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生产生物絮凝剂的工艺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生产生物絮凝剂的工艺

摘要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生产生物絮凝剂的工艺,属于环境工程中的大宗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通过投加碱性药剂,使剩余污泥中有机体细胞水解破碎,释放絮凝活性的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得到的水解胶体混合液具有絮凝活性,可以作为生物絮凝剂应用到污水处理系统中。将水解胶体混合液进行不同的后处理,可以得到不同种类的生物絮凝剂。将剩余污泥视为一种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与其他剩余活性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相比,具有较高的资源化利用附加值。生产的生物絮凝剂对废水的除浊、去除毒性有机物和毒性无机物等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可以应用到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9-12

    授权

    授权

  • 2011-08-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1/52 申请日:201012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6-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中的大宗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产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生产生物絮凝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剩余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及废水处理不可避免的固体副产品。剩余污泥产量巨大。据估计,全球一年可能产生干污泥达1亿t。大量积累的剩余污泥不仅将占用土地,而且将成为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一大公害。如何妥善科学地处理处置剩余污泥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课题。当今剩余污泥处理处置领域内,将剩余污泥视为一种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在治理污染的同时变废为宝已成为共识。目前,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主要有污泥的农田林地利用、回收能源和建材利用等。由于剩余污泥中含有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藻类等有机体,这些有机体中含有大量糖蛋白、多糖、蛋白质、纤维素和DNA等物质,它们是生物絮凝剂的主要成分。因此,用剩余污泥生产生物絮凝剂,与其他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相比,资源化利用附加值较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剩余污泥为原料,通过化学水解破碎剩余污泥中有机体细胞,生产生物絮凝剂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通过投加碱性药剂,使剩余污泥中有机体细胞水解破碎,释放絮凝活性的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得到的水解胶体混合液具有絮凝活性,可以作为生 物絮凝剂应用到污水处理系统中。将水解胶体混合液进行不同的后处理,可以得到不同种类的生物絮凝剂。具体过程如下: 

(1)制备剩余污泥水解悬浮液:在15~120℃水解反应0~60分钟,得到水解胶体混合液作为生物絮凝剂MBF。 

(2)将生物絮凝剂MBF静置沉降1~12小时得到上清液和残渣悬浮液,或在200~500转/min的转速下离心分离5~60分钟得到上清液和残渣沉淀。上清液作为生物絮凝剂LBF,残渣悬浮液或残渣作为生物絮凝剂RBF。 

(3)将生物絮凝剂LBF酸化,静置沉降1~5小时或在200~500转/min的转速下离心分离5~20分钟,得到二次上清液和二次残渣;二次上清液作为生物絮凝剂SLBF,二次残渣作为生物絮凝剂副产品SRBF被回收利用。 

剩余污泥水解悬浮液中,干物质与水的质量百分比为0.5~3%,干物质与水的质量百分比优选范围为1.5~2%;干物质与氢氧化钠的质量百分比为1∶0.01~1∶10.0,干物质与氢氧化钠的质量百分比的优选范围为1∶1~1∶2。 

水解反应在常压或者不大于0.35MPa的低压下进行,优选范围为0.1~0.25MPa。 

所述的剩余污泥为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工艺的剩余活性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污泥。 

由于水和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和特性不同、絮凝剂的种类、成分和特性不同、对水和废水的处理要求不同,对于不同来源的水和废水进行絮凝处理,可以选用不同种类的絮凝剂,达到不同的处理效果。所述的生物絮凝剂MBF、LBF、RBF、SLBF和副产品SRBF的成分和特性不同,可以根据不同来源的水和废水以及处理要求选用。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该方法与其他剩余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相比,具有 较高的资源化利用附加值。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生物絮凝剂对废水的除浊、去除毒性有机物和毒性无机物等均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技术方案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中絮凝实验和絮凝效果表征方法为: 

废水的除浊:采用自来水分别配制5g/L高岭土悬浮液和10g/L淀粉悬浮液作为絮凝实验水样,向待测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物絮凝剂,调节水样pH,以相同条件不添加絮凝剂的水样作为空白对照。经六联混凝搅拌仪搅拌后静置20分钟,在550nm处测定上清液的吸光度。废水的絮凝除浊效果用絮凝率表征: 

絮凝率(%)=(A-B)/A×100 

式中,A-空白水样上清液的吸光度值,B-待测水样上清液的吸光度值。 

废水的脱毒:采用自来水分别配制100mg/L染料(直接翠兰)、对硝基酚、六价铬废水,分别向待测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物絮凝剂,调节水样pH,以相同条件不添加絮凝剂的水样作为空白对照。经六联混凝搅拌仪搅拌后静置20分钟,取上清液测定污染物的浓度,废水的絮凝脱除污染物效果用去除率表征: 

去除率(%)=(C0-C)/C0×100 

式中,C0-空白水样上清液的污染物浓度,C-待测水样上清液的污染物浓度。

实施例1 

按干物质与水的质量百分比为2%,干物质与氢氧化钠的质量百分比为1∶2,将剩余污泥、水与氢氧化钠三者混合均匀制备剩余污泥水解悬浮液,于常压(0.1MPa)下70℃水解反应5分钟,得到生物絮凝剂MBF。MBF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为98.8%。将MBF在400转/min的转速下离心分离30分钟,得到上清液和残渣,上清液作为生物絮凝剂LBF,对对硝基酚废水去除率为60.2%; 残渣作为生物絮凝剂RBF,对六价铬废水去除率为72.5%。将LBF酸化,静置沉降4小时,得到二次上清液和二次残渣,二次上清液作为生物絮凝剂SLBF,对淀粉悬浮液的絮凝率为81.8%;二次残渣作为生物絮凝剂副产品SRBF被回收利用。 

实施例2 

按干物质与水的质量百分比为2%,干物质与氢氧化钠的质量百分比为1∶0.08,将剩余污泥、水与氢氧化钠三者混合均匀制备剩余污泥水解悬浮液,于0.25MPa下120℃水解反应20分钟,得到生物絮凝剂MBF。MBF对淀粉悬浮液的絮凝率为82.4%。将MBF静置沉降10小时,得到上清液和残渣悬浮液,上清液作为生物絮凝剂LBF,对对硝基酚废水去除率为59.1%;残渣悬浮液作为生物絮凝剂RBF,对染料废水的去除率为99.6%。将生物絮凝剂LBF酸化,在250转/min的转速下离心分离5分钟,得到二次上清液和二次残渣,二次上清液作为生物絮凝剂SLBF,对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为99.3%,二次残渣作为生物絮凝剂副产品SRBF被回收利用。 

实施例3 

按干物质与水的质量百分比为1.7%,干物质与氢氧化钠的质量百分比为1∶0.04,将剩余污泥、水与氢氧化钠三者混合均匀制备剩余污泥水解悬浮液,于0.25MPa下120℃水解反应40分钟,得到生物絮凝剂MBF,对染料废水的去除率为98.9%。将MBF在450转/min的转速下离心分离20分钟,得到上清液和残渣,上清液作为生物絮凝剂LBF,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为92.5%;残渣作为生物絮凝剂RBF,对对硝基酚废水去除率为58.4%。将生物絮凝剂LBF酸化,静置沉降3小时,得到二次上清液和二次残渣,二次上清液作为生物絮凝剂SLBF,对淀粉悬浮液的絮凝率为80.6%;二次残渣作为生物絮凝剂副产品SRBF被回收 利用。 

实施例4 

按干生物污泥与水的比例为1.7%(质量百分比),干生物污泥与氢氧化钠的比例为1∶2(质量百分比),将生物污泥、水与氢氧化钠三者混合均匀制备剩余污泥水解悬浮液,于常压(0.1MPa)下15℃水解反应10分钟,得到生物絮凝剂MBF,对六价铬废水去除率为71.5%。将生物絮凝剂MBF 450转/min的转速下离心分离25分钟,得到上清液和残渣,上清液作为生物絮凝剂LBF,对淀粉悬浮液的絮凝率为81.0%;残渣作为生物絮凝剂RBF,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为96.3%。将生物絮凝剂LBF酸化,静置沉降3小时,得到二次上清液和二次残渣,二次上清液作为生物絮凝剂SLBF,对染料废水的去除率为98.2%;二次残渣作为生物絮凝剂副产品SRBF被回收利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