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及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10~0.30%、Mn 0.80~1.80%、Si 0.10~0.245%、P 0.022~0.15%、S≤0.02%、镧系元素0.01~0.1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其步骤:冶炼;转炉精炼:控制其精炼时间在15~45分钟;在转炉精炼开始后20~30分钟内加入A1块;连铸:浇铸温度在1570~1585℃并搅拌;将铸坯加热到1150~1300℃;轧制:控制开轧温度在1120~1250℃,控制终轧温度在850~980℃。本发明在湖泊、河流等淡水中使用耐淡水腐蚀性能好,并能重复使用,其生产工艺简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455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47704.3

  • 申请日2010-04-09

  • 分类号C22C38/04;C21C5/28;B22D11/115;B21B1/46;B21B37/74;

  • 代理机构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段姣姣

  • 地址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99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48: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22C38/04 授权公告日:20120725 终止日期:20170409 申请日:201004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7-25

    授权

    授权

  • 2010-1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2C38/04 申请日:201004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桩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属于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钢板桩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建筑钢材,在国外广泛应用于码头、堤防护岸、挡土墙、船坞、断流、建桥围堰等工程中。钢板桩的基本结构:一是钢制板桩,二是两边系接头结构,三是在地里或水中构成墙壁。由于它的特殊结构,因而具有独特的优点:高强度、轻型、隔水性能好;耐久性强,使用寿命达到20-50年;可重复使用,一般可使用3-5次;环保效果显著,在施工中可大大减少取土量和混凝土的使用量,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具有较强的救灾抢险的功能,尤其是在防洪、塌方、塌陷、流沙的抢险救灾中,见效特别快;施工简单,工期缩短,建设费用较省。

当钢板桩在湖泊、河流等淡水中使用时,将面临淡水腐蚀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但目前淡水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已经成为众多环境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全国七大水系普遍受到污染,城市内湖中氮、磷污染较重,水质普遍较差,污染淡水水体已成为我国一种典型而普遍的水环境。淡水水体是金属材料服役的重要场所,淡水水体遭受污染后,服役环境发生改变,必然带来金属材料腐蚀行为与规律的变化。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人河道及湖泊,使地表水系遭到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水体中酸、碱、盐及某些有机物等腐蚀性强的污染物质增加,加快了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耐淡水腐蚀热轧U型钢板桩,以减少由于淡水腐蚀所带来的损失。

在公开的标准BS EN 1993-5:2007、美标A 572/A 572M-07、JIS A 5528:2006和中国国家标准GB/T 20933-2007没有提到淡水腐蚀的问题。在本发明前,国内外所公开的专利均没有涉及到淡水腐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在此技术领域用钢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湖泊、河流等淡水中使用,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并能重复使用的具有耐淡水腐蚀性能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10~0.30%、Mn0.80~1.80%、Si 0.10~0.245%、P 0.022~0.15%、S≤0.02%、镧系元素0.01~0.1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在于:P的重量百分比为0.03~0.1%。

其在于:镧系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为0.02~0.12%。

生产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的方法,其步骤:

1)进行冶炼:控制其出钢温度在1645~1660℃;

2)进行转炉精炼:控制其精炼时间在15~45分钟;在转炉精炼开始后20~30分钟内,按照5~10公斤/吨钢加入Al块;

3)进行连铸:控制浇铸温度在1570~1585℃,并电磁搅拌始终;

4)将连铸坯加热到1150~1300℃;

5)进行轧制:控制开轧温度在1120~1250℃,控制终轧温度在850~980℃。

本发明中各合金元素的作用及机理:

C:C是决定钢强度的主要元素,是形成珠光体的主要物质,碳化物在钢中的形态和多少决定钢的硬度和强度,即随着C含量的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增加,而钢的塑性和韧性下降。所以C含量不宜太高,而碳是提高强度最有效的元素,C含量不宜过低。因此,将C含量控制在0.10~0.30%范围内。

Mn:Mn主要固溶于铁素体中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其又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含有一定量的锰可以消除或减弱钢因硫引起的脆性,从而改善钢的加工性能。但当锰含量较高时,有使钢晶粒粗化的倾向,冶炼浇铸和轧后冷却不当时,容易使钢产生白点,因此Mn含量不易太高。故Mn含量控制在0.8~1.8%范围内。

Si:Si在钢中不形成碳化物,是以固溶体的形态存在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故Si含量不宜过高,故将其控制在0.10~0.245%范围内。

P:P是对抗淡水腐蚀性能有利元素,P是阳极去极化剂,钢中加入P后可以促进钢的均匀溶解,有助于在钢表面形成均匀的a-FeOOH锈层,阻止进一步腐蚀。此外P能够提高低温脆性转变温度,使钢的低温冲击性能大幅下降,因此含量不宜过高,故将P含量控制0.022~0.15%范围内。

S:S是强烈的裂纹敏感性元素,因而应尽可能的低,S含量过高,会形成大量的MnS,MnS在钢液凝固时易在晶界析出,在热轧时被轧成带状夹杂,降低了钢材的延展性及韧性,因此S含量越低越好,S含量控制在≤0.020%。

镧系元素:稀土元素有夹杂物变性和净化钢质的作用,变性后夹杂物特别是稀土硫化物,在腐蚀过程中发生水解,改变钢质表面微区PH值,对腐蚀有抑制作用,稀土含量超过一定值才有作用,所以其含量不宜过低,但稀土含量过高会大量增加钢中第二相数量,对力学性能有不利影响,故将镧系元素含量控制0.010~0.15%范围内。

研究结果表明:磷和稀土是耐蚀性作用十分突出的合金元素,在淡水腐蚀的条件下,钢中的磷是阳极去极化剂,稀土元素是阴极沉淀型缓蚀剂。合金元素P和镧系元素同时加入后,能够促进钢表面稳定腐蚀产物的形成,使内锈层更加致密化,从而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

此外,磷在钢中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提高钢的强度。在钢中加入稀土可以净化钢液和控制夹杂物的形态,使之球化,从而提高钢的塑性及耐蚀性能。合金元素P和镧系元素的同时加入,使钢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

本发明耐淡水腐蚀性能好,在湖泊、河流等淡水中使用,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即可达20~50年,并能重复使用,其生产工艺简单,利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10%、Mn 0.80%、Si 0.10%、P 0.022%、S≤0.02%、镧系元素0.01%,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生产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的方法,其步骤:

1)进行冶炼:控制其出钢温度在1645~1650℃;

2)进行转炉精炼:控制其精炼时间在15分钟;在转炉精炼开始后20分钟时,按照5公斤/吨钢一次性加入Al块;

3)进行连铸:控制浇铸温度在1570~1575℃,并电磁搅拌始终;

4)将连铸坯加热到1150~1170℃;

5)进行轧制:控制开轧温度在1120~1130℃,控制终轧温度在850~860℃。

实施例2

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18%、Mn 0.95%、Si 0.14%、P 0.03%、S≤0.02%、镧系元素0.0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生产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的方法,其步骤:

1)进行冶炼:控制其出钢温度在1650~1655℃;

2)进行转炉精炼:控制其精炼时间在20分钟;在转炉精炼开始后25分钟时,按照6.5公斤/吨钢一次性加入Al块;

3)进行连铸:控制浇铸温度在1572~1578℃,并电磁搅拌始终;

4)将连铸坯加热到1185~1190℃;

5)进行轧制:控制开轧温度在1150~1165℃,控制终轧温度在880~890℃。

实施例3

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23%、Mn 1.2%、Si 0.18%、P 0.10%、S≤0.02%、镧系元素0.08%,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生产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的方法,其步骤:

1)进行冶炼:控制其出钢温度在1655~1660℃;

2)进行转炉精炼:控制其精炼时间在32分钟;在转炉精炼开始后28分钟时,按照7.5公斤/吨钢一次性加入Al块;

3)进行连铸:控制浇铸温度在1575~1580℃,并电磁搅拌始终;

4)将连铸坯加热到1195~1230℃;

5)进行轧制:控制开轧温度在1180~1195℃,控制终轧温度在900~910℃。

实施例4

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26%、Mn 1.5%、Si 0.21%、P 0.12%、S≤0.02%、镧系元素0.1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生产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的方法,其步骤:

1)进行冶炼:控制其出钢温度在1650~1655℃;

2)进行转炉精炼:控制其精炼时间在40分钟;在转炉精炼开始后26分钟时,按照8.5公斤/吨钢一次性加入Al块;

3)进行连铸:控制浇铸温度在1580~1585℃,并电磁搅拌始终;

4)将连铸坯加热到1235~1260℃;

5)进行轧制:控制开轧温度在1200~1225℃,控制终轧温度在920~945℃。

实施例5

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30%、Mn 1.80%、Si 0.245%、P 0.15%、S≤0.02%、镧系元素0.1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生产耐淡水腐蚀的热轧U型钢板桩用钢的方法,其步骤:

1)进行冶炼:控制其出钢温度在1655~1660℃;

2)进行转炉精炼:控制其精炼时间在45分钟;在转炉精炼开始后30分钟时,按照10公斤/吨钢一次性加入Al块;

3)进行连铸:控制浇铸温度在1580~1585℃,并电磁搅拌始终;

4)将连铸坯加热到1280~1300℃;

5)进行轧制:控制开轧温度在1235~1250℃,控制终轧温度在965~980℃。

上述实施例进行耐淡水腐蚀的试验情况:

为周浸试验,其浸试条件见表1,试验溶液见表2,周浸及力学性能检测试验结果见表3。

表1周浸试验条件

  试验设备  试验标准  时间(h)  F1-65型周浸试验机  TB/T2375-93  96

其是在模拟材料在淡水中的腐蚀行为,采用腐蚀速度来表征耐腐蚀能力,腐蚀速度采用失重法计算,腐蚀速度越低,其耐腐蚀能力越强。

注:试验循环周期为60分钟,其中浸润时间12±1.5分钟。

表2试验溶液情况

  pH  溶解氧/  (mg·L-1)  COD/  (mg·L-1)  TN/  (mg·L-1)  TP/  (mg·L-1)  电导率/  (μs·m -1)  水质类  型  7.8~8.1  4.1~4.5  21~28  3.9~5.2  0.6~1.2  2.33×102  劣五类

表3:产品的力学性能及周浸试验结果

  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周浸时间(h)  80  78  82  81  79  腐蚀速度vf(g·m-2·h-1)  0.085  0.061  0.052  0.083  0.064

  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Rm(MPa)  480  410  440  470  465  A(%)  32  38  35  36  37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