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黄铁矿包裹型金矿富集金的方法

一种黄铁矿包裹型金矿富集金的方法

摘要

一种黄铁矿包裹型金矿富集金的方法,以黄铁矿包裹型金矿(包括金具有回收价值的含金硫精矿)焙烧产出的焙烧矿为原料,按配比配入焦炭、石灰和石英等,加入熔炼炉内于1450~1600℃下还原熔炼,产出富金生铁。再将富金生铁铸成阳极板,采用隔膜电解技术,于硫酸亚铁或硫酸铵水溶液电解体系中电解,产出电解纯铁和富金阳极泥。这一方法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1-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22B11/00 授权公告日:20121024 终止日期:20171119 申请日:2010111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10-24

    授权

    授权

  • 2011-06-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2B11/00 申请日:20101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5-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的生产方法,并涉及对原料的预处理以及焙烧工艺过程。

背景技术

黄铁矿包裹型金矿(包括金具有回收价值的含金硫精矿)属难处理金矿,其中,铁矿物主要为黄铁矿(FeS2)和砷黄铁矿(毒砂,FeAsS2),金的赋存状态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微细粒形式被黄铁矿、砷黄铁矿等矿物包裹,这是金矿物最主要的嵌布形式,其粒度从亚微米至数十微米不等;第二种是金矿物沿黄铁矿、砷黄铁矿的微细裂隙和晶粒间隙分布,这也是金矿物的主要嵌布形式,这种金矿物粒度也在亚微米至数十微米之间。金的这两种赋存状态的共同特征为其以显微金形态被紧密包裹。

当采用氰化等湿法冶金方法从黄铁矿包裹型金矿中提取金时,由于浸出剂难以输运至金矿物颗粒表面与其接触发生发应,导致金的浸出率非常低,不能实现金的经济、高效提取。因此,为了从黄铁矿包裹型金矿中提取金,首先必须采用化学方法,使黄铁矿和砷黄铁矿分解,转化为疏松多孔的铁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再用氰化等湿法冶金方法提金。分解黄铁矿和砷黄铁矿的过程,一般称之为黄铁矿包裹型金矿的预处理。

黄铁矿包裹型金矿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为焙烧,采用沸腾焙烧炉、床式炉或回转窑等设备,在控制气氛、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通过一段或两段焙烧,使矿石中的硫、砷得到脱除,产出高砷烟尘和SO2烟气,分别回收处理。高砷烟尘一般进一步加工为白砷产品;对含硫高的黄铁矿包裹型金矿,SO2烟气可用于制酸;而对低硫黄铁矿包裹型金矿,由于烟气SO2浓度较低,则要采用吸收法处理,生产成本较高。在焙烧中,黄铁矿和砷黄铁矿主要转化为赤铁矿,其量占95%~98%。也有少量以磁铁矿、硅酸铁、硫化铁、硫酸铁等形态存在。焙烧预处理工艺能实现硫、砷、金等资源的综合利用,但由于焙烧中易形成金的二次包裹,很多情况下,金的氰化率偏低,此外,氰化尾渣目前未利用,堆存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第二种预处理工艺为湿法化学氧化法,可进一步分为加压氧化、细菌氧化和化学氧化等。

加压氧化浸出法是一种深度氧化法。早在1950年代中期,加拿大化建公司就曾在温度232℃、氧压2250kPa条件下,浸出含金59g/t、含砷16.7%的矿石,使金浸出率由80%提高到97%,氰化物单耗减少75%~95%。美国霍姆斯特公司在加利福利亚的麦克劳林精矿,先经加压氧化法预处理,然后采用氰化和碳浆法提金。该金矿于1985年投产,日处理原矿2700t,年产金16万盎司。我国中科院过程所对四川省东北寨金矿采用加压氧化碱浸预处理,金浸出率由35%提高至85%。广东有色金属研究院对广东莲花山花山钨矿砷钴尾矿(含As 20.20%,Co 0.96%,Au 6g/t),采用加压氧化处理,金浸出率可达81.7%。加压氧化法的一种改进,为在浸出液中加入硝酸(或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利用NOx在气液相间传递氧气的作用,提高氧化反应速率,使得高压氧浸过程可在较低的温度与压力下进行。高压氧浸预处理技术成熟,效果好,浸出中砷转化为稳定的砷酸铁沉淀,硫转化为硫酸根,消除了砷、硫对环境的污染,但设备要求高、投资大,不能综合利用含金黄铁矿精矿中的铁、硫资源,是其不足。

细菌氧化浸出法是用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黄铁矿、砷黄铁矿,将其转化为硫酸、硫酸盐和砷酸盐,然后用常规氰化法浸出金。前苏联在1960年代即开展了该技术的研究,1986年南非Faivrew矿建立了10t/d的浮选金精矿细菌氧化预处理厂,此后,在津巴布韦、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建立了类似的半工业试验厂。我国科学院过程所等单位,也针对广西、新疆、江西、河北等地高砷金矿的处理,开展了试验研究工作,取得较好效果。细菌浸出法成本低,但反应速度慢、耗时长,浸出中砷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砷酸铁,其行为及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此外,细菌浸出也不能实现对矿石中铁、硫资源的综合利用。

化学氧化是采用双氧水、硝酸等强氧化剂,实现含砷黄铁矿精矿的氧化,从而提高金氰化率的一类技术,由于氧化剂消耗量大,成本高,未能广泛推广应用。

湿法氧化工艺虽然可实现高的金回收率,但硫、砷及铁资源均未利用,渣的堆存量及废水排放量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黄铁矿包裹型金矿(包括金具有回收价值的含金硫精矿)现行处理工艺存在的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渣量大且稳定性差、废水排放量大、金回收率偏低等不足,提出一种以黄铁矿包裹型金矿为原料富集金,以利于回收的方法。

其方案为首先采用焙烧对黄铁矿包裹型金矿进行预处理,脱除其中的硫和砷回收利用;再以产出的焙烧矿为原料,加入焦炭或焦粉,配入石灰、石英砂等熔剂,进行还原熔炼,熔炼中铁还原为生铁,金富集于生铁中;然后,对富金生铁采用电解工艺进行处理,使金进一步富集于阳极泥中,而铁在阴极析出为电解纯铁产品。

还原熔炼温度为1450~1600℃,焦炭的配比,按不低于50%的铁被还原为金属铁的量加入,石灰、石英砂的配入量按渣型加入,配比为,焙烧矿∶焦炭∶石灰∶石英砂的质量比=10∶2~5∶4~0∶0~3;将富金生铁铸造成阳极块,在带隔膜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电解质体系为FeCl2与NH4Cl水溶液,FeCl2浓度在50~200g/L,NH4Cl浓度在50~200g/L,电流密度控制在50~400A/m2,电解液温度控制在20~60℃;或电解质体系为FeSO4与(NH4)2SO4水溶液,FeSO4浓度为20~250g/L,(NH4)2SO4浓度在50~200g/L,电流密度控制在50~500A/m2,电解液温度控制在20~70℃。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高,无污染,金回收率高,熔炼渣稳定性高,可长期安全堆存,也可作为水泥等建材原料利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原则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所发明的技术方案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的矿石原料为黄铁矿包裹型金矿(包括金具有回收价值的含金硫精矿),其特征为金呈显微金形态被黄铁矿、砷黄铁矿所包裹;该原料含金波动在2~200g/t,含硫20~50%,含铁20~45%,通常含有砷,其量波动在1~25%;原料一般系原矿开采后,采用浮选法分离富集得到,因此其粒度在325目左右,可直接加入焙烧炉进行焙烧预处理。焙烧预处理的作用为脱除黄铁矿包裹型金矿中的硫、砷,产出含金烧渣(焙烧矿)用于还原熔炼。焙烧可采用沸腾焙烧炉(包括循环焙烧炉)、床式炉、回转窑等设备。焙烧温度为500~800℃,一般在750℃,焙烧时间为1~4h,一般为2h左右,根据矿石原料特点,可采用一段或两段焙烧。焙烧中脱除的硫和砷从烟气中回收,可分别生产硫酸和白砷产品。产出的焙烧矿,含铁在20~55%,主要为赤铁矿,也有少量磁铁矿、硅酸铁、硫化铁和硫酸铁存在;含硫在0.1~2%,含砷在0.1~2%,还含有铜、铅、锌等杂质元素及SiO2、Al2O3、CaO、MgO等脉石成分;焙烧矿含金在2~250g/t。焙烧中,应控制条件,尽可能使硫和砷完全脱除。以下所列为一种黄铁矿包裹型金矿焙烧矿的化学成分:Fe 60.22%,Pb 0.78%,Zn 0.77%,S 0.25%,As 0.063%,Cu 0.061%,P 0.029%,SiO2 9.38%,Al2O3 1.33%,MgO 0.094%,CaO 1.14,Au8.28g/t。

焙烧矿与焦炭、石灰和石英砂按配比加入熔炼炉内进行还原熔炼,熔炼炉可采用炼铁高炉、交流或直流电弧炉、及各类熔池熔炼炉,以交流或直流电弧炉较为适宜。若采用高炉,则首先应对焙烧矿进行烧结或球团,并使用块状焦炭。由于当铁的还原率达50%时,金的富集率可达85%以上,所以配料中,焦炭的配入量,使铁的还原率不低于50%即可;石灰、石英砂的量应保证炉渣组成符合熔炼要求,即焙烧矿∶焦炭∶石灰∶石英砂的质量比=10∶2~5∶4~0∶0~3;为提高金的回收率,特别是当金的含量高时,铁的还原率最好为75%及其以上,以使金的富集率达90%以上,其焙烧矿∶焦炭的质量比=10∶1.5~5;熔炼温度控制在1400~1600℃,以1500~1550℃较好。通过熔炼,可使90~98%的金富集于生铁中,金在生铁中的富集倍率,取决于焙烧矿铁含量的高低及熔炼中铁的还原率,对含铁60%左右的焙烧矿,还原率达75%以上,金在生铁中富集1倍左右,所得生铁主要成分一例为:Fe 97.27%,C 1.38%,Si 0.29,S 0.4,P 0.052,Au 16g/t。

还原熔炼得到的富金生铁,铸造成阳极块,在带隔膜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电解质体系可选用,FeCl2与NH4Cl水溶液,FeCl2浓度在50~200g/L,以80~100g/L较为适宜,NH4Cl浓度在50~200g/L,以80~100g/L较为适宜,电流密度控制在50~400A/m2,以200~250A/m2较佳,电解液温度控制在20~60℃,以40~50℃较好。或选用FeSO4加(NH4)2SO4水溶液,其中,FeSO4浓度为20~250g/L,较佳浓度控制在100~150g/L,(NH4)2SO4浓度在50~200g/L,较佳浓度在80~100g/L,电流密度控制在50~500A/m2,以220~270A/m2较佳,电解液温度20~70℃,以40~55℃为好。在上述两种电解液体系中,以FeSO4加(NH4)2SO4水溶液体系对设备材质要求较低,电解纯铁质量较高。电解时,阳极套入隔膜袋中,同名极距控制在100mm左右。电解液循环速度根据电解槽容积确定,控制为1~2槽/h。电解纯铁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有一定的脆性,非金属杂质P为0.005%,Si为0.008%,C微量,S微量。其他杂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其典型成分一例为:Fe大于99.95%,Zn 0.010%,As小于0.001%,Mn 0.029%,Pb 0.0040%,酸不溶物小于0.01%。阳极泥率为25%左右,阳极泥含铁45%,金富集于阳极泥中,在富铁生铁含金16g/t的条件下,阳极泥含金在64g/t左右。

以下为本发明的实例。

实例1:焙烧矿成分为Fe 60.22%,Pb 0.78%,Zn 0.77%,S 0.25%,As 0.063%,Cu 0.061%,P 0.029%,SiO2 9.38%,Al2O3 1.33%,MgO 0.094%,CaO 1.14,Au 8.28g/t。采用直流电弧炉熔炼,在焙烧矿∶焦炭∶石灰质量比为10∶3∶1的条件下,于1500℃下熔炼,铁还原率达98%,金99%富集于生铁中,富金生铁成分为:Fe 97.27%,C 1.38%,Si 0.29%,S 0.40%,P 0.052%,Au 13.74g/t。将富金生铁铸造成阳极,在硫酸亚铁-硫酸铵为主的电解液体系中,在Fe2+80g/L,(NH4)2SO4 80g/L,pH=3.5~4.5,电解液温度为50~60℃,220~275A/m2的电流密度和1.0~1.2V的槽电压,同极中心距定为110mm,采用隔膜电解时,电解稳定进行,产出含铁大于99.5%、杂质在允许范围内的纯铁,电解平均电流效率大于95%,阴极直流电耗为1100kwh/t Fe,金富集于阳极泥中,其含金达53.95g/t。

实例2:焙烧矿成分为Fe 60.22%,Pb 0.78%,Zn 0.77%,S 0.25%,As 0.063%,Cu 0.061%,P 0.029%,SiO2 9.38%,Al2O3 1.33%,MgO 0.094%,CaO 1.14,Au 8.28g/t。采用直流电弧炉熔炼,在焙烧矿∶焦炭∶石灰质量比为10∶2∶3的条件下,于1550℃下熔炼,铁还原率达95%,金98%富集于生铁中,富金生铁成分为:Fe 94.88%,C 0.44%,Si 2.52%,S 0.56%,P 0.056%,Au 13.73g/t。将富金生铁铸造成阳极,在硫酸亚铁-硫酸铵为主的电解液体系中,在Fe2+100g/L,(NH4)2SO4100g/L,pH=3.5~4.5,电解液温度为50~60℃,220~275A/m2的电流密度和1.0~1.2V的槽电压,同极中心距定为120mm,采用隔膜电解时,电解稳定进行,产出含铁>99.5%、杂质在允许范围内的纯铁,电解平均电流效率大于95%,阴极直流电耗为1100kwh/tFe,金富集于阳极泥中,其含金达54.92g/t。

实例3:焙烧矿成分为Fe 61.22%,Pb 0.61%,Zn 0.32%,S 0.23%,As 0.17%,Cu 0.035%,P 0.04%,SiO2 8.15%,Al2O3 1.36%,MgO 0.075%,CaO 0.73%,Au 30.30g/t。采用直流电弧炉熔炼,在焙烧矿∶焦炭∶石灰质量比为10∶4∶1的条件下,于1500℃下熔炼,铁还原率达99%,金99%富集于生铁中,富金生铁成分为:Fe 97.32%,C 1.44%,Si 0.52%,S 0.52%,P 0.053%,Au 49.16g/t。将富金生铁铸造成阳极,在硫酸亚铁-硫酸铵为主的电解液体系中,在Fe2+100g/L,(NH4)2SO4100g/L,pH=3.5~4.5,电解液温度为50~60℃,220~275A/m2的电流密度和1.0~1.2V的槽电压,同极中心距定为11mm,采用隔膜电解时,电解稳定进行,产出含铁大于99.5%、杂质在允许范围内的纯铁,电解平均电流效率大于96%,阴极直流电耗为1100kwh/tFe,金富集于阳极泥中,其含金达196.63g/t。

实例4:焙烧矿成分为Fe 61.22%,Pb 0.61%,Zn 0.32%,S 0.23%,As 0.17%,Cu 0.035%,P 0.04%,SiO2 8.15%,Al2O3 1.36%,MgO 0.075%,CaO 0.73%,Au 30.30g/t。采用直流电弧炉熔炼,在焙烧矿∶焦炭∶石英砂∶石灰质量比为15∶3∶2∶1的条件下,于1550℃下熔炼,铁还原率达98.5%,金99.2%富集于生铁中,富金生铁成分为:Fe 97.5%,C 1.32%,Si 0.43%,S 0.51%,P 0.043%,Au 51.16g/t。将富金生铁铸造成阳极,在硫酸亚铁-硫酸铵为主的电解液体系中,在Fe2+150g/L,(NH4)2SO4 80g/L,pH=3.5~4.5,电解液温度为50~60℃,220~275A/m2的电流密度和1.0~1.2V的槽电压,同极中心距定为120mm,采用隔膜电解时,电解稳定进行,产出含铁大于99.6%、杂质在允许范围内的纯铁,电解平均电流效率大于95.2%,阴极直流电耗为1100kwh/tFe,金富集于阳极泥中,其含金达198.52g/t。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