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载体膜,特别是用于胶带的载体膜,及其用途

载体膜,特别是用于胶带的载体膜,及其用途

摘要

本发明涉及载体膜,特别是用于胶带的载体膜,其在纵向上被单轴拉伸并包括聚丙烯制成的基层和聚乙烯制成的共挤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膜在纵向上在10%应变下的张力为至少150N/mm2,优选至少200N/mm2,最优选至少250N/mm2,以及在该共挤出层的外侧施加隔离涂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0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德莎欧洲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10377.X

  • 申请日2009-01-21

  • 分类号C09J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吴培善

  • 地址 德国汉堡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48: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1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C09J7/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01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07-2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C09J7/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01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5-10-14

    授权

    授权

  • 2011-03-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9J7/00 申请日:20090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2-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载体膜,特别是用于胶带的载体膜,及其用途。

具有高纵向强度的膜通常通过将部分结晶热塑性材料的挤出的膜幅进行取向而获得。所涉及的取向主要是双轴的。在例外的情形中,仅通过在纵向取向进一步增加膜的纵向拉伸强度。商业化的常规双轴和单轴取向膜两者均基于聚丙烯,然而,与由吹塑膜或流延膜工艺形成的未取向膜对比,它们在横向具有低的抗撕裂蔓延性。

特别是,在膜或胶带的边缘受破坏时(因切割时的钝刀刃或之后对该切口边缘的非故意破坏而引起),导致膜、或由该膜制备的胶带容易在拉伸载荷下撕开或撕除。

当对拉伸强度和抗撕裂蔓延性要求苛刻时,用细丝(filament)或包括由玻璃或塑料制得的细丝的筛网对膜和胶带加固。从设备的观点看,这种细丝型胶带的制备非常复杂,因此昂贵并易于出现故障。除了基础膜之外,对细丝和层合的粘合剂(或者额外的压敏粘合剂涂层)还有其它要求,这使得该产品更加昂贵。这种细丝型胶带的其它缺点是抗折断性低、厚度高、切割边缘不清晰(unclean),和缺乏可胶接性(weldability)和再回收性(recyclability)。例如,在US 4,454,192A1中描述了这种胶带的制备。

DE 2104817A1描述了制备聚烯烃(聚乙烯或聚丙烯)的胶带载体的方法。通过在纵向上取向,该发明允许获得320N/mm2的纵向拉伸强度(根据权利要求2;没有给实例)。没有披露拉伸比和在10%伸长率下得到的应力。

EP 0255866A1的主题是双轴取向或在纵向取向的聚丙烯膜。添加弹性体组分增加了横向上的拉伸抗冲强度。然而,此措施导致在横向上拉伸强度和抗撕裂蔓延性劣化。纵向上的拉伸比为1∶5.5至1∶7。获得的拉伸强度为12~355N/mm2。没有给出在10%伸长率下的应力的详细内容。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Beiersdorf公司(Hamburg,Germany)向市场推出了一种表现出撕除倾向较小的撕开型胶带(tear-open strip)。此胶带包含NOPI公司(Harrislee,Germany)生产的纵向取向载体膜,它是通过共挤出不同韧性的原料制得的,拉伸比为1∶7.5。根据抗冲改性剂的原理,当用锋利的刀刃切开产品时,牢固的外部共挤出层减少了微小裂缝(microtear)的形成。然而,它不能防止随后损坏的边缘引起的裂缝(例如,在卷输送期间或施用至纸板箱期间);这要求相当高的抗撕裂蔓延性。该外层含有60%重量聚丙烯共聚物(其具有约5%重量乙烯),以及为了增加韧性含有40%重量的SBS橡胶,这损害膜光稳定性,并特别导致在膜的纵向上拉伸强度降低(160N/mm2)和在10%伸长率下应力降低(70N/mm2)。韧性较小的主层含有92%重量聚丙烯共聚物和8%重量SBS橡胶。

DE 4402444A1涉及具有拉伸强度且基于单轴取向聚乙烯的胶带。在一些方面可以获得与相应的聚丙烯产品相似的机械性能。然而,聚乙烯比聚丙烯具有明显较低的耐热性,经证明,不仅在胶带的制备期间(在炉中干燥粘合剂层或其它层),而且在随后作为夹紧带(grip tape)、纸板箱密封胶带(adhesive carton-sealing tape)、撕开型胶带和纸板箱增强带(cartonreinforcement strip)的包装应用期间均是不利的。在纸板箱上的胶带常常变热,例如当它们通过印刷机时或者在纸板箱装有热的货物(例如,食品)之后。聚乙烯膜(包括取向聚乙烯膜)的另一缺点是,与聚丙烯膜相比,在10%伸长率的力明显较低。在给定力下伸长率较大的结果是,由该膜制得的夹紧带或纸板箱密封胶带往往在拉伸载荷下分开,以及纸板箱增强带不能防止纸板箱免于撕裂。没有披露在纵向上的拉伸比和在10%伸长率下可获得的应力。得到的拉伸强度为102~377N/mm2

EP 0871567A1涉及用于标签应用的基于单取向聚乙烯的膜。通过使用PP-RC,获得高的透明性,但耐热性、拉伸强度和在10%伸长率下的应力均较低,与在胶带中不同的是,这些性质在标签应用中仅仅是不太重要的。

上述发明已有应用,但远不能获得细丝型胶带的拉伸强度和抗撕裂蔓延性。因此,已有尝试来避免复杂的大量细丝线的使用并通过纵向结构来赋予取向膜类似细丝的性质,如下所述。

US 5,145,544A1和US 5,173,141A1公开了包含单取向膜的胶带,该膜具有用于增强的凸条(rib)结构,所述凸条部分从表面突出并部分埋入膜表面。在膜和凸条之间,形成有凹口连接。该发明获得高的横向耐撕裂性,但拉伸强度和可延伸性仍需要改进。然而,主要缺陷在于,该发明的膜不能以生产规模制造。其原因是在常规宽度下可取向性差,还有平铺性(flat lie)极差,这意味着不再确保采用压敏粘合剂时的涂覆性能。然而,在高的宽度下,由于随后的取向操作中在拉伸辊上不均匀和不充分的粘附性(因膜不能平坦地铺展引起),平铺性进一步劣化。在以标准宽度制造的情形中,在横向将膜保持在拉伸辊的中间区域,导致凸条结构在取向中发生变化并引起整体产品质量变得不一致。另一缺点是需要使用压延机将凸条埋入至少50%,这是非常昂贵的投资并使得操作复杂得多。当在胶带的进一步加工中施用脱模剂或底漆时,表面上的凸条结构还容易产生涂层缺陷,因为膜的施用方法需要平滑的表面。对于需要平滑表面的印刷,膜表面中的增强细丝或凸条结构的印记是不利之处。特别当该发明的膜用于包装胶带时,可印刷性是客户关注的重要标准。US 5,145,544A1披露了拉伸比1∶7和拉伸强度157~177N/mm2;但10%伸长率的应力不确定。US 5,173,141A1披露了拉伸比1∶6.1至1∶7和拉伸强度至多245N/mm2;但10%伸长率的应力不确定。

EP 1101808A1试图通过从膜的内部除去凸条结构来消除前述缺点。所述膜具有与平面平行的外侧并包含组成不同的至少两个共挤出层,该共挤出层的界面是不平坦的,而是在截面中呈现非线性的边界轮廓,该截面在纵向以薄层形式延续。该膜的特定内部结构是由一个层在横向上的厚度发生周期性或不规律变化并由第二层波动的厚度进行补偿(如此整体厚度基本上恒定)而产生的。所有引用的发明均在纵向表现出比标准胶带膜改进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拉伸比介于1∶6.7和1∶8.7之间。对于涉及到的拉伸强度,获得202~231N/mm2,对于涉及到的10%伸长率下的应力,获得103~147N/mm2

EP 0353907A1采用膜的纤丝化(fibrillation)概念。在该发明中,胶带是由与另一纤丝化聚合物膜层结合的载体层制备的。随后纤丝化的那面涂布粘合剂。该纤丝化的聚合物膜优选是挤出的,由聚丙烯构成,且随后在纵向单轴拉伸。这一同样非常复杂的方法的缺点在于,层合体必须在四个操作步骤(挤出、拉伸、纤丝化和在PP-BO载体膜上纤丝的粘结)中制备。EP 0353907A1的膜的厚度大约为25μm(PP-BO)和大约为5μm(取向PP膜)。因此,可以获得仅99~176N/cm的拉伸强度和仅15~22N/cm的抗撕裂蔓延性。

这些发明没有一个在工业上实施,因为生产过程非常复杂。此外,它们远远不能与以玻璃细丝或聚酯细丝为特点的产品的性能匹配。

在胶带中充当载体的商品化的常规单轴取向聚丙烯膜的拉伸比大约为1∶7。

当加大拉伸比以增加拉伸强度和10%伸长率下的应力时,发现拉伸比大于1∶8时,膜会变得受到防粘涂层破坏,该防粘涂层基于在甲苯中的聚硬脂基氨基甲酸乙烯基酯。防粘涂布的膜表面对摩擦敏感。如果用摩擦器在涂覆表面上产生摩擦,则该表面瓦解成细小的纤维。涂布或切开装置中由于摩擦引起的表面纤维化即使在胶带未解开时也可能导致膜分层(″松开″)。

此外,在操作实践中,为纸板箱配置胶带用于增强或者撕开,然后堆放起来。当从堆放物中拖出单个未装好的纸板箱时,在胶带上发生摩擦。摩擦也常常发生在纸板箱在包装线上进行处理的时候。这些类型的操作摩擦导致聚丙烯纤维从表面抽出。

这种破坏程度随着拉伸比上升(例如,1∶10)而增加。

胶带用的商品化的常规、单轴取向聚丙烯膜由挠曲模量约为1200MPa的聚丙烯或者相对较硬的聚丙烯和具有相似挠曲模量(基于重量计算)的PE-LLD的混合物制得。在试图使用挠曲模量比通常高的聚丙烯来升高在10%伸长率下的力时,发现这一措施同样伴随着因防粘涂层发生膜的损坏。这在膜由挠曲模量为1600MPa或更大的聚丙烯原料制成的情形中变得非常突出,并且在膜由挠曲模量为2000MPa的聚丙烯原料制成的情形中尤其变得极端突出。

如果采用基于有机硅的防粘涂层,后果则甚至更加严重。有机硅对膜的破坏甚至比聚硬脂基氨基甲酸乙烯基酯更大。一方面,即使在比1∶8低的拉伸比下也发生破坏,另一方面,不仅在防粘涂层那面,而且甚至在反面都观察到膜的损坏,仿佛有机硅迁移通过了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载体膜,特别是用于胶带的载体膜,该膜在纵向上具有非常高的拉伸模量,或者在10%伸长率时非常高的应力,它不会被防粘涂层破坏,尤其不会被基于有机硅的防粘涂层破坏,并且没有前述现有技术的膜所具有的缺点。

此目的通过具有本文中详细描述的特征的膜得以实现。本文还说明了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的膜的用途涵盖在本发明的理念中。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载体膜,特别是用于胶带的载体膜,其在纵向上被单轴取向并包括聚丙烯基层和聚乙烯共挤出层,所述载体膜在纵向上在10%伸长率下的应力为至少150N/mm2,优选至少200N/mm2,非常优选至少250N/mm2,在该共挤出层的外侧施加防粘涂层。

为了使得使用该膜制得的胶带易于解开且不损坏膜,典型的单轴取向膜配置防粘涂层。然而,使用这种高模量膜,防粘涂层由于纤维抽出导致表面破坏。甲苯作为防粘涂层(脱模剂)的常见溶剂本身具有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因脱模剂如聚硬脂基氨基甲酸乙烯基酯进一步增强。有机硅的行为尤其具有破坏性,甚至在膜的内侧(朝着远离防粘涂层的那面)对纤维抽出变得敏感的情形中也如此。防粘涂布的膜表面对摩擦敏感。在胶带未解开时纤维抽出导致膜分层(″松开″)。在本发明中,通过额外的聚乙烯共挤出层可以防止这些负面影响。

可以类似于单轴取向聚丙烯膜的相对简单的挤出方法来制备所述载体膜。它具有在10%伸长率下增加的应力,纵向拉伸强度介于常规单轴取向聚丙烯膜和细丝型胶带的纤维增强载体之间,但不需要生产细丝型胶带的复杂工艺。最经常用于胶带的聚丙烯膜是PP-BO(双轴取向聚丙烯膜)。这些膜在10%伸长率下具有非常低的应力。

为了获得高拉伸强度及在1%和10%伸长率下的高应力,应该选择取向操作中的条件,使得拉伸比是相应膜技术上可实现的最大拉伸比。根据本发明,纵向上的拉伸比为至少1∶8,优选为至少1∶9.5。

例如,拉伸比为1∶6表明长度为1m的初级膜部分得到长度为6m的取向膜部分。拉伸比常常表示为在取向前线速度与取向后线速度之比。

用于本发明基层的合适的聚丙烯膜原料是可商购的聚丙烯聚合物。熔体指数应当处于适合平整膜挤出的范围。熔体指数应该介于0.3g/10min和15g/10min之间,优选为0.8~5g/10min(在230℃/2.16kg下测量)。

对于本发明的主题,优选使用的聚丙烯的挠曲模量为至少1600MPa,更优选至少2000MPa。为了使1%和10%伸长率下的应力值和拉伸强度值最大化,使用高度全同立构的聚丙烯或使用成核剂是有利的。适合聚丙烯(α或β晶体)的所有成核剂均是适用的。

存在有机成核剂,例如苯甲酸酯、磷酸酯或山梨糖醇衍生物。这种成核剂描述于例如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2002版本,Wiley-VCH Verlag,论文在线记录日期(Article Online Posting Date)为2000年6月15日)的章节“9.1.Nucleating Agents”,以及例如US 2003/195300A1中。另一种特别适合的方法如US 2003/195300A1所述,使用半晶支化或偶连的聚合物成核剂,例如用4,4′-氧联二苯磺酰基叠氮化物改性的聚丙烯。

基层可以包含其它聚合物,更具体地为聚烯烃。优选非常高含量的聚丙烯,特别优选不添加其它聚合物。

载体膜优选在表面上没有凸条(rib)结构,因为这种结构在取向操作期间削弱粘附性并且不允许均匀取向。在内部同样优选没有设置凸条结构;而是具有平行平面取向的层。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配置易于出错的复杂的模头。

此外,优选载体膜不包含碳纳米管。

令本领域技术人员惊讶的和意想不到的是,聚乙烯共挤出层可以解决防粘涂布的上表面的纤维抽出的问题。

适合所述共挤出层的聚乙烯是PE-LD、PE-LLD、PE-VLLD和PE-HD。在少量的情况下,聚乙烯可以包含其它单体如丙烯、丁烯、己烯、辛烯、丙烯酸乙酯或乙酸乙烯酯。优选乙烯均聚物如PE-LD或者更特别优选PE-HD。

为了改进两个层(基层和共挤出层)之间的粘附性,优选向共挤出层中加入聚丙烯相容的聚合物,例如含有丙烯的聚合物,聚丁-1-烯或氢化的苯乙烯-二烯嵌段共聚物如SEBS、SEPS或SEBE。

在共挤出层中聚乙烯的含量优选为50%~100%重量,更优选为60%~80%重量。

向本发明配置的共挤出层施用防粘涂层,但是该膜层也可以具有其它相同或不同的通过共挤出得到的层。

认为在采用的取向温度下,聚丙烯基层形成高模量的纤维结构,但聚乙烯共挤出层不是如此。在抽吸(suction)下可以从防粘涂层拉出的纤维之间看起来有间隔,这个现象然后永久性地在纤维之间产生防粘作用,因为溶剂不会单独引起这种剧烈的破坏。假设缺乏显著的纤维之间具有间隔的纤维结构,则共挤出层在抽吸下不能从防粘涂层中拉出。

该层除了聚合物之外还可以含有添加剂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防粘连剂、润滑剂、加工助剂、填料、染料和/或颜料。

通过选择聚丙烯的拉伸比、取向温度和/或挠曲模量,载体膜在纵向在10%伸长率下的应力为至少150N/mm2,优选至少200N/mm2,更优选至少250N/mm2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载体膜或使用该载体膜制得的胶带在纵向(机器方向)在1%伸长率下的应力为至少20N/mm2,优选至少40N/mm2,和/或拉伸强度为至少300N/mm2,优选至少350N/mm2。在横向上的抗撕裂蔓延性预计优选达到至少80N/mm,更具体地至少220N/mm。

为了计算强度值,将宽度有关的力值除以厚度。在测定胶带上的强度值时,作为基础所取的厚度不是胶带的总厚度,而仅仅是载体膜的厚度。

载体膜的厚度优选为25~200μm,更优选为40~140μm,非常优选为50~90μm。

共挤出层的厚度优选为膜总厚度的3%~20%,更优选为5%~10%。根据本发明,考虑到该层由机械数据比基层原料的机械数据弱的材料构成的事实,共挤出层所选的厚度要尽可能小,因为对1%和10%下的应力和对拉伸强度有不利影响。然而,该层防止了脱模剂从防粘涂层渗透到基层。

当然,为了在厚度波动范围内不会变为0,共挤出层的厚度出于技术原因具有下限,即,在最差的情形中,在一些地方不会完全不存在该层。

膜可以通过层合、压花或辐射处理进行改性。膜可以进行表面处理。例如,这些处理为助粘处理、电晕处理、火焰处理、氟处理或等离子体处理,或者,施加溶液或者分散体或者液体可辐射固化物质的涂层。

载体膜在共挤出层上具有防粘涂层(粘性涂层,无粘性涂层),其由以下物质构成,例如,有机硅、丙烯酸酯(例如,205),硬脂基化合物如聚硬脂基氨基甲酸乙烯基酯或硬脂酸铬络合物(例如C),或者马来酸酐共聚物和硬脂基胺的反应产物。优选基于有机硅的防粘涂层。有机硅可以无溶剂施涂或者含有溶剂施涂,可以通过辐射、缩合或加成反应、或者用物理方法(例如,通过嵌段结构)进行交联。

特别有利的是,通过在载体膜的至少一个面上施加粘合剂,本发明的载体膜可以用于胶带。

本发明优选的胶带是具有自粘性或可热活化的粘合剂层的膜。然而,所涉及的粘合剂优选不是可密封的粘合剂,而是压敏粘合剂。对于胶带应用,载体膜在一面涂有压敏粘合剂,该压敏粘合剂为溶液或分散体的形式或者为100%形式(例如,熔体),或者和载体膜共挤出。粘合剂层位于具有基层的膜的那面。粘合剂层可以通过热或高能辐射进行交联或者必要时可以衬以防粘膜或防粘纸。特别合适的压敏粘合剂是基于丙烯酸酯、天然橡胶、热塑性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有机硅的PSA。

在本发明上下文中的通用表述“胶带”包括所有的片状结构,如两维延伸的膜或膜部分,具有延伸长度和有限宽度的带,带部分等,最后还有冲切件或标签。

为了优化性能,使用的自粘性粘合剂可以共混有一种或多种添加剂,如增粘剂(树脂)、增塑剂、填料、颜料、UV吸收剂、光稳定剂、老化抑制剂、交联剂、交联促进剂或弹性体。

例如,共混用的合适的弹性体为,例如EPDM橡胶或EPM橡胶,聚异丁烯,丁基橡胶,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二烯的氢化嵌段共聚物(例如,通过氢化SBR、cSBR、BAN、NBR、SBS、SIS或IR;该聚合物例如称为SEPS和SEBS)或丙烯酸酯共聚物如ACM。

增粘剂例如为烃树脂(例如,基于不饱和C5或C7单体的那些)、萜烯苯酚树脂、由诸如α-或β-蒎烯的原料形成的萜烯树脂、芳族树脂如香豆酮-茚树脂、或者苯乙烯或α-甲基苯乙烯树脂如松香及其衍生物(例如歧化、二聚或酯化的树脂),在本文中还可使用二醇、甘油或季戊四醇。特别适宜的是不含烯烃双键的老化稳定的树脂,例如氢化的树脂。

适宜的填料和颜料的实例为炭黑、二氧化钛、碳酸钙、碳酸锌、氧化锌、硅酸盐或二氧化硅。

适宜的粘合剂用的UV吸收剂、光稳定剂和老化抑制剂是列在本说明书中用于稳定膜的那些。

适宜的增塑剂的实例包括脂族、脂环族和芳族矿物油,酞酸、苯三酸或己二酸的二酯或聚酯,液体橡胶(例如腈橡胶或聚异戊二烯橡胶),丁烯和/或异丁烯、丙烯酸酯、聚乙烯基醚的液体聚合物,基于增粘剂树脂原料的液体树脂和增塑剂树脂,羊毛蜡和其他蜡,或者液体有机硅。

交联剂的实例为酚醛树脂或卤代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甲醛树脂。适宜的交联促进剂的实例为马来酰亚胺、烯丙基酯如三聚氰酸三烯丙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多官能酯。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压敏粘合剂包含苍白色和透明的原料。特别优选的是丙烯酸酯PSA(例如,为分散体的形式)或包含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树脂的PSA(例如,这种类型通常用于热熔性PSA)。

粘合剂涂层的厚度优选为18~50g/m2,更优选为22~29g/m2。胶带卷的宽度优选为2~60mm。

例如,该膜可以用作胶带的载体。这种胶带适合用于增强纸板包装,尤其在模切区域中;作为纸板箱的撕开型胶带;作为承重把手(carry handle);用于叶片固定(pallet securement)或用于制品打包。这些制品的实例包括管、型材或叠置纸板箱(stacked cartons)(捆绑应用)。

与EP 0353907A1相比,仅以两个步骤(挤出,取向)在一条生产线上在线制备载体膜,该载体膜也具有非常高的横向抗撕裂蔓延性(在70μm厚度时约300N/cm)。

试验方法

厚度:DIN 53370

拉伸强度:DIN 53455-7-5,在纵向

在1%或10%伸长率下的应力:DIN 53455-7-5,在纵向

断裂伸长率:DIN 53455-7-5,在纵向

熔体指数:DIN 53735

·根据DIN 53735测量熔体流动速率(MFR),即熔体指数。对于聚乙烯,熔体指数通常指定以g/10min为单位,在190℃和2.16kg重物下测量,聚丙烯类似,但温度为230℃。

挠曲模量:ASTM D 790A

密度:ASTM D 792

晶体熔点:根据ISO 3146由DSC测定

塑料命名法:ISO 1043-1

摩擦试验:

·在纵向使用具有圆角(曲率半径=5mm)的Edding A 20擦除器进行10次摩擦,在涂布防粘层的那面上的外加压力为5千磅。

评价:合格=无磨损;

不合格=表面上擦出纤维

工业粘性数据:AFERA 4001,对应于DIN EN 1939

以下参考实施例说明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原料

Dow 7C06:

PP-BC,MFI为1.5g/10min,未加入成核剂,挠曲模量为1280MPa,晶体熔点为164℃(Dow Chemical)

Moplen HP 501D:

在数据表上指认为均聚物,但根据制造商的信息,为含有1.5%重量乙烯的共聚物,MFI为0.7g/10min,未加入成核剂,挠曲模量为1450MPa,晶体熔点为161℃(Basell)

Dow Inspire 404.01:

聚丙烯,MFI为3g/10min,加入成核剂的,挠曲模量为2068MPa,加入成核剂的(根据US 2003/195300A1使用聚合物成核剂),晶体熔点为164℃(Dow Chemical)

HTA 108:

PE-HD,MFI为0.7g/10min,未加入成核剂的,挠曲模量为约1800MPa,密度为0.961g/cm3,晶体熔点为133.5℃(Exxonmobil)

Dowlex 2032:

PE-LLD,MFI为2.0g/10min,密度为0.9260g/cm3,晶体熔点为124℃(Dow Chemical)

ADK STAB NA-11UH:

成核剂(Adeka Palamarole)

Remafingelb HG AE 30:

含有半透明颜料的PP颜料母料(Clariant Masterbatches)

Release Coat RA95D:

PVSC=聚硬脂基氨基甲酸乙烯基酯(k+k-Chemie)

Dehesive 940A:

有机硅溶液(Wacker Chemical)

Crosslinker V24:

交联剂(Wacker Chemical)

Catalyst OL:

催化剂(Wacker Chemical)

实施例1

在配置了具有柔软模唇的扁平模头的单螺杆挤出装置上共挤出双层膜,接着通过冷辊台和单级短间距取向装置(single-stage short-gap orientingunit)。该基层由Inspire D 404.01构成,共挤出层由68%重量Dowlex 2032和32%重量Dow 7C06构成。模头温度为235℃。设置冷辊温度和拉伸辊温度,使得在拉伸操作前后膜的结晶度最大。拉伸比为1∶10。

试验结果:

膜的性质:

取向后的载体厚度        75μm

基层的厚度              70μm

共挤出层的厚度          5μm

1%伸长率下的应力       66N/mm2

10%伸长率下的应力      270N/mm2

拉伸强度                297N/mm2

断裂伸长率              8%

摩擦试验                合格

膜的两个面均进行了电晕预处理,在共挤出层上涂有Release CoatRA95D在甲苯中的0.5%的防粘溶液,并进行干燥。将粘合剂以熔体形式混合,该粘合剂由42%重量的SIS弹性体,20%重量的氢化松香的季戊四醇酯,37%重量的R&B值为85℃的C5烃树脂,和1%重量的1010抗氧化剂构成,用喷嘴在150℃施涂到膜的底面。随后将胶带卷绕成备用卷,并切割15mm的宽度用于进一步的测试。

工业粘性数据:

·和钢的结合强度为2.2N/cm

·在0.3m/min下的解开力为1.0N/cm

·涂覆重量为23g/m2

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膜,但拉伸比设定为1∶8。基层所用的原料是98.9重量份的Moplen HP 501D、0.9重量份Remafingelb HG AE 30和0.2重量份ADK STAB NA-11UH的混合物。共挤出层由75%重量的HTA 108和25%重量的Moplen HP 501D构成。

试验结果:

膜的性质:

取向后的载体厚度        64μm

基层的厚度              60μm

共挤出层的厚度          4μm

1%伸长率下的应力       33N/mm2

10%伸长率下的应力      246N/mm2

拉伸强度                290N/mm2

断裂伸长率              33%

摩擦试验                合格

所述膜的两个面均进行电晕预处理,然后在共挤出层(顶面)配置有机硅防粘涂层。后者由21800重量份庚烷,3126重量份Dehesive 940A,8重量份甲基丁醇,23重量份Crosslinker V24,和31重量份Catalyst OL构成。底面配置包含天然橡胶、环化橡胶和4,4′-二异氰酸基二苯基甲烷的底漆。在捏合装置中将粘合剂溶于己烷,该粘合剂由40%重量的天然橡胶SMRL(Mooney 70),10%重量的二氧化钛,37%重量的R&B值为95℃的C5烃树脂,和1%重量的BKF抗氧化剂构成。使用涂布棒将20wt%浓度(strength)的粘合剂施涂到膜的上底漆的底面上,并在115℃干燥。然后,将胶带卷绕成备用卷并切割15mm的宽度用于进一步的测试。

工业粘性数据:

·和钢的结合强度为1.9N/cm

·在0.3m/min的解开力为0.2N/cm

·涂覆重量为24g/m2

比较例1

和实施例1一样制备膜,但没有共挤出层。

试验结果:

膜的性质:

取向后的载体厚度        70μm

1%伸长率下的应力       71N/mm2

10%伸长率下的应力      280N/mm2

拉伸强度                317N/mm2

断裂伸长率              7%

摩擦试验                不合格

比较例2

和实施例2一样制备膜,但覆盖层的组成和基层一样。

试验结果:

膜的性质:

取向后的载体厚度             65μm

基层的厚度                   60μm

共挤出层的厚度               5μm

1%伸长率下的应力            37N/mm2

10%伸长率下的应力           258N/mm2

拉伸强度                     310N/mm2

断裂伸长率                   32%

摩擦试验                     不合格

比较例3

以与比较例1相同的方式由Dow 7C06制备膜和胶带,拉伸比为1∶6.1。

试验结果:

取向后的载体厚度              80μm

拉伸强度                      247N/mm2

1%伸长率下的应力             19N/mm2

10%伸长率下的应力            142N/mm2

断裂伸长率                    27%

摩擦试验                      合格

比较例4

如实施例1制备膜,但共挤出层由Dow 7C06构成。

试验结果:

膜的性质:

取向后的载体厚度        75μm

基层的厚度              70μm

共挤出层的厚度          5μm

1%伸长率下的应力       72N/mm2

拉伸强度                280N/mm2

断裂伸长率              6%

摩擦试验                不合格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