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矿井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的立式结构氧化床

矿井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的立式结构氧化床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的立式结构氧化床,由若干蜂窝陶瓷排列叠加而成,其特征在于:氧化床由多种蜂窝陶瓷排列叠加而成,设置在氧化床中部的蜂窝陶瓷采用孔当量直径大、开孔率高、耐高温的蜂窝陶瓷,位于氧化床中部蜂窝陶瓷的上、下侧的蜂窝陶瓷耐热冲击能力强,且以氧化床中部为对称面、由内向外孔当量直径和开孔率台阶式减小,上下相邻蜂窝陶瓷的同一层结合面之间设有方向一致的槽,上下相邻两层结合面之间槽的方向相互垂直,同一层相邻蜂窝陶瓷之间设有热膨胀缓冲层。本氧化床具有流动阻力低、运行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21F 5/00 专利号:ZL2009102665507 申请日:20091229 授权公告日:201207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7-18

    授权

    授权

  • 2011-06-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F5/00 申请日:200912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6-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的立式结构氧化床,属于超低浓度甲烷热逆流氧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矿乏风瓦斯浓度低是制约其利用的主要难题,目前有效的利用方法是采用热逆流氧化技术(Thermal Flow Reversal Reactor,简称TFRR)。蓄热氧化床是煤矿乏风瓦斯热逆流氧化技术十分关键的部件,在加热起动到正常工作温度后,新鲜的乏风进入氧化床,氧化床与乏风之间进行热交换,直至将乏风加热到甲烷能够自行氧化的温度;氧化后的热气体在流动过程中将热量再传递给氧化床储存起来,以便在气流换向后加热从氧化床另一端进入的乏风气体,使氧化装置依靠乏风甲烷氧化释放的热量维持自运行。蓄热氧化床的结构对氧化装置的运行稳定性、换向周期和寿命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氧化装置本身的能耗主要来自于风机的电耗,降低氧化床内部的气体流动阻力损失,能够有效地降低氧化装置的能耗。因此,必须合理地研制蓄热氧化床。

氧化装置大多数采用立式结构氧化床,由很多层蜂窝陶瓷组合而成,气体在氧化床内上下流动。立式结构氧化床能够克服卧式氧化床存在的热自然对流影响,保证流通截面上温度分布均匀。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原因,蜂窝陶瓷的结构尺寸误差较大。在安装氧化床时,上下层蜂窝陶瓷之间的孔存在错位现象,造成氧化床在蜂窝陶瓷上下面结合处流通面积减小,流动阻力增大。

另外,氧化床各部位对蓄热体的要求是不同的。床的入口端主要用来加热乏风,出口端主要用来吸收储存氧化热气体的热量,而且入口与出口还要频繁的交换,因此,要求上下两个端部的蓄热体具有很强的热交换能力、蓄热能力和耐热冲击能力。床的中部是甲烷氧化放热的区域,其温度很高且相对稳定,因此要求蓄热体具有耐高温能力。气体的阻力在氧化床内部也是剧烈变化的,乏风进入氧化床后,逐渐被加热,温度不断升高,气体不断膨胀,阻力逐渐增大。到氧化床中心部位,气体阻力达到最大值。然后气体又将热量传给蓄热体、温度逐渐降低,阻力也随之降低,在出口处达到最低值。如果氧化床采用一种蜂窝陶瓷,很难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氧化床存在的缺陷、创新研制一种适用于矿井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的立式结构氧化床。其技术方案为:

由若干蜂窝陶瓷排列叠加而成,其特征在于:氧化床由多种蜂窝陶瓷排列叠加而成,设置在氧化床中部的蜂窝陶瓷采用孔当量直径大、开孔率高、耐高温的蜂窝陶瓷,位于氧化床中部蜂窝陶瓷的上、下侧的蜂窝陶瓷耐热冲击能力强,且以氧化床中部为对称面、由内向外孔当量直径和开孔率台阶式减小,上下相邻蜂窝陶瓷的同一层结合面之间设有方向一致的槽,上下相邻两层结合面之间槽的方向相互垂直,同一层相邻蜂窝陶瓷之间设有热膨胀缓冲层。

所述的矿井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的立式结构氧化床,上下相邻蜂窝陶瓷的同一层结合面之间的槽深2~5mm,在槽的直角处呈圆弧倒角状。

所述的矿井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的立式结构氧化床,位于氧化床中部的蜂窝陶瓷采用正六边形孔,其它蜂窝陶瓷采用正四边形孔。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氧化床中部采用孔当量直径大、开孔率高的蜂窝陶瓷,提高了氧化床中部的流通能力,降低了其流动阻力;上下相邻蜂窝陶瓷的同一层结合面之间设有方向一致的槽,解决了因上下层蜂窝陶瓷之间的孔错位引起的流动阻力增大问题,有效降低氧化床的流动阻力。

2、氧化床上、下两个端部采用孔当量直径小、开孔率低的蜂窝陶瓷,既可以提高氧化床的蓄热能力,从而提高氧化床运行稳定性,又可以延长气流换向周期。

3、在蜂窝陶瓷侧面之间设置热膨胀缓冲层,可以有效降低横向积压应力,从而延长氧化床蜂窝陶瓷的更换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A-A剖面图。

图3是氧化床端部所采用的蜂窝陶瓷结构示意图。

图4是氧化床中部所采用的蜂窝陶瓷结构示意图。

图中:1、蜂窝陶瓷  2、孔  3、槽  4、热膨胀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氧化床由3种蜂窝陶瓷1排列叠加而成,设置在氧化床中部的蜂窝陶瓷1采用孔当量直径大、开孔率高、耐高温的蜂窝陶瓷,孔2呈正六边形;位于氧化床中部蜂窝陶瓷1的上、下侧的2层蜂窝陶瓷耐热冲击能力强,且以氧化床中部为对称面、由内向外孔当量直径和开孔率台阶式减小,孔2呈正四边形;上下相邻蜂窝陶瓷1的同一层结合面之间设有方向一致的槽3,槽3深2mm,槽3的直角处呈圆弧倒角状,上下相邻两层结合面之间槽3的方向相互垂直;同一层相邻蜂窝陶瓷1之间设有热膨胀缓冲层4。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