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和信息记录介质

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和信息记录介质

摘要

本发明通过具有初始化用波长的第1光束(A)对记录膜的一部分进行部分初始化,通过具有与用于记录再现信息的波长对应波长的第2光束(B),对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聚焦调整,通过第1光束(A)进行记录膜的初始化,由此能够使具有多个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全部信息层的记录膜可靠地初始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672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00889.8

  • 申请日2009-09-02

  • 分类号G11B7/26;G11B7/0055;G11B7/24;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汪惠民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26: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9-25

    授权

    授权

  • 2011-10-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11B7/26 申请日:2009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5-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激光等的照射来进行信息记录以及/或再现(以下,称为记录再现)的信息记录介质,尤其涉及具有多层记录膜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以及其信息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例,具有可采用激光利用光学的方法对记录膜记录、删除、改写信息的相变化型信息记录介质。关于相变化型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删除、改写,利用了在该记录膜中相变化材料于结晶和非晶态之间发生可逆变化的原理。具体地说,一般通过使一部分记录膜非晶质化(非晶态化)后形成记录标记来执行信息的记录,通过使记录标记结晶化来执行删除。通过将记录膜加热到熔点以上之后再急冷来进行非晶质化。另一方面,通过将记录膜加热到结晶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或者加热到熔点以上之后再慢冷却来进行结晶化。

作为相变化型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例,具有当前已商品化的″Blu-rayDisc″的信息记录介质。该″Blu-ray Disc″被用作与数字高品质电视广播(高清晰度电视广播:High definition televisoin)对应的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容量具有25GB(1层)以及50GB(单面2层),转送速度具有36Mbps(1倍速)。作为该1倍速改写型的Blu-ray Disc的记录膜材料,例如采用GeTe和Sb2Te3之间的固溶体(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将Sb置换为Bi的GeTe和Bi2Te3之间的固溶体(参照专利文献2)。

在″Blu-ray Disc″中,以上述记录膜为首,为了形成反射膜、电介质膜而一般采用溅射法。通过该溅射法形成的相变化薄膜在一般情况下都是非晶质状态(非晶状态)。因此,在″Blu-ray Disc″中,在记录信息之前,需要预先使信息记录介质的数据区域中记录膜的整个区域结晶化。这样将记录膜的整个区域从非晶质状态开始进行结晶化的处理称为初始化(Initialize)。

最近为了更高速地处理更多的信息以储存大量信息,而在信息记录介质中进行了用于记录再现的光束的短波长化。因此,如上述″Blu-ray Disc″那样,采用了405nm(400~410nm)的激光。另外,为了降低制造成本,还需要缩短使记录膜的整个区域结晶的初始化所需的时间。因此,需要采用具有规定功率的较大光斑(spot)形状光束来使记录膜的较宽范围能够在短时间内初始化的结构。因此,作为初始化用光束,而采用容易获得高输出的波长810nm(800~820nm)的激光。

图9是示出现有初始化装置的一般结构的概略图。如图9所示,通过来自光头200的光束A来照射信息记录介质209,使信息记录介质209的记录膜初始化。在图9中,射出波长810nm的光束A的光源201通过激光驱动电路208来控制光源201的输出功率。从光源201射出的光束A通过光路补正单元206、准直透镜207在分束器203中反射。被分束器203反射的光束A通过物镜205来照射信息记录介质209。然后,在信息记录介质209的记录膜等中反射的光束A再次通过物镜205入射到聚焦误差检测器210。此时,在聚焦误差检测器210中检测出的表示光束A的电信号被输入到聚焦误差信号生成电路211。在聚焦误差信号电路211中,形成聚焦误差信号,将该聚焦误差信号输出至聚焦伺服电路212。聚焦伺服电路212根据聚焦误差信号来驱动音圈204,并调整物镜205的位置。这样,聚焦伺服电路212驱动音圈204进行物镜205的位置调整,由此使光束A聚焦于信息记录介质209的规定记录膜的位置。此外,还通过控制器213来控制激光驱动电路208及聚焦伺服电路212。(参照专利文献3)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采用如上所述结构的初始化装置对具有2层信息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初始化的初始化方法,其中该信息层具有记录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2259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22593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5865号公报

为了使信息记录介质大容量化,除了使记录再现用光束短波长化之外,还开发出具有超过2层的3层以上的多个信息层(记录膜)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在这样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通过向该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个面照射光束,来对各信息层的记录膜记录信息,并再现各记录膜所记录的信息。

图10是示出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概括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图10所示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300是具有四个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剖视图。图10所示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300构成为在由聚碳酸酯形成的基板301上具有第1信息层302、第1透明分离层303、第2信息层304、第2透明分离层305、第3信息层306、第3透明分离层307、第4信息层308以及由紫外线效果树脂形成的盖层309。在各信息层上形成记录膜。从盖层309侧照射记录再现用的光束,进行对各信息层的记录膜的记录再现。

在如图10所示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为了形成膜也采用溅射法,利用溅射法形成的各信息层(302、304、306、308)中的相变化薄膜即记录膜几乎都是非晶质状态(非晶态状态)。因此,在记录信息之前,需要预先使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膜中的记录再现区域即数据区域的整个区域结晶化。

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针对具有2层信息层作为多个信息层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但是,关于对信息层具有比2层多的3层以上的多个层即多层信息层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初始化方法中,对所有层进行可靠的初始化处理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在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对位于距入射光束的面最远位置的信息层(里侧信息层)和位于最近位置的信息层(前侧信息层)之间的中间信息层进行可靠的初始化是非常困难的。在具有这样的3层以上的多个层即多层信息层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各信息层间的距离仅存在非常短的间隔,因此确定如上所述的中间信息层的位置且仅可靠地初始化处理该中间信息层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情况下,照射到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光束通过各个信息层,因此受各信息层的透射率影响,当通过各个信息层时渐渐衰减。另外,为了能够使光束可靠地透过各个信息层,而在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提高各信息层的透射率,并且将厚度设定得较薄。因此,各信息层中的反射光量减少,各信息层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电平变低,而难以与噪声识别。结果,在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的各层位置上根据聚焦误差信号来高精度检测相应的信息层是非常困难的,从而无法可靠地确定相应的各信息层并初始化。

如上所述,通过采用现有的初始化方法,在各个信息层的记录膜位置上对具有3层以上的多个层即多层信息层的信息记录介质高精度地进行聚焦调整来初始化是非常困难的,从而不可能使所有信息层的记录膜完全初始化。

以下,本发明人对具有图10所示的4个信息层(记录膜)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300的初始化方法进行了基于各种实验结果的考察后作出说明。

为了采用图10所示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300来进行初始化处理,本发明人使用了射出810nm波长的光束的光学设备即光头。

通常,在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的初始化处理中,从里侧信息层向前侧信息层依次进行初始化处理是高效且优选的初始化方法,其中,里侧信息层位于距来自光头的光束的入射面远的位置,前侧信息层位于距光束的入射面近的位置。因此,在图10所示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300中,以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第3信息层306、第4信息层308的顺序从基板301侧(距光束入射面最远的里侧)的信息层向盖层309侧(距光束入射面近的前侧)依次进行初始化处理。

在初始化处理中,为了照射距光束入射面最远的第1信息层302,而使光束通过了第2信息层304、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这样每当光束通过第2信息层304、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时,来自光头的光束渐渐衰减。因此,与具有一个信息层的单层信息记录介质相比,在多层信息记录介质300中,对距光束入射面最远的第1信息层302照射光束时的来自第1信息层302的反射光量非常少。另外,即使关于其它信息层304、306、308,也需要抑制在光束通过各信息层304、306、308时产生的衰减,因此由透射率高的材料形成。因此,来自各信息层304、306、308的反射光量当然较少。在本发明人的实验中,因为在对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300照射波长为810nm的光束时的来自各信息层304、306、308的反射光量少而未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所以在所检测的聚焦误差信号中与噪声的鉴别是非常困难的。

如上所述,来自各信息层304、306、308的反射光量(反射率)减少,会导致根据该反射光量生成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电平也变低。结果,根据所生成的聚焦误差信号在各个信息层304、306、308的记录膜位置聚焦是非常困难的。

图11A~图11E示出对图10所示的具有4个信息层的信息记录介质300照射波长810nm的光束(红外色)时的聚焦误差信号。这里采用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300是采用405nm(400~410nm)的光束记录并再现信息的信息记录介质。

此外,以下进行第2信息层304及第3信息层306的初始化,但它们的初始化是在刚刚实验性地形成了各个信息层之后进行的。

图11A示出在全部信息层302、304、306、308初始化之前的状态下检测出的聚焦误差信号。如图11A所示,在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300中距光束入射面最远、最里侧的第1信息层302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电平为高值。关于最里侧的第1信息层302,不需要光束通过该信息层,所以反射光量比较大。此外,根据第1信息层302的膜构成(包含膜厚、光学常数),还具有初始化前比初始化后的反射光量大的情况。

图11B示出在第1信息层302初始化后、下一第2信息层304初始化前的状态中的聚焦误差信号。即,图11B所示的聚焦误差信号为第2信息层304、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没有初始化的状态。

如图11B所示,因为来自第2信息层304的反射光量少,所以第2信息层304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电平非常低。因此,难以在第2信息层304的位置上聚焦,从而对第2信息层304可靠地进行初始化处理是困难的。

图11C示出在第1信息层302以及第2信息层304初始化后、下一第3信息层306初始化前的状态中的聚焦误差信号。即,图11C所示的聚焦误差信号为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没有初始化的状态。如图11C所示,因为来自第3信息层306的反射光量少,所以第3信息层306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电平非常低。

图11D示出在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以及第3信息层306初始化后、下一第4信息层308初始化前的状态中的聚焦误差信号。如图11D所示,因为来自第4信息层308的反射光量少,所以第4信息层308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电平非常低。

图11E示出在使全部信息层302、304、306、308初始化的状态下照射波长810nm的光束时的聚焦误差信号。

在如上那样对具有4个信息层(记录膜)的信息记录介质300照射波长810nm的光束时的聚焦误差信号中,因为应该初始化处理的信息层中的电平低,所以不容易在该信息层(记录膜)的位置上聚焦光束,从而可靠地初始化处理该信息层(记录膜)是非常困难的。即使采用其它波长例如波长680nm的光束(红色)来进行如上所述的实验,也能够获得同样的结果。

上述专利文献3公开了如下的方法:在具有两个信息层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处理中在两个信息层中的里侧信息层(距光学束入射面远的一侧的信息层)初始化后、前侧的信息层(距光学束入射面近的一侧的信息层)初始化前,确定该前侧信息层所存在的区域位置(厚度100μm的范围),使该前侧信息层的一部分初始化。

如上述那样考虑了如下的情况:通过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初始化方法,在应该初始化的信息层的初始化处理前,假定存在该信息层的区域,对所假定的区域照射初始化用光束,使该信息层部分初始化。但是,这样的初始化处理方法,虽然能够针对具有两个信息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初始化,不过在具有3层以上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基于以下理由,而难以进行初始化处理,因此该初始化处理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具有图10所示的4个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300那样,在具有3层以上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各透明分离层303、305、307的厚度非常薄为30μm以下。另外,多层信息记录介质300中的变形即面振动通常为30μm以上。因此例如,假定作为应该初始化的信息层的第2信息层304的位置,照射初始化用光束,这样在第3信息层306及第4信息层308上也都照射了光束,而不仅仅是第2信息层304,从而存在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都被初始化这样的问题。

另外如上所述,在光束照射第2信息层304的情况下,光束需要通过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所以考虑到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中的衰减,光束的功率必然增大。其原因是,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不需要通过光束初始化。

当第3信息层306和第4信息层308初始化时,与波长810nm光束相对的第3信息层306和第4信息层308的透射率大大降低,大约成为一半(例如,参照图11D、图11E)。结果,第2信息层304中的反射光量大大降低,聚焦误差信号的电平成为非常低的状态。

如以上那样,采用现有的初始化方法来稳定具有3个以上的多个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全部信息层(记录膜)、且可靠地进行初始化是非常困难的,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的完全初始化几乎是不可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使具有多个信息层、尤其3层以上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全部信息层(记录膜)稳定且可靠地初始化的初始化方法、执行该初始化方法的初始化装置以及已可靠地进行了初始化的可靠性高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

本发明第1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对具有至少2层以上的信息层的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初始化,该初始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针对上述信息层所具有的记录膜,通过具有初始化用波长的第1光束来使上述记录膜的一部分区域部分初始化的步骤;通过第2光束来照射上述记录膜中已部分初始化的区域的步骤,该第2光束具有与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中用于记录再现信息的波长对应的波长;以及根据经由上述第2光束的照射而产生的来自上述信息层的反射光所生成的聚焦误差信号来调整聚焦位置的步骤,并通过将已调整了聚焦位置的上述第1光束照射到上述信息记录介质来进行上述记录膜的初始化。根据具有这样的步骤的初始化方法,可以使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全部信息层的记录膜稳定且可靠地初始化。

在本发明第2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在通过上述第1观点的第1光束对上述记录膜的一部分区域进行部分初始化的步骤中,上述第1光束可以对上述记录膜中的记录再现区域以外的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进行部分初始化,在通过上述第2光束照射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步骤中,可以对已部分初始化的上述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照射上述第2光束。

在本发明第3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上述第2观点的上述信息记录介质包含N个(其中,N为3以上的整数)上述信息层。

在本发明第4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上述第1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在包含N个(其中,N为3以上的整数)上述信息层,并且从距离光束入射侧最远的信息层开始依次具有第1信息层、…、第n信息层(其中,n是整数,具有2≤n<N的关系)、…以及第N信息层的情况下,在针对至少第n信息层的上述记录膜通过上述第1光束来使上述记录膜的一部分区域部分初始化的步骤中,上述第1光束使上述记录膜中的记录再现区域以外的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部分初始化,在通过上述第2光束来照射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步骤中,可对已部分初始化的上述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照射上述第2光束。

在本发明的第5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在针对上述第4观点的第N信息层中的上述记录膜通过上述第1光束来使上述记录膜的一部分区域部分初始化的步骤中,上述第1光束使上述记录膜中的记录再现区域以外的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部分初始化,在通过上述第2光束照射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步骤中,可对已部分初始化的上述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照射上述第2光束。

在本发明第6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在对上述第3观点的上述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部分初始化的步骤中,可以使上述第1光束的聚焦位置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往返移动,然后对N个信息层的全部上述记录膜进行部分初始化。

在本发明第7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在对上述第2观点的上述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进行部分初始化的步骤中,在使上述第1光束的聚焦位置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往返移动的情况下,可设定为上述第1光束的功率依据上述第1光束向聚焦位置的发射动作方向和返回动作方向而不同。

在本发明第8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在对上述第7观点的上述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进行部分初始化的步骤中,在使上述第1光束的聚焦位置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往返移动的情况下,可设定为向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光束入射侧接近的移动时的上述第1光束的功率大于与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光束入射侧相离的移动时的上述第1光束的功率。

在本发明第9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上述第1观点中的上述第1光束的波长优选是630~850nm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第10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上述第1观点中的上述第2光束的波长优选为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中用于记录再现信息的波长的±60nm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第11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上述第1观点中的上述第2光束的波长优选为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中用于记录再现信息的波长的±20nm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第12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上述第1观点中的上述第2光束的光斑尺寸优选设定为小于上述第1光束的光斑尺寸。

在本发明第13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上述第1观点中的上述第2光束的光斑位置相对于初始化进行方向优选位于上述第1光束的光斑位置的后方。

在本发明第14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在使上述第1观点的上述第1光束的聚焦位置与上述记录膜的位置相应的步骤中,根据聚焦误差信号,采用上述第2光束来进行聚焦位置的控制,然后切换为上述第1光束再次进行聚焦位置的控制,该聚焦误差信号是根据来自上述记录膜的反射光而生成的。

在本发明第15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中,在通过上述第14观点中的上述第1光束执行上述记录膜的初始化时,可构成为不将上述第2光束照射到上述记录膜。

本发明第16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具有至少2层以上的信息层,其中,在上述信息层所具有的记录膜中的记录再现区域以外的区域上形成有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通过具有初始化用波长的第1光束,对上述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进行部分初始化,通过第2光束来照射上述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根据聚焦误差信号来调整聚焦位置,由此利用已调整聚焦位置的上述第1光束进行上述记录膜的初始化,来制造出信息记录介质,该第2光束具有与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中用于记录再现信息的波长对应的波长,该聚焦误差信号是通过来自上述信息层的反射光而生成的。这样构成的信息记录介质可对全部信息层的记录膜可靠地进行初始化,从而能够提高可靠性高的记录介质。

在本发明第17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在照射了上述第16观点中的上述第2光束时的上述记录膜中,设定为初始化状态下的反射率高于未初始化状态的反射率。因此,在第17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中,第2光束照射信息记录介质,由此可靠地产生来自初始化后的记录膜的反射光,提高聚焦误差信号的电平。

在本发明第18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中,上述第16观点中的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各信息层间的距离是30μm以下。因此,在第18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中,利用现有的初始化方法进行对应是非常困难的,而通过本发明的初始化方法以及初始化装置能够进行可靠的初始化处理。

本发明第19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用于对信息记录介质中的记录膜进行初始化,19.一种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用于使信息记录介质中的记录膜初始化,其特征在于,上述初始化装置具有对上述记录膜照射光束的至少一个光头,上述光头具备:第1光源,其射出具有初始化用波长的第1光束;第2光源,其射出第2光束,该第2光束具有与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中用于记录再现信息的波长对应的波长;物镜,其使上述第1光束和上述第2光束会聚到上述记录膜上;以及聚焦位置控制部,其进行至少一个光束的聚焦位置控制。根据这样构成的初始化装置,能够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全部信息层的记录膜稳定且可靠地进行初始化。

本发明第20观点的初始化装置在上述第19观点中,可设置使用于在上述记录膜上会聚光的物镜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移动的机构。

在本发明第21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中,上述第19观点中的上述第1光束的波长优选为630~850nm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第22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中,上述第19观点的上述第2光束的波长优选为在上述信息记录介质中用于记录再现信息的波长的±60nm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第23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中,上述第19观点的上述第2光束的光斑尺寸优选设定为小于上述第1光束的光斑尺寸。

在本发明第24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中,上述第19观点中的上述第2光束的光斑位置优选相对于初始化进行方向位于上述第1光束的光斑位置的后方。

在本发明第25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中,上述第19观点中的上述聚焦位置控制部可构成为控制上述第1光束和上述第2光束的聚焦位置。

在本发明第26观点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中,上述第19观点中的上述物镜的数值孔径优选为0.6以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以及初始化装置,能够对具有多个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进行稳定且可靠的聚焦调整,能够使全部信息层可靠地初始化,并能够飞跃性地提高制造合格率,抑制制造成本,从而能够提供廉价的信息记录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的概括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中的光头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中信息记录介质的第1光束以及第2光束的光斑形状以及各光束的光斑位置关系的图。

图4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中采用的信息记录介质的一例的剖视图。

图5A是示出实验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一例图。

图5B是示出实验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一例图。

图5C是示出实验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一例图。

图5D是示出实验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一例图。

图5E是示出实验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一例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的概略流程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要部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要部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现有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装置结构的框图。

图10是示出具有4个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概括结构的剖视图。

图11A是示出实验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一例图。

图11B是示出实验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一例图。

图11C是示出实验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一例图。

图11D是示出实验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一例图。

图11E是示出实验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一例图。

符号说明

1初始化装置

2主轴电动机

3光头

4移送台

5移动单元

6驱动部

7聚焦位置控制部

8光学控制器

100多层信息记录介质

10第1光源

11第2光源

12、13准直透镜

14、15分束器

16、171/4波长板

18波长选择性镜

19音圈

20物镜

21光路补正单元

22第1聚焦误差检测器

23第1聚焦误差检测器

26第1聚焦误差电路

27第2聚焦误差电路

28切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对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初始化装置以及由初始化方法制造出的信息记录介质。

首先,说明设想了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的初始化处理实验结果。

如上述图11A~图11E所示,针对具有4个信息层(记录膜)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在采用了810nm波长光束时的聚焦调整中,由于来自各记录膜的反射光量少,而导致利用聚焦误差信号对各记录膜可靠地进行聚焦调整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本发明人设想到在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进行初始化处理的聚焦调整中,使用对应该初始化的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时采用的光束进行聚焦调整的情况,并根据该设想来进行以下所述的初始化处理实验,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初始化方法以及初始化装置。在以下所述的初始化处理实验中,采用后述的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初始化装置,并采用具有4层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参照图10)作为初始化对象的信息记录介质。用于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记录再现的光束的波长是405nm。

图5A~图5E是初始化处理实验结果,其示出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照射波长405nm的光束(蓝紫色)时的聚焦误差信号。

图5A是在全部信息层302、304、306、308初始化前的状态下检测出的聚焦误差信号。如图5A所示,来自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全部信息层的反射光量少,各信息层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电平低。

图5B示出第1信息层302部分初始化(使后述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部分初始化)后的聚焦误差信号。图5B所示的聚焦误差信号是使记录再现第1信息层302中的数据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部分初始化、并对已初始化部分照射光束时的聚焦误差信号。因此,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中的记录再现区域(数据记录再现区域)为没有初始化的状态。

如图5B所示,可靠地检测来自第1信息层302的反射光量,第1信息层302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电平变高。因此,易于在第1信息层302的记录膜的位置上聚焦。

图5C示出使第1信息层302以及第2信息层304部分初始化后的聚焦误差信号。图5C所示的聚焦误差信号是使记录再现第1信息层302以及第2信息层304中的数据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部分初始化并对已初始化的部分照射光束时的聚焦误差信号。因此,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中的记录再现区域(数据记录再现区域)为没有初始化的状态。如图5C所示,可靠地检测来自第1信息层302以及第2信息层304的反射光量,第1信息层302以及第2信息层304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电平变高。因此,易于与第1信息层302一起在第2信息层304的位置上聚焦。

图5D示出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以及第3信息层306部分初始化后的聚焦误差信号。图5D所示的聚焦误差信号是使记录再现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以及第3信息层306中的数据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部分初始化、并对已初始化的部分照射光束时的聚焦误差信号。因此,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中的记录再现区域(数据记录再现区域)为没有初始化的状态。如图5D所示,可靠地检测来自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以及第3信息层306的反射光量,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以及第3信息层306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电平变高。因此,易于与第1信息层302以及第2信息层304一起在第3信息层306的位置上聚焦。

图5E示出使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部分初始化后的聚焦误差信号。图5E所示的聚焦误差信号是使记录再现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中的数据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部分初始化、并对所初始化的部分照射光束时的聚焦误差信号。因此,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中的记录再现区域(数据记录再现区域)为没有初始化的状态。如图5E所示,可靠地检测来自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的反射光量,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第3信息层306以及第4信息层308中的聚焦误差信号的电平变高。因此,易于与第1信息层302、第2信息层304以及第3信息层306一起在第4信息层308的位置上聚焦。

在如以上这样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进行聚焦调整的情况下,对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照射用于记录再现的光束,由此来自各信息层的反射光量较多,从而在各信息层中能够获得高电平的聚焦误差信号。因此,通过本发明人的初始化处理实验可以确认如下的情况:通过使应该初始化处理的各信息层的一部分初始化、并将用于记录再现的光束作为聚焦调整使用,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在各信息层的位置上聚焦初始化用光束。

本发明根据上述初始化处理实验结果,实现了用于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以及初始化装置。

(实施方式1)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以及初始化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装置的概括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装置中的光头结构的图。

在图1中,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装置1的结构为具有:主轴电动机2,其安装具有3层以上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进行旋转驱动;光头3,其具有多个光源;移送台4,其设置了光头3;移动单元5,其使移送台4移动到规定位置;驱动部6,其用于驱动光头3中的多个光源;聚焦位置控制部7,其控制光头3的光束聚焦;以及光学控制器8,其控制驱动部6和聚焦位置控制部7。

驱动部6具有驱动光头3中的第1光源10(参照图2)的第1驱动电路6A和驱动光头3中的第2光源11(参照图2)的第2驱动电路6B,各个驱动电路6A、6B由光学控制器8来控制。

聚焦位置控制部7的结构为具有:第1聚焦误差电路26,其形成由光头3中的第1光源10产生的聚焦误差信号;第2聚焦误差电路27,其形成由光头3中的第2光源11产生的聚焦误差信号;切换电路28;以及调整光头3中的物镜位置的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

[光头结构]

接着,对光头3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装置1中的光头3上设有两个光源10、11。

作为光头3中的第1光源10,为了执行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的大面积初始化,而采用光斑尺寸大、高输出的半导体激光,例如,采用射出波长为630~850nm范围内的光束的半导体激光。在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装置1中,采用810nm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另外,作为光头3中的第2光源11,采用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射出与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波长对应的波长的光束的半导体激光。作为第2光源11优选具有345nm~465nm范围内的波长的光束,例如在是进行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记录再现的波长为405nm的光束的情况下,表示对于聚焦调整来自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初始化后的各信息层(记录膜)的反射率充分的值。即,作为第2光源11的优选波长是405±60nm。最好是405±20nm的波长光束,通过采用该光束来可靠地发现来自各信息层(记录膜)的聚焦误差信号,因此能够可靠且高精度地进行对各信息层记录膜的聚焦调整。这是因为,在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被设定为采用405nm波长的光束来进行记录再现。因此,通过将至少405±60nm波长的光束照射到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上,来可靠地进行聚焦调整。

通过驱动部6的第1驱动电路6A,对光头3中的第1光源10进行电流电压控制。另外,通过驱动部6的第2驱动电路6B,对第2光源11进行电流电压控制。

在图2所示的光头3中,波长选择性镜18反射从第1光源10射出的第1光束A,并透过从第2光源11射出的第2光束B。从第2光源11射出的第2光束B通过准直透镜13、分束器15、1/4波长板16,透过波长选择性镜18,并经由物镜20会聚到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规定信息层(记录膜)。

在信息层中反射的第2光束B再次通过物镜20,透过波长选择性镜18,经由1/4波长板16在分束器15上反射,然后入射到第2聚焦误差检测器23。入射到第2聚焦误差检测器23的第2光束B的反射光在第2聚焦误差电路27中变换为聚焦误差信号。聚焦误差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8输入到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

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形成基于已输入的聚焦误差信号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音圈19。可通过来自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的控制信号来驱动音圈19,调整物镜20的位置,使第2光束B的聚焦与在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所指定的信息层的记录膜位置对应。

另一方面,从第1光源10射出的第1光束A通过由液晶元件构成的光路补正部21、准直透镜12、分束器14、1/4波长板17,经由波长选择性镜18进行反射。在波长选择性镜18中反射的第1光束A通过物镜20会聚到信息记录介质100的规定信息层(记录膜),执行该信息层的初始化。

在初始化处理中,从信息层反射的第1光束A再次通过物镜20经由波长选择性镜18进行反射,通过1/4波长板17经由分束器14进行反射,入射到第1聚焦误差检测器22。入射到第1聚焦误差检测器22的第1光束A的反射光在第1聚焦误差电路26中变换为聚焦误差信号。

当在聚焦位置控制部7的切换电路28中被切换成将来自第1聚焦误差电路26的聚焦误差信号输入到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时(初始化处理动作中),聚焦误差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8输入到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除了通过从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输出的控制信号利用音圈19来调整物镜20的位置之外,还可以通过光路补正部21来补正光路。

如上所述,切换电路28通过光学控制器8切换控制为将来自第1聚焦误差电路26的聚焦误差信号或来自第2聚焦误差电路27的聚焦误差信号的任意一个信号输入到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

光学控制器8进行主轴电动机2、移动单元5、驱动部6、聚焦位置控制部7等的驱动控制。例如,光学控制器8进行主轴电动机2的驱动控制、第1光束A和第2光束B的强度设定控制、用于使第1光束A针对信息记录介质100在其厚度方向上相对往返移动(上下移动)的部分初始化的驱动控制、对切换电路28的切换控制等的整个初始化动作的控制。

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根据经由切换电路28输入的聚焦误差信号使音圈19动作,将物镜20的聚焦位置控制在特定信息层的记录膜的位置上。在实施方式1中,在初始化处理前的阶段内,第1光束A的部分初始化之后,根据第2光束B的聚焦误差信号进行物镜20的聚焦调整。在聚焦调整后的初始化处理中,基本上随时进行第2光束B的聚焦调整,但在特定信息层的情况下可根据第1光束A的聚焦误差信号来进行物镜20的聚焦调整。在此情况下,在初始化处理中当第1光束A的聚焦误差信号小于规定值时,通过切换电路28来进行切换控制,并通过第2光束B来进行聚焦调整,然后可进行第1光束A的初始化处理。

根据作为初始化对象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光学特性、基板厚度等来适当设计物镜20的数值孔径NA。但是例如,在3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形成于信息层间的透明分离层为30μm以下,为了使聚焦误差信号的分离性良好,数值孔径NA越高越有利,优选NA≥0.6。另外,作为聚焦调整,可通过刀口法(knife-edge method)、像散法(astigmatic method)等一般性调整方法来进行。

在初始化处理动作中,从物镜20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规定记录膜照射具有大功率的第1光束A。

第1光束A的聚焦位置上的光斑形状被设定成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径方向为30~200μm、周方向为1~5μm长度的长圆形。因此,可通过第1光束A在宽范围内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信息层进行初始化。

此外,以从第1光源10补正第1光束A的光路的光路补正部21由液晶元件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能够调整光路的单元就能够使用,例如,可由具有压电元件等的可动机构的透镜构成。另外,光路补正部21的设置场所可以在准直透镜12和分束器14之间。

图3是示意地示出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照射第1光束A以及第2光束B的光斑的位置、光斑尺寸以及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完毕区域和未初始化区域的部分放大图。在图3中,交叉阴影部分是通过第1光束A初始化的初始化完毕区域112,空白部分示出未初始化区域113。

这里,第1光束A和第2光束B的信息层中的膜厚方向的聚焦位置是相同(最大的偏移量为50nm)的。另外,信息层面内的聚焦位置如图3所示被设定为,针对磁道方向上的初始化行进方向,第2光束B的束斑111在第1光束A的束斑110的后方。此外,如图3所示,第2光束B的光斑尺寸还可以设定为小于第1光束A的光斑尺寸。由此,可根据利用第1光束A来完成部分初始化的区域中的第2光束B的聚焦误差信号,进行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装置中的聚焦调整。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结构]

图4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装置1进行初始化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剖面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从形成在基板501上的第1信息层502到第N信息层507(其中,N为3以上的正整数)形成N层信息层,在信息层之间形成透明分离层503、504、506。另外,在最后的第N信息层507上(在图4中为下侧)形成盖层508。这里,作为在第1信息层502和第N信息层507之间形成的中间信息层,对第n信息层505(其中,n为整数,2≤n<N)进行说明。

第1信息层502在基板501上顺次层叠地形成反射膜510、第2电介质膜511、界面膜512、记录膜513、界面膜512、第1电介质膜514。作为中间信息层的第n信息层505从基板501侧起顺次层叠地形成透射率调整膜515、反射膜510、第2电介质膜511、界面膜512、记录膜513、界面膜512、第1电介质膜514。距离基板501最远位置的最终信息层即第N信息层507与第n信息层505相同,从基板501侧起顺次层叠地形成透射率调整膜515、反射膜510、第2电介质膜511、界面膜512、记录膜513、界面膜512、第1电介质膜514。

此外,以在第1信息层502、第n信息层505以及第N信息层507中设有界面膜512为例进行说明,但根据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规格也可以不设置界面膜,或者在即使第1电介质514及第2电介质511与记录膜513直接抵接也没有使记录再现性能、耐候性恶化的情况下可以不设置界面膜。

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基板501是圆盘状的透明基板,作为基板501的材料例如可采用聚碳酸酯、非晶态聚烯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的树脂或者玻璃。在基板501中,在第1信息层侧的表面上根据需要可形成用于导入激光光束的引导槽(磁道间距0.32μm)。作为基板501可采用厚度为500μm~1300μm的基板。

例如,将光固化型树脂(特别优选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及迟效性热固化型树脂等树脂作为材料来形成图4所示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透明分离层503、504、506。在将上述树脂涂敷在各信息层上进行旋涂之后,通过使该树脂固化来形成透明分离层503、504、506。此外,在透明分离层503、504、506上形成引导槽的情况下,将在表面上形成有规定形状槽的复制用基板(型)设置于固化前的树脂上,然后一边使基板501旋转一边粘合复制用基板和该树脂,以使树脂固化。之后,从已固化的树脂中剥离复制用基板,由此可形成已形成规定引导槽的透明分离层503、504、506。

例如,将光固化型树脂(特别优选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或迟效性热固化型树脂等的树脂或电介质等作为材料来形成盖层508,作为盖层508的材料优选针对所使用激光的光吸收少的材料。作为盖层508可采用聚碳酸酯、非晶态聚烯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树脂或者玻璃。此外,在使用聚碳酸酯、非晶态聚烯烃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树脂或者玻璃作为盖层508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光固化型树脂(特别优选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及迟效性热固化型树脂等树脂来与在第N信息层上接触的第1电介质膜粘合,由此形成盖层508。

在各信息层的反射膜510中采用Ag及Ag合金等,反射膜510的膜厚最好为3nm~250nm的范围内。其理由是当反射膜510的膜厚比3nm薄时冷却能力不足、信号振幅降低变大,从而不优选。另一方面,在比250nm厚的情况下,虽然冷却能力没有改变,但存在制造时间、材料费增大、制造成本变高这样的问题。

在各信息层中,形成在反射膜510上的第2电介质膜511例如采用SiO2、ZrO2、Cr2O3、In2O3、TiO2等氧化物、它们的复合氧化物或氮化物或ZnS-SiO2等材料。最好是采用针对波长405nm的衰减系数为0.15以下的光吸收少的材料。作为第2电介质膜511的膜厚优选3nm~50nm。其理由是,在第2电介质膜511的膜厚比3nm薄的情况下信号振幅的降低变大,在比50nm厚的情况下膜吸收的透射率降低变大。

各信息层中的界面膜512例如采用SiO2、ZrO2、Cr2O3、In2O3、TiO2等氧化物、它们的复合氧化物或氮化物等。最好是采用针对波长405nm的衰减系数为0.15以下的光吸收少的材料。作为界面膜512的膜厚优选2nm~10nm。其理由是,在界面膜512的膜厚比2nm薄的情况下,向记录膜扩散元素的抑制效果降低,从而粘合性降低。另一方面,在比10nm厚的情况下,膜吸收的透射率降低变大。

各信息层中的记录膜513采用由GeSbTe或GeBiTe构成的相变化材料。其中,由GeTe-Sb2Te3、GeTe-Bi2Te3合金形成的相变化材料因为光学变化量多、能进行高速的相变化,所以优选。作为记录膜513的膜厚优选2nm~30nm。其理由是在记录膜513的膜厚比2nm薄的情况下,改写(删除)性能降低,信号振幅的降低变大。另一方面,在比30nm厚的情况下,信号振幅降低,信号保存性(存档性能)降低。

作为中间信息层的第n信息层505以及第N信息层507中的透射率调整膜515具有调整第n信息层的透射率的功能。通过形成透射率调整膜515,能够一并提高记录膜513在结晶状态下的该信息层的透射率Tc(%)和记录膜513在非晶质状态下的该信息层的透射率Ta(%)。另外,透射率调整膜515还具有使在记录膜513中产生的热迅速向反射膜510扩散并冷却记录膜513的功能。为了进一步提高透射率,而优选透射率调整膜515的折射率n1以及衰减系数k1满足n1≥2.0以及k1≤0.1。此外最好透射率调整膜515的折射率n1以及衰减系数k1满足2.0≤n1≤3.0以及k1≤0.08。这样,通过设定透射率调整膜515中的折射率n1以及衰减系数k1,可以形成透射率高的透射率调整膜515,成为优选的中间信息层。在透射率调整膜515中可采用TiO2、ZrO2、HfO2、ZnO、Nb2O5、Ta2O5、Bi2O3、Y2O3或CeO2等氧化物或氮化物等。

在调整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各层的膜厚来使各信息层的记录膜513初始化的结晶状态的情况下,即,在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初始化处理结束的形态中,优选各信息层相对于波长405nm激光的反射率是同等电平。这里,所谓反射率为同等电平的情况表示当反射率最大的信息层的反射率为Rmax、反射率最小的信息层的反射率为Rmin时,满足(Rmax-Rmin)/Rmax≤0.5。此外,与来自盖层508表面的波长405nm的激光相对的反射率约为4%。

[初始化方法]

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进行说明。初始化对象是具有图4所示的3层以上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的主要流程的流程图。最初,在步骤S1中初始化装置启动,开始初始化。具体地说,作为初始化对象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被安装在设有主轴电动机2的信息记录介质安装部上进行旋转。接着在步骤S2中,对距离入射光束的光束入射面最远位置的信息层即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第1信息层502的记录膜进行初始化处理。当对第1信息层502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结束时,进行对下一第2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当对第2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结束时,进行对下一信息层即位于盖层508方向的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这样,针对各信息层的记录膜,从基板501侧向盖层508方向依次进行初始化处理。在图6所示的流程图中,作为步骤S(n+1),进行中间信息层即第n信息层505的初始化处理,作为步骤S(N+1),进行距离盖层508最近的信息层即距离光束入射面最近的第N信息层507的初始化处理。其中,n和N具有2≤n<N的关系。在步骤S(N+1)中,当对距离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光束入射面最近的第N信息层507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结束时,对全部信息层的初始化处理结束,停止主轴电动机2的旋转,对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初始化完成(步骤S(最终))。

在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中,对图6所示的步骤S2的第1信息层502的初始化处理是采用初始化用光束即第1光束A进行聚焦调整,并根据其调整结果进行初始化处理。这是因为在第1信息层502中不需要降低透射率,所以可设定成来自第1信息层502的反射光量变多。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中,来自第1光源10的第1光束A的波长是805nm,来自第2光源11的第2光束B的波长是与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记录再现的光束相同的405nm。

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步骤S(n+1)中的第n信息层505的初始化处理的详细步骤的流程图。即,作为中间信息层的第n信息层505中的初始化处理通过全部相同的步骤来执行。

最初在步骤S101中,进行用于该第n信息层505的初始化处理的初始设定。具体地说,使移送台4移动到初始化开始位置,将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盖层508的表面(光束入射面)和物镜20(参照图2)之间调整为预先设定的规定距离。

接着,在步骤S102中,使第1光源10以及第2光源11在预先设定的功率下发光。

接着,在步骤S103中,采用来自第1光源10的第1光束A进行部分初始化。在该部分初始化中,使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内不用于记录再现的区域(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例如,光盘最内周的区域)的一部分记录膜初始化(结晶化)。在部分初始化中,使初始化(结晶化)充分的第1光束A的聚焦位置针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在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相对往返地移动。在部分初始化中,第1光源10根据来自光学控制器8的控制信号通过第1驱动电路6A来进行驱动。这样,通过使具有初始化充分的功率的第1光束A的聚焦位置在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振动,来对包含第n信息层记录膜的其它信息层记录膜的一部分进行初始化。

在上述部分初始化中,第1光束A的振动幅度(上下的移动距离)被设定成使第n信息层505的一部分记录膜可靠地初始化、使第1信息层501至第N信息层507的全部记录膜的一部分可靠地初始化。这样,通过对第n信息层505的一部分记录膜进行初始化,能够使来自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的反射光量相对于聚焦调整用的第2光束B(波长为405nm)变多,从而在第n信息层505上能够检测出具有充分大电平的聚焦误差信号。

在光学控制器8中计算朝着部分初始化中的第1光束A的聚焦位置的厚度方向往返动作(上下动作)的次数,并通过该计算数来控制部分初始化。

此外,在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在从盖层508的表面即光束入射面向基板501侧的方向(以后,称为上方向)、和与其相反即从基板501侧向光束入射面的方向(以后,称为下方向)上,改变第1光束A的功率。例如,最好是向下方向移动时的功率高于向上方向移动时的功率。这是因为,在上方向即从盖层508侧向基板501侧移动时的功率高的情况下,接近盖层508的信息层比接近基板501的信息层先初始化。这样,当接近盖层508的前侧信息层比接近基板501的里侧信息层先初始化时,针对第1光束A的波长,已初始化的前侧信息层的透射率大大降低,能量没有进入接近里侧基板501的信息层,从而难以部分初始化。

在步骤S104中,来自第2聚焦误差电路27的聚焦误差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8输入到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根据来自聚焦误差检测器23的聚焦误差信号,驱动控制音圈19来进行物镜20的位置调整,使第2光束B的聚焦对应于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513的位置。

接着,在步骤S105中,根据此时的聚焦误差信号来确认第2光束B的聚焦是否脱离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513。在聚焦已脱离的情况下,向步骤S106转移。

在步骤S106中,如果聚焦脱离为规定次数(例如,5次)以内,则再次进行步骤S103的部分初始化以后的步骤。另一方面,在步骤S106中,当检测出聚焦脱离已超过规定次数(例如,5次)时,在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判断为具有异常,并向步骤S111转移,消除第1光束A以及第2光束B,强制性结束初始化处理动作。

在步骤S105中,当没有产生聚焦脱离时,在步骤S107中,将第1光束A设定成适合初始化的功率。然后,在步骤S108中,开始移送台4的移动。

此外,步骤S107和步骤S108中的第1光束A的功率设定以及移送台4的移动开始的各个步骤的顺序可以相反。另外,必需在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数据记录再现的区域外进行步骤S101~步骤S108的步骤。

在步骤S109中,驱动移送台4,以预先决定的进给速度向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半径方向移动。这样,移送台4一边向旋转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半径方向移动,一边通过设定为规定功率的第1光束A来照射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由此进行对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的初始化。

当步骤S109的初始化处理经过规定期间时,在步骤S110中,判定移送台4是否已到达初始化结束位置。当移送台4未到达初始化结束位置时,返回步骤S104,进行第2光束B的聚焦调整,并根据此时的聚焦误差信号来确认第2光束B的聚焦是否脱离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513。然后,反复步骤S106~步骤S110的步骤。

在步骤S110中,当判定为移送台4已到达初始化结束位置时,在步骤S111中消除第1光束A以及第2光束B,结束对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

图7所示的流程图是对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513的初始化处理,不过即使关于对最接近光束入射面的第N信息层507的记录膜513的初始化处理,在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中,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处理。

另外,在图7所示的流程图中,举在对各信息层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动作的各个步骤中进行了部分初始化(步骤S103)之后执行聚焦调整为例做了说明,但也可以针对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利用最初进行的部分初始化,执行此后步骤中的聚焦调整,进行对该信息层的初始化处理。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中,举第1信息层502的记录膜513的初始化处理采用初始化用的第1光束A进行聚焦调整为例做了说明,但对第1信息层502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可以是其它初始化方法。即,可对第1信息层502进行对图7所示的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进行的初始化方法。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中举如下的内容为例做了说明,即第N信息层507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如图7所示在部分初始化后采用聚焦调整用的第2光束B进行聚焦调整,并根据其调整结果通过第1光束A进行整个初始化处理,但对第N信息层507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可通过第1光束A进行聚焦调整,并根据其调整结果通过第1光束A进行初始化处理。这是因为,关于最接近光束入射面的第N信息层507的记录膜,在上述图11E中如第4信息层308的聚焦误差信号所示,即使在第1光束A的聚焦误差信号中,也能够提高电平且在第N信息层507的记录膜513上聚焦。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以及初始化装置中,可针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的各信息层的记录膜高精度地进行聚焦调整,并能够针对各记录膜可靠地进行初始化处理。

(实施方式2)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以及初始化装置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不同的点是初始化方法。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装置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装置的结构实质相同的结构,因此在实施方式2中对表示与实施方式1相同功能、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符号,其说明适用实施方式1的说明。

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是对由两个光束的波长差产生的会聚光束的色收差进行补偿来消除初始化不均匀并能够进行高精度的稳定的初始化处理的初始化方法。

即使在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中,也与上述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同样,从基板侧的第1信息层502对盖层侧的第N的信息层507的各记录膜顺次进行初始化处理。

图8所示的流程图是示出图6所示的步骤S(n+1)的第n信息层505的初始化处理的详细步骤的流程图。即,即使在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中,也可以通过全部相同的步骤来执行作为中间信息层的第n信息层505中的初始化处理。

最初,在步骤S201中,进行用于该第n信息层505的初始化处理的初始设定。具体地说,使移送台4移动到初始化开始位置,并将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盖层508的表面(光束入射面)和物镜20(参照图2)之间调整为预先设定的规定距离。

接着,在步骤S202中,使第1光源10以及第2光源11在预先设定的功率下发光。

接着,在步骤S203中,采用来自第1光源10的第1光束A进行部分初始化。在该部分初始化中,对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内没有用于记录再现的区域(聚焦调整用初始化区域,例如,光盘最内周的区域)中的一部分记录膜进行初始化(结晶化)。在部分初始化中,如上述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那样,使初始化(结晶化)充分的第1光束A的聚焦位置针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在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相对往返地移动。这样,通过使具有初始化充分的功率的第1光束A的聚焦位置在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振动,来对包含第n信息层记录膜的其它信息层记录膜的一部分进行初始化,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中的部分初始化是以与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相同的方法来执行的。

在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中,在光学控制器8中计算朝着部分初始化中的第1光束A的聚焦位置的厚度方向往返动作(上下动作)的次数,并通过该计算数来控制部分初始化。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中,与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同样,在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在从盖层508的表面即光束入射面向基板501侧的方向(上方向)和从基板501侧向光束入射面的方向(下方向)上,改变第1光束A的功率,朝下方向移动时的功率被设定为比朝上方向移动时的功率高。

在步骤S204中,来自第2聚焦误差电路27的聚焦误差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8输入到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根据聚焦误差信号,驱动控制音圈19来进行物镜20的位置调整,使第2光束B的聚焦对应于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513的位置。

接着,在步骤S205中,根据此时的聚焦误差信号来确认第2光束B的聚焦是否脱离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513。在聚焦已脱离的情况下,向步骤S206转移。

在步骤S206中,如果聚焦脱离为规定次数(例如,5次)以内,则再次进行步骤S203的部分初始化以后的步骤。另一方面,在步骤S206中,当检测出聚焦脱离已超过规定次数(例如,5次)时,在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判断为具有异常,并向步骤S207转移,消除第1光束A以及第2光束B,强制性结束初始化处理动作。

在步骤S205中,当没有产生聚焦脱离时,在步骤S208中,将第1光束A设定成适合初始化的功率。然后,在步骤S209中,开始移送台4的移动。

此外,步骤S208和步骤S209中的第1光束A的功率设定以及移送台4的移动开始的各个步骤的顺序可以相反。

接着,在步骤S210中,来自第1聚焦误差电路26的聚焦误差信号经由切换电路28输入到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在聚焦位置控制电路29中根据来自第1聚焦误差电路26的聚焦误差信号,进行对物镜20的位置微调整,使第2光束B的聚焦与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513高精度地对应。

在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中,在通过来自第2聚焦误差电路27的聚焦误差信号进行了聚焦调整之后,还通过来自第1聚焦误差电路26的聚焦误差信号进行聚焦调整。这是因为,补偿已会聚两个光束A、B的光束的色收差来消除初始化中的不均匀,并进行精度高的稳定的初始化处理。

接着,在步骤S211中,根据第1光束A的聚焦误差信号来确认第1光束A的聚焦是否脱离于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513的位置。在聚焦已脱离的情况下,向步骤S212转移。

在步骤S212中,如果聚焦脱离在规定次数(例如,5次)以内,则再次进行步骤S210的第1光束A的聚焦调整以及步骤S211的聚焦脱离。另一方面,在步骤S212中,当检测出聚焦脱离已超过规定次数(例如,5次)时,判断为在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具有异常,向步骤S207转移,消除第1光束A以及第2光束B,强制性结束初始化处理动作。

此外,可一边使移送台4移动一边进行步骤S210中的第1光束A的聚焦调整步骤以及步骤S211中的聚焦脱离检测步骤,或者在移送台4暂时停止之后进行。但是,步骤S201~步骤S212的各步骤必需在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的数据区域外进行。因此,在后述步骤S214的初始化处理开始时,可设定为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中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513内的数据区域的开始点。

接着,在步骤S213中,消除第2光束B。此外,在初始化对象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不可能通过第2光束B进行不需要的初始化时,可省略步骤S213。

在步骤S209中,驱动移送台4,以预先决定的进给速度,向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半径方向移动。这样,移送台4向旋转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的半径方向移动,当配置到应该初始化的记录膜的开始点时,通过设定为规定功率的第1光束A来照射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由此进行对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的初始化(步骤214)。

此外,在步骤S213的第2光束B的消除步骤之后、步骤S214的初始化处理之前,可进行步骤209中的移送台4的移动开始步骤。

当步骤S214的初始化处理经过规定期间时,在步骤S215中,判定移送台4是否已到达初始化结束位置。在移送台4没有到达初始化结束位置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10,根据第1光束A的聚焦误差信号来进行聚焦调整。并且,在步骤S211中确认是否产生对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的聚焦脱离。然后,再次进行初始化处理。此时,因为消除了第2光束B,所以在步骤S213中不执行是显然的。

在步骤S215中,当判定为移送台4已到达初始化结束位置时,在步骤S216中消除第1光束A,使对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513的初始化处理结束。

图8所示的流程图是对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但即使关于对最接近光束入射面的第N信息层507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在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中也进行同样的处理。

另外,在图8所示的流程图中以如下的情况为例做了说明,即在对各信息层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动作的各个步骤内,执行了部分初始化(步骤S203)后进行聚焦调整,但也可以针对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100利用最初进行的部分初始化,进行以后步骤中的聚焦调整,进行对该信息层的初始化处理。

此外,在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中,第1信息层502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可采用初始化用的第1光束A进行聚焦调整,或者可对第1信息层502同样地进行对图8所示的第n信息层505的记录膜进行的初始化方法。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中,第N信息层507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可以是图8所示的初始化方法,或者可通过第1光束A进行聚焦调整,并根据其调整结果通过第1光束A进行初始化处理。这是因为,关于接近光束入射面的第N信息层507的记录膜,在上述图11E中如第4信息层308所示,即使在第1光束A的聚焦误差信号中,提高电平且在第N信息层507的记录膜513上聚焦。

如以上那样,在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以及初始化装置中,针对具有多个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能够可靠地进行聚焦调整,并能够可靠地进行均匀的初始化。另外,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以及初始化装置即使在进行初始化的第1光束A中,也进行对执行初始化的信息层记录膜的聚焦调整,因此能够形成更均匀的稳定的初始化。

如采用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以及初始化装置中,可以对具有3个以上多个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全部信息层稳定且可靠地进行初始化。

实施例1

以下,采用与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以及初始化装置相关的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在实施例1中,对具有3层信息层(N=3)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图7所示的初始化方法。

在作为初始化对象的多层记信息记录介质的各信息层的记录膜中适用由GeBiTe组成的相变化材料,并设计成初始化后的来自各信息层的反射率为3~4%。

关于在初始化方法中采用的两个光束,第1光束A的波长是810nm,第2光束B的波长是405nm。设计一种光学机构,其中关于第1光束A,其光斑形状为在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径方向上是96μm长度、在周方向上是1μm长度的长圆形。此外,第2光束B的光斑形状是直径为1μm的圆形。

在实施例1的初始化方法中,图7所示的步骤S103中的第1光束A的部分初始化对全部信息层中的记录膜进行了部分初始化。即,使第1光束A的聚焦位置在该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大幅多次地往返移动,以进行全部记录膜的部分初始化。

在针对具有3层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实施例1的初始化方法中,采用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来执行。

首先,进行作为基板侧的第1信息层的初始化处理。在对该第1信息层的初始化处理中,不进行图7所示的步骤S103的部分初始化、通过第1光束A进行聚焦调整,然后通过第1光束A进行初始化。在初始化处理时的针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线速度是8m/s,移送台4的进给速度是20μm,第1光源10的功率是2400mW。

第1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结束后,执行对第2信息层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在第2信息层的初始化处理中,对全部信息层的记录膜执行图7所示的步骤S103的部分初始化。在该初始化处理时的针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线速度是8m/s,移送台4的进给速度是20μm,第1光源10的功率是1500mW。

在第2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结束后,最后执行了对第3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在第3信息层的初始化处理中,未进行图7所示的步骤S103的部分初始化、通过第1光束A进行聚焦调整,然后通过第1光束A进行了初始化。在初始化处理时的针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线速度是8m/s,移送台4的进给速度是20μm,第1光源10的功率是1000mW。

如上所述,在具有3层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针对中间信息层(第2信息层)执行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初始化方法,由此能够对全部信息层中的记录膜稳定且均匀地进行初始化。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对具有4层信息层(N=4)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采用图8来说明的初始化方法。

实施例2中的初始化对象即多层记信息记录介质与上述实施例1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相同,在各信息层的记录膜中适用由GeBiTe组成的相变化材料,并设计成初始化后的来自各信息层的反射率为3~4%。

另外,在实施例2的初始化方法中采用的两个光束的规格与上述实施例1的第1光束A以及第2光束B相同。另外,在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采用的初始化装置是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初始化装置。

与具有4个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相对的实施例2的初始化方法是采用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来执行的。

首先,进行作为基板侧的第1信息层的初始化处理。在对该第1信息层的初始化处理中,未进行图8所示的步骤S203的部分初始化、通过第1光束A进行聚焦调整,然后通过第1光束A进行初始化。在初始化处理时的针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线速度是8m/s,移送台4的进给速度是20μm,第1光源10的功率是3800mW。

在第1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结束后,执行了对第2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在第2信息层的初始化处理中,对全部信息层的记录膜执行图8所示的步骤S203的部分初始化。在该初始化处理时的针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线速度是8m/s,移送台4的进给速度是20μm,第1光源10的功率是2600mW。

在第2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结束后,执行了对第3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在第3信息层的初始化处理中,对全部信息层的记录膜执行图8所示的步骤S203的部分初始化。在该初始化处理时的针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线速度是8m/s,移送台4的进给速度是20μm,第1光源10的功率是1400mW。

在第3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结束后,最后执行了对第4信息层的记录膜的初始化处理。在第4信息层的初始化处理中,未进行图8所示的步骤S203的部分初始化、通过第1光束A进行聚焦调整,并进行了初始化。在初始化处理时的针对多层信息记录介质的线速度是8m/s,移送台4的进给速度是20μm,第1光源10的功率是1000mW。

如上所述,在具有4层信息层的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中,通过执行中间信息层(第2信息层以及第3信息层)、实施方式2的初始化方法,可以对全部信息层中的记录膜稳定且均匀地进行初始化。

针对本发明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方法以及初始化装置,在上述实施例中举出具体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说明的步骤及结构,基于本发明技术思想的同样步骤及结构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对通过激光等的照射进行信息记录再现的具有记录膜的信息记录介质可靠地执行初始化的初始化方法以及初始化装置,所以在信息记录介质的初始化领域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从而是有用的。尤其,本发明可适用于多层信息记录介质例如大容量的″Blu-ray Disc″、直径6cm以及8cm这样的小径且大容量的光盘的初始化,另外还可以适用于下一代的SIL(Solid Immersion Lens)型近场光多层光盘的初始化,从而通用性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