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运行具有折页刀和折页台的纵向折页机的方法以及纵向折页机

用于运行具有折页刀和折页台的纵向折页机的方法以及纵向折页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具有折页刀(04)和折页台(02)的纵向折页机(01)的方法,其中,折页刀(04)的运动的驱动在其周期性的运动频率方面与前置的、加工带的机器的一个或多个机组和/或与输入的产品(03)的频率同步地实现,在折页台(02)的输送路径中的第一测量点(S1)上探测输入的产品(03)的前缘的进入,通过控制和/或调节装置(10)有意地改变折页刀(04)的运动与一个或多个前置的机组的相位之间和/或与产品频率的相位之间的相对相位ΔΦ,用于调节折页刀(04)与待折页的产品(03)的接触点,其中,通过调节算法如下改变相对相位ΔΦ:至少在生产运行的一个运行方式或阶段中使在折页台(02)上运送的待折页的产品(03)的前缘通过相对相位ΔΦ的变化以如下方式远离位于输送路径中的测量点(S1),即基于在所述测量点(S1)上一个或多个相继而来的产品(03)的前缘的探测使得相对相位ΔΦ的变化导致产品(03)与折页刀(04)的第一次接触的时间点提前和/或接触点的变化导致更靠近输入的产品(03)的输入侧的位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纵向折页机。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6-03

    授权

    授权

  • 2012-04-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H9/14 申请日:2009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2-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或33的前序部分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行具有 折页刀和折页台的纵向折页机的方法以及一种纵向折页机。

背景技术

DE102005007745A1公开了一种纵向折页机,其中,为折页台在折页刀的每 一侧设置一个制动装置、比如制动刷,用于阻止待折页的产品以全速撞击到止 挡上。产品更应该通过制动装置受限地被制动且受限地调整到止挡上。每个制 动刷为此支承在保持装置上且可通过促动器调节,其中,两个制动装置的连接 方式为,其可共同从折页台移开。

DE69400629T2公开了一种具有折页刀和在折页台上限制折页区域的止挡 的纵向折页设备。此外还设置了具有刷子的刷式制动设备,其中,为了调节刷 子的压力,为每个刷子或由刷子组成的组设置一个伺服单元。两个垂直于生产 方向间隔的传感器系统设置在折页刀的两侧,其在一个生产路径侧面上分别由 多个在输送方向上以比如1mm相间隔的探测器组成以及在另一个生产路径侧面 上由照明各传感器系统的红外光源组成。这些传感器系统的测量区域经过位于 止挡和生产一侧之前的区域延伸。通过评价覆盖度和与止挡的间距以及必要时 折页过程的覆盖的时间顺序可以识别且自动校正可能出现的错误的制动效应。 通过两个传感器系统的覆盖度对止挡与产品边缘之间的间隔的比较实现了对前 缘的斜度或错误对齐的检测。借助于具有传感器系统的调节装置根据传感器装 置的显示调节制动设备的作用的方式为,折页刀在其在折页区域中理想地对准 时作用到每个产品上,其中,前缘如下设置在止挡端侧,即印刷制品不会损坏 且精确地折边。折页刀相位移动地移动用于印刷制品的走刀,从而使其向下移 动,用以与每个印刷制品的上侧面嵌接,前提是印刷制品完全位于折页区域中, 其中,前缘直接位于止挡端侧上或非常靠近止挡端侧。DE69400629T2还记载有, 针对仅通过折页刀实现制动效应的折页机可以通过改变其折页运动的相位调节 来调整制动效应。

EP2017210A2公开了一种纵向折页设备和一种用于运行纵向折页机的方 法,其中,在输送方向上先后借助于两个探测系统确定两种速度且需纵向折页 的产品通过施加到印刷制品上的摩擦阻力比如通过折页刀从第一速度减小到第 二速度,而印刷制品沿制动路径在折页台上移动。针对制动印刷制品的摩擦阻 力的开始(比如第一次接触折页刀)的时间点根据一种偏差来调节,该偏差具 有确定的印刷制品的第二速度的实际值与针对该第二速度的预设的额定值的差 别。此处的目的在于,确保产品撞击到止挡上从而进行制动和对齐。

DE19856373A1涉及一种提前警报系统和一种用于识别印刷信号的阻塞的 方法。为此,在横向折页机的横向裁切刀后面以及分别在两个纵向折页装置的 上游设置成套的传感器。如果识别到倾斜的情况,则发出出错警报且制动或停 止印刷机。

DE10063528A1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折页位置的精确度的方法和设备,其 中,探测在产品存放中在给纸流(Schuppenstrom)上印制的标记,通过其与折 页背面的相对位置来判断折页质量的好坏。这对操作者来说可以在诊断错误时 作为辅助措施且还实现了折页机上折页精确度的反馈。在发生错误时(如倾斜 的折页或起皱的纸张)可以导入用于提高折页精确度的措施,比如校正折页刀 相对于折页刀架的相位关系、调整输送给纸流的输送元件的速度,或者甚至关 掉印刷机。

DE102004058647A1公开了一种具有传感器的箱式折页装置,其中,一个传 感器或两个垂直于输送方向间隔的传感器探测前进中的工件边缘相遇的进程。 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可以被设计为麦克风、加速度传感器、旋转测量条带或超声 波传感器的形式。在超声波传感器的情况下,可以生成关于向箱式止挡运动的 先到达的边缘的定向的特性的定向信号。借助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测量值操 控用于校准箱式止挡的定向的调节机构。

DE3234148A1涉及一种用于在箱式折页机或刀式折页机中根据版心 (Satzspiegel)检测折页的单张纸的折页线与额定折页线的偏差的方法以及一种 相应的设备。为此在折页的产品流中设置两个垂直于产品流相间隔的传感器, 其探测涂布在产品上的折页标记与折页边棱之间的间距,其中,从该信息中评 价单元计算、显示和/或为了控制机器而转换针对折页断面的纵向偏差和角度偏 差的额定值的评价偏差。因此实现了有目的性地校正所调节的机器参数。

DE19950603B4公开了一种待印刷的单张纸向单张纸印刷机的印刷装置的 单张纸输送,其中,借助于两个垂直于纸流间隔设置的超声波传感器设置关于 各输送到印刷装置的单张纸的位置的信息,之后单张纸才通过机械手输送到印 刷装置中。为此,可以识别倾斜的情况或错误的双层纸的情况,这通过与机械 手连接的控制和调节装置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在纵向折页机的折页台上纵向折 页产品的方法以及一种与此相适应的纵向折页机。

该目的按照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或33的特征实现。

可通过本发明实现的优点特别在于,在卷筒纸轮转印刷机中也被称作“第 三折页”或“第二纵向折页”的折页设备在较好的折页质量的情况下提供较高 的功率和较小的手动操作的需求。

为此,采用比如具有传感器控制的折页时间点调整装置(比如折页刀的折 页时间点调整装置)的杠杆折页刀系统和/或传感器控制的倾斜位置调整装置(通 过刷子的倾斜位置校正),比如具有四个电机驱动的刷子系统,其被接入自动调 整装置中。

在高折页质量和较小的故障风险方面特别有利的是,在折页时在理想的位 置方面采取准备措施。这涉及到折页台上和/或折页台下的位置。相应的一个或 多个调整使得可以尽可能独立于各种影响如带撕裂、纸种类、页数、着墨和/或 独立于印刷产品的表面净化实施正确的折页。

通过基于运行方式和/或运行阶段的调整方案可以实现与需求的理想匹配。

特别有利的是,通过该方法和该纵向折页机抑制了在待折页的产品上的可 能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纵向折页机的示意截面图;

图2示出了纵向折页机的示意侧视图;

图3示出了纵向折页机的折页台的示意俯视图;

图4示出了具有笔直经过的产品的纵向折页机的折页台的示意俯视图;

图5示出了具有倾斜经过的产品的纵向折页机的折页台的示意俯视图;

图6示出了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纵向折页机的调整级或运行方式的示意图a)、b)和c);

图8示出了用于两个传感器信号的触发模块的信号顺序的示例;

图9示出了穿过折页机的示意纵向截面图;

图10示出了用于校正倾斜位置的工艺方式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纵向折页机的有利的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纵向折页机具有摆开的制动装置的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13示出了另一角度下的根据图12的视图;

图14示出了图11的纵向折页机的实施方式的纵截面图;

图15示出了图11的纵向折页机的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被实施为纵向折页机01、简称折页机01的加工级01的简化截 面图(不带有下面详细阐述的细节比如刷子系统),图2为简化的侧视图以及图 3至5为示意性俯视图。纵向折页机01包括折页台02或折页台02的上侧面, 在其中特别是平行于从进入侧18输入纵向折页机01的产品03的第一输送方向 T1设置长形的折页间隙06。该产品03或中间产品03代表在加工带的机器、优 选印刷机、特别是卷筒纸轮转印刷机中承印的印刷制品的比如可能之前已经纵 向或横向折页的产品分段。

在折页台02下方在折页间隙06的高度上设置一对折页辊07(图1、2和3), 其设置方式为,折页辊形成了平行于折页间隙06定向且直接位于折页间隙下方 的间隙。为了折页产品03,同样平行于折页间隙06定向地设置折页刀04,其 通过上下运动插入折页间隙06中且再次向上离开折页间隙06。为此,可以在纵 向折页机01上支承可摆动的杠杆08、比如折页杠杆08,其支承折页刀04。折 页刀04能够随着折页杠杆08的摆动挤入折页间隙06。在折页台02和/或折页 间隙06的端部区域中设置在工作位置上限制产品03的行程的单件的或分段形 式的止挡设备09,其中,面向产品03的止挡面(单件或多件的)基本上在垂直 于折页间隙06的定向的直线上延伸。

折页刀04与旋转的刀具不同,优选以在折页台02方面能够相对于折页台 02上下运动(比如摆动)的刀具04的形式实施。刀具04比如支承在折页杠杆 08上,折页杠杆本身在折页台02方面能够围绕轴11摆动地支承。在另一个实 施方式中,刀具04还可以偏心地设置在持续回转的旋转体上。其还可以偏心地 设置在回转的行星轮上。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针对折页刀04的运动(不依赖 于其机械或外形上的设计)设置机械上独立于设置在前面的装置(比如印刷单 元的驱动装置和/或横向折页机的驱动装置和/或在折页进程中设置在前面的输 送装置的驱动装置)的驱动装置、特别是与这些装置独立的驱动机构17、比如 驱动电机17。

在折页步骤中,待折页的产品03比如印刷制品03由折页刀04穿过折页间 隙06压入位于两个折页辊07之间的间隙比如折页辊间隙中且由此被纵向折页, 然后通过带系统19输送到叶轮21且由此输送到存放装置22,或者如虚线所示 采取另一种方式偏转。

折页刀04优选通过凸轮传动机构驱动。为此,折页刀04设置在杠杆08上, 杠杆可摆动地支承在比如轴11的旋转点上。杠杆08可以被设计为具有第二杠 杆臂12的实施为双杠杆的一个杠杆臂08,或者还可以被设计为单臂杠杆,其中, 第二杠杆12抗扭地与可旋转地支承的轴11连接。在第二杠杆12(比如第二杠 杆臂12)远离旋转点的端部上设置与可旋转的体13(比如凸轮盘13)的凸轮线 (Kurvenlinie)配合的止挡14、比如被实施为可旋转地支承在杠杆12上的滚轮 14。盘形凸轮13抗扭地支承在机轴16上,该机轴可直接或通过传动装置由仅 示意性示出的驱动电机17旋转驱动。

凸轮盘13可以优选具有相对于其转轴不规律且不对称设计的凸轮线,其在 旋转时通过曲柄传动机构(杠杆08和12)引起折页刀04的相应的运动。在图 1的视图中,凸轮盘13被设计为具有圆形的圆周线的圆盘,该圆盘偏心地设置 在机轴16上。如凸轮盘13的通常设计一样,其旋转引起折页刀04的定义的向 上和向下运动,折页刀04的运动轮廓在机轴16或驱动电机17的旋转恒定的情 况下是固定地预设的,不过针对固定的运动轮廓的进程的速度可根据机轴16或 驱动电机17的驱动转速变化。因此,刀具04在工作期间在其向上和向下的运 动中持续地实施周期性重复的运动轮廓,其中,阶段长度(周期长度)表示直 到下一个相同的、具有相同的运动方向的相位的完全的向上和向下运动且其频 率通过预设机轴16或驱动电机17的驱动转速确定且优选是可变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折页刀04配设机械上独立于设置在纵向折页 机01前面的传送和/或生产装置(比如输送产品03的传送或运输带和/或印刷装 置和/或设置在前面的横向折页机)的、比如自身的驱动机构17。这样,驱动机 构17可以以上述方式被实施为驱动电机17,其通过传动装置(比如凸轮传动机 构)、偏心轮或曲柄传动机构周期性地将折页刀04下降或升高到折页台02上的 希望的产品03位置上。在一种改进中,由驱动电机17通过机械驱动连接(比 如通过与机轴16的齿轮连接)旋转地带动折页辊07。此外,还可以通过与驱动 电机17的相应驱动连接装置驱动叶轮21和/或必要时甚至驱动存放装置22。有 利的是,叶轮21还具有自身的、未示出的驱动电机。为了使纵向折页机01或 其驱动装置或驱动电机17停下,还可以设置停车制动器,其与抗扭地与电机轴 或折页刀驱动装置(比如机轴16或凸轮盘13)连接的制动盘配合。

驱动装置17的控制比如通过配设给折页刀驱动装置(和/或折页辊驱动装 置,如果其被共同驱动)的、在图1中仅示意性以箱体示出的控制和/或调节装 置10、或简称控制装置10实现,其在采用下面将详细描述的有关印刷机的速度 V或将产品03运送到折页机01或在折页机01中运送的运送路径的信息的情况 下和/或在采用传感器Sx的信息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控制折页刀04的驱动装置: 折页刀04的运动与输入纵向折页机01的产品03的产品流以希望的方式被同步 且必要时根据需要有意地改变或校正同步运动的相对相位ΔΦ。

折页刀04的驱动在稳定的运行状态下优选在其折页频率方面与输送到折页 机01中的产品流同步地实现。这种同步可以在其速度V方面原则上与设置在前 面的印刷机或其(比如在印刷机机组上、设置在前面的折页机或设置在前面的 运送产品03的运送路径上的)驱动装置的速度V相匹配。在折页频率方面的基 本同步(比如驱动电机17的转速)可以在一种简单的实施方式中比如通过前置 系统上(比如运送路径的移动部分上)的信号传感器或者也通过输入的产品03 的频率或者如下面所述通过电子导向轴实现。所有这些都应该普遍地首先被理 解为提供给控制装置10的、有关速度V的信息。调节或改变所希望的、折页刀 运动与产品输入之间的相对的额定相位ΔΦR或额定相对相位ΔΦR(比如额定参 考相位ΔΦR)可以通过输入的产品流与折页刀04的驱动装置的角位置ΦA之间 的相对的相位变化、特别是通过驱动电机17的“扭转”实现。

如果以优选的方式通过电子的、特别是所谓“虚拟的导向轴”同步驱动该 印刷机的机组的驱动装置,则折页刀04的至少在转速上同步的驱动有利地基于 电子的或虚拟的导向轴的数据、特别是在速度和/或角位置方面重要的数据实现。 这些数据可以以回转的导向轴的角位置、以角速度和/或以速度预设值为基础, 这在图1中以回转的角位置Φ(t)或普遍地以速度V示出。这些导向轴数据比如 在配设给驱动电机17的控制模块23中针对驱动电机17或调节驱动电机17的 位置和/或转速的调节回路的直接操控进行整理(预处理)。控制模块23可以被 设计为包含多个此类或其它类型的控制程序的控制装置内部的完全以软件方式 的控制程序23或者可以被设计为在构造上分开的比如具有自身的壳体的单元或 被设计为插接卡、被设计为所谓的驱动控制装置23或被设计为驱动控制装置的 部件。同样,控制模块可以非中心地且靠近驱动装置地(比如集成在驱动控制 装置23中)或与用于其它驱动装置的相应的控制装置一起(部分)中心地设置。 在附图中控制模块23可替换地作为总体上以控制装置10标记的控制设备的一 部分示出,控制设备的部件设置在共同的控制机构、比如逻辑电路结构(比如 SPS)和/或数据处理机构(比如计算机、PC)中,或者设置在多个通过信号技 术相互连接的控制机构、比如逻辑电路(比如多个SPS)和/或数据处理机构(比 如计算机、PC)中。

导向轴数据在比如控制模块23和/或控制装置10中的上述信号准备比如在 考虑到几何尺寸造成的补偿值Δ(比如校正角度Δ)和/或传动系数G的情况下 实现。补偿值(Δ)确保了在比如回转的导向轴角位置Φ(t)(或给定位置和/或周 期的机组的导向轴角位置)与针对校正后的折页时间点的折页刀位置之间的相 对相位,且传动系数(G)以如下方式使得导向轴回转或随其产生的机械运动(比 如通过印刷装置驱动装置制造产品)的相位长度(周期长度)与折页刀运动的 相位长度(周期长度)协调一致:在一定的时间段中折页刀04能够或应该经历 与输入纵向折页机01的产品03同样多的周期。这样,速度V、特别是生产速 度V(或导向轴速度dΦ(t)/dt)的提高同步地引起折页刀频率的相应的提高。除 了同步的速度V和相位长度以外,如上所述,输入的产品03与折页刀04的相 位之间的相对相位对于折页进程来说也非常重要。这由上述补偿值Δ来保证, 其比如可在生产开始之前或在生产开始时手动地或自动地确定和/或调节,如在 下面阐述的方式中可实现的那样。上述待调节的额定相对相位ΔΦR比如被归入 补偿值Δ中或在下列情况下与其相符:不考虑其它由几何尺寸造成的偏差值。 待调节的额定相对相位ΔΦR可以通过比较且必要时校正产品流(比如借助于前 述传感器S0)和折页刀相位(比如在其驱动装置上)进行监控和维持。

鉴于待保持的额定相对相位ΔΦR的相应同步的运行可以比如如下实现:

纵向折页机01或其折页刀04通过机械上独立于前置的、运送产品03的运 送路径的驱动电机17驱动。在相对相位偏移时,即在比如在“入口传感器”上 (比如在进入位置18上的传感器S0上)或在前置的运输路径上测量到的产品 相位ΦP与折页刀驱动装置(比如驱动装置或驱动电机17)的角位置ΦA之间的 实际相对相位ΔΦI与之前定义的额定相对相位ΔΦR存在偏差时,通过运送路径 驱动装置与折页刀驱动装置之间的相对的相位变化、比如通过以校正角度Δ相 对扭转折页刀驱动装置进行校正。这可以比如如下实现:驱动折页刀04的驱动 电机17根据偏差的不同在限定的时间内快于或慢于速度V(比如与机器速度或 运送速度对应的转速)运行,直到再次符合额定相对相位ΔΦR。在上述以电子 导向轴实施的情况下,比如补偿值Δ相应地以校正值变化,用以再次符合额定 相对相位ΔΦR或得出的额定角位置ΦS。用于保持预设的额定相对相位ΔΦR或 额定角位置ΦS的内调节回路在图6中未特别示出。因此,为了保持额定相对相 位ΔΦR,该调节回路根据产品03到达为此设置的传感器的时间、比如借助于设 置在折页刀04前面的传感器S0控制折页刀04(特别是其驱动电机17)相对于 产品03的相位。比如为此借助于传感器S0探测代表产品的进入或离开的信号, 探测在信号的时间点上获取的驱动电机17的角位置ΦA,比如从该电机角位置 和驱动电机17的零角位置中探测实际相对相位ΔΦI,以及将实际相对相位ΔΦI与待调节的额定相对相位ΔΦR进行比较,且在具有偏差时如上所述通过校正角 度Δ实施相位改变。

如下面还有详细阐述,优选在生产运行中以下列方式实施纵向折页机01的 运行:在产品03在折页台02上还位于运动中且位于止挡09(或46,参见下面 的描述)前面期间,通过折页刀04实现与运送的产品03的首次接触。

在生产开始时进行折页刀相位与产品相位的(“基本”)同步是有利的。为 此,比如首先在相对于生产速度更小的装配速度下将产品03运送到折页台02 上的预计的接触位置上,且在到达预计的接触位置之后在运送路径闲置的情况 下使折页刀04的驱动装置或驱动电机17旋转,直到折页刀04在运动阶段中到 达产品03上与其刚好接触或刚要接触(第一次接触)。为此,将比如为接触位 置获取的折页刀驱动装置或驱动电机17的角位置ΦA被确定为零角位置(针对 折起时间点),随后在运送路径启用的情况下比如借助于传感器S0探测折页台 02前或折页间隙06前的产品03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在信号时间点上获得 的驱动装置或驱动电机17的角位置ΦA被确定为参考相位ΦR,且由零相位和参 考相位ΦR形成了为其它运行预设的额定相对相位ΔΦR(额定参考相位ΔΦR)。 这样,额定参考相位由上述调节回路保持。在电子导向轴的情况下,额定相对 相位包含在补偿值Δ中(比如表述为Δ(ΔΦR))或本身代表补偿值(Δ=ΔΦR), 其中,驱动电机17在考虑该补偿值Δ或该额定相对相位ΔΦR的情况下相应地调 节角位置地运行。

该与驱动电机17对应的额定相对相位ΔΦR(必要时通过补偿值Δ)可以原 则上针对一个生产流程或甚至普遍被保持和预先保持。不过有利的是下面将要 详细阐述的方法,其中,额定相对相位ΔΦR或含有额定相对相位的补偿值Δ(以 及由此折页时间点或时间点和/或产品03与折页刀04之间在折页台02上的第一 次接触的地点)为了控制折页进程而有目的性地变化。这可以比如通过在控制 模块23中或驱动控制装置23中将相应的、正的或负的校正值kΔ相加,比如通 过改变针对额定相对相位ΔΦR或补偿值Δ(如图6中示意性示出)的储存值, 或者通过加载由控制模块23或驱动控制装置23针对时间点T产生的额定角位 置ΦS(T)通过相应的校正值kΦ(未示出)实现。此类校正值kΔ;kΦ可以如下 面将要详细阐述在控制模块51中(必要时仅软件控制程序)直接从保存的与涉 及生产进程的数据M(比如生产阶段和/或速度和/或产品厚度和/或所采用的承印 材料)的关系中实现,比如从存储的表格或功能中读取。优选的是,这种确定 方式可以在相应设计的程序模块51中在采用上述涉及生产进程的数据M的情况 下以及从涉及折页进程的测量值(比如相位和/或产品位置)中实现。在图6中 示出了程序模块51集成到比如被实施为驱动控制装置23的控制模块23中,不 过同样可以被设计为集成到另一个装置中的或独立的、但通过信号技术与控制 模块23或从控制模块23向驱动电机17引导角度信号连接的模块。最后,额定 角位置ΦS(T)在相应设计的控制装置10中优选从导向轴角位置Φ(t)中在采用必 要时需要的传动系数G以及补偿值Δ的情况下形成,其中,补偿值或者通过以 校正值kΔ;kΦ变化的针对相对相位ΔΦR的预设值本身变化或者改变的针对相 对相位ΔΦR的预设值单独地以另一种方式在算法中被考虑用于确定额定角位置 ΦS(T)。如图6所示,由此在时间点t上适用:t=T:ΦS(T)=ΦS(Δ(Δ0,ΔΦR(kΔ)), G,Φ(t=T)),其中,最后总体上有效的补偿值Δ包含了原始的完全由几何尺寸 造成的补偿值Δ0和所需的、且必要时经过校正的相对相位ΔΦR

原则上这种过程方法还必须传递到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上,该控制装置仅 基于由导向轴预设的速度额定值或转速额定值。在这种此处未详细阐述的情况 下,每个电机回转和/或每个折页刀周期为了相位比较必须提供至少一个参考角 度信号。相对相位的变化可以通过在时间上限定的转速预设值的变化以相应的 补偿值或校正值Δ;kΔ;kΦ实现。

因此,被设计为驱动电机17的驱动机构17至少被设计为在其转速上可调 的驱动电机17、比如电动机。在一个有利的改进中,其被设计为步进电机或甚 至优选被设计为在其旋转角位置上可调的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被设计为至 少在其转速或相对位置变化(定义的步骤)或优选在其绝对角位置上可调的驱 动电机17的这种方案在下面描述的用于调节和/或改变折页刀运动的在产品位 置和/或变换的运行参数(比如机器速度、机器加速度、产品特性等等)上的同 步方面是非常有利的。

在可替换的、但不太优选的设计中,折页刀03的驱动装置虽然可以在机械 上耦接到前置的运送和/或生产装置(参见上面内容)上,不过相对速度和/或相 对相位相对于前置的机组被设计为可比如通过远程操控地在传动系数上无极地 变化的、在用于驱动刀具04的驱动支路中的传动装置变化和控制。针对这种情 况适用于下面为了校正相位(和/或转速)阐述的内容:不控制刀具04的驱动电 机,而是相应地操控传动装置,用以调节或改变机器与刀具相位之间的相对速 度和/或相对相位。上述电子导向轴在此通过机械的驱动连接装置发生作用且由 此被取消。

在用于描述的方式方法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特别地比如在输送 方向T1上在折页间隙06前设置传感器S0,其与控制装置10连接且基于其产品 穿越信号实现描述的折页刀驱动装置的基本触发。不同的是下述传感器或测量 地点或测量点S1至S4、S7或S8、特别是必要时S3和/或S4中的一个还可以提 供相应的信号用于以传感器S0的所描述的方式进行继续处理。这随后比如如上 所述借助于在传感器S0旁或在可替换地采用的传感器(比如S3)旁穿过或输入 的产品03的相位与折页刀驱动装置的相位的比较比如在考虑某一机器速度和/ 或导向轴位置或导向轴速度的情况下实现。为此,持续地监测这些相的相对相 位且与额定相对相位ΔΦR进行比较。通过其它(下述)折页时间点调节的进程 可以被考虑为在额定相对相位ΔΦR方面的校正值kΔ;kΦ。

所描述的折页刀04相对于产品流的相位的调节和触发优选通过一个或多个 下面描述的方法得以补偿。

为了确保尽可能无故障的运行和尽可能精确的折页,在下面展示多种措施, 其可单独实施,但多个此类措施的组合是特别有利的。这些措施涉及纵向折页 机01以及用于运行折页机01的方法的相应的实施方式。

在折页机01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虽然生产速度V是变化的和/或产 品03(厚度、材料)是不同的,但还是通过下面阐述的用于控制折页时间点的 设备和方式方法确保了理想的折页时间点和理想的折页地点。

为此,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传感器S1;S2(或测量地点S1;S2),其 识别产品03是否位于折页台02上的各探测区域(测量地点)中且在输送方向 T1上观察相互间隔。在其输出端上可区分在由所涉及的传感器S1;S2监控的 测量地点S1;S2上存在产品03还是不存在产品03以及可以获取相应的信号 m1;m2或测量信号m1;m2,比如数码地以“1”或“0”或以至少“是”或“否” 的形式二进制评价的信号。两个进行评价的传感器S1;S2或测量地点S1;S2 在输送方向T1上较大地相互间隔,不过优选在输送方向T1上观察是相邻的, 即不需要其它设置在其间的测量地点。其优选与成像二极管阵列、线阵照相机 或面阵照相机不同,不必具有提供空间分辨率的测量地点S1;S2,而是优选表 示单独的、相互间隔的测量地点S1;S2。传感器限定出所谓的“捕捉区域 (Fangbereich)”且监控捕捉区域的边界。针对此处作为目的描述的方式方法来 说,传感器不应用于比如测量与止挡之间的距离或测量速度。

第一传感器S1直接设置在起止挡面的作用的止挡装置09的面上或直接设 置在起止挡面的作用的止挡装置09的面之前或至少如下设置:第一传感器识别 在直接位于止挡面上或紧靠止挡面之前的测量地点S1上产品03是否位于折页 台02上。传感器S1或其测量地点S1在此根本不与起到止挡面作用的止挡装置 09的面具有间隔,或者间隔比如最大10mm、优选最大5mm。传感器S1或其 测量地点S1优选同时尽可能近地比如垂直于输送方向T1最大以100mm的间隔 a1、有利地以50mm的间隔、优选最大15mm的间隔与穿过折页刀04的纵向的、 优选基本上竖直延伸的平面E间隔设置。

优选设置第二传感器S2,其或其测量地点S2在输送方向T1上观察比如与 止挡装置09的止挡面或者与第一传感器S1至少间隔3mm、不过最大间隔a1,2 为20mm、有利地为最大10mm、优选为3mm至8mm,和/或垂直于输送方向 T1观察比如与平面E或在存在传感器S1时与传感器S1或其测量地点S1最大 间隔a2为50mm、有利地最大为20mm、优选最大10mm。

在纵向折页机01的运行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待折起的产品03以其前端比 如在所谓的“抓取区域”中保持在传感器S1与传感器S2之间。此处的调节原 理为:传感器S1不应该/不允许“看到”,即待折起的产品03不允许在第一传感 器S1的测量地点S1上被识别到,且传感器S2应该看到,即每个待折起的产品 03应该在折页之前或至少在折页期间在第二传感器S2的测量地点S2上至少短 时间地被探测到。该位置通过在时间上移动折页刀04与产品03的接触实现且 在该运行方式期间被保持。这如下实现:有目的地改变相对于待折页的产品的 接触时间点或接触地点(折页时间点)、即产品输入与折页刀相位之间的相对相 位ΔΦ。这通过上述折页刀驱动装置的实施方式比如如下实现:在计算额定角位 置ΦS(T)时根据所需变化的方向的不同将正的或负的校正值kΔ1(或kΦ1)施加 到驱动装置、特别是驱动电机17上。这比如通过凸轮盘13的定义的相对扭转 由驱动电机17实现,凸轮盘独立于前置的和/或配设给折页台02的输送装置(比 如带)被驱动,其中,额定相对相位ΔΦR或含有或表示额定相对相位的补偿值 Δ被加以相应的校正值kΔ(kΦ)。

下面借助于图7详细阐述针对纵向折页(比如还被称作第三折页或第二纵 向折页)在部分地或完全地采用上述设备的情况下分级地调节折页时间点的有 利的实施方式。

在传统的运行方式中,随着越来越大的机器速度,产品03越来越激烈地行 驶到止挡46;(09)上且从临界速度V起被损坏,该临界速度比如还取决于产 品03的特性。

自动加速(特别是比如通过电子导向轴与前置的卷筒纸轮转印刷机同步) 被划分成多个、比如四个运行方式或级。

第一运行方式(级)表示比如机器的加速阶段。为此,生产速度V以及与 此相关的输入的产品03的频率比如沿预设的曲线或斜线上升。为了抑制上述损 坏,在加速阶段中比如普遍地或自生产速度V的最低极限速度V1起(比如自 V1=5000样本/小时起)如下调节折页刀04的运动:折页刀04与产品的接触逐 渐更早地实现。在该第一阶段中,折页刀04与产品03的接触点逐渐且有意地 被调节为与止挡46;(09)远离,即产品03与止挡46;(09)之间的间距A在 折页刀04落在产品03上(第一次接触)的时间点上逐渐且有意地增大。这总 是在传感器S1(比如摄像传感器S1)一旦在止挡46;(09)上或紧靠止挡之前 的位置探测到产品前缘时实现。因此,产品03在折页刀04下方制动,而不会 接触止挡46;(09)或至少不会以较大的速度V碰撞到止挡46;(09)上。此外, 针对不同的生产速度V如下调节针对较低的生产速度V的较晚的时间点以及针 对较高的生产速度V的较早的第一次接触时间点:不会发生接触或不会发生以 较大的速度的止挡46;(09)的接触,即速度基本为0m/s,比如小于0.3m/s、特 别是小于0.1m/s。

该进程对于三个不同的、在加速期间先后达到的上升的速度V示例性地示 出在图7a的分图1、2和3中。此处可见,具有上升的速度V的产品03继续远 离止挡46;(09)。为此,随上升的速度V(分图1、2、3)如下操控折页驱动 装置或驱动电机17:总是更早地实现相对于折页台02上的产品03的位置的接 触。这比如如下实现:一旦传感器S1(比如摄像传感器S1)在止挡46;(09) 上或紧靠止挡之前探测到产品前缘,则以校正值kΔ2;(kΦ2)加载到额定相对 相位ΔΦR或含有额定相对相位的补偿值Δ上。在下一次探测时再次以校正值 kΔ2;(kΦ2)加载之前改变的额定相对相位ΔΦR上或含有额定相对相位的补偿 值Δ。该校正值kΔ2;(kΦ2)可以保存在控制模块51或机器控制装置的存储器、 比如控制装置10的存储器中且优选是可变的。

第二有利的运行方式(比如生产周期的第二级)(图7b)描述了比如一种恒 定的生产速度V,其比如可以位于某一第二极限速度V2(比如V2<45000样本 /小时)以下。一旦机器达到该生产速度(比如V2)且传感器S1在止挡46;(09) 上没有探测到产品03,则向止挡46;(09)调节折页刀04的工作时间点,即比 如使折页刀驱动装置减速(校正现有的额定相对相位ΔΦR)。这又通过以此处比 如为负的校正值kΔ3;(kΦ3)逐渐加载当前的额定相对相位ΔΦR实现。如果传 感器S1在止挡46;(09)上刚好又探测到产品前缘,则在驱动电机17的继续驱 动中保持现有的校正角度Δ或额定相对相位ΔΦR的值。在该运行方式中,产品 03或者刚好尚未接触止挡46;(09)或者至少不以较大的速度、即以基本上为 0m/s,比如小于0.3m/s、特别是小于0.1m/s的速度接触止挡46;(09),前提是 可实施折页刀位置向止挡46;(09)或远离止挡46;(09)的额外手动校正,即 手动改变获得的额定相对相位ΔΦR。在恒定的生产速度V、比如较小的V2时, 产品03定位在止挡46;(09)上或紧靠止挡46;(09)且被折起。产品03在此 时与止挡46;(09)不接触或仅轻微接触。

在一种作为第二运行方式的可替换的第二运行方式或在第三运行方式(比 如生产周期的第三级)中(图7c),生产速度V还是恒定的,可以比如高于上述 速度V2,比如至少为速度V3,比如V3≥45000样本/小时。止挡46;(09)可 以在此处比如气动地移开。折起位置由传感器S1在止挡46;(09)上或紧靠止 挡46;(09)之前且由第二传感器S2(其比如位于止挡46;(09)前大约5mm 处)监控。如果传感器S1在止挡46;(09)上探测到产品前缘,基于传感器S1 的信号比如通过以校正值kΔ3;(kΦ3)施加到额定相对相位ΔΦR上调节折页刀 04的接触点远离止挡46;(09),即第一接触的时间点被向前调节。如果在输送 方向T1上观察设置在第一传感器S1前面的传感器S2通过定义的时间窗口ΔT1 (其比如可取决于产品周期(速度))不再探测到产品03,则将接触点再次向止 挡46;(09)调节,即比如再次向另一个方向调节驱动装置的相对角位置。这通 过施加以反方向作用的校正值kΔ4;(kΦ4)实现。在至少为V2的生产速度V 下将产品03以其前缘定位在传感器S1与S2之间且折起。止挡46;(09)可以 合靠或优选移开。

未示出的另一个、比如第四运行方式(或级)描述了机器的制动,即具有 负加速度的运行方式。在制动时产品03有慢下的趋势,这是因为向前驱动产品 03的能量持续减小。因此,在该运行方式中将接触点向止挡46;(09)调节, 即比如相应地“向后”校正额定相对相位ΔΦR,即以比如使折页刀驱动装置减 速的校正值kΔ5;(kΦ5)施加。这比如在传感器S2在止挡46;(09)前在定义 的时间窗口ΔT2上(比如大于5秒)不再探测到产品03时进行。如果生产速度 V在制动期间比如小于极限速度V2(比如V2<45000样本/小时),则采用与第 一运行方式类似的、但在校正值方面具有相反的正负号的应用方式,其中,这 里再次由传感器S1进行评价,不过产品边缘通过逐渐加载额定相对相位ΔΦR如下调节:当在时间窗口T3上不再有产品03在传感器S1上被探测到时实施该 加载。产品03在该运行方式中直接定位在止挡46;(09)前或上。

为了进行转换可以在此将探测到达时间点且监控止挡46;(09)上的产品 03的传感器S1的信号m1;m2和在第一传感器S1前一点点且在止挡46;(09) 前监控产品03的第二传感器S2的信号给到调节器、比如驱动控制装置23或上 述程序模块51的调节回路的数字输入端。第二传感器S2的信号m2以及第一传 感器S1的信号m1比如通过调节器的两个测量按钮的测量按钮功能进行探测。

比如当驱动控制装置23达到运行模式时,测量按钮1和2的测量按钮功能 比如通过驱动控制装置23的集成的SPS设置和实现。

优选纵向折页机01特别是有利地结合个或多个前述实施方式额外具有一 个或多个用于监控和校正平放在折页台02上的待纵向折页的产品03的倾斜位 置和/或离开折页辊07的纵向折页后的产品03的倾斜位置的设备和/或方式方法 (图5和10)。

为了校正平放在折页台02上的待纵向折页的产品03的倾斜位置,在纵向 折页机01中在折页台02上方设置至少一个制动装置24;36,其具有至少两个 垂直于输送方向T1相互间隔的、特别是在折页间隙06的两侧设置的制动元件 31;32;33;34或制动元件31;32;33;34的组26;27;28;29,其在一个 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比如被设计为刷子31;32;33;34或刷子组26;27;28;29。 其在产品03穿过时特别是通过摩擦制动产品03。

此外,当同时采用用于校正离开折页辊07的纵向折页过的产品03的倾斜 位置的设备和方式方法时,设置在折页台02上的制动元件31;32;33;34或 制动元件31;32;33;34的组26;27;28;29对倾斜位置的校正用于这两种 目的。

优选至少两个设置在折页间隙06的两侧的制动元件31;32或制动元件31; 32的组26;27相互独立地在其与折页台02或与折页台上侧面和/或与产品03 的间距上是可变的。针对两个在输送方向T1上间隔的制动装置24;36的情况 下,为了校正折页台02上的倾斜位置优选采用靠近入口端的制动装置24的制 动元件31;32或组26;27。

在其与折页台02的间距上相互独立地可变设计的制动元件31;32;33;34 或制动元件31;32;33;34的组26;27;28;29优选具有可相互独立地操纵 的执行元件41;42;43;44、比如驱动装置41;42;43;44。

独立于上述传感器S1和S2、但特别有利地结合传感器S1和S2设置两个 识别产品03是否位于折页台02上的传感器S3和S4(或测量地点S3和S4)(参 见图3),其或其测量点S3;S4垂直于输送方向T1观察相互间以间隔a3,4、比 如至少100mm、有利地至少150mm、优选150mm至250mm间隔。两个传感器 S3和S4或其测量点S3;S4优选设置在穿过折页刀04纵向的平面E的两侧、 特别是与该平面E大致(即偏差不大于±10mm)等距。传感器或其测量点S3; S4优选设置在同一个、垂直于输送方向T1和/或垂直于平面E延伸的直线上。 此外,其可以有利地以基本上相同的与在折页台02与传感器S3或S4之间平放 在折页台02上的产品03的竖直间距a03、特别是3mm至10mm的间距a03设 置。

两个传感器S3;S4或测量点S3;S4在止挡装置46;(09)工作的状态下 在输送方向T1上观察优选以与止挡面的位置的间距aT1设置,该间距至少为 20mm、有利地为至少30mm、优选在30mm与200mm之间、特别是大约为40mm。 不过有利的是,传感器或测量点在输送方向T1上观察设置在折页台02的区域 中,即设置在入口侧18的进入区域与止挡装置09或上述间距之间的区域中。 优选两个传感器S3;S4或测量点S3;S4在输送方向T1上观察设置在折页刀 04的插入长度的区域中的高度上、特别是设置在制动装置36;24的高度上、即 比如垂直于输送方向T1观察与制动元件31;32;33;34的插入长度或长度L33 相交。

在用于识别输入到折页台02上的产品03的倾斜位置的方法中,传感器S3 和S4或其评价机构识别产品前缘穿过的时间偏移。如果比如在多个产品03先 后穿过时在时间偏移中存在与额定时间偏移的偏差Δt1,则产品边缘在其上首先 被识别的一侧的驱动装置41至44、比如驱动装置41或42开始向下调节“其” 刷子组26;27;28;29或刷子31;32;33;34、特别是刷子31或32。通过在 产品一侧上的较高的刷子压力将该侧相比于另一侧更强地拉住其由此轻微地转 动。如果之后通过变化的制动效应达到一个调节后的折页时间点,比如上述折 页时间点的调节回路开始工作且通过用于保持额定相对相位ΔΦR的调节回路借 助于由传感器S0探测到的产品相位以及驱动电机17或驱动装置的角位置再次 调节所需折页时间点。不过优选总是仅调节一个系统,之后进行测量,然后才 开始另一个动作。相反,还可以使产品边缘在其上第二个被识别的一侧的驱动 装置41至44、比如驱动装置41或42向上调节“其”刷子组26;27;28;29 或刷子31;32;33;34、特别是刷子31或32。通过在产品一侧上的较低的刷 子压力将该侧相比于另一侧更弱地保持住其由此同样轻微地转动产品03。折页 时间点的校正必要时如上所述实现。

传感器S3和S4的信号m3和m4的处理比如通过控制模块38中的相应的 机构(必要时还仅通过软件控制程序38)、简称模块38实现,其比如同样可以 是控制装置10(如上所述)的组成部分或单独地设计。传感器S3和S4的信号 m3和m4被输送到该模块38中,这些信号m3和m4被评价,且以调节信号形 式的结果被输送到一个或多个驱动装置41;42;43;44、特别是驱动装置41和 /或42中。

倾斜位置识别的原理比如借助于触发模块转换。模块38具有比如两个信号 输入端、比如输入端E1;E2、一个脉冲输出端A1以及一个方向输出端A2。比 如用于在第一侧上进行识别的传感器S3连接到第一输入端E1上以及纵向折页 机01的第二侧的传感器S4连接到第二输入端E2上。如果输入端E1(比如通 过信号m3)或输入端E2(比如通过信号m4)提供第一信号,则脉冲输出端 A1加载脉冲。如果两个输入端E2;E1的另一个(比如通过信号m4或m3)随 后提供信号,则脉冲输出端A1复位。如果输入端E2(比如通过信号m4)在时 间上在输入端E1(比如通过信号m3)之前被加载信号,则方向输出端A2比如 提供信号。反之不加载信号。在图8中示出了针对触发模块的信号顺序的示例。

脉冲输出端A1的脉冲长度被优选用作针对识别到的产品斜度的标准。方向 输出端A2提供在哪一侧上首先探测到产品03的信息。如果脉冲输出端A1提 供信号,该信号通过模块38的测量按钮功能的时间测量功能读取且最终在逻辑 电路中进行评价。时间测量功能提供比如以微秒为单位的时间单元。这种时间 在逻辑电路中比如在考虑产品03在每毫米的行程中根据机器速度所需的时间的 情况下被转换成以1/100毫米为单位的数据。

从关于倾斜位置的方向的信息(方向输出端A2)和换算的用于斜度的标准 (脉冲输出端A1)中,将相应大小的调节信号输出到相应响应的调节机构上、 即输出到驱动装置41至44、特别是刷子31;32的驱动装置41或42的一个上。

为了校正离开折页辊07的纵向折页后的产品03的倾斜位置,在纵向折页 机01中在折页台02上方优选设置至少两个在输送方向T1上相互间隔的制动装 置24;36,即一个靠近输入侧的和一个远离输入侧的制动装置24;36,其能够 在相应的接触位置中在产品03穿过时特别是通过摩擦制动产品03。各制动装置 24;36具有至少一个制动元件31;32;33;34或至少一个制动元件31;32; 33;34的组26;27;28;29,其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比如被设计为刷子31;32; 33;34。

优选至少一个制动装置24;36独立于另一个制动装置24;36在其与折页 台02的间距上是可变的。为此,靠近输入侧的制动装置24可通过至少一个执 行元件37、优选通过至少一个比如被设计为气动或液压汽缸的可由压力介质操 作的执行元件37在与折页台02的间距上比如以最大50mm变化和/或可选地被 置于与穿过的产品流的接触中或不接触(图11至15)。

为此,当同时采用上述用于校正在折页台02上的倾斜位置的设备和方式方 法时,一个或多个为了校正离开折页辊07的产品03的倾斜位置而设置的、特 别是一个或多个靠近输入侧的制动元件31;32或至少一个特别是靠近输入侧的 制动元件31;32的组26;27可以被用于两种用途。

靠近输入侧的制动装置24可以总体上可从折页台02的作业区域中比如以 远离折页台02大于200mm摆开地设置(图12和13)。

至少两个制动装置24;36中的至少一个、优选两个制动装置24;36具有 至少两个制动元件31;32;33;34、比如刷子31;32;33;34或远离输入侧的 “止挡刷”33;34以及靠近输入侧的“中间刷”31;32或至少两个制动元件31; 32;33;34的组26;27;28;29、比如刷子组26;27;28;29或刷子系统26; 27;28;29。

在其与折页台02的间距上相互独立地可变地设计的制动元件31;32;33; 34或制动元件31;32;33;34的组26;27;28;29优选具有可相互独立操作 的执行元件41;42;43;44。

特别是结合上述用于监控和校正折页台02上的倾斜位置的设备优选总共设 置至少四个制动元件31;32;33;34或至少四个组26;27;28;29、比如两个 分别具有两个制动元件31;32;33;34的组26;27;28;29的制动装置24; 36,其中,四个制动元件31;32;33;34或四个组26;27;28;29分别相互 独立地分别通过一个执行元件41;42;43;44在其与折页台02的间距上是可 变的。前面的两个组26;27比如分别具有4个制动元件31;32,其比如分别具 有在输送方向T1上的比如至少100mm、优选至少150mm、特别是大约200mm 的长度L31,后面的两个组27;28比如分别具有三个制动元件33;34,其比如 分别具有在输送方向T1上的比如至少50mm、优选至少70mm、特别是大约 90mm的长度L33。

至少一个靠近输入侧的和至少一个远离输入侧的制动元件31;32;33;34 或组26;27;28;29相互独立地在其与折页台02或设置在折页台上的产品03 的间距上被设计为是可变的,特别是分别通过一个执行元件41;42;43;44操 作。

各执行元件41;42;43;44被设计为比如电机、特别是伺服电机或步进电 机,其优选通过传动装置、比如螺纹传动装置,或以其它方式作用到待调节的 制动元件31;32;33;34或组26;27;28;29上用于调节与折页台02的间距。

独立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S0;S1;S2;S3;S4,但特别有利地结合其中的 几个或全部,设置两个识别是否存在穿过折页间隙06之后纵向折页的产品03 (特别是在折页台02下方)的传感器S5和S6(或测量地点S5;S6),其或其 测量点S5;S6在平行于折页辊07的纵向和/或折页间隙06的纵向和/或折页刀 04的纵向的方向上观察以比如至少80mm、有利地至少120mm、优选120mm 至180mm的间距a5,6相互间隔(图9)。两个传感器S5;S6或测量点S5;S6 优选以基本上相同的、比如150mm至400mm、特别是最大350mm的、在折页 台02上与在折页前承载产品03的折页台02表面的竖直间距a5,6,02设置和/或 特别是在产品路径中观察设置在折页辊07后面。两个传感器S6;S5或测量点 S6;S5中的一个比如设置在平行于折页辊07的纵向和/或折页间隙06的纵向和 /或折页刀04的纵向的方向上观察以比如最大120mm、特别是最大100mm的与 穿过止挡09;(46)的止挡面的平面的间距a6,09间隔设置,和/或另一个传感器 S5以与该平面至少150mm、特别是至少200mm的间距间隔设置。优选这两个 传感器S5;S6具有与经过的产品03的位置的相同的间距。

如上所述,靠近输入侧的和远离输入侧的制动元件31;32;33;34或至少 一个此类制动元件31;32;33;34的组26;27;28;29被用于笔直地折页, 即用于校正折页间隙06之后的可能的倾斜位置。为此,在生产期间通过传感器 S5和S6或在其测量地点S5和S6观察折页台02下面折页后的产品03的输出。 如果折页后的产品03比如以其前缘不是平行于折页辊轴从折页辊07中输出, 可能会在较高的速度下导致褶皱的形成或导致产品03外侧面的撕裂。这可以通 过由所有或一个个制动元件31;32;33;34(比如刷子31;32;33;34)或制 动元件31;32;33;34的组26;27;28;29(比如刷子组26;27;28;29) 将或多或少的压力施加在产品03上(或与产品03摩擦)进行校正(图10)。比 如前面的、即远离输入侧的刷子组28;29的较高的刷子压力可能造成沿输送方 向T1输送的产品端部在经过折页辊07时的较强的拉拽且由此在一个方向上转 动且翻转折页后的产品03。

传感器S5和S6的信号m5和m6的处理比如通过控制或程序模块39中的 相应的机构、简称模块39实现,其比如同样可以是控制装置10(如上所述)的 组成部分或单独地设计。传感器S5和S6的信号m5和m6被输送到该模块39 中,这些信号m5和m6被评价,且以调节信号形式的结果被输送到一个或多个 驱动装置41;42;43;44、特别是驱动装置43和/或43中。

评价可以优选借助于触发模块以与上述结合m3和m4所描述的方式相同的 方式转换。为此,上述信号m3和m4由信号m5和m6替换。从关于倾斜位置 的方向的信息(比如又是方向输出端A2)和换算的针对斜度的标准(比如又是 脉冲输出端A1)中输出一种相应大小的调节信号到一个或多个相应响应的调节 机构(比如以具有配设的刷子的驱动装置的形式)上、即输出到一个或多个驱 动装置41至44上,此处特别是驱动装置43和/或44(或者一般来说特别是远 离输入侧的制动装置36的“驱动装置”)。

因此,在用于校正从折页辊07输出的产品03的倾斜位置的方式方法中, 两个垂直于输送方向T2间隔的传感器S5和S6探测产品前缘经过时与额定时间 偏移(比如为零秒)的时间偏移Δt2或偏差Δt2。由于在比如先后输送多个产品 03时的偏差Δt2或时间偏移Δt2,两个在折页台02上在输送方向T1上相互间隔 设置的制动元件31;32;33;34中的一个或两个在折页台02上在输送方向T1 上相互间隔设置的制动元件31;32;33;34的组26;27;28;29中的一个继 续向产品03移动或继续从产品03移开。原则上这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实现,传 感器具有视场,用以能够在至少两个间隔的测量点(S5;S6)上确定且评价前 缘或后缘的经过。

在折页台02上或下对上述倾斜位置或斜度位置的探测分别借助于两个传感 器比如传感器S3和S4或传感器S5和S6实现,其成对地相互平行设置(参见 上面描述)且探测垂直于各输送方向T1;T2延伸的产品边缘、特别是产品03 的前缘。可替换的是,产品边缘还可以是后缘。

针对折页台02下方的倾斜平衡,比如将远离输入侧的刷子33;34(还被称 作“止挡刷”33;34)以相应的强度压到产品03上。靠近输入侧的刷子31;32 (还被称作“中间刷”31;32)比如仅被用于上述在折页台02上的倾斜平衡。 一旦两个中间刷31;32(或组26;27)提供比例如针对该生产之前调节的校准 值更大的压力值,则中间刷31;32不再被继续下降,而是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 再次从折页台02移开一段比如可限定的行程。因此确保了中间刷31;32永远 不会强烈地压到产品03上。

如果尽管自动地以上述方式调节倾斜平衡操作者还是识别到产品03中的倾 斜,则在一种有利的改进中能够进行手动干预,比如通过相应的按钮、特别是 箭头按钮、键盘或显示屏进行手动干预,用以进一步校正这种可能还存在的倾 斜状态。借助于两个按钮可以将产品03比如在第I侧或第II侧继续行驶到止挡 09,即在各第I侧或第II侧影响刷子31;32;33;34的制动效应。另一个有利 的改进是,能够通过操作者手动干预来改善产品03在折页台02上的理顺情况 (Ausstreifverhalten)。为此可以比如再次通过上述键盘的箭头按钮将中间刷31; 32(或两个靠近输入侧的组26;27)向折页台02拉近移动或继续远离折页台 02移动。

两个模块38;39(如果两个都设置)可以单个地、但也可以在共同的控制 装置54(比如刷子控制装置54)中比如以程序的形式设置在同一计算和/或储存 机构中。

产品03在折页台02上的允许的斜度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可固定地设置、 比如设置到半毫米,不过优选是可变的。在折页台02下方,运行的斜度为比如 10mm。

特别有利的是具有一个或两个上述倾斜位置校正的设备或方法的实施方 式,其与上述用于控制折页时间点的设备和方式方法相关联。在有利的方式中, 时间上平行地在运行的每个阶段中、不过至少在上述校正倾斜位置的措施的结 束期间或直接在结束过程中实现以上述方式的折页时间点的监控、即在折页进 程的第一次接触时产品与止挡09;(46)的间距的监控。一旦一个或多个刷子 31;32;33;34压到产品03上,可能会引起在折起中对折页台02上的产品03 的位置的影响。该产品03慢下来且不再足够远地向止挡09;(46)移动。在这 种情况下,优选上述作用到折页刀驱动装置上的折页时间点调整装置开始工作 且平衡这种产品03在其额定相位后的迟滞,其中,额定相对相位ΔΦR通过施加 相应的校正值kΔ;(kΦ)进行校正(参见上面的描述)。对于单极的折页时间点 调整装置来说,校正可以通过校正值kΔ;(kΦ)实现,对于多级的折页时间点 调整装置来说,校正可以通过与当前阶段相应的调节策略和相应的校正值kΔx; (kΦx)(x=1、2、3、4、5)实现。如果产品03的位置通过较强的刷子压力迟 滞在所希望的位置之后,则折页刀04与产品03的第一次接触点通过向止挡09; (46)的方向施加校正值kΔx;(kΦx)偏移,即折页刀驱动装置至少短时地减 速。相反,如果产品03的位置通过较小的刷子压力变化到希望的位置之前,则 折页刀04与产品03的第一次接触点通过向输入侧18的方向施加校正值kΔx; (kΦx)偏移,即折页刀驱动装置至少短时地被加速。

如果折页刀04与止挡09;(46)的间距太小,则在纵向折页机01的区域中 产生阻塞(Stopfer)的风险很大。折页刀04的第一次接触点比如取决于折页刀 04的工作频率(每小时的周期)。可靠的第一次接触点的标准值是比如1000周 期/小时的工作频率中与止挡09;(46)间隔至少1mm。

上述对用于校正倾斜位置(在折页台02上和/或下)的刷子的调节比如自折 页刀04上的工作频率比如为20000周期/小时开始被激活。为了使刷子31;32; 33;34具有与产品03的相同的接触,其可以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在实施的生产 的开始阶段比如在速度V比如小于1500周期/小时时在折页间隙06的两侧(比 如在第I侧和第II侧上)单独地相对于待折页的产品03校准,即在其间距上进 行调节或中和。每个刷子31;32;33;34或刷子组26;27;28;29的校准值 被保持直到实施需要新的调节的折页生产转换或操作者手动地回置或改变校准 值。

下面描述用于上述调节或“校准”刷子31;32;33;34或刷子组26;27; 28;29的有利的设备和方式方法。独立于一个或多个前述传感器S1;S2;S3; S4;S5;S6,但特别有利地结合这些传感器中的几个或所有传感器设置两个识 别产品03是否位于折页台02上的传感器S7;S8,其或其测量点S7;S8垂直 于输送方向T1观察相互间以间隔a7,8、比如至少100mm、有利地至少150mm、 优选150mm至250mm间隔,但优选基本上相对于平面E对称。两个传感器S7 和S8或其测量点S7;S8优选设置在穿过折页刀04纵向的平面E的两侧、优选 与该平面E大致(即偏差不大于±10mm)等距。两个传感器S7和S8或其测量 点S7;S8设置在同一个、垂直于输送方向T1和/或垂直于平面E延伸的直线上。 其可以比如以基本上相同的与在折页台02与传感器S7或S8之间平放在折页台 02上的产品03的竖直间距a03、特别是3mm至10mm的间距a03设置。传感 器或其测量点S7;S8优选在输送方向T1上观察直接设置在止挡装置09;(46) 的工作状态下的止挡面的位置上或直接设置在止挡装置09;(46)的工作状态下 的止挡面的位置之前,即比如最大以10mm的间距、优选最大5mm的间距设置 在止挡装置09:(46)的工作状态下的止挡面的位置之前。

两个传感器S7;S8中的一个、特别是传感器S8可以被去除。替代该测量 点S8可以在针对校准进程相互评价这两个测量地点S7;S8的方法中采用上述 用于另一种用途的测量点,比如直接设置在止挡09上的传感器S1的测量点S1。 因此可以去除传感器S8。附加的或可替换的是,传感器S7或其测量点可以设置 在以S7′标记的位置上,该位置可以具有基本上(最大±3mm)如传感器S1一 样距离平面E的相应的间距a1,不过设置在平面E的另一侧II上。

为了能够在不同的生产中考虑到不同厚度的产品03,上述调节不依赖于页 数、纸重、非对称的产品03等等精确地工作,优选至少中间刷31;32或相应 的靠近输入侧的组26;27在生产开始前或在生产开始期间在其竖直的基本设置 上、特别是组26;27单个地调节或“校准”:这比如在对此合适的速度下、比 如在折页刀04的工作频率为比如2000-25000周期/小时的情况下实现。

这以如下方式和方法实现,即刷子31;32;(33;34)或组26和27(以及 必要时28和29)首先行驶到一个位置,在该位置中其不与穿过的产品03接触。 之后,四个刷子系统26;27;28;29中的每一个先后向下行驶,直到探测到穿 过的产品03的相位改变,即可探测到相对于之前观察的产品节奏的减速。这种 相位变化比如由用于一侧(比如侧I)的传感器S7以及用于另一侧(比如侧II) 的传感器S8(或可用S1替换)通过相应的评价识别。刷子31;32;(33;34) 或组26和27(28;29)的位置(在该位置中该变化能够被第一次看到)是上述 提到的校准位置。该进程依次针对两侧I;II实施。探测到的校准值比如被预保 持在存储装置中,直到其必要时由新的值覆盖。

对于所述传感器S0至S8来说,其在纵向折页机01中的地点或位置的数据 和说明同义地还被理解为测量地点S0至S8的位置,即能够在其一个或多个输 出端上区分在通过所涉及的传感器S0至S8观察的测量地点S0至S8上存在还 是不存在产品03。传感器S0至S8因此还可以在纵向折页机01中设置在与所示 出的那样不同的位置中,其标准为:传感器监控所涉及的、在上面的且在附图 中通过传感器S0至S8标记的测量地点S0至S8或测量点S0至S8。“传感器的 地点或位置”可以(除了涉及至产品03的间距a03的实施方式外)可以因此被 普遍理解为所述传感器S0至S8的“测量地点或测量位置的地点或位置”。比如 设置在折页台02上方的所示传感器S0至S4还可以以相应的措施(比如开口) 设置在折页台02的下方或折页台02中,只要其监控所涉及的测量地点或测量 点。

传感器或所述传感器S0至S8优选被设计为光学传感器、比如光导传感器, 优选以反射类型的形式。优选形成一种具有会聚光束、比如向一个点可聚焦或 聚焦的光点的实施方式(特别是用于传感器S1;S2;S3;S4;S7;(S7′)和S8), 其中,焦点中光点的直径可以最大为0.7mm、有利的是最大0.5mm,和/或焦距 小于20mm、有利地最大10mm。传感器S5和S6可以由具有相同的技术数据的 相同类型传感器形成,不过还具有更大的焦距,比如大于20mm或与反射类型 不同以光栅的形式形成。

所述传感器S0至S8与成像二极管阵列、线阵扫描照相机或面阵照相机不 同,不必是提供空间分辨的传感器,而是优选代表了单独的、相互间隔的测量 地点,这是因为基本上仅需确定和评价穿行时间点。

针对上述倾斜校正(在折页台02上或下)的应用领域,在更耗费的解决方 案中可分别考虑一个照相机系统,其中,与比如评价印刷质量的系统不同,具 有较低至中等地点分辨率和/或仅具有黑白色彩的照相机结合用于识别产品边缘 及其倾斜位置方面的评价的评价软件就已足够。

图11至15示出了不同的视角下的纵向折页机01的有利地实施方式。

如在图4中可见,折页台02可以除了位置固定的、即机架固定的存放区域 48外具有平行于输送方向T1延伸的、输送产品03的带49。这些带前面可以设 置另一个、未示出的输送装置、比如输送带,通过该输送装置将待纵向折页的 产品03运送到输入侧18的入口区域或输送到带49上。如上所述,折页刀驱动 装置优选在机械上是独立的且可相对于带49和/或前置的输送装置独立调节。

在折页台02上、特别是在接近远离输入侧的折页间隙06端部的区域中设 置止挡装置09,其优选被设计为,比如至少在工作位置中限制沿输送方向T1 的产品03的行程。

止挡装置09具有一个拉长的、或多个垂直于第一输送方向T1并排设置的 止挡元件46,其中,面向产品03的、由一个或多个止挡46形成的有效的止挡 面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垂直于输送方向T1和/或折页间隙06的纵向。

一个或多个止挡元件46被设计为可由至少一个执行元件47、比如由气动或 液压驱动装置47移动。一个或多个止挡元件46可选地被合靠或移开、优选可 以其作用面被带入向产品03的运动平面或从产品03的作用面取走和/或在产品 03的运动平面中以其止挡面可选地在至输入侧18的间距是可变的。为此,可以 通过多个执行元件47移动多个止挡元件46或止挡元件46的多个组。

在一种有利的运行情况下,止挡装置09可以在折页期间被移开。

附图标记列表

01  纵向折页机、折页机、加工级

02  折页台

03  产品、中间产品、印刷制品

04  折页刀、刀具

05  -

06  折页间隙

07  折页辊

08  杠杆、折页杠杆、杠杆臂

09  止挡装置、止挡

10  控制和/或调节装置、控制装置

11  轴

12  杠杆臂、杠杆

13  旋转体、凸轮盘

14  止挡、滚轮

15  -

16  机轴

17  驱动机构、驱动电机

18  输入侧

19  带系统

20  -

21  叶轮

22  存放装置

23  控制模块、控制程序、驱动控制装置

24  靠近输入侧的制动装置

25  -

26  组、刷子组、刷子系统(31)

27  组、刷子组、刷子系统(32)

28  组、刷子组、刷子系统(33)

29 组、刷子组、刷子系统(34)

30 -

31 制动元件、刷子、中间刷

32 制动元件、刷子、中间刷

33 制动元件、刷子、止挡刷

34 制动元件、刷子、止挡刷

35 -

36 远离输入侧的制动装置

37 执行元件

38 控制模块、模块、控制程序

39 控制模块、模块、控制程序

40 -

41 执行元件、驱动装置

42 执行元件、驱动装置

43 执行元件、驱动装置

44 执行元件、驱动装置

45 -

46 止挡、止挡元件

47 执行元件、气动或液压的驱动装置

48 存放区域

49 带

50 -

51 控制模块、程序模块

52 -

53 -

54 控制装置、刷子控制装置

A  间距

E  平面

G  传动系数

M      与机械相关的数据

V      速度、生产速度

A1     脉冲输出端

A2     方向输出端

E1     输入端

E2     输入端

L33    长度

L34    长度

T1     输送方向

T2     输送方向

V1     极限速度

V2     极限速度

V3     极限速度

I      侧

II     侧

a1     间距

a2     间距

a03    间距

a1,2  间距

a5,6  间距

a5,6,02  间距

a6,09 间距

a7,8 间距

aT1   间距

Φ(t) 回转的角位置、导向轴角位置

ΦA   角位置

ΦS(T)额定角位置

ΔΦR 相对的额定相位、额定相对相位、额定参考相位

Δ    偏移值、校正角度、角度校正

kΔ   校正值

Sx    传感器、测量地点、测量点,x=0、1、2...8

mx    信号、测量信号,x=0、1、2...8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