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主动式红外防盗报警器

一种主动式红外防盗报警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红外防盗报警器,公开了一种主动式红外防盗报警器,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以及主控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均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红外发射模块可提供三档红外脉冲强度,由主控模块根据红外接收模块的接收到的红外脉冲强度来控制,红外发射模块通常工作在低档强度,因而可提高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740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04069.8

  • 申请日2011-01-07

  • 分类号G08B13/18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26: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3-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8B13/181 授权公告日:20120509 终止日期:20150107 申请日:201101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5-09

    授权

    授权

  • 2011-07-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8B13/181 申请日:20110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5-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报警领域,具体是一种主动式红外防盗报警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主动式红外报警器,由于使用环境有大量的干扰因素,如雾、雨、雪等,这些因素对红外线脉冲信号产生衰减,为了克服这些因素可能引发的误报警,采用加大红外线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线脉冲信号强度的方法,使得红外线脉冲信号强度含有大量的设计余量强度,大量的设计余量强度使得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红外脉冲强度可调节的主动式红外防盗报警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主动式红外防盗报警器,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以及主控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均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红外发射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第一与非门以及第二与非门;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是电解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以及第五电容是无极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以及第三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第一电感的一端连至主控模块的12V直流电源输出端,另一端经第一电阻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容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一电容的负极与电源地相连,第三电容并联在第一电容上;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红外发光管的正极;第一红外发光管的负极与第二红外发光管的正极相连,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射极相连,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三三极管的射极与电源地相连;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射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四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射极相连,另一端与电源地相连;第二电容的正极与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电容的负极与电源地相连;第四电容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第九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容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地相连;第六电容的正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六电容的负极与电源地相连;第一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六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与非门的两个输入端连在一起,并与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相连;第七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八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五电容的一端与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五电阻的一端与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其特征在于:红外发射模块还包括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四场效应管以及第五场效应管;第十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相连;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相连;第十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二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源地相连;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一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相连,第十四电阻的一端与第二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相连,并连接至主控模块;第十五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十六电阻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五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红外发射模块提供低、中、高等三档红外脉冲强度,由主控模块根据红外接收模块的接收到的红外脉冲强度来控制,高档强度与现有技术中的的强度(含有大量设计余量强度)相当,而红外发射模块通常工作在低档强度,因而可提高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红外发射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红外发射模块中,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至主控模块的12V直流电源输出端,另一端经第一电阻R1连接至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第一电容C1的负极与电源地相连,第三电容C3并联在第一电容C1上;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至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红外发光管LED1的正极;第一红外发光管LED1的负极与第二红外发光管LED2的正极相连,第二红外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射极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第三三极管Q3的射极与电源地相连;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射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射极相连,另一端与电源地相连;第二电容C2的正极与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相连,第二电容C2的负极与电源地相连;第四电容C4的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第九电阻R9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负极相连;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正极与电源地相连;第六电容C6的正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负极相连,第六电容C6的负极与电源地相连;第一与非门U1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负极相连;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一与非门U1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第二与非门U2的两个输入端连在一起,并与第一与非门U1的输出端相连;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第一与非门U1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第一与非门U1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第二与非门U2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二与非门U2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第十电阻R10的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DZ1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比较器A1的负输入端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第一比较器A1的负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比较器A2的负输入端相连;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第二比较器A2的负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源地相连;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与第一比较器A1的正输入端相连,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二比较器A2的正输入端相连,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相连,并连接至主控模块;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相连;第一比较器A1的输出端与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相连,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相连;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第五场效应管Q5的漏极相连;第二比较器A2的输出端与第五场效应管Q5的栅极相连,第五场效应管的源极与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相连。

本发明中,主控模块根据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红外脉冲信号强度来控制Vf的值,通常情况下,Vf的值为0,第四场效应管Q4以及第五场效应管Q5都处于关断状态,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在低档强度;当雾、雨等干扰增大时,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红外脉冲信号强度减弱,当减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主控模块调整Vf值使第五场效应管Q5处于导通状态,而第四场效应管Q4仍处于关断状态,这样就使得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在中档强度,可以避免雾、雨等干扰信号引起的误触发;当雾、雨等干扰继续增大时,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红外脉冲信号强度逐渐减弱,当减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主控模块调整Vf值使第五场效应管Q5和第四场效应管Q4均处于导通状态,这样就使得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在高档强度,此时与现有的红外发射模块的强度相当。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