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苏打盐渍土水稻节水栽培方法

一种苏打盐渍土水稻节水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栽培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松嫩平原苏打盐渍土的水稻节水栽培方法。具体为:(1)在返青期时,控制水层在3-4cm;(2)分蘖期时,水层控制在1.5cm;(3)抽穗期时,水层维持在3cm;(4)灌浆期时,采用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溉方式。采用本发明方法节约种植水稻成本,降低当地水分的应用,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并能产生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466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164087.2

  • 申请日2011-06-18

  • 分类号A01G16/00(20060101);

  • 代理机构22100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陈宏伟

  • 地址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43: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6/00 授权公告日:20140430 终止日期:20150618 申请日:201106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4-30

    授权

    授权

  • 2012-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6/00 申请日:201106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1-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栽培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苏打盐渍土的水稻节水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松嫩平原是我国土地次生盐碱化最严重、对农业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苏打盐渍土具有盐化与碱化的双重特征,是盐渍土中较难改良的类型,水稻常作为改良盐碱地的首选作物,种稻可以利用和改良盐渍土。节水栽培技术可充分发挥节水栽培对水稻生长的主导作用,以水调整, 以水治碱, 以水控长, 通过对水分管理, 以水调节水温、土温和土壤通气状况, 以水洗盐碱, 控制水稻长势,创造适宜水稻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条件。

常规水稻种植时,在返青期至分蘖初期前水田保持水层为5-6cm,此水层水温较低,不利于促进生根,返青慢;在分蘖初期至孕穗期水田保持水层为3-4cm,造成大量无效分蘖产生,影响产量;在抽穗期水田维持水层在3-5cm,不能及时补充土壤养分,影响抽穗;在灌浆期灌一次浅水,2-3天自然浇干,湿润2-3天,再上新水。

松嫩平原地区年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属于缺水地区,鉴于此原因,探求一种最适宜当地情况的水稻节水栽培方法成为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苏打盐渍土的水稻节水栽培方法,解决了在苏打盐渍土上的水稻节水栽培问题。

本发明苏打盐渍土的水稻节水栽培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前期准备:选择地势低平, 排、灌水条件好的稻田;稻田整平,保证田里高低差不过寸,田块成方,边沿整齐。

2、分不同时期对水稻进行节水栽培,具体方法:

(1)在返青期时,控制水层在3-4cm,即返青期至分蘖初期前保持3~4cm水层;3-4cm水层可以减少叶面蒸发,以利增温和抗风,促进早生新根,加速返青,调节土壤pH值,可使pH值降低0.4-0.8。在稻田内利用测尺监测水层,若有降雨,及时通过排水口排出,以保证水层稳定性,由于蒸发渗漏等使水层降低,应及时进行补充,对水质无特殊要求。

(2)在分蘖期时,控制水层在1.5cm,即分蘖初期至孕穗期保持1.5cm水层;1.5cm浅水层既能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 又能提高水温和地温,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又能提高分孽率,增加有效穗数,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调节土壤pH,可使pH值降低0.4-1.0,分蘖期的水温低于23℃将延迟出穗,1.5cm水层可以使昼间温度上升快,夜间温度下降快,田间日温差大,有利于分蘖及植株生长,还可促进分蘖的增加,深水则抑制或延迟分蘖。在稻田内利用测尺监测水层,若有降雨,及时通过排水口排出,以保证水层稳定性,由于蒸发渗漏等使水层降低,应及时进行补充,对水质无特殊要求。

(3)在抽穗期时,维持水层在3cm,即抽穗期维持3cm水层;此时期3cm可以很好的补充土壤中氧气,排出有毒气体,增强根系的生理机能,调节土壤pH值,可使pH值降低0.4-0.9。在稻田内利用测尺监测水层,若有降雨,及时通过排水口排出,以保证水层稳定性,由于蒸发渗漏等使水层降低,应及时进行补充,对水质无特殊要求。

(4)本方法在灌浆期采用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溉方式,即灌一次浅水,3-4天自然浇干,湿润3-4天,再上新水,比常规水稻种植延长一天灌水;此方法可以继续维持根系较强的活力,保持叶片的光合作用,充分供给氧气,防止根系早衰,保持活秆成熟,调节土壤pH值,可使pH值降低0.4-1.0。在稻田内利用测尺监测水层,若有降雨,及时通过排水口排出,以保证水层稳定性,由于蒸发渗漏等使水层降低,应及时进行补充,对水质无特殊要求。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根据不同时期的所需水层,简便可行,易于操作,降低了常规水稻栽培方法所需要的生产成本,产生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发明方法比常规增产28.1%,收割后测得常规栽培土壤pH值为8.9,分蘖期节水处理pH值为8.26,比常规处理降低7.19%。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水稻品种为长白10,试验地大安市叉干镇,在返青期对水稻进行节水栽培处理,即控制水层在3-4cm,在稻田内利用测尺监测水层,若有降雨,及时通过排水口排出,以保证水层稳定性,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分蘖初期至孕穗期水田保持水层为3-4cm,在抽穗期水田维持水层在3-5cm,在灌浆期灌一次浅水,2-3天自然浇干,湿润2-3天,再上新水。以全生育期常规用水处理作为对照,即在返青期至分蘖初期前水田保持水层为5-6cm,在分蘖初期至孕穗期水田保持水层为3-4cm,在抽穗期水田维持水层在3-5cm,在灌浆期灌一次浅水,2-3天自然浇干,湿润2-3天,再上新水。

常规处理每亩用水394.2m3,返青期节水处理每亩用水282.61m3,返青期节水处理比全生育期常规处理每亩共节水111.58m3;返青期节水每亩产量为640.43kg,常规栽培产量为549.13kg,增产16.6%; 收割后测得常规栽培土壤pH值为8.9,返青期节水处理pH值为8.44,比常规处理降低0.46。

实施例2

水稻品种为长白10,试验地大安市叉干镇,在返青期至分蘖初期前水田保持水层为5-6cm,在分蘖期对水稻进行节水栽培处理,即水层控制在1.5cm,在稻田内利用测尺监测水层,若有降雨,及时通过排水口排出,以保证水层稳定性,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在抽穗期水田维持水层在3-5cm,在灌浆期灌一次浅水,2-3天自然浇干,湿润2-3天,再上新水。以全生育期常规用水处理作为对照,即在返青期至分蘖初期前水田保持水层为5-6cm,在分蘖初期至孕穗期水田保持水层为3-4cm,在抽穗期水田维持水层在3-5cm,在灌浆期灌一次浅水,2-3天自然浇干,湿润2-3天,再上新水。

常规处理每亩用水394.2m3,分蘖期节水处理每亩用水273.54m3,分蘖期节水处理比全生育期常规处理每亩共节水120.66m3,每亩产量为703.24kg,常规栽培产量为549.13kg,增产28.1%; 收割后测得常规栽培土壤pH值为8.9,分蘖期节水处理pH值为8.26,比常规处理降低0.64。

实施例3

 水稻品种为长白10,试验地大安市叉干镇,在返青期至分蘖初期前水田保持水层为5-6cm,在分蘖初期至孕穗期水田保持水层为3-4cm,在抽穗期对水稻进行节水栽培处理,即水层维持在3cm,在稻田内利用测尺监测水层,若有降雨,及时通过排水口排出,以保证水层稳定性,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在灌浆期灌一次浅水,2-3天自然浇干,湿润2-3天,再上新水。以全生育期常规用水处理作为对照,即在返青期至分蘖初期前水田保持水层为5-6cm,在分蘖初期至孕穗期水田保持水层为3-4cm,在抽穗期水田维持水层在3-5cm,在灌浆期灌一次浅水,2-3天自然浇干,湿润2-3天,再上新水。

常规处理每亩用水394.2m3,抽穗期节水处理每亩用水264.15m3,抽穗期节水处理比全生育期常规处理每亩共节水130.04m3,每亩产量为577.33kg,常规栽培产量为549.13kg,增产5.13%; 收割后测得常规栽培土壤pH值为8.9,抽穗期节水处理pH值为8.44,比常规处理降低0.46。

实施例4

 水稻品种为长白10,试验地大安市叉干镇,在返青期至分蘖初期前水田保持水层为5-6cm,在分蘖初期至孕穗期水田保持水层为3-4cm,在抽穗期水田维持水层在3-5cm, 在灌浆期对水稻进行节水栽培处理,即灌浆期采用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溉方式,即灌一次浅水,3-4天自然浇干,湿润3-4天,再上新水,比常规水稻种植延长一天灌水。在稻田内利用测尺监测水层,若有降雨,及时通过排水口排出,以保证水层稳定性,对水质无特殊要求。以全生育期常规用水处理作为对照,即在返青期至分蘖初期前水田保持水层为5-6cm,在分蘖初期至孕穗期水田保持水层为3-4cm,在抽穗期水田维持水层在3-5cm,在灌浆期灌一次浅水,2-3天自然浇干,湿润2-3天,再上新水。

常规处理每亩用水394.2m3,灌浆期节水处理每亩用水278.81m3,灌浆期节水处理比全生育期常规处理每亩共节水115.39m3,每亩产量为572.76kg,常规栽培产量为549.13kg,增产4.12%;收割后测得常规栽培土壤pH值为8.9,灌浆期节水处理pH值为8.47,比常规处理降低0.43。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