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可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

一种可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由可卸装的吸引器头、微型过滤器及负压连接管三部分组成,微型过滤器具有内管和外管结构,吸引器头的后端安装到微型过滤器外管前端的内壁上,负压连接管前端安装到微型过滤器外管后端的内壁上,其后端连接口腔综合治疗机的负压;在微型过滤器内管的前端安装有叶轮,通过柱状轴连接两个圆形固定盘,连接处设有轴承,圆形固定盘焊接在内管内壁上;夹层漏斗焊接安装在内管的外壁上,其后端安装有骨颗粒收集器。本吸引器不仅具有能及时吸引自体骨颗粒、软组织碎片、唾液、等常用口腔吸引器的功能,还能同时自动过滤并收集自体骨颗粒,且使收集到的自体骨颗粒减少了唾液微生物的污染,以备骨移植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790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97187.0

  • 申请日2010-06-11

  • 分类号A61C8/00(20060101);A61M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22201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张景林;刘喜生

  • 地址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前进大街269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13: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8-0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M1/00 授权公告日:20120822 终止日期:20130611 申请日:201006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8-22

    授权

    授权

  • 2010-1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C8/00 申请日:201006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1-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

背景技术

口腔种植外科手术中常因骨缺损而要使用到骨引导再生技术(Guided BoneRegeneration,GBR),而骨移植材料是GBR技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常用的骨移植材料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合成材料等。自体骨因其良好的骨生成性、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被认为是骨移植材料的“金标准”。但是自体骨移植存在骨源量有限和增加创伤及感染机会等缺点,因此有效收集利用口腔种植手术过程中种植钻孔时产生的颌骨剩余骨是减少种植手术创伤、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来源于口腔种植手术过程中种植钻孔时的自体骨碎屑的直径为0.5~1.5mm,目前口腔科常用的吸引器仅能将种植手术过程中的颌骨剩余骨、唾液、外用液体等一起吸出,但不能有效分离并收集剩余骨颗粒。目前国内外用于这方面的吸引器均采用过滤原理收集骨粉,如国内吸引器(专利号200820085498.6),这些吸引器在吸引过程中虽然能收集大颗粒状自体骨,但是仍存在有大量细颗粒及粉状自体骨粉被吸引流失、或造成堵塞吸引器等弊端;另外,这些吸引器在收集骨颗粒时,骨颗粒跟唾液、软组织碎片等混合在一起,会增加骨颗粒微生物污染的机会,从而影响收集到的骨颗粒的成骨质量。如何减少微生物污染,是骨颗粒收集器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口腔种植外科手术GBR技术中骨移植的需要以及目前吸引器存在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能自动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

该吸引器的特点是在吸引自体骨颗粒、软组织碎片、唾液、外用液体等混合物的同时,能自动收集所有有用的自体骨粉(包括大颗粒、小颗粒及粉状骨粉),同时能使收集到的骨颗粒减少被唾液中微生物污染的机会,保证骨颗粒的质量,以备骨移植使用。使用该吸引器,既能保持手术操作视野的清晰,同时该吸引器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回收并收集口腔临床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颌骨剩余骨再利用于骨缺损修复中,节约资源,减少患者创伤,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因此认为该吸引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沿气流方向,依次由可卸装的吸引器头、微型过滤器及负压连接管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微型过滤器具有内、外管结构,且外管的前端和后端较细;吸引器头的前端放置在口腔内,其后端通过旋转的螺纹安装到微型过滤器外管前端的内壁上;微型过滤器内管的前端安装具有多个叶片和一个柱状轴的叶轮,叶片的外沿向后倾斜且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固定在柱状轴的前端,柱状轴的后端连接在两个分立的圆形固定盘上,连接处分别设有轴承,两个分立的圆形固定盘分别焊接在微型过滤器内管前端的内壁上;微型过滤器内管的后端和负压连接管的前端相通,一并通过旋转的螺纹安装到微型过滤器外管后端的内壁上,负压连接管的后端连接口腔综合治疗机的负压;在微型过滤器内管的外壁上焊接安装有环状夹层漏斗,环状夹层漏斗前端入口的外沿向后倾斜,便于收集颗粒,其前端入口的外沿也同时焊接安装在微型过滤器外管的内壁上,一方面保证各部件的稳定性,一方面使自体骨颗粒能够全部进行收集装置;环状夹层漏斗的后端出口安装有骨颗粒收集器,骨颗粒收集器同时焊接在微型过滤器的内管和外管上,骨颗粒收集器同时用作手柄使用;在骨颗粒收集器上设置有收集器螺帽,收集器螺帽通过螺纹与骨颗粒收集器相连,旋松螺帽,可打开骨颗粒收集器,取出骨颗粒。

本发明所述的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充分运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和离心式分离原理。当负压连接管接上负压时,在口腔临床骨切割及种植窝制备等过程中产生的自体骨颗粒、软组织碎片、唾液、外用液体等混合物会被吸入微型过滤器的外管内,同时负压产生的气流作用在倾斜的叶片上使叶轮发生旋转,从而产生离心力,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因密度不同而被分离。混合物在被吸引进入微型过滤器时就被分离,从而减少了骨颗粒被唾液污染的机会,提高了收集到的骨颗粒的质量。自体骨颗粒因密度高被分离而进入夹层漏斗内,在重力作用下较容易地进入骨颗粒收集器中,而密度低的软组织碎片、唾液、外用液体等混合物则通过微型过滤器的内管和负压连接管被吸引出去。

该吸引器特点在于除了具备常用口腔吸引器的功能外,还能同时自动过滤并收集有用的自体骨颗粒,以备自体骨移植使用。该吸引器过滤效率高,能有效收集大颗粒状自体骨、细颗粒及粉状自体骨粉,且消毒方便。骨颗粒收集器可设计为浅凹型结构,与夹层漏斗相连接,适合操作。该吸引器设计精巧科学,操作简单,外形流畅,符合人性化操作要求,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述的可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可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所述的可收集自体骨颗粒的吸引器的叶轮及其安装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各部分名称为:吸引器头1、微型过滤器2、负压连接管3,微型过滤器的外管24、微型过滤器的内管21、叶轮22、夹层漏斗23、骨颗粒收集器25、收集器螺帽26;

吸引器头1的前端放置在口腔内,其后端通过旋转的螺纹安装到微型过滤器2外管24的内壁上,负压连接管3前端通过旋转的螺纹安装到微型过滤器2外管24的内壁上,负压连接管3的后端连接口腔综合治疗机的负压;叶轮22通过柱状轴222、轴承225、224与圆形固定盘223、226相连,圆形固定盘223、226焊接安装在微型过滤器内管21的内壁上;夹层漏斗23焊接在内管21的外壁上,夹层漏斗的前端入口的外沿也同时焊接在外管24的内壁上,一方面保证各部件的稳定性,一方面使自体骨颗粒能够全部进行收集,夹层漏斗的后端出口与骨颗粒收集器25相通,骨颗粒收集器25一方面环绕焊接在内管21的外壁上,一方面焊接安装在外管24上,骨颗粒收集器25同时用作手柄使用,收集器螺帽26通过螺纹与骨颗粒收集器25相连,旋松螺帽,可打开骨颗粒收集器,取出骨颗粒。

当负压连接管子接上负压后,微型过滤器的叶轮22发生旋转,产生离心力,由吸引器头1吸引的混合物经过22时,自体骨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因密度较大被分离到夹层漏斗23中;沿气流方向,环状夹层漏斗23的横截面的直径由大逐渐变小,这样利于骨颗粒的输送,重力作用使颗粒较容易地进入骨颗粒收集器25中,软组织碎片、唾液、外用液体等其他混合物则通过内管21从负压连接管3的后端被排出。打开骨颗粒收集器25下面的螺帽26,可取出其中收集的颗粒。上述各结构的材料均为医用不锈钢材料,方便清洗和消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吸引器各部件由耐高温高压的不锈钢材质制造,便于消毒。

如图1所示,典型的尺寸为:吸引器头1的前端放置口腔内,吸引器头1内径为3.0mm,外径为5.0mm,总长度为70.0mm;吸引器头1后端有15度角的弯曲,弯曲处距微型过滤器的距离为20.0mm;负压连接管3的外径为7.0mm,内径为5.0mm;微型过滤器2的外管24长60mm,外管外径为15.0mm,内管内径为5.0mm。叶轮的叶片为3片,也为不锈钢材料,叶片形成外径8.0mm。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专利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专利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专利所属技术邻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专利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