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生姜育苗移栽栽培方法

一种生姜育苗移栽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姜育苗移栽栽培方法,包括育苗、催芽生根、棚内炼苗、营养钵移栽、田间定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工序。该发明将生姜用生姜浸种直播剂浸泡后在育苗拱棚内育苗,添加生长素促须根发育,当生姜苗长至15-20cm时,摘下芽苗移栽到营养钵中,置于温室或大拱棚内缓苗5-10天后,连同营养钵一起移栽到大田中,然后进行相应的田间管理及收获工序即可。该生姜育苗移栽栽培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将田间定植时间推迟,可以多种植一茬春季作物,既利于换茬轮作,又能增加农民收入。采取苗圃提前育苗,移栽时可对苗实施分级,有利于提高田间苗整齐度和成活率。通过地膜覆盖,营养钵移栽,有利于机械化操作,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0 授权公告日:20120912 终止日期:20130805 申请日:2011080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9-12

    授权

    授权

  • 2012-03-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108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2-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姜育苗移栽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为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 产上多做一年生栽培。生姜根茎肉质、肥厚、扁平,内含多种营养成分。它除含 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姜辣素(C17H24O4)、姜油 酮(C11H14O3)、姜烯酚(C17H24O13)、姜醇(C15H26O)等,因而具有特殊的芳香和辛 辣味,有“菜中之祖”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调味蔬菜和出口创汇蔬菜。生姜还 可加工成干姜作药用,是我国中医药的常用成分。近年来,生姜的种植面积不断 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据统计,2009年中国生姜产量约为650万吨,世界生姜总 产量为1487.5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3.70%。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生姜栽培面积 最大,生产总量最多的国家。

常规生姜的栽培方法是3月中下旬开始晒姜、困姜、室内催芽,约20-30天 左右当芽长至1-1.5cm时开沟种植。由于生姜前期发芽缓慢,对温度敏感,播种 前需要准备时间较长、头绪繁琐、费工费力,从播种到出苗需要25-30天,从出 苗到5-6片叶需要25-30天,期间造成土地闲置时间长达60-70天,足以种植一 茬春季蔬菜。而且生姜幼苗怕强光,需要田间搭棚遮荫。传统方法种植生姜费时、 费力,种姜使用量大,田间占用土地时间长,一年只能种一季,不利于茬口调节, 出苗时间不一致,造成大小苗、弱苗、缺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节约种姜时间,较少占用土地资源的生姜育苗 移栽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生姜育苗移栽栽培方法,包括育苗、催芽生根、棚内炼苗、营养钵 移栽、田间定植和田间管理及收获等工序构成;

A.育苗::每年的3月12-20日前后,将生姜从地窖中取出,洗去泥土,分 成姜块,放入催芽剂水溶液中浸泡30-40min,捞出后顶芽朝上倾斜45°整齐摆放 于育苗畦内,摆放完后均匀喷洒多菌灵1000倍液,覆盖3-5cm的园土,采取藤条 搭架后覆膜;育苗畦深为15-20cm,畦底铺设厚2-3cm的园土,催芽剂(免炕壮苗 素)水溶液的浓度为:5kg兑水300kg。

B.催芽生根:生姜在育苗畦内20-25天后陆续出苗,此时应加强通风,并在拱 棚外搭遮阳网避免强光照射;当苗高3-5cm时,结合喷水施用生长素促进生根; 催芽生根素水溶液中的生长素IAA浓度为0.1mg/L;

C.棚内炼苗:当苗长至5-6片叶时,揭开棚膜,炼苗5-10天,以提高其适应 外界环境的能力,此时仍需遮阳网遮荫;

D.营养钵移栽:将姜苗高15-20cm的姜苗从育苗畦内提出,无需带出母姜,移 栽到自然降解材料制成的营养钵中;

E.田间定植:田间按行距60-65cm起垄,垄高10-20cm,喷洒除草剂后覆膜; 在地膜上打营养钵大小的种植孔,将营养钵栽入垄间沟内,浇适量水后,覆土盖 实;

F.田间管理及收获。

上述育苗工序夜间需要保温,保持棚内温度20-25℃,湿度80%-90%。

上述的田间管理及收获工序采用传统方法管理、收获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一种生姜育苗移栽栽培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将田间定植时间推迟, 可以多种植一茬春季作物,既利于换茬轮作,又能增加农民收入。采取苗圃提前 育苗,移栽时可对苗实施分级,有利于提高田间苗整齐度和成活率。通过地膜覆 盖,营养钵移栽,有利于机械化操作,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 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生姜育苗移栽栽培方法包括育苗、催芽生根、棚内炼苗、营养钵移栽、 田间定植和田间管理及收获等工序构成;

A.育苗:每年的3月12-20日前后,将生姜从地窖中取出,洗去泥土,分成 姜块,放入生姜催芽直播剂水溶液中浸泡30-40min,捞出后顶芽朝上倾斜45°整 齐摆放于育苗畦内,畦深为15-20cm,畦底铺设厚2-3cm的园土,摆放完后均匀喷 洒多菌灵1000倍液,覆盖3-5cm的园土,采取藤条搭架后覆膜;注意夜间需要保 温,保持棚内温度20-25℃,湿度80%-90%;育苗畦深为15-20cm,畦底铺设厚2-3cm 的园土,催芽剂(免炕壮苗素)水溶液的浓度为:5kg催芽剂兑水300kg

B.催芽生根:生姜在育苗畦内20-25天后,陆续出苗,生姜幼苗不耐强光,此 时应加强通风,并在拱棚外搭遮阳网;当苗高3-5cm时,结合喷水施用生长素 0.1mg/L的IAA促进生根;

C.棚内炼苗:当苗长至5-6片叶时,揭开棚膜,炼苗5-10天,以提高其适应 外界环境的能力,此时仍需遮荫;

D.营养钵移栽:将姜苗高15-20cm的姜苗从育苗畦内提出,无需带出母姜,移 栽到由可自然降解材料制成的营养钵中;

E.田间定植:田间按行距60-65cm起垄,垄高10-20cm,喷洒除草剂后覆膜; 在地膜上打营养钵大小的种植孔,将营养钵栽入垄间沟内,浇适量水后,覆土盖 实;

F.田间管理及收获,采用传统方法管理、收获即可。

生姜催芽剂选用市面销售的即可,商业名称为免炕壮苗素,使用浓度为:5kg 催芽剂兑水300kg。

园土即普通的栽培土,因经常施肥耕作,肥力较高,团粒结构好,是配制培养 土的主要原料之一。

典型栽培案例

以山东地区及黄淮海区域等北方生姜主产区栽培为例:

A.育苗:每年的3月15日前后2-3天,将生姜从地窖中取出,洗去泥土,将 生姜分成300g的姜块,放入生姜催芽剂水溶液中浸泡40min,捞出后顶芽朝上倾 斜45°整齐摆放于育苗畦内。畦深20cm,畦底铺设厚3cm的园土。摆放完后均匀 喷洒多菌灵1000倍液,覆盖4cm的园土,藤条搭架后覆膜。注意夜间保温,保持 棚内温度25℃,湿度80%。此时待种姜田可采用露地地膜覆盖栽培方法播种萝卜、 甘蓝、春白菜等早春蔬菜,既促进换茬轮作,又增加经济收入。

B.催芽生根:在育苗畦内25天后,生姜陆续出苗。生姜幼苗不耐强光,此时 应加强通风降温,并用遮阳网(遮阳率50%)适当遮阳。当苗高5cm时,结合喷水 施用生长素0.1mg/L的IAA促进生根。

C.棚内炼苗:5月初,当苗长到6片叶时,揭开棚膜,炼苗8天,以提高其适 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D.营养钵移栽:5月中旬,将高20cm的姜苗从育苗畦内提出,不带出母姜, 移栽到由可自然降解材料制成的营养钵中。此时可根据姜芽大小分多次移栽。在 营养钵中缓苗7天,注意遮荫保湿。

E.田间定植:5月中下旬,田间早春茬蔬菜收获后,深翻施足基肥,按行距65cm 起垄,垄高15cm,喷洒除草剂后覆膜。在地膜上打营养钵大小的种植孔,将营养 钵栽入垄间沟内,浇水后覆土盖实。

F.田间管理及收获:仍采用传统方法管理即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