调聚单体进行调聚反应得到。其反应式如下:

CF3CF2I+nCF2=CF2→CF3CF2(CF2CF2)nI

式中,n为1~12的整数。

全氟碘代烷可转化为全氟烷基羧酸或酰胺,是生产含氟整理剂、 含氟表面活性剂和其它精细化学品的重要有机氟中间体。其中聚合度 n=3的产物即全氟碘代辛烷具有最佳的性价比,也是目前用量最大的 全氟碘代烷。但是该产品制备的全氟辛基磺酰化合物(PFOS),是目前 世界上发现的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具有难以降解的持久性、 生物体内的累积性、远距离的迁移性、对人类危害的不确定性。已受 到《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简称POPs公 约的控制,于2009年开始在一些行业中限制生产和控制使用PFOS 及其衍生物,2004年11月11日,公约已正式对我国生效。目前, 科研人员已尝试使用短链全氟碘代烷(4~6个碳)替代长链或中链 全氟碘代烷(碳数在8以上)。现有的调聚方法大多以长链或中链全 氟碘代烷为主要产物。

已经开发的调聚反应的催化剂和引发剂有:

(1)热和光为引发剂

热引发调聚反应为全氟乙基碘和四氟乙烯在气相中进行,采用管 式反应器。如US5268516;US5650545;CN1099023;CN1275969。 该法所得产物全氟碘代烷分子量分布范围宽,反应装置的生产效率 低。而且反应温度太高,一般在300-400℃,通常需要纯镍作为反应 器的材质,另外反应管内径极细,即使生成少量的高沸调聚物及高碳 偶合烷烃也易于粘结于管壁造成阻塞,安全性不好。

中国发明专利CN1356302;CN1379008A公开了一种光引发调聚 反应,但该是将五氟碘乙烷和四氟乙烯的混合物加入以低压光源作为 引发光源的反应器进行调聚反应。虽然该法采用较低的压力并取得较 高的反应速率,但是光源容易被聚合物覆盖,无法再继续进行引发反 应而造成生产能力小,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2)自由基引发剂

采用过氧化物(自由基发生器),如US1535408;US3145222; US5068471,基本上是采用叔丁基过氧异丙烯酸酯引发,引发过程反 应温度在90-115℃,采用釜式反应器;为避免不希望的长链调聚物的 生成,通常增加起始调聚体的浓度,降低主链物的浓度,结果是专户 为希望的中等链长的调聚物的转化率低,通过蒸馏回收起始的调聚 体,再连续生产。但由于全氟烷基与自由基发生器反应并生成含氢的 有机化合物(RfH)副产品,很难从起始化合物中分离,因此,当调 聚反应连续进行时,因RfH的累积降低反应的效率。

(3)氟化物为引发剂

如US3132185;US3234294所公开的方法是以IF5引发剂和SbF5催化剂组合,或者如US5574193是以氟化物如CoF3,MnE3和CeF4等催化的反应,其温度在40℃-60℃;与其它几种现有催化剂和引发 剂方法比较,这种反应的温度相对比较低。但由于IF5对反应器有腐 蚀性,必须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在该反应中需用不锈钢及哈氏合金反 应器;全氟乙基碘与五氟化碘反应可生成全氟碘烷和碘,碘与四氟乙 烯反应又生成双碘取代的全氟碘烷,因此全氟碘烷和双氟取代的全氟 碘烷是该反应中的副产物。

(4)RfIF2或RfIF4为引发剂

如US3377390公开的方法是首先合成引发剂RfIF2或RfIF4,通过 三氟化氯与全氟碘烷在低温下反应(-70℃左右),三氟氯化比较稳定, 但由于这种反应遇水或有机物易燃,实验操作相对困难;此外,该引 发剂通常是固体,具有不同的熔点,熔点范围在0-200℃,C2F5IF2的 熔点是18℃,因此极容易变成液体;储存几周或数月,该固体可分 解;从工业化应用考虑,具有调聚反应温度和压力与IF5/SbF5组合相 同,同时还与有对反应釜没有腐蚀,以及没有副产物全氟双碘烷和全 氟烷烃的优点。

(5)ZrCl4,YCl3,RhCl3,TaCl5/ethanolamine

如US3557224和US4067916公开的方法可生成较高分子量的全 氟烷基碘化物产品,其中全氟辛基碘含量相对较低;反应温度在100 ℃-250℃。

(6)Cu及过渡金属为催化剂

1987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首次报道Cu做为催化剂催化该调 聚反应(Journal of Fluorine Chemistry,1987,36,483-486),该过程反应 温度在80-100℃,在该温度下完成反应时间短,当五氟碘乙烷与四氟 乙烯的摩尔比在1∶2到2∶1范围时,反应合成较多的高碳数全氟烷 基碘化物杂质。美国专利US5639923公开用Cu作为催化剂催化低碳 数全氟烷基碘与四氟乙烯的调聚反应过程中,加入一种过渡金属如 Zn,Mn,V,Rh或Ag,可以提高铜催化剂的选择性,但是这些催化剂仍 然存在以下问题:催化剂对催化合成n值为4或小于4的全氟烷基 碘化物CF3CF2(CF2CF2)nI,活性和选择性不够理想。美国专利 US6919490和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535258A公开使用管式反应器, 采用球形铜粉,锡粉(粒径在1μm-200μm)或烧结铜锡合金(粒径 在50μm-0.5mm)做催化剂,通过增加起始调聚体的浓度,降低主 链物的浓度,结果,转化为希望的中等链长的调聚物的转化率低,再 通过蒸馏回收起始的调聚体,连续生产,合成需要的全氟烷基碘化物, 但该方法应用于工业化仍然需要一段时间,而且能耗大,并对管式反 应器结构及反应器制备材料要求高。使用金属催化剂,存在选择性低, 催化剂分离回收难的问题。

以上都是以中长链全氟碘代烷为主要产物的制备方法,经检索, 目前只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1648845公开了一种制备短链全氟 烷基碘化物的方法,该法以粉末或载体金属形式存在的铂,锆,铌, 钽或它们的合金为催化剂该方法可以使得到的短链全氟烷基碘化物 含量大于90%,碳数为6的全氟烷基碘化物含量大于70%,但是该 反应为釜式间歇反应,不适合连续化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氟气作为引发剂连续化生产 短链全氟碘代烷的方法。所述方法适合大规模生产,可在相对低温下 有效的反应,产生很少的杂质。

所述目标短链全氟碘代烷具有如下通式:

C2F5(CF2CF2)nI

其中,n为1~3的整数,优n=1~2。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连续将四氟乙烯和五氟碘乙烷按比例提供到螺旋管式反应器中, 通入引发剂氟气引发反应,在温度为150~200℃及压力0.1-1MPa下 进行调聚反应,粗产品经冷凝(温度≤50℃),液化产物经分馏得到 所需产物,未液化的气体再循环到装置原料部分,参与重新配比,循 环使用。

本发明采用的引发剂为氟气,氟气的用量为0.01-0.5‰,优选 0.05~0.2‰。它可使反应温度下降50~200℃左右。

调聚单体为不饱和烯烃: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等,优选四氟乙烯。

聚合单体和调聚剂的比例(摩尔比)为1∶1~6,优选1∶2~4。

调聚反应的温度为150~200℃。相对低温指本发明调聚反应的 温度150~200℃,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热引发调聚反应的温度300~ 400℃而言,为相对低温。

螺旋管式反应器的长径比为2000~5000,可通过调节长径比控 制反应物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产品的选择性。

螺旋管式反应器采用镍铬合金(80/20)以及防腐预处理,可有 效的实现防腐。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单纯的热引发,反应温度过高,通常为 300~400℃,采用氟气引发,它可使反应温度下降50~200℃左右。 再者,氟气引发的选择性高,易于得到目标产物。螺旋管式反应器的 长径比可调,可通过调节长径比,控制反应物的停留时间,提高产品 的选择性。螺旋管式反应器采用镍铬合金(80/20)以及防腐预处理, 可有效的实现防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螺旋管式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料 口2、出料口3、电加热管4、低压电源5、保温层6、耐火层7、螺 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但不限于这些实施 例。

实施例1-7

连续将四氟乙烯和五氟碘乙烷(自制)按比例(摩尔比)提供到 螺旋管式反应器中,通入引发剂氟气(自制),引发反应,在150~ 200℃温度及压力0.1-1MPa下进行调聚反应,粗产品经冷凝(温度≤ 50℃),液化产物经分馏得到所需产物,未液化的气体再循环到装置 原料部分,参与重新配比,循环使用。产物用MS和GC分析。表1 列出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的调聚产物的分布数据。

表1  实施例1-7的实验数据一览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