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合金

一种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合金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合金,该合金由下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铝(Al)5~9.5%;铁(Fe)2~6%;锰(Mn)1~6%;镍(Ni)1.2~4%;硅(Si)1~2.5%;磷(P)0.1~1.2%;富铈稀土0.05~0.5%;其余为铜(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杂质含量≤0.05%。本发明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和良好的热塑性,且还可以通过常规热处理全面提高其性能。经热处理后,挤制管材的抗拉强度大于900MPa,硬度大于220HBS,伸长率大于15%;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低于0.27和0.29×10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9620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65986.1

  • 申请日2011-09-08

  • 分类号C22C9/01;

  • 代理机构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颜勇

  • 地址 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00: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22C9/01 授权公告日:20121107 终止日期:20130908 申请日:2011090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11-07

    授权

    授权

  • 2012-02-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2C9/01 申请日:201109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2-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合金,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山、冶金等行业的作业环境具有温度高、粉尘大、润滑条件差、负荷大、 冲击大、磨损严重等特点,因而要求应用于这些领域的耐磨件可在干摩擦或润 滑不良及高负荷条件下正常运作。目前在这类恶劣环境下使用的耐磨件所用材 料一般为以ZQAll9-4为代表的铝青铜和以ZQSn10-1为代表的锡青铜。两者在 干摩擦或润滑不良的条件下的耐磨性能大大降低,且由于强度和硬度偏低,其 在高负荷条件下容易发生断裂或快速磨损而降低耐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要 提高耐磨零件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服役寿命,需同时保证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 能和较高的强度及硬度。大部分轴承、轴套、轧机滑块、螺母等耐磨件一般是 通过塑性加工而成形。采用塑性成形方法既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也可 提高构件的使用性能。因此,应用于上述恶劣环境下的耐磨材料还需要有较好 的塑性成形性能。

铝青铜作为一类常用的高强耐磨材料,广泛应用于轴承、轴套、齿轮、圆 盘、导向摇臂衬套、接管嘴等耐磨零件的制造。近年来,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 耐磨零件的不同需求,相继开发了多种新型耐磨铝青铜。专利CN1400326A公 开了一种应用于同步环领域、具有高耐磨性和高摩擦系数的铝青铜;专利 CN1936049A公开了一种应用在电梯上的高强耐磨铝青铜铸件,专利 CN1629350A公开了一种用作模具材料的高强耐磨铝青铜;专利CN1061441A 公开了一种用于冶金等恶劣环境的耐磨铝青铜。

上述专利成果中除专利CN1400326A外,其余专利均在铸态或者铸件经热 处理后的条件下使用。专利CN1400326A未公开合金的力学性能,其虽然能实 现热变形,但由于添加的合金元素的总量较大,其室温韧性可能较低。根据Cu-Al 相图,随着合金中铝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基体相由α相向β相转变,其中后者 塑性较差。专利CN 1936049A公开的铸件的强度较低,且其铝含量大部分处于 塑性较差的β相范围,难以实现大的塑性变形。专利CN1629350A公开的合金 中由于铝含量很高,又添加了较多的合金元素,合金的塑性成形性能较差。专 利CN1061441A公开的合金中铝的含量虽然整体较低,但是其中添加的合金元 素的总含量很高,也限制了合金的塑性成形。目前国内对于高强耐磨变形铝青 铜的研究较少,仅有高雷雷等人研究过采用等通道挤压的方法提高铝青铜的耐 磨性能。

综上,开发一种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应用于低速重载的矿山、冶金等行 业的轴套、轴承、螺母、轧机滑块等耐磨件的制造,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 品质量及节省能源等,均有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易实现塑 性成形,应用在低速和重载条件下的矿山、冶金等行业耐磨件的高强耐磨变形 铝青铜合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合金,包括下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铝5~9.5%;

铁2-6%;

锰1~6%;

镍1.2~4%;

硅1~2.5%;

磷0.1~1.2%;

富铈稀土0.05~0.5%;其余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含量≤0.05%。

作为优选,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

铝6~9%;

铁2-5%;

锰2~4%;

镍2~4%;

硅1~2%;

磷0.1~0.8%;

富铈稀土0.1~0.4%;其余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含量≤0.05%。

本发明一种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合金中,所述的富铈稀土中铈的含量不小 于75%。

本发明一种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合金,可通过常规热处理全面提高所述合 金的性能。

本发明一种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采用了多元合金化的原则,通过调整Cu-Al 合金中Al的含量,并综合添加适量Fe、Mn、Ni、Si、P、稀土等元素,最终提 高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同时保证其还具有良好的塑性成形性能。

Al是决定铝青铜合金强度的主要元素之一,但是对塑性的影响也较大,因 为随着合金中铝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基体相由α相向β相转变,其中后者塑性 较差。将铝含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合金的塑性和塑性成形性能。

Fe、Ni元素对合金的强化机理相似。在铝青铜中一方面可降低原子扩散的 速度,增加β相的稳定性,抑制合金变脆的“自行退火”现象的发生,进而减 小合金的脆性;另一方面,当其含量达一定值时,就会形成(Fe,Ni)XAl化合物, 在熔体凝固时作为结晶核心细化晶粒,分布在基体上也能阻碍位错移动,从而 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能。Ni还能显著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已有的相关专利成果均是在传统的Cu-Al-Fe-Ni合金的基础上添加Mn或Si 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如Ti、Re、Co等来实现合金的复合强化。Mn元素可较多地 固溶在Cu中,在大幅提高合金强度的同时而塑性却降低不多,是较理想的强化 元素。Si元素可以与Fe、Ni元素形成球状硬质金属间化合物,作为耐磨质点分 布在基体中,提高合金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本专利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传统Cu-Al-Fe-Ni合金的基础上除了添加Mn 外,还复合添加了Si和P元素。P元素在Cu中的固溶度较小,单独添加少量的 P即可形成Cu3P硬脆化合物,显著提高合金的硬度,但会降低韧性。但是,在 Cu-Al-Fe-Ni合金中同时添加Si和P元素即可形成Ni-Fe-Si-P化合物。该化合物 硬而不脆,且呈细小颗粒状弥散分布在基体中,大大提高了合金的强度、硬度 和耐磨性能,且对塑性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此外,P还可显著降低铜液的表面张 力,有效提高充型能力,减少铸件上涨的缺陷发生。

富铈稀土主要起精炼和细化晶粒的作用,可提高合金的致密度,使其强度和 韧性大大提高,有利于合金的塑性成形。

正由于上述合金元素多元化的作用,使得本发明合金的基体上均匀弥散分布 着(Fe,Ni)XAl、(Fe,Ni)Si、Ni-Fe-Si-P化合物等多种高强度耐磨质点,从而使本发 明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均优于一般的铝青铜,特别是在低速和重载 下表现出极高的耐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合金材料的优点在于:

1、力学性能更优。由于同时添加了Fe、Ni、Mn、Si、P等元素,在合金基 体中形成大量细小并以块状或粒状弥散分布的强化相,使本发明合金具有比传 统牌号的铝青铜和专利(CN1239148A、CN1936049A、CN101381824A)中所述 的铝青铜更优异的力学性能,特别适用于在低速重载下工作的零件。

2、耐磨性能优异。本发明合金在干摩擦条件或润滑不良的条件下表现出极 佳的耐磨性,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低于0.27和0.29×10-8mm3.N-1.mm-1,可 使其耐磨件的寿命比一般的铝青铜提高2-4倍。

3、易实现塑性成形。尽管本发明合金的强度、硬度处在较高的水平,但由 于合金中的铝含量较低,组织中的基体相为塑性较好的α软相,因此合金的塑 性也较好,易挤制成较大尺寸的管材。合金也无“自行退火”现象发生,可避 免缓冷脆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1

按照铝9.5%、铁2%、锰1%、镍4%、硅1%、磷0.5%、富铈稀土0.2%、 余量为铜的配料方案,采用中频无芯感应电炉熔炼,熔炼温度为1100~1200℃。 熔炼之前先将Cu、Al、Fe、Mn、Ni、Si制成合金料。熔炼时,一次性加入该合 金料,磷和稀土分别以中间合金形式加入,并加入溶剂使合金得到有效覆盖和 精炼。静置、扒渣后浇注成Φ210mm的铸锭。将铸锭车皮定尺后在880T卧式双 动挤压机上挤制成外径为56mm、内径为27mm的管材,随后将其进行热处理强 化。本实施例制成的变形铝青铜的抗拉强度为971MPa,硬度为248HBS,伸长 率为18%,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21和0.24× 10-8mm3.N-1.mm-1

实施例2

按照铝7.5%、铁4%、锰3%、镍1.2%、硅1.5%、磷0.1%、富铈稀土 0.1%、余量为铜的配料方案,采用中频无芯感应电炉熔炼,熔炼温度为1100~ 1200℃。熔炼之前先将Cu、Al、Fe、Mn、Ni、Si制成合金料。熔炼时,一次性 加入该合金料,磷和稀土分别以中间合金形式加入,并加入溶剂使合金得到有 效覆盖和精炼。静置、扒渣后浇注成Φ210mm的铸锭。将铸锭车皮定尺后在880T 卧式双动挤压机上挤制成外径为56mm、内径为27mm的管材,随后将其进行热 处理强化。本实施例制成的变形铝青铜的抗拉强度为943MPa,硬度为235HBS, 伸长率为19.6%,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23和0.25× 10-8mm3.N-1.mm-1

实施例3

按照铝5%、铁6%、锰6%、镍3%、硅2.5%、磷1.2%、富铈稀土0.4%、 余量为铜的配料方案,采用中频无芯感应电炉熔炼,熔炼温度为1100~1200℃。 熔炼之前先将Cu、Al、Fe、Mn、Ni、Si制成合金料。熔炼时,一次性加入该合 金料,磷和稀土分别以中间合金形式加入,并加入溶剂使合金得到有效覆盖和 精炼。静置、扒渣后浇注成Φ210mm的铸锭。将铸锭车皮定尺后在880T卧式双 动挤压机上挤制成外径为56mm、内径为27mm的管材,随后将其进行热处理强 化。本实施例制成的变形铝青铜的抗拉强度为911MPa,硬度为223HBS,伸长 率为23%,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25和0.28× 10-8mm3.N-1.mm-1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 和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