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图像稳定装置及具有该图像稳定装置的图像拾取装置

图像稳定装置及具有该图像稳定装置的图像拾取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稳定装置及具有该图像稳定装置的图像拾取装置。该图像稳定装置可包括:固定构件,被设置到透镜组件,固定构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与透镜组件的光轴相符;移动构件,被设置为相对于固定构件与光轴垂直地移动,移动构件具有沿光轴方向突出的中空圆柱形形状的透镜容纳件,以容纳补偿透镜;驱动部分,使移动构件与手抖动的大小对应地沿与光轴垂直的第一方向移动和沿与光轴和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四个定位部分,在移动构件的透镜容纳件的外周表面上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形成;四个止动件,从固定构件的通孔的内周表面向移动构件突出,所述四个止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四个定位部分的外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9380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62595.2

  • 申请日2010-04-16

  • 分类号G03B5/00(20060101);H04N5/225(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86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郭鸿禧;刘奕晴

  • 地址 韩国京畿道水原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1:09: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3-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3B 5/00 专利号:ZL2010101625952 申请日:20100416 授权公告日:2014100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0-08

    授权

    授权

  • 2012-06-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3B5/00 申请日:201004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11-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5月21号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2009-004464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总体构思涉及一种图像拾取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总体构思涉及一种能够补偿图像拾取装置的手抖动来形成稳定图像的图像稳定装置和具有该图像稳定装置的图像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利用图像传感器(例如电荷耦合元件(CCD)传感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等)获取移动图像和/或静止图像的图像拾取装置(例如摄影机和照相机)会因为由图像拾取装置的外部因素(例如操作者的手的抖动,当在车辆上拍摄时车辆的震动等)导致的抖动而获取不稳定的图像。为了防止获取不稳定的图像,已经使用了补偿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的装置。在下文中,将图像拾取装置的手抖动用来表示包括会在拍摄时导致图像拾取装置移动(例如在拍摄时操作者的手的抖动,当在车辆上拍摄时车辆的震动等)的各种震动因素的含义。

补偿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来获取稳定图像的装置可具有手抖动检测部分和手抖动补偿部分。

手抖动检测部分可被配置为使用利用各种传感器(例如陀螺仪传感器等)来检测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的方法。可选地,手抖动检测部分可被配置为使用利用图像信号处理来逐帧地感测图像的移动的方法。

手抖动补偿部分可被配置为根据检测到的图像拾取装置的移动信息来利用折射补偿透镜适当地使入射光折射或控制图像传感器的进入位置,从而去除不稳定图像并形成清晰的图像。

近来,图像拾取装置中使用的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质量提高,并且图像拾取装置的尺寸变得越来越小。因此,手抖动补偿部分需要具有能够使光轴更精确地对准并使其尺寸变得更小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总体构思提供一种图像稳定装置及具有该图像稳定装置的图像拾取装置,其中,所述图像稳定装置能够使图像拾取装置的光学中心与图像稳定装置的机械中心之间的偏差最小化,并且所述图像稳定装置能够被形成为较小的尺寸。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额外方面和功效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并且部分地将通过描述而清楚,或者可通过实施本发明总体构思而习之。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功效可基本上通过提供一种可用于图像拾取装置的图像稳定装置来实现,所述图像稳定装置可包括:固定构件,被设置到透镜组件,固定构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与透镜组件的光轴相符;移动构件,被设置为相对于固定构件与光轴垂直地移动,移动构件具有沿光轴方向突出的中空圆柱形形状的透镜容纳件,以容纳补偿透镜;驱动部分,使移动构件与手抖动的大小对应地沿与光轴垂直的第一方向移动和沿与光轴和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四个定位部分,在移动构件的透镜容纳件的外周表面上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形成,其中,第一定位部分和第二定位部分沿第一方向形成,第三定位部分和第四定位部分沿第二方向形成;四个止动件,从固定构件的通孔的内周表面向移动构件突出,所述四个止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四个定位部分的外侧。

定位部分可包括形成在透镜容纳件的外周表面的部分上的平面。

止动件可被形成为分别与定位部分线接触。

驱动部分可包括:至少一个磁体,设置在移动构件上;至少一个线圈,设置在固定构件上,与所述至少一个磁体面对;至少一个磁轭,设置在固定构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线圈下方。

所述至少一个磁体可包括设置在移动构件的透镜容纳件的四个定位部分中的每个的外侧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沿第一方向设置,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沿第二方向设置。

磁轭和线圈可被形成为使移动构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线性地移动。

磁轭基本可被形成为条形,磁轭被设置为使磁轭的纵向方向与移动构件的移动方向平行。

多个球可被设置在移动构件和固定构件之间。

移动构件沿光轴方向的移动可由所述多个球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磁轭和所述至少一个磁体之间的磁力限制。

所述多个球可设置在移动构件上,所述多个球接触的多个球接触部分可形成在固定构件上。

所述至少一个线圈可包括与第一至第四磁体对应的第一至第四线圈,第一至第四线圈与印刷电路板一体地形成。

图像稳定装置可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检测移动构件的定位部分是否与固定构件的止动件接触。

传感器可包括霍尔传感器。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上述和/或其它方面和功效能够基本上通过提供一种图像拾取装置来实现,所述图像拾取装置可包括:透镜组件;图像稳定装置,用于补偿图像拾取装置的手抖动;图像传感器,将穿过透镜组件和图像稳定装置的光转换为电信号。图像稳定装置可包括:固定构件,被设置到透镜组件,固定构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与透镜组件的光轴相符;移动构件,被设置为相对于固定构件与光轴垂直地移动,移动构件具有沿光轴方向突出的中空圆柱形形状的透镜容纳件,以容纳补偿透镜;驱动部分,使移动构件与手抖动的大小对应地沿与光轴垂直的第一方向移动和沿与光轴和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移动;四个定位部分,在移动构件的透镜容纳件的外周表面上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形成;四个止动件,从固定构件的通孔的内周表面向移动构件突出,所述四个止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四个定位部分的外侧。

通过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具有上述构造的可用于图像拾取装置的图像稳定装置,可通过形成在移动构件的透镜容纳件(补偿透镜设置在移动构件中)的外周表面上的定位部分和形成在固定构件的通孔的内周表面上的止动件来确定补偿透镜的中心。止动件形成在通孔的内周表面上,其中,通孔被形成为与光轴(即,图像拾取装置的光学中心)相符,透镜容纳件被形成为使其中心与补偿透镜的光学中心相符。因此,利用止动件和透镜容纳件的定位部分来确定补偿透镜的中心可在补偿透镜的中心和图像拾取装置的光学中心之间提供精确的一致性。

另外,通过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可用于图像拾取装置的图像稳定装置,确定补偿透镜的机械中心的定位部分形成在移动构件的透镜容纳件的外周表面上,确定定位部分的位置的止动件形成在固定构件的通孔的内周表面上。因此,可以容易地使图像稳定装置的尺寸最小化。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总体构思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功效将变得清楚并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具有图像稳定装置的图像拾取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图像稳定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将图2的图像稳定装置的固定构件局部剖开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沿图2中的线2-2截取的图2的图像稳定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2的图像稳定装置的固定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示出从固定构件的一侧观察的图2的图像稳定装置的移动构件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图像稳定装置在设置在图像传感器安装部中之前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图像稳定装置设置在图像传感器安装部中的局部剖开透视图;

图9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图像稳定装置中的移动构件的中心与固定构件的中心对准的状态的视图;

图10A至图10D是解释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使图像稳定装置的移动构件对中的方法的视图,图10A和图10B示出了使移动构件沿X轴方向对中,图10C和图10D示出了使移动构件沿Y轴方向对中。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说明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通过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以解释本发明总体构思。

在描述中提供的限定的内容,例如详细的构造及其元件,是用来帮助全面理解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因此,显然本发明总体构思可以不需要这些限定的内容来实施。另外,为了对示例性实施例提供清楚且简明的描述,在这里省略了公知的功能或构造。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具有图像稳定装置1的图像拾取装置100的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图像稳定装置1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将图2的图像稳定装置的固定构件局部剖开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沿图2中的线2-2截取的图2的图像稳定装置的剖视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图像拾取装置100可包括透镜组件5和控制部分6。

透镜组件5可使由物体反射的光在图像传感器8上形成图像,并可形成进入图像拾取装置100的光的路径。透镜组件5可包括物镜安装部3、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和图像稳定装置1。

物镜可设置在物镜安装部3中。另外,除了物镜,在物镜安装部3中还可设置使来自外部的光进入图像传感器8所需的各种透镜。

将光转换为电信号的图像传感器8可设置在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种这样的位置处:通过物镜进入的光形成物体的图像。另外,除了图像传感器8,在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中还可设置使来自外部的光在图像传感器8上形成图像所需的各种透镜。

此外,虽然未示出,但是在透镜组件5中可设置使物镜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缩放透镜驱动部分。

控制部分6可控制图像传感器8、图像稳定装置1等,使得图像拾取装置100可对物体进行拍摄并保存物体的图像。除了用于控制图像稳定装置1的方法之外,控制图像拾取装置100并保存图像的用于控制部分6的方法与传统图像拾取装置的控制部分的方法相同或相似,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详细描述。如果图像拾取装置100在获取图像时由于手抖动而震动,则控制部分6可利用具有传感器(例如,陀螺仪传感器等)的手抖动检测部分7来检测图像拾取装置100的移动,并可以如下面描述的那样控制图像稳定装置1,从而补偿图像拾取装置100的移动来形成稳定的图像。

参照图2至图4,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可用于图像拾取装置的图像稳定装置1可包括固定构件10、移动构件20和驱动部分30。

固定构件10可允许图像稳定装置1固定到图像拾取装置100,并可设置在图像拾取装置100的透镜组件5中。固定构件10可设置在传感器安装部2和物镜安装部3之间,以使物镜安装部3、图像稳定装置1和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彼此固定。

通孔11可形成于固定构件10中。通孔11的中心C1可与透镜组件5的光轴C(即,透镜组件5的光学中心)对准。穿过物镜安装部3的光通过固定构件10的通孔11进入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固定构件10可具有从通孔11的内周表面朝移动构件20突出的沿光轴方向的多个止动件12。可以以大约90度的角度间隔形成四个止动件12-1、12-2、12-3和12-4来限制移动构件20沿彼此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

移动构件20可容纳补偿透镜21并可被设置为相对于固定构件10沿与透镜组件5的光轴C垂直的方向移动。当形成在图像传感器8上的图像由于手抖动而抖动时,补偿透镜21可被形成为与移动构件20一起移动来补偿形成在图像传感器8上的图像的抖动。如果需要,可在补偿透镜21下方设置第二补偿透镜21a,如图4所示。

移动构件20可包括能够容纳补偿透镜21的透镜容纳件22。透镜容纳件22可沿透镜组件5的光轴C的方向从移动构件20突出到固定构件10,并且透镜容纳件22可基本被形成为中空圆柱形形状。可以以大约90度的角度间隔在移动构件20的透镜容纳件22的外周表面上形成四个定位部分23-1、23-2、23-3和23-4,如图6和图9所示。第一定位部分23-1和第二定位部分23-2可沿与光轴C垂直的第一方向(例如,图6中的X方向)形成。第三定位部分23-3和第四定位部分23-4可沿与光轴C和第一方向均垂直的第二方向(例如,图6中的Y方向)形成。即,第一定位部分23-1和第二定位部分23-2可形成在图6的透镜容纳件22的左侧和右侧。第三定位部分23-3和第四定位部分23-4可形成在图6的透镜容纳件22的上侧和下侧。

因此,如图3、图4和图9所示,形成在固定构件10上的四个止动件12-1、12-2、12-3和12-4中的每个可被形成为位于移动构件20的四个定位部分23-1、23-2、23-3和23-4中的每个的外侧,从而限制移动构件20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移动。形成在固定构件10上的四个止动件12-1、12-2、12-3和12-4可被形成为分别位于移动构件20的四个定位部分23-1、23-2、23-3和23-4的外侧,从而限制移动构件20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移动。在下文中,位于移动构件20的第一定位部分23-1、第二定位部分23-2、第三定位部分23-3和第四定位部分23-4外部的止动件12分别被称作第一止动件12-1、第二止动件12-2、第三止动件12-3和第四止动件12-4。

为了形成四个定位部分23-1、23-2、23-3和23-4,如图6所示,透镜容纳件22的外周表面可被切割为平面。固定构件10的四个止动件12-1、12-2、12-3和12-4中的每个可被形成为与四个定位部分23-1、23-2、23-3和23-4中的每个线接触。固定构件10的四个止动件12-1、12-2、12-3和12-4可被形成为分别与四个定位部分23-1、23-2、23-3和23-4线接触。例如,止动件12可被形成为圆柱形柱、半圆形柱或三角形柱等。

另外,可在移动构件20的形成透镜容纳件22的表面上围绕透镜容纳件22设置多个球25。多个球25可与固定构件10接触以沿光轴方向(即,Z轴方向)在固定构件10和移动构件20之间保持间隙。因此,当移动构件20移动时,移动构件20可由多个球25支撑,从而使摩擦力最小化。为此,如图5所示,固定构件10可在固定构件10的与多个球25对应的位置处具有多个球接触部分13,以与移动构件20的多个球25接触。在该实施例中,在移动构件20上设置有四个球25,在固定构件10上形成与四个球25对应的四个球接触部分13。

驱动部分30可被形成为使移动构件20沿与光轴C垂直的第一方向或/和与光轴C和第一方向均垂直的第二方向根据手抖动的大小移动。驱动部分30可包括设置在移动构件20上的至少一个磁体31、设置在固定构件10上的与磁体31面对的至少一个线圈32以及设置在固定构件10中的在线圈32的下方并与线圈32分开的至少一个磁轭(yoke)33。至少一个磁体31可基本上被形成为矩形板,并可包括分别设置在在移动构件20的透镜容纳件22上形成的定位部分23-1、23-2、23-3和23-4的外部的四个磁体31-1、31-2、31-3和31-4。参照图6,第一磁体31-1和第二磁体31-2可沿第一方向(即,X轴方向)在透镜容纳件22的左侧和右侧设置在移动构件20上。第三磁体31-3和第四磁体31-4可沿第二方向(即,Y轴方向)在透镜容纳件22的上侧和下侧设置在移动构件20上。因此,第一磁体31-1和第二磁体31-2以及形成在移动构件20上的第一定位部分23-1和第二定位部分23-2可形成与X轴方向平行的直线。另外,第三磁体31-3和第四磁体31-4以及形成在移动构件20上的第三定位部分23-3和第四定位部分23-4可形成与Y轴方向平行的直线。上述四个球25可在第一磁体31-1、第二磁体31-2、第三磁体31-3和第四磁体31-4之间设置在移动构件20上。

磁轭33和线圈32可设置在固定构件10上,并可被形成为使移动构件20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直线地移动。为此,磁轭33可基本上被形成为条形形状,如图9所示,磁轭33可被设置为使磁轭33的纵向方向与移动构件20的移动方向平行。换言之,第一磁轭33-1和第二磁轭33-2可被设置为与X轴方向平行,第三磁轭33-3和第四磁轭33-4可被设置为与Y轴方向平行。

另外,磁轭33可被形成为长度比磁体31的长度短,使得即使移动构件20移动,磁轭33也能够与移动构件20的磁体31形成磁力线。即,磁体31的长度L1可比磁轭33的长度L2长。另外,磁轭33的宽度W2可被形成为比磁体31的宽度W1窄。如果磁轭33的宽度比磁体31的宽度窄,则可通过调节施加到设置在磁轭33和磁体31之间的线圈32的电流或/和电压控制移动构件20以使移动构件20相对于固定构件10基本直线地移动,而不需要单独的移动引导构件(例如引导销)来引导移动构件20的线性移动。磁轭33的宽度W2越窄,移动构件20的移动路径就变得越接近直线。然而,磁轭33的宽度W2越窄,磁体31和磁轭33之间的磁力就变得越小,使得移动构件非常容易由于手抖动而在光轴方向C上移动。因此,可根据移动构件20的尺寸来确定磁轭33的宽度W2,从而移动构件20在光轴方向C上不移动并直线地移动。作为参照,为了清楚地示出移动构件10的磁体31和固定构件20的磁轭33之间的关系,以及移动构件20的定位部分23和固定构件10的止动件12之间的关系,在图9中,将固定构件10示出为仅具有磁轭33和止动件12。

此外,可利用磁体31和磁轭33之间的磁力以及球25来限制移动构件20相对于固定构件10在光轴C方向的移动(即,沿图2中的Z轴方向的移动)。换言之,移动构件20的磁体31与固定构件10的磁轭33之间作用的磁力可将移动构件20吸引到固定构件10,而多个球25可使移动构件20不接触固定构件10并可使移动构件20和固定构件10之间保持预定间隙。结果,移动构件20不沿光轴C方向移动。

与第一磁轭33-1、第二磁轭33-2、第三磁轭33-3和第四磁轭33-4中的每个对应的四个线圈32(即,第一线圈32-1、第二线圈32-2、第三线圈32-3和第四线圈32-4)可独立地设置在第一磁体31-1、第二磁体31-2、第三磁体31-3和第四磁体31-4与第一磁轭33-1、第二磁轭33-2、第三磁轭33-3和第四磁轭33-4之间。可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线圈32-1、第二线圈32-2、第三线圈32-3和第四线圈32-4可被形成为设置在第一磁体31-1、第二磁体31-2、第三磁体31-3和第四磁体31-4与第一磁轭33-1、第二磁轭33-2、第三磁轭33-3和第四磁轭33-4之间的一个印刷电路板40。

另外,磁传感器35可被设置在移动构件20中,以检测由第一线圈32-1、第二线圈32-2、第三线圈32-3和第四线圈32-4产生的磁场的变化。可将霍尔传感器用作磁传感器35。在该实施例中,用于检测由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产生的磁场的变化的第一磁传感器35-1以及用于检测由第三线圈32-3和第四线圈32-4产生的磁场的变化的第二磁传感器35-2可被设置在移动构件20中。控制部分6可使用第一磁传感器35-1和第二磁传感器35-2来检测移动构件20的定位部分23是否与固定构件10的止动件12接触。第一磁传感器35-1和第二磁传感器35-2可被形成为分开的传感器印刷电路板(未示出),并且可被设置为检测由第一线圈32-1、第二线圈32-2、第三线圈32-3和第四线圈32-4产生的磁场的变化。可选地,第一磁传感器35-1和第二磁传感器35-2可与在其中形成有第一线圈32-1、第二线圈32-2、第三线圈32-3和第四线圈32-4的印刷电路板40一体地形成。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图像稳定装置1在设置在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中之前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图像稳定装置1设置在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中的局部剖开透视图。

图像稳定装置1可设置在构成透镜组件5的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中。即,图像稳定装置1的固定构件10可固定到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这时,图像稳定装置1的固定构件10可被设置为使得固定构件10的通孔11的中心C1与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的光轴C对准。图像稳定装置1的移动构件20可设置在固定构件10和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之间。这时,如图8所示,移动构件20和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隙g,使得当移动构件20移动时,移动构件20不与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冲突。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的支撑端2a与移动构件20的后表面20b之间的间隙g的大小可以尽可能窄。因此,即使当图像拾取装置100受到震动(例如手抖动)使得移动构件20沿光轴C方向(即,沿Z轴方向)朝图像传感器8移动时,移动构件20沿Z轴方向的最大移动量可被限制为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的支撑端2a与移动构件20的后表面20b之间的间隙g。

另外,当移动构件20由于手抖动等而沿Z轴方向移动时,可通过移动构件20的磁体31与固定构件10的磁轭33之间的磁力以及设置在移动构件20上的多个球25来限制移动构件20沿Z轴方向朝物镜安装部3的移动。因此,即使当图像拾取装置100由于手抖动等而震动时,可通过移动构件20的磁体31与固定构件10的磁轭33之间的磁力限制移动构件20的沿Z轴方向的朝物镜安装部3的方向的移动以及朝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的移动。结果,移动构件20可以不沿Z轴方向移动。即使由施加到图像拾取装置100的手抖动施加了比磁体31和磁轭33之间的磁力大的碰撞力,移动构件20沿Z轴方向的移动量也受到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的支撑端2a与移动构件20的后表面20b之间的间隙g的限制。因此,在碰撞力消失后,移动构件20可以容易地恢复到其初始位置。

另外,物镜安装部3可设置在固定构件10的未设置移动构件20的另一表面上。当物镜安装部3设置在固定构件10上时,物镜安装部3的光轴C、固定构件10的通孔11的中心C1和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的光轴C可彼此对准。因此,当透镜组件5未震动时,由物体反射并穿过物镜安装部3的物镜的光可以在设置在图像传感器安装部2中的图像传感器8上精确地形成物体的图像。

在下文中,将详细解释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设置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稳定装置1的图像拾取装置100的光学中心的方法。

当电功率被施加到图像拾取装置100时,控制部分6可以控制图像稳定装置1的驱动部分30,使得移动构件20的补偿透镜21的光轴C2与固定构件10的通孔11的中心C1对准。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该操作。

首先,控制部分6可使电功率施加到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使得移动构件20沿X轴方向移动到固定构件10的第一止动件12-1。在移动构件20移动预定距离之后,如图10A所示,移动构件20的第一定位部分23-1与固定构件10的第一止动件12-1接触,使得移动构件20不能沿同一方向继续移动。这时,控制部分6可利用第一磁传感器35-1感测移动构件20的第一定位部分23-1是否与固定构件10的第一止动件12-1接触。如果移动构件20不移动,则控制部分6控制施加到第一线圈32-1和第二线圈32-2的电功率,使得移动构件20朝相反方向移动,即,沿X轴方向朝固定构件10的第二止动件12-2移动。在移动构件20沿X轴方向朝第二止动件12-2移动预定距离之后,如图10B所示,移动构件20的第二定位部分23-2与固定构件10的第二止动件12-2接触,使得移动构件20不能沿同一方向继续移动。这时,控制部分6可利用第一磁感应器35-1检测移动构件20的第二定位部分23-2是否与固定构件10的第二止动件12-2接触。如果移动构件20不移动,则控制部分6可利用第一磁传感器35-1的测量值来计算第一止动件12-1和第二止动件12-2之间的距离的中间值,并可将该中间值保存为X轴方向的中心。

然后,控制部分6可使电功率施加到第三线圈32-3和第四线圈32-4,使得移动构件20沿Y轴方向移动到固定构件10的第三止动件12-3。在移动构件20移动预定距离之后,如图10C所示,移动构件20的第三定位部分23-3与固定构件10的第三止动件12-3接触,使得移动构件20不能沿同一方向继续移动。这时,控制部分6可利用第二磁传感器35-2感测移动构件20的第三定位部分23-3是否与固定构件10的第三止动件12-3接触。如果移动构件20不移动,则控制部分6控制施加到第三线圈32-3和第四线圈32-4的电功率,使得移动构件20朝相反方向移动,即,沿Y轴方向朝固定构件10的第四止动件12-4移动。在移动构件20沿Y轴方向朝第四止动件12-4移动预定距离之后,如图10D所示,移动构件20的第四定位部分23-4与固定构件10的第四止动件12-4接触,使得移动构件20不能沿同一方向继续移动。这时,控制部分6可利用第二磁感应器35-2检测移动构件20的第四定位部分23-4是否与固定构件10的第四止动件12-4接触。如果移动构件20不移动,则控制部分6可利用第二磁传感器35-2的测量值来计算第三止动件12-3和第四止动件12-4之间的距离的中间值,并可将该中间值保存为Y轴方向的中心。

然后,控制部分6可利用X轴方向的中心和Y轴方向的中心来确定移动构件20的中心,即,补偿透镜21的中心C2。然后控制部分6可将补偿透镜21的预定中心设置为透镜组件5(即,图像拾取装置100)的光学中心C。因此,当在拍摄图像时在图像拾取装置100中出现手抖动时,控制部分6可以基于光学中心C控制图像稳定装置1,以补偿手抖动,从而形成稳定的图像。换言之,控制部分6可使图像稳定装置1的移动构件20与利用手抖动检测部分7(例如陀螺仪传感器等)检测到的图像拾取装置100的移动大小对应地移动,从而在图像传感器上形成稳定的图像。

通过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可用于图像拾取装置的图像稳定装置,固定构件的通孔可被设置为与透镜组件的光轴对准。因此,如果基于形成在固定构件的通孔的内周表面上的四个止动件以及形成在移动构件的透镜容纳件的外周表面上的四个定位部分来确定移动构件的中心(即,补偿透镜的光学中心),则图像稳定装置的补偿透镜的光轴可以精确地与图像拾取装置的光轴相符。

另外,通过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可用于图像拾取装置的图像稳定装置,在补偿透镜附近形成了用于确定图像稳定装置的机械中心四个定位部分和四个止动件,并且不需要单独的移动引导构件(例如引导销等)。因此,能够使图像稳定装置的尺寸最小化。

此外,通过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例的可用于图像拾取装置的图像稳定装置,用于确定图像稳定装置的机械中心的四个止动件可被形成为与固定构件的通孔相邻并可与通孔一体地形成。用于确定图像稳定装置的机械中心的四个定位部分可被形成为与移动构件的透镜容纳件相邻并可与透镜容纳件一体地形成。因此,通过使用四个止动件和四个定位部分来确定的图像稳定装置可以非常精确。

虽然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根据本发明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总体构思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确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