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水电站岸边式厂房上游墙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水电站岸边式厂房上游墙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站岸边式厂房上游墙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有效降低上游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渗入上游墙结构,保证墙体结构的安全及电站良好的运行环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岩石紧靠底部混凝土结构的一面设置一组排水孔,排水孔的出口连接排水盲管网,排水盲管网底层的排水盲管与底部混凝土结构内预埋的厂内排水系统相连接;上部混凝土结构与石渣的接触面涂有防水涂料,且在外墙面上布置排水盲管网,排水盲管网底层的排水盲管与上部混凝土结构内预埋的厂内排水系统相连接。本发明适用于水电站厂房上游地下水的排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128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010146081.8

  • 发明设计人 陈建林;郑芝芬;江亚丽;

    申请日2010-04-09

  • 分类号E02D19/20;E02B9/00;E04H5/02;

  • 代理机构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韩小燕

  • 地址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潮王路2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31: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8-31

    授权

    授权

  • 2010-10-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19/20 申请日:201004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8-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电站岸边式厂房上游墙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厂房上游地下水的排出。

背景技术

岸边式厂房布置在大坝下游河岸岸边,是水电站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厂房型式。一般情况下,厂房布置在山脚下,紧靠河岸,如图1所示。由于厂房上游侧地势高,地下水位相应较高,已建部分岸边厂房上游地下水通过墙体渗入厂内,墙体结构混凝土的钙质随之析出,不仅影响厂房的运行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水电站岸边式厂房上游墙的排水结构和施工方法,有效降低上游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渗入上游墙结构,保证墙体结构的安全及电站良好的运行环境。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岸边式厂房上游墙的排水结构,具有厂房的上游墙,该墙的底部混凝土结构紧靠岩石,该墙的上部混凝土结构与岩石之间填有石渣;其特征在于:在岩石紧靠底部混凝土结构的一面设置一组排水孔,排水孔的出口连接排水盲管网,排水盲管网底层的排水盲管与底部混凝土结构内预埋的厂内排水系统相连接;上部混凝土结构与石渣的接触面涂有防水涂料,且在外墙面上布置排水盲管网,排水盲管网底层的排水盲管与上部混凝土结构内预埋的厂内排水系统相连接。

所述厂内排水系统包括与排水盲管网出口端相连接的排水支管以及与排水支管相连接的排水总管,排水总管与厂内集水井或排水沟相连通。

所述排水支管深入盲管10mm。

所述排水盲管网由相互连接的若干水平排水盲管和若干竖向排水盲管构成。

本发明水电站岸边式厂房上游墙的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底部排水系统的施工和上部排水系统的施工,步骤如下:

i)底部排水系统的施工,

a)在厂房上游墙的底部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先在岩石内打一组排水孔,孔深5.0m,孔距2.0m。

b)对应排水孔的位置敷设水平排水盲管,再安装竖向排水盲管将各水平排水盲管连接起来,构成排水盲管网;用白铁皮和水泥钉将该排水盲管网固定于岩石表面。

c)在底部混凝土结构浇筑前,对应底层排水盲管的位置预先敷设排水支管;排水支管深入盲管10mm;排水支管出口端通过三通与排水总管连接,排水总管的出口端连接集水井或排水沟。

d)浇筑底部混凝土结构。

ii)上部排水系统的施工,

e)在上游墙的上部混凝土结构浇筑前,预先敷设排水支管,排水支管的出口端通过三通连接排水总管;排水总管的出口端接集水井或排水沟。

f)浇筑上部混凝土结构,并在上部混凝土结构的外墙面涂上一层防水涂料,清除排水支管进口杂物。

g)在上部混凝土结构的外墙面敷设由水平排水盲管和竖向排水盲管构成的排水盲管网,盲管网最底层的盲管与排水支管的进口相连,排水支管深入盲管10mm;用白铁皮和水泥钉将排水盲管网固定。

h)在上部混凝土结构与岩石之间回填石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对厂房上游墙所在位置的地质状况,分别设置底部和上部两套排水系统,使上游的地下水顺利通过本排水结构进入排水沟或集水井,有效的降低了上游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渗入厂房墙体内部而导致其结构混凝土的钙质随之析出,从而保证了墙体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为水电站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底部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立面的)。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水平的)。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立面的)。

图5是图3在M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部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立面的)。

图7是图6的C-C剖视图(水平的)。

图8是图6的D-D剖视图(立面的)。

图9是图7在N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厂房上游墙1的底部混凝土结构1-1紧靠岩石2,该墙的上部混凝土结构1-2与岩石2之间填有石渣3。与之相对应的设有底部排水系统和上部排水系统。

底部排水系统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在岩石2紧靠底部混凝土结构1-1的一面设置一组排水孔4,孔深5.0m,孔距2.0m。排水孔的出口连接排水盲管网5,排水盲管网底层的排水盲管与底部混凝土结构1-1内预埋的排水支管6相连,支管管径50mm,管距2.0m。排水支管通过三通与底部混凝土结构内预埋的排水总管7相连。排水总管直径100mm,距墙体外墙面200mm,排水总管另一端连集水井(或排水沟)。排水盲管网5的结构如图4所示,它由相互连接的水平排水盲管8和竖向排水盲管9构成,且水平盲管和竖向盲管均采用白铁皮10和水泥钉11固定在岩石2上。其中,竖向排水盲管的断面尺寸为50×140mm,管距2.0m;白铁皮宽100mm,间距为500mm。排水支管6与盲管网5的连接结构如图5所示,排水支管的进水口深入盲管10mm,采用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方便盲管内的水进入排水支管而避免其渗入混凝土结构内;防止杂物或构件(如土石、白铁皮等)挡住排水支管6的进水口,导致地下水不能进入厂内排水系统。

上部排水系统的结构如图6、图7所示。为了更好的防止盲管中的水渗入混凝土结构内,在上部混凝土结构1-2与石渣3的接触面涂有防水涂料12。该混凝土结构的外墙面上布置有排水盲管网5,排水盲管网底层的排水盲管与上部混凝土结构1-2内预埋的排水支管6相连接,排水支管6用三通与排水总管7连接。其中,排水支管直径50mm,间距2.0m,距基础面500mm;排水总管直径100mm,距墙体外墙面200mm,排水总管另一端连集水井(或排水沟)。排水盲管网5的结构如图8所示,它由相互连接的水平排水盲管8和竖向排水盲管9构成,且水平盲管和竖向盲管均采用白铁皮10和水泥钉11固定在上部混凝土结构1-2的外墙表面。其中,竖向排水盲管的断面尺寸为50×140mm,管距2.0m;白铁皮宽100mm,间距为500mm。同样,考虑到方便地下水顺利进入排水支管6,避免排水支管口被封堵,排水支管也深入盲管10mm,其连接结构如图9所示。

本发明排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

a)底部排水系统的施工,

1)在厂房上游墙的底部混凝土结构1-1施工前,先在岩石2内打一组排水孔4,孔深5.0m,孔距2.0m。

2)对应排水孔的位置敷设水平排水盲管8,再安装竖向排水盲管9将各水平排水盲管连接起来,构成排水盲管网5;用白铁皮10和水泥钉11将该排水盲管网5固定于岩石表面;其中,竖向盲管间距2.0m,断面尺寸50×140mm;白铁皮宽100mm,间距为500mm。

3)在底部混凝土结构1-1浇筑前,对应底层排水盲管的位置预先敷设排水支管6,排水支管管径50mm,管距2.0m,深入盲管10mm;排水支管出口端通过三通与排水总管7连接,排水总管直径100mm,距墙体外墙面200mm,其出口端连接集水井(或排水沟)。

4)浇筑底部混凝土结构1-1。

b)上部排水系统的施工,

5)在上游墙1的上部混凝土结构1-2浇筑前,预先埋设排水支管6,排水支管直径50mm,间距2.0m,距基础面500mm。排水支管的出口端通过三通连接排水总管7;排水总管直径100mm,距墙体外墙面200mm,其出口端接集水井(或排水沟)。

6)浇筑上部混凝土结构1-2,并在上部混凝土结构的外墙面涂上一层防水涂料12,清除排水支管进口杂物,并注意防水涂料不能堵住排水支管6。

7)在上部混凝土结构1-2的外墙面敷设由水平排水盲管8和竖向排水盲管9构成的排水盲管网5,盲管网最底层的盲管与排水支管6的进口相连,且排水支管深入盲管10mm;用白铁皮10和水泥钉11将排水盲管网5固定;其中,竖向排水盲管的断面尺寸为50×140mm,管距2.0m;白铁皮宽100mm,间距为500mm。

8)最后在上部混凝土结构1-2与岩石2之间回填石渣3。

上述实施例中,如果上游墙1内侧设有排水沟,那么可以不设排水总管7,排水支管6直接连排水沟。

本实施例在排水时,上游地下水先渗入盲管网5内,再通过底部和上部的排水支管6进入排水总管,然后通过排水总管7流入集水井(或排水沟),达到降低上游地下水位,保证墙体结构安全的目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