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

一种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存在防雷效果差、安全性能低等技术问题。本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包括座板和固定在座板上的靠背,所述的座板下部设有至少两个内部气压不相同的减震气囊,所述的减震气囊上下叠加且串联在一起。本发明具有防雷效果好、安全性能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903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英;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62194.9

  • 发明设计人 张英;洪伟中;

    申请日2011-09-06

  • 分类号B60N2/52(20060101);B60N3/06(20060101);B60N2/48(20060101);B60R22/26(20060101);B60R22/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3107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蔡正保;张智平

  • 地址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城西工业区温岭市富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47: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0N 2/52 专利号:ZL2011102621949 申请日:20110906 授权公告日:201310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10-30

    授权

    授权

  • 2012-05-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N2/52 申请日:201109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3-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座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雷座椅,特别是一种 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

背景技术

防地雷反伏击车是一种为士兵提供抵御地雷、简易爆破器 材和其他威胁的改进防护的战斗用车。当防地雷反伏击车开过 雷场的时候所受到的爆炸冲击力是非常大的,为了防止车内的人 员受到伤害,在车内需要安装专门的防雷座椅。

目前,现有的防雷座椅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雷减震座椅 (申请号:200910208242.9),其包括椅背和椅垫,所述的椅背和 椅垫均固定在活动架上,所述的活动架可活动的与座椅基体相连, 所述的座椅基体与车体上的固定座相连,在所述的固定架和活动 架之间设有弹性调节装置,所述的弹性调节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在 座椅基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活动架上的弹簧。该专利公开的防雷减 震座椅是通过弹簧作为减震部件,这样的防雷减震座椅只能避震 一小段震动频率,避震范围较小;同时,如果地雷产生的爆炸冲 击力超过弹簧的避震频率时候,该防雷减震座椅就无法起到保护 人员的作用;另外,该防雷减震座椅没有专门供乘客踩踏的踏板, 这样乘客坐在座椅上时,脚就得放置在车内的地板上,这样地雷 产生的爆炸冲击力可能对乘客的腿部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 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该防雷座椅具有防震频率广、使用 更安全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地雷反伏 击车的防雷座椅,包括座板和固定在座板上的靠背,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座板下部设有至少两个内部气压不相同的减震气囊,所述 的减震气囊上下叠加且串联在一起。

本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是设置在防地雷反伏击车内 的,乘客是坐在座板上的。当防雷座椅受到震动频率较小时,较 小气压的减震气囊发挥作用;当防雷座椅受到震动频率很大的时 候,座板下部的所有减震气囊共同发挥作用,确保座板上的乘客 生命安全。

在上述的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中,所述的减震气囊的 数量为两个,即上减震气囊和下减震气囊,所述的上减震气囊和 下减震气囊上下叠加串联在一起,且所述的上减震气囊内部的气 压大于下减震气囊内部的气压。

作为另外一种情况,在上述的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中, 所述的减震气囊的数量为三个,即上减震气囊、中减震气囊和下 减震气囊,上减震气囊、中减震气囊和下减震气囊上下叠加串联 在一起;所述中减震气囊内部的气压大于下减震气囊内部的气压, 且小于上减震气囊内部的气压。

在上述的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中,所述的上减震气囊 通过上支架固定在座板下部,所述的下减震气囊通过下支架固定 在上支架上。

在上述的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中,所述的下支架和上 支架之间固定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铰接有脚踏板。乘客的 脚踩在脚踏板上,脚踏板下部是设有下减震气囊的,因此乘客的 腿部不会受到伤害。

在上述的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中,所述的座板和靠背 处还设有安全带装置。通过安全带装置将乘客安全的绑定在座椅 上。

在上述的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中,所述的安全带装置 包括五条安全带和一能同时与五条安全带的插头相配合的五头锁 扣,所述的五条安全带即安全带一、安全带二、安全带三、安全 带四和安全带五,所述的安全带五的一端固定在座板上,另一端 通过插头五固定在五头锁扣上;所述的安全带一的一端可拆卸连 接在五头锁扣上,另一端与固定在座板左侧的卷缩器一相连;所 述的安全带二的一端通过插头二可拆卸连接在五头锁扣上,另一 端与固定在座板右侧的卷缩器二相连;所述的安全带三的一端通 过插头三可拆卸连接在五头锁扣上,另一端穿过靠背与固定在靠 背上的卷缩器三相连;所述的安全带四的一端通过插头四可拆卸 连接在五头锁扣上,另一端穿过靠背与固定在靠背上的卷缩器四 相连。在使用前,先将安全带一、安全带二、安全带三和安全带 四先由五头锁扣上解锁下来;然后,人坐到座板上,将安全带五 以及五头锁扣由人的两腿之间拉起来;再将安全带三和安全带四 沿着人的肩膀拉下来,插接在五头锁扣上,在卷缩器三和卷缩器 四的作用下,自动调节安全带三和安全带四的长度;随后将安全 带一和安全带二拉起来插接在五头锁扣上,在卷缩器一和卷缩器 二的作用下,自动调节安全带一和安全带二的长度。

在上述的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中,所述的靠背上部还 固定有头枕处,在头枕处还设有头部保护装置。通过头部保护装 置使乘客的头部得以保护。

在上述的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中,所述的头部保护装 置包括呈U型的防护架,所述的防护架是由连接部和工作部所组 成,所述的连接部通过一连接结构铰接在所述的靠背处,所述的 工作部上设有用于保护头部的防护件。

在上述的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中,所述的连接结构包 括连接轴和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固定在上述的连接部上,所述 的连接轴穿设在连接块中,连接轴的两端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上 述的靠背上。

在上述的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中,所述的连接轴与防 护架的连接部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盘和 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固定在防护架的连接部上,所述的定位盘 固定在连接轴上,所述的定位块具有一开口,所述的定位盘设置 在定位块的开口处;在定位块的开口的口壁上还开设有安装槽, 在定位盘上开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的安装槽内设有钢珠,在安 装槽内还设有能将钢珠部分顶入定位槽中的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具有以下优 点:

1、通过在座板底下设置至少两个减震气囊,当防雷座椅受到 震动频率较小时,气压较小的减震气囊发挥作用;当防雷座椅受 到震动频率很大的时候,座板下部的所有减震气囊共同发挥作用, 确保座板上的乘客生命安全。

2、通过设置脚踏板,使乘客的脚可以踩在脚踏板上,而脚踏 板是受下减震气囊的,确保乘客的腿部不会受到伤害。

3、通过安全带装置将乘客安全的绑定在座椅上,提高了安全 性能。

4、在头枕处还设有头部保护装置,通过头部保护装置使乘客 的头部得以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全带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安全带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头部保护装置安装在本防雷座椅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头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头部保护装置中的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板;2、靠背;3、头枕;4、上减震气囊;5、下 减震气囊;6、上支架;7、下支架;8、滑轨;9、控制杆;10、 连接板;11、脚踏板;12、防护架;121、连接部;122、工作部; 13、连接轴;14、连接块;15、定位盘;16、定位槽;17、定位 块;18、连接支架;19、卷缩器四;20、定位销;21、防护件; 22、安全带一;23、安全带二;24、安全带三;25、安全带四; 26、安全带五;27、五头锁扣;28、限位带;29、卷缩器一;30、 卷缩器二;31、卷缩器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防地雷反伏击车的防雷座椅,包括座板1 和固定在座板1上的靠背2,座板1下部设有至少两个内部气压 不相同的减震气囊,减震气囊上下叠加且串联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一中,减震气囊的数量为两个,即上减震气囊4 和下减震气囊5,上减震气囊4和下减震气囊5上下叠加串联在 一起,上减震气囊4内部的气压大于下减震气囊5内部的气压。 上减震气囊4和下减震气囊5是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在 上减震气囊4和下减震气囊5上均连接有截止阀,打开截止阀可 以将上减震气囊4和下减震气囊5中的气体放掉,也可以通过充 气泵对上减震气囊4和下减震气囊5进行充气,关闭截止阀能防 止上减震气囊4和下减震气囊5中的气体跑掉。

上减震气囊4通过上支架6固定在座板1下部,下减震气囊 5通过下支架7固定在上支架6上。在下支架7底部还固定有滑 轨8,在防地雷反伏击车的车内地板上固定有相对应的导轨,在 导轨上设有控制杆9,滑轨8设置在导轨中,通过控制杆9来控 制本防雷座椅使其可以沿着导轨前后滑动。在下支架7和上支架 6之间固定有连接板10,在连接板10上铰接有脚踏板11,该脚 踏板11位于控制杆9的上部。搬动脚踏板11,当脚踏板11与连 接板10垂直时,乘客的脚可以踩在脚踏板11上,脚踏板11是受 下减震气囊5的,因此乘客的腿部不会受到伤害。搬动脚踏板11, 当脚踏板11与连接板10平行时,就能操作控制杆9。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座板1和靠背2处还设有安全带装置, 通过安全带装置将乘客安全的绑定在座椅上。具体的,安全带装 置包括五条安全带和一能同时与五条安全带的插头相配合的五头 锁扣27;五条安全带即安全带一22、安全带二23、安全带三24、 安全带四25和安全带五26,安全带一2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五 头锁扣27上,另一端与固定在座板1左侧的卷缩器一29相连; 所述的安全带二23的一端通过插头二可拆卸连接在五头锁扣27 上,另一端与固定在座板1右侧的卷缩器二30相连;所述的安全 带三24的一端通过插头三可拆卸连接在五头锁扣27上,另一端 穿过靠背2与头枕3之间的左边的间隙与固定在靠背2上的卷缩 器三31相连;所述的安全带四25的一端通过插头四可拆卸连接 在五头锁扣27上,另一端穿过靠背2与头枕3之间的右边间隙与 固定在靠背2上的卷缩器四19相连;安全带五26的一端固定在 座板1上,另一端通过插头五固定在五头锁扣27上。

在本实施例一中,卷缩器三31固定在靠背2背面的左边处, 卷缩器四19固定在靠背2背面的右边处,卷缩器一29、卷缩器 二30、卷缩器三31和卷缩器四19都是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汽车安 全带卷缩器,其结构不做详细描述。五头锁扣27为一能同时解锁 的五头锁扣27,该五头锁扣27是市场上买到的现有产品,通过 该五头锁扣27可以同时对安全带一22、安全带二23、安全带三 24和安全带四25进行解锁,使坐在座板1上的人可以快速的离 开防雷座椅。

在安全带三24和安全带四25上分别设有能防止安全带三24 和安全带四25脱离靠背2的限位结构。具体而言,限位结构为一 限位带28,所述的限位带28的一端固定在安全带三24和安全带 四25上,限位带28的另一端为限位端,所述限位带28的长度大 于头枕3与靠背2之间的间隙。通过限位带28使安全带三24和 安全带四25不会脱离靠背2,使用者的手能很容易的拉到安全带 三24和安全带四25,节省操作时间,提高效率。

如图4所示,在靠背2上部还固定有头枕3处,在头枕3处 还设有头部保护装置,头部保护装置包括呈U型的防护架12,防 护架12是由连接部121和工作部122所组成,连接部121通过一 连接结构铰接在所述的靠背2处,工作部122上设有用于保护头 部的防护件21,具体的,防护件21是采用海绵材料制成的防护 套。

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轴13和连接块14, 连接块14固定在上述的连接部121上,连接轴13穿设在连接块 14中,连接轴13的两端通过连接支架18固定在上述的靠背2上,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防护架12可以沿着靠背2上下翻动。在连接轴 13与防护架12的连接部121之间设有定位结构,通过定位结构 使防护架12能保持一种状态。定位结构包括定位盘15和定位块 17,所述的定位块17固定在防护架12的连接部121上,所述的 定位盘15固定在连接轴13上,所述的定位块17具有一开口,所 述的定位盘15设置在定位块17的开口处;在定位块17的开口的 口壁上还开设有安装槽,在定位盘15上开设有若干定位槽16, 所述的安装槽内设有钢珠,在安装槽内还设有能将钢珠部分顶入 定位槽16中的弹簧。在定位盘15上还固定有定位销20,转轴在 带动定位盘15转动时,定位盘15上的定位销20接触到定位块 17使定位盘15得以定位。

本防雷座椅的使用过程如下:1、将安全带一22、安全带二 23、安全带三24和安全带四25先由五头锁扣27上解锁下来;2、 向上翻动防护架12使防护架12的工作部122与靠背2平行,乘 客的头部也不会碰到防护架12,这样乘客就可以快速且方便的的 坐入到座板1上;3、将安全带五26以及五头锁扣27由人的两腿 之间拉起来;4、将安全带三24和安全带四25沿着人的肩膀拉下 来,插接在五头锁扣27上,在卷缩器三31和卷缩器四19的作用 下,自动调节安全带三24和安全带四25的长度;5、将安全带一 22和安全带二23拉起来插接在五头锁扣27上,在卷缩器一29 和卷缩器二30的作用下,自动调节安全带一22和安全带二23 的长度。6、向下翻动防护架12使防护架12的工作部122与靠背 2垂直时,就可以起到对头部保护的作用,防护架12的工作部122 就能阻挡乘客头部向两侧倾斜而撞上车中其他硬物,确保乘客头 部不会被扭到。通过上述的步骤,这样乘客就被安全的绑定在本 防雷座椅上了。当防雷座椅受到震动频率较小时,座板1最下部 的下减震气囊5发挥作用;当防雷座椅受到震动频率很大的时候, 座板1下部的所有减震气囊共同发挥作用,确保座板1上的乘客 生命安全。

当乘客需要离开防雷座椅时,只需要通过五头锁扣27上的解 锁按钮就可以同时对安全带一22、安全带二23、安全带三24和 安全带四25进行解锁,乘客就可以快速的离开本防雷座椅了;而 安全带一22、安全带二23、安全带三24和安全带四25在卷缩器 一29、卷缩器二30、卷缩器三31和卷缩器四19的作用下自动复 位,方便下次使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中的内容大致与实施例一中的内容相同,所不同 的是实施例一中的减震气囊的数量为两个,即上减震气囊4和下 减震气囊5,上减震气囊4和下减震气囊5上下叠加串联在一起, 上减震气囊4内部的气压大于下减震气囊5内部的气压;而在本 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减震气囊的数量为三个,即上减震气囊4、中 减震气囊和下减震气囊5,上减震气囊4、中减震气囊和下减震气 囊5上下叠加串联在一起;所述中减震气囊内部的气压大于下减 震气囊5内部的气压,且小于上减震气囊4内部的气压。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 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 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座板;2、靠背;3、头枕;4、上 减震气囊;5、下减震气囊;6、上支架;7、下支架;8、滑轨;9、 控制杆;10、连接板;11、脚踏板;12、防护架;121、连接部; 122、工作部;13、连接轴;14、连接块;15、定位盘;16、定位 槽;17、定位块;18、连接支架;19、卷缩器四;20、定位销; 21、防护件;22、安全带一;23、安全带二;24、安全带三;25、 安全带四;26、安全带五;27、五头锁扣;28、限位带;29、卷 缩器一;30、卷缩器二;31、卷缩器三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 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 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 明精神相违背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