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制冰的制冰机和包括制冰机的制冷装置

用于制冰的制冰机和包括制冰机的制冷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冰块(69)的制冰机,所述制冰机包括冰托盘(10)和刮刀元件(35),所述冰托盘可填充有水并且由冷空气围绕以制造冰,冰块(69)可传输到所述刮刀元件上并且冰块(69)可通过所述刮刀元件引导到收集容器(13)中。根据本发明,刮刀元件(35)连同流量引导元件(41)形成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连同冰托盘(10)的底表面限定用于冷空气流(I)的流量室(45)。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243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47245.4

  • 发明设计人 鲁松涛;K·亚赞;章礼生;

    申请日2009-11-10

  • 分类号F25C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2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蔡胜利

  • 地址 德国慕尼黑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34: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25C1/04 授权公告日:20131106 终止日期:20181110 申请日:2009111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7-0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F25C1/0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111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3-11-06

    授权

    授权

  • 2011-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5C1/04 申请日:200911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0-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制冰的制冰机以及包括制冰机的制冷器具。

背景技术

这种制冰机可设置在冷冻格间中,所述冷冻格间被提供在例如冰箱的制冷器具中。可通过冷空气流的作用形成冰。冷空气可通过连接在制冷回路中的制冷器具的蒸发器来产生。

一般的制冰机包括冰托盘,其可填充有清水并且可由冷空气流围绕以形成冰。由此形成在冰托盘中的冰块可借由脱模器元件在枢转运动中从冰托盘移除。脱模器元件可被制成使得刮刀元件经过,此时冰块从脱模器元件分离并且滑动到收集容器中。

在一般制冰机中,在冷空气围绕冰托盘流动时,不能有助于冷却冰托盘的子流作为泄漏流被引导进入到制冷器具内部。这降低了制冰机的冷却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冰机和可与其实施的制冷器具,通过该制冷器具,可按照在制造方面简易的方式增加冰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和11的特征来实现。本发明的有益进步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被公开。

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刮刀元件和流量引导元件配置成结构单元,它们连同冰托盘的底表面限定用于冷空气流的流量室。

根据本发明,因此,刮刀元件和流量引导元件制造为共同结构单元,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单件实施例意味着,至少很大程度地避免在刮刀元件与流量引导元件之间的不期望流量间隙。单个结构部件还显著地简化了组装,藉此缩短组装时间并且允许制冰机以较低成本被制造。

根据一个尤其优选的实施例,规定刮刀元件和流量引导元件的结构单元从相同材料制造且作为单件配置成。这种结构部件可以简单方式制造成具有尤其良好的配合以及多个功能。

刮刀元件可部分覆盖冰托盘,该冰托盘在顶部一些距离处开通。在制冰期间,在冰托盘中形成的冰块可借由可枢转脱模器移出冰托盘的顶部到达刮刀元件上面。在枢转运动期间,冰块仍冷冻到脱模器上。仅当脱模器使得刮刀元件经过时,冰块从脱模器分离且所述冰块可向下滑动到设置在下方的收集容器中。

在顶部的刮刀元件可连同在底部的流量引导元件形成具有U形截面的中空型材,在其中设置冰托盘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于冰托盘底表面和流量引导元件之间的流量室可根据需要以气密的方式包封冰托盘。

为了提供上述U形中空型材,刮刀元件可借由连接壁连接到设置在冰托盘下方的流量引导元件。连接壁限定在其与流入表面相对的表面上的流量室。冰托盘的一个纵表面可优选地被支承在连接壁中。于是,冰托盘的纵表面被使得以大致气密的方式接触连接壁。

流量室可包括限定的空气出口,所述空气出口可配置在刮刀元件中、在连接壁中和/或在流量引导元件中。通过流量室的冷空气流可使用空气出口来调节。这允许将流量图案设置在流量室中,从而允许实现冰托盘底部的有效冷却。

制冰机大致包括电子控制设备,其可用于控制冰制造。控制设备通常指定温度传感器,例如热偶,其用于检测冰托盘或被收集在其中的清水的实际温度。检测温度可与形成冰所需的限制温度比较。电子控制设备仅在检测温度低于该限制温度时才开始冰制造。

温度传感器通常被提供在冰托盘的底部区域。为了使得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冰托盘的实际温度,温度传感器重要的是设置在流量室之外。温度传感器可优选地在冰托盘的纵向在自由空气出口区域上距流量引导元件一定距离。因此,冷空气流被引导离开经过温度传感器通过自由空气出口区域。因此,温度传感器不直接经受冷空气流的作用。

为了向制冰机供应冷空气,制冰机的流量室可在其用于流动目的的流入侧上连接到冷空气通道。冷空气通道可联接到制冷器具的冷冻格间,所述冷冻格间使用制冷器具的制冷回路的蒸发器来冷却。

为了减少泄漏流,此外在每个示例中,流量室通过在冰托盘纵向上的端壁可在端部封闭。

刮刀元件可连同空气引导元件一起在公共塑料模注工艺操作中被制造为单件模注塑料部件。因此,刮刀元件和空气引导元件在模注腔中被模制,所述模注腔受在公共工艺步骤中的模制工具约束。

附图说明

在下文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制冷器具的基本简图的局部截面图;

图2示出了自行站立的制冰机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制冰机的放大局部截面图;

图4示出了制冰机的后视图;

图5也示出了具有指示流动路径的空气引导元件的后视图;以及

图6示出了自行站立的模注塑料部件,其中集成有刮刀元件、连接壁、端壁和流量引导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制冷器具的区段的示意性截面侧视图,其具有在底部的冷冻格间1和上部子格间3,它们通过水平分离壁5彼此分离。两个冷冻格间和子格间1、3在前部由器具门4封闭。用于产生冰块的制冰机7被提供在上部子格间3中。

为了冷却冷冻格间1,蒸发器9以常规方式被提供,其例如在此联接到冷冻格间1的后表面。蒸发器9是制冷回路的一部分,所述制冷回路就其本身而言已知且在此未示出。

根据图1,制冰机7包括沟槽状冰托盘10,在托盘10中,冰块以下述方式被生产并且可引入到放置在下面的收集容器13中。收集容器13可在如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以抽屉的方式拉出制冷器具的子格间3。

图2示出了不具有收集容器3的自行站立制冰机7。可枢转脱模器15在此设置在沟槽状冰托盘10的中空空间中,并且可绕枢转轴线17枢转。沿着枢转轴线17,脱模器15包括彼此间隔一定距离的中间壁19,所述中间壁将冰块托盘10的中空空间再细分为单个格间。在制冰期间,通过脱模器15的枢转运动,以固态冷冻在脱模器15的中间壁19上的冰块从冰托盘10被移除。

在图2的左侧,脱模器15连接到电子控制设备21的致动器单元。分线盒23设置在电子控制设备21后面,其可借由清水供应管线填充有水龙头水,所述水龙头水可能借由入口开口25引入到冰托盘10中。冰托盘10在其纵表面27上具有支承角块29,以将其紧固到在图1中后部示出的空气引导元件31上。

根据图3,冰托盘10由在其前纵表面33上的刮刀元件35覆盖。刮刀元件35包括在纵向彼此以一定距离间隔开的刮刀肋,其部分突出到冰托盘10的上表面上方。

如图2所示,刮刀元件35的前表面借由上纵向边缘37过渡到竖直连接壁39中。根据图3,竖直连接壁39将冰托盘10从其前部的收集容器13分离。在其下纵向边缘38,连接壁39过渡到板式流量引导元件41中,所述流量引导元件在后部流量引导元件31的方向上向下倾斜地倾斜到距冰托盘10的底表面一定距离处。

还如图2所示,刮刀元件35由与连接壁39和流量引导元件41相同的材料配置成且与连接壁39和流量引导元件41一起配置为以U形中空型材形式的单件,其中冰托盘10的一部分突出到所述中空型材中。根据图3,冰托盘10的前部纵向壁33被支承在连接壁39的横向沟槽43中。

连接壁39连同冰托盘10和流量引导元件41一起约束流量室45,其在前部封闭冰托盘10。根据图1和3,流量室45供应有来自于制冷器具的底部冷冻格间1的冷空气。在冷冻格间1中产生的冷空气借由指示风扇47引入到受空气引导元件31约束的供应通道49中,并且排出通过空气引导元件31的下部出口开口51进入到冰托盘10下方的流量室45中。

在如图1所示的引入状态,收集容器13联接到驱动电机14,其以已知方式驱动设置在收集容器13中的螺旋输送机16,螺旋输送机16将冰块引导至收集容器13的前部。冰块借由在螺栓输送机前端的刀片(未示出)打碎。

根据图3,空气引导元件31的供应通道49被竖直向上导向并且开通到在深度方向x延伸的收集室53中,所述收集室53借由下部出口开口51联接到流量室45。流量室45在顶部受冰托盘底部和冰托盘10的前部纵向壁33约束。

其它流出开口55、57被提供在流出开口51上方。流出开口51、55、57定尺寸使得冷空气流的主流I通过下部流出开口51开通到下部流量室45中。比较而言,中心流出开口55将第一次级流II直接导向到冰托盘10的后纵向表面27上。其它次级流III通过上部流出开口57导向到冰托盘10上方的冷空气室59中。因此,冷空气可用主流I和两个次级流II和III从所有侧面导向到冰托盘10上。

根据图3,中心流出开口55在与冰托盘10的后部纵向壁27大致相同高度处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使得次级流II被直接导向到冰托盘纵向壁10上。流出流开口57距冰托盘10的距离为Δh。根据图5,空气引导元件31的流出流开口55配置为水平系列孔,其流出通道在流量方向上以圆锥的方式延伸。比较而言,设置在上方的流出开口57是纵向延伸的横向槽,其下游在流量方向连接偏转元件62,以将离开子流III向下在冰托盘10的上表面方向上偏转。通常,可在冰托盘10上方的冷却空气室59中借由两个子流II和III产生具有涡旋的紊流图案,从而有助于快速冷却在冰托盘10中的水表面。

图4示出了制冰机7的后视图,其中描述了冷空气主流I的流动路径。据此,冷空气主流I首先在深度方向x被导向到水平连接壁39上,且主流I沿着流量室45内的冰托盘10偏转到侧向中。

从图4还可以看出,流量引导元件41不沿着冰托盘10的整个长度延伸而是仅延伸至大约其一半。因此,空气出口区域61在冰托盘纵向上向上开通在流量引导元件41和与其相对的控制设备21之间,冷空气通过该空气出口区域61被向下导出流量室45。

根据图4,在冰托盘10的下方的底部在控制设备的区域中提供温度传感器63。温度传感器监测冰托盘10的实际温度并且将其传送到控制设备21。与控制设备21相对的纵向表面用模制到流量引导元件41上的端壁65封闭,所述端壁65从外部约束流量室45。两个空气出口67也配置在连接壁39中,冷空气通过该空气出口可离开流量室45。

因此,借由流入表面流入到流量室45中的主流I被端壁65和连接壁39偏转到侧向中且借由空气出口区域61向下传输。这意味着,温度传感器63不直接遭受冷空气流,直接遭受冷空气流会证伪监测实际温度。

图5示出了刮刀元件35、以及连接壁39、端壁65和流量引导元件41作为单件塑料部件,其在制造方面可使用模注工艺容易地制造。该部件实施为从前述限定的空气出口区域61和在前部连接壁39中的两个空气出口67完全封闭。因此,可减少不导致形成冰的泄漏流。

还如图5所示,开通到顶部冷却空气室59中或直接导向到冰托盘10的纵向表面27上的出口开口55、57延伸长度l1,其大致对应于如图2所示的冰托盘10的长度l2。因此在操作期间,冰托盘10中基本整个自由水表面通过上部出口开口55、57冷却。比较而言,下部出口开口51的长度l3减少,且大致匹配流量引导元件41的长度。

为了开始制冰机7操作,首先压下图2中的控制设备21的致动按钮。为了填充冰托盘10,临时存放在水容器23中的清水借由入口开口25引入到冰托盘10中。一旦形成冰,集成在冰托盘10中的加热元件被短暂地致动,使得在冰托盘10中形成的冰块开始溶化且借由在枢转运动中的脱模器15蘸取到刮刀元件35上面。已经蘸取到刮刀元件35上面的冰块69在图2中以示例的方式被示出。刮刀元件35在收集容器13的方向向下倾斜地倾斜,使得被刮扫在其上的冰块可滑动到收集容器中。

附图标记列表

1 冷冻格间

3 子格间

5 分离壁

7 制冰机

4 器具门

9 蒸发器

10 冰托盘

13 收集容器

14 驱动电机

15 脱模器元件

16 螺旋输送机

17 枢转轴线

19 中间壁

21 控制设备

23 水容器

25 入口开口

27 冰托盘10的后部纵向壁

29 支承角块

31 空气引导元件

33 冰托盘10的前部纵向壁

35 刮刀元件

37,38 纵向边缘

39 连接壁

41 流量引导元件

43 横向沟槽

45 流量室

47 风扇

49 空气供应通道

51 下部出口开口

53 收集室

55,57 上部出口开口

59 冷空气室

61 空气出口区域

62 偏转元件

63 温度传感器

65 端壁

67 空气出口

69 冰块

l1 出口开口55,57的长度

l2 冰托盘10的长度

l3 下部出口开口51的长度

I 主流

II,III 次级流

x 深度方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