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原位转化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井下燃烧器井

用于原位转化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井下燃烧器井

摘要

提供的是原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方法。优选地,富含有机物岩层包括干酪根。该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提供第一井筒,所述第一井筒至少延伸至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并且提供第二井筒,所述第二井筒也延伸至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并与第一井筒相交。该方法也可包括向第一井筒中注入空气和可燃燃料,并且在井筒中提供井下燃烧器从而使空气和可燃燃料基本上在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处混合并燃烧。该方法还可包括循环燃烧产物进入第二井筒并沿第二井筒向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802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80016011.1

  • 发明设计人 R·D·卡敏斯克;C·C·拉斯穆森;

    申请日2008-04-18

  • 分类号E21B36/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5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蓉民

  • 地址 美国得克萨斯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44: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21B36/00 授权公告日:20130515 终止日期:20150418 申请日:200804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5-15

    授权

    授权

  • 2010-06-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B36/00 申请日:200804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3-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1]本申请要求在2007年5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0/930,311 的权益。该申请的名称为“用于原位转化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井下燃烧器井 (Downhole Burner Wells for In situ Conversion Of organic-rich rock formations)”,并 且通过引用方式以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0002]本申请涉及共同未决、同时提交且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申请[律师卷号 2007EM025],其发明名称为“用于原位转化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井下燃烧器 (Downhole Burner for In situ Conversion Of organic-rich rock formations)”,其要求 在2007年5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0/930,308的权益,它们的 公开内容据此通过引用方式以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发明背景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从地下地层回收烃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从富含有机 物岩层原位回收烃流体,所述岩层包括例如油页岩地层、煤地层和焦油砂地层。 本发明还涉及使用燃烧用燃料加热地下地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4]已知某些地质地层包含被称为“干酪根(kerogen)”的有机物。干酪根是 固体含碳物质。当干酪根被嵌在岩层中时,该混合物被称为油页岩。事实是不管 该矿物质在技术上实际上是不是页岩,它都是从致密粘土形成的岩石。

[0005]干酪根暴露于热一段时间后经历分解。加热后,干酪根在分子水平上分解 以产生油、气和含碳焦炭。还可以产生少量的水。油、气和水流体在该岩石基体 内变得可以流动,而含碳焦炭保持基本上不动。

[0006]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地区包括美国都发现了油页岩地层。这种地层显著地 在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和犹他州发现。油页岩地层往往位于相对浅的深度并且 通常的特征在于有限的渗透性。一些人认为油页岩地层是这样的烃沉积物,其还 没有经历认为是形成常规油和气储量所需的多年热和压力。

[0007]干酪根分解产生流动烃的速率依赖于温度。在许多岁月的期间一般超过270 ℃(518°F)的温度对于实质性转化来说可能是必需的。在更高的温度下实质性转化 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生。当干酪根被加热到所需温度时,化学反应将形成固体 干酪根的较大分子断裂成较小的油和气分子。热转化工艺被称为热解或干馏。

[0008]从油页岩地层提取油已经尝试了许多年。近地表油页岩在地表被开采并干 馏已经一个多世纪。在1862年,James Young开始加工苏格兰油页岩。该工业持 续了大约100年。商业上通过地表开采的油页岩干馏也已经在其它国家如澳大利 亚、巴西、中国、爱沙尼亚、法国、俄国、南非、西班牙和瑞典进行。然而,因 为它证实是不经济的或者由于废页岩处理上的环境限制,该实践在最近几年已经 大部分停止。(参见T.F.Yen和G.V.Chilingarian,“Oil Shale,”Amsterdam,Elsevier,p. 292,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此外,地表干馏需要开采油页岩, 这限于对非常浅地层的应用。

[0009]在美国,自从20世纪00年代早期就已经知道在西北的科罗拉多州存在油 页岩沉积物。尽管时不时在该地区开展研究项目,但是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商业开 发。大部分对油页岩生产的研究在20世纪00年代后期进行。该研究主要是针对 油页岩地质学、地球化学以及在地表设施中的干馏。

[0010]在1947年,美国专利号2,732,195授予Ljungstrom。该发明名称为 “Method of Treating Oil Shale and Recovery of Oil and Other Mineral Products Therefrom(处理油页岩的方法以及从中回收油和其它矿物产品)”的专利提议在 高温下将热原位应用于油页岩地层。这种原位加热的目的是蒸馏烃和将它们采出 至地表。该′195Ljungstrom专利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011]Ljungstrom杜撰了短语“热供给通道(heat supply channels)”以描述钻到 地层中的井筒。该井筒接收将热传递到周围油页岩的电热导体。因此,热供给通 道充当早期热注入井。热注入井中的电热元件被放在砂或水泥或其它导热材料内, 以允许热注入井将热传送到周围的油页岩中,同时防止流体的流入。根据 Ljungstrom,在某些应用中,该“集合体(aggregate)”被加热至500℃与1,000 ℃之间。

[0012]与热注入井一起,流体生产井也在热注入井附近完井。将热导入岩石基体 中后,干酪根被热解,产生的油和气将通过邻近的生产井被回收。

[0013]Ljungstrom通过Swedish Shale Oil Company实施了他的从加热井筒进行热 传导的方法。全规模的工厂被建立,其从1944年运行至20世纪50年代。(参见 G.Salamonsson,“The Ljungstrom In Situ Method for Shale-Oil Recovery,”2nd Oil Shale and Cannel Coal Conference,v.2,Glasgow,Scotland,Institute of Petroleum, London,p.260-280(1951),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0014]另外的原位方法已经被提出。这些方法一般涉及将热和/或溶剂注入地下油 页岩地层中。热可以以加热的甲烷(参见J.L.Dougan的美国专利号3,241,611)、烟 道气或过热蒸汽(参见D.W.Peacock的美国专利号3,400,762)的形式。热还可以以 电阻加热、电介体加热、射频(RF)加热(美国专利号4,140,180,其被转让给位 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的ITT Research Institute)或者氧化剂注射的形式,以支持原 位燃烧。在某些情况中,人工渗透性已经在该基岩中形成以有助于热解流体的运 动。渗透性产生方法包括挖掘、碎石化(rubblization)、水力压裂(参见M.L.Slusser 的美国专利号3,468,376以及J.V.Vogel的美国专利号3,513,914)、爆炸压裂(参 见W.W.Hoover等的美国专利号1,422,204)、热压裂(参见R.W.Thomas的美国 专利号3,284,281)以及蒸汽压裂(参见H.Purre的美国专利号2,952,450)。

[0015]在1989年,美国专利号4,886,118授予Shell Oil Company(壳牌石油公 司),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该名称为“Conductively Heating a Subterranean Oil Shale to Create Permeability and Subsequently Produce Oil(传导性 加热地下油页岩以产生渗透性以及随后生产油)”的专利声明“[c]ontrary to the implications of...prior teachings and beliefs...the presently described conductive heating process is economically feasible for use even in a substantially impermeable subterranean oil shale.(与...在先的教导和看法的暗示相反...目前描述的传导性加 热工艺对于甚至在基本上不可渗透的地下油页岩中的应用来说是经济上可行 的。)”(第6栏,第50-54行)。尽管有该声明,但应当注意,除了Ljungstrom的 企业外,几乎没有——如果有的话——出现商业性原位页岩油生产。该′118专利 提出控制每个热注入井周围的岩石内的热传导速率以提供均匀的热前缘。

[0016]油页岩干馏和页岩油回收的另外历史可以在名称为“Methods of Treating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to Convert Organic Matter into Producible Hydrocarbons(处理 地下地层以将有机物转化成可采出烃的方法)”的共有专利出版物WO 2005/010320以及名称为“Hydrocarbon Recovery from Impermeable Oil Shales(从 不可渗透性油页岩中回收烃)”的专利出版物WO 2005/045192中找到。这两篇专 利出版物的背景部分和技术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017]对生产页岩油的改进方法存在需求。此外,对用于将富含有机物地层转化 成烃流体的改进井下燃烧器存在需求。

发明内容

[00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原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方法。该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提供第一井筒,所述第一井筒至少延伸至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 并且提供第二井筒,所述第二井筒与第一井筒相交。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一井筒中 注入氧化剂和第一可燃燃料,并且在第一井筒中提供硬件从而使氧化剂和第一可 燃燃料基本上在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上混合并燃烧。这样,形成第一燃烧产物。 该方法还包括使第一燃烧产物流动进入第二井筒并且沿第二井筒向上流动,从而 (1)从第一井筒产生第一热剖面(first heat profile)并且(2)从第二井筒中产生第 二热剖面(second heat profile)。在使第一燃烧产物流动一段时间后,第一热剖面和 第二热剖面接合。在接合的时候,这在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的 主要部分内提供了地层烃的基本连续热解区。

[0019]一方面,地层烃包括重烃。优选地,富含有机物岩层是油页岩地层并且地 层烃包括油页岩。

[0020]优选的是,在位于第一井筒中的硬件的大致深度(approximate depth)处或正 好在该深度之下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之上。可选地或者此外, 在第一井筒中的硬件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 降至热解温度之下。一方面,在流动的末端处或附近,第二井筒中的燃烧产物在 靠近第一井筒中的硬件的上部深度的深度处处于270℃和360℃之间的温度。

[0021]该方法还可包括下列步骤:在第一井筒内提供套管柱,并且在第二井筒内 提供套管柱。

[0022]在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原位加热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方法。该 方法可包括提供至少延伸至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的第一井筒,其中所述第 一井筒具有下端。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提供第二井筒,所述第二井筒也具有下端, 所述第二井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井筒的下端相交,以在它们之间形成流体连通。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选择第一井筒和第二井筒之间的距离。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 在第一井筒内提供燃烧器,并且向第一井筒和燃烧器中注入氧化剂和可燃燃料以 便燃烧可燃燃料。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循环从第一井筒中的燃烧器中产生的烟道 气穿过第二井筒并且至地表。这有助于(1)在第一井筒周围形成第一热解区,以及 (2)在第二井筒周围形成第二热解区。在循环烟道气一段时间后,第一热解区与第 二热解区接合。

[0023]在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原位加热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加热井。 加热井可包括至少延伸至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的第一井筒。第一井筒具有 基本垂直部分以及限定跟部和趾部的偏斜部分。加热井可进一步包括具有下端的 基本垂直的第二井筒,第二井筒的下端与第一井筒的趾部相交以在它们之间形成 流体连通。加热井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或第二井筒内的至少一个井下燃烧用燃烧 器。在第一井筒和第二井筒之间提供间隔,使得在加热的烟道气循环穿过加热井 一段时间后,来自第一井筒的第一热解区与来自第二井筒的第二热解区以这样的 方式接合:(i)在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主要部分内形成地层烃的 基本连续热解区,并且(ii)在第一井筒中的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 正好在该深度之下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之上,并且在第一井筒 中的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第二井筒中,燃 烧产物降至热解温度之下。

[0024]在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产生烃流体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用加热 井原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并且从富含有机物岩层产生烃流体。由于位于富含 有机物岩层中的地层烃的热解,至少部分产生了烃流体。加热井可包括至少延伸 至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的第一井筒。第一井筒具有基本垂直部分,以及限 定跟部和趾部的较低偏斜部分。加热井可进一步包括具有下端的基本垂直的第二 井筒,第二井筒的下端与第一井筒的趾部相交以在它们之间形成流体连通。加热 井还可包括在第一或第二井筒内的至少一个井下燃烧用燃烧器。

[0025]本文公开了产生烃流体的另一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提供至少延伸至富含有 机物岩层的深度的第一井筒,并且提供与第一井筒相交的第二井筒。该方法还可 包括向第一井筒中注入氧化剂和第一可燃燃料,并且在第一井筒中提供硬件从而 使氧化剂和第一可燃燃料基本上在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上混合并燃烧。这样, 形成了第一燃烧产物。该方法还可包括使第一燃烧产物流动进入第二井筒并且沿 第二井筒向上流动。从第一井筒产生第一热剖面并且从第二井筒产生第二热剖面。 第一和第二热剖面被间隔开并且被配置,以便在加热的烟道气循环一段时间后, 来自第一井筒的第一热解区与来自第二井筒的第二热解区以这样的方式接合:(i) 在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主要部分内形成地层烃的基本连续热解 区,并且(ii)在第一井筒中的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 之下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之上,并且在第一井筒中的至少一个 燃烧用燃烧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降至热 解温度之下。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从富含有机物岩层产生烃流体,其中由于位于 富含有机物岩层中的地层烃的热解,至少部分产生了烃流体。

附图说明

[0026]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此附上一些图、曲线图和流程图。然而, 应当注意,这些图仅仅图解了本发明所选的实施方式并且因此不应当认为限制了 范围,因为本发明可以容许其它等效的实施方式和应用。

[0027]图1是例证性地下区域的横截面等距视图(isomeric view)。该地下区域包 括限定地下地层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基体。

[0028]图2是表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原位热回收油和气的一般 方法的流程图。

[0029]图3是在地下水含水层内或连接到地下水含水层的例证性油页岩地层以及 地层淋滤操作的横截面视图。

[0030]图4是在生产井周围的例证性加热井模式的平面图。显示的是两层加热井。

[0031]图5是一柱状图,其比较了在模拟的原位干馏工艺前后的一吨Green River 油页岩。

[0032]图6是用于地下地层开发的示例性地表加工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0033]图7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C6至C38出 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图。

[0034]图8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C6至C38出 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相比C20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

[0035]图9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C6至C38出 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相比C25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

[0036]图10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C6至C38出 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相比C29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

[0037]图11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正(或正构) C6至正C38出现的正构烷烃(正烷烃,normal alkane)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图。

[0038]图12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正C6至正 C38出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相比正C20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

[0039]图13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正C6至正 C38出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相比正C25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

[0040]图14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正C6至正 C38出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相比正C29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比率图。

[0041]图15是对于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而言从C6至C38的 每个碳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与假组分的重量比图。

[0042]图16是一柱状图,其显示在取自在三个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的重复实验室 实验的气体样品中存在的烃种类的摩尔百分比浓度。

[0043]图17是在下面实施例1中描述的无应力帕尔加热测试(unstressed Parr heating test)中使用的金管设备的示意图。

[0044]图18是在如下所述的实施例1-5中使用的帕尔容器的横截面图。

[0045]图19是从实施例1中取出的气体的气相色谱图。

[0046]图20是从实施例1中取出的液体的全油气相色谱图。

[0047]图21是实施例2-5所使用的Berea圆筒、Berea塞和油页岩岩心样品的示意 图。

[0048]图22是在实施例2-5中使用的微型负荷机架和样品组件的示意图。

[0049]图23是从实施例2中取出的气体的气相色谱图。

[0050]图24是从实施例3中取出的气体的气相色谱图。

[0051]图25是从实施例3中取出的液体的全油气相色谱图。

[0052]图26是从实施例4中取出的气体的气相色谱图。

[0053]图27是从实施例4中取出的液体的全油气相色谱图。

[0054]图28是从实施例5中取出的气体的气相色谱图。

[0055]图29A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加热井的透视图。加热井包括至少一 个井下燃烧器。在加热井周围的热解区轮廓被示出。

[0056]图29B是图29A的加热井的透视图。这里,热解区被修改以说明不期望的 热剖面。

[0057]图29C是图29A的加热井的另一透视图。这里,热解区被修改以说明不同 的不期望热剖面。

[0058]图30是图29A的加热井的放大横截面图。

[0059]图31是在烃开发区内多个图29A的加热井的透视图。

[0060]图32A是布置在一个平面上的来自图29A的一排三个加热井布置的侧视 图。三个加热井大致首尾相连地放置以便沿着期望的方向加热地层。显示在加热 井周围形成了差的热解区。

[0061]图32B是布置在一个平面上的图29A的一排加热井的另一侧视图。这里, 显示形成了较好的热解区。相比图32A的热解区,该较好的热解区产生了较小的 未加热区。

[0062]图33是图29A的多个加热井的另一透视图。加热井在烃开发区内处于大的 阵列中。

[0063]图34是在管状元件的末端处燃烧器的横截面侧视图。在燃烧器附近可以看 到一通风帽以便减轻热。

某些实施方式详述

定义

[0064]如本文所用,术语“烃(一种或多种)”是指具有包含与氢结合的碳的分子 结构的有机物。烃还可包括其它元素,例如但不限于卤素、金属元素、氮、氧和/ 或硫。

[0065]如本文所用,术语“烃流体”是指为气体或液体的烃或烃混合物。例如, 烃流体可包括在地层条件下、在加工条件下或在环境条件(15℃以及1个大气压) 下为气体或液体的烃或烃混合物。烃流体可以包括例如油、天然气、煤层甲烷、 页岩油、热解油、热解气、煤的热解产物以及其它处于气态或液态的烃。

[0066]如本文所用,术语“采出液(produced fluids)”和“产出液(production fluids)” 是指从包括例如富含有机物岩层在内的地下地层移出的液体和/或气体。采出液可 以包括烃流体以及非烃流体。采出液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热解页岩油、合成气、煤 的热解产物、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水(包括蒸汽)。采出液可以包括烃流体以及非 烃流体。

[0067]如本文所用,术语“可冷凝烃”是指在25℃和一个大气绝对压强下冷凝的 那些烃。可冷凝烃可以包括碳数大于4的烃的混合物。

[0068]如本文所用,术语“非冷凝烃”是指在25℃和一个大气绝对压强下不冷凝 的那些烃。非冷凝烃可以包括碳数小于5的烃。

[0069]如本文所用,术语“重烃(heavy hydrocarbons)”是指在环境条件(15℃以 及1个大气压)下高粘性的烃流体。重烃可包括高粘性烃流体,诸如重油、焦油 和/或沥青。重烃可包括碳和氢以及较小浓度的硫、氧和氮。另外的元素也可以痕 量存在于重烃中。重烃可按照API(美国石油学会)比重进行分类。重烃的API 比重一般在约20度以下。例如,重油的API比重一般为约10-20度,而焦油的API 比重一般在约10度以下。重烃的粘度在15℃下一般大于约100厘泊。

[0070]如本文所用,术语“固体烃”是指在地层条件下以基本固体形式天然发现 的任何烃物质。非限制性实例包括干酪根、煤、不纯石墨、沥青岩和天然地蜡。

[0071]如本文所用,术语“地层烃(岩层烃)”是指在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包含的重 烃和固体烃。地层烃可以是但不限于干酪根、油页岩、煤、沥青、焦油、天然地 蜡和沥青岩。

[0072]如本文所用,术语“焦油”是指在15℃下粘度一般大于约10,000厘泊的粘 性烃。焦油的比重一般大于1.000。焦油的API比重可小于10度。“焦油砂”是指 内含焦油的地层。

[0073]如本文所用,术语“干酪根”是指主要含有碳、氢、氮、氧和硫的固体不 溶性烃。油页岩含有干酪根。

[0074]如本文所用,术语“沥青”是指在二硫化碳中可充分溶解的非晶固体或粘 性烃物质。

[0075]如本文所用,术语“油”是指含有可冷凝烃混合物的烃流体。

[0076]如本文所用,术语“地下(subsurface)”是指出现在地球表面以下的地质 地层。

[0077]如本文所用,术语“富含烃地层”是指任何含有痕量以上烃的地层。例如, 富含烃地层可以包括以大于5体积百分数的水平含有烃的部分。位于富含烃地层 中的烃可以包括例如油、天然气、重烃和固体烃。

[0078]如本文所用,术语“富含有机物岩石”是指任何拥有固体烃和/或重烃的岩 石基体。岩石基体可包括但不限于沉积岩、页岩、粉砂岩、砂、沉积石英岩、碳 酸盐和硅藻土。

[0079]如本文所用,术语“地层”是指任何有限的地下区域。该地层可包含任何 地下地质地层的一个或多个含有烃的层、一个或多个不含烃的层、上覆岩层和/或 下伏岩层。“上覆岩层”和/或“下伏岩层”是目标地层上面或下面的地质物质。上 覆岩层或下伏岩层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基本上不可渗透性物质。例如, 上覆岩层和/或下伏岩层可包括岩石、页岩、泥岩或湿/紧密碳酸盐(即不含烃的不 可渗透性碳酸盐)。上覆岩层和/或下伏岩层可包括相对不可渗透的含烃层。在某些 情况下,上覆岩层和/或下伏岩层可以是渗透性的。

[0080]如本文所用,术语“富含有机物岩层”是指任何含有富含有机物岩石的地 层。富含有机物岩层包括,例如,油页岩地层、煤地层和焦油砂地层。

[0081]如本文所用,术语“热解”是指通过施加热将化学键断裂。例如,热解可 包括仅通过热和通过热与氧化剂结合将化合物转换成一种或多种其它物质。热解 可包括通过加入氢原子将化合物的性质改变,所述氢原子可以从分子氢、水、二 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中得到。热可以被转移到一部分地层以引起热解。

[0082]如本文所用,术语“水溶性矿物”是指在水中可溶的矿物。水溶性矿物包 括,例如,苏打石(碳酸氢钠)、碱灰(碳酸钠)、片钠铝石(NaAl(CO3)(OH)2)或其 组合。大量的溶解可需要热水和/或非中性pH溶液。

[0083]如本文所用,术语“地层水溶性矿物”是指在地层中天然发现的水溶性矿 物。

[0084]如本文所用,术语“迁移污染物种类(migratory contaminant species)”是 指在水或含水流体中均可溶或可移动的种类,并且被认为对人类健康或环境有潜 在危害或有利害关系。迁移污染物种类可包括无机和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可 包括饱和烃、芳烃和含氧烃。无机污染物可包括各种类型的金属污染物和离子污 染物,其可显著改变pH或地层流体化学。芳烃可包括,例如、甲苯、二甲苯、 乙苯和三甲基苯,以及各种类型的多芳烃诸如蒽、萘、和芘。含氧烃可包括, 例如醇、酮、酚和有机酸如羧酸。金属污染物可包括,例如,砷、硼、铬、钴、 钼、汞、硒、铅、钒、镍或锌。离子污染物包括,例如,硫化物、硫酸盐、氯化 物、氟化物、氨、硝酸盐、钙、铁、镁、钾、锂、硼和锶。

[0085]如本文所用,术语“截存(sequestration)”是指储藏为工艺副产物的流体, 而不是将该流体排放到大气或开放环境中。

[0086]如本文所用,术语“下沉”是指地表相对于该地表的原始海拔向下移动。

[0087]如本文所用,术语层的“厚度”是指层横截面的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其 中该距离是与该横截面的通常斜面垂直地测量的。

[0088]如本文所用,术语“热压裂(thermal fracture)”是指地层中所产生的压裂, 所述压裂是通过一部分地层和/或地层内流体的膨胀或收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该 膨胀或收缩又是由于加热通过增加/降低该地层和/或该地层内流体的温度和/或通 过增加/降低该地层内流体的压强而引起的。热压裂可以传播到比加热区域冷很多 的附近区域或者在该附近区域形成。

[0089]如本文所用,术语“水力压裂(hydraulic fracture)”是指至少部分传播到地 层中的压裂,其中所述压裂是通过将加压流体注射到地层中产生的。该压裂可通 过注入支撑剂材料人工地保持开放。水力压裂可在方向上基本水平、在方向上基 本垂直或者沿着任何其它平面定向。

[0090]如本文所用,术语“井筒”是指在地下通过钻孔或将管道插入到地下所制 成的孔。井筒可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或者其它横截面形状(例如圆、椭圆、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裂缝或其它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如本文所用,当提及 地层中的开孔时,术语“井”可以与术语“井筒”交换使用。

[0091]如本文所用,术语“通风帽(cowl)”是指其中具有小孔或通风口的任何 材料或结构的管体。

[0092]如本文所用,术语“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是指已经被选定进行加热的一 部分富含有机物岩层。选定的部分可以根据给定的深度或深度范围、给定的水平 距离、或两者进行限定。

[0093]如本文关于温度和井下燃烧器所用,术语“基本均匀的(substantially uniform)”是指在选定部分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内温度保持在期望的温度范围内。

[0094]如本文所用,术语“热剖面(heat profile)”是指热源附近已经被加热至大 于指定温度的地层区域。例如,指定温度可以是在最小的期望速率下热解开始发 生的最小温度。

[0095]术语“热解区”是指地下地层内已经达到地层烃热解开始发生的温度的区 域。热解区与热剖面相关。

[0096]如本文所用,术语“接合(mating)”或“接合(mate)”是指第一热剖面 以会合第二热剖面的方式扩展,使得在第一次合并时,第一和第二热剖面的主要 部分已经达到热解温度。

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

[0097]本发明连同某些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文被描述。然而,就下面的详述具体到 特定实施方式或特定应用来讲,这意图只是例证性的并且不应当解释为限制本发 明的范围。

[0098]如本文所讨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包括或具有与回收自然资源的原位 方法相关的应用。自然资源可以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包括例如油页岩地层回收。富 含有机物岩层可包括地层烃,其包括例如干酪根、煤和重烃。在本发明的一些实 施方式中,自然资源可包括烃流体,其包括,例如,地层烃诸如页岩油的热解产 物。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自然资源还可包括水溶性矿物,其包括,例如, 苏打石(碳酸氢钠或者2NaHCO3)、碱灰(碳酸钠或Na2CO3)和片钠铝石 (NaAl(CO3)(OH)2)。

[0099]图1呈现了例证性油页岩开发区域10的透视图。开发区域10的地表12被 显示。地表下面是富含有机物岩层16。例证性地下地层16包含地层烃(诸如,例 如干酪根)以及可能有价值的水溶性矿物(诸如,例如苏打石)。应当理解,代表 性地层16可以是任意富含有机物岩层,例如,其包括含有煤或焦油砂的岩石基体。 此外,构成地层16的岩石基体可以是渗透性的、半渗透性的或非渗透性的。本发 明在最初具有非常有限的或实际上无流体渗透性的油页岩开发区域是特别有利 的。

[0100]为了进入地层16以及从中回收自然资源,形成了多个井筒。井筒在图1中 以14显示。代表性井筒14相对于地表12在方向上基本上垂直。然而,应当理解, 一些或全部井筒14可以偏离成钝角或甚至水平的方向。在图1的排列中,每个井 筒14在油页岩地层16中完成。完井可以是裸眼井或下套管井。井完成还可包括 从中发散的支撑或未支撑的水力压裂。

[0101]在图1的视图中,只有七个井筒14被显示。然而,应当理解,在油页岩开 发项目中,许多附加井筒14将最有可能被钻出。井筒14可定位在相对近的邻近, 其分开10英尺至高达300英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是15至25英尺的井 间隔。代表性地,井筒14还可以在浅的深度处完成,其总深度为200至5,000英 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原位干馏为目标的油页岩地层在地表下200英尺以上 的深度处或者可选地在地表下400英尺处。可选地,油页岩地层的转化和生产发 生在500与2,500英尺之间的深度处。

[0102]井筒14将进行选择用于某些功能并且可以被指定作为热注入井、水注入井、 油生产井和/或水溶性矿物溶液生产井。一方面,井筒14被设计尺寸以适应这些目 的中的两个、三个或全部的四个。适合的工具和设备可以顺序地进入井筒14中和 从井筒14中取出以用于各种目的。

[0103]流体处理设备17也示意地显示。流体处理设备17被安装以通过一个或多 个管线或出油管18接受产生自富含有机物岩层16中的流体。流体处理设备17可 包括适于接受和分离从加热地层产生的油、气和水的设备。流体处理设备17可进 一步包括这样的设备,所述设备用于在从富含有机物岩层16中回收的采出水中分 离出溶解的水溶性矿物和/或迁移污染物种类,其包括例如溶解的有机污染物、金 属污染物或离子污染物。该污染物可包括,例如,芳烃例如苯、甲苯、二甲苯和 三甲基苯。该污染物还可包括多芳烃诸如蒽、萘、和芘。金属污染物可包括, 包含砷、硼、铬、汞、硒、铅、钒、镍、钴、钼或锌的种类。离子污染物种类可 包括,例如,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锂、钾、铝、氨和硝酸盐。

[0104]为了回收油、气和钠(或其它)水溶性矿物,可以采取一系列步骤。图2 呈现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从富含有机物岩层100原位热回收油和气的方法的流程 图。应当理解,图2中一些步骤的顺序可以进行变化,并且该步骤顺序仅仅用于 说明。

[0105]首先,在开发区域10内鉴别油页岩(或其它富含有机物岩石)地层16。这一 步骤显示在方框110中。任选地,油页岩地层可包含苏打石或其它钠矿物。油页 岩地层内的目标开发区域可以通过测量或模拟油页岩的深度、厚度和有机物丰富 度以及评价富含有机物岩层相对于其它岩石类型的位置、结构特征(例如断层、 背斜层或向斜层)或水文地质单元(即含水层)进行鉴别。这是通过从有效的测试和 资料建立和解释深度、厚度、有机物丰富度和其它数据的图和/或模型实现的。这 可包括进行地质学表面勘测、研究露头、进行地震勘测和/或钻井筒以从地下岩石 获得岩心样品。岩石样品可以进行分析以评定干酪根含量和产生流体烃的能力。

[0106]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干酪根含量可以利用各种数据从露头或岩心样品中确 定。这样的数据可包括有机碳含量、含氢指数和修正的Fischer试验分析。地下渗 透性还可以通过岩石样品、露头或地下水流的研究,进行评估。此外,可以对开 发区域与地下水源的连通性进行评定。

[0107]其次,多个井筒14横跨目标开发区10形成。该步骤示意地显示在方框115 中。井筒14的目的在上面被阐明而不必重复。然而,应当注意,为了方框115井 筒形成步骤的目的,最初只有一部分井需要完成。例如,在项目开始时,热注入 井是需要的,而大部分烃生产井还不需要。生产井可以在一旦转换开始后引入, 例如在加热4-12个月后。

[0108]应当理解,石油工程师将研究出井筒14最佳深度和安排的方案,这取决于 预期储层特性、经济约束因素和工作进度安排约束因素。此外,工程人员将决定 何种井筒14应当用于初始地层16加热。该选择步骤通过方框120描述。

[0109]关于热注入井,存在多种将热施加到富含有机物岩层16的方法。除非在权 利要求书中明确声明,本方法不限于所应用的加热技术。加热步骤一般由方框130 描述。优选地,对于原位工艺来说,生产区的加热发生数个月或者甚至四年或更 多年的时间。

[0110]地层16被加热至足以热解至少一部分油页岩以便将干酪根转化成烃流体的 温度。地层目标区域的大部分可以被加热至270℃至800℃之间。可选地,富含有 机物地层的目标体积被加热至至少350℃以形成采出液。转换步骤通过方框135描 述在图2中。所形成的液体和烃气可以被精制成类似普通商业石油产品的产品。 这样的液体产品包括运输燃料诸如柴油机、喷气机燃料和石脑油。产生的气体包 括轻烷烃、轻烯烃、H2、CO2、CO和NH3

[0111]油页岩的转化将在起初不可渗透的岩石中的油页岩地段中产生渗透性。优 选地,方框130和135的加热和转化过程发生在长的时间期间内。一方面,加热 期间为3个月至四年或更多年。还有作为方框135的任选部分,地层16可以被加 热至足以将至少一部分苏打石转化为碱灰的温度,如果存在苏打石的话。熟化油 页岩并且回收油和气所施加的热也会将苏打石转化成碳酸钠(碱灰)——一种相 关的钠矿物。将苏打石(碳酸氢钠)转化成碱灰(碳酸钠)的方法在本文中被描 述。

[0112]与加热步骤130有关,岩层16可以任选地被压裂以有助于传热或随后的烃 流体采出。任选的压裂步骤显示在方框125中。压裂可以通过施加热在地层内产 生热压裂而实现。通过加热富含有机物岩石以及将干酪根转换成油和气,渗透性 通过热压裂的形成以及随后一部分从干酪根产生的烃流体的采出而增加。可选地, 可以使用被称为水力压裂的工艺。水力压裂是在油和气回收领域中已知的工艺, 其中压裂液在井筒内被加压超过地层的压裂压力,由此在地层内产生压裂面以将 井筒内产生的压力释放。水力压裂可被用于在部分地层中产生附加渗透性和/或被 用于提供平面加热源。上面所并入的专利公布号WO2005/010320描述了水力压裂 的一种用途。

[0113]作为烃流体生产工艺100的部分,某些井14可被指定为油和气生产井。该 步骤通过方框140进行描述。直到确定干酪根已经被充分干馏以允许最大量从地 层16中回收油和气,才可以启动油和气生产。在某些情况中,专用生产井直到热 注入井(方框130)已经运行几周或几月后才被钻井。因此,方框140可以包括附 加井筒14的形成。在其它实例中,选定的加热井被转变成生产井。

[0114]在某些井筒14已经被指定作为油和气生产井后,油和/或气从井筒14中被 采出。油和/或气采出工艺被显示在方框145中。在这个阶段(方框145),任何 水溶性矿物诸如苏打石和转化的碱灰可作为油页岩床内良好分散的晶体或团块保 持基本上限制在岩层16中,而没有被采出。然而,一些苏打石和/或碱灰可以被溶 解于在地层内热转化(方框135)期间产生的水中。

[0115]方框150显示油和气回收方法100中任选的下一步。这里,某些井筒14被 指定为水或含水流体注入井。含水流体是水与其它种类的溶液。该水可以构成“盐 水”,并且可包括溶解的元素周期表第I和II族元素的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 的无机盐。有机盐也可存在于含水流体中。该水可选地可以是包含其它种类的新 鲜水。其它种类可以存在以改变pH。可选地,其它种类可以反映微咸水的可用性, 所述微咸水中希望从地下沥滤的种类是不饱和的。优选地,水注入井选自用于热 注入或油和/或气生产的井筒中的一些或全部。然而,方框150的步骤的范围可以 包括用作专用水注入井的仍然是附加的井筒14的钻井。在该方面,可以期望沿着 开发区域10周边完成水注入井,以便产生高压边界。

[0116]其次,任选地,水或含水流体通过水注入井被注入并且进入油页岩地层16。 该步骤显示在方框155中。水可以处于蒸汽或加压热水的形式。可选地,注入水 可以是冷的并且随着它接触预先加热的地层而变热。注入工艺可进一步包括压裂。 该工艺可以在距离水注入井筒一些距离例如高达200英尺外的具有苏打石的层段 中产生指状空穴和角砾区域。一方面,气顶,诸如氮气,可以被保持在每一“空 穴”顶端以防止垂直生长。

[0117]随着某些井筒14被指定为水注入井,设计工程师还可以将某些井筒14指 定为水或水溶性矿物溶液生产井。该步骤显示在方框160中。这些井可以与用于 先前生产烃或注入热的井相同。这些回收井可被用于产生溶解的水溶性矿物与包 括例如迁移污染物种类在内的其它种类的水溶液。例如,该溶液可以主要是溶解 的碱灰的溶液。该步骤显示在方框165中。可选地,单个井筒可以被用于注入水 并且然后回收钠矿物溶液。因此,方框165包括使用同一井筒14用于水注入和溶 液生产的选择(方框165)。

[0118]临时控制迁移污染物种类的迁移,尤其在热解过程期间,可以通过布置注 入和生产井14以使流出加热区域的流体流最小化而获得。典型地,这涉及将注入 井安置在加热区域周围以便引起压力梯度,该压力梯度防止加热区域内部的流体 流离开该区域。

[0119]图3是在地下水含水层内或连接到地下水含水层的例证性油页岩地层以及 地层淋滤操作的横截面图。四个分开的油页岩地层区域(23、24、25和26)被描绘 在油页岩地层内。含水层在地表面27下面,并且被分为上部含水层20和下部含 水层22。上部和下部含水层中间是弱透水层21。可以看出,地层的某些区域既是 含水层或弱透水层又是油页岩区域。多个井(28、29、30和31)被显示穿过含水 层垂直向下。这些井中一个被充当水注入井31,而另外一个充当水生产井30。以 这种方式,水通过至少较低的含水层22进行循环32。

[0120]图3图解显示了穿过被加热的油页岩体积33的水循环32,所述油页岩体积 位于含水层22内或者与含水层22相连,并且烃流体先前从油页岩体积33中回收。 通过水注入井31将水注入促使水进入预先加热的油页岩33,从而水溶性矿物和迁 移污染物种类被冲到水生产井30。水然后可以在设备34中进行处理,其中水溶性 矿物(例如苏打石或碱灰)和迁移污染物可基本上从水流中去除。水然后被再注 入到油页岩体积33中,并且重复进行地层沥滤。这种用水进行的沥滤意图持续直 到在预先加热的油页岩区域33内迁移污染物种类的水平处于环境可接受的水平。 这可能需要1个循环、2个循环、5个循环、10个循环或更多循环的地层沥滤,其 中单个循环表示注入和采出大约一孔体积的水。应当理解,在实际的油页岩开发 中可能有许多水注入和水生产井。此外,该体系可包括可以用在油页岩加热阶段、 页岩油生产阶段、沥滤阶段或者在这些阶段任意组合期间的监控井(28和29),以 便监控迁移污染物种类和/或水溶性矿物。

[0121]在一些油田中,地层烃诸如油页岩可以存在于一个以上的地下地层中。在 一些情况中,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以被不含烃的岩层或者具有很少或没有商业价值 的岩层分开。因此,对于烃开发内油田的经营者来说,可以期望进行分析将哪个 地下富含有机物岩层作为目标或者它们应当以什么顺序进行开发。

[0122]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以基于不同因素进行选择以便开发。一个这样的因素是 地层内含烃层的厚度。较大的产油气带厚度可以表明更大潜在体积的烃流体生产。 每个含烃层可具有这样的厚度,所述厚度取决于例如该含地层烃层形成的条件而 变化。因此,如果富含有机物岩层包括至少一个厚度足以经济生产采出液的含地 层烃层,那么该地层将一般被选择进行处理。

[0123]如果紧密间隔在一起的几个层的厚度足以进行采出液的经济生产,那么富 含有机物岩层也可以被选择。例如,地层烃的原位转化过程可包括选择并处理厚 度大于约5米、10米、50米或者甚至100米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层。以这种方 式,到富含有机物岩层上面和下面形成的层的热损失(作为总注入热的部分)可 小于从一薄层地层烃的这种热损失。然而,本文描述的过程也可包括选择并处理 这样的层,其可包括基本上不含地层烃的层或者地层烃薄层。

[0124]一个或多个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丰富度也可以被考虑。丰富度可取决于诸多 因素,包括含地层烃层的形成条件、该层中地层烃的量和/或该层中地层烃的组成。 薄且丰富的地层烃层可以能产生比更厚、不太丰富的地层烃层明显更多有价值的 烃。当然,从既厚又丰富的地层生产烃是期望的。

[0125]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干酪根含量可以使用各种数据从露头或岩心样品确定。 这样的数据可以包括有机碳含量、含氢指标以及修正的Fischer试验分析。Fischer 试验是这样的标准方法,其涉及在一小时中将含地层烃层的样品加热至约500℃, 收集从加热样品产生的流体,以及量化所产出的流体的量。

[0126]地下地层渗透性也可以通过岩石样品、露头或地下水流的研究进行评估。 此外,开发区域与地下水源的连通性可以进行评估。因此,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以 基于地层基体的渗透性或孔隙度选择以进行开发,即使地层的厚度相对薄。

[0127]石油工程师已知的其它因素可以在选择开发地层时被考虑。这样的因素包 括发现的产油气带的深度、新鲜地下水与含干酪根区域的地层学接近性、厚度的 连续性和其它因素。例如,地层内被评估的流体生产含量也将影响最后的体积生 生产。

[0128]在从油页岩油田生产烃流体中,可以期望控制热解流体的迁移。在一些情 况中,这包括注入井的使用,尤其是在该油田的周围。这样的井可以注入水、蒸 汽、CO2、加热的甲烷或其它流体,以驱使裂化的干酪根流体向内进入生产井。在 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物理挡板放在开发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区域周围。物理 挡板的一个实例涉及冷冻壁的产生。冷冻壁通过穿过周边的井循环制冷剂以大大 降低岩层的温度而形成。这又防止了油田周边存在的干酪根热解以及油和气向外 迁移。冷冻壁也将导致周边的地层中天然水冻结。

[0129]将地下冷冻用于稳定加固差的土壤或者给流体流动提供挡板在本领域中是 已知的。Shell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Company(壳牌勘探和生产公司)已经在 几个专利中讨论了应用冷冻壁用于油页岩生产,包括美国专利号6,880,633和美国 专利号7,032,660。壳牌的′660专利使用地下冷冻以防止原位页岩油生产期间地下 水流动和地下水污染。公开了所谓冷冻壁的应用的另外的专利是美国专利号 3,528,252、美国专利号3,943,722、美国专利号3,729,965、美国专利号4,358,222、 美国专利号4,607,488和WO专利号98996480。

[0130]如上所示,几个不同类型的井可被用于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开发,包括例如 油页岩油田。例如,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加热可以通过使用加热井完成。加热井可 包括,例如,电阻加热元件。烃流体从地层中的生产可以通过使用用于流体生产 的完井而实现。含水流体的注入可以通过使用注入井而实现。最后,含水溶液的 生产可以通过使用溶液生产井而实现。

[0131]上面所列的不同井可以用于一个以上的目的。换一种说法就是,初始完成 用于一种目的的井后来可用于另一目的,由此降低项目成本和/或减少执行某些任 务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一个或多个生产井也可被用作随后将水注入富含有机物 岩层中的注入井。可选地,一个或多个生产井也可被用作随后从富含有机物岩层 生产含水溶液的溶液生产井。

[0132]在其它方面,生产井(以及在一些情况中加热井)最初可被用作脱水井(例 如在加热开始前和/或当加热最初被启动时)。此外,在一些情况中,脱水井可随 后被用作生产井(以及在一些情况中用作加热井)。因此,脱水井可以被放置和/或 设计以便这种井可随后被用作生产井和/或加热井。加热井可以被放置和/或设计以 便这种井可随后被用作生产井和/或脱水井。生产井可以被放置和/或设计以便这种 井可随后被用作脱水井和/或加热井。类似地,注入井可以是最初被用作其它目的 (例如加热、生产、脱水、监控等)的井,并且注入井可随后被用于其它目的。 类似地,监控井可以是最初用作其它目的(例如加热、生产、脱水、注入等)的 井。最后,监控井可随后被用于其它目的,例如水生产。

[0133]不同井的井筒可以相对靠近地定位,分开10英尺至高达300英尺。可选地, 井筒可以间隔30至200英尺或者50至100英尺。典型地,井筒也在浅的深度处 完成,总深度200至5,000英尺。可选地,井筒可以在从1,000至4,000英尺或者 1,500至3,500英尺的深度处完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目标为原位干馏的油页岩 地层处于地表下200英尺以上的深度处。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目标为原位干馏的 油页岩地层处于地表下500、1,000或1,500英尺以上的深度处。在可选实施方式 中,目标为原位干馏的油页岩地层处于地表下200与5,000英尺之间的深度处,可 选地在1,000与4,000英尺之间,在1,200与3,700英尺之间或者1,500与3,500英 尺之间。

[0134]期望的是以预先计划的布井方式为油页岩油田安排不同的井。例如,加热 井可以以各种布井方式安排,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和其它多边 形。该布井方式可以包括规则的多边形以促进均匀的加热穿过放置了加热井的至 少部分地层。该布井方式还可以是行列驱井网。行列驱井网一般包括第一加热井 线性阵列、第二加热井线性阵列,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加热井线性阵列之间的生 产井或者生产井线性阵列。在加热井之间散布的典型是一个或多个生产井。注入 井同样可以被布置在重复性布井方式的单元内,其可类似于或不同于加热井所用 的布井方式。

[0135]减少井数目的一个方法是使用单个井,既作为加热井又作为生产井。通过 使用单一井用于连续目的来降低井的数目可以降低项目成本。一个或多个监控井 可以被布置在油田中选择的位置上。监控井可以被配置有一个或多个测量井筒中 温度、压力和/或流体特性的装置。在一些情况中,加热井还可以作为监控井,或 者另外用仪器装备。

[0136]减少加热井数目的另一方法是采用井网。可以使用与生产井等距离间隔的 加热井的规则井网。该井网可以形成等边三角形排列、六边形排列或其它排列井 网。加热井的排列可以被这样放置,从而每个加热井之间的距离小于约70英尺(21 米)。一部分地层可以用加热井加热,所述加热井基本上与烃地层的边界平行地 放置。

[0137]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加热井的排列可以被这样放置,使得每个加热井之间 的距离可以小于约100英尺、或50英尺、或30英尺。无论加热井的排列或之间 的距离如何,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富含有机物岩层内放置的加热井与生产井之 间的比例可大于约5、8、10、20或更多。

[013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单个生产井被至多一层加热井环绕。这可包括排列诸 如5点、7点或9点阵列,其中生产和加热井交互成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两层 加热井可以环绕生产井,但是其中加热井是错列的,以便存在无障碍通道用于远 离另外的加热井的大部分流动。可以应用流动和储层模拟以评估原位产生的烃流 体当它们从其原始地点迁移到生产井时的通道和温度历史。

[0139]图4提供例证性的使用一层以上加热井的加热井排列的平面图。该加热井 排列的使用与从页岩油开发区400生产烃相关。在图4中,加热井排列使用第一 层加热井410,其被第二层加热井420环绕。第一层410中的加热井以431被提及, 而第一层420中的加热井以432被引用。

[0140]生产井440被显示在井层410和420中央。应当注意,相对于生产井440, 井第二层420中的加热井432与井第一层410中的加热井431有所偏移。目的是 为转化的烃提供这样的流动通道,其使加热井第一层410中的加热井附近的行程 最小化。这又使得当烃从第二层井420流动到生产井440时从干酪根转化的烃的 二次裂化最小化。

[0141]在图4的例证性排列中,第一层410和第二层420每个都限定5点布井。 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其它布井,诸如3点或6点布井。在任何情况中,包括 加热井第一层410在内的多个加热井431被置于生产井440周围,其中包括加热 井第二层420在内的第二多个加热井432被置于第一层410周围。

[0142]两层中的加热井也可以被这样安排,使得通过加热从第二层420中的每个 加热井432中产生的大部分烃能迁移到生产井440,而基本上不通过第一层410中 的加热井431附近。两层410、420中的加热井431、432进一步可以被这样安排, 使得通过加热从第二层420中的每个加热井432中产生的大部分烃能迁移到生产 井440,而不通过基本上增加地层温度的区域。

[0143]减少加热井数目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井网,所述井网在特定方向上伸长, 尤其在确定提供最有效热传导率的方向。热对流可以受不同因素影响,诸如层面 和地层内的应力。例如,热对流可在与地层上最小水平主应力垂直的方向更有效。 在一些情况中,热对流可在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平行的方向更有效。

[0144]与页岩油田的开发相关,可期望的是,按照步骤130和135热通过地下的 前进是均匀的。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尽管加热井和生产井规则安排,地下地层 中地层烃的加热和熟化不可能均匀进行。油页岩特性和地层结构的不均匀性可以 使得某些局部区域更多产或更少产。而且,由于油页岩加热和熟化发生的地层压 裂可能导致优选通道不均匀分布,并且由此增加了向某些生产井的流动以及减少 了向其它生产井的流动。不均匀的流体熟化可能是不期望的条件,因为某些地下 区域可能接受比所需更多的热能而其它区域接受得比期望的更少。这又导致采出 液不均匀的流动和回收。采出油质量、总生产速率和/或最终的回收可能减少。

[0145]为了检测不均匀的流动条件,生产和加热井可以被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 可包括测量温度、压力、流速和/或组成信息的设备。来自这些传感器的数据可以 简单的规则进行加工或者被输入进行详细的模拟,以进行如何调节加热和生产井 以改进地下性能的决策。生产井性能可以通过控制井上的背压或节流进行调节。 加热井性能也可以通过控制能量输入进行调节。传感器读数有时也可以指示需要 修理、替换或废弃的井或井下设备的机械问题。

[014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利用来自两个或多个井的流速、组成、温度和/或压力 数据作为计算机算法的输入以控制加热速率和/或生产速率。井内或井附近的未测 量条件然后被评估并用于控制井。例如,原位压裂行为和干酪根熟化基于来自一 组井的热、流动和组成数据进行评估。在另一实例中,井完整性基于压力数据、 井温度数据以及估计的原位应力进行评价。在相关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的数目通 过仅使一亚组井装备有设备并且使用结果内插、计算或估计未仪表化的井上的条 件而得以减少。某些井可只具有有限的一组传感器(例如仅仅井口温度和压力) 而其它井具有更大的一组传感器(例如井口温度和压力、井底温度和压力、生产 组成、流速、电信号、套管应变等)。

[0147]如上所示,有多种将热施加到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方法。例如,一种方法可 以包括置于井筒中或井筒外的电阻加热器。一种这样的方法涉及将电阻加热元件 用在下套管井筒或裸眼井筒中。电阻加热涉及直接将电通过导电材料,从而电阻 损耗使其加热导电材料。其它加热方法包括使用井下燃烧室、原位燃烧、射频(RF) 电能或微波能量。仍然是其它的加热方法包括将热流体直接注入到油页岩地层中 以直接将其加热。热流体可以进行或者可以不进行循环。

[0148]地层加热的一种方法涉及电阻器的使用,其中电流穿过电阻材料,所述电 阻材料将以热分散电能。这种方法区别于电介质加热,在电介质加热中高频振荡 电流在附近材料中感应出电流并且把它们加热。电加热器可包括绝缘导体、置于 开孔中的细长元件和/或置于导管中的导体。公开了使用电阻加热器以原位生产油 页岩的早期专利是美国专利号1,666,488。′488专利在1928年授予Crawshaw。自 从1928年,已经提出了各种井下电加热器的设计。例证性的设计在美国专利号 1,701,884、美国专利号3,376,403、美国专利号4,626,665、美国专利号4,704,514 和美国专利号6,023,554中介绍。

[0149]重油储层电加热方法应用的评述由R.Sierra和S.M.Farouq Ali在 ″Promising Progress in Field Application of Reservoir Electrical Heating Methods″,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Paper 69709,2001中给出。该参考文献的全部公开 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150]原位电阻加热器的某些在先设计利用了固体、连续加热元件(例如金属线或 条)。然而,这样的元件可能缺少长期、高温应用如油页岩熟化所必需的坚韧性。 随着地层加热和油页岩熟化,岩石发生显著的膨胀。这导致与地层相交的井上的 应力高。这些应力可导致井筒管和内部组件的弯曲和拉伸。在适当位置胶结(例如 美国专利号4,886,118)或者填装(例如美国专利号2,732,195)加热元件可针对应力提 供一些保护,但是一些应力仍可以被传播到加热元件。

[0151]作为可选方案,国际专利公布号WO2005/010320教导使用电导压裂加热油 页岩。加热元件通过形成井筒以及然后水力压裂井筒周围的油页岩地层而构造。 压裂中填充有形成加热元件的电导材料。煅烧石油焦炭是示例性的合适的传导材 料。优选地,压裂在从水平井筒延伸的垂直方向上产生。电可以通过传导性压裂 从每个井的根部被传导到每个井的趾部。电流可以通过与靠近趾部的一个或多个 垂直压裂相交的、用于提供相反电极的另外水平井形成。该WO 2005/010320方法 产生“原位烘炉”,所述原位烘炉通过施加电热而人工熟化油页岩。热传导加热油 页岩至超过300℃的转化温度,其引起人工熟化。

[0152]国际专利公布号WO 2005/045192教导了可选的加热方法,其利用油页岩地 层内加热的流体的循环。在WO 2005/045192的方法中,超临界加热的石脑油可以 通过地层中的压裂进行循环。这意味着油页岩通过循环稠密的热的烃蒸汽穿过一 系列密集的水力压裂而加热。一方面,压裂是水平形成的并且按照惯例被支撑。 320-400℃的压裂温度被保持长达五至十年。汽化的石脑油可以是优选的加热介质, 这是由于其高的体积热容、容易得到和在加热温度下相对低的降解速率。在WO 2005/045192方法中,随着干酪根熟化,流体压力将驱动产生的油到加热的压裂中, 其中它将随着循环的烃蒸汽被采出。

[0153]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目的是热解至少一部分固体地层烃以产生烃流体。 固体地层烃可以通过将富含有机物岩层(或者地层内的区域)升高至热解温度而 原位产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地层温度可以通过热解温度范围而慢慢升高。例 如,原位转化过程可包括加热至少一部分富含有机物岩层以将该区域的平均温度 以小于每天选定量(例如大约10℃、5℃、3℃、1℃、0.5℃或0.1℃)的速度升高 至大约270℃以上。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该部分可以被加热,从而选定区域的 平均温度可小于约375℃,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小于约400℃。该地层可以被 加热,从而地层内的温度(至少)达到初始热解温度(例如热解开始发生的温度 范围低限处的温度)。

[0154]热解温度范围可以根据地层内地层烃的种类、加热方法和热源分布而变化。 例如,热解温度范围可包括约270℃与约900℃之间的温度。可选地,地层目标区 域的体相可以被加热至300℃与600℃之间。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热解温度范围可 以包括约270℃与约500℃之间的温度。

[0155]优选地,对于原位方法,生产区的加热发生在几个月或者甚至四年或更多 年的时间内。可选地,地层可以被加热一年至十五年,可选地,3至10年,1.5至 7年,或者2至5年。地层目标区的体相可以被加热至270℃与800℃之间。优选 地,地层目标区的体相可以被加热至300℃与600℃之间。可选地,目标区的体相 可最终被加热至400℃(752°F)以下的温度。

[0156]在本发明方法的某些实施方式中,井下燃烧器可被用于加热目标富含有机 物岩层。在专利文献中已经讨论了用于油页岩和其它大量固体烃沉积物的各种设 计的井下燃烧器。实例以数字顺序包括美国专利号2,887,160;美国专利号 2,847,071;美国专利号2,895,555;美国专利号3,095,031;美国专利号3,109,482; 美国专利号3,127,936;美国专利号3,225,829;美国专利号3,241,615;美国专利号 3,254,721;美国专利号5,255,742;和美国专利号5,899,269。

[0157]井下燃烧器通过将可燃燃料(典型地天然气)和氧化剂(典型地空气)运输到 井筒中的地下位置而开动。燃料和氧化剂在井下反应以产生热。将燃烧气体除去 (典型地通过运输到地表,但是可能通过注入到地层中)。井下燃烧器可利用管 套管(pipe-in-pipe)装置以分别在井下运输燃料和氧化剂并且然后去除烟道气返回 至地表。一些井下燃烧器产生火焰,而其它可不产生火焰。

[0158]在重油回收的情况下,井下燃烧器已被用于蒸汽产生。在井下蒸汽产生中, 井中的燃烧器被用于煮沸共同注入的水。水然后被释放到地层中。

[0159]使用井下燃烧器是其它井下加热方法如电阻加热和射频加热的替代方案。 原理上,井下加热方法可比这些电的方法更有效,因为避免了与从可燃燃料发电 相关的能量损失(典型地大约50%)。井下燃烧器也降低了基础设施成本。在这 方面,不需要昂贵的发电厂和配电系统。

[0160]井下加热也可比地表加热的流体的循环更有效。这对于深的目标尤其如此, 因为可大大地避免了热损失到上覆岩层中。

[0161]井下加热技术的应用已经被描述在F.M.Smith,“A Down-Hole Burner- Versatile Tool for Well Heating,”25th Technical Conference on Petroleum Productio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pp 275-285(Oct.19-21,1966);H.Brandt,W.G.Poynter, 和J.D.Hummell,“Stimulating Heavy Oil Reservoirs with Downhole Air-Gas Burners,” World Oil,pp.91-95(Sept.1965);以及C.I.DePriester和A.J.Pantaleo,“Well Stimulation by Downhole Gas-Air Burner,”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pp. 1297-1302(Dec.1963)中。

[0162]通过使用井下燃烧器加热地层存在各种挑战。因此,井下燃烧器的大油田 应用很少。关键的设计问题包括温度控制和冶金学限制。在这方面,燃烧器中的 火焰温度可使管和燃烧器硬件过热,使它们由于熔化、热应力、拉伸强度损耗或 者蠕变而失效。某些不锈钢——典型地具有高的铬含量——可长期忍耐高达大约 700℃的温度(参见,例如,H.E.Boyer和T.L.Gall(eds.),Metals Handbook,Chapter 16: “Heat-Resistant Material”,American Society for Metals,(1985.))。另一缺点是,通过 井下燃烧器产生的火焰可在燃烧器内以及燃烧器周围的地层中引起热点。这是由 于来自火焰发光部分的辐射性传热。典型的气体火焰可产生高达大约1,650℃的温 度。因此,构造燃烧器的材料必须足以忍受这些热点的温度。耐火金属或陶瓷的 使用可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一般成本较高。优选的是,在超过900℃的温度 下具有可接受强度的陶瓷材料。这些将包括高氧化铝含量的陶瓷。可能有用的其 它陶瓷包括氧化铬基陶瓷、氧化锆基陶瓷和氧化镁基陶瓷。

[0163]此外,由井下燃烧器产生的烟道气由于CO2和水含量可具有腐蚀性。如果 水冷凝,这尤其如此。合金金属如不锈钢的使用可被用于减小该潜在的问题。

[0164]在井下燃烧器的管套管装置中的传热也可引起困难。下行的燃料和空气将 与上行的热的烟道气热交换。在井中,对于高度绝缘存在最小的空间,并且因此, 大量的传热是可能的。这种交叉的热交换可引起空气和燃料在进入燃烧器之前大 量加热。这又可导致大大高于预期的火焰温度。交叉的热交换还可加热上移穿过 燃烧器的烟道气。如果燃烧器靠近目标地层的顶部,烟道气因此传递另外有用的 热进入上覆岩层,在上覆岩层这些热既不需要也不是期望的。此外,交叉的热交 换可限制燃烧器的下游的热传递,因为热的烟道气可迅速将热能损失给上升的更 冷的烟道气。

[0165]对于井下燃烧器应用,传热可以几种方式之一发生。这些包括传导、对流 和辐射法。辐射传热对于开放的火焰尤其强烈。因此,期望提供具有井下燃烧器 的加热井,其利用燃烧器的热并且更均匀地沿着目标区域分布热。此外,期望提 供加热井排列,其使交叉热交换最小化。此外,还期望提供加热井阵列,以沿着 选定的地下地层产生更均匀的热分布。

[016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原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方法。该方法 可包括提供至少延伸至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深度的第一井筒,并且提供和第一井筒 相交的第二井筒。由此形成井筒回路,其适于提供第一井筒和第二井筒之间的流 体连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井筒可延伸至富含有机物岩层以下的深度。该 方法可包括向第一井筒中注入氧化剂如空气和第一可燃燃料如轻质烃气体,并且 在第一井筒中提供硬件以便使氧化剂和第一可燃燃料基本上在富含有机物岩层的 深度上混合并燃烧。燃烧形成燃烧产物。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使燃烧产物流动进 入第二井筒并且沿第二井筒向上流动。这样,(1)从第一井筒产生第一热剖面,并 且(2)从第二井筒产生第二热剖面。燃烧产物流动一段时间,导致第一热剖面基本 上与第二热剖面向接合。位于第一和第二井筒之间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地层烃发 生热解。位于富含有机物岩层中的地层烃可包括重烃和/或固体烃。具体的实例包 括煤、焦油砂或油页岩。

[016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井筒中硬件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下 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以上的温度,例如270℃。此后,在第一井 筒中硬件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可降至热解 温度以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可包括监控第二井筒中燃烧产物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可包括大致在第一燃烧器的深度处的第二井筒中套管 柱中的一点上监控燃烧产物的温度。

[016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井筒两者都包括在各自井筒内的套管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井筒和第二井筒隔开大约20英尺至100英尺。可选地, 第一井筒和第二井筒隔开大约20英尺至50英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井筒 是水平完井的,由此限定跟部和趾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井筒基本上是垂 直完井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井筒大约在第一井筒的趾部和第一井筒相交。

[0169]如本文所用,术语“热剖面”是指热源周围的地层区域,其被加热大于指 定的温度。例如,指定的温度可以是热解以最小的期望加热速率发生的最小温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在从第一井筒产生的第一热剖面,以及从第二井筒产生的 第二热剖面。举例来说,第一热剖面可包括温度大于270℃的第一井筒周围的富含 有机物岩层的第一区域,而第二热剖面可包括温度大于270℃的第二井筒周围的富 含有机物岩层的第二区域。例如,第一热剖面和第二热剖面每个可具有大约300 ℃和900℃之间的温度。此外,第一热剖面和第二热剖面可具有大约400℃和700 ℃之间的温度。在这些情况下,热剖面产生热解区。

[0170]方法可包括使第一热剖面和第二热剖面接合。优选地,方法进一步包括使 与第一热剖面相关的第一热解区和与第二热剖面相关的第二热解区接合。这可通 过选择具体的操作参数实现,诸如燃烧器强度、燃烧用燃料的组成、氧化剂注入 速率、燃烧用燃料的注入速率、第一井筒和第二井筒之间的井间隔、或其组合。

[0171]“接合”热剖面的概念是指第一热剖面以会合第二热剖面的方式扩展,从 而在最初会合时,第一和第二热剖面的主要部分都已经达到热解温度。这样,地 层中富含有机物岩石的主要部分被热解。设计加热井以适应接合给热解操作提供 各种益处。例如,随着时间的过去,在处于热解温度以上的地层内产生更均匀的 温度。这避免了在两井筒之间限定的平面内经历严重过热或欠热的区域。优选地, 避免了在该平面内小于350℃的温度变化。

[0172]作为另一益处,通过使在向上流动第二井筒中的燃烧气体的温度在该气体 达到大约等于第一井筒中燃烧器的深度的深度时处于最小的实际热解温度,将向 上覆岩石的对流热损失最小化。优选地,在第二井筒中移动的烟道气将第一燃烧 器的深度处的第二井筒中的温度维持在260℃与360℃之间,或者更优选地在275 ℃与325℃之间。

[017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件可包括管状部件,所述管状部件位于第一井筒中 的套管柱内并且延伸至富含有机物岩层的选定部分。管状部件在周围套管内形成 环状区域。硬件可进一步包括第一燃烧器,所述第一燃烧器被连接到在富含有机 物岩层内的第一深度处的管状部件。第一燃烧器可被置于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目 标区域顶部附近。例如,第一燃烧器可被置于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目标区域顶部的 50米内。可选地,第一燃烧器可被置于富含有机物岩层的顶部的20米内。第一燃 烧器可以用电阻加热元件点燃。可选地,第一燃烧器可以用可拆卸电加热元件点 燃。此外,第一燃烧器可以通过向第一和第二管状部件中注入引火物质如三乙基 甲硼烷而点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燃烧器供应大约50至250kW的热能。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燃烧器在作为热解目标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区域中提 供每一米井长0.5至3.0kW。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硬件可进一步包括紧接位于燃 烧器下方的管状通风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硬件可包括至少一条燃料管线,用 于将注入的可燃燃料传递到燃烧器。在利用套管和管状部件的情况下,该方法可 包括将第一可燃燃料注入到管状部件并且将氧化剂注入到管状部件周围的环状空 间。可选地,可以将注入位置颠倒。

[0174]由于实施某些方法,燃烧产物将被产生并循环穿过第二井筒。在这种情况 下,方法的实施方式可包括收集燃烧产物并且将这些收集的燃烧产物作为燃料或 氧化剂的一部分再用于相同或不同的加热井排列。例如,该方法可包括在地表从 第二井筒收集燃烧产物并且分离燃烧产物,以便回收至少一部分第一可燃燃料。 此外,该方法可包括将回收的可燃燃料传递到储罐并且然后将回收的可燃燃料从 储罐传递回第一井筒。可选地,并且特别是在燃烧产物含有氧的情况中,方法可 包括在地表从第二井筒收集燃烧产物并且压缩氧气。压缩的氧气与压缩的空气混 合,并且该混合物然后被传递到第一井筒中作为注入的氧化剂的一部分。

[0175]无论燃烧产物是作为氧化剂的一部分还是作为可燃燃料的一部分被收集和 再利用,这些收集的燃烧产物可以被用在与它们从中收集的井不同的井中。该过 程可以在另外的加热井中完成。可选地,方法可包括使燃烧产物与大气通风。在 燃烧产物与气氛通风之前,它们可以进行处理以去除NOx成分。在这些情况的任 一情况中,可以监控燃烧产物中可燃种类和/或过量空气的存在,因此评定燃烧器 是否适当点燃。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燃种类可包括甲烷、乙烷、氢(H2)和一 氧化碳中至少一种。

[0176]在各种实施方式中,氧化剂和可燃燃料可以不同的比例和不同的速率传递 到燃烧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氧化剂可以以1.25至6.0倍化学计量燃烧量的质 量流量化学计量燃烧过量地注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氧化剂是富含O2的空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氧化剂可以以大约10,000至50,000kg/天的速率注入,或者可 选地,氧化剂可以以大约10,000至25,000kg/天的速率注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氧化剂可以在大约50至25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燃 燃料可以在大于约20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可选地,可燃燃料可以在大于 约60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部分可燃燃料源自 热解的油页岩中产生的烃流体的气体部分。可选地,至少一部分可燃燃料由管道 燃料气组成。在任一情况中,可燃燃料可包括惰性组分或惰性组分。例如,二氧 化碳(CO2)或氮气(N2)可被加入到可燃燃料中以调节可燃燃料的组成。

[0177]在各种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流体在内部流动并且第一和第二井筒的作用可 被颠倒。例如,在第一井筒的附近、在第一井筒的跟部上方并朝向第一井筒的趾 部,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已被加热后,第一和第二井筒的入口和出口作用可以被 颠倒。此后,第二燃烧器和管状部件可被提供在第二井筒中,并且第二氧化剂和 第二可燃燃料可被注入到第二井筒中并且穿过第二燃烧器,以便燃烧第二可燃燃 料,以在第二井筒附近且朝向第一井筒的跟部进一步加热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 从第二井筒中的第二燃烧器产生的烟道气或可燃产物然后可被循环穿过第一井筒 并且到达地表。

[0178]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提供多个加热井排列以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较 大部分。例如,第一井筒、第二井筒和燃烧器可如限定第一加热井被想到。另外 的加热井——其每一个也都包括第一井筒、第二井筒以及第一井筒中的燃烧器— —可被提供和布置,使得各自的第一井筒和各自的第二井筒处于交替关系,由此 使包含燃烧器的每个加热井布置的部分交替。

[0179]图29A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加热井2900的透视图。加热井2900 一般包括第一井筒2902,其充当气体输入井筒,和第二井筒2906,其充当气体输 出井筒。井筒2902或2906之一具有水平部分2904。在图29A的例证性实施方式 中,第一井筒2902是偏斜的,以提供水平部分2904。然而,第二井筒2906而不 是第一井筒2902是水平偏斜的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选地,两个井筒2902、2906 可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其中每个井筒具有偏斜部分并且任意一个偏斜部分都不是 完全水平的。

[0180]第一井筒2902具有下端,其以2901显示。下端2901限定井筒2902的水 平部分2904的“跟部”。第一井筒2902也具有“趾部”2903。趾部2903表示目 标地层300内的水平部分2904的末端。第二井筒2906也具有下端。该下端与第 一井筒2902的趾部2903相交。这样,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之间的流 体连通得以建立。

[0181]箭头“I”(“输入”)和“O”(“输出”)表明穿过井筒2902、2906的气体的 移动。在图29A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井筒2902接收氧化剂和可燃燃料气(共同为 “I”),而第二井筒2906输送燃烧产物(“O”)。然而,这种作用又可以被颠倒。 [0182]加热井2900的目的是在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300的主要部分内产生基本连 续的热解区2908A。更具体地,目的是加热一部分地层300至足以将固体烃如干 酪根热解成烃流体的温度。在本发明中,这是通过利用燃烧热进行的,燃烧热被 传递到地层300。空气(或其它氧化剂)和可燃燃料被注入到第一井筒2902中。 空气和可燃燃料在井下燃烧器2905处混合,其中燃料燃烧并且形成火焰。烟道气 ——其可包含过量的空气或燃料——流到燃烧器2905外,沿第一井筒2902向下, 穿过水平部分2904,并且通过第二井筒2906返回到地表。烟道气(包括任何过量 的空气或燃料)表示燃烧产物。

[0183]图29A中的地层300表示富含有机物岩层。富含有机物岩层可包括焦油砂、 煤、油页岩或其它包含固体烃的岩石。优选地,富含有机物岩层300是包含干酪 根的油页岩地层。燃烧器2905被定位以向包含干酪根的选定地下区域提供热。

[0184]期望的是加热井2900将热均匀分布在整个目标井下区域。将区域加热至期 望温度以上——这可能为了快速热解而进行——反映了加热能量的利用效率低。 相反地,更慢地加热意味着在合理的时间量内地层300的区域将不会达到热解所 需的温度,这代表加热能量的利用效率低以及损失资源的可能性。这提出井下燃 烧器面临的挑战,这是由于紧挨燃烧器2905的深度处产生的强烈热,接着随着燃 烧产物在井中的循环而快速冷却。换句话说,热的烟道气当它们从燃烧器并沿着 井移动时温度降低,其将放热给地层。此外,传统的管套管燃烧器在燃烧器2905 之上产生不期望的交叉热交换。加热井2900试图克服这些挑战,以在地层300内 产生均匀的热解区2908A。

[0185]图29A显示在地层加热期间特定时间下加热井2900周围的热解区2908A 的简图(snapshot)。热解区2908A可被定义为温度大于合理快速热解所需的特定值 的区域。例如,该值可以是250℃、270℃、300℃、350℃或某更高的数值。可以 看出,热解区2908A在更靠近燃烧器2905的深度较快地从第一井筒2902扩展开。 随着燃烧产物移动穿过偏斜部分2904并且进入第二井筒2906,热解区2908A沿 着井进一步向下较慢地扩展。然而,热传导甚至从第二井筒2906继续进行进入地 层300。

[0186]循环加热的气体穿过井筒2902、2906的效用是在从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 井筒2906散发出的热剖面之间产生“接合”或“配合”的能力。图29A的例证性 热解区2908A提供好的“配合”,因为从第一井筒2902散发出的较快的热前缘与 大约同时从第二井筒2906散发出的较慢的热前缘会合。这意味着,在加热过程结 束时在地层300内很少存在任何严重过热或欠热的区域,如果有的话。在图29A 中,只有小的欠热区域301存在于热解区2908A。随着热传导的继续,经过适当 长的时间,甚至该区域301也应当闭合。

[0187]从图29A也注意到,热解区2908A由从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散 发出的热剖面形成。来自流过第一井筒2902的燃烧产物的热产生第一热剖面 2912A,而来自流过第二井筒2906的燃烧产物的热产生第二热剖面2916A。第二 热剖面2916A直到第一井筒中燃烧器2905的大致深度终止,即,不再包括热解温 度。这样,没有用过量的燃烧用燃料。

[0188]图29B和29C提供图29A的对照。图29B和29C每一个都显示图29A的 加热井2900。然而,不同的热解区2908B或2908C从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 2906产生。

[0189]关于图29B,在热解区2908B,由于紧挨燃烧器2905下方快速地加热,热 从第一井筒2902非常猛烈地散发出来。同时,随着烟道气行进进入第一井筒2902 的偏斜部分2904,由于烟道气的过量冷却,不足的热从第二井筒2906散发出来。 因此,热解区2908B没有形成用于加热井2900的良好配合,这导致地层300内不 均匀的加热。此外,存在大的欠热区域301。

[0190]在图29B看到,热解区2908B由仅从第一井筒2902散发的热剖面形成。 来自流过第一井筒2902的燃烧产物的热产生第一热剖面2912B。然而,因为地层 300内没有达到热解温度,来自流过第二井筒2906的燃烧产物的热没有产生真正 的热剖面。这种不期望的情况可能是各种因素的产物。这些因素包括氧化剂和/或 可燃燃料的质量流速太慢、第一燃烧器井2902和第二燃烧器井2904之间的间隔 太大、燃烧器强度太低、燃烧器位置相对于第一井筒2902的水平部分2904太高、 或者燃料组成所含的轻质烃太高。

[0191]关于图29C,在热解区2908C,热从第一井筒2902散发出来作为第一热剖 面2912C,并且从第二井筒2906散发出来作为第二热剖面2916C。然而,第二热 剖面2916C延伸得太高,即,它继续到第一井筒2902中的燃烧器2905的深度上 方。因此,热解区2908C没有形成用于加热井2900的良好配合,引起地层300外 面的加热。尽管继续加热应当防止地层300中任何大的欠热区,但是过度加热发 生在比地层300高的深度处。

[0192]从图29C也注意到,热解区2908C由从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散 发出的热剖面2912C、2916C形成。来自流过第一井筒2902的燃烧产物的热产生 第一热剖面2912C,而来自流过第二井筒2906的燃烧产物的热产生第二热剖面 2916C。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过度加热发生在沿着第二井筒2906的比第一井筒 2902中燃烧器2905的深度更高的深度处。这种不期望的情况可能是各种因素的产 物,所述因素包括氧化剂和/或可燃燃料的质量流速太高、第一燃烧器井2902和第 二燃烧器井2904之间的间隔太小、燃烧器强度太高、燃烧器位置相对于第一井筒 2902的水平部分2904太低、或者燃料组成所含的轻质烃太少。

[0193]为了纠正热解区2908B或2908C差的配合并且形成热解区2908A更合适的 配合,当设计井筒2900时可以将各种因素考虑在内。这样的因素可包括两个井筒 2902、2906之间的距离“d”、燃烧器2905的强度、燃烧器2905在第一井筒2902 内的位置或深度、燃料组成、注入的过量空气或燃料的量和地层热传导率。

[0194]为了提供热解区最佳的配合,即,使热解区看起来更像区域2908A,期望 的是,直到第一井筒2902中硬件2905的大致深度处,第二井筒2906中的燃烧产 物(由“O”所示)处于热解温度以上。还期望的是,在第一井筒2902中硬件2905的 深度处或正好以上,第二井筒2906中的燃烧产物“O”降至热解温度以下。还有优 选的是,两个井筒2902、2906之间的间隔“d”要足够远以防止地层300过热,但 要足够近以防止欠热。一方面,间隔为大约20至100英尺(大约6至30米)。更优 选地,两个井筒2902、2906之间的间隔“d”为大约30至80英尺(大约9至24米)。

[0195]图30提供图29A的加热井2900的放大侧视图。再一次看到第一井筒2902 和第二井筒2906。还提供第一井筒2902的中间水平部分2904。井筒2902和2906 中每一个优选地被下套管。例外的是在趾部2903,在此处将井筒2902、2906之间 连接起来。在那种情况中,优选地提供封隔器设备2907以密封趾部2903区域。 分别给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提供套管柱302、306。

[0196]为了通过井下燃烧器2905产生热,箭头“A”所示的空气和箭头“CF”所示的 可燃燃料被注入到第一井筒2902中。管状部件305被提供到第一井筒2902中的 套管302内部。在管305和周围套管302之间形成环状空间308。一方面,空气“A” 被注入到环状空间308,而可燃燃料“CF”被注入到管305。另一方面,燃料“CF” 被注入到环状空间308,而空气“A”被注入到管305。

[0197]可以提供各种方式用于将可燃燃料“CF”点燃。例如,燃烧器2905可以用井 筒2902中的电阻加热元件点燃。一方面,电阻加热元件是可拆卸电阻加热元件, 其可被选择性地插入到第一井筒2902中。另一方面,燃烧器2905通过将引火物 质注入到管305中进行点燃。引火物质可以是液体或固体物质。

[0198]一旦可燃燃料“CF”被点燃并且产生火焰,箭头“FG”所示的热烟道气沿着 第一井筒2902推进并且穿过水平部分2904。这使得第一井筒2902和其水平部分 2904周围的地层300通过热传导被加热。随着烟道气“FG”被循环穿过加热井2900, 第二井筒2906周围的地层300也通过热传导被加热。

[0199]烟道气“FG”可包括空气“A”。过量的空气“A”,如果有的话,被推进穿过第 二井筒2906,并且出来至地表,如箭头“O”所示。空气“A”和可燃燃料“CF”的加 热混合物一起由箭头“FG”表示,但也可总体地被称为“燃烧产物”。

[0200]返回至图29A,又注意到,显示了热剖面或“热解区”2908A。热解区2908A 表示通过燃料“CF”的燃烧以及热的烟道气“FG”的循环提供到目标富含有机物岩 层300的加热程度。剖面2908A进一步向外延伸至燃烧器2905附近的地层300, 并且随着烟道气“FG”穿过水平部分2904并沿着第二井筒上升而逐步变小。

[0201]因为加热操作的目的是热解地层300内的固体烃,所以期望的是给第一井 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之间的地层300提供超过270℃的温度。因此,热解区 2908A表示为了将地层300中的岩石热解成烃流体的目的从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 井筒2906传导且进入地层300的热。注意的是,热解区2908A具有欠热区301, 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发生另外的加热,该区域301也应当闭合。

[0202]图29B显示差的热分布,这导致基本上欠热的区域301。为了避免产生欠 热区301,可以采取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减少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 之间的距离“d”。优选地,距离“d”为至少10米至30米。然而,减少距离“d”意味 着需要更多的加热井2900。此外,减少井间隔可由于来自两个井筒2902、2906的 热解区的重叠而使大量体积变得不必要地过热。因此,期望的是,自井筒2902、 2906散发的热前缘应当被控制以便当它们相互靠近时它们很好地配合在一起或者 接合。

[0203]第二种方法是一段时间后将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之间的气体输 入方向颠倒。这使得热剖面(如图29A的2912A和2916A)颠倒,这意味着来自第 二井筒2906的热解区2908A变得比来自第一井筒2902的大。这样整个地层300 被更均匀地加热。与该第二种方法相关,将气体输入方向“I”颠倒一次以上是可能 的。然而,颠倒气体输入方向“I”一般需要每次将燃烧器2905从第一井筒2902拉 至第二井筒2906并且将注入设备从第一井筒2902移至第二井筒2906。

[0204]另一方法是将燃烧器2905沿着第一井筒2902递增地向下移动。一方面, 燃烧器2905最初靠近地层300的顶部。燃烧器然后可移动至井筒2902的跟部2901 的正好上方位置。接着,燃烧器2905可移动越过跟部2901进入第一井筒2902的 水平部分2904。这样,地层300的不同部分通过接近燃烧器2905接收所提供的更 高的热能。然而,这又需要周期地移动燃烧器2905。

[0205]第四种方法是设立多个相邻的加热井2900。图31提供在烃开发区3100内 多个图29A的加热井2900的透视图。提供加热井2900的阵列2900’。在阵列2900’ 中,加热井2900是并列的。然而,它们相互旋转180°。这通过箭头“I”和“O”表示 在图31中,其可见是交替的。

[0206]从阵列2900’注意到,燃烧器2905也是交替的。结果是从各第一井筒2902 比相邻的第二井筒2906更强烈地产生热前缘(未示出)。热前缘的配合或“接合” 因此不但发生在与各个相应的加热井2900相关的井筒2902、2906之间,也发生 在相邻的加热井2900中的井筒2902、2906之间。

[0207]在建立加热井的阵列2900’中,上面所列的相同的设计考虑因素必须被考虑 在内。这些考虑因素包括两个井筒2902、2906之间的距离、燃烧器2905的强度、 第一井筒2902内燃烧器2905的位置或深度、燃料组成、注入的过量空气或燃料 的量、和地层热传导率。此外,与相邻的加热井2900相关的井筒2902、2906之 间的间隔应当给予考虑。这在图32A和32B中被说明。

[0208]图32A是来自图29A的三个共平面加热井2900的侧视图。三个加热井2900 大体首尾相连地放置以便沿期望的方向加热地层300。这与图31的阵列2900’不同, 在图31中加热井2900是并列的。当然,在操作中,油田设计者将形成将加热井 2900首尾相连地且并列地放置的阵列。

[0209]在图32A的井2900中,在每一个第一井筒2902中看到燃烧器2905。燃烧 器2905被用于使热从井2900中散发出来,由此传导地形成热解区。热解区在3208A 处看到。

[0210]热解区3208A的剖面在每个加热井2900周围可见。这是区域3208A的“简 图”,被看作是加热过程的结果。可以看出,热解区3208A形成跨过地层300的 差的热前缘。热解区3208A包括不期望的过热和欠热区域。过热区域以3212显示, 而欠热区域以3214显示。过热区域3212和欠热区域3214是下列的结果:燃烧器 2905在第一井筒2902中放置得太高、和/或将井2900放置在一起太近、和/或燃 烧器强度太高。

[0211]公认的是,随着地层300中继续加热,欠热区域3214最终将被加热并且地 层300中地层烃的热解将发生。然而,同时过热区域3212将不期望地增长。因此 将导致差的热剖面配合。

[0212]图32B是图29A的一系列共平面加热井2900的另一侧视图。这里,由于 来自井下燃烧器3205的加热,形成了热解区3208B。在这种情况,跨过地层300 形成了更均匀的热前缘。如图32A所示,没有过热区3212。只有非常小的欠热区 3214存在于井筒2902、2906之间。此外,随着继续加热,这些区域3214将平滑 地闭合。因为各个加热井2900中的两个井筒2902、2906被适当地间隔,产生了 这种有利的热解区3208B。此外,燃烧器2905位于第一井筒2902内合适的深度或 位置。此外,基于空气“A”和燃料“CF”注入速率和组成,燃烧器2905处于恰当的 强度。

[0213]应当注意,关于处于并列关系的加热井2900,可以进行与在加热井2900 处于首位相连关系的图32A和32B中所表示的热剖面产生相同的图解。此外,这 些概念可以被组合在处于首尾相连和并列关系的加热井2900的全部阵列中。这在 图33中被说明。

[0214]图33提供图29A的多个加热井2900的透视图。井2900构成由行和列组成 的大阵列2900’。阵列2900’被提供在烃开发区3300内。烃开发区3300的目的是 为了从富含有机物岩层3310提取热解的烃流体。

[0215]在图33中,在剖视图中看到一些加热井2900。在一些情况中只显示井口 2910。然而,应当理解,每个加热井2900将具有硬件,用于将可燃燃料和氧化剂 注入第一井筒2902、靠近地下地层3310的燃烧器(在图29A中以2905所示)和第 二井筒2906。此外,每个第一井筒2902的水平部分2904提供与各自第二井筒2906 的流体连通。

[0216]从图33可以看出,加热井2900首尾相连地且并列地排列。在各个情况中, 第一井筒2902与第二井筒2906的关系是交替的。这由箭头“I”和“O”所指示,其 可见是交替的。选择各个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之间的间隔,使得在加 热的烟道气循环穿过各自的加热井2900一段时间后,来自第一井筒2902的第一 热解区与来自第二井筒2906的第二热解区以这样的方式接合:(i)在第一井筒2902 和第二井筒2906之间富含有机物岩层3310的主要部分内形成基本连续的地层烃 热解区。一方面,由于循环,(ii)在相应的第一井筒2902中的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 器2905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下的各个各自的第二井筒2906中,燃烧 产物处于热解温度之上,并且,在相应的第一井筒2902中的至少一个燃烧用燃烧 器的大致深度处或正好在该深度之上的各个各自的第二井筒2906中,降至热解温 度之下。

[0217]返回到图29A,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从硬件如井下燃烧用燃烧器2905 产生的火焰产生可能非常热的火焰。如上所示,这产生非常高的热点,其然后随 着烟道气“FG”穿过加热井2900进行循环而迅速消失。为了减轻这些作用,在一些 实施方式中建议在燃烧器2905或其下方使用通风帽。

[0218]图34显示置于细长管状部件3415的底部3402的燃烧器3405的侧视图。 通风帽3440被置于紧挨燃烧器3405的下方。通风帽3440优选地由耐热材料如陶 瓷、退火钢或耐熔金属制成。

[0219]通风帽3440是其中具有壁3442和孔3445的管体。壁3442具有多个穿孔 或通风口3446,其提供通风帽3440的内部孔3445与周围的外部区域或环状空间 3424之间的流体连通。在图34的例证性通风帽3440中,折边3444从壁3442向 外延伸以产生通风口3446。通风口3446从环状空间3424接收空气,以箭头“A” 所示。空气“A”又与以箭头“CF”所示的可燃燃料混合以使燃烧器3405产生火焰。 尽管没有显示在图34中,空气“A”和可燃燃料“CF”的安排可以被颠倒,从而通风 口3446接收来自周围环状空间3424的可燃燃料,其在内部孔3445内与来自燃烧 器3405口的空气混合,以使燃烧器3405产生火焰。

[0220]通风帽3440的使用有助于包含来自燃烧器3405的辐射热并且用空气“A” 冷却热的烟道气“FG”。在这方面,通风帽3440使用了细长体3442,其隔离周围 的套管以避免与火焰直接接触。细长体3442给周围的套管(未显示)以及最终地 富含有机物岩层300提供来自火焰的更均匀的热分布。由于通风帽3440的热绝缘 作用,只有通风帽3440以及或许相对较短的周围套管需要由耐高温材料构成。

[0221]可以采取另外的方法以给周围的套管柱(如图30的套管302)以及最终地 富含有机物岩层300提供来自火焰的更均匀的热分布。一方面,注入环状空间3424 的空气“A”的相对体积可以被增加。例如,空气“A”可以以化学计量燃烧量的大约 1.25至6.0倍注入。

[0222]与加热井2900和图29A和32B相关,提供了各种原位加热目标富含有机 物岩层300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富含有机物岩层300优选地包括油页岩。在 一种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提供延伸至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300的第一井筒2902 的步骤。第一井筒2902具有下端2901。方法还可包括提供第二井筒2906,所述 第二井筒2906也具有下端2903。第二井筒2906的下端通过偏斜部分2904与第一 井筒2902的下端2901相交。这样在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之间形成流 体连通。

[0223]方法还包括提供沿着第一井筒2902的燃烧器2905。燃烧器2905优选地被 置于第一井筒2902的下端2901之上。方法还包括将空气“A”和可燃燃料“CF”注入 到第一井筒2902中并且穿过燃烧器2905的步骤,以便使可燃燃料“CF”燃烧。空 气“A”和可燃燃料“CF”基本上在富含有机物岩层300的深度上燃烧以形成热的烟 道气“FG”。从燃烧器2905产生的烟道气“FG”进行循环穿过偏斜部分2904和第二 井筒2906。

[0224]第一井筒2902优选地水平完井,由此限定跟部2901和趾部2903。第二井 筒2906优选地基本垂直完井。在任何布置中,燃烧产物被循环进入第二井筒2906 并沿第二井筒2906向上。热剖面从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产生,其提供 第一井筒2902和第二井筒2906之间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基本完全热解。优选地, 热剖面限定基本均匀的热解区2908A。

[0225]将燃烧器2905点燃产生火焰。一方面,火焰和热空气“A”穿过加热井2900 的循环使得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300在跟部2901和趾部2903之间被加热至大约 300℃和700℃之间。

[0226]优选地,第二井筒2906中的烟道气“FG”或燃烧产物在热解温度以上,直 至第一井筒2902中的硬件2905的大致深度处。可选地,在第一井筒2902中的硬 件2905的深度处或正好以上,第二井筒2906中的烟道气“FG”或燃烧产物降至热 解温度以下。

[02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方法进一步包括加热地层300中的油页岩,以便将至 少一部分油页岩热解成烃流体。烃流体可包括气体。气体被采出并且然后被用作 可燃气体“CF”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中,方法优选地进一步包括处理烃流体,以便 在将该气体注入第一井筒2902之前从该气体中基本上去除H2S。一方面,可燃燃 料“CF”是燃料气。方法然后可进一步包括通过调节燃料气“CF”的组成控制燃烧器 2905的强度。

[0228]如所提到的,烟道气“FG”被循环到地表。烟道气“FG”可被排到大气中。在 这种情况中,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处理烟道气“FG”以在将接收的烟道气“FG”排到大 气中之前去除NOx成分的步骤。可选地,如果烟道气“FG”仍具有大量的氧含量或 大量的燃料含量,烟道气“FG”可被改向以用作另一井或地表燃烧器的氧化剂或燃 料供应。

[022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过量的空气“A”被注入以冷却火焰、降低NOx以及提 高从燃烧器2905的传热。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过量的燃料“CF”被注入。过量燃料 的使用可降低压缩成本,因为一般地燃料在压强下是可用的而空气“A”只有在大气 条件下是可用的。然而,当使用过量燃料“CF”时,一般期望确保没有未燃烧的燃 料与燃烧产物一起被排到环境中。

[0230]当使用过量的空气“A”时,烟道气“FG”可被收集并且任选地被压缩。包含 氧气——优选地>10mol%的烟道气“FG”可与压缩空气“A”混合。混合物然后可被 送回到第一井筒2902(或进入另一输入“I”井筒)中,作为空气“A”。收回烟道气“FG” 允许注入空气“A”的步骤,以利用来自烟道气“FG”的压强,由此降低在加热井2900 上的压缩需要。在某些情况中,烟道气“FG”可以是在没有与压缩空气混合的情况 下可用的。

[0231]另一方面,收集的烟道气“FG”被压缩。包含可燃气体——优选地>25mol% 的烟道气“FG”,然后可与压缩燃料混合。混合物然后一起送回到管状部件2902, 作为可燃燃料“CF”。可燃燃料“CF”优选地在压强下被注入到第一井筒2902中。 一方面,可燃燃料“CF”在大于约20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另一方面,可燃 燃料“CF”在大于约60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还有另一方面,可燃燃料“CF” 在只有约200磅/平方英寸的压强下注入。在某些情况中,烟道气可以是在没有与 压缩空气混合的情况下可用的。

[0232]当使用过量燃料“CF”时,收集的烟道气“FG”可选地可作为燃料流导向另一 井。在这样的情况中,烟道气“FG”中仍具有可燃成分。烟道气“FG”可在再利用前 先进行处理以去除游离水。烟道气“FG”也可被再压缩。可选地,烟道气“FG”可在 地表用于点燃涡轮机或产生蒸汽。如果烟道气“FG”中的燃料成分处于低的浓度, 催化燃烧器可被用于提高这些低BTU混合物的燃烧性能。

[0233]当使用过量燃料“CF”时,切换空气“A”和燃料“CF”流可能是期望的。这意 味着,空气“A”将流动穿过内部管305并且燃料穿过环状空间308。该方法所产生 的火焰是所谓的“逆扩散”火焰并且可在某些情况中导致低的NOx产生。

[0234]另一方面,烟道气“FG”又在地表从加热井2900中收集。方法然后可包括 监控收集的烟道气“FG”可燃种类的存在的步骤,以评价燃烧器2905是否适当地点 燃。可燃种类可包括甲烷、乙烷、氢(H2)和一氧化碳中至少一种。

[023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300已经加热 一段时间后颠倒两个井筒2902和2906的入口和出口功能。例如,加热可发生足 够长的时间以开始在第一井筒2902附近、跟部2901上方并朝向趾部2903,热解 地层中的干酪根。然后,空气“A”和可燃燃料“CF”被注入第二井筒2906中并且穿 过第二井筒2906中的燃烧器,以便燃烧可燃燃料“CF”以及进一步在第二井筒2906 附近并朝向第一井筒2902的跟部2901,加热目标富含有机物岩层300。从燃烧器 2905产生的烟道气“FG”被循环穿过第一井筒2902并且到达地表。第二井筒2906 中的燃烧器(未显示)可在井最初安装期间或者当颠倒发生时被放置。第一井筒 2902中的燃烧器2905在颠倒发生时可被留在适当的位置或者除去。

[0236]不同尺寸的燃烧器2905可被用在加热井2900中。该尺寸将取决于要加热 的地层部分的长度。例如,燃烧器2905可供应每米要加热的地层大约0.5至3kW 的热能,或者更优选地1.0至2.5kW/m的热能。

[0237]期望的是控制导入地层300的热。因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燃烧器2905 的位置、注入可燃燃料“CF”的速率、注入空气“A”的速率或其组合被控制,使得穿 行进入第二井筒2906中的烟道气“FG”的温度在横跨大部分富含有机物岩层300上 为大约300℃至700℃。注入可燃燃料“CF”的速率可以随时间减小。

[023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燃燃料“CF”是燃料气如天然气。燃烧器2905的强度 然后通过调节燃料气的组成进行控制。例如,天然气可被用作燃料气并且用添加 的惰性成分进行稀释。添加的惰性成分可包括二氧化碳(CO2)或氮气(N2)中至少一 种。降低火焰强度可导致NOx的产生减少。

[0239]提供了另一加热地下地层的方法,其使用多个2900’加热井2900。在该实 施方式中,第一井筒2902、第二井筒2906和燃烧器2905限定第一加热井2900。 然后提供多个2900’另外的加热井2900,其每一个也包括第一井筒2902、第二井 筒2906以及第一井筒2902内的燃烧器2905。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安排第一加热井 2900和多个2900’另外的加热井2900,从而各自的第一井筒2902和各自的第二井 筒2906处于交替关系。空气“A”和可燃燃料“CF”被注入每个各自的多个2900’另外 的加热井2900的第一井筒2902并且穿过燃烧器2905,以便使可燃燃料“CF”在多 个2900’另外的加热井2900内燃烧。从每个燃烧器2905产生的烟道气“FG”被循环 穿过多个2900’另外的加热井2900的各自的第二井筒2906并且到达地表。

[0240]本发明的某些特征涉及通过延长加热区域和提供更加均匀的加热而提高用 于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井下燃烧器的性能。此外,本发明的某些特征涉及降低 或减轻最高温度。降低最高温度降低了在井建造中使用昂贵耐温材料的需求。降 低最高温度也避免了由于加热井中的高温引起的某些问题。例如,非常高的温度 的存在导致地下的低效加热,这导致某些区域变得比发生热解所需要的热得多, 或者在地层的某些区域使得热解以不期望的高速率发生。降低温度也使得NOx的 排放降低。通过循环加热的烟道气穿过相邻的井筒以及将热能从每个井筒传到选 定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在整个地下区域达到更均匀的加热。

[0241]沃伯指数(Wobbe Index(WI))通常被用作燃料质量的关键度量。WI等于 较低的热值与气体比重的平方根的比。燃料质量控制可用于页岩油开发,其中采 出的气体组成可随着油田的寿命变化,并且其中气体除了轻质烃外一般具有大量 的CO2、CO和H2。商业规模的油页岩干馏预期产生随时间变化的气体组成。

[0242]对于低BTU(British Thermal Units,英国热单位)燃料来说,达到一定的 氢含量可以是期望的,以实现合适的燃烧性能。在本文方法的某些实施方式中, 燃料气的H2含量通过地表设备中的分离或加入进行调节以使燃烧器性能优化。利 用低BTU燃料调节非页岩油地表设备中的H2含量已经在专利文献(例如美国专 利号6,684,644和美国专利号6,858,049,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进 行了讨论。

[0243]例如通过热解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地层烃的方法可以产生流体。热生 成的流体可包括地层内蒸发的水。此外,加热干酪根的作用产生加热后倾向于膨 胀的热解流体。产生的热解流体不但可包括水,而且可包括例如烃、碳的氧化物、 氨、分子氮和分子氢。因此,随着地层内加热部分内的温度增加,加热部分内的 压力由于流体产生增加、分子膨胀以及水的蒸发也可能增加。因此,一些必然的 结果存在于油页岩地层内的地下压力与热解期间产生的流体压力之间。这又表明, 地层压力可以被监控以检测干酪根转化过程的进展。

[0244]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加热部分内的压力取决于其它储层特征。这些可包括, 例如,地层深度、与加热井的距离、富含有机物岩层内地层烃的丰富度、加热程 度和/或与生产井的距离。

[0245]油页岩油田的开发者可以期望开发期间监控地层压力。地层内的压力可以 在多个不同位置处进行测定。这样的位置可包括但不限于井口处以及井筒内的不 同深度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力可以在生产井处进行测量。在可选实施方式 中,压力可以在加热井处进行测量。在仍然是另一实施方式中,压力可以在专用 监控井的井下进行测量。

[0246]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至热解温度范围的过程不但将增加地层压力,而且也 将增加地层渗透性。热解温度范围应当在富含有机物岩层内已经产生基本的渗透 性之前达到。初始缺乏渗透性可以防止从热解区段产生的流体在地层内传输。照 此方式,随着热最初从加热井转移至富含有机物岩层,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流体 压力可以更加接近于该加热井。这种流体压力增加可能是由于例如在地层中至少 一些地层烃的热解期间流体的产生引起的。

[0247]可选地,可使由地层内产生的热解流体或其它流体的膨胀产生的压力增加。 这假定生产井的开放通道或其它压力降还不存在于地层中。一方面,流体压力可 被允许增加到岩石静应力或之上。在这种情况中,当流体压力等于或超过岩石静 应力时,含烃地层中的压裂可形成。例如,压裂可以从加热井形成到生产井。加 热部分内压裂的产生可以减小该部分内的压力,这是由于通过生产井采出液的生 产。

[0248]一旦热解在富含有机物岩层内已经开始,流体压力可根据不同因素而变化。 这些包括例如烃的热膨胀、热解流体的产生、转化速率以及从地层中取出产生的 流体。例如,随着流体在地层内产生,孔内的流体压力可能增加。从地层中移出 产生的流体则可减小地层井筒区域附近内的流体压力。

[024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部分富含有机物岩层的质量可以被降低,这是 由于例如地层烃的热解以及从地层中生产烃流体。因此,至少一部分地层的渗透 性和孔隙度可能增加。任何有效地从油页岩产生油和气的原位方法将在原先非常 低渗透性的岩石中产生渗透性。这发生的程度通过大的膨胀量阐明,如果从干酪 根产生的流体不能流动,必须具有所述膨胀。该观点在图5中被阐明。

[0250]图5提供了一柱状图,其比较了在模拟的原位干馏工艺之前50和之后51 的一吨Green River油页岩。模拟的过程是在2,400psi和750°F下、在总有机碳含 量22wt.%以及Fisher试验42加仑/吨的油页岩上进行的。转化前,存在总共15.3 ft3的岩石基体52。该基体包括嵌入在页岩内的7.2ft3的矿物53,即白云石、石灰 石等以及8.1ft3的干酪根54。由于转化该材料膨胀至26.1ft3 55。这提供了7.2ft3的矿物56(与转化前相同的数目)、6.6ft3的烃流体57、9.4ft3的烃蒸汽58以及2.9 ft3的焦炭59。可以看出,基本的体积膨胀发生在转化过程期间。这又增加了岩石 结构的渗透性。

[025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原位加热一部分的富含有机物岩层至热解温度可以增 加加热部分的渗透性。例如,渗透性可由于通过施加热引起的加热部分内热压裂 的形成而增加。随着加热部分的温度增加,水可由于蒸发而被去除。汽化的水可 以溢出和/或从地层中去除。此外,加热部分的渗透性也可以增加,这是在宏观规 模上由于加热部分内至少一些地层烃的热解而产生烃流体的结果。

[0252]本文描述的某些体系和方法可用于处理至少一部分相对低渗透性地层中 (例如在含有地层烃的“致密”地层中)的地层烃。这样的地层烃可以被加热以 在地层的选定区中热解至少一些地层烃。加热也可以增加至少一部分选定区的渗 透性。从热解中产生的烃流体可以从地层中产生,由此进一步增加地层渗透性。

[0253]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加热部分内选定区的渗透性也可以在该选定区由于传导 被加热时迅速增加。例如,不可渗透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的渗透性在加热前可小于 约0.1毫达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热解至少一部分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以将该部分 选定区内的渗透性增加至约10毫达西、100毫达西、1达西、10达西、20达西或 50达西以上。因此,该部分选定区的渗透性可以增加大约10、100、1,000、10,000 或100,000以上的因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富含有机物岩层在加热该富含有机物 岩层之前具有1毫达西以下的初始总渗透性,可选地0.1或0.01毫达西以下。在 一种实施方式中,富含有机物岩层在加热该富含有机物岩层之后具有1毫达西以 上的加热后总渗透性,可选地,10、50或100毫达西以上。

[0254]与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相关,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任选地被压裂以有助于传 热或烃流体生产。在一种情况中,压裂可以通过施加热在地层内产生热压裂而自 然实现。热压裂形成是通过岩石和流体的热膨胀以及干酪根转变成油和气的化学 膨胀引起的。热压裂可发生在经受加热的中间区域以及更冷的附近区域。附近区 域中的热压裂是由于压裂的蔓延以及更热区域中膨胀所引起的张应力。因此,通 过加热富含有机物岩石以及将干酪根转变成油和气,渗透性不但通过流体形成和 蒸发而且通过热压裂形成而增加。增加的渗透性有助于地层内的流体流动以及从 干酪根产生的烃流体的采出。

[0255]此外,可以使用已知为水力压裂的工艺。水力压裂是在油和气回收领域中 已知的工艺,其中压裂液在井筒内被加压超过地层的压裂压力,由此在地层内产 生压裂面以将井筒内产生的压力释放。水力压裂可被用于产生附加的渗透性和/或 被用于给加热井提供延伸的几何形态。上面所并入的专利公布WO2005/010320描 述了一种这样的方法。

[0256]与从岩石基体尤其是浅深度的那些中生产烃相关,一个考虑因素可能与地 下沉有关。这特别在原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石中是实际情况,其中一部分基体本 身被热转化并且移去。最初,该地层可包含固体形式的地层烃,诸如,例如,干 酪根。该地层也可最初包含水溶性矿物。最初,该地层也可以对流体流动是基本 上不可渗透的。

[0257]原位加热该基体热解了至少一部分地层烃以产生烃流体。这又在富含有机 物地层中的熟化(热解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内产生渗透性。热解和渗透性增加 相组合允许烃流体从地层中产生。同时,支撑基体的材料的损耗也产生相对于地 表下沉的可能性。

[0258]在一些情况中,为了避免环境或水文地质影响,下沉被寻求最小化。在这 方面,改变地表的轮廓和地貌甚至几英寸都可能改变径流(runoff)型式、影响植被 型式以及影响分水岭。此外,下沉具有损坏在生产区域中形成的生产井或加热井 的可能。这种下沉可以对井筒套管、水泥工件和井下设备产生破坏性的环带以及 压缩性应力。

[0259]为了避免或最小化下沉,提出留下选定部分的基本上未热解的地层烃。这 有助于保护一个或多个未熟化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未熟化 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可以成形为基本垂直的柱,其延伸穿过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厚 度的主要部分。

[0260]加热速率和地层内的热分布可以被设计和执行,以便留下足够的未熟化柱以 防止下沉。一方面,热注入井筒在布井中形成,从而油页岩未处理的柱被留在其 间以支撑上覆岩层和防止下沉。

[0261]优选的是,油和气的热回收在地层中存在的苏打石或其它水溶性矿物的任 何溶液采矿(solution mining)之前进行。溶液采矿可以在岩层中产生大的空穴并且 在油页岩开发区域中使角砾岩塌方。这些空穴和角砾化区段可给原位回收和采矿 回收油页岩造成问题,这进一步增加了支撑柱的效用。

[026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原位转化过程产生的烃流体的组成和特性可根据 例如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条件变化。控制热和/或富含有机物岩层中选定部分的加 热速率可以增加或减少选定的采出液的生产。

[026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地层中的平均温度可能已经达到选定温度后,加热 井可以被调小和/或关闭。调小和/或关闭加热井可减少输入能量成本,基本上抑制 了地层的过热,并且允许热基本上传递到地层更冷的区域。

[0264]加热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温度(和平均温度)可以变化,这取决于例如 与加热井的接近度、地层的热传导性和热扩散性、发生反应的类型、地层烃的类 型以及富含有机物岩层内水的存在。在油田中建立监控井的位置,温度测量可以 在井筒内直接进行。此外,在加热井处,在地层紧接周围的温度被相当充分地了 解。然而,期望将温度插入到地层中间温度传感器和加热井中的位置上。

[0265]根据本发明生产过程的一个方面,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温度分布可以采用 数值模拟模型进行计算。数值模拟模型可通过已知数据点的内插以及地层传导率 的假定计算地表温度分布。此外,数值模拟模型可被用于测定处于评估温度分布 下的地层的其它特性。例如,地层的各种特性可包括但不限于地层的渗透性。在 更简单的情况中,温度传感器可沿井筒2902、2904、2906放置。

[0266]数值模拟模型也可包括评估处于评估温度分布下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内形成 的流体的各种特性。例如,所形成流体的各种特性可包括但不限于地层内形成的 流体的累积体积、流体粘度、流体密度和地层内形成的流体的组成。这种模拟可 被用于评估商业规模操作或小规模油田试验的性能。例如,基于,但不限于,可 从研究规模操作中生产的产物总体积,可以评估商业规模开发的性能。

[0267]一些实施方式包括从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至少一部分烃流体。烃流体可以 通过生产井进行生产。生产井可以是下套管井或裸眼井并且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 方法进行钻井和完井。

[0268]一些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从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采出液,其中采出液包含 烃流体和含水流体。含水流体可包含水溶性矿物和/或迁移污染物种类。在这样的 情况中,采出液可以在地表设备中被分离成烃流和含水流。此后水溶性矿物和/或 迁移污染物种类可以从含水流中进行回收。该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发明 的其它方面中任何方面进行组合。

[0269]生产的烃流体可包括热解油成分(或可冷凝成分)以及热解气成分(或非 冷凝成分)。从地层中生产的可冷凝烃将一般包括石蜡、环烷、单环芳烃和双环 芳烃作为成分。这种可冷凝烃还可包括其它成分诸如三环芳香烃和其它烃种类。

[027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采出液中大部分烃可具有小于约25的碳数。可选地, 流体中按重量计小于约15%的烃可具有大于约25的碳数。非冷凝烃可包括但不限 于碳数小于5的烃。

[027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采出液中可冷凝烃的API比重可为大约20或以上(例 如25、30、40、50等)。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采出液中氢与碳原子比可为至少约 1.7(例如1.8、1.9等)。

[0272]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从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具有改进特性的烃流体 的原位方法。申请人已经惊奇地发现从原位加热和热解富含有机物岩层产生的烃 流体的质量可以通过选择具有更高岩层静应力的富含有机物岩层部分进行原位加 热和热解而得以提高。

[0273]该方法可包括原位加热具有高岩石静应力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地段,以形 成具有改进特性的烃流体。该方法可包括通过热解在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存在的固 体烃和/或重烃产生烃流体。实施方式可包括部分地、主要地、或基本上完全地通 过热解在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存在的固体烃和/或重烃产生的烃流体。该方法可包括 通过任何方法加热该地段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其包括本文所述的任何方法。例如, 该方法可包括通过电阻加热而加热该地段的富含有机物岩层。此外,该方法可包 括通过使用加热的传热流体而加热该地段的富含有机物岩层。该方法可包括加热 该地段的富含有机物岩层至270℃以上。可选地,该方法可包括在270℃与500℃ 之间加热该地段的富含有机物岩层。

[0274]该方法可包括原位加热岩石静应力大于200psi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地段并且 从该加热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地段采出烃流体。在可选实施方式中,该加热的富含 有机物岩层地段可具有大于400psi的岩石静应力。在可选实施方式中,该加热的 富含有机物岩层地段可具有大于800psi、大于1,000psi、大于1,200psi、大于1,500 psi或大于2,000psi的岩石静应力。申请人已经发现原位加热和热解具有增加应力 量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导致产生具有改进特性的烃流体。

[0275]富含有机物地层的地段的岩石静应力通常可通过认可它一般将等于覆盖在 地层上的岩石的重量而进行估计。上覆岩石的密度可以以单位psi/ft表示。一般, 该值将落在0.8与1.1psi/ft之间并且经常可被近似为0.9psi/ft。因此,富含有机物 地层地段的岩石静应力可通过用富含有机物岩层层段的深度乘以0.9psi/ft进行估 计。因此,在大约1,000ft出现的富含有机物地层地段的岩石静应力可以被估计为 约(0.9psi/ft)乘以(1,000ft)或者为约900psi。如果期望更精确估计岩石静应力,那 么上覆岩石的密度可以利用电缆测井技术或者通过对从取心井中回收的样品进行 实验室测量而进行测量。该方法可包括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地段,其位于地球 表面之下大于200ft(英尺)的深度处。可选地,该方法可包括加热富含有机物岩 层地段,其位于地球表面之下大于500ft(英尺)、地球表面之下大于1,000ft(英 尺)、地球表面之下大于1,200ft(英尺)、地球表面之下大于1,500ft(英尺)或 地球表面之下大于2,000ft(英尺)的深度处。

[0276]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以是例如重烃地层或固体烃地层。这样的地层的具体实 例可包括油页岩地层、焦油砂地层或煤地层。在这样的地层中存在的具体地层烃 可包括油页岩、干酪根、煤和/或沥青。

[0277]从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的烃流体可包括可冷凝烃部分(例如液体)和非冷 凝烃部分(例如气体)。烃流体另外可与非烃流体一起被生产。示例性非烃流体 包括例如水、二氧化碳、硫化氢、氢、氨和/或一氧化碳。

[0278]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可以是在与富含有机物岩石开发项目相关的不同位 置内存在的流体。例如,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可以是在生产井内存在的流体, 所述生产井与富含有机物岩层流体连通。生产井可充当将采出的烃流体从富含有 机物岩层抽出的装置。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以是在处理设备内存在的流体, 所述处理设备适于处理从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的烃流体。示例性处理设备在本文 中被描述。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以是在流体储存容器内存在的流体。流体储 存容器可包括例如具有固定或浮动顶的流体储罐、气液分离容器以及其它中间、 临时或产物储存容器。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以是在流体输送管道内存在的流 体。流体输送管道可包括例如从生产井到处理设备或流体储存容器的管道、从处 理设备到流体储存容器的管道、或者与到达或来自中间或中央储存位置的流体的 收集或输送相关的管道。

[0279]下面对图7-16的讨论涉及在实施例1-5中获得的数据,其在下面标记为“实 验”的部分中被讨论。数据通过在实验部分中讨论的实验程序、气体和液体样品 收集程序、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气体样品GC峰积分方法、气 体样品GC峰鉴定方法、全油气相色谱(WOGC)分析方法、全油气相色谱(WOGC) 峰积分方法、全油气相色谱(WOGC)峰鉴定方法和假组分分析方法获得。为清 楚起见,当谈到烃气体样品的气相色谱色谱图时,对于通过实施例1的一个无应 力实验、通过实施例2和3的两个400psi受力实验以及通过实施例4和5的两个 1,000psi受力实验提供了图解数据。当谈到液态烃样品的全油气相色谱(WOGC) 色谱图时,对于通过实施例1的一个无应力实验、通过实施例3的一个400psi受 力实验以及通过实施例4的一个1,000psi受力实验提供了图解数据。

[0280]图7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 个而言,从C6至C38出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图。假组分重量百分数 通过在实验部分中讨论的实验程序、液体样品收集程序、全油气相色谱(WOGC) 分析方法、全油气相色谱(WOGC)峰鉴定和积分方法、和假组分分析方法获得。 为清楚起见,假组分重量百分数被取为全部C3至假C38全油气相色谱面积与计算 重量的百分数。因此图解的C6至C38重量百分数不包括来自任何单独处理的实验 的有关气相产品的重量份额。此外,图解的重量百分数不包括比C38假组分更重 (即比C38假组分具有更长的保留时间)的任何液态烃化合物的重量份额。y-轴 2000表示就液相中每个C6至C38假组分重量百分数而言的浓度。x-轴2001包含 从C6至C38的每个烃假组分的身份。线200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 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线2003上出现的数据点 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 而线2004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 C38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从图7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1,000psi 应力实验烃液,通过线200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含有在 C8至C17假组分范围内的更低重量百分数的轻烃组分以及含有在C20至C29假组 分范围内的更大重量百分数的重烃组分。现在看线200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 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C8至C17假组分浓度在线2002所表示的无应 力实验与线2004所表示的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应当注意,400psi和 1,000psi受力实验的C17假组分数据大约相等。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2003所 表示的中间应力水平实验而言,在C20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 分数落在无应力实验(线2002)烃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线2004)烃液之间。 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C8至C17假组分浓度比线2002 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200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大的烃液。此外,显然 的是,对于线2004所表示的高水平应力实验而言,在C20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 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应力实验(线2002)烃液和400psi应力实验(线2003) 烃液。因此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呈现出产生具有愈加较轻碳数 分布的烃液。

[0281]图8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 个而言,从C6至C38出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相比C20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比率 图。假组分重量百分数如图7所述获得。y-轴2020表示液相中每个C6至C38假 组分相比C20假组分的重量比。x-轴2021包含从C6/C20至C38/C20每个烃假组 分比的身份。线202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C6 至C38假组分与C20假组分的重量比。线202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 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与C20假组分的重量比。而线2024 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 与C20假组分的重量比。从图8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1,000psi 应力实验烃液,线202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含有在相比 C20假组分的C8至C18假组分范围内的更低重量百分数的轻烃组分,以及含有在 相比C20假组分的C22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更大重量百分数的重烃组分。现在 看线202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C20 假组分的C8至C18假组分浓度在线202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2024所表示的 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2023所表示的中间应力 水平实验而言,在相比C20假组分的C22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 百分数落在无应力实验(线2022)烃液与1,000psi应力实验(线2024)烃液之间。 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C20假组分的C8至C18假 组分浓度比线202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以及线202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 大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2024所表示的高水平应力实验而言,在相比 C20假组分的C22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应力实验 (线2022)烃液和400psi应力实验(线2023)烃液。该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下列关 系: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产生具有愈加较轻碳数分布的烃液。

[0282]图9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 个而言,从C6至C38出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相比C25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比率 图。假组分重量百分数如图7所述获得。y-轴2040表示液相中每个C6至C38假 组分相比C25假组分的重量比。x-轴2041包含从C6/C25至C38/C25每个烃假组 分比的身份。线204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C6 至C38假组分与C25假组分的重量比。线204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 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与C25假组分的重量比。而线2044 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 与C25假组分的重量比。从图9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1,000psi 应力实验烃液,线204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含有在相比 C25假组分的C7至C24假组分范围内的更低重量百分数的轻烃组分,以及含有在 相比C25假组分的C26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更大重量百分数的重烃组分。现在 看线204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C25 假组分的C7至C24假组分浓度在线204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2044所表示的 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2043所表示的中间应力 水平实验而言,在相比C25假组分的C26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 百分数落在无应力实验(线2042)烃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线2044)烃液之间。 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C25假组分的C7至C24假 组分浓度比线204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以及线204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 大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2044所表示的高水平应力实验而言,在相比 C25假组分的C26至C29假组分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应力实验 (线2042)烃液和400psi应力实验(线2043)烃液。该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下列关 系: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产生具有愈加较轻碳数分布的烃液。

[0283]图10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 个而言,从C6至C38出现的每个碳数假组分相比C29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比率 图。假组分重量百分数如图7所述获得。y-轴2060表示液相中每个C6至C38假 组分相比C29假组分的重量比。x-轴2061包含从C6/C29至C38/C29每个烃假组 分比的身份。线206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C6 至C38假组分与C29假组分的重量比。线206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 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与C29假组分的重量比。而线2064 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C6至C38假组分 与C29假组分的重量比。从图10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1,000psi 应力实验烃液,线206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含有在相比 C29假组分的C6至C28假组分范围内的更低重量百分数的轻烃组分。现在看线 206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C29假组分 的C6至C28假组分浓度在线206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2064所表示的1,000 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 C29假组分的C6至C28假组分浓度比线206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以及线2063所 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大的烃液。该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下列关系:在增加的岩 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产生具有愈加较轻碳数分布的烃液。

[0284]图11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 个而言,从正C6烷烃至正C38烷烃出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图。正构 烷烃化合物重量百分数如图7所述获得,除了每个单独正构烷烃化合物峰面积积 分被用于确定每个各自正构烷烃化合物重量百分数之外。为清楚起见,正构烷烃 重量百分数被取为全部C3至假C38全油气相色谱面积与计算重量的百分数,如图 7中所呈现的假化合物数据中所使用。y-轴2080表示就液相中发现的每个正C6至 正C38化合物重量百分数而言的浓度。x-轴2081包含从正C6至正C38的每个正 构烷烃化合物的身份。线2082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 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线208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 实施例3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而 线2084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 正C38烃化合物的重量百分数。从图11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 1,000psi应力实验烃液,线208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包 含在正C12至正C30化合物范围内的更大重量百分数的烃化合物。现在看线2083 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正C12至正C30化合 物浓度在线208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2084所表示的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 的烃液。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正C12至正C30化合物 浓度比线208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208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小的烃 液。因此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呈现出产生具有较低浓度的正构 烷烃的烃液。

[0285]图12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 个而言,从正C6至正C38出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相比正C20烃化合物的重量百 分数图。正构化合物重量百分数如图11所述获得。y-轴3000表示就液相中发现的 每个正C6至正C38化合物相比正C20化合物的重量比而言的浓度。x-轴3001包 含从正C6/正C20至正C38/正C20的每个正构烷烃化合物比的身份。线3002上出 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 正C20化合物的重量比。线300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 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正C20化合物的重量比。而线3004 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 物相比正C20化合物的重量比。从图12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 1,000psi应力实验烃液,线300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包 含在相比正C20化合物的正C6至正C17化合物范围内的更低重量百分数的轻正 构烷烃组分,以及包含在相比正C20化合物的正C22至正C34化合物范围内的更 大重量百分数的重烃组分。现在看线300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 4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正C20化合物的正C6至正C17化合物浓度在线3002所 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3004所表示的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此外,显然 的是,对于线3003所表示的中间应力水平实验而言,在相比正C20化合物的C22 至C34化合物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落在无应力实验(线3002)烃液和 1,000psi应力实验(线3004)烃液之间。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 实验产生相比正C20化合物的正C6至正C17化合物浓度比线3002所表示的无应 力实验与线300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大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于线 3004所表示的高水平应力实验而言,在相比正C20化合物的C22至C34化合物范 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应力实验(线3002)烃液和400psi应力实验 (线3003)烃液。该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下列关系: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 解油页岩产生具有较低浓度的正构烷烃的烃液。

[0286]图13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 个而言,从正C6至正C38出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相比正C25烃化合物的重量百 分数图。正构化合物重量百分数如图11所述获得。y-轴3020表示就液相中发现的 每个正C6至正C38化合物相比正C25化合物的重量比而言的浓度。x-轴3021包 含从正C6/正C25至正C38/正C25的每个正构烷烃化合物比的身份。线3022上出 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 正C25化合物的重量比。线302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 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正C25化合物的重量比。而线3024 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 化合物相比正C25化合物的重量比。从图13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 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烃液,线302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 液包含在相比正C25化合物的正C6至正C24化合物范围内的更低重量百分数的 轻正构烷烃组分,以及包含在相比正C25化合物的正C26至正C30化合物范围内 的更大重量百分数的重烃组分。现在看线302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 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正C25化合物的正C6至正C24化合物浓度在线 302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3024所表示的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此外, 显然的是,对于线3023所表示的中间应力水平实验而言,在相比正C25化合物的 正C26至正C30化合物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落在无应力实验(线3022) 烃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线3024)烃液之间。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 应力实验产生相比正C25化合物的正C6至正C24化合物浓度比线3022所表示的 无应力实验与线302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大的烃液。此外,显然的是,对 于线3024所表示的高水平应力实验而言,在相比正C25化合物的正C26至正C30 化合物范围内的重烃组分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无应力实验(线3022)烃液和400psi 应力实验(线3023)烃液。该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下列关系: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 水平下热解油页岩产生具有较低浓度的正构烷烃的烃液。

[0287]图14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 个而言,从正C6至正C38出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相比正C29烃化合物的重量百 分数图。正构化合物重量百分数如图11所述获得。y-轴3040表示就液相中发现的 每个正C6至正C38化合物相比正C29化合物的重量比而言的浓度。x-轴3041包 含从正C6/正C29至正C38/正C29的每个正构烷烃化合物比的身份。线3042上出 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 正C29化合物的重量比。线304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 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化合物相比正C29化合物的重量比。而线3044 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至正C38烃 化合物相比正C29化合物的重量比。从图14可以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 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烃液,线3042上数据点所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 液包含更低重量百分数的、在相比正C29化合物的正C6至正C26化合物范围内 的轻正构烷烃组分。现在看线304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 应力实验产生相比正C29化合物的正C6至正C26化合物浓度在线3042所表示的 无应力实验与线3044所表示的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最后,显然的是, 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相比正C29化合物的正C6至正C26化合物浓度比 线304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3043所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都大的烃液。该 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下列关系: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产生具有较 低浓度的正构烷烃的烃液。

[0288]图15是对于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 个而言,从C6至C38的每个碳数的正构烷烃化合物与假组分的重量比图。正构化 合物和假组分重量百分数如图7和11所述获得。为清楚起见,正构烷烃和假组分 重量百分数被取为全部C3至假C38全油气相色谱面积与计算重量的百分数,如图 7中所呈现的假化合物数据中所使用。y-轴3060表示就液相中发现的每个正C6/ 假C6至正C38/假C38化合物重量比而言的浓度。x-轴3061包含从正C6/假C6至 正C38/假C38的每个正构烷烃化合物与假组分比的身份。线3062上出现的数据点 表示对于实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假C6至正C38/假C38比的重量比。 线3063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3的4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假 C6至正C38/假C38比的重量比。而线3064上出现的数据点表示对于实施例4的 1000psi受力实验而言每个正C6/假C6至正C38/假C38比的重量比。从图15可以 看出,相比400psi应力实验烃液和1,000psi应力实验烃液,线3062上数据点所 表示的在无应力实验中产生的烃液包含更大的、在C10至C26范围内的正构烷烃 化合物比假组分的重量百分数。现在看线3063上出现的数据点,显然的是,中间 水平400psi应力实验产生在C10至C26范围内的正构烷烃化合物与假组分比位于 线306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线3064所表示的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的烃液。 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在C10至C26范围内的正构烷烃 化合物与假组分比小于线3062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和线3063所表示的400psi受 力实验的烃液。因此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页岩呈现出产生与在C10 与C26之间出现的给定碳数的总烃相比具有较低浓度的正构烷烃的烃液。

[0289]从上面描述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增加的应力水平下加热和热解油页岩产生 更轻的可冷凝烃流体产物(即相对于更高碳数化合物或组分来说,更大比例的更 低碳数化合物或组分)并且包含更低浓度的正构烷烃化合物。这样的产物可更适 合于精炼成汽油和馏出物产品。此外,这样的产物在进一步分馏之前或之后可具 有作为某些化学工艺的原料的效用。

[029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生产的烃流体包括可冷凝烃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0重量比大于0.8,总C8 与总C20重量比大于1.7,总C9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5,总C10与总C20重量 比大于2.8,总C11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3,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3, 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9,总C14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2,总C15与总 C20重量比大于2.2,和总C16与总C20重量比大于1.6。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 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0重量比大于2.5,总C8与总 C20重量比大于3.0,总C9与总C20重量比大于3.5,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大 于3.5,总C11与总C20重量比大于3.0,和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大于3.0。在 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0重量比大 于3.5,总C8与总C20重量比大于4.3,总C9与总C20重量比大于4.5,总C10 与总C20重量比大于4.2,总C11与总C20重量比大于3.7,和总C12与总C20 重量比大于3.5。如在该段落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one or more)” ——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的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 词“和(and)”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 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 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 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 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

[029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0.8的总C7与总C20重量比。 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述总C7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1.0,大于1.5, 大于2.0,大于2.5,大于3.5或大于3.7。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 有下述总C7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10.0,小于7.0,小于5.0或小于4.0。在一 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1.7的总C8与总C20重量比。可选地,可 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述总C8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2.0,大于2.5,大于3.0, 大于4.0,大于4.4或大于4.6。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 C8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 有大于2.5的总C9与总C20重量比。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 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3.0,大于4.0,大于4.5或大于4.7。在可选实施方式中, 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 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2.8的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可选地, 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3.0,大于3.5,大于 4.0或大于4.3。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0 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2.3 的总C11与总C20重量比。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1与总C20 重量比,其大于2.5,大于3.5,大于3.7,大于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 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1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 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2.3的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可选地,可冷凝 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2.5,大于3.0,大于3.5或 大于3.7。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0重量比, 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 C20重量比,其大于2.9。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0重 量比,其大于3.0,大于3.1或大于3.2。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 这样的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6.0或小于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 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2.2。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 可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2.5,大于2.6或大于2.7。在可选 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6.0或 小于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0重量比, 其大于2.2。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 2.3,大于2.4或大于2.6。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5 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6.0或小于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 这样的总C16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1.6。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 总C16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1.8,大于2.3或大于2.5。在可选实施方式中, 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5.0或小于4.0。本发 明的某些特征在前面的段落中按照一组数值上限(例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 限(例如“大于”)进行描述。应当理解,通过这些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另外指明。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 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

[029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 C25重量比大于2.0,总C8与总C25重量比大于4.5,总C9与总C25重量比大于 6.5,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大于7.5,总C11与总C25重量比大于6.5,总C12 与总C25重量比大于6.5,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大于8.0,总C14与总C25重量 比大于6.0,总C15与总C25重量比大于6.0,总C16与总C25重量比大于4.5, 总C17与总C25重量比大于4.8,和总C18与总C25重量比大于4.5。在可选实施 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5重量比大于7.0, 总C8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0.0,总C9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0.0,总C10与总 C25重量比大于10.0,总C11与总C25重量比大于8.0,和总C12与总C25重量 比大于8.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 总C25重量比大于13.0,总C8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7.0,总C9与总C25重量比 大于17.0,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5.0,总C11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4.0, 和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3.0。如在该段落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 个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 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 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 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 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 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

[029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2.0的总C7与总C25重量比。 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7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3.0,大于5.0, 大于10.0,大于13.0或大于1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 的总C7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30.0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 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8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4.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 具有这样的总C8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5.0,大于7.0,大于10.0,大于15.0 或大于17.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8与总C25重量 比,其小于35.0或小于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9 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6.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5 重量比,其大于8.0,大于10.0,大于15.0,大于17.0或大于19.0。在可选实施方 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40.0或小于35.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7.5。 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10.0,大于 14.0或大于17.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5 重量比,其小于35.0或小于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 总C11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6.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1 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8.5,大于10.0,大于12.0或大于14.0。在可选实施方式 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1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35.0或小于3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6.5。 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大于8.5的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大于10.0、大 于12.0或大于14.0的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 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30.0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 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8.0。可选地,可冷 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10.0,大于12.0或大于14.0。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 25.0或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5 重量比,其大于6.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5重量比, 其大于8.0,大于10.0或大于12.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 的总C14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25.0或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 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6.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 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8.0或大于1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 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25.0或小于20.0。在 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4.5。 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6.0,大于 8.0或大于1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5 重量比,其小于20.0或小于1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 总C17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4.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7 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5.5或大于7.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 有这样的总C17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 分具有这样的总C18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4.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 这样的总C18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5.0或大于5.5。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 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8与总C25重量比,其小于15.0。本发明的某些特征 在前面的段落中按照一组数值上限(例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限(例如“大 于”)进行描述。应当理解,通过这些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 围内,除非另外指明。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 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

[029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 C29重量比大于3.5,总C8与总C29重量比大于9.0,总C9与总C29重量比大于 12.0,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5.0,总C11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3.0,总C12 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2.5,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6.0,总C14与总C29 重量比大于12.0,总C15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2.0,总C16与总C29重量比大于 9.0,总C17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0.0,总C18与总C29重量比大于8.8,总C19 与总C29重量比大于7.0,总C20与总C29重量比大于6.0,总C21与总C29重量 比大于5.5,和总C22与总C29重量比大于4.2。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 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6.0,总C8与总C29重量 比大于19.0,总C9与总C29重量比大于20.0,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8.0, 总C11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6.0,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5.0,总C13与总 C29重量比大于17.0,总C14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3.0,总C15与总C29重量比 大于13.0,总C16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0.0,总C17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1.0, 总C18与总C29重量比大于9.0,总C19与总C29重量比大于8.0,总C20与总 C29重量比大于6.5,和总C21与总C29重量比大于6.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 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7与总C29重量比大于24.0,总C8与总 C29重量比大于30.0,总C9与总C29重量比大于32.0,总C10与总C29重量比 大于30.0,总C11与总C29重量比大于27.0,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大于25.0, 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大于22.0,总C14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8.0,总C15与总 C29重量比大于18.0,总C16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6.0,总C17与总C29重量比 大于13.0,总C18与总C29重量比大于10.0,总C19与总C29重量比大于9.0, 和总C20与总C29重量比大于7.0。如在该段落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 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 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 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 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 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 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

[029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3.5的总C7与总C29重量比。 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7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5.0,大于10.0, 大于18.0,大于20.0或大于2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 的总C7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60.0或小于5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 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8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9.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 具有这样的总C8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0.0,大于18.0,大于20.0,大于25.0 或大于3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8与总C29重量 比,其小于85.0或小于7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9 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2.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 C29重量比,其大于15.0,大于20.0,大于23.0,大于27.0或大于32.0。在可选 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85.0或 小于7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9重量比, 其大于15.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其大 于18.0,大于22.0或大于28.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 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80.0或小于7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 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1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3.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 具有这样的总C11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6.0,大于18.0,大于24.0或大于27.0。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1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 75.0或小于6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9 重量比,其大于12.5。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9重量 比,其大于14.5,大于18.0,大于22.0或大于2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 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75.0或小于65.0。在一些实 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6.0。可选 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8.0,大于20.0 或大于22.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9重 量比,其小于70.0或小于6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 C14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2.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4 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4.0,大于16.0或大于18.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 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4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60.0或小于50.0。在一些 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2.0。可 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5.0或大于18.0。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5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 60.0或小于5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9 重量比,其大于9.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6与总C29重量比, 其大于10.0,大于13.0或大于16.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 样的总C16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55.0或小于4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 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7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0.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 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7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11.0或大于12.0。在可选实施方 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7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45.0。在一些 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8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8.8。可选 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8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9.0或大于10.0。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8与总C29重量比,其小于 3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9与总C29重量比,其 大于7.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9与总C29重量比,其大于 8.0或大于9.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9与总C29 重量比,其小于30.0。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在前面的段落中按照一组数值上限(例 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限(例如“大于”)进行描述。应当理解,通过这些 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另外指明。该段落中描述的 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

[029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9与总 C20重量比在2.5与6.0之间,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在2.8与7.3之间,总C11 与总C20重量比在2.6与6.5之间,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在2.6与6.4之间,和 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在3.2与8.0之间。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 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9与总C20重量比在3.0与5.5之间,总C10与总C20重 量比在3.2与7.0之间,总C11与总C20重量比在3.0与6.0之间,总C12与总C20 重量比在3.0与6.0之间,和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在3.3与7.0之间。在可选实 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9与总C20重量比在4.6与 5.5之间,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在4.2与7.0之间,总C11与总C20重量比在3.7 与6.0之间,总C12与总C20重量比在3.6与6.0之间,和总C13与总C20重量比 在3.4与7.0之间。如在该段落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 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 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 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 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 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 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

[029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0重量比,其 在2.5与6.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9与总C20重量比, 其在3.0与5.8之间,在3.5与5.8之间,在4.0与5.8之间,在4.5与5.8之间, 在4.6与5.8之间,或在4.7与5.8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 这样的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其在2.8与7.3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 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0重量比,其在3.0与7.2之间,在3.5与7.0之间,在4.0 与7.0之间,在4.2与7.0之间,在4.3与7.0之间,或在4.4与7.0之间。在一些 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1与总C20重量比,其在2.6与6.5 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1与总C20重量比,其在2.8与 6.3之间,在3.5与6.3之间,在3.7与6.3之间,在3.8与6.3之间,在3.9与6.2 之间,或在4.0与6.2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2 与总C20重量比,其在2.6与6.4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 C12与总C20重量比,其在2.8与6.2之间,在3.2与6.2之间,在3.5与6.2之间, 在3.6与6.2之间,在3.7与6.0之间,或在3.8与6.0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其在3.2与8.0之间。可选地, 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3与总C20重量比,其在3.3与7.8之间,在3.3 与7.0之间,在3.4与7.0之间,在3.5与6.5之间,或在3.6与6.0之间。该段落 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 合。

[029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10与总 C25重量比在7.1与24.5之间,总C11与总C25重量比在6.5与22.0之间,总C12 与总C25重量比在6.5与22.0之间,和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在8.0与27.0之间。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10与总C25重量 比在10.0与24.0之间,总C11与总C25重量比在10.0与21.5之间,总C12与总 C25重量比在10.0与21.5之间,和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在9.0与25.0之间。在 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10与总C25重量比 在14.0与24.0之间,总C11与总C25重量比在12.5与21.5之间,总C12与总C25 重量比在12.0与21.5之间,和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在10.5与25.0之间。如在 该段落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 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 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 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 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两次,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 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 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

[029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5重量比,其 在7.1与24.5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5重量比, 其在7.5与24.5之间,在12.0与24.5之间,在13.8与24.5之间,在14.0与24.5 之间,或在15.0与24.5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1 与总C25重量比,其在6.5与22.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 C11与总C25重量比,其在7.0与21.5之间,在10.0与21.5之间,在12.5与21.5 之间,在13.0与21.5之间,在13.7与21.5之间,或在14.5与21.5之间。在一些 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其在10.0与21.5 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5重量比,其在10.5与 21.0之间,在11.0与21.0之间,在12.0与21.0之间,在12.5与21.0之间,在13.0 与21.0之间,或在13.5与21.0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 的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其在8.0与27.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 这样的总C13与总C25重量比,其在9.0与26.0之间,在10.0与25.0之间,在 10.5与25.0之间,在11.0与25.0之间,或在11.5与25.0之间。该段中描述的实 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

[0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10与总 C29重量比在15.0与60.0之间,总C11与总C29重量比在13.0与54.0之间,总 C12与总C29重量比在12.5与53.0之间,和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在16.0与65.0 之间。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10与总C29 重量比在17.0与58.0之间,总C11与总C29重量比在15.0与52.0之间,总C12 与总C29重量比在14.0与50.0之间,和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在17.0与60.0之 间。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总C10与总C29 重量比在20.0与58.0之间,总C11与总C29重量比在18.0与52.0之间,总C12 与总C29重量比在18.0与50.0之间,和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在18.0与50.0之 间。如在该段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 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 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 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 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 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 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

[030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9重量比,其 在15.0与60.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0与总C29重量比, 其在18.0与58.0之间,在20.0与58.0之间,在24.0与58.0之间,在27.0与58.0 之间,或在30.0与58.0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1 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3.0与54.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 C11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5.0与53.0之间,在18.0与53.0之间,在20.0与53.0 之间,在22.0与53.0之间,在25.0与53.0之间,或在27.0与53.0之间。在一些 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2.5与53.0 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总C12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4.5与 51.0之间,在16.0与51.0之间,在18.0与51.0之间,在20.0与51.0之间,在23.0 与51.0之间,或在25.0与51.0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 的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6.0与65.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 这样的总C13与总C29重量比,其在17.0与60.0之间,在18.0与60.0之间,在 20.0与60.0之间,在22.0与60.0之间,或在25.0与60.0之间。该段中描述的实 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 [030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 C20重量比大于0.9,正C8与正C20重量比大于2.0,正C9与正C20重量比大于 1.9,正C10与正C20重量比大于2.2,正C11与正C20重量比大于1.9,正C12 与正C20重量比大于1.9,正C13与正C20重量比大于2.3,正C14与正C20重量 比大于1.8,正C15与正C20重量比大于1.8,和正C16与正C20重量比大于1.3。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0重量比 大于4.4,正C8与正C20重量比大于3.7,正C9与正C20重量比大于3.5,正C10 与正C20重量比大于3.4,正C11与正C20重量比大于3.0,和正C12与正C20 重量比大于2.7。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 与正C20重量比大于4.9,正C8与正C20重量比大于4.5,正C9与正C20重量比 大于4.4,正C10与正C20重量比大于4.1,正C11与正20重量比大于3.7,和正 C12与正C20重量比大于3.0。如在该段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 ——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 “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 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 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 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中描述的实 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

[030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0重量比,其 大于0.9。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0, 大于2.0,大于3.0,大于4.0,大于4.5或大于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 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8.0或小于7.0。在一些实施方 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7。可选地,可 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0,大于2.5,大于3.0, 大于3.5,大于4.0或大于4.4。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 C8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8.0或小于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 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9。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 的正C9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0,大于3.0,大于4.0或大于4.5。在可选实 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 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0重量比,其大 于2.2。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8, 大于3.3,大于3.5或大于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 C10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 具有这样的正C11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9。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 样的正C11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5,大于3.0,大于3.5或大于3.7。在可选 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1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 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0重量比, 其大于1.9。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 2.0,大于2.2,大于2.6或大于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 样的正C12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7.0或小于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 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3。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 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5,大于2.7或大于3.0。在可选实 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6.0或小 于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0重量比,其 大于1.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 2.0,大于2.2或大于2.5。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 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6.0或小于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 这样的正C15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 正C15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2.0,大于2.2或大于2.4。在可选实施方式中, 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0重量比,其小于6.0或小于4.0。在一 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3。可 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0重量比,其大于1.5,大于1.7 或大于2.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0重量 比,其小于5.0或小于4.0。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在前面的段落中按照一组数值上限 (例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限(例如“大于”)进行描述。应当理解,通过 这些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另外指明。该段落中描 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

[030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 C25重量比大于1.9,正C8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9,正C9与正C25重量比大于 3.7,正C10与正C25重量比大于4.4,正C11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8,正C12 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7,正C13与正C25重量比大于4.7,正C14与正C25重量 比大于3.7,正C15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7,正C16与正C25重量比大于2.5, 正C17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0,和正C18与正C25重量比大于3.4。在可选实施 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5重量比大于10, 正C8与正C25重量比大于8.0,正C9与正C25重量比大于7.0,正C10与正C25 重量比大于7.0,正C11与正C25重量比大于7.0,和正C12与正C25重量比大于 6.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5 重量比大于10.0,正C8与正C25重量比大于12.0,正C9与正C25重量比大于11.0, 正C10与正C25重量比大于11.0,正C11与正C25重量比大于9.0,和正C12与 正C25重量比大于8.0。如在该段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 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 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 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 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 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中描述的实施方式 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

[03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5重量比,其 大于1.9。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0, 大于5.0,大于8.0,大于10.0或大于1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 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35.0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9。可选地,可冷凝烃 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4.5,大于6.0,大于8.0,大于 10.0或大于1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5 重量比,其小于35.0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 正C9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9 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4.5,大于7.0,大于10.0,大于12.0或大于13.0。在可 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35.0 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5重量 比,其大于4.4。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5重量比,其 大于6.0,大于8.0或大于11.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 正C10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35.0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 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1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 有这样的正C11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4.5,大于7.0,大于8.0或大于10.0。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1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 35.0或小于2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5 重量比,其大于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5重量比, 其大于4.5,大于6.0,大于7.0或大于8.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 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30.0或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4.7。可选地,可冷凝烃 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5.0,大于6.0或大于7.5。在 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25.0 或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5重量 比,其大于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5重量比,其 大于4.5,大于5.5或大于7.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 C14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25.0或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 分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 这样的正C15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4.2或大于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 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25.0或小于20.0。在一些 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2.5。可选 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0,大于4.0或 大于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5重量比, 其小于20.0或小于1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7与 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正C25 重量比,其大于3.5或大于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 正C17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 样的正C18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4。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 C18与正C25重量比,其大于3.6或大于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 可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正C25重量比,其小于15.0。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在前面的 段落中按照一组数值上限(例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限(例如“大于”)进 行描述。应当理解,通过这些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 非另外指明。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 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

[03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 C29重量比大于18.0,正C8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6.0,正C9与正C29重量比大 于14.0,正C10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4.0,正C11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3.0,正 C12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1.0,正C13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0.0,正C14与正 C29重量比大于9.0,正C15与正C29重量比大于8.0,正C16与正C29重量比大 于8.0,正C17与正C29重量比大于6.0,正C18与正C29重量比大于6.0,正C19 与正C29重量比大于5.0,正C20与正C29重量比大于4.0,正C21与正C29重量 比大于3.6,和正C22与正C29重量比大于2.8。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 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9重量比大于20.0,正C8与正C29重量 比大于18.0,正C9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7.0,正C10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6.0, 正C11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5.0,正C12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2.5,正C13与正 C29重量比大于11.0,正C14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0.0,正C15与正C29重量比 大于8.0,正C16与正C29重量比大于8.0,正C17与正C29重量比大于7.0,正 C18与正C29重量比大于6.5,正C19与正C29重量比大于5.5,正C20与正C29 重量比大于4.5,和正C21与正C29重量比大于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 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7与正C29重量比大于23.0,正C8与正C29 重量比大于21.0,正C9与正C29重量比大于20.0,正C10与正C29重量比大于 19.0,正C11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7.0,正C12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4.0,正C13 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2.0,正C14与正C29重量比大于11.0,正C15与正C29 重量比大于9.0,正C16与正C29重量比大于9.0,正C17与正C29重量比大于7.5, 正C18与正C29重量比大于7.0,正C19与正C29重量比大于6.5,正C20与正 C29重量比大于4.8,和正C21与正C29重量比大于4.5。如在该段和权利要求书 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 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 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 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 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 要求的范围内。该段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 面相组合。

[03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9重量比,其 大于18.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 20.0,大于22.0,大于25.0,大于30.0或大于3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 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7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70.0或小于60.0。在一些实 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6.0。可选地, 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8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8.0,大于22.0,大于 25.0,大于27.0或大于3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 C8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85.0或小于7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 具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4.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 样的正C9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8.0,大于20.0,大于23.0,大于27.0或大 于3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9与正C29重量比, 其小于85.0或小于7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0与 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4.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9 重量比,其大于20.0,大于25.0或大于30.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 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80.0或小于70.0。在一些实施方式 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1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3.0。可选地,可 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1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6.0,大于18.0,大于 24.0或大于27.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1与正C29 重量比,其小于75.0或小于6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 正C12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1.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 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4.5,大于18.0,大于22.0或大于25.0。在可选实施方 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75.0或小于65.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0.0。 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8.0,大于 20.0或大于22.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正C29 重量比,其小于70.0或小于6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 正C14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9.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 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4.0,大于16.0或大于18.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 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60.0或小于50.0。在一些 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8.0。可选 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12.0或大于16.0。 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 60.0或小于5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9 重量比,其大于8.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正C29重量比, 其大于10.0,大于13.0或大于15.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 样的正C16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55.0或小于4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 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6.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 可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8.0或大于12.0。在可选实施方式 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45.0。在一些实 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6.0。可选地, 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8.0或大于10.0。在 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35.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9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5.0。 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9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7.0或大于 9.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9与正C29重量比,其 小于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0与正C29重量比, 其大于4.0。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0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 6.0或大于8.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0与正C29 重量比,其小于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1与正 C29重量比,其大于3.6。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1与正C29重 量比,其大于4.0或大于6.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 C21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3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 的正C22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2.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 C22与正C29重量比,其大于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 的正C22与正C29重量比,其小于30.0。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在前面的段落中按照 一组数值上限(例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限(例如“大于”)进行描述。应 当理解,通过这些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另外指明。 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进 行组合。

[03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10与总 C10重量比小于0.31,正C11与总C11重量比小于0.32,正C12与总C12重量比 小于0.29,正C13与总C13重量比小于0.28,正C14与总C14重量比小于0.31, 正C15与总C15重量比小于0.27,正C16与总C16重量比小于0.31,正C17与总 C17重量比小于0.31,正C18与总C18重量比小于0.37,正C19与总C19重量比 小于0.37,正C20与总C20重量比小于0.37,正C21与总C21重量比小于0.37, 正C22与总C22重量比小于0.38,正C23与总C23重量比小于0.43,正C24与总 C24重量比小于0.48,和正C25与总C25重量比小于0.53。在可选实施方式中, 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11与总C11重量比小于0.30,正C12 与总C12重量比小于0.27,正C13与总C13重量比小于0.26,正C14与总C14 重量比小于0.29,正C15与总C15重量比小于0.24,正C16与总C16重量比小于 0.25,正C17与总C17重量比小于0.29,正C18与总C18重量比小于0.31,正C19 与总C19重量比小于0.35,正C20与总C20重量比小于0.33,正C21与总C21 重量比小于0.33,正C22与总C22重量比小于0.35,正C23与总C23重量比小于 0.40,正C24与总C24重量比小于0.45,和正C25与总C25重量比小于0.49。在 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下列中一个或多个:正C11与总C11重量比 小于0.28,正C12与总C12重量比小于0.25,正C13与总C13重量比小于0.24, 正C14与总C14重量比小于0.27,正C15与总C15重量比小于0.22,正C16与总 C16重量比小于0.23,正C17与总C17重量比小于0.25,正C18与总C18重量比 小于0.28,正C19与总C19重量比小于0.31,正C20与总C20重量比小于0.29, 正C21与总C21重量比小于0.30,正C22与总C22重量比小于0.28,正C23与总 C23重量比小于0.33,正C24与总C24重量比小于0.40,和正C25与总C25重量 比小于0.45。如在该段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短语“一个或多个”——其紧接着 是一系列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中最后一个比率是通过连接词“和”引出的 ——意图包括这样的可冷凝烃部分,其具有所列比率中至少一个或者具有所列比 率中两个或更多、或者三个或更多、或者四个或更多等等或者全部。此外,特定 可冷凝烃部分还可具有另外的不同化合物或组分比率,其未包括在特定句子或权 利要求中但仍落在这样的句子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段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 与本文所讨论的其它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相组合。

[03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小于0.31的正C10与总C10重量比。 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总C10重量比,其小于0.30或小于 0.29。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0与总C10重量比, 其大于0.15或大于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1与 总C11重量比,其小于0.32。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1与总C11 重量比,其小于0.31,小于0.30或小于0.29。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 可具有这样的正C11与总C11重量比,其大于0.15或大于0.20。在一些实施方式 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总C12重量比,其小于0.29。可选地,可 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总C12重量比,其小于0.26或小于0.24。在可 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2与总C12重量比,其大于0.10 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总C13重量 比,其小于0.2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3与总C13重量比, 其小于0.27,小于0.25或小于0.23。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 样的正C13与总C13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 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总C14重量比,其小于0.31。可选地,可冷凝烃部 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总C14重量比,其小于0.30,小于0.28或小于0.26。在 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4与总C14重量比,其大于0.10 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总C15重量 比,其小于0.2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5与总C15重量比, 其小于0.26,小于0.24或小于0.22。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 样的正C15与总C15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 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总C16重量比,其小于0.31。可选地,可冷凝烃部 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总C16重量比,其小于0.29,小于0.26或小于0.24。在 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6与总C16重量比,其大于0.10 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总C17重量 比,其小于0.31。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7与总C17重量比, 其小于0.29,小于0.27或小于0.25。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 样的正C17与总C17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 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总C18重量比,其小于0.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 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总C18重量比,其小于0.35,小于0.31或小于0.28。在 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8与总C18重量比,其大于0.10 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19与总C19重量 比,其小于0.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19与总C19重量比, 其小于0.36,小于0.34或小于0.31。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 样的正C19与总C19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 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0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0.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 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0与总C20重量比,其小于0.35,小于0.32或小于0.29。在 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0与总C20重量比,其大于0.10 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1与总C21重量 比,其小于0.37。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1与总C21重量比, 其小于0.35,小于0.32或小于0.3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 样的正C21与总C21重量比,其大于0.10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 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2与总C22重量比,其小于0.3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 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2与总C22重量比,其小于0.36,小于0.34或小于0.30。在 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2与总C22重量比,其大于0.10 或大于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3与总C23重量 比,其小于0.43。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3与总C23重量比, 其小于0.40,小于0.35或小于0.29。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 样的正C23与总C23重量比,其大于0.15或大于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 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4与总C24重量比,其小于0.4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 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4与总C24重量比,其小于0.46,小于0.42或小于0.40。在 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4与总C24重量比,其大于0.15 或大于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正C25与总C25重量 比,其小于0.48。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正C25与总C25重量比, 其小于0.46,小于0.42或小于0.40。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 样的正C25与总C25重量比,其大于0.20或大于0.25。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在前面 的段落中按照一组数值上限(例如“小于”)和一组数值下限(例如“大于”) 进行描述。应当理解,通过这些界限的任意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除非另外指明。该段落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本文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其它方面 中任何一方面进行组合。

[0310]本文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总C_″(例如总C10)意指在可冷凝烃流体中发现 的特定假组分的量,该量如本文所述尤其如本文中标记“实验”的部分所述进行 测定。也就是说,″总C_″是按照该申请的实验部分中描述的步骤利用全油气相色 谱(WOGC)分析方法测定的。此外,″总C_″是从用于鉴定和量化每个假组分的 全油气相色谱(WOGC)峰积分方法和峰鉴定方法测定的,如本文实验部分所述。 此外,假组分的″总C_″重量百分数和摩尔百分数值是利用涉及由Katz和 Firoozabadi开发的关联式的假组分分析方法(Katz、D.L.和A.Firoozabadi、1978. Predicting phase behavior of condensate/crude-oil systems using methane interaction coefficients、J.Petroleum Technology(Nov.1978)、1649-1655)获得的,其包括示 例性摩尔和重量百分数测定。

[0311]本文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正C_″(例如正C10)意指在可冷凝烃流体中发现 的特定正构烷烃化合物的量,该量如本文所述尤其如本文中标记“实验”的部分 所述进行测定。也就是说,″正C_″是从按照该申请的实验部分中描述的步骤利用 全油气相色谱(WOGC)分析方法测定的GC峰面积测定的。此外,″总C_″是从 用于鉴定和量化单个化合物峰的全油气相色谱(WOGC)峰鉴定和积分方法测定 的,如本文实验部分所述。此外,正构烷烃化合物的″正C_″重量百分数和摩尔百 分数值是利用类似于在实验部分中解释的假组分示例性摩尔和重量百分数测定的 方法获得的,只是使用感兴趣的特定正构烷烃化合物的密度和分子量,然后使其 与在假组分方法中获得的总数比较以获得重量和摩尔百分数。

[0312]下面对图16的讨论涉及在实施例1-5中获得的数据,实施例1-5在标记“实 验”的部分中被讨论。该数据通过在实验部分中讨论的实验程序、气体样品收集 程序、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和气体样品GC峰鉴定和积分方法获 得。为清楚起见,当谈到气体烃样品的气相色谱图时,对于通过实施例1进行的 一个无应力实验、通过实施例2和3进行的两个400psi受力实验以及通过实施例 4和5进行的两个1,000psi受力实验提供了图表数据。

[0313]图16是一柱状图,其显示气体样品中存在的烃种类的摩尔百分比浓度,所 述气体样品取自在本文讨论的实验室实验中测试和分析的三个应力水平中每一 个。气体化合物摩尔百分数是通过本文所述的实验程序、气体样品收集程序、烃 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气体样品GC峰积分方法和摩尔浓度测定程 序获得的。为清楚起见,烃摩尔百分数被取为全部已鉴定的烃气体GC面积(即甲 烷、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异戊烷、正戊烷、2-甲基戊烷和正己烷)的总 数与计算摩尔浓度的百分数。因此,对于所有实验而言,图解的甲烷至正C6摩尔 百分数不包括下列的摩尔份额:任何相关的非烃气相产品(例如氢气、CO2或H2S)、 在表2、4、5、7或9中所列的任何未鉴定的烃气种类(例如在表2中的峰编号2、 6、8-11、13、15-22、24-26和28-78)、或者溶解在液相中、在液相GC中被独立 处理的任何气体种类。y-轴3080表示就气相中每种气态化合物摩尔百分数而言的 浓度。x-轴3081包含从甲烷至正己烷的每种烃化合物的身份。柱3082A-I表示实 施例1的无应力实验中的每种气态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数。也就是说,3082A表示 甲烷,3082B表示乙烷,3082C表示丙烷,3082D表示异丁烷,3082E表示正丁烷, 3082F表示异戊烷,3082G表示正戊烷,3082H表示2-甲基戊烷以及3082I表示正 己烷。柱3083A-I和3084A-I表示来自实施例2和3的双份400psi受力实验的样 品中的每种气态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数,其中字母以针对无应力实验所描述的方式 进行分配。而柱3085A-I和3086A-I表示来自实施例4和5的双份1,000psi受力 实验的样品中的每种气态化合物的摩尔百分数,其中字母以针对无应力实验所描 述的方式进行分配。从图16可以看出,在所有实验中产生的烃气主要是甲烷、乙 烷和丙烷,以摩尔计。此外,显然的是,相比400psi受力实验烃气和1,000psi受 力实验烃气,柱3082A-I所表示的无应力实验包含最多的甲烷3082A以及最少的 丙烷3082C。现在看柱3083A-I和3084A-I,显然的是,中间水平400psi应力实验 产生这样的烃气,其甲烷3083A和3084A和丙烷3083C和3084C浓度介于柱 3082A和3082C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柱3085A和3085C以及3086A和3086C 表示的1,000psi受力实验之间。最后,显然的是,高水平1,000psi应力实验产生 这样的烃气,其相比柱3082A和3082C表示的无应力实验与柱3083A和3084A 以及3083C和3084C表示的400psi受力实验具有最低的甲烷3085A和3086A 浓度和最高的丙烷浓度3085C和3086C。因此在增加的岩石静应力水平下热解油 页岩呈现出产生具有减小浓度的甲烷和增加浓度的丙烷的烃气。

[0314]从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的烃流体可包括可冷凝烃部分(例如液体)和非冷凝 烃部分(例如气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非冷凝烃部分包括甲烷和丙烷。在一些实 施方式中,在非冷凝烃部分中的丙烷与甲烷的摩尔比大于0.32。在可选实施方式 中,在非冷凝烃部分中的丙烷与甲烷的摩尔比大于0.34、0.36或0.38。如本文所 用,″丙烷与甲烷的摩尔比″是可如本文所述尤其如本文标记“实验”的部分中所述 测定的摩尔比。也就是说,″丙烷与甲烷的摩尔比″是利用该申请的实验部分中描述 的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气体样品GC峰鉴定和积分方法以及摩 尔浓度测定程序测定的。

[03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包括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在0.1与0.8重量百分数之间的苯含量。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 可具有在0.15与0.6重量百分数之间的苯含量、在0.15与0.5之间的苯含量或在 0.15与0.5的苯含量。

[03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包括环己烷。在一些实施方式 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环己烷含量,其小于0.8重量百分数。可选地,可冷 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环己烷含量,其小于0.6重量百分数或小于0.43重量百分 数。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环己烷含量,其大于0.1重量百分数或大 于0.2重量百分数。

[03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包括甲基环己烷。在一些实施 方式中,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甲基环己烷含量,其大于0.5重量百分数。可选 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甲基环己烷含量,其大于0.7重量百分数或大于 0.75重量百分数。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甲基环己烷含量,其小于 1.2或小于1.0重量百分数。

[0318]本文和权利要求书中苯、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的重量百分数含量的应用意 指在可冷凝烃流体中发现的苯、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的量,该量如本文所述尤其 如本文中标记“实验”的部分所述进行测定。也就是说,各化合物重量百分数是 从本文实验部分中讨论的全油气相色谱(WOGC)分析方法以及全油气相色谱 (WOGC)峰鉴定和积分方法测定的。此外,各化合物重量百分数如图11所述获 得,除了每个单独的各化合物峰面积积分被用于测定每个各自的化合物重量百分 数之外。为清楚起见,化合物重量百分数被计算为全部C3至假C38全油气相色谱 面积与计算重量的百分数,如图7中所呈现的假化合物数据中所用。

[03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具有大于30的API比重。可选 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API比重,其大于30、32、34、36、40、42或44。 如本文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API比重可通过任何普遍接受的测定API比重的方 法进行测定。

[03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烃流体的可冷凝烃部分具有这样的碱性氮与总氮比, 其在0.1与0.50之间。可选地,可冷凝烃部分可具有这样的碱性氮与总氮比,其 在0.15与0.40之间。如本文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用,碱性氮与总氮可以通过任何普 遍接受的测定碱性氮与总氮的方法进行测定。在结果冲突的情况下,遵循普遍接 受的更精确的方法。

[0321]岩石静应力可影响通过加热和热解在富含有机物的岩石内产生的采出液的 组成这个发现意味着采出的烃流体的组成也可以通过改变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岩石 静应力进行改变。例如,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岩石静应力可以通过选择支柱(pillar) 几何形状和/或位置和/或通过选择加热和热解地层区域厚度和/或加热先后顺序进 行改变。

[0322]支柱是在给定时间在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留下未热解以便减轻或缓和地表下 沉的区域。支柱可以是地层内的区域,其被同一地层内的热解区域包围。可选地, 支柱可以是一般开发区域外的未加热区域的一部分或与之相连。在生产油田寿命 早期充当支柱的某些区域可在该油田寿命晚期被转化成生产区域。

[0323]一般在其自然状态中,地层的上覆岩层的重量十分均匀地分布在地层上。 在该状态下,地层内特定地点存在的岩石静应力很大程度上受上覆岩层的厚度和 密度控制。期望的岩石静应力可以通过分析上覆岩层地质学和选择具有合适深度 和位置的位置进行选择。

[0324]尽管岩石静应力通常被假定由自然决定并且除了去除所有或部分上覆岩石 之外是不可改变的,但是地层内具体位置处的岩石静应力可以通过重新分布上覆 岩石重量以便其不再被地层均匀地支撑而进行调整。例如,上覆岩石重量的这种 重新分布可以通过两种示例性方法实现。这些方法之一或两者可被用在单一地层 内。在某些情况下,一种方法主要可以在早期使用,而另一种方法主要可以在后 期使用。有利地改变地层区域所经历的岩石静应力可以在地层区域内引起显著的 热解之前进行并且也可以在产生显著的烃流体之前进行。可选地,有利地改变岩 石静应力可以与热解同时进行。

[0325]第一种改变岩石静应力的方法涉及制造一个不如其邻近区域硬的地下地层 区域。随着特定区域变得较不坚硬,邻近区域因此逐渐地充当支撑上覆岩石的支 柱。这些支柱区域经历增加的岩石静应力,而较不坚硬的区域经历降低的岩石静 应力。岩石静应力的变化量取决于许多因素,其包括例如:处理区域硬度的变化、 处理区域的大小、支柱大小、支柱间隔、岩石压缩性和岩石强度。在富含有机物 岩层中,地层内区域可以通过热解该区域并且通过去除采出液在该区域内产生空 的空间而使其经历机械弱化。以这种方式可以使地层内的区域不如没有经历热解 或经历更少程度的热解或生产的邻近区域硬。

[0326]第二种改变岩石静应力的方法涉及使地下地层区域膨胀并且用比邻近区域 更大的力推向上覆岩石。这种膨胀可以从邻近区域去除一部分上覆岩石重量,因 此增加了加热区域经历的岩石静应力并且降低了邻近区域经历的岩石静应力。如 果膨胀是足够的,水平压裂将在邻近区域中形成并且这些区域对支撑上覆岩石的 贡献将减少。岩石静应力的变化量取决于许多因素,其包括例如:处理区域的膨 胀量、处理区域的大小、支柱大小、支柱间隔、岩石压缩性和岩石强度。通过加 热地层内的区域可使其膨胀以便引起岩石的热膨胀。如果流体被大量截获在该区 域内,流体膨胀或流体产生也可以有助于膨胀。总膨胀量可与加热区域的厚度成 比例。应当注意,如果热解发生在加热区域并且去除了足量的流体,加热区域可 以机械地减弱并且因此可改变邻近区域所经历的岩石静应力,如第一种示例性方 法中所述。

[0327]该方法的实施方式可包括通过借助首先加热和热解在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存 在的地层烃以及从该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第二邻近区域采出流体以便第二区域的 杨氏模量(即硬度)被降低,来增加第一区域内的岩石静应力而控制通过加热和 热解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第一区域产生的采出烃流体的组成。

[0328]该方法的实施方式可包括通过增加第一区域内的岩石静应力而控制通过加 热和热解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第一区域产生的采出烃流体的组成,增加第一区 域内的岩石静应力如下进行:在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邻近区域之前加热第一区域, 或者将该第一区域加热到比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邻近区域更大的程度,使得在第 一区域内的热膨胀大于富含有机物岩层的邻近区域内的热膨胀。

[0329]该方法的实施方式可包括通过降低第一区域内的岩石静应力而控制通过加 热和热解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的第一区域产生的采出烃流体的组成,降低第一区 域内的岩石静应力如下进行:在第一区域之前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一个或多个 邻近区域,或者使富含有机物岩层的一个或多个邻近区域加热到比该第一区域更 大的程度,使得邻近区域内的热膨胀大于第一区域内的热膨胀。

[0330]该方法的实施方式可包括使富含有机物岩层内加热区域的加热定位、定大 小和/或定时以便改变富含有机物岩层目前或未来加热和热解区域的原位岩石静应 力,从而控制采出烃流体的组成。

[0331]一些生产过程包括在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基本上去除地层水溶性矿物之前, 原位加热包含地层烃和地层水溶性矿物的富含有机物岩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方式中,在原位加热之前不需要部分、基本上或完全去除水溶性矿物。例如,在 含有天然发生的苏打石的油页岩地层中,油页岩可以在通过溶液采矿基本上去除 苏打石之前被加热。基本上去除水溶性矿物可表示水溶性矿物的去除程度,其从 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商业溶液采矿操作中发生。基本上去除水溶性矿物可近似为 去除富含有机物岩层内烃流体生产的目标区域中存在的特定水溶性矿物总量的按 重量计5%以上。在可选实施方式中,富含有机物岩层的原位加热以热解地层烃可 以在从富含有机物岩层去除按重量计3%以上的地层水溶性矿物之前开始,可选 地,按重量计7%、按重量计10%或按重量计13%。

[0332]在采出苏打石之前加热油页岩以生产油和气的影响是将苏打石转化成更可 回收形式(碱灰),并且提供渗透性,有助于其随后的回收。水溶性矿物回收可以 在干馏油生产后就发生,或者它可以被留下几年的时期用于后面的回收。如果期 望的话,碱灰可在地表上被容易地转化回苏打石。这种转化可容易地实行使得两 种矿物可有效地互换。

[0333]在一些生产方法中,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包括通过苏打石的分解产生碱灰。 该方法可包括在地表设备中处理含水溶性矿物的含水溶液以去除一部分水溶性矿 物。该处理步骤可包括通过由于改变含水溶液的温度引起的沉淀除去水溶性矿物。

[0334]水溶性矿物可包括钠。水溶性矿物还可包括苏打石(碳酸氢钠)、碱灰(碳 酸钠)、片钠铝石(NaAl(CO3)(OH)2)或其组合。表面处理可进一步包括在地表设备 中通过与CO2反应将碱灰转化成碳酸氢钠(苏打石)。在部分或完全去除水溶性矿 物后,含水溶液可被再注入到地下地层,在那里它可以被隐蔽。该地下地层可以 与原始富含有机物岩层相同或不同。

[0335]在一些生产方法中,加热富含有机物岩层既热解至少一部分地层烃以产生 烃流体又使得在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在先结合的迁移污染物种类可以得到。迁移污 染物种类可以通过地层烃的热解形成,可以在加热后从地层本身中释放,或者可 以在加热地层后通过产生增加的渗透性而使其可接近。在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存在 的或注入其中的水或其它含水流体中,迁移污染物种类可以是可溶的。

[0336]从热解的油页岩中产生烃将一般留下一些至少部分水溶的迁移污染物种 类。取决于热解页岩油与较浅区段的水文连通性,这些成分可最后迁移到浓度上 环境不可接受的地下水中。潜在的迁移污染物种类的类型取决于油页岩热解的特 性以及正被转化的油页岩的组成。如果热解是在氧或空气不存在下进行的,污染 物种类可包括芳烃(例如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多芳烃(例如蒽、芘、萘、)、 金属污染物(例如As、Co、Pb、Mo、Ni和Zn),及其它种类诸如硫酸盐、氨、 Al、K、Mg、氯化物、氟化物和酚。如果应用氧或空气,污染物种类还可包括酮、 醇和氰化物。此外,存在的具体的迁移污染物种类可包括上述种类的任何次组或 组合。

[0337]油田开发者可以期望评估富含有机物岩层与含水层的连通性。这可以进行 以确定富含有机物岩层中的地层烃的原位热解是否可产生倾向于迁移到含水层的 迁移种类,或者其程度。如果富含有机物岩层与含水层是水文相连的,可以采取 防范措施以减少或防止在热解期间产生或释放的种类进入含水层。可选地,富含 有机物岩层可以在如本文所述热解后用水或含水流体冲洗以去除水溶性矿物和/或 迁移污染物种类。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富含有机物岩层可以与任何地下水源基本 上水文不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中,冲洗富含有机物岩层可能对于迁移污染物种类 的去除来说不是期望的,但是尽管如此对于水溶性矿物的回收来说可能是期望的。

[0338]在从富含有机物地层生产烃后,一些迁移污染物种类可保持在岩层中。在 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期望将含水流体注入到富含有机物岩层中并且使注入的含水 流体溶解至少部分水溶性矿物和/或迁移污染物种类以形成含水溶液。含水溶液然 后可通过例如溶液生产井从富含有机物岩层中采出。含水流体可进行调节以增加 迁移污染物种类和/或水溶性矿物的溶解度。调节可包括加入酸或碱以调节溶液的 pH。所得含水溶液然后可从富含有机物岩层中采出到地表进行加工。

[0339]在初始含水流体采出后,可进一步期望用含水流体冲洗熟化的富含有机物 岩石区和未熟化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含水流体可被用于进一步溶解水溶性矿物 和迁移污染物种类。冲洗可以任选地在大部分的烃流体已经从熟化的富含有机物 岩石区段采出后完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冲洗步骤可以被延迟到烃流体生产步 骤之后。冲洗可以被延迟以允许从加热步骤生成的热向更深处传递,进入周围未 熟化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段,以便将周围未熟化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段内的苏打 石转化成碱灰。可选地,冲洗可以被延迟以允许从加热步骤生成的热在周围未熟 化的富含有机物岩石区段内产生渗透性。此外,冲洗可基于碳酸氢钠、碱灰或两 者的目前和/或预测的市场价而被延迟,如本文进一步讨论的。该方法可以与本文 所讨论的本发明其它方面的任何一个进行组合。

[0340]在含水溶液冲洗后,可以期望在地表设备中处理含水溶液以去除至少一些 迁移污染物种类。迁移污染物种类可通过使用例如吸附材料、反渗透、化学氧化、 生物氧化和/或离子交换去除。这些方法的实例在本领域中都是已知的。示例性吸 附材料可包括活性炭、粘土或漂白土。

[0341]在油页岩源的某些区域中,另外的油页岩源或其它烃源可以存在于较低的 深度处。其它烃源可包括在低渗透性地层中的天然气(所谓的“致密气”)或夹带 在煤中和吸附到煤上的天然气(所谓的“煤层甲烷”)。在一些具有多个油页岩源 的实施方式中,首先开发更深的区域然后顺序地开发较浅的区域可能是有利的。 以这种方式,井不需要穿过热区域或削弱的岩石区域。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通过 钻井穿过正被用作较浅深度处页岩油开发的支柱的区域而开发较深的区域可能是 有利的。

[0342]同一区域中页岩油源和天然气源的同时开发可协作地利用某些设备和后勤 运作。例如,气体处理可以在单个工厂进行。同样,职员可以在开发中共享。

[0343]图6图解了地表设备7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所述地表设备70可被 配置来处理采出液。采出液85可以通过生产井71从地下地层84中生产,如本文 所述。采出液可包括通过本文描述的任何方法生产的任何采出液。地下地层84可 以是任何地下地层,其包括,例如,包含诸如油页岩、煤、或焦油砂中任何一种 的富含有机物岩层。生产方案可以涉及将采出液淬火72至300°F、200°F或者甚至 100°F以下的温度,在油分离器73中分离出可冷凝成分(即油74和水75),在气 体处理单元77中处理非冷凝成分76(即气)以去除水78和硫种类79,在天然气 厂81中从气体(例如丙烷和丁烷)中去除较重的成分以形成要出售的液态石油气 (LPG)80,并且在电厂88从剩余的气体83产生电能82。电能82可被用作通过 本文描述的任何方法加热地下地层84的能源。例如,电能82可以在高压例如132 kV下输入变压器86,并且在被输入到位于加热井87——其位于地下地层84中— —中的电阻加热器元件之前逐步下降至更低的电压例如6600V。以这种方式,加 热地下地层84所需的全部或部分能量可以从采出液85的非冷凝成分中产生。过 量的气体——如果有的话——可以被输出销售。

[0344]来自原位油页岩生产的采出液包含多种可以在地表设备中被分离的成分。 采出液典型地包含水、非冷凝烃烷烃种类(例如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异 丁烷)、非冷凝烃烯烃种类(例如乙烯、丙烯)、由(烷烃、烯烃、芳烃和多芳烃等) 组成的可冷凝烃种类、CO2、CO、H2、H2S和NH3

[0345]在地表设备中,可冷凝成分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和/或增加压力从非冷凝成分 中分离出来。温度降低可以利用被周围空气或可利用的水冷却的热交换器实现。 可选地,热的采出液可以通过与先前冷却的采出烃液热交换进行冷却。压力可以 通过离心式或往复式压缩机增加。可选地,或者联合地,扩散器-膨胀器装置可被 用于从气流冷凝出液体。分离可以涉及冷却和/或压力变化的几个阶段。

[0346]当降低温度或增加压力时,除了可冷凝烃外,水可以从气体中滴出。液态 水可以通过重力沉降器或离心分离器与可冷凝烃分开。破乳剂可被用于促进水分 离。

[0347]从生产的烃气中去除CO2以及其它所谓的酸气(如H2S)的方法包括使用 化学反应方法和物理溶剂方法。化学反应方法一般包括在高压和/或低温下使气流 接触胺的水溶液。这使得酸气种类与胺发生化学反应并且进入到溶液中。通过升 温和/或降压,化学反应可以被逆转并且浓缩的酸气流可以被回收。可选的化学反 应方法涉及热的碳酸盐溶液,一般为碳酸钾。热的碳酸盐溶液被再生,并且浓缩 的酸气流通过使该溶液接触气流而回收。物理溶剂方法一般涉及在高压和/或低温 下使气流接触二元醇。类似于胺方法,降压或升温允许溶剂再生以及酸气回收。 某种胺或二元醇可以在去除的酸气种类上或多或少地具有选择性。任何这些方法 的规模大小调整需要测定要循环的化学品的量、循环速率、再生所需的能量输入 以及气体化学品接触设备的尺寸和类型。接触设备可包括填料塔或多级塔板逆流 塔。这些方面中每一方面的最优尺寸调整高度取决于气体从地层中生产的速率以 及气流中酸气的浓度。

[0348]酸气去除还可以通过使用蒸馏塔而实现。这种塔可包括中间的冷冻段,其 中允许冷冻的CO2和H2S颗粒形成。冷冻的颗粒和液体的混合物向下落下进入汽 提段,其中更轻的烃气在塔内逸出并且上升。精馏段可以被提供在塔的上端以进 一步促进塔顶气流的净化。

[0349]气流的氢含量可以通过去除全部或部分氢或者通过去除全部或部分非氢种 类(例如CO2、CH4等)进行调整。分离可以利用低温冷凝、变压或变温吸附、或 选择性扩散膜实现。如果需要另外的氢,氢可以借助通过典型的水转换反应重整 甲烷而制得。

实验

[0350]加热实验是针对几个不同的油页岩样品和从详细检查的加热的油页岩中释 放的液体和气体进行的。收集的是来自科罗拉多州Piceance Basin中的Mahogany 地层的油页岩样品。一块大小大约1立方英尺的固体、连续油页岩地层是从在 Parachute Creek东面的Colony矿山位置处的小型试验矿山收集的。该油页岩岩块 被称为CM-1B。取自该岩块的岩心样品,如下列实施例所述,都取自同一地层学 层段。加热试验是利用帕尔容器(Parr vessel)进行的,所述帕尔容器型号为243HC5, 其显示在图18中并且可从Parr Instrument Company得到。

实施例1

[0351]油页岩岩块CM-1B被穿过层面取出岩心以产生直径1.391英寸并且大约2 英寸长的圆柱体。使直径大约2英寸并且5英寸长的金管7002卷缩并且插入滤网 7000以充当岩心样品7001的支撑物(图17)。重量82.46克的油页岩岩心样品7001 放置在金管7002中的滤网7000上,并且整个组件被放入帕尔加热容器中。在图 18中显示的帕尔容器7010具有565毫升的内部容积。用氩冲洗帕尔容器7010几 次,以去除室中存在的空气,并且该容器用氩加压至500psi。帕尔容器然后被置 于熔炉中,所述熔炉被设计成与帕尔容器相配合。熔炉最初在室温下并且在帕尔 容器置于熔炉中后被加热至400℃。帕尔容器的温度在大约3小时后达到400℃并 且在400℃熔炉中保持24小时。帕尔容器然后从熔炉中取出并且使其在大约16小 时的时间内冷却至室温。

[0352]室温帕尔容器被取样以获得加热实验后在容器中剩余的一部分代表性气 体。容积150毫升的小气体取样圆筒被抽空,与帕尔容器相连,并且使压强平衡。 该气体样品的气相色谱(GC)分析测试和非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GC未被 显示)产生在图19、表2和表1中显示的结果。在图19中,y-轴4000表示以微 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而x-轴4001表示以分钟(min)计的保留时间。在图 19中,峰4002表示甲烷的响应,峰4003表示乙烷的响应,峰4004表示丙烷的响 应,峰4005表示丁烷的响应,峰4006表示戊烷的响应,和峰4007表示己烷的响 应。从GC结果和所涉及的已知体积和压强,获得该气体的总烃含量(2.09克)、该 气体的CO2含量(3.35克)以及该气体的H2S含量(0.06克)。

表2

图19-实施例1-0应力-气体GC的峰和面积详细资料

  峰编号   保留时间   [min]   面积   [pA*s]   化合物   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0.910   0.999   1.077   2.528   4.243   4.922   5.022   5.301   5.446   5.582   6.135   6.375   6.742   6.899   7.023   7.136   7.296   7.383   7.603   8.138   8.223   8.345   8.495   8.651   8.884   9.165   9.444   9.557   9.650   9.714   9.793   9.852   9.914   10.013   10.229   10.302   10.577   11.252   11.490   11.567   11.820   11.945   12.107   12.178   12.308   1.46868e4   148.12119   1.26473e4   1.29459e4   2162.93066   563.11804   5090.54150   437.92255   4.67394   283.92194   15.47334   1159.83130   114.83960   1922.98450   2.44915   264.34424   127.60601   118.79453   3.99227   13.15432   13.01887   103.15615   291.26767   15.64066   91.85989   40.09448   534.44507   2.64731   32.28295   52.42796   42.05001   8.93775   4.43648   24.74299   13.34387   133.95892   2.67224   27.57400   23.41665   8.13992   32.80781   4.61821   30.67044   2.58269   13.57769   甲烷   ?   乙烷   丙烷   iC4   ?   正丁烷   ?   ?   ?   ?   iC5   ?   正戊烷   ?   ?   ?   ?   ?   ?   ?   ?   2-甲基   戊烷   ?   ?   ?   正己烷   ?   ?   ?   ?   ?   ?   ?   ?   ?   ?   ?   ?   ?   ?   ?   ?   ?

表2(续)

  峰编号   保留时间   [min]   面积   [pA*s]   化合物   名称   46   47   48   12.403   12.492   12.685   12.43018   34.29918   4.71311   ?   ?   ?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12.937   13.071   13.155   13.204   13.317   13.443   13.525   13.903   14.095   14.322   14.553   14.613   14.730   14.874   14.955   15.082   15.138   15.428   15.518   15.644   15.778   15.855   16.018   16.484   16.559   16.643   17.261   17.439   17.971   18.097   183.31729   7.18510   2.01699   7.77467   7.21400   4.22721   35.08374   18.48654   6.39745   3.19935   8.48772   3.34738   5.44062   40.17010   3.41596   3.04766   7.33028   2.71734   11.00256   5.16752   45.12025   3.26920   3.77424   4.66657   5.54783   10.57255   2.19534   10.26123   1.85618   11.4207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53]然后使帕尔容器通风以达到大气压,将容器打开,并且从金管内部和帕尔 容器底部收集液体。将水与烃层分离并且称重。收集的量记录在表1中。收集的 烃液被放在小瓶中、密封并且在光不存在下储存。在金管的壁上或帕尔容器的壁 上没有观察到固体。称重固体岩心样品并且其经测定由于加热已经损失了19.21 克。该液体的全油气相色谱(WOGC)测试产生图20、表3和表1中显示的结果。 在图20中,y-轴5000表示以微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而x-轴5001表示以分 钟计的保留时间。GC色谱图一般用标记5002显示,其中单个鉴别的峰用缩写进 行标记。

表3

图20-实施例1-0应力-液体GC的峰和面积详细资料

  峰   编号   保留时间   [min]   峰面积   [pA*s]   化合物名称   1   2.660   119.95327   iC4   2   2.819   803.25989   nC4   3   3.433   1091.80298   iC5   4   3.788   2799.32520   nC5   5   5.363   1332.67871   2-甲基戊烷(2MP)   6   5.798   466.35703   3-甲基戊烷(3MP)   7   6.413   3666.46240   nC6   8   7.314   1161.70435   甲基环戊烷(MCP)   9   8.577   287.05969   苯(BZ)

  10   9.072   530.19781  环己烷(CH)   11   10.488   4700.48291  nC7   12   11.174   937.38757  甲基环己烷(MCH)   13   12.616   882.17358  甲苯(TOL)   14   14.621   3954.29687  nC8   15   18.379   3544.52905  nC9   16   21.793   3452.04199  nC10   17   24.929   3179.11841  nC11   18   27.843   2680.95459  nC12   19   30.571   2238.89600  nC13   20   33.138   2122.53540  nC14   21   35.561   1773.59973  nC15   22   37.852   1792.89526  nC16   23   40.027   1394.61707  nC17   24   40.252   116.81663  姥鲛烷(Pr)   25   42.099   1368.02734  nC18   26   42.322   146.96437  植烷(Ph)   27   44.071   1130.63342  nC19   28   45.956   920.52136  nC20   29   47.759   819.92810  nC21   30   49.483   635.42065  nC22   31   51.141   563.24316  nC23   32   52.731   432.74606  nC24   33   54.261   397.36270  nC25   34   55.738   307.56073  nC26   35   57.161   298.70926  nC27   36   58.536   252.60083  nC28   37   59.867   221.84540  nC29   38   61.154   190.29596  nC30   39   62.539   123.65781  nC31   40   64.133   72.47668  nC32   41   66.003   76.84142  nC33   42   68.208   84.35004  nC34   43   70.847   36.68131  nC35   44   74.567   87.62341  nC36   45   77.798   33.30892  nC37   46   82.361   21.99784  nC38   总计:   5.32519e4

实施例2

[0354]除了产生的是1英寸直径的岩心外,油页岩岩块CM-1B以类似于实施例1 的方式取出岩心。参考图21,岩心样品7050大约2英寸长,并且重量为42.47克。 该岩心样品7050被置于内径1英寸、外径1.39英寸的Berea砂岩圆筒7051中。 Berea塞7052和7053被置于该组件的每一端,以使岩心样品被Berea完全包围。 Berea圆筒7051与岩心样品7050和Berea末端塞7052和7053一起被置于有槽的 不锈钢套管中并且被夹在合适的位置。样品组件7060被置于如图22中所示的装 有弹簧的微型负荷机架7061中。负荷通过上紧负荷机架7061顶部的螺母7062和 7063以压缩弹簧7064和7065而被施加。弹簧7064和7065是高温、铬镍铁合金 弹簧,当压缩时,弹簧7064和7065将400psi的有效应力传递到油页岩样品7060 上。在加热过程期间保持弹簧7064和7065的足够移动以便适应岩心样品7060的 任何膨胀。为了确保本实施例是这种情况,金箔7066被放置在装置的一个腿上以 测量移动程度。整个弹簧加载装置7061被置于帕尔容器中(图18)并且如实施例1 所述进行加热实验。

[0355]如实施例1所述,室温帕尔容器之后被取样以获得加热实验后在容器中剩 余的一部分代表性气体。气体取样、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测试和非烃气体样 品气相色谱(GC)如实施例1进行。结果显示在图23、表4和表1中。在图23 中,y-轴4010表示以微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而x-轴4011表示以分钟计的保 留时间。在图23中,峰4012表示甲烷的响应,峰4013表示乙烷的响应,峰4014 表示丙烷的响应,峰4015表示丁烷的响应,峰4016表示戊烷的响应,和峰4017 表示己烷的响应。从气相色谱结果和所涉及的已知体积和压强,该气体的总烃含 量测定为1.33克并且该气体的CO2含量为1.70克。

表4

图23-实施例2-400psi应力-气体GC的峰和面积详细资料

  峰   编号   保留时间   [min]   面积   [pA*s]   化合物   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0.910   0.999   1.077   2.528   4.240   4.917   5.022   5.298   5.578   6.125   6.372   6.736   6.898   7.066   7.133   7.293   7.378   7.598   7.758   8.133   8.216   8.339   8.489   8.644   8.878   9.184   9.438   9.549   9.642   9.705   9.784   9.843   9.904   10.004   10.219   1.36178e4   309.65613   1.24143e4   1.41685e4   2103.01929   1035.25513   5689.08887   450.26572   302.56229   33.82201   1136.37097   263.35754   2254.86621   7.12101   258.31876   126.54671   155.60977   6.73467   679.95312   27.13466   24.77329   124.70064   289.12952   19.83309   92.18938   102.25701   664.42584   2.91525   26.86672   49.83235   52.11239   9.03158   6.18217   24.84150   13.21182   甲烷   ?   乙烷   丙烷   iC4   ?   正丁烷   ?   ?   ?   iC5   ?   正戊烷   ?   ?   ?   ?   ?   ?   ?   ?   ?   2-甲基戊烷   ?   ?   ?   正己烷   ?   ?   ?   ?   ?   ?   ?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47   48   49   10.292   10.411   10.566   11.240   11.478   11.555   11.809   11.935   12.096   12.167   12.297   12.393   12.483   12.669   12.929   13.063   13.196   13.306   13.435   13.516   158.67511   2.49094   3.25252   46.79988   29.59438   12.84377   38.67433   5.68525   31.29068   5.84513   15.52042   13.54158   30.95983   20.21915   229.00655   6.38678   10.89876   7.91553   5.05444   44.42806   ?   ?   ?   ?   ?   ?   ?   ?   ?   ?   ?   ?   ?   ?   ?   ?   ?   ?   ?   ?

表4(续)

  峰   编号   保留时间   [min]   面积   [pA*s]   化合物   名称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13.894   14.086   14.313   14.545   14.605   14.722   14.865   14.946   15.010   15.075   15.131   15.331   15.421   15.511   15.562   15.636   15.771   15.848   16.010   16.477   16.552   16.635   17.257   17.318   17.433   17.966   18.090   20.61910   8.32365   2.80677   9.18198   4.93703   5.06628   46.53282   6.55945   2.85594   4.05371   9.15954   2.16523   3.03294   9.73797   5.22962   3.73105   54.64651   3.95764   3.39639   5.49586   6.21470   11.08140   2.28673   2.82284   11.11376   2.54065   14.283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56]此时,使帕尔容器通风以达到大气压,将容器打开,并且从帕尔容器内部 收集液体。将水与烃层分离并且称重。收集的量记录在表1中。收集的烃液被放 在小瓶中、密封并且在光不存在下储存。任何覆盖在装置表面或帕尔容器边上的 另外的液体用纸巾收集,并将这种收集的液体的重量加到收集的总液体上。任何 残留在Berea砂岩中的液体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并且其在总液体中所占的重量报 告在表1中。由于加热Berea砂岩圆筒和端部塞与有机物质一起明显变黑。Berea 中的有机物质不可用甲苯或二氯甲烷萃取,并且因此其经测定是由烃液的裂解形 成的焦炭。加热实验后,Berea被碾碎并且测量其总的有机碳(TOC)。该测量被 用于估计在Berea中焦炭的量以及随后估计在Berea中有多少液体已经裂解。常数 因子2.283被用于将测量的TOC转化成液体数量的估计值,其一定存在以产生在 Berea中发现的碳。这种估计的液体是在表1中显示的“推断油(inferred oil)” 值。称重固体岩心样品并且其经测定由于加热已经损失了10.29克。

实施例3

[0357]以与实施例2相似的方式对来自油页岩岩块CM-1B的岩心样品进行实验, 其中施加的有效应力为400psi。通过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和非烃气体样品气 相色谱(GC)(GC未被显示)收集和分析的气体样品的结果显示在图24、表5 和表1中。在图24中,y-轴4020表示以微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而x-轴4021 表示以分钟计的保留时间。在图24中,峰4022表示甲烷的响应,峰4023表示乙 烷的响应,峰4024表示丙烷的响应,峰4025表示丁烷的响应,峰4026表示戊烷 的响应,和峰4027表示己烷的响应。通过全油气相色谱(WOGC)分析收集和分 析的液体的结果显示在图25、表6和表1中。在图25中,y-轴5050表示以微微 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而x-轴5051表示以分钟计的保留时间。GC色谱图一般 由标记5052显示,其中单个鉴别的峰用缩写进行标记。

表5

图24-实施例3-400psi应力-气体GC的峰和面积详细资料

  峰   编号   保留时间   [min]   面积   [pA*s]   化合物   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910   0.998   1.076   2.534   4.242   4.919   5.026   5.299   5.579   6.126   6.374   6.737   6.900   1.71356e4   341.71646   1.52621e4   1.72319e4   2564.04077   1066.90942   6553.25244   467.88803   311.65158   33.61063   1280.77869   250.05510   2412.40918   甲烷   ?   乙烷   丙烷   iC4   ?   正丁烷   ?   ?   ?   iC5   ?   正戊烷

  14   15   16   17   7.134   7.294   7.379   7.599   249.80679   122.60424   154.40988   6.87471   ?   ?   ?   ?

表5(续)

  峰   编号   保留时间   [min]   面积   [pA*s]   化合物   名称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8.132   8.216   8.339   8.490   8.645   8.879   9.187   9.440   9.551   9.645   9.708   9.786   9.845   9.906   10.007   10.219   10.295   10.413   10.569   11.243   11.482   11.558   11.812   11.938   12.100   12.170   12.301   12.397   12.486   12.672   12.931   13.064   13.103   13.149   13.198   13.310   13.437   13.519   13.898   14.089   14.316   14.548   14.608   14.725   14.869   14.949   15.078   15.134   15.335   15.423   15.515   25.50270   22.33015   129.17023   304.97903   18.48411   98.23043   89.71329   656.02161   3.05892   25.34058   45.14915   48.62077   10.03335   5.43165   22.33582   16.02756   196.43715   2.98115   3.88067   41.63386   28.44063   12.05196   37.83630   5.45990   31.03111   4.91053   15.75041   13.75454   1.62203   7.97665   7.49605   4.64921   41.82572   19.01739   7.34498   2.68912   8.29593   3.93147   4.75483   40.93447   5.30140   5.79979   7.95179   1.91589   2.75893   8.64343   3.76481   3.41854   45.59035   3.73501   5.84199   ?   ?   ?   2-甲基戊烷   ?   ?   ?   正己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9   70   71   72   73   74   15.565   15.639   15.774   15.850   16.014   16.480   4.87036   5.12607   9.97469   8.00434   3.86749   9.71661   ?   ?   ?   ?   ?   ?

表5(续)

  峰   编号   保留时间   [min]   面积   [pA*s]   名称   75   76   77   78   79   16.555   16.639   17.436   17.969   18.093   30.26099   15.14775   207.50433   3.35393   3.04880   ?   ?   ?   ?   ?

表6

图25-实施例3-400psi应力-液体GC的峰和面积详细资料

  峰   编号   保留时间   [min]   峰面积   [pA*s]   化合物   名称   1   2.744   102.90978   iC4   2   2.907   817.57861   nC4   3   3.538   1187.01831   iC5   4   3.903   3752.84326   nC5   5   5.512   1866.25342   2MP   6   5.950   692.18964   3MP   7   6.580   6646.48242   nC6   8   7.475   2117.66919   MCP   9   8.739   603.21204   BZ   10   9.230   1049.96240   CH   11   10.668   9354.29590   nC7   12   11.340   2059.10303   MCH   13   12.669   689.82861   TOL   14   14.788   8378.59375   nC8   15   18.534   7974.54883   nC9   16   21.938   7276.47705   nC10   17   25.063   6486.47998   nC11   18   27.970   5279.17187   nC12   19   30.690   4451.49902   nC13   20   33.254   4156.73389   nC14   21   35.672   3345.80273   nC15   22   37.959   3219.63745   nC16   23   40.137   2708.28003   nC17   24   40.227   219.38252   Pr   25   42.203   2413.01929   nC18   26   42.455   317.17825   Ph   27   44.173   2206.65405   nC19   28   46.056   1646.56616   nC20   29   47.858   1504.49097   nC21   30   49.579   1069.23608   nC22   31   51.234   949.49316   nC23   32   52.823   719.34735   nC24   33   54.355   627.46436   nC25   34   55.829   483.81885   nC26   35   57.253   407.86371   nC27   36   58.628   358.52216   nC28

  37   59.956   341.01791   nC29   38   61.245   214.87863   nC30   39   62.647   146.06461   nC31   40   64.259   127.66831   nC32

表6(续)

  峰   编号   保留时间   [min]   峰面积   [pA*s]   化合物   名称   41   66.155   85.17574   nC33   42   68.403   64.29253   nC34   43   71.066   56.55088   nC35   44   74.282   28.61854   nC36   45   78.140   220.95929   nC37   46   83.075   26.95426   nC38   总计:   9.84518e4

实施例4

[0358]以与实施例2相似的方式对来自油页岩岩块CM-1B的岩心样品进行实验, 然而,在该实施例中施加的有效应力为1,000psi。通过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 和非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GC未被显示)收集和分析的气体的结果显示 在图26、表7和表1中。在图26中,y-轴4030表示以微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 应,而x-轴4031表示以分钟计的保留时间。在图26中,峰4032表示甲烷的响应, 峰4033表示乙烷的响应,峰4034表示丙烷的响应,峰4035表示丁烷的响应,峰 4036表示戊烷的响应,和峰4037表示己烷的响应。通过全油气相色谱(WOGC) 收集和分析的液体的结果显示在图27、表8和表1中。在图27中,y-轴6000表 示以微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而x-轴6001表示以分钟计的保留时间。GC色 谱图一般由标记6002显示,其中单个鉴别的峰用缩写进行标记。

表7

图26-实施例4-1000psi应力-气体GC的峰和面积详细资料

  峰   编号   保留时间   [min]   面积   [pA*s]   化合物   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0.910   1.000   1.078   2.541   4.249   4.924   5.030   5.303   5.583   6.131   6.376   6.740   6.902   7.071   7.136   7.295   7.381   1.43817e4   301.69287   1.37821e4   1.64047e4   2286.08032   992.04395   6167.50000   534.37000   358.96567   27.44937   1174.68872   223.61662   2340.79248   5.29245   309.94775   154.59171   169.53279   甲烷   ?   乙烷   丙烷   iC4   ?   正丁烷   ?   ?   ?   iC5   ?   正戊烷   ?   ?   ?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7.555   7.601   7.751   8.134   8.219   8.342   8.492   8.647   8.882   9.190   9.443   9.552   9.646   9.710   9.788   9.847   9.909   10.009   10.223   10.298   10.416   10.569   11.246   11.485   11.560   11.702   11.815   11.941   12.103   12.172   12.304   12.399   12.490   12.584   12.675   12.934   13.105   2.80458   5.22327   117.69164   29.41086   19.39338   133.52739   281.61343   22.19704   99.56919   86.65676   657.28754   4.12572   34.33701   59.12064   62.97972   15.13559   6.88310   29.11555   23.65434   173.95422   3.37255   7.64592   47.30062   32.04262   13.74583   2.68917   36.51670   6.45255   28.44484   5.96475   17.59856   15.17446   31.96492   3.27834   14.08259   207.21574   8.29743   ?   ?   ?   ?   ?   ?   2-甲基戊烷   ?   ?   ?   正己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7(续)

  峰   编号   保留时间   [min]   面积   [pA*s]   化合物   名称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13.151   13.201   13.312   13.436   13.521   13.900   14.090   14.318   14.550   14.610   14.727   14.870   14.951   15.080   15.136   15.336   15.425   15.516   2.25476   8.36965   9.49917   6.09893   46.34579   20.53506   8.41120   4.36870   8.68951   4.39150   4.35713   37.17881   5.78219   5.54470   8.07308   2.07075   2.67118   8.47004   ?   ?   ?   ?   ?   ?   ?   ?   ?   ?   ?   ?   ?   ?   ?   ?   ?   ?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15.569   15.641   15.776   16.558   16.641   17.437   18.095   15.853   16.016   16.482   3.89987   3.96979   40.75155   5.06379   8.43767   6.00180   7.66881   3.97375   5.68997   3.27234   ?   ?   ?   ?   ?   ?   ?   ?   ?   ?

表8

图27-实施例4-1000psi应力-液体GC的峰和面积详细资料

  峰   编号   保留时间   [min]   峰面积   [pA*s]   化合物   名称   1   2.737   117.78948   iC4   2   2.901   923.40125   nC4   3   3.528   1079.83325   iC5   4   3.891   3341.44604   nC5   5   5.493   1364.53186   2MP   6   5.930   533.68530   3MP   7   6.552   5160.12207   nC6   8   7.452   1770.29932   MCP   9   8.717   487.04718   BZ   10   9.206   712.61566   CH   11   10.634   7302.51123   nC7   12   11.   1755.92236   MCH   13   12.760   2145.57666   TOL   14   14.755   6434.40430   nC8   15   18.503   6007.12891   nC9   16   21.906   5417.67480   nC10   17   25.030   4565.11084   nC11   18   27.936   3773.91943   nC12   19   30.656   3112.23950   nC13   20   33.220   2998.37720   nC14   21   35.639   2304.97632   nC15   22   37.927   2197.88892   nC16   23   40.102   1791.11877   nC17   24   40.257   278.39423   Pr   25   42.171   1589.64233   nC18   26   42.428   241.65131   Ph   27   44.141   1442.51843   nC19   28   46.025   1031.68481   nC20   29   47.825   957.65479   nC21   30   49.551   609.59943   nC22   31   51.208   526.53339   nC23   32   52.798   383.01022   nC24   33   54.329   325.93640   nC25   34   55.806   248.12935   nC26   35   57.230   203.21725   nC27   36   58.603   168.78055   nC28   37   59.934   140.40034   nC29   38   61.222   95.47594   nC30   39   62.622   77.49546   nC31   40   64.234   49.08135   nC32   41   66.114   33.61663   nC33   42   68.350   27.46170   nC34

  43   71.030   35.89277   nC35   44   74.162   16.87499   nC36   45   78.055   29.21477   nC37   46   82.653   9.88631   nC38   总计:   7.38198e4

实施例5

[0359]以与实施例2相似的方式对来自油页岩岩块CM-1B的岩心样品进行实验; 然而,在该实施例中施加的有效应力为1,000psi。通过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 和非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GC未显示)收集和分析的气体的结果显示在 图28、表9和表1中。在图28中,y-轴4040表示以微微安(pA)计的检测器响应, 而x-轴4041表示以分钟计的保留时间。在图28中,峰4042表示甲烷的响应,峰 4043表示乙烷的响应,峰4044表示丙烷的响应,峰4045表示丁烷的响应,峰4046 表示戊烷的响应,和峰4047表示己烷的响应。

表9

图28-实施例5-1000psi应力-气体GC的峰和面积详细资料

  峰   编号   保留时间   [min]   面积   [pA*s]   化合物   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0.910   0.999   1.077   2.537   4.235   4.907   5.015   5.285   5.564   6.106   6.351   6.712   6.876   7.039   7.109   7.268   7.354   7.527   7.574   7.755   7.818   8.107   8.193   8.317   8.468   8.622   8.858   9.168   9.422   9.531   9.625   9.689   9.767   1.59035e4   434.21375   1.53391e4   1.86530e4   2545.45850   1192.68970   6814.44678   687.83679   463.25885   30.02624   1295.13477   245.26985   2561.11792   4.50998   408.32999   204.45311   207.92183   4.02397   5.65699   2.35952   2.00382   38.23093   20.54333   148.54445   300.31586   26.06131   113.70123   90.37163   694.74438   4.88323   45.91505   76.32931   77.63214   甲烷   ?   乙烷   丙烷   iC4   ?   正丁烷   ?   ?   ?   iC5   ?   正戊烷   ?   ?   ?   ?   ?   ?   ?   ?   ?   ?   ?   2-甲基戊烷   ?   ?   ?   正己烷   ?   ?   ?   ?

  34   9.826   19.23768   ?

表9(续)

  峰   编号   保留时间   [min ]   面积   [pA*s]   名称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9.889   9.989   10.204   10.280   10.397   10.551   10.843   11.231   11.472   11.547   11.691   11.804   11.931   12.094   12.163   12.295   12.391   12.482   12.577   12.618   12.670   12.851   12.929   13.100   13.198   13.310   13.432   13.519   13.898   14.090   14.319   14.551   14.612   14.729   14.872   14.954   15.084   15.139   15.340   15.430   15.521   15.578   15.645   15.703   15.782   15.859   16.022   16.489   16.564   16.648   17.269   17.445   17.925   17.979   8.54605   37.74959   30.83943   184.58420   4.43609   10.59880   2.30370   55.64666   35.46931   17.16440   3.30460   39.46368   7.32969   30.59748   6.93754   18.69523   15.96837   33.66422   2.02121   2.32440   12.83803   2.22731   218.23195   14.33166   10.20244   12.02551   8.23884   47.64641   22.63760   9.29738   3.88012   9.26884   4.34914   4.07543   46.24465   6.62461   3.92423   8.60328   2.17899   2.96646   9.66407   4.27190   4.37904   2.68909   46.97895   4.69475   7.36509   3.91073   6.22445   10.24660   2.69753   10.16989   2.28341   2.711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   18.104   11.19730   ?

表1

实施例1-5的汇总数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有效应力(psi)   0   400   400   1000   1000   样品重量(g)   82.46   42.57   48.34   43.61   43.73   样品重量损失   (g)   19.21   10.29   11.41   10.20   9.17   回收的流体:   油(g)   10.91   36.2加仑/吨   3.63   23.4加仑/吨   3.77   21.0加仑/吨   3.02   19.3加仑/吨   2.10   13.1加仑/吨   水(g)   0.90   2.6加仑/吨   0.30   1.74加仑/吨   0.34   1.7加仑/吨   0.39   2.1加仑/吨   0.28   1.5加仑/吨   HC气体(g)   2.09   683标准立方   英尺/吨   1.33   811标准立方   英尺/吨   1.58   862标准立方   英尺/吨   1.53   905标准立方   英尺/吨   1.66   974标准立方   英尺/吨   CO2(g)   3.35   700标准立方   英尺/吨   1.70   690标准立方   英尺/吨   1.64   586标准立方   英尺/吨   1.74   690标准立方   英尺/吨   1.71   673标准立方   英尺/吨   H2S(g)   0.06   0.0   0.0   0.0   0.0   回收的焦炭:   0.0   0.73   0.79   .47   0.53   推断油(g)   0.0   0加仑/吨   1.67   10.8加仑/吨   1.81   10.0加仑/吨   1.07   6.8加仑/吨   1.21   7.6加仑/吨   总油(g)   10.91   36.2加仑/吨   5.31   34.1加仑/吨   5.58   31.0加仑/吨   4.09   26.1加仑/吨   3.30   20.7加仑/吨   余量(g)   1.91   2.59   3.29   3.05   2.91

分析

[0360]通过实施例1-5描述的实验程序以及气体和液体样品收集程序获得的气体 和液体样品是通过下面的烃气体样品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非烃气体样品气 相色谱(GC)分析方法、气体样品GC峰鉴别和积分方法、全油气相色谱(WOGC) 分析方法,以及全油气相色谱(WOGC)峰鉴别和积分方法进行分析的。

[0361]对如在实施例1-5中所述的加热测试期间收集的气体样品的烃和非烃气体 进行分析,利用的是与Agilent Model 5973四极质量选择性检测器相连的Agilent Model 6890气相色谱仪。6890GC被配置有两个入口(前和后)和两个具有两个 固定体积样品环的检测器(前和后),用于样品导入。采用与GC仪器一起供应的 Chemstation软件(修订本A.03.01)进行峰鉴别和积分。对于烃气体,GC配置由下 列组成:

a)分流/无分流入口(GC的后面位置)

b)FID(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的后面位置

c)HP Ultra-2(5%苯基甲基硅氧烷)毛细管柱(两个)(25米x200μm ID),一 个引向FID检测器,另一个引向Agilent 5973质量选择性检测器

d)500μl固定体积样品环

e)六通气体取样阀

f)低温(液氮)恒温箱,具有冷却能力

g)恒温箱程序:-80℃持续2分钟,20℃/min至0℃,然后4℃/min至20℃, 然后10℃/min至100℃,保持1分钟

h)氦载气流速2.2ml/min

i)入口温度100℃

j)入口压强19.35psi

k)分流比25∶1

l)FID温度310℃

[0362]对于非烃气体(例如氩、二氧化碳和硫化氢),GC配置由下列组成:

a)PTV(可编程温度汽化)入口(GC的前面位置)

b)TCD(热导检测器)GC的前面位置

c)GS-GasPro毛细管柱(30米x0.32mm ID)

d)100μl固定体积样品环

e)六通气体取样阀

f)恒温箱程序:25℃保持2min.,然后10℃/min至200℃,保持1min。

g)氦载气流速4.1ml/min

h)入口温度200℃

i)入口压力14.9psi

j)无分流模式

k)TCD温度250℃

[0363]对于实施例1-5,包含从帕尔容器收集的气体的不锈钢样品筒(图18)被 安装有两阶段气体调节器(针对细压缩气瓶(lecture bottle)应用设计)以使气体 压强降至每平方英寸大约二十磅。隔板附件定位在调解器出口,以允许通过 Hamilton 1005型气密注射器,取出气体。隔板附件和注射器用来自不锈钢样品筒 的气体吹扫,以确保收集到代表性气体样品。气体样品然后被转移到不锈钢室(隔 板室),所述不锈钢室(隔板室)被配置有压力传感器和隔板附件。隔板室通过 不锈钢毛细管路与安装在GC上的固定体积样品环相连。隔板室和样品环被抽空大 约5分钟。抽空的隔板室然后通过关闭位于隔板室出口的针形阀而与抽空的样品 环隔离。气体样品从气密性注射器通过隔板附件导入隔板室中,并且记录压强。 抽空的样品环然后向加压的隔板室开放,并且使气体样品在样品环和隔板室之间 平衡一分钟。然后记录平衡压强,以允许在注射到GC入口之前计算在样品环中存 在的气体总摩尔数。样品环内含物然后通过氦载气扫进入口,并且基于GC恒温箱 温度程序和载气流速,通过毛细管柱中的保留时间而将成分分开。

[0364]利用鉴定的气体标准,生成将积分的峰面积与浓度相关联的校准曲线,用 于量化气体组成。对于烃气体,含有在氦基质中不同浓度(每百万份,基于摩尔) 的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和己烷混合物的标准在大气压下通过固定体积 样品环注入GC中。对于非烃气,包含单个成分的标准——即氦中的二氧化碳和天 然气中的硫化氢——在样品环中在不同压强下注入GC中以产生校准曲线。

[0365]在图16中报告的烃气体样品摩尔百分数采用下列方法获得。至少三种不同 浓度的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和己烷的气体标准在气相色谱上运行以获 得针对这些标准浓度的峰面积响应。然后在Chemstation软件内使已知浓度与各自 的峰面积响应相关联,以产生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和己烷的校准曲线。 在Chemstation中绘制校准曲线,以确保在浓度和峰强度之间良好的线性(R2> 0.98)。对于每个校准的化合物使用线性拟合,使得峰面积和摩尔浓度之间的响应 因子是Chemstation软件所测定的直线斜率的函数。Chemstation软件程序然后测定 将GC峰面积强度与每个校准化合物的摩尔数量关联的响应因子。该软件然后从响 应因子和峰面积测定每个校准化合物的摩尔数。在实施例1-5中使用的峰面积被报 告在表2、4、5、7和9中。校准曲线未测定的每个鉴定化合物(即异丁烷、异戊 烷和2-甲基戊烷)的摩尔数然后利用最接近的校准化合物(即,对于异丁烷来说 是丁烷;对于异戊烷来说是戊烷;以及对于2-甲基戊烷来说是己烷)的响应因子 乘以校准曲线未测定的鉴定化合物的峰面积与校准化合物的峰面积的比值进行估 计。图16中报告的值然后取为所有已鉴定的烃气体GC面积(即甲烷、乙烷、丙 烷、异丁烷、正丁烷、异戊烷、正戊烷、2-甲基戊烷和正己烷)总数与计算的摩尔 浓度的百分数。因此所有实验的图解的甲烷至正C6摩尔百分数不包括在表2、4、 5、7或9中所列的未鉴定的烃气体种类的摩尔份额(例如表2中的峰编号2、6、8-11、 13、15-22、24-26和28-78)。

[0366]在如实施例1、3和4描述的加热测试期间收集的液体样品按照下列方法通 过全油气相色谱(WOGC)进行分析。样品、QA/QC标准和空白(二硫化碳)在 配置有分流/无分流注射器、自动取样器和火焰离子检测器(FID)的Agilent 6890 GC 中利用Ultra 1Methyl Siloxane(甲基硅氧烷)柱(长25m,直径0.32μm,膜厚0.52 μm)进行分析。样品以分流模式注入到毛细管柱上,其分流比为80∶1。GC恒温箱 温度在20℃被恒定保持5min,以5℃·min-1的速度从20℃程序控制升温至300℃, 然后在300℃下保持30min(总运行时间=90min)。注射器温度被保持在300℃, 并且FID温度被设定在310℃。氦以2.1mL·min-1的流速被用作载气。利用随Agilent 仪器提供的Chemstation软件修订本A.10.02[1757](Agilent Tech.1990-2003)进行 峰鉴别和积分。

[0367]烃的标准混合物通过上述WOGC方法以及通过配置有分流/无分流注射器、 自动取样器和质量选择性检测器(MS)的Agilent 6890GC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平行 分析。通过从GC-MS分析每个峰的质谱进行烃化合物的鉴定。因为对于两种仪器 来说条件是相同的,因此在GC-MS上进行的峰鉴别可以被转移到在GC-FID上获 得的峰。利用这些数据,使保留时间和峰鉴别关联的化合物表被设定在GC-FID Chemstation中。该表被用于峰鉴别。

[0368]在液体样品上获得的气相色谱图(图4、9和11)利用假组分技术进行分析。 鉴定每个假组分所用的惯例是将从正构烷烃至下一个出现的正构烷烃的所有份额 积分,其中假组分由滞后洗脱的正构烷烃进行命名。例如,C-10假组分从刚过去 的正C9开始并且继续刚好经过正C10的积分获得。以这种方式获得的假组分的碳 数重量百分数和摩尔百分数值利用由Katz和Firoozabadi开发的关系式确定(Katz、 D.L.、and A.Firoozabadi、1978.Predicting phase behavior of condensate/crude-oil systems using methane interaction coefficients、J.Petroleum Technology(Nov.1978)、 1649-1655)。实施例1、3和4的假组分分析物的结果显示在表10、11和12中。

[0369]为了阐明该技术,实施例1的C10假组分的示例性假组分重量百分数计算 参考表10呈现在下面。首先,C-10假组分面积如上所述是从刚过去的正C9开始 并且继续刚好经过正C10的面积的积分获得的。C10假组分的总积分面积是 10551.700皮安秒(pAs)。总C10假组分积分面积(10551.700pAs)然后乘以C10 假组分密度(0.7780g/ml),产生8209.22pAs g/ml的″面积×密度″。类似地,确定 每个假组分和所有较轻的所列化合物(即nC3、iC4、nC4、iC5 & nC5)的峰积分 面积,并且将其乘以其各自的密度,以产生每个各自假组分和所列化合物的“面 积×密度”数。每个假组分和所列化合物的各自确定的“面积×密度”数然后相加 以确定“总面积×密度”数。实施例1的″总面积×密度”数是96266.96pAs g/ml。 C10假组分重量百分数然后通过将C10假组分“面积×密度”数(8209.22pAs g/ml) 除以“总面积×密度”数(96266.96pAs g/ml)以得到8.53重量百分数的C10假组分 重量百分数而获得。

[0370]为了进一步阐明该假组分技术,实施例1的C10假组分的示例性假组分摩 尔百分数计算参考表10呈现在下面。首先,C-10假组分面积如上所述是从刚过去 的正C9开始并且继续刚好经过正C10的面积的积分获得的。C10假组分的总积分 面积是10551.700皮安秒(pAs)。总C10假组分积分面积(10551.700pAs)然后乘 以C10假组分密度(0.7780g/ml),产生8209.22pAs g/ml的″面积×密度″。类似 地,确定每个假组分和所有较轻的所列化合物(即nC3、iC4、nC4、iC5 & nC5) 的积分面积,并且将其乘以其各自的密度以产生每个各自假组分和所列化合物的 “面积×密度”数。C10假组分“面积×密度”数(8209.22pAs g/ml)然后除以C10 假组分分子量(134.00g/mol),产生61.26pAs mol/ml C10假组分″面积×密度/分子量 ″数。类似地,每个假组分和所列化合物的“面积×密度”数然后除以这些组分或 化合物各自的分子量,以产生每个相应假组分和所列化合物的″面积×密度/分子量″ 数。每个假组分和所列化合物各自确定的″面积×密度/分子量″数然后相加以确定″ 总面积×密度/分子量″数。实施例1的总″总面积×密度/分子量″数是665.28pAs mol/ml。C10假组分摩尔百分数然后是通过将C10假组分″面积×密度/分子量″数 (61.26pAs mol/ml)除以″总面积×密度/分子量″数(665.28pAs mol/ml)以得到9.21 摩尔百分数的C10假组分摩尔百分数而获得的。

表10

实施例1的假组分-液体的GC-0应力

  组分   面积(cts.)   面积%  平均沸点(°F)   密度   (g/ml)   分子量(g/mol)   Wt.%   Mol%   nC3  41.881   0.03  -43.73   0.5069   44.10   0.02   0.07   iC4  120.873   0.10  10.94   0.5628   58.12   0.07   0.18   nC4  805.690   0.66  31.10   0.5840   58.12   0.49   1.22   iC5  1092.699   0.89  82.13   0.6244   72.15   0.71   1.42   nC5  2801.815   2.29  96.93   0.6311   72.15   1.84   3.68   假C6  7150.533   5.84  147.00   0.6850   84.00   5.09   8.76   假C7  10372.800   8.47  197.50   0.7220   96.00   7.78   11.73   假C8  11703.500   9.56  242.00   0.7450   107.00   9.06   12.25   假C9  11776.200   9.61  288.00   0.7640   121.00   9.35   11.18   假C10  10551.700   8.61  330.50   0.7780   134.00   8.53   9.21   假C11  9274.333   7.57  369.00   0.7890   147.00   7.60   7.48   假C12  8709.231   7.11  407.00   0.8000   161.00   7.24   6.50   假C13  7494.549   6.12  441.00   0.8110   175.00   6.31   5.22   假C14  6223.394   5.08  475.50   0.8220   190.00   5.31   4.05   假C15  6000.179   4.90  511.00   0.8320   206.00   5.19   3.64   假C16  5345.791   4.36  542.00   0.8390   222.00   4.66   3.04   假C17  4051.886   3.31  572.00   0.8470   237.00   3.57   2.18   假C18  3398.586   2.77  595.00   0.8520   251.00   3.01   1.73   假C19  2812.101   2.30  617.00   0.8570   263.00   2.50   1.38   假C20  2304.651   1.88  640.50   0.8620   275.00   2.06   1.09   假C21  2038.925   1.66  664.00   0.8670   291.00   1.84   0.91   假C22  1497.726   1.22  686.00   0.8720   305.00   1.36   0.64   假C23  1173.834   0.96  707.00   0.8770   318.00   1.07   0.49   假C24  822.762   0.67  727.00   0.8810   331.00   0.75   0.33   假C25  677.938   0.55  747.00   0.8850   345.00   0.62   0.26   假C26  532.788   0.43  766.00   0.8890   359.00   0.49   0.20   假C27  459.465   0.38  784.00   0.8930   374.00   0.43   0.16   假C28  413.397   0.34  802.00   0.8960   388.00   0.38   0.14   假C29  522.898   0.43  817.00   0.8990   402.00   0.49   0.18   假C30  336.968   0.28  834.00   0.9020   416.00   0.32   0.11   假C31  322.495   0.26  850.00   0.9060   430.00   0.30   0.10   假C32  175.615   0.14  866.00   0.9090   444.00   0.17   0.05   假C33  165.912   0.14  881.00   0.9120   458.00   0.16   0.05   假C34  341.051   0.28  895.00   0.9140   472.00   0.32   0.10   假C35  286.861   0.23  908.00   0.9170   486.00   0.27   0.08   假C36  152.814   0.12  922.00   0.9190   500.00   0.15   0.04   假C37  356.947   0.29  934.00   0.9220   514.00   0.34   0.10

  假C38  173.428   0.14   947.00   0.9240   528.00   0.17   0.05   总计   122484.217   100.00   100.00   100.00

表11

实施例3的假组分-液体的GC-400psi应力

  组分   面积   面积%   平均沸点   (°F)   密度(g/ml)   分子量   (g/mol)   Wt.%   Mol%   nC3  35.845   0.014   -43.730   0.5069   44.10   0.01   0.03   iC4  103.065   0.041   10.940   0.5628   58.12   0.03   0.07   nC4  821.863   0.328   31.100   0.5840   58.12   0.24   0.62   iC5  1187.912   0.474   82.130   0.6244   72.15   0.37   0.77   nC5  3752.655   1.498   96.930   0.6311   72.15   1.20   2.45   假C6  12040.900   4.805   147.000   0.6850   84.00   4.17   7.34   假C7  20038.600   7.997   197.500   0.7220   96.00   7.31   11.26   假C8  24531.500   9.790   242.000   0.7450   107.00   9.23   12.76   假C9  25315.000   10.103   288.000   0.7640   121.00   9.77   11.94   假C10  22640.400   9.035   330.500   0.7780   134.00   8.90   9.82   假C11  20268.100   8.089   369.000   0.7890   147.00   8.08   8.13   假C12  18675.600   7.453   407.000   0.8000   161.00   7.55   6.93   假C13  16591.100   6.621   441.000   0.8110   175.00   6.80   5.74   假C14  13654.000   5.449   475.500   0.8220   190.00   5.67   4.41   假C15  13006.300   5.191   511.000   0.8320   206.00   5.47   3.92   假C16  11962.200   4.774   542.000   0.8390   222.00   5.07   3.38   假C17  8851.622   3.533   572.000   0.8470   237.00   3.79   2.36   假C18  7251.438   2.894   595.000   0.8520   251.00   3.12   1.84   假C19  5946.166   2.373   617.000   0.8570   263.00   2.57   1.45   假C20  4645.178   1.854   640.500   0.8620   275.00   2.02   1.09   假C21  4188.168   1.671   664.000   0.8670   291.00   1.83   0.93   假C22  2868.636   1.145   686.000   0.8720   305.00   1.26   0.61   假C23  2188.895   0.874   707.000   0.8770   318.00   0.97   0.45   假C24  1466.162   0.585   727.000   0.8810   331.00   0.65   0.29   假C25  1181.133   0.471   747.000   0.8850   345.00   0.53   0.23   假C26  875.812   0.350   766.000   0.8890   359.00   0.39   0.16   假C27  617.103   0.246   784.000   0.8930   374.00   0.28   0.11   假C28  538.147   0.215   802.000   0.8960   388.00   0.24   0.09   假C29  659.027   0.263   817.000   0.8990   402.00   0.30   0.11   假C30  1013.942   0.405   834.000   0.9020   416.00   0.46   0.16   假C31  761.259   0.304   850.000   0.9060   430.00   0.35   0.12   假C32  416.031   0.166   866.000   0.9090   444.00   0.19   0.06   假C33  231.207   0.092   881.000   0.9120   458.00   0.11   0.03   假C34  566.926   0.226   895.000   0.9140   472.00   0.26   0.08   假C35  426.697   0.170   908.000   0.9170   486.00   0.20   0.06   假C36  191.626   0.076   922.000   0.9190   500.00   0.09   0.03   假C37  778.713   0.311   934.000   0.9220   514.00   0.36   0.10   假C38  285.217   0.114   947.000   0.9240   528.00   0.13   0.04   总计   250574.144   100.000   100.00   100.00

表12

实施例4的假组分-液体的GC-1000psi应力

  组分   面积   面积%   平均沸点   (°F)   密度(g/ml)   分子量(g/mol)   Wt.%   Mol%   nC3  44.761   0.023   -43.730   0.5069   44.10   0.01   0.05   iC4  117.876   0.060   10.940   0.5628   58.12   0.04   0.11   nC4  927.866   0.472   31.100   0.5840   58.12   0.35   0.87   iC5  1082.570   0.550   82.130   0.6244   72.15   0.44   0.88   nC5  3346.533   1.701   96.930   0.6311   72.15   1.37   2.74   假C6  9579.443   4.870   147.000   0.6850   84.00   4.24   7.31   假C7  16046.200   8.158   197.500   0.7220   96.00   7.49   11.29   假C8  19693.300   10.012   242.000   0.7450   107.00   9.48   12.83   假C9  20326.300   10.334   288.000   0.7640   121.00   10.04   12.01   假C10  18297.600   9.302   330.500   0.7780   134.00   9.20   9.94   假C11  16385.600   8.330   369.000   0.7890   147.00   8.36   8.23   假C12  15349.000   7.803   407.000   0.8000   161.00   7.94   7.14   假C13  13116.500   6.668   441.000   0.8110   175.00   6.88   5.69   假C14  10816.100   5.499   475.500   0.8220   190.00   5.75   4.38   假C15  10276.900   5.225   511.000   0.8320   206.00   5.53   3.88   假C16  9537.818   4.849   542.000   0.8390   222.00   5.17   3.37   假C17  6930.611   3.523   572.000   0.8470   237.00   3.79   2.32   假C18  5549.802   2.821   595.000   0.8520   251.00   3.06   1.76   假C19  4440.457   2.257   617.000   0.8570   263.00   2.46   1.35   假C20  3451.250   1.755   640.500   0.8620   275.00   1.92   1.01   假C21  3133.251   1.593   664.000   0.8670   291.00   1.76   0.87   假C22  2088.036   1.062   686.000   0.8720   305.00   1.18   0.56   假C23  1519.460   0.772   707.000   0.8770   318.00   0.86   0.39   假C24  907.473   0.461   727.000   0.8810   331.00   0.52   0.23   假C25  683.205   0.347   747.000   0.8850   345.00   0.39   0.16   假C26  493.413   0.251   766.000   0.8890   359.00   0.28   0.11   假C27  326.831   0.166   784.000   0.8930   374.00   0.19   0.07   假C28  272.527   0.139   802.000   0.8960   388.00   0.16   0.06   假C29  291.862   0.148   817.000   0.8990   402.00   0.17   0.06   假C30  462.840   0.235   834.000   0.9020   416.00   0.27   0.09   假C31  352.886   0.179   850.000   0.9060   430.00   0.21   0.07   假C32  168.635   0.086   866.000   0.9090   444.00   0.10   0.03   假C33  67.575   0.034   881.000   0.9120   458.00   0.04   0.01   假C34  95.207   0.048   895.000   0.9140   472.00   0.06   0.02   假C35  226.660   0.115   908.000   0.9170   486.00   0.13   0.04   假C36  169.729   0.086   922.000   0.9190   500.00   0.10   0.03   假C37  80.976   0.041   934.000   0.9220   514.00   0.05   0.01   假C38  42.940   0.022   947.000   0.9240   528.00   0.03   0.01   总计   196699.994   100.000   100.00   100.00

[0371]TOC和生油岩评价仪(Rock-eval)测试是在来自油页岩岩块CM-1B的样品 上进行的,该样品在与通过实施例1-5中所述帕尔加热方法测试的样品相同的地质 学区间获得。这些测试产生21%的TOC以及872mg/g-toc的生油岩评价仪含氢指 数。

[0372]下述TOC和生油岩评价仪程序针对在实施例1-5中描述的帕尔加热测试后 剩余的油页岩样品进行。结果显示在表13中。

[0373]上述生油岩评价仪热解分析采用下列步骤进行。生油岩评价仪热解分析利 用Delsi生油岩评价仪II仪器在校准岩石标准(IFP标准#55000)、空白和样品上 进行。岩石样品在装载到生油岩评价仪坩埚之前被碾碎、微粉化和风干。25与100 mg之间的粉末状岩石样品被装载到坩埚中,这取决于该样品总有机碳(TOC)含 量。在每天开始时运行两个或三个空白以净化该系统并且稳定温度。两个或三个 重量为100+/-1mg的IFP校准标准#55000的样品被运行以校准该系统。如果生油 岩评价仪Tmax参数在这些标准上是419℃+/-2℃,就对样品进行分析。该标准也 在每10个样品之前和之后运行以监控该仪器的性能。

[0374]生油岩评价仪热解技术涉及在惰性(氦)气氛中将粉末状岩石样品速度程 序化加热至高温以及表征从化学键的热断裂所产生的产物。在将样品导入后热解 烘箱在300℃下等温保持三分钟。在该阶段产生的烃通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进行检测,产生S1峰。热解烘箱温度然后以25℃/分钟的梯度升高至550℃,其中 烘箱被等温保持一分钟。在该步骤期间产生的烃由FID进行检测并且产生S2峰。

[0375]含氢指数(HI)是通过将S2峰(表示为mg/g岩石)归一化成重量百分数TOC (独立确定的总有机碳)计算的,如下:

HI=(S2/TOC)*100

其中HI被表示为mg/gTOC

[0376]总有机碳(TOC)通过适合于地质学样品的熟知方法进行确定,即所存在的任 何碳酸盐岩石通过酸处理接着是剩余物质燃烧而被去除,以产生并测量CO2形式 的有机基碳。

表13

帕尔加热测试后油页岩样品的TOC和生油岩评价仪结果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TOC(%)   12.07   10.83   10.62   11.22   11.63   HI(mg/g-toc)   77   83   81   62   77

[0377]实施例1-5的API比重通过估计所收集的液体的室温比重(SG)进行估计, 并且结果被报告在表14中。API比重通过应用下式从确定的比重中估计:

API比重=(141.5/SG)-131.5

[0378]每种液体样品的比重利用下列步骤进行估计。空的50μl Hamilton Model 1705气密性注射器在Mettler AE 163数字天平上称重以测定空注射器重量。该注 射器然后通过将该注射器填充一定体积的液体而被加载。记录下注射器中液体的 体积。然后称量加载的注射器。液体样品重量然后通过将加载的注射器测量重量 减去测量的空注射器重量进行估计。比重然后通过将液体样品重量除以液体样品 所占的注射器体积进行估计。

表14

来自实施例1-5的液体样品的估计API比重

  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API比重   29.92   30.00   27.13   32.70   30.00

[0379]上述的方法对于在科罗拉多州的Piceance盆地中回收烃方面可具有价值。 一些人已经评估出,在美国西部的一些油页岩沉积物中,每地表英亩可以回收高 达1百万桶油。一项研究已经估计在Piceance盆地的油页岩地层中含苏打石部分 内的油页岩资源在适当的位置具有四千亿桶页岩油。总的来说,仅仅在Piceance 盆地可存在高达1万亿桶页岩油。

[0380]本发明的某些特征就一组数值上限和一组数值下限进行了描述。应当理解, 除非另外指明,通过这些极限值的任何组合形成的范围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尽管 按照美国实践,一些从属权利要求具有单一从属关系,但这些从属权利要求中任 一项的每个特征可以与从属于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独立权利要求的其它从属权利要 求中一项或多项的每一个特征进行组合。

[0381]尽管显然的是对本文描述的发明进行了充分计算以实现上面提到的益处和 优点,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易于进行修改、变化和改变,而不脱离其精神。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