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药用植物石斛腋芽繁殖的方法

药用植物石斛腋芽繁殖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用植物石斛腋芽繁殖的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剪取集中培育的迭鞘石斛(D.denneanum Kerr.)三年生茎株上腋芽所生长成的小植株,简称腋芽苗,在单层遮阳网大棚中进行,荫蔽度均在65%。采用小岩石块或碎砖块、煤渣及树皮作为基质载体;整地作墒或畦;种植;田间抚育管理。本发明利用自然栖息的野生分散的石斛种源和人工种植后石斛茎株上的腋芽,展开石斛快速、速生栽培;研究石斛个体生育过程的特性与规律,为石斛种植产业化提供种源与规范栽培技术;对野生石斛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上具有现实的意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384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金陵植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58306.9

  • 发明设计人 沈栋侠;姚德兴;邵德林;曾锋;

    申请日2011-03-1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赛晓刚

  • 地址 665000 云南省思茅市思茅区洗马河路14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56: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6-05

    授权

    授权

  • 2011-09-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31/00 申请日:201103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8-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生石斛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特别是涉及石斛快速、速生栽培技术。

技术背景

自然野生条件下,石斛主要行无性分株繁殖,其繁殖系数低,若干年才能扩大居群。开始人工种植后,仍需若干年才能分株繁殖。因此,石斛种源远不能满足种植发展的需求。尤其目前野生石斛种源严重贫乏,种源缺乏已是头等障碍,如何设法解决种源,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我国药用石斛种类甚多,其生物学特性不尽相同,多数石斛物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茎株的上、中端上,常有腋芽(上位芽)萌发,随即芽基部长出气生根而形成小“植株”,俗称“龙抱柱”,将它割离母株后可作繁殖的种源进行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石斛生长过程中习性,发明一种药用植物石斛腋芽繁殖的方法,它利用自然栖息的野生分散的石斛种源和人工种植后石斛茎株上的腋芽,展开石斛快速、速生栽培的方法。

本发明药用植物石斛腋芽繁殖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一种药用植物石斛腋芽繁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以下步骤:

(1)、选取材料、地点和基质:

剪取当年移栽种植的野生迭鞘石斛,三年生茎株上腋芽所生长成的小植株即腋芽苗,在单层遮阳网大棚中进行,采用小岩石块或碎砖块、煤渣及树皮作为基质;

(2)、整地作墒:

首先清除种植地块上的杂草、小灌木,然后按墒宽1.3m,墒沟宽50cm作墒,将沟内铲挖10cm深的泥土覆于墒上,耙平压实,用基质铺覆于墒面15cm厚,保持墒面平而整齐;

(3)、种植:

7~8月陆续将剪取的腋芽苗截去小苗带有母茎株两端,形成倒T字形的种栽后进行种植,栽时,按株行距10×10cm,将种栽排放于墒面上,然后用小石子与小块树皮压盖于苗的根际部,使幼苗固着,不倒伏,覆盖物不宜太厚,以盖没苗的气生根为度;

(4)、田间抚育管理:

自栽种开始,即行管理,保持栽培地块湿润,不积水,每年4~9月生长期间,用复合肥喷施叶面,每隔半个月喷施一次,第二年开始,田间增设定植岡,将幼苗固定于定植岡孔中,防止倒伏,幼苗生长过程中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田间还固定样本进行生长发育的系统观测。

所述的步骤(1)中的单层遮阳网大棚的荫蔽度在65%,所述步骤(2)中的复合肥的浓度为0.4%。

本发明具有下列特点:

1、野生叠鞘石斛已通过6年的驯化培育中,获得了优厚的管理待遇,促进了茎株的健壮成长,茎株体内营养积累丰富,为后发生高位芽提供了足够的能源。

2、选材较严格,能保持茎株3年生的一致性,无腋芽萌生的茎株占14%,劣材剔除较好。

3、腋芽苗萌生的位置都集中偏生在茎株顶端,中端、下端少,这与植物生理年龄相关。当顶端腋芽苗切取后,其下部茎株节位上又萌生腋芽了。

4、高位芽萌发多少,除了培育条件外,与前期生长旺盛有相关,须要进一步验证。

5、石斛因种类不同,其高位腋芽萌发率有显著不同,束花、金钗、马鞭、叠鞘等石斛高位腋芽多;球花、密花、鼓槌等石斛的高位腋芽少。

附图说明

下面以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限于此。

图1为云南省思茅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简称民药所)当年移栽种植的野生迭鞘石斛(D.denneanum Kerr.)三年生茎株上腋芽所生长成的小植株(简称腋芽苗。

图2为迭鞘石斛腋芽苗生长动态变化示意图。图2中的横轴代表月份;纵轴代表茎株生长高 度(cm)。

曲线说明:带“□”为02年新生茎株生长动态变化曲线。

带“△”为03年新生茎株生长动态变化曲线。

带“×”为04年新生茎株生长动态变化曲线。

带“*”为05年新生茎株生长动态变化曲线。

图3为迭鞘石斛芽繁殖茎株生长量示意图。图3中的纵轴代表茎株生长高度(cm);横轴1、2、3、4分别代表:

1代表:一年生生长量

2代表:一年生至二年生生长量

3代表:一年生至三年生生长量

4代表:一年生至四年生生长量

具体实施方式

(1)、选取材料、地点和基质:

剪取当年移栽种植的野生(或人工种植)迭鞘石斛,三年生茎株上腋芽所生长成的小植株即腋芽苗,在单层遮阳网大棚中进行,采用小岩石块或碎砖块、煤渣及树皮作为基质;

(2)、整地作墒:

首先清除种植地块上的杂草、小灌木,然后按墒宽1.3m,墒沟宽50cm作墒,将沟内铲挖10cm深的泥土覆于墒上,耙平压实,用基质铺覆于墒面15cm厚,保持墒面平而整齐;

(3)、种植:

7~8月陆续将剪取的腋芽苗截去小苗带有母茎株两端,形成倒T字形的种栽后进行种植,栽时,按株行距10×10cm,将种栽排放于墒面上,然后用小石子与小块树皮压盖于苗的根际部,使幼苗固着,不倒伏,覆盖物不宜太厚,以盖没苗的气生根为度;

(4)、田间抚育管理:

自栽种开始,即行管理,保持栽培地块湿润,不积水,每年4~9月生长期间,用复合肥喷施叶面,每隔半个月喷施一次,第二年开始,田间增设定植岡,将幼苗固定于定植岡孔中,防 止倒伏,幼苗生长过程中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田间还固定样本进行生长发育的系统观测。

所述的步骤(1)中的单层遮阳网大棚的荫蔽度在65%,所述步骤(2)中的复合肥的浓度为0.4%。

实施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剪取云南省思茅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简称民药所)当年移栽种植的野生迭鞘石斛(D.denneanum Kerr.)三年生茎株上腋芽所生长成的小植株(简称腋芽苗)。见图1

1、2试验地点

在公司育苗中心的单层遮阳网大棚中进行;03~05年在公司试验地与南本示范基地内进行。荫蔽度均在65%。

1.3基质(载体)为了利水、透气,都采用小岩石块或碎砖块、煤渣及树皮。

1.4整地作墒(畦)  首先清除种植地块上的杂草、小灌木,然后按墒宽1.3m,墒沟宽50cm作墒,将沟内铲挖10cm深的泥土覆于墒上,耙平压实,用基质铺覆于墒面15cm厚,保持墒面平而整齐。

1.5种植  7~8月陆续将剪取的腋芽苗截去小苗带有母茎株两端,形成倒T字形的种栽后进行种植。栽时,按株行距10×10cm,将种栽排放于墒面上,然后用小石子与小块树皮压盖于苗的根际部,使幼苗固着,不倒伏。覆盖物不宜太厚,以盖没苗的气生根为度。

1.6田间抚育管理  自栽种开始,即行管理,保持栽培地块湿润,不积水。每年4~9月生长期间,用0.4%公司研制的复合肥喷施叶面,每隔半个月喷施一次。第二年开始,田间增设定植岡,将幼苗固定于定植岡孔中,防止倒伏。幼苗生长过程中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田间还固定样本进行生长发育的系统观测。

2.结果与分析

2.1腋芽苗繁殖的成活效应  腋芽苗栽种后,幼苗的气生根继续伸长,蔓延附生在基质上;经过50~60d,附生着的种苗已固着生长,才算成活,腋芽苗栽种的成活率可达100%。

2.2腋芽苗生长发育的状态  栽种成活的小苗,当年继续生长,直至越冬休眠才停滞生长,而其茎株逐渐增粗。次年早春起身时,幼苗茎基部萌生1个新芽,而随着气温的增高,芽上的叶片展开,茎株伸长;而自身(二年生)成为母茎株,已停滞生长了,保持年前的状态,不再长高了。当年新生的仔茎株进入6~8月旺盛生长期,植株生长速度逐步加快,直至越冬休眠。当年新生茎株高度、叶片数、茎径均高于母茎株。第三年,母茎株成了祖茎株,仔茎株又成了母茎株,又在母茎株基部萌芽成孙茎株。祖茎株已逐步衰老,茎略有收缩变细,茎上出现槽沟,表示茎株进入生殖生长时期,现蕾、开花、结实,完成茎株的生活期。由此可见,萌蘖茎株都是二年生茎株基部萌芽发生的。腋芽苗如此年复一年生长的节奏,足以阐明腋芽繁殖是按合轴生长规律进行。详见图2。

2.3腋芽苗的繁殖速度

腋芽苗栽种后依靠萌蘖芽的萌发生长产生后代,形成丛生。丛生茎株中存在年龄差异与繁殖生长速度的不同。从表1结果表明:栽种第一年的茎株高28.6cm;第二年的新茎株高52.6cm,比第一年茎株增长40%;第三年新茎株高79.5cm;又比第二年茎株增长351.1%;第四年新茎株高106.8cm,又比第三年茎株增长34.3%。

又从表2母茎株萌蘖芽来看:第二年开始母茎株只萌生1个新茎株,其繁殖比例1∶1;第三年的母茎株可萌生1~3个新茎株,其比例1∶1.7;第四年茎株平均萌蘖数2个,繁殖比例:1∶2。由此可见,腋芽苗栽种后的繁殖数量多少与种植年限、茎株盘的大小及种植后的生长好、坏有相关性

2.4腋芽苗生长量和生长速度

从图2和表2的4年系统观测结果阐明:一年生腋芽苗当年生长至二年母茎形成而产生新茎株后,自身不再生长,而茎粗略增加。每年新生的仔茎株都从4月初开始进入生长期,茎株生长高度和茎粗、叶片数都显著增长,而茎节数基本不增加。6~9月进入生长旺盛期,这4个月的增长速度更快,平均月增长12.3cm/m;3~5月3个月的平均月增长10.6cm/m;10~11月已停滞增长,进入越冬休眠期。新生仔茎株的年生长高度是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加,如05年新生茎株可达106.8cm,显然比04~02年的茎株增高。说明二年生母茎株年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逐步转化为仔茎株生长所需,而自身逐步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第三年开花、结果后完成生活 周期。

2.5腋芽苗4年生长动态变化

再从表2和图3的结果看:不同年份的新生仔茎株生长状态都比二年生母茎株和3年生祖茎株好,可谓一代胜似一代,即使同一年份的腋芽苗种植3年时,其母茎株、祖茎株的生长高度比仔茎株差,犹如仔茎株>母茎株>祖茎株的规律。而茎株茎的粗细,却当年生的新茎株的茎径比二年生母茎株略差些,其原因是茎株刚进入休眠越冬之前,其体内营养尚未完全转化所致,待翌年茎叶衰老时增粗,另一方面,三年生以上的老茎株都有衰老收缩而变细,且出现槽沟。

实施例

(1)、选取材料、地点和基质(载体):剪取云南省思茅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简称民药所)当年移栽种植的野生迭鞘石斛(D.denneanum Kerr.)三年生茎株上腋芽所生长成的小植株(简称腋芽苗)。见图1,在单层遮阳网大棚中进行,荫蔽度均在65%。为了利水、透气,都采用小岩石块或碎砖块、煤渣及树皮作为基质(载体)。

(2)、整地作墒(畦):首先清除种植地块上的杂草、小灌木,然后按墒宽1.3m,墒沟宽50cm作墒,将沟内铲挖10cm深的泥土覆于墒上,耙平压实,用基质铺覆于墒面15cm厚,保持墒面平而整齐。

(3)、种植:7~8月陆续将剪取的腋芽苗截去小苗带有母茎株两端,形成倒T字形的种栽后进行种植。栽时,按株行距10×10cm,将种栽排放于墒面上,然后用小石子与小块树皮压盖于苗的根际部,使幼苗固着,不倒伏。覆盖物不宜太厚,以盖没苗的气生根为度。

(4)、田间抚育管理:自栽种开始,即行管理,保持栽培地块湿润,不积水。每年4~9月生长期间,用0.4%公司研制的复合肥喷施叶面,每隔半个月喷施一次。第二年开始,田间增设定植岡,将幼苗固定于定植岡孔中,防止倒伏。幼苗生长过程中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田间还固定样本进行生长发育的系统观测。

成活生长的腋芽苗必须在休眠期移栽,移栽期不当对苗生长有影响。三年生茎株开始落叶,落叶变成光杆后,方可剪收产品。

本发明的腋芽苗繁殖,确实是石斛种植业中的一条有效利用种源的途径。它不仅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栽种3年即可获得产品收益,栽种5年即进入盛产期。

腋芽苗栽种3年后形成丛生状态。丛生中不同年龄的茎株之间,生长速度与生长状态是有差异,而总的趋势是一代胜似一代。但这一代胜似一代主要显示于萌蘖茎株数的增多和生物产量的增加及母株茎盘的扩大上;茎株高度上不因一代胜似一代而永久长高上去,还是与母株相似。若萌蘖芽少,管理好,则茎株显然超过母株。

腋芽苗栽种后的年生育周期为8个月,3月初起身萌芽生长,6~9月为生长旺盛期,11月进入休眠越冬。这一节律为腋芽繁殖与栽种管理制定措施提供了依据。

野生石斛茎株上产生的腋芽苗,是石斛逆境条件下发生的适应性。

腋芽苗生长速度比组培苗快2~3年。

本发明3年生石斛茎株腋芽苗萌生率和繁殖系数。

叠鞘石斛茎株通过4~10月的繁殖培育,腋芽苗萌生喜人,成片展翅“小鸟”似的躲在茎端。据统计考察324m2的试验地块中剪取4次腋芽苗总共获得腋芽苗91106株,集约培育苗床0.81亩。叠鞘石斛腋芽苗萌发考察的结果列于表1。从表1数据看出:茎株萌生腋芽苗率(%)294.3,茎株繁殖率(%)4.91;茎株繁殖系数为1∶4.9,平均1个茎株能繁殖5个腋芽苗。

表1叠鞘石斛高位腋芽苗萌发的考察

2、腋芽苗繁殖最佳时期

一般腋芽苗全年都能繁殖,栽种而繁殖最佳时期是茎株上小苗生长10cm左右时剪取培植,其效应最佳。幼苗按5~6cm×5~6cm株行距集约栽培于苗床。栽后需保持地块湿润,幼苗的气生根能继续蔓延生长。附生在基质(石料)上;经过50~60d后种苗已固着生长,这才算成活,成活率可达100%。

3、腋芽苗生长发育的状态

栽种成活的小苗,当年继续生长,直至越冬休眠才停滞生长,而其茎株逐渐增粗。次年早春起身时,幼苗茎基部萌生1个新芽,而随着气温的增高,芽上的叶片展开,茎株伸长;而自身(二年生)成为母茎株,已停滞生长了,保持年前的状态,不再长高了。当年新生的仔茎株进入6~8月旺盛生长期,植株生长速度逐步加快,直至越冬休眠。当年新生茎株高度、叶片数,茎径均高于母茎株。第三年母茎株成了祖茎株,仔茎株又成了母茎株,又在母茎株基部萌芽成孙茎株。祖茎株已逐步衰老,茎略有收缩变细,茎上出现槽沟,表示茎株进入生殖生长时期,现蕾、开花、结实、完成茎株3年的生活期。由此可见,萌蘖茎株都是二年茎株基部萌芽发生的。腋芽苗繁殖都是按合轴生长规律,年复一年的生长节奏,生长着。腋芽苗栽培4年后,即进入旺盛生长时期,亦是高产期。

4、种植产品的采收

三年石斛茎株开始落叶,落叶后变成光杆,方可剪收产品。但田间茎株营养好的的情况下,落叶时间会延长,不影响采收。

本发明充分利用石斛生长的习性,进行多年深入驯化栽培研究。现已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且能提高腋芽萌生率和繁殖系数的技术,能多快好省的发展种源,为人工种植产业化中解决种源的有效途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