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分组传输系统、分组传输方法、分组更新方法及其主控装置

分组传输系统、分组传输方法、分组更新方法及其主控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组传输系统、分组传输方法、分组更新方法及其主控装置。该分组传输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发送一包含第一讯息序号的第一定位分组;接收该第一定位分组;产生一包含第二讯息序号的暂存分组;判断该第一讯息序号小于该第二讯息序号;发送暂存分组;接收暂存分组,并将第一讯息序号更新为第二讯息序号;以及发送一包含该第二讯息序号的第二定位分组。藉此,不仅可避免重复发送分组,同时利用分组的双向传输亦可提高定位的可靠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7293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74743.5

  • 发明设计人 刘永之;

    申请日2008-10-27

  • 分类号H04L12/56;

  • 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亮

  •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和平东路二段一○六号十一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14: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9-19

    授权

    授权

  • 2010-08-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56 申请日:200810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6-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分组传输系统、分组传输方法、分组更新方法及其主控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藉由双向传输分组以提升定位的速度与精准度的分组传输系统、分组传输方法、分组更新方法及其主控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的普及,一般大众所持有的移动通讯装置的种类以及数量也越来越多。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移动通讯装置,例如使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lie Communications;GSM)、宽频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整合分组无线电服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GPRS)、低功率移动通讯装置(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PHS)、无线相容认证系统(Wireless Fidelity;WiFi)或是全球微波存取互通(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的移动通讯装置皆是以基站(Base station;BS)的方式来提供无线语音、影像、数据通讯与移动装置定位服务。

就移动装置定位服务来说,前段所述的移动通讯系统仅对于非高速移动或非持续移动的移动装置方能提供具有良好精准度的定位功能。举例来说,当使用者于一定点或是于低速移动的交通工具上藉由一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使用定位功能时,前段所述的移动通讯系统才能提供足以让使用者确知本身位置的定位功能,同时进行各种语音、影像与数据通讯数据的传输。再者,上述移动通讯系统能够提供定位功能的范围亦多半以其基站发射出的电磁波涵盖区域为主。

然而,若移动装置仅能在定点或是低速移动的情况下才能提供精准度较高的定位功能,并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型态的多数需求。举例来说,若商务人士在行驶于高速公路上的巴士或是乘坐于高速行驶中的火车内,其移动装置提供的定位功能将因移动装置与主控装置(如伺服器或交换机)之间所传输的用以定位的分组遗失而造成定位精准度降低,甚至造成定位功能的失效或是无法运作。

另外,除了定位精准度的问题之外,前段所述的移动通讯系统通常皆需要持续地与基站或主控装置建立数据传输通道,以便随时执行定位功能,进而确定移动装置的位置。在这样子的前提下,移动装置势必要持续传送或接收各种定位信息,这将导致电力的大量耗损。

据此,要如何藉由各种信息的传输来提升定位一移动装置的精准度,并降低电力的耗损,同时,亦可以在定位功能执行的时候,再行传输数据以供使用者使用,乃为业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组传输系统及其分组传输方法,藉由定位分组与暂存分组的序号大小,来决定是否将暂存分组发送出去。藉此,不仅可以避免分组的重复发送,同时可以利用分组的双向传输进行分组是否被接收到的确认动作,这将进一步提高定位移动装置的可靠度以及精准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分组传输系统包含一移动装置以及一主控装置。移动装置用以产生并发送第一定位分组,其中该第一定位分组包含第一讯息序号。主控装置用以接收该第一定位分组,并产生包含第二讯息序号的一暂存分组。当主控装置判断该第一定位分组的第一讯息序号小于该暂存分组的第二讯息序号时,即发送该暂存分组至移动装置。然后,当移动装置接收到该暂存分组后,将第一讯息序号更新为第二讯息序号,随后产生并发送包含第二讯息序号的第二定位分组至主控装置。

同样地,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分组传输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发送第一定位分组,其中该第一定位分组包含第一讯息序号;接收该第一定位分组;产生一暂存分组,其中该暂存分组包含第二讯息序号;判断该第一定位分组的第一讯息序号小于该暂存分组的第二讯息序号;接着,发送该暂存分组;接收该暂存分组,并将该第一讯息序号更新为该第二讯息序号;以及发送第二定位分组,其中该第二定位分组包含该第二讯息序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分组传输系统的主控装置以及分组更新方法。主控装置透过判断定位分组与暂存分组的序号大小,以决定是否清除储存于主控装置的暂存分组。藉此,将可避免分组的重复发送,以提高分组传输的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之用于分组传输系统的主控装置包含一接收模块、一微处理器、一比较模块以及一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用以接收第一定位分组,其中该第一定位分组包含第一讯息序号。微处理器用以产生一暂存分组,其中该暂存分组包含第二讯息序号。比较模块用以判断该第一定位分组的第一讯息序号是否小于该暂存分组的第二讯息序号。当比较模块判断第一讯息序号小于第二讯息序号时,发送模块便发送该暂存分组。

同样地,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分组更新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接收第一定位分组,其中该第一定位分组包含第一讯息序号;产生一暂存分组,其中该暂存分组包含第二讯息序号;判断该第一定位分组的第一讯息序号小于该第一暂存分组的第二讯息序号;以及发送该第一暂存分组。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示的分组传输系统、分组传输方法、分组更新方法及其主控装置将可在移动装置的有限电力资源下,以极小量分组传输的方式,来替代已知技术需以持续发送定位分组以探知移动装置的位置的功能,同时亦可藉由定位分组进行数据的传输。

在参阅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通常知识者便可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主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的分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8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分组传输系统                11:移动装置

131、132、…、136:基站        15:主控装置

150:发送讯号                  151:接收模块

152:清除讯号                  153:微处理器

155:比较模块                  157:发送模块

31:第一定位分组               311:第一移动装置序号

313:第一定位分组序号          315:第一讯息序号

317:数据栏位                  33:第一暂存分组

331:第二移动装置序号          333:第二讯息序号

335:暂存数据栏位              35:第二定位分组

351:第三移动装置序号          353:第二定位分组序号

357:数据栏位                  37:回应分组

39:第二暂存分组               391:第四移动装置序号

393:第三讯息序号              395:暂存数据栏位

6:分组传输系统                A:移动装置移动前的位置

B:移动装置移动后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透过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内容,其是关于一种分组传输系统、分组传输方法、分组更新方法及其主控装置。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需在如实施例所述的任何特定的环境、应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实施。因此,关于实施例的说明仅为阐释本发明的目的,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发明无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为一种分组传输系统1。分组传输系统1包含一移动装置11、多个基站131、132、…、136以及一主控装置15。移动装置11可以是手提电话、导航装置、PDA或是手提计算机等可随着使用者移动的装置,但本发明所述的移动装置11并不限于前述所列举的装置,举凡任何可携、可任意移动的装置均可以是移动装置11。基站131、132、…、136则可以是市面上任一种可转送分组的装置。主控装置15则如图2所绘示,其可以是伺服器或电讯交换机等足以处理大量数据流的装置。主控装置15则包含一接收模块151、一微处理器153、一比较模块155以及一发送模块157,藉由这些元件,主控装置15将完成分组传输系统1的分组更新方法。以下段落将详述分组传输系统1中,各元件的运作以及功能。

移动装置11将每隔一段时间产生并发送一定位分组至主控装置15,主控装置15将借着接收这些于不同时间由移动装置11发送的定位分组来进行移动装置11的定位。例如,当移动装置11产生第一定位分组31之后,将把第一定位分组31发送至基站131、132、…、136其中之一,若移动装置11位于基站131的电磁波涵盖区域,第一定位分组31将被发送至基站131。当基站131接收到第一定位分组31之后,将直接发送一回应分组37至移动装置11,同时将第一定位分组31转送至主控装置15。

第一定位分组31如图3绘示,其包含第一移动装置序号311、第一定位分组序号313、第一讯息序号315以及一数据栏位317。第一移动装置序号311用以识别第一定位分组31由移动装置11发送的,详细来说,第一移动装置序号311为分组传输系统1构建的初即由主控装置15配发给移动装置11。第一定位分组序号313仅用以表示移动装置11所发送的定位分组的数量。第一讯息序号315则用以表示移动装置11由主控装置15接收到的暂存分组的数量,其详细的说明将于后段详述。数据栏位317则用以载送移动装置11欲发送至主控装置15的其它数据。藉由每隔一段时间发送定位分组,将可降低移动装置11的电力耗损,使得移动装置11的使用时间更为增加。

当移动装置11接收到基站131所发送的回应分组37之后,移动装置11将会把原本于第一定位分组31的数据栏位317携载的数据予以清除,以避免在发送下一个定位分组时,将第一定位分组31已发送过的数据再次发送。然,需说明的是,当主控装置15接收到第一定位分组31后,回应分组37亦可由主控装置15直接回传至移动装置11,使得移动装置11将原本于第一定位分组31的数据栏位317携载的数据予以清除。

倘若主控装置15欲发送数据至移动装置11时,主控装置15的微处理器153将产生第一暂存分组33。其中第一暂存分组23如图3所绘示,其包含第二移动装置序号331、第二讯息序号333以及一暂存数据栏位335。第二移动装置序号331与前段所述的第一移动装置序号311实质上相同,此即代表第一暂存分组33将被发送至移动装置11。第二讯息序号333则用以表示主控装置15发送至移动装置11的暂存分组的数量。

当主控装置15的接收模块151接收到第一定位分组31,随后比较模块155将接收来自接收模块151的第一定位分组31以及来自微处理器153的第一暂存分组33,比较模块155将判断第一定位分组31的第一讯息序号313是否小于第一暂存分组33的第二讯息序号333。若是,则表示移动装置11在发送第一定位分组31的当时,并未接收过第一暂存分组33。据此,主控装置15即必须将第一暂存分组33发送至移动装置11。此时比较模块155则会将一发送讯号150传输至微处理器153。

若比较模块155判断第一定位分组31的第一讯息序号313不小于第一暂存分组33的第二讯息序号333时,则表示移动装置11在发送第一定位分组31之前,即已接收过第一暂存分组33,主控装置15即必须清除第一暂存分组33。此时比较模块155则会将一清除讯号152传输至微处理器153,以清除第一暂存分组33。

当主控装置15准备发送暂存分组33时,主控装置15的微处理器153将根据由移动装置11所接收到的定位分组,并透过一系列的计算来推测移动装置11接下来可能进行的方向以及速率,并藉此选定电磁波涵盖区域足以涵盖移动装置11的至少一基站,藉以发送暂存分组33。推测移动装置11接下来可能进行的方向以及速率的方式已为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熟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主控装置15的微处理器153计算出主动装置11将由原来发送第一定位分组31的位置A(即图1中虚线绘示的主动装置11处)移动至位置B(即图1中实线绘示的主动装置11处)。因此主控装置15的微处理器153将先行选定位置B附近的基站133以及基站135作为第一暂存分组33发送的目的地。随后,发送模块157即发送第一暂存分组33至基站133与基站135。接着,基站133与基站135的其中的一将转送其接收到的第一暂存分组33至位置B的移动装置11。详细地说,当已移动至位置B的移动装置11位于基站135的电磁波涵盖区域,则第一暂存分组33将藉由基站135转送至移动装置11。

在本实施例中,当位于位置B的移动装置11接收到第一暂存分组33之后,随即将原本储存于移动装置11的第一定位分组31的第一讯息序号315更新为第一暂存分组33的第二讯息序号333。

当移动装置11产生并准备发送第二定位分组35至主控装置15时,第二定位分组35则如图3所绘示,其包含第三移动装置序号351、第二定位分组序号353、第二讯息序号333以及一数据栏位357。第二定位分组35的第三移动装置序号351与前段所述的第一移动装置序号311以及第二移动装置序号331实质上相同。第二定位分组序号353同样用以表示移动装置11所发送的定位分组的数量,由于第二定位分组35在第一定位分组31之后发送,因此第二定位分组序号353将大于第一定位分组序号313。数据栏位357同样仅用以载送移动装置11欲发送至主控装置15的其它数据。关于第二定位分组35发送至主控装置15的详细过程及其运作,与前述的第一定位分组31发送至主控装置15的过程相同,于此亦不予赘述。

当主控装置15发送第一暂存分组33之后,若主控装置15欲发送另一数据至移动装置11时,主控装置15的微处理器153将产生第二暂存分组39。其中第二暂存分组39如图3所绘示,其包含第四移动装置序号391、第三讯息序号393以及一暂存数据栏位395。第四移动装置序号391与前段所述的第一移动装置序号311、第二移动装置序号331以及第三移动装置序号351实质上相同,此即代表第二暂存分组39将被发送至移动装置11。第三讯息序号393则用以表示主控装置15发送至移动装置11的暂存分组的数量,由于第二暂存分组39在第一暂存分组33之后发送,因此第三讯息序号393将大于第二讯息序号333。关于第二暂存分组39发送至移动装置11的详细过程及其运作,与前述的第一暂存分组33发送至移动装置11的过程相同,在此亦不予赘述。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为一种分组传输方法,其适可用于一分组传输系统,例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分组传输系统1。更具体而言,第二实施例所描述的分组传输方法可由一计算机程序产品执行,当分组传输系统经由一计算机载入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并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所包含的多个指令后,即可完成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分组传输方法。前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储存于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中,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闪存盘、磁带、可由网络存取的数据库或熟悉本技术领域者所已知且具有相同功能的任何其它储存媒体中。

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分组传输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在于步骤S401,发送第一定位分组,其中该第一定位分组包含第一讯息序号。接着,在步骤S403,接收该第一定位分组。然后,在步骤S405,发送一回应分组,需说明的是,回应分组可于多个基站中其中之一发送。在步骤S407,产生一暂存分组,其中该暂存分组包含第二讯息序号。执行完步骤S407后,则执行步骤S409,判断第一定位分组的第一讯息序号是否小于暂存分组的第二讯息序号。若否,则执行步骤S421,清除暂存分组。

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S411,于前述多个基站中选定至少一基站。再接着执行步骤S413,发送暂存分组至该被选定的至少一基站,并由该被选定的至少一基站发送暂存分组。完成步骤S413后,继续执行步骤S415,接收暂存分组,并将第一讯息序号更新为第二讯息序号。下一步,执行步骤S417,发送第二定位分组,其中该第二定位分组包含第二讯息序号。接着,执行步骤S419,接收第二定位分组。最后,执行步骤S421,清除暂存分组。

除了上述步骤,第二实施例亦能执行第一实施例的分组传输系统1所描述的操作及功能,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直接了解第二实施例如何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以执行这些操作及功能。故不赘述。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如图5所示,为一种分组更新方法,其适可用于一分组传输系统的主控装置,例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主控装置15。更具体而言,第三实施例所描述的分组更新方法可由一计算机程序产品执行,当主控装置经由一计算机载入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并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所包含的多个指令后,即可完成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分组更新方法。前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储存于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中,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闪存盘、磁带、可由网络存取的数据库或熟悉本技术领域者所已知且具有相同功能的任何其它储存媒体中。

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分组更新方法含下列步骤:首先,在步骤S501,接收第一定位分组,其中该第一定位分组包含第一讯息序号。在步骤S503,发送一回应分组,需说明的是,该回应分组可于多个基站其中之一发送。接着,在步骤S505,产生一暂存分组,其中该暂存分组包含第二讯息序号。执行完步骤S505后,则执行步骤S507,判断第一定位分组的第一讯息序号是否小于暂存分组的第二讯息序号。若否,则执行步骤S515,清除暂存分组。

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S509,于前述多个基站中选定至少一基站。再接着执行步骤S511,发送暂存分组至该被选定的至少一基站。完成步骤S511后,再执行步骤S513,该被选定的至少一基站发送暂存分组至移动装置。接着,继续执行步骤S515,接收第二定位分组,其中该第二定位分组包含第二讯息序号。最后,执行步骤S517,清除暂存分组。

除了上述步骤,第三实施例亦能执行第一实施例的主控装置15所描述的操作及功能,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直接了解第三实施例如何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以执行这些操作及功能。故不赘述。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为另一种分组传输系统6,其不具有基站的分组传输系统。因此,主控装置15即直接与移动装置11传输定位分组、暂存分组或是回应分组等。至于分组传输系统6的各元件的运作均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分组传输系统1相同,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藉由前段的说明暸解分组传输系统6的操作及功能,故不赘述。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如图7所示,为一种分组传输方法,其适可用于一分组传输系统,例如第四实施例所述的分组传输系统6。更具体而言,第五实施例所描述的分组传输方法可由一计算机程序产品执行,当分组传输系统经由一计算机载入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并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所包含的多个指令后,即可完成第五实施例所述的分组传输方法。前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储存于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中,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闪存盘、磁带、可由网络存取的数据库或熟悉本技术领域者所已知且具有相同功能的任何其它储存媒体中。

第五实施例所述的分组传输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在步骤S701,发送第一定位分组,其中该第一定位分组包含第一讯息序号。接着,在步骤S703,接收该第一定位分组。然后,于步骤S705,发送一回应分组。在步骤S707,产生一暂存分组,其中该暂存分组包含第二讯息序号。执行完步骤S707后,则执行步骤S709,判断第一定位分组的第一讯息序号是否小于暂存分组的第二讯息序号。若否,则执行步骤S719,清除暂存分组。

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S711,发送暂存分组。完成步骤S711后,继续执行步骤S713,接收暂存分组,并将第一讯息序号更新为第二讯息序号。再执行步骤S715,发送第二定位分组,其中第二定位分组包含第二讯息序号。接着,执行步骤S717,接收第二定位分组。最后,执行步骤S719,清除暂存分组。

除了上述步骤,第五实施例亦能执行第四实施例的分组传输系统6所描述的操作及功能,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直接了解第五实施例如何基于上述第四实施例以执行这些操作及功能。故不赘述。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如图8所示,为一种分组更新方法,其适可用于一分组传输系统的主控装置,例如第四实施例所述的主控装置15。更具体而言,第六实施例所描述的分组更新方法可由一计算机程序产品执行,当主控装置经由一计算机载入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并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所包含的多个指令后,即可完成第六实施例所述的分组更新方法。前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储存于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中,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闪存盘、磁带、可由网络存取的数据库或熟悉本技术领域者所已知且具有相同功能的任何其它储存媒体中。

第六实施例所述的分组更新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在步骤S801,接收第一定位分组,其中该第一定位分组包含第一讯息序号。接着,于步骤S801执行后,执行步骤S803,发送一回应分组。再执行步骤S805,产生一暂存分组,其中该暂存分组包含第二讯息序号。执行完步骤S805后,则执行步骤S807,判断第一定位分组的第一讯息序号是否小于暂存分组的第二讯息序号。若否,则执行步骤S813,清除暂存分组。

若是,则继续执行步骤S809,发送暂存分组至移动装置。完成步骤S809后,继续执行步骤S811,接收第二定位分组,其中该第二定位分组包含第二讯息序号。最后,执行步骤S821,清除暂存分组。

除了上述步骤,第六实施例亦能执行第四实施例的主控装置15所描述的操作及功能,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直接了解第六实施例如何基于上述第四实施例以执行这些操作及功能。故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分组传输系统、分组传输方法、分组更新方法及其主控装置,将透过主控装置将所接收的定位分组与其内部储存的暂存分组进行比较,以判断移动装置的其内容是否未被更新,进而决定储存于主控装置的暂存分组是否应该被发送至移动装置。当移动装置接收到暂存分组后,将再传送另一个定位分组至主控装置,以确认移动装置已收到暂存分组内的讯息。如此一来,不仅避免重复发送分组,进而导致网络资源浪费的情形,同时利用简易的分组双向传输进行定位,更可降低定位移动装置的电力耗损,亦可提高定位移动装置的可靠度。

上述的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态样,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畴。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可轻易完成的之改变或均等性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