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电缆用连接器的防水结构、利用该结构的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电缆用连接器

电缆用连接器的防水结构、利用该结构的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电缆用连接器

摘要

分别配置在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上的接触/密封用筒体,包括:接触容纳部,所述接触容纳部保持能够可拆装地连接电缆的内部导体的插头接触端子的导体连接部或者插座接触端子的导体连接部;凹部,所述凹部形成在推压片的内周部且安装有密封用管,在电缆通过密封用管的孔连接到插头接触端子或者插座接触端子上的情况下,在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及阴螺纹部被分别被螺纹配合到插头壳体及插座壳体的阳螺纹部上时,通过对推压片及密封用管进行推压,插头壳体及插座壳体内的电缆CA的外周部被密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326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110151176.3

  • 发明设计人 染谷敏行;

    申请日2011-06-0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史雁鸣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30: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R13/52 专利号:ZL2011101511763 申请日:20110608 授权公告日:201411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1-26

    授权

    授权

  • 2012-03-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R13/52 申请日:201106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1-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用连接器的防水结构、利用该结构的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电缆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发电用组件相互之间以及太阳能发电用组件与配电盘之间,一般地,实用上提供将它们相互之间电连接的防水型的电缆用连接器。例如,如特开2002-298656号公报所述,这种电缆用连接器包括:作为接触端子的插头型端子金属件、覆盖该插头型端子金属件的电线压接部及电缆的绝缘外皮的密封管、通过模制结合到该电缆的一端上的壳体。 

用热收缩性合成树脂成形的圆筒状的密封管的一端被接合到电缆的绝缘外皮的末端。另外,密封管的另一端接合到插头型端子金属件的电线压接部上。借此,电缆的绝缘外皮的末端及插头型端子金属件的电线压接部被密封管密封。 

进而,被密封管密封的电缆的绝缘外皮的末端及插头型端子金属件的电线压接部借助模压被埋入到上述壳体的内部。从而,防止外部的雨水等液体沿着电缆的绝缘外皮侵入到壳体内的插头型端子金属件及电线压接部。 

发明内容

在进行利用上述电缆用连接器进行太阳能发电用组件的设置工程时,例如,在预先准备将上述连接器连接到设定成规定长度的电缆的端部上的部件的情况下,实施这种设置工程。 

但是,在设置工程中,由于在现场太阳能发电用组件的设置位置的变更等,有时不得不改变必要的电缆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在上 述电缆用连接器中,有必要通过模制制作在长度变更的电缆的端部连接上述连接器的部件。从而,由于在现场制作上述连接器连接到电缆端部的部件是困难的,所以,产生在准备新的电缆之前,设置工程中断的问题。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用连接器的防水结构、利用该结构的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电缆用连接器,所述电缆用连接器的防水结构、利用该结构的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电缆用连接器,不需要模制成形就可以容易地将电缆用连接器安装到电缆的端部,而且,能够可靠地防止液体向电缆用连接器的内部侵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电缆用连接器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可拆装地容纳连接了电缆的一端的接触端子;密封用筒体,所述密封用筒体配置在壳体内,将安装在插入壳体内的电缆的外周部上的密封用管保持在多个推压片的内侧;压紧构件,在电缆的一端与之连接的接触端子被容纳到壳体中的情况下,所述压紧构件将密封用筒体的多个推压片与密封用管一起向壳体内的电缆的外周部推压;其中,分别形成在密封用筒体的多个推压片中的至少一对推压片上的配合爪相对于压紧构件能够移动地配合。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缆用连接器的防水结构,在密封用筒体的各个推压片上,形成向压紧构件的内周部隆起的隆起部,在压紧构件的内周部,形成对各个推压片的隆起部进行推压的突起部。 

进而,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可拆装地容纳插头接触端子,所述插头接触端子具有电缆的一端与之连接的棒状的接触端部;密封用管,所述密封用管安装于插入插头壳体内的电缆的外周部;密封用筒体,所述密封用筒体配置在插头壳体内,将密封用管保持在多个推压片的内侧;压紧构件,在电缆的一端与之连接的插头接触端子被容纳在插头壳体中的情况下,所述压紧构件将密封用筒体的多个推压片与密封用管一起向插头壳体内的电缆的外周部推压;其中,分别形成在密封用筒体的多个推 压片中的至少一对推压片上的配合爪,相对于压紧构件能够移动地配合。 

进而,根据本发明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可拆装地容纳插座接触端子,所述插座接触端子具有电缆的一端与之连接的圆筒状的接触端部;密封用管,所述密封用管安装于插入插座壳体内的电缆的外周部;密封用筒体,所述密封用筒体配置在插座壳体内,将密封用管保持在多个推压片的内侧;压紧构件,在电缆的一端与之连接的插座接触端子被容纳在插座壳体中的情况下,所述压紧构件将密封用筒体的多个推压片与密封用管一起向插座壳体内的电缆的外周部推压;其中,分别形成在密封用筒体的多个推压片中的至少一对推压片上的配合爪,相对于压紧构件能够移动地配合。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电缆用连接器配备有上述插头连接器和上述插座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缆用连接器的防水结构、利用该结构的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以及电缆用连接器,由于壳体可拆装地容纳电缆的一端与之连接的接触端子,所以,不需要模制成形,就可以容易地将电缆用连接器安装到电缆的端部。 

另外,由于配备有密封用筒体,该密封用筒体将安装于插入壳体内的电缆的外周部上的密封用管保持在多个推压片的内侧,在将电缆的一端与之连接的接触端子容纳在壳体中的情况下,压紧构件将密封用筒体的多个推压片与密封用管一起向壳体内的电缆的外周部推压,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液体向电缆用连接器内部的侵入。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例示性的实施方式进行的说明,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分解地表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电缆用连接器的防水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电缆用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电缆用连接器被连接起来的状态下,电 缆用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3是在表示图1所示的例子中,构成其一部分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构成其一部分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是分解地表示图3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6是分解地表示图4所示插座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7A是表示线夹片处于开启状态的插座接触端子的立体图,图7B是在图7A中沿着其中心轴线的剖视图。 

图8A是表示线夹片处于锁定状态的插座接触端子的立体图,图8B是在图8A中沿着其中心轴线的剖视图。 

图9是用于接触/密封用筒体的动作说明的部分剖视图。 

图10A及图10B是用于说明插头连接器的组装的各个工序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插座连接器的组装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12是分解地表示配备有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使用的插头接触端子的另外一个例子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表示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电缆用连接器的防水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电缆用连接器的外观。另外,在图2中表示电缆用连接器的后面描述的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被连接起来的状态。 

图2所示的电缆连接器,例如,安装到将太阳能发电用组件相互之间连接起来的电缆的两端部,或者安装到将太阳能发电用组件和配电盘之间连接起来的电缆的端部,或者安装到将中继连接器和太阳能发电用组件之间连接起来的电缆的端部。 

在图2中,电缆CA例如为太阳能组件连接用电缆(型号KSK-,金子コド社制),由1芯的内部导体、被覆该内部导体的交联聚乙烯绝缘体、以及被覆所述内部导体和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体的阻燃性交联聚乙烯鞘构成。阻燃性交联聚乙烯鞘,例如,有约7mm左右的外径。 另外,内部导体,例如,具有约2~3mm左右的外径。 

在图2中,插头连接器10及插座连接器30被相互可拆装地连接起来。如图3及图5所示,插头连接器10,作为主要结构部件包括:插头接触端子20,所述插头接触端子20连接到电缆CA的一端的内部导体上的;筒状的接触/密封用筒体14,所述接触/密封用筒体14具有将电缆CA的一端插入其中的贯通孔,并且保持插头接触端子20;密封用管16,所述密封用管16将电缆CA的一端的外周部和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内周部之间密封起来;插头壳体18,所述插头壳体18容纳内侧插入有密封用管16的接触/密封用筒体14以及插头接触端子20;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12,所述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12具有螺纹配合到插头壳体18的阳螺纹部18MS上的阴螺纹部12FS,并且将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推压片14Pi向密封用管16推压。 

如图1所示,插头接触端子20,例如,由薄板金属材料通过压力加工成形为一体,包括:中空棒状的接触端部24,所述接触端部24嵌合到后面描述的插座接触端子40的筒状的接触端部44的孔44a中;以及导体连接部26,所述导体连接部26如后面所描述选择性地推压并连接电缆CA的一端的内部导体。在接触端部24形成突起部24D,所述突起部24D与形成在后面描述的插头壳体18的连通部18C上凹部(图中未示出)配合。从而,当插头接触端子20的接触端部24被插入连通部18C时,通过该突起部与该凹部配合,将插头接触端子20相对于连通部18C定位。槽形的导体连接部26的一端开口,在内侧具有导体容纳部,电缆CA的一端的内部导体从该开口端部插入导体容纳部。另外,导体连接部26可转动地具有线夹片,所述线夹片使插入导体容纳部内的电缆CA的一端的内部导体相对于导体连接部26处于锁定状态或者开启状态。在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利用作为可弹性位移的接触片的线夹片28的一端28P和导体容纳部的表面如图1所示夹持电缆CA的一端的内部导体。另外,作为操作片的线夹片28的另一端,在两侧部具有形成大致T字形的配合部28a(参照图10A)。通过该配合部28a和在导体连接部26中的接触端部24侧的端部形成的 钩状部26K配合,包括配合部28a的线夹28的另一端被保持在锁定状态。从而,无需焊接或者铆接等作业,通过简单的作业,就可以将电缆CA的一端连接到插头接触端子20上。 

插头接触端子20的导体连接部26配置在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接触容纳部14A。在导体连接部26,分别设置在形成接触容纳部14A的两侧壁部上的爪部26J配合到导体连接部26的相互对向的侧壁部的各个切口部26S上(参照图1)。借此,固定到接触容纳部14A。 

如图5所示,接触/密封用筒体14例如由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包括:在一端容纳插头接触端子20的导体连接部26的接触容纳部14A;以及在另一端形成筒状、将配置在其内侧的密封用管16向插入的电缆CA的一个端部的外周面推压的多个推压片14Pi(i=1~6)。 

接触容纳部14A形成槽形,将沿着轴线方向的两端部开口。接触容纳部14A的一个端部与多个推压片14Pi的内侧的孔14a(参照图9)连通。另外,在形成接触容纳部14A的两侧部的两个壁部,相互对向地形成保持上述导体连接部26的爪部。 

推压片14Pi例如沿着圆周方向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在六个部位处。各个推压片14Pi的一端成一体地形成在共同的圆筒部上。在该共同的圆筒部上形成槽14G(参照图5),O型环22插入所述槽14G。借此,利用O型环22避免不希望的液体通过后面描述的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12的阴螺纹部12FS和插头壳体18的阳螺纹部18MS侵入插头壳体18的内部。 

如图9中部分放大地表示的那样,各个推压片14Pi的另一端具有隆起部14Pa,在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12的阴螺纹部12FS被螺纹配合到插头壳体18的阳螺纹部18MS上的情况下,所述隆起部14Pa向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12的内周面隆起。在邻接的推压片14Pi相互之间形成间隙,以便推压片14Pi能够弹性位移。另外,推压片14Pi的数量并不局限于这种例子,例如,也可以是两个以上五个以下,或者七个以上。 

另外,如图9中部分放大地表示的那样,在推压片14Pi的内周部 形成有安装密封用管16的环形的凹部14b。 

进而,在多个推压片14Pi中的相对向的一对推压片14Pi的隆起部14Pa的前端,以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分别成一体地形成一对配合爪4NA及14NB。一对配合爪14NA及14NB能够弹性位移,可以相互接近或者远离。从而,如图1所示,在一对配合爪14NA及14NB被插入到后面描述的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12的孔12a中的情况下,一对配合爪14NA及14NB相对于孔12a的内周缘能够移动。 

这时,在一对配合爪14NA及14NB的前端被配合到孔12a的端部的阶梯部12S上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接触/密封用筒体14相对于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12脱落的危险,所以,将电缆CA的一端部一度插入到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孔及螺母构件12的孔中的操作变得容易。 

例如,将由橡胶材料制成筒状的密封用管16的内径设定得比电缆CA的外径大一些,以便电缆CA的外周部能够插入。另外,密封用管16的外径被设定得和上述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环形的凹部14b的直径大致相同。 

在外周部具有六角面的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12例如由树脂材料成形,如图1所示,具有沿着中心轴线贯通的孔12a,并且,在一端具有阴螺纹部12FS。阴螺纹部12FS具有比孔12a的内径大一些的内径,与孔12a的内周面相对向地形成。在孔12a的阴螺纹部12FS侧的端部形成阶梯部12S。另外,如图9所示,在阴螺纹部12FS的一端与阶梯部12S之间,形成对上述多个推压片14Pi的隆起部14Pa进行推压的环形的突起部12D。借此,能够随着阴螺纹部12FS被螺纹配合到插头壳体18的阳螺纹部18MS上的动作,利用突起部12D对推压14Pi及密封用管16进行推压。 

插头壳体18例如由树脂材料成形,在一端具有阳螺纹部18MS,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12的阴螺纹部12FS螺纹配合到阳螺纹部18MS上。阳螺纹部18MS以与阴螺纹部12FS对向的方式形成在插头壳体18的外周部。在插头壳体的另一端,在内侧形成有小直径部18B和大 直径部18E,后面描述的插座连接器30的插座壳体38的连接端部38D的末端插入所述小直径部18B,连接端部38B的基端插入所述大直径部18E。在小直径部18B,插头接触端子20的接触端部24沿着轴线方向突出。 

如图1所示,在阳螺纹部18MS的内侧形成导体连接部容纳部18A,所述导体连接部容纳部18A容纳上述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圆筒部及插头接触端子20的导体连接部26。在导体连接部容纳部18A与小直径部18B之间形成连通部18C。另外,在大直径部18E的周围对向地形成分别插入插座连接器30的一对锁定用爪部38NA及38NB的狭缝18DA及18DB。在狭缝18DA及18DB的端部分别形成孔18da及18db。借此,在插座连接器30和插头连接器10被连接起来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一对锁定用爪部38NA及38NB的前端卡定于孔18da及18db的周缘。在插座连接器30和插头连接器10被拉离的情况下,通过将规定的夹具(图中未示出)插入孔18da及18db内,一对锁定用爪部38NA及38NB的前端相对于孔18da及18db的周缘分离,变成非卡定状态。 

在这种结构中,在将电缆CA的一端连接于导体连接部26上的插头接触端子20组装到插头壳体18中时,首先,将安装有密封用管16的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一对配合爪14NA及14NB插入带阶梯压紧构件12的孔12a中。借此,将接触/密封用筒体14和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12组合起来,形成一个部件。其次,如图10A所示,插头接触端子20的导体连接部26被固定到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接触容纳部14A上。接着,在沿着图10A的箭头所示的方向,将电缆CA的一端的内部导体从插头接触端子20侧,通过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12的孔12a、密封用管16的孔以及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孔14a,在线夹片28开启的状态下,插入到导体连接部26中之后,线夹片28形成锁定状态。图10A表示线夹片28的开启状态。接着,沿着图10B所示的箭头所示的方向,在电缆CA被把持的状态下,将连接到电缆CA的一端上的插头接触端子20通过插头壳体18的导体连接部容纳部18A、 连通部18C插入。借此,如图1所示,插头接触端子20的连接端部24向小直径18B突出。并且,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12的阴螺纹部12FS被螺纹配合到插头壳体18的阳螺纹部18MS上,该组装结束。借此,如图9中放大地表示的那样,由于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12的内周部的环形的突起部12D推压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各个推压片14Pi的隆起部14Pa,所以,使密封用管16的内周部紧贴到电缆CA的外周部上,并且,密封用管16的外周部紧贴到形成凹部14b的内周面上。从而,利用密封用管16防止不希望的来自外部的液体沿着电缆CA的外周部侵入到插头壳体18内。 

另一方面,如图4及图6所示,作为插座连接器30的主要结构部件,包括:插座接触端子40,所述插座接触端子40连接到电缆CA的一端的内部导体上(参照图7A、图8A、B);筒状的接触/密封用筒体14,所述接触/密封用筒体14具有电缆CA的一端被插入的贯通孔,并保持插座接触端子40;密封用管16,所述密封用管16将电缆CA的一端的外周部和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内周部之间密封;插座壳体38,所述插座壳体38容纳接触/密封用筒体14以及插座接触端子40,所述接触/密封用筒体14在内部插入有密封用管16;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32,所述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32具有螺纹配合到插座壳体38的阳螺纹部38MS上的阴螺纹部32FS,并将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推压片14Pi向密封用管16推压。 

如图7A、7B以及图8A、8B所示,插座接触端子40,例如,由薄板金属材料通过压力加工成形为一体,包括:圆筒状的接触端部44,所述接触端部44具有上述插头接触端子20的筒状的接触端部24嵌合的孔44a;导体连接部46,所述导体连接部46选择性地推压并连接电缆CA的一端的内部导体。在接触端部44的外周部形成突起部44d,所述突起部44d配合到形成在后面描述的插座壳体38的连通部38C上的凹部(图中未示出)上。 

借此,在插座接触端子40的接触端部44被插入连通部38C时,通过该突起部44D配合到该凹部上,将插座接触端子40相对于连通 部38C定位。 

贴紧用套管34嵌合于接触端部44的内周部。 

槽形的导体连接部46的一端开口,在内侧具有导体容纳部,电缆CA的一端的内部导体从该开口端部插入所述导体容纳部。另外,导体连接部46可旋转地具有线夹片42,所述线夹片42可以使被插入到导体容纳部内的电缆CA的一端的内部导体相对于导体连接部46处于锁定状态或者开启状态。如图8A及8B所示,在其锁定状态的情况下,利用作为能够弹性位移的接触片的线夹片42的一端42P和导体容纳部的表面,夹持电缆CA的一端的内部导体。另外,作为操作片的线夹片42的另一端具有在两侧部形成大致T字形的配合部42a。通过将该配合部42a和导体连接部46中的形成在接触端部侧的端部上钩状部46K配合,包含有配合部28a的线夹片28的另一端被保持在锁定状态。从而,无需焊接或者铆接等,就可以将电缆CA的一端连接到插座接触端子40上。另外,图A及7B表示线夹片42的开启状态。 

插座接触端子40的导体连接部46配置在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接触容纳部14A。在导体连接部46,如图1所示,分别设置在形成接触容纳部14A的两个侧壁部的爪部46J,配合到该导体连接部46的相互对向的侧壁部的各个切口部46S上。借此,被固定到接触容纳部14A上。 

外周部具有六角面的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32,例如,由树脂材料成形,如图1所示,具有沿着中心轴线贯通的孔32a,并且,在一端具有阴螺纹部32FS。阴螺纹部32FS具有比孔32a的内径大一些的内径,与孔32a的内周面相对向地形成。在孔32a的阴螺纹部32FS侧的端部,形成阶梯部32S。另外,如图1所示,在阴螺纹部32FS的一端与阶梯部32S之间,形成推压上述多个推压片14Pi的隆起部14Pa的环形的突起部32D。借此,随着阴螺纹部32FS螺纹配合到插座壳体38的阳螺纹部38MS上的动作,能够进行利用突起部32D对推压片14Pi及密封用管16的推压。 

插头壳体38,例如,由树脂材料成形,如图1所示,在一端具有 与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32的阴螺纹部32FS螺纹配合的阳螺纹部38MS。阳螺纹部38MS以与阴螺纹部32FS对向的方式形成在插座壳体38的外周部。插座壳体38在另一端具有连接端部38B。连接端部38B从另一端沿轴线方向向插头连接器10的插头壳体18突出。在插座连接器30相对于插头连接器10连接的情况下,连接端部38B被插入上述插头连接器10的插头壳体18的小直径部18B。另外,连接端部38B的基端被插入到插头壳体18的大直径部18E。在其基端的外周部,形成配置O型环36的槽。借此,利用O型环36避免液体通过与插座壳体18的端面接触的插座壳体38的端面从外部侵入内部。 

在O型环36的周边,与连接端部38B大致平行地形成一对锁定用爪部38NA及38NB。如上所述,一对锁定用爪部38NA及38NB被插入到插头壳体18的狭缝18DA及18DB内。 

在连接端部38B内,形成插座接触端子40的接触端部44插入的孔。另外,在该孔的一端,形成插头接触端子20的接触端部24通过的孔38b。 

在阳螺纹部38MS的内侧,形成导体连接部容纳部38A,所述导体连接部容纳部38A容纳上述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圆筒部及插座接触端子40的导体连接部46。在导体连接部容纳部38A与连接端部38B的孔之间,形成连通部38C。 

在这种结构中,随着将电缆CA的一端连接到导体连接部46上的插座接触端子40组装到插座壳体38中,首先,将安装有密封用管16的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一对配合爪14NA及14NB插入到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32的孔32a中。借此,将接触/密封用筒体14与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32组合起来,成为一个部件。其次,如图11所示,将插座接触端子40的导体连接部46固定到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接触容纳部14A。接着,沿着图11所示的箭头所示方向,在将电缆CA的一端的内部导体从插座接触端子40侧通过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32的孔32a、密封用管16的孔、以及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孔14a,在线夹片42开启的状态下,插入导体连接部46之后,线夹片42形成锁定状态。 接着,沿着图11所示的箭头所示方向,在电缆CA被把持的状态下,通过插座壳体38的导体连接部容纳部38A、连通部38C,将连接到电缆CA的一端上的插座接触端子40插入。借此,如图1所示,插座接触端子40的接触端部44在连接端部38B的内周部突出。 

并且,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32d的阴螺纹部32FS螺旋配合到插座壳体38的阳螺纹部38MS上,该组装结束。从而,由于带阶梯压紧螺母构件32的内周部的环形的突起部32D推压接触/密封用筒体14的各个推压片14Pi的隆起部4Pa,所以,使密封用管16的内周部紧贴电缆CA的外周部,并且,密封用管16的外周部紧贴形成凹部14b的内周面。从而,利用密封用管16防止不希望的来自于外部的液体沿着电缆CA的外周部侵入插座壳体38内。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插座接触端子40及插头接触端子20分别具有线夹片42及28,但是,并不局限于这种例子,例如,如图12所示,插头接触端子50也可以包括导体连接部56和接触端部54,其中,电缆CA的端部的内部导体通过压接连接到导体连接部56上。在这种情况下,在图12中,和上述接触/密封用筒体14类似的密封用筒体14′,例如,由树脂材料成一体地形成筒状,并且包括多个推压片,所述推压片将配置在密封用筒体14′内侧的密封用管16向被插入的电缆CA的一个端部的外周面推压。即,密封用筒体14′不需要像接触/密封用筒体14那样的插头容纳部14A。在密封用筒体14′中的多个推压片之中相对向的一对推压片的隆起部的前端,分别成一体地形成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一对配合爪。另外,在图12中,对于和图5所示的例子中的结构部件相同的结构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其重复说明。同样地,虽然图中省略,但插座接触端子也可以包括导体连接部和接触端部,电缆CA的端部的内部导体通过压接连接到导体连接部上。 

尽管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对应于最宽范围的解释,从而包括所有变型和等价的结构及功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