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倾斜屋顶系统和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

倾斜屋顶系统和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6),包括具有平坦底部、顶部表面和将所述底部与所述顶部表面连接的侧面的隔离体,其中所述底部与所述顶部表面反平行,所述顶部表面至少相对所述底部倾斜,其中所述隔离体为夹层形式,并至少包括具有隔热和/或隔音性能的第一层,该第一层由矿棉并优选岩棉制成。为了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机械性能的用于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6),从而该隔离板的一侧可以抗高压应力和剪应力,另一侧可以用于构成倾斜屋顶系统并形成相应结构组件。所述第一层(11)连接至第二层(13),该第二层的机械性能尤其是抗压强度和/或弯曲与所述第一层(11)不同,所述第二层的材料与所述第一层(11)的材料不同,并至少具有比所述第一层高的弯曲刚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77260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德国岩棉矿棉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80007931.7

  • 发明设计人 格尔德-鲁迪格·克洛斯;

    申请日2008-01-11

  • 分类号E04D3/35(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曾旻辉;黎艳

  • 地址 德国格拉德贝克市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10: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4D3/35 授权公告日:20130904 终止日期:20170111 申请日:200801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8-26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4D3/35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50805 申请日:2008011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9-04

    授权

    授权

  • 2010-09-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D3/35 申请日:20080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7-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该隔离板具有底部、顶表面以及连接所述底部和所述顶表面的侧表面。所述底部的方向与所述顶表面反平行,从而所述顶表面至少倾斜于所述底部。隔离体设计为夹层方式,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层,该第一层具有隔热和/或隔音特性,并由矿物绵制得,优选岩棉。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平直屋顶或平直倾斜屋顶的倾斜屋顶系统,该倾斜屋顶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撑件(特别是由梯形金属板构成的下层屋顶)上的隔离层,并穿插有箔覆盖层(尤其是气密层)。所述隔离层由板状隔离元件组成,并覆盖有屋顶外皮,其中至少一部分板状隔离元件包括设计成夹层形式的隔离体,该隔离体包括至少一个具有隔热和/或隔音特性的第一层,该第一层优选由矿物绵制得,尤其是岩棉。

背景技术

隔离元件和屋顶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各种各样的设计。上述平直或平直倾斜屋顶通常由设置在支撑件上的隔离层组成,并穿插有箔覆盖层。此外,隔离层还覆盖有屋顶外皮。所述支撑件可以包括支撑结构。

平直或平直倾斜屋顶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桁架,该桁架安装在柱子上,并且彼此相隔一定距离,或者由围墙支撑。为了提供无柱的大厅,需要实现大的跨度。桁架可以由钢材、钢构架结构、混凝土柱子或木质箱形梁构成。桁条或椽交叉地固定在桁架的上弦。至少在木质支撑结构中,这些支撑元件也称为桁弦。虽然下文涉及桁条屋顶设计,但是也同样适用于弦屋顶设计。

作为屋顶的支撑,可以采用现浇混凝土天花板、混凝土元件、实心木材或木材的模板和梯形金属板。木材模板的面板尺寸限于2.5m×2.5m。梯形金属板的尺寸受到运输原因的限制。任何所需长度的金属覆盖层通过金属卷现场确定。屋顶底部的梯形金属板通常也可以这么做。通过适当地制作坯料,梯形金属板的断面系数可以在很大限度内变化,或者可以调整金属板的厚度至横截面形状。在作为多跨梁时,梯形金属板的通常跨度为6m。

平直屋顶和倾斜屋顶之间以及无利用屋顶(utilized roof)和有利用屋顶(utilized roof)之间存在区别。

由于支撑件和模板上的负载,但特别是对于屋顶封闭件,积水是有害的。空气中的气态部分可以溶解在降水中,并且由于在干燥过程中沸点高于水,从而可以导致pH值大量降低。湿气粘住灰尘、污垢和种子,并促进藻类的形成和植物的生长,并伴随着腐殖质和有机酸的形成。有机和无机酸可以侵蚀屋顶封闭件。单独的硬皮的形成可以导致对屋顶各个封闭系统之间的接缝区域有害,这通常被称为薄弱点。

为了避免降水积聚,屋顶支撑结构或底部应当设计有斜度2%(1.15°)。即使是倾斜度较小的屋顶,也具有特别的结构,并需要特别的措施避免或降低由积水引起的风险。平屋顶指南清楚地指出,屋顶倾斜度在3°(~5%)以下积水是难以避免的。

降水应当快捷地排出。在具有倾斜度5°以下的屋顶中,通过屋顶排水沟排水,该排水管道应当设置在待排水区域的最低点,并应当距离屋顶上部构造或屋顶封闭系统其他穿孔处至少50cm。引导向屋顶排水沟的通道应当足够倾斜。屋顶排水沟本身不应当构成任何热桥。这些排水沟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必须因此可以自由通过。

无利用屋顶区域不用于人们可以重复地、长期地站在屋顶上,并且也不用于输送或作为温室。这些屋顶只在维护或维修时可以通过。对于温室,密集型和粗放型温室不同,后者相应于带有以前常使用的砂砾的覆盖层。

屋顶上部构造必须通常包括隔热层,以满足节约热能的要求。

上述类型的屋顶上部构造通常包括:例如由梯形金属片组成的底部,具有抑制水蒸气扩散效果的气密层,由矿物隔离材料(优选岩棉隔离板)制成的隔离层,以及由塑料或橡胶(弹性体)的网制成的屋顶封闭系统,其中通过螺丝穿过隔离层使所述网锚定在梯形金属片上。

为了形成气密层,常常使用约100μm的聚乙烯箔。这些箔松散地铺在梯形金属片的上弦上,并完全地不能承受负载。另一方面,弹性体材料的网覆盖有金属箔,并粘贴在梯形金属片的上弦,该网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各种屋顶封闭材料将不进行进一步区分。相反,这些材料通常称为屋顶封闭网,即使是现成的毯子,例如由弹性体制成的毯子,也可以采用。

矿物绵隔离材料由人造、玻璃状固化的纤维部分与少量的有机粘合剂例如热固性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组成。为了使隔离材料疏水,隔离材料还加入有添加剂例如油或树脂。

在商业上,玻璃棉和岩棉隔离材料存在差异。两种具有不同化学成分的纤维,并由不同的设备和不同的工艺制造。岩棉隔离材料含有约达35%的非纤维颗粒,而玻璃棉隔离材料没有这些颗粒。尽管如此,也有特别的不含有或只含少量的非纤维颗粒的岩棉隔离材料。此外,在岩棉隔离板中加入重量百分含量2-25%的重复利用的纤维,并通常只是松散地嵌入在原纤维的薄片中,因此实际上并不增强隔离材料的机械特性。

因此,岩棉隔离材料、玻璃棉隔离材料、以及其他矿棉隔离材料通过其耐热性区分。岩棉隔离材料包括根据德国标准DIN 4102part 17具有熔点≤1000℃的所有矿棉隔离材料。

为了制造热隔离层,采用根据德国标准DIN EN 13162的现成的矿棉隔离材料。这些矿棉隔离材料的抗压强度≤40kPa,压缩10%。为了利用尽量少的材料达到此抗压强度,从而降低重量,在制造过程中,环形纤维网与未固定粘合剂混合,并注入添加剂,该纤维网沿垂直和水平方向被压缩。在该过程中,各纤维或原纤维块在运送方向上自身且相互折叠。与之横切,形成有水平设置的层,使该方向上的挠曲强度比运送方向上更高。不能增加粘合剂比例,因为存在丧失隔离材料的不然性风险,以及成本的原因。

为了利用屋顶机械性能的各向异性,屋顶隔离板设计为多跨梁,即横切梯形金属片的尺寸尽量大。梯形金属片在上弦之间的内部宽度大于150mm。为了桥接该宽度,平屋顶指南要求矿棉隔离板的最小厚度为120mm。根据以往的规则,梯形钢材的上弦之间的宽度的一半计算为最小厚度,尽管该规则是基于隔离板,其中纤维相对于两大表面平直放置。

岩棉隔离板的总密度处于约130~170kg/m3范围内,包括非纤维部分和重复利用的纤维。去除非纤维颗粒之后,包括粘合剂,所获得的净密度少于原纤维的90kg/m3或大于70kg/m3。例如,采用尺寸为2m长×1.2m宽的大幅屋顶隔离板。

当岩棉隔离板表面被走过或者当手推车、布袋推车或升降运送车在这些表面上移动时,这些表面对负载敏感。鞋底或运送工具的轮子例如升降运送车轮子的锐利边缘,不仅对这些表面产生压力,也产生剪应力。当梯形金属片的下弦上面的区域沿纵向方向被走过或经过,这些负载的危害性明显增大。

由于其水解效应,雨水降落在隔离板的未保护表面上,使常使用的热固性树脂和隔离材料的结构变弱。此外,由于松弛效应,在岩棉隔离材料中通常产生类似自然湿度损失。

通过使上部大表面下的10~25mm厚度层总密度增加至约180~220kg/m3,屋顶隔离层的抵抗力得以增强,由于作用力的更多有利引入,隔离材料结构的应力降低。

敷设工程的适当组织和适当运送工具的使用,有助于避免了隔离板制成的隔离层的沉重零件堆的运输以及其破坏。为了进行之后所需的工作,例如完成阁楼、防火墙、穿孔和/或其他建筑部件的连接,顶灯和屋顶排水沟等等,必须放置额外的压力补偿板。但是在计划过程中,这种预防通常不考虑,因为通常避开组织工作及这些措施的成本。

此外,无利用屋顶区域必须经常地进入,以进行维护或清洁。这种维护包括检查排水沟和去除垃圾。无利用屋顶也必须可以进入,以例如维护和清洁空调系统、天线、发光保护系统、广告牌、烟囱和/或顶灯。这导致了走道的形成,而破坏了屋顶隔离板。为了避免这种破坏,零碎的橡皮垫被放置在上面,且混凝土板或格栅被放置在零碎的橡皮垫或板上,或者格栅安装在混泥土板上。

平直或平直倾斜屋顶的另一个问题是,降水(包括融化水)的排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屋顶封闭件上的积水只有在屋顶上部构造的底部倾斜度约≥3°时才能避免。不利地,即使在新的建筑物支撑结构中,计划或建造没有足够的倾斜度,或者忽略了其可容许的偏移。梯形金属片可容许的偏移是1/500,在通常的跨度6000mm至少有12mm。对于桁条和桁架,必须考虑类似大小的偏移。

桁条和桁架预先确定的部分区域的最深点只有在屋顶的整个上部构造(包括叠置的负载)完成之后才显现。这些最深点的位置甚至可以通过天气影响而改变,例如通过雪的堆积。因此,只有在确定最深点位置之后,多个额外的屋顶排水沟才固定。此额外的工作和这些额外的安装是昂贵的。为了避免成本,屋顶排水沟优选安装在桁条附近或在桁架上,并从而类似在整个屋顶结构的最高线上。

为了建造排水沟至少量的屋顶排水沟,设置倾斜屋顶系统,该倾斜屋顶系统另外构成在隔离层上,并且如果成对设置,那么形成有通道。为了避免在该通道中积水且将降水引导向屋顶排水沟,另外设置有斜沟屋顶系统,该斜沟屋顶系统通常成对设置,从而形成中间凸起屋脊,同时两个向下倾斜的侧面与倾斜屋顶系统的表面分别形成斜沟。在彼此相邻的两个屋顶排水沟之间,优选地设置有两个斜沟屋顶系统,彼此相邻,从而降水沿相反方向引向各个屋顶排水沟。

在计算屋顶上部结构的热阻时,倾斜屋顶隔离系统的隔离元件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为了避免热桥,尤其是达到梯形金属片上的倾斜屋顶系统足够的位置稳定性和所需的承载能力,通常需要由大幅的岩棉屋顶隔离板制成的热隔离层。倾斜屋顶系统业可以安装在现有的屋顶上部构造的顶部。

为了限制倾斜屋顶隔离系统的高度,倾斜屋顶隔离系统彼此相对地设置在较大的屋顶区域,并构成鞍状的隆起,每个隆起具有脊线,且隆起之间形成有通道。倾斜屋顶隔离系统可以延伸到边界建筑物部分,例如阁楼、防火墙、上部构造和其他穿孔。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商业上可以得到的倾斜屋顶板安装在那里,形成倾斜远离边界结构的平面。在商业上,此平面还称为反斜坡,即使屋顶上部构造的其余部分是平面的,即反斜坡是没有的。

商业上可得到的倾斜屋顶系统包括许多模制的岩棉体,该岩棉体的外部大表面至少相对于水平支撑表面倾斜。倾斜的角度不超过1.15°(~2%倾斜),这是因为较大角度的倾斜度需要较大量的隔离材料以及因此增加成本。模制的岩棉体在高度和宽度上彼此相互配合。达到一定高度后,额外的模制岩棉体设置在平面屋顶隔离板上,从而通过少量的模制体可以得到较大的高度。

较小厚度的倾斜屋顶隔离板可以从长方体形的岩棉屋顶隔离板切割,并从而具有与岩棉屋顶隔离板同样的结构。具有较大厚度的倾斜屋顶隔离板由与屋顶表面成直角的各个板部分组成,该板部分的侧面对应于所需的倾斜角度切成倾斜形式。通过板部分内的直角取向的矿纤维,抗压强度增加,或者可以降低板部分内的密度、同时保持抗压强度的水平。

为了用于以上屋顶,隔离层(隔声和/或隔热)必须有足够的抗变形和温度能力,对于屋顶封闭件的底部,必须足够耐用且尺寸稳定。由于成本的原因并尽量避免热桥,用于此目的的岩棉屋顶隔离板被用来作为平面棱柱形隔离板,即平行六面体状隔离板。此隔离板可以以低成本制造。这些隔离板可以堆叠、运输以及快速放置而无需专家知识。由于成本的原因和其较高的承载能力,优选具有例如2m长×1.2m宽的大幅面板。具有例如1.25m或1.0m长×0.6或0.625m宽的小幅面板只用在次要的地方或在坚固的底部上。

岩棉隔离板的表面对于重复的机械负载较敏感,例如当该隔离板被走过或独轮车、手推车、升降运送车等等经过。鞋底或轮胎使这些压力负荷进一步强化。而两个沥青层仍具有一定压力补偿效果并明显降低表面的上述剪应力,当采用塑料或橡胶网时情况不是这样。

为了提高岩棉屋顶隔离层的表面特性以及可通过性或承载能力,需要被压紧至220kg/m3的覆盖层层,该覆盖层层具有约2cm的厚度。但是其长期效果取决于其余隔离体的刚性。如果后者反复地承受载荷,甚至此覆盖层层将会像浮冰一样压碎。

屋顶隔离板和倾斜屋顶隔离板之间存在区别,后者至少一个方向上具有倾斜表面。倾斜屋顶隔离板安装在倾斜屋顶的屋谷上,倾斜表面可以向一侧或两侧倾斜,从而形成双斜面。

另一方面,现有的倾斜屋顶系统由各倾斜屋顶隔离板组成,该倾斜屋顶隔离板在倾斜方向上长900mm,宽600mm,从而在屋顶区域产生2%的倾斜度。倾斜屋顶系统内的倾斜屋顶隔离板的厚度在40mm至184mm之间。由于在制造时可能已经存在损坏,通常避免倾斜屋顶隔离板或其他未保护的模制体的厚度接近零。

如果想增加此倾斜屋顶系统的底部长度,可插入由平直屋顶隔离板组成的层,从而通常可以接着有第一个相应倾斜屋顶隔离板。

为了限制构成倾斜屋顶表面所需的倾斜屋顶隔离板的体积和厚度,形成有鞍状的隆起,从而产生屋顶排水沟所在的通道。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改良的机械性能的用于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从而隔离板一侧可以抗高压应力和剪应力,另一侧可以用于构成倾斜屋顶系统并形成相应结构组件。本发明也基于提供用于平直或平直倾斜屋顶的倾斜屋顶系统,该倾斜屋顶系统可以简单地构造并优选只有少量的结构元件,并具有所需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机械应力。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述的隔离板,其中第一层连接至第二层,该第二层具有不同于第一层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抗压强度和/或弯曲强度,该第二层由与第一层不同的材料制成,并至少具有较高的弯曲刚度。

关于本发明的倾斜屋顶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案是,第二层具有不同于第一层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抗压强度和/或弯曲强度,该第二层由与第一层不同的材料制成,并至少具有较高的弯曲刚度。

根据本发明的隔离板的其他特征以及根据本发明的倾斜屋顶系统的其他特征将在各个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进一步描述中变得更清楚。

在根据本发明的隔离板中,底部的直角构造已经被证明具有优越性,因此各侧面彼此形成直角。该隔离板可以容易地放置在通常的屋顶区域,并可以用常用的切割工具切割。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是,隔离板的第二层由模制体构成,该模制体由耐压和/或具有高弯曲强度的材料制成,尤其是氧化镁粘合剂例如氯氧镁水泥(Sorel cement),或者粘合剂与氧化镁粘合剂的混合物。此构造的优点是相应的第二层具有足够的耐压特性,从而隔离板可以被走过和/或经过。由氧化镁粘合剂构成的第二层具有另外的优点是相应构成的隔离板的防火性能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此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是,至少第一层为长方体形,并设置在形成至少第二层的模制体上。作为选择,至少第二层为长方体形,并连接至形成至少第一层的模制体。因此,本发明提供具有隔热和/或隔音特性的第一层,该第一层由矿棉(优选岩棉)构成,并形成长方体元件即隔离板;以及提供具有与第一层不同机械性能的第二层,该第二层包括设置在第一层大表面的整个区域上的平面大表面,并与第一层的大表面反平行。此外,隔离板也可以由具有两个大表面的第一层构成,该两个大表面彼此相互反平行,具有与第一层不同机械性能的第二层铺设在第一层的一个表面,第二层为长方体状。在此实施方式中,优点在于通过从矿棉(例如岩棉)块切割作为模制体的相应的层,可以容易地获得具有隔热和/或隔音特性的第一层的所需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隔离板的进一步改进,隔离体包括至少一个侧面,该侧面沿倾斜方向平行地延伸,并以偏离直角的角度朝向底部。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侧面的高度至少5mm,从而保持隔离板整个表面上(例如支撑在倾斜屋顶上的表面)的隔热和/或隔音特性。

矿棉的第一层优选具有朝向其大表面的纤维方向。该结构的优点是,增加了第一层的抗压强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第二层由耐压材料构成,该第二层包括二维的加强物,该加强物由玻璃、塑料和/或自然纤维的织物、非织物、粗纱制成。同样,该方法用于提高机械性能,特别是第二层的抗压强度和/或弯曲强度,从而第二层至少具有高弯曲硬度,即使层的厚度相对较小。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由耐压材料制成的第二层可以另外包括有水玻璃、有机改性硅酸盐(ormosiles),石英玻璃和/或塑胶悬浮液或乳状液。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为了提高机械性能,由耐压材料制成的第二层至少包括内部加强物,该加强物由织物、玻璃和/或矿棉纤维制成。有利地,由耐压材料制成的第二层含最多40%并优选最多25%的织物、玻璃和/或矿物棉纤维。

相互连接的矿物纤维层,例如氯氧镁水泥层,优选粘合在一起或者在制造过程中一个叠放在另一个上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由耐压材料(特别是氧化镁粘合剂)制成的第二层包括细颗粒的添加剂,该添加剂是氢氧镁石、氢氧化铝和/或氧化钛,优选重量百分含量为最多25%。

优选地,这两层设置为一个在另一个上面,并彼此平齐,以提供一个具有平面侧面区域的主体,从而由这些隔离板构成的隔离体中,隔离板侧面整个表面彼此相互压着。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第二层包括顶面突出,该顶面突出至少是相对于包含底部的第一层的侧面。在这种情况下,突出的第二层可以被支撑在邻近的隔离板上,从而覆盖两个相邻隔离板的接合区域。突出的第二层从而作为屋顶系统的两个相邻隔离板之间过渡区域的封闭件。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含有顶面的第二层的材料厚度约为2mm至25mm,优选约为3mm至10mm。此方式构成的第二层从而具有足够耐压和/或刚性的特性。材料厚度的选择方式是,隔离板的整体重量在允许人员操作隔离板的范围内。此外,材料厚度允许大幅的隔离板,不需要机器辅助铺设屋顶系统内的隔离板。

在本发明的有益实施方式中,再隔离体的表面上,特别是在第二层上,设置覆盖层(特别是由人造纤维制成的无定向纤维网)。此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两层之间的连接通过该覆盖层得以改善,其中人造纤维制成的无定向纤维网具有加强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隔离板进一步改进是,耐压和/或刚性层根据在利用期间发生的机械载荷,制成不同的厚度。例如,第二层在走道和/或车道区域可以有较大的厚度。这些区域也可以制成通过特定颜色、颗粒尺寸等从视觉上识别。

关于上述的覆盖层,覆盖层覆盖隔离体的至少一个侧面,并优选覆盖两个相邻侧面,优选为包含顶面的第二层的侧面。在这种情况下,覆盖层可以又至少部分地覆盖邻近的隔离板,从而该覆盖层在此具有封闭功能。此外,覆盖层可以至少在覆盖的重叠区域可以自粘附,从而可以容易地与邻近的隔离板的覆盖层或邻近的隔离板粘在一起。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包括底部的第一层的至少一个侧面至少部分地设置有耐压和/或刚性覆盖层,该覆盖层优选具有与耐压和/或刚性的第二层相同的材料。此隔离板尤其适合于屋顶覆盖体的边缘区域,其中该层保护隔离材料的顶面和侧面,以避免破坏。

根据本发明的隔离板的进一步特征,包括底部的第一层由多个隔离片构成的多部件形式。此外,这些隔离片设置在支撑层上,并优选连接(尤其是粘接)至支撑层。此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改进,如支撑层由隔热和/或隔音材料,尤其是矿物纤维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隔离体包括具有隔热和/或隔音性能的第一层(尤其是由矿物纤维构成),设置在第一层上、由隔热和/或隔音材料(尤其是氧化镁粘合剂)制成的第二层,设置在第二层上、具有隔热和/或隔音性能(尤其是由矿物纤维构成)的第三层,以及由隔热和/或隔音材料(尤其是氧化镁粘合剂)制成的第四层。从而,该隔离板设置为夹层形式,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优越的隔热和/或隔音性能。

作为上述隔离板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层可以为可压缩的。通过该第一层的压缩性,该隔离板可以容易调整,以适应不规则的屋顶支撑件。

将第二层和第四层由相同的材料构成,其好处在于它简化了制造工艺。

在下文中,将进一步举例根据本发明的倾斜屋顶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倾斜屋顶系统中,板状隔离元件设置在屋顶支撑件上。该板状的隔离元件包括至少一个侧面,该侧面朝向隔离层的上部大表面,并沿与隔离元件的隔离层的下部大表面偏离直角的角度方向,下部大表面的面积大于隔离元件的上部大表面。

雨水排水系统的控制排泄是现有的。根据本发明,具有倾斜表面的隔离元件用于此目的。由具有倾斜表面的这些隔离元件构成的倾斜屋顶系统,将雨水排入倾斜屋顶系统的排水系统内。

根据本发明的倾斜屋顶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是,叠置的隔离元件或模制部件的角度朝向支撑件方向变小。如果若干个隔离元件或模制元件彼此重叠地放置,相对于水平方向沿一定角度倾斜的表面呈现为圆弧形式或是圆弧的一部分。

模制部件优选连接(尤其是粘接)至隔离元件的侧面,和/或连接至设置在其下的隔离元件层,从而保证倾斜屋顶系统的各构件的复合结构。

此外,隔离层上部大表面的区域内的隔离元件为弧形和/或优选弯曲成隔离片。该结构明显地提高了隔离元件的降水排泄功能,尤其是雨水,使之排入屋顶自身的排水系统,避免了屋顶表面上的积水。

此外,板状隔离元件的侧面也为弧形,特别是凹曲形,所述侧面为朝向隔离层的上部大表面、并沿与隔离元件的隔离层的下部大表面偏离直角的角度方向的侧面,从而在倾斜屋顶系统的这种隔离元件中获得上述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倾斜屋顶系统的进一步改进,靠近侧面的模制部件的至少一个表面和/或邻近的隔离元件的至少一个表面至少部分地包括耐压和/或刚性层。该层保护模制部件或隔离元件,使之避免由行走或天气影响例如降水和/或光照而造成损坏。根据此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耐压和/或刚性曾延伸在侧面的一部分上,以同样保护此侧面不受损坏和天气影响。

此外,有利地,在侧面上延伸有耐压和/或刚性层,直至支撑件,并优选设置在支撑件的一部分上。同样,此实施方式用来保护倾斜屋顶系统的构件,抵抗机械应力,例如压应力、弯曲应力和剪应力,以及天气影响,特别是降水和/或强光照。

此外,隔离元件包括两个大的表面,每个表面包括由不同于第一层的材料构成的材料层,该材料层具有隔热和/或隔音特性,并至少具有较高的弯曲刚度。此方法构成的隔离元件也可以用在倾斜屋顶系统的可行走和/或经过的区域。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隔离体的一个大表面形成为平面底部,该平面底部设置为反平行,并至少相对于隔离体的第二大表面倾斜,其中隔离体的侧面将底部连接至第二大表面。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倾斜屋顶系统可以采用上述隔离板形式的隔离元件。从而,根据本发明的隔离板的上述特征和结构也可以用于此倾斜屋顶系统中的隔离体。关于此隔离体或隔离元件的优点,参见对隔离板的描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中变得清楚;其中:

图1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2为用于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的透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隔离板的侧视图;

图4为用于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的透视图;

图5为用于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的透视图;

图6为用于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的侧视图;

图7为用于倾斜屋顶系统个隔离板的侧视图;

图8为用于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元件的透视图;

图9为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元件的透视图;

图10为用于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元件的透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隔离元件的侧视图;

图12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3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4为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的侧视图;

图15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6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7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8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9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0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1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22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3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24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25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26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7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28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9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30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1为倾斜屋顶系统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2为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33为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34为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35为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的侧视图;

图36为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的侧视图;

图37为倾斜屋顶系统的隔离板的测试图。

1   屋顶         29  台阶

2   屋顶封闭件   30  台阶

3   表面         31  倾斜表面

4   密封膜层     32  阁楼

5   隔离层       33  管

6   隔离元件     34  通道

7   中间区域     35  倾斜元件

8   排水口       36  斜面系统

9   倾斜隔离板   37  斜面系统

10  表面         38  屋谷元件

11  层           39  隔离片

12  表面         40  加强层

13  层           41  分离层

14  侧面         42  模制体

15  覆盖层       43  边界表面

16  箭头    

17  隔离板

18  表面

19  侧面

20  底部

21  线

22  底部元件

23  支撑表面

24  屋谷

25  末端

26  梯形金属片

27  隔离板

28  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展示了用于平直屋顶1的倾斜屋顶系统的一部分,该平直屋顶1由屋顶覆盖体和屋顶封闭件2,该屋顶封闭件2的上表面3设有密封膜层4(尤其是气密层)。在密封膜层4上,设置有多个板状隔离元件6构成的隔离层5。隔离元件6设置为并列的若干行。图1也展示了隔离层5的中间部分7。在中间部分7中,设置有额外的排水口8。隔离层5的中间部分7包括倾斜隔离板9,该隔离板9设置在隔离元件6上。这些倾斜隔离板9的结构将在下文作描述。图1中,板状的隔离元件6包括与第二表面10反平行设置的表面10,该表面10被支撑在密封膜层4上。在同一行中,隔离元件6的表面10具有相同的方向,并与相邻行的隔离元件6的表面10连接并平齐。隔离元件6的表面10全部构成中间部分7一侧的表面,该表面向中间部分7倾斜,从而表面10上的降水将排向中间部分7。

在图1中,两个排水口8在中间部分7中彼此相互隔开。在排水口8的两边设置有两个倾斜隔离板9。两个排水口8之间的倾斜隔离板9构成屋顶斜沟系统,该屋顶斜沟系统中,降水被沿相对方向引向排水口8。倾斜隔离板9依附在隔离层5组成部分的隔离板6上。

在图2和图3分别展示了隔离元件6的透视图和侧视图。隔离元件6包括由矿物纤维和粘合剂构成的隔离体。该隔离体构成隔离元件6的第一层11,并包括大表面12。隔离体上设置有第二层13。该第二层13为长方体形,并包括隔离元件6的大表面10。大表面10和大表面12彼此反平行延伸。从而大表面10相对于大表面12倾斜。

两个层11和12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即抗压强度和弯曲强度。第一层11(即隔离体)的抗压强度低于第二层13的抗压强度。

除了表面10和12之外,隔离元件6包括侧面14,该侧面14沿直角取向,从而两个侧面14相互平行,从而构成隔离元件6的直角底部。该底部相应于大表面12。

第二层13和第一层11,即隔离体,相互粘接,从而隔离体和第二层13整体地形成隔离元件6。图2和图3中,隔离体的侧面14区域至少5mm高,从而整个第二层13下面与隔离体接合。为了提高第二层的隔离体的抗压强度,第一层11的纤维方向朝向表面12。此外,第二层13包括二维的加强物,该加强物由玻璃纤维制成,并埋入第二层13中。

最后,图2和图3中,隔离体的侧面14和第二层13的侧面14彼此平齐地合并,从而隔离体11的和第二层13的各个侧面14为平面。

图4展示了图2和图3中的隔离元件6的改进。除了图2和图3的隔离元件6的构件之外,图4的隔离元件6在第二层13的表面10上具有无定向塑料纤维网形式的覆盖层15。覆盖层15可以与表面10粘接,从而与该表面10平齐。作为选择,该盖体可以突出侧面14,从而覆盖层可以由并列设置的相邻隔离元件6支撑。

图2和图4展示了隔离元件6的实施方式,表面10相对于表面12倾斜。与图2至图4不同,图5展示了隔离元件6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隔离元件6具有与图2和3相应的结构,但是表面10相对于表面12有两个彼此成直角的倾斜方向,如箭头16所示。

图6展示了具有三角截面的隔离体6的进一步实施例,其中与直角相对的表面10由第二层13构成。此隔离体可以用于屋顶的边缘区域,尤其是阁楼区域。

图7展示了与隔离板17结合的隔离元件6的实施例,其中隔离板17为长方体形,并由矿物纤维和粘合剂组成。隔离元件6具有梯形截面,并包括由刚性材料构成的第二层,该第二层沿与隔离体的大表面12平行的表面延伸,并延伸在侧面14上,该侧面14以偏离直角的角度延伸至表面12。隔离元件6的高度相应于隔离板17的高度。该实施例允许隔离元件6由第二层13构成,该第二层延伸在隔离体的大表面上,并与大表面12相对,或者在第一层11伤,从而由相邻隔离板17的大表面18支撑。第二层13可以通过粘合剂还连接至隔离板17的大表面18。

在图8至11中展示了各种倾斜隔离板9。

图8展示了倾斜隔离板9的第一实施例,该隔离板9设计为氧化镁模制体,并具有两个彼此形成一定角度的侧面19,以及底部20,其中图8只展示了一个底部20。倾斜隔离板9为楔形,侧面19彼此沿线20邻接,并从线21倾斜至底部20,从而侧面19相对于平面支撑表面从线21向下倾斜。

图9展示了倾斜隔离板9的可选实施例,其中在底部20之间设置有座板22,该座板22包括平面支撑表面23,该平面支撑表面23用于支撑在图1所示的表面3上或者平面隔离元件6上。在座板22和底部20之间形成有缩进处,以相应于隔离元件6表面区域的倾斜度,从而这些隔离元件6可以在座板22和底部20之间的空间中设置为平齐。图10和11展示了根据图8的倾斜隔离板9的替代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隔离体的每个侧面19上设置有层13,该层13由耐压和刚性的氧化镁构成,并粘接至隔离体11。隔离体11由矿物纤维和粘合剂构成,从而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隔音特性。优选地,隔离体11被制成整体的压模部件,第二层13与隔离体11一起受压。

在两个层13之间,形成有沟24,该沟相应于侧面19具有向倾斜隔离板9的末端25倾斜的倾斜度。

图12展示了屋顶1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屋顶1包括屋顶底部,该底部包括若干个梯形金属板26和在这些金属板上的箔覆盖层。在该箔覆盖层4上,设置有长方体形的隔离板27。这些隔离板27的侧面彼此相邻,构成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隔离元件6设置在两行隔离板27之间。

隔离元件6设计为夹层方式,并包括隔离体形式的第一层11,第二层13和第三层28。这些隔离元件6的材料厚度约为30mm。

隔离体形式的第一层11、和第三层由矿物纤维和粘合剂制成。有利地,至少作为隔离体的第一层11内设置有矿物纤维,纤维相对于大表面具有直角取向。作为夹层元件的中间层的第二层13由非柔性的、刚性的和压力分散的氧化镁板组成。第二层13的厚度使得第三层28的表面10轻微地与隔离板27形成的表面重叠。当在表面10的法向方向承受负载时,隔离元件6受压缩,表面10最大下沉至隔离板27形成的表面高度。因此,没有更高的可压缩性。有利地,第三层28的材料厚度在10mm至15mm之间,以保证其作为弹性隔离原件或隔离层的作用。与上述内容不同,第三层28也可以由刚性的泡沫板或无定向塑料纤维网构成。该第三层28还作为氧化镁板的保护层,保护其不受有锋利边缘的物品的损伤,以及天气的影响。

图13展示了根据图2和3的隔离元件6在倾斜屋顶系统中的设置,其中隔离元件包括隔离板27的下层和叠置的倾斜隔离板8。在两个倾斜隔离板8之间,设置有隔离元件6,隔离元件6的倾斜表面和隔离板8的倾斜表面形成同一平面。

在此实施例中,隔离元件6的区域设计成作为走道区域。这可以通过明显不同的第二层13,从视觉上标识。

图14为隔离板的另一个实施例。该隔离板6包括具有两个大表面12的隔离体,两个大表面12彼此相互平行。在每个大表面12上,第二层13完全覆盖在该大表面上。第二层13由氧化镁板组成,该氧化镁板粘接在隔离体上。在第二层13内,设置有加强物例如玻璃、塑料和/或自然的纤维。这些加强物与氧化镁粘合剂制成薄片。薄片层约为0.5mm至30mm厚。已经证明材料厚度在约1mm至10mm之间尤为合适。此两层13可以具有不同的材料厚度,或者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加强。在隔离体制造过程的工步中,层13可以通过层积产生,或者在粘合剂固化之后层13再粘接至隔离体。

在以下如图15至31所示的各种倾斜屋顶系统中,可以使用根据图1至14的隔离元件6。

图15中,屋顶1设置有带表面3的屋顶封闭件2。在表面3上,设置有密封膜(未图示),例如图1所示的密封膜4。

在图15的右半部分,表面3上设置有两个重叠的长方体形隔离板17。两个重层叠的隔离板17的侧面19彼此偏移,从而形成台阶状设计。在台阶29中,设置有隔离元件6,该隔离元件6具有三角形截面,并包括与直角相对的表面,相邻台阶的隔离元件6的表面对齐形成一个平面。

在隔离板17的最上层,设置有倾斜隔离板9,该倾斜隔离板由偏离水平的倾斜表面构成。图8至图11中所示的倾斜隔离板9均可以使用。

与图15的右半部分不同,图15的左半部分展示了与图15右半部分不同的可替代实施例,其中隔离板17与隔离元件6形成一体。因此,这些隔离板17与块状设计不同在于,一个侧面19相对于大表面18的角度方向偏离直角。这可以应用于其它的侧面19。图16的右半部分展示了另外两个实施例,隔离元件6与两个重叠的隔离板17平排设置,并具有三角形截面,且在面向隔离板17的侧面上具有台阶30。两个隔离板17中上面的隔离板坐在台阶30上,从而相对于下面的隔离板,上面的隔离板向着隔离元件6悬臂。

在图16的左半部分,展示了另一个实施例,隔离板6的高度延伸到两层隔离板17,并具有与侧面14相对的斜面31,该侧面14与隔离板17的侧面19接合,并与侧面19平齐。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隔离层5可以包含两层以上的隔离板17。倾斜隔离板8也可以设置在隔离板17的最上层上,如设置在图16所示实施例中。

图17进一步展示了隔离元件6与阁楼32接合,该隔离元件6具有陡峭斜坡,该斜坡设置在排水口8的对面。斜坡能快捷地直接将降水引导至排水口8,该排水口8连接穿过屋顶封闭件2的管33。

此外,层13的末端与隔离板17的大表面平齐,该隔离板17设置在隔离元件6旁边,从而产生隔离层5的平坦的表面,避免突出物造成摔倒危险。

图17还展示了设置在阁楼32区域的隔离元件6的层13,该层13遍布隔离元件6的大表面,并差不多至管33,从而层13的一部分由表面3支撑或者在表面3上的密封膜层上。该结构进一步保护了矿物纤维的隔离元件6脆弱边缘区域免受损坏。

图18展示了屋顶1的另一个实施例,屋顶封闭件2包括若干个梯形金属片26和设置在金属片上的箔覆盖层4。除了由矿物纤维和粘合剂制成的通常的隔离板17之外,图18所示的隔离元件6包括作为隔离体的第一层11和设置在第一层上的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第二层13的抗压强度和弯曲强度高于第一层,从而高于隔离体。隔离元件6具有斜面,并且其最高侧面14连接至相邻的隔离板17,并与之平齐,从而在隔离板17的大表面和隔离元件的第二层13之间形成无缝过渡。

图18还展示了隔离板17和隔离元件6的结合,其中隔离元件17由矿物纤维和粘合剂制成,隔离元件6设置隔离板17旁边,并构成夹层形式,且具有中间隔离体11,该中间隔离体11的两个大表面均有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

通过具有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两个第二层13的隔离元件6,可以容易且有效地在屋顶1上形成走道和/或车道。

图19展示了另一个实施例。图19再次展示了隔离元件6和隔离板17的结合,其中隔离板17根据上文设计,尤其是参见图17。此外,图19所示屋顶1的设计相应于图18所示的屋顶1。

图19左半部分展示了隔离元件6的第一实施例,该隔离元件6由长方体形层11组成,该层11为隔离体形式、并由矿物纤维和粘合剂制成。隔离体包括在向着密封膜层4的大表面上、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该第二层13也为长方体形,并具有较小的厚度。最后,在隔离体的对面表面上,设置有氯氧镁水泥制成的另一个层13,该层13一部分具有三角形截面,从而在其大表面区域有倾斜度,该层13的另一部分具有矩形截面。

此方式构成的隔离元件6形成倾斜隔离板9。

图19的右半部分展示了隔离元件6的可替代实施例,其中在下部第二层13下面还设置有由矿物纤维和粘合剂制成的另一层28。图19左半部分的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根据图19右半部分的隔离元件6的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层11的隔离体11构成模制体,并且其大表面上一部分具有斜面,该斜面的方向远离屋顶封闭件2。设置在上面的第二层13是氯氧镁水泥制成的薄层13。根据图19的实施例可以结合在屋顶封闭件2上,从而并列设置的隔离元件6的中间区域形成平坦的走道和/或车道,从而并列设置的隔离元件6的边缘区域设置有斜面,从而两个斜面彼此相对,将降水排向两个并列放置的隔离元件6的中间区域。

图20展示了带有倾斜隔离板9的屋顶的另一个实施例。

在屋顶封闭件2上,设置有隔离板17的第一层,其中屋顶封闭件2的设计相应于图18和19所示的屋顶封闭件2。在两个隔离板17之间,设置有隔离元件6,构成隔离体的第一层11和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叠置的第二层13。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的方向是朝向远离屋顶封闭件2的方向。

在隔离板17的第一层的一些部分上,设置有隔离板17的第二层,只有一个图示在图20的右半部分。该隔离板17与倾斜隔离板9接合,其倾斜大表面上设置有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该第二层13延伸至隔离板17的大表面区域,从而隔离板17的大表面部分地由第二层13覆盖。倾斜隔离板9的第二层13覆盖在倾斜隔离板9的整个大表面,并延伸至下面的隔离元件6的第二层13区域。

图20还展示了倾斜隔离板9系统,该倾斜隔离板由两层,每层包含具有倾斜度的表面。该表面与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重叠。倾斜隔离板9形成均匀的斜坡。倾斜隔离板9直接与隔离元件6的第二层13接合,隔离元件6设置在隔离板17的第一层上,从而该第一层与倾斜隔离板9隔开;用于将降水排入排水口(未图示)的通道34形成在两个倾斜隔离板9之间,该两个倾斜隔离板9被支撑在隔离元件6的第二层13上。图21展示了屋顶1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在由隔离板17和隔离元件6组成的连续隔离层5上,设置有倾斜隔离板9,其中两个叠置的倾斜隔离板9设计成锥形,并构成倾斜元件35。

倾斜元件35在隔离层5上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倾斜元件35的下部倾斜隔离板9与隔离元件6接合。隔离元件6的窄边相互并排成一线,从而与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形成走道和/或车道。

与图21相比,图22展示了屋顶1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第二层13平直地设置在隔离板17的下层。当然,第二层13和隔离板17之间可以设置有连接,这种连接可以在现场进行,即在屋顶1的装配过程。图22也展示了另一个隔离板6,该隔离板的大表面相对于隔离板17的大表面倾斜,并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覆盖。斜坡引向倾斜元件35,从而包括倾斜隔离板9的倾斜元件35和包括倾斜大表面的隔离元件6均朝向中间区域7。但是,两个斜坡具有不同的倾斜度。

图23展示了屋顶1,该屋顶1具有由隔离板17构成的隔离层5。在长方体形隔离板17的部分区域上,设置有倾斜隔离板9系统。各倾斜隔离板9一起构成平直倾斜的表面。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倾斜隔离板9组成的、或具有氯氧镁水泥制成的层的系统中间区域,形成走道和/或车道。可见,倾斜隔离板9的系统包括若干行并排的倾斜隔离板9。这些行包括一个或两个倾斜隔离板9,该倾斜隔离板9包括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相邻行的倾斜隔离板9交错排列。

图24展示了屋顶1的另一个实施例。隔离层5由长方体形隔离板17组成。在隔离板17上,设置有倾斜隔离板9,这些倾斜隔离板9构成两个系统,通过向通道34倾斜,将水排向通道34区域。

再通道34内,设置有倾斜隔离板9的第三系统,这些隔离板9构成夹层元件,并包括隔离体,该隔离体具有倾斜表面并组成第一层11。在倾斜表面上,设置有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两个层11彼此相互连接。

在图25中,展示了图24所示的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图25只显示了两个斜面系统36、37,该两个斜面系统设置在大幅隔离板17上。斜面系统36、37的倾斜方向相互成直角。第一倾斜系统36的底部与第二倾斜系统的侧面14相接。倾斜系统36和37可以根据图24所示的实施例构成。

在第一斜面系统36和第二斜面系统37之间的过渡区域形成有屋谷元件38,该屋谷元件由矿物纤维和粘合剂构成,并防止降水积聚在这个过渡区,将降水通过与斜面系统37的倾斜隔离板9的倾斜度相应的屋谷元件38排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隔离元件6、倾斜隔离板9、隔离板17、隔离板27以及倾斜元件35和/或屋谷元件38由两个或以上的层构成,其中至少第二层13由氯氧镁水泥或类似的耐压和/或刚性材料制成,从而上述元件通常可以行走和/或经过,而不会破坏这些元件的隔离体。

与图25所示实施例相比,图27展示了倾斜系统37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图25不同,图27的实施例中,屋谷元件38为倾斜隔离板9的一部分。倾斜隔离板9和屋谷元件38从而构成一个模制体。

在图30和31同样展示了相应的斜面系统36和37,其中图30所示的斜面系统37向两个相对的方向倾斜。图31所示的倾斜系统36的一部分向两个方向倾斜,而另一部分只向一个方向倾斜。为了此目的,斜面系统36包括不同的倾斜隔离板8,屋谷元件38与板8整体模制而成。

图26所示的屋顶1为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图中可见由隔离板17构成的隔离层5,由隔离板17构成第二个隔离层5设置在第一个隔离层上。第二个隔离层5(上层)由较薄的隔离板17构成。两个隔离层5的面积不相同。上层隔离层5比下层隔离层5短。在上层隔离层5的最后一个隔离板17的前面区域中,具有三角形截面的倾斜隔离板9。倾斜隔离板9包括一个大表面,该大表面上设置有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倾斜隔离板9其余部分包括构成第一层11的隔离体。

在上隔离层5的上述隔离板17上,设置有另一个倾斜隔离板9,该倾斜隔离板9与上述的倾斜隔离板9相应,也包括作为第一层11的隔离体和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该第二层设置在隔离体的倾斜表面上。

该倾斜隔离板9连接有其他的倾斜隔离板9,后者由各隔离片39组成,该隔离片39的纤维方向与大表面成直角,并彼此通过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连接。隔离片39的纵轴方向从而与这些部分形成的隔离体11的大表面成直角。各隔离片39也可以相互粘接,这取决于防火的要求。

总之,该结构允许在屋顶1上形成相当长的斜面,而无需大量的不同倾斜隔离板9,因为倾斜隔离板9相当大的部分由隔离片组成,这些隔离片的材料厚度相同。这些隔离片39可以在现场切割。以此方式构成的倾斜隔离板9降低了倾斜屋顶系统的成本。

图28和29再次展示了斜面系统36或37,图28展示了处于作为第一层11的隔离体上的隔离元件6的两边的两个斜面系统36,以及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斜面系统36设置在隔离板17上,该隔离板17构成隔离层5。

图29还展示了斜面系统36和37的角度。角度α表示斜面系统37的倾斜度,而角度β表示倾斜系统36的倾斜度。角度α大于角度β。

最后,在图32至37中,展示了第二层13或者包含第二层13的隔离元件6的不同实施例。图32至37用于解释上述的由氯氧镁水泥制成的第二层13。根据图32,第二层13可以由氧化镁薄板构成,该氧化镁薄板包括至少一层由织物、玻璃、塑料和/或自然纤维构成的二维加强物。这些纤维可以通过粘合剂彼此交织、粘结或连接。它们可以具有松弛的结构,从而使粘合剂容易穿过该结构。每层中的二维加强物可以不相同。

图33展示了与图32所示实施例相应的第二层13的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二层13还包括外部应用的分离层41。该分离层41可以设计为允许水蒸气穿过的层,并可以由塑料膜、玻璃纤维网、无定向玻璃或塑料纤维网或这些元件中的几个构成。分离层防止屋顶1的其他结构元件和第二层13的接触表面之间不必要的化学作用。分离层41还可以具有弹性,以减弱局部的机械应力。由于其三维效果,这些分离层41用来排降水,尤其是融化的水。

图34展示了夹层元件,该夹层元件包括通过氧化镁粘合剂或其他粘合剂粘接至氧化镁模制体42的第二层13,氧化镁模制体42通过添加纤维和/或细颗粒或粉末添加剂强化,从而形成边界层43。第二层13设置在模制体42的第一大表面上。此外,模制体42的第二大表面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层13,该第二层13相应于或不同于设置在第一大表面上的第二层13。该第二层13可以根据图32和33构成,并包括加强层40。当然,若干个加强层40可以嵌入由氧化镁制成的第二层13。

图35至37再次展示了图34所示的隔离元件6,该隔离元件6还包括了图32或33的第二层13。图35中,隔离元件6形成在两个大表面上,并包括第二层13,而图36中,第二层13只设置在倾斜的大表面上。图37中,第二层13为隔离元件6整体的一部分,从而在制造过程中隔离体已经形成。隔离体可以由矿物纤维和粘合剂制成,也可以由不同的隔离材料制成,例如氧化镁,这些隔离材料为模制体形式,如图34的43所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