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对应关系的更新方法及其设备和系统

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对应关系的更新方法及其设备和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更新方法及其设备和系统,本发明方法中,终端和系统服务器中分别保存有系统服务器为终端分配的终端标识;终端接收系统服务器发送的消息后,将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该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进行比较,当两者不一致时,向系统服务器反馈用于表示所述终端解析得到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不一致的失败响应消息,其中携带所述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以便系统服务器能够对该系统服务器中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进行更新。采用本发明,可针对终端不具备对本地用户标识变化的情况进行检测或上报的能力时,系统服务器可及时更新网络侧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570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18750.3

  • 申请日2008-08-20

  • 分类号H04W88/02(20090101);H04W88/18(20090101);

  • 代理机构11291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魏杉

  • 地址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31: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5-15

    授权

    授权

  • 2010-04-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88/02 申请日:200808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2-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终端反馈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的方 法、系统服务器更新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对应关系的方法,及其终端设备、系 统服务器和对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更新的系统。

背景技术

终端标识用于标识终端设备,如终端序列号(该序列号可由16位的数字 或大写字母表示,其中,第1位表示终端分类,第2~4位表示终端提供商,第 5~8位表示终端型号,第9~10位表示时间戳,第11~16位表示终端号),是网 络侧分配的,并在终端发起终端标识获取过程时发送给终端保存的。用户标识, 如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er,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符),是 电信运营商为入网用户分配的唯一标识用户的号码。用户标识通常配置于终端 的用户识别模块(如SIM卡或UIM卡)中。终端管理服务器与终端基于用户 标识进行交互。

通常当终端第一次接入终端管理服务器进行使用时,终端会发起终端标识 获取过程。终端标识的获取过程为:终端发送终端标识获取消息到网络侧的终 端管理服务器,终端管理服务器为该终端分配终端标识,并将分配的终端标识 与该获取消息中携带的用户标识建立对应关系,终端管理服务器将分配的终端 标识返回给终端,终端保存该终端标识,并保证掉电不易失。通过终端标识的 获取过程,终端管理服务器和终端上都保存有一致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 应关系。

一些终端在检测到本终端换卡(如SIM卡或UIM卡)后,可将新的终端 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通知终端管理服务器以便更新网络侧保存的终端 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由于某些终端没有检测换卡的能力或没有上报换 卡的能力,当终端换卡后,无法通过终端上报消息的方式向终端管理服务器同 步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这样就会造成终端管理服务器保存的终端 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导致终端管理服务器向终端 发送的消息不能发送到实际需要接收的终端上,可能会造成很多不可预料的后 果。例如:

配置有用户标识A的SIM卡从终端a更换到终端b,而终端管理服务器上 保存的依然是用户标识A和终端标识a的对应关系。当终端管理服务器欲向用 户标识A对应的终端a发送参数配置消息时,实际上与用户标识A对应的终 端b将接收到该消息,并进行参数配置,从而造成参数配置错误,如将不是本 终端上的业务系统地址(配置参数的一种)配置成本终端的业务系统地址,造 成业务无法正常交互。当终端管理服务器欲向用户标识A对应的终端a发送升 级消息时,实际上与用户标识A对应的终端b将接收到该消息,并进行客户端 软件或对实现终端管理的软件的升级,如果下发的对实现终端管理的软件或客 户端软件与终端b的对实现终端管理的软件或客户端软件不一致,则会造成终 端b的对实现终端管理的软件或客户端软件不能正常使用。

综上,目前某些终端不能将本机上用户标识变化情况向终端管理服务器上 报,导致终端管理服务器上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 影响移动通信业务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标识的反馈方法及其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 术中当网络侧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与终端实际保存的不一 致时,网络侧无法获知该情况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标识的反馈方法中,终端和系统服务器中分别保 存有系统服务器为终端分配的终端标识,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终端接收系统服务器发送的、指示终端进行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作 的消息,其中携带所述系统服务器保存的、与所述终端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 标识;

终端将所述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该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进行比较,当 两者不一致时,向所述系统服务器反馈所述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系统服务器发送的、指示终端进行与终端本地的 配置相关的操作的消息,其中携带所述系统服务器分配并保存的、与所述终端 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

终端标识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消息接收模块接收的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 识,与本终端保存的、所述系统服务器为所述终端分配的终端标识进行比较;

业务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标识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生 成承载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的消息;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业务处理模块生成的所述消息。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终端在收到系统服务器发送的指示终端进行与 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作的消息后,将该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该终端保 存的终端标识进行比较,当不一致时,向系统服务器反馈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 识,因而在终端没有检测本终端用户标识变化的能力或没有主动上报终端本地 用户标识变化的能力的情况下,可通过在接收系统服务器的消息后,将消息中 携带的终端标识与本地保存的终端标识进行比较,并在不一致时,将该终端实 际保存的终端标识发送到系统服务器。通常情况下,网络侧可以基于终端发送 的消息获取到与该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因而,系统服务器既可以收到终端上 报的终端标识,也可以获取到与该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与现有技术相比,实 现了基于网络侧发送的消息进行终端标识与用户标识对应关系的检测,并且也 为网络侧更新终端标识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提供了可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更新方法、系统服务器 和对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更新的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侧因无法 获得终端主动上报的用户标识更换的信息,而导致网络侧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 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更新方法中,终端和系统服务 器中分别保存有用户标识和系统服务器为终端分配的终端标识及其对应关系,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系统服务器向终端发送指示终端进行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作的消 息,其中携带所述系统服务器保存的、与所述终端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标识;

所述系统服务器接收终端返回的、表示所述终端从接收的所述消息中解析 得到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不一致的消息,其中携带所述终端保 存的终端标识;

所述系统服务器根据与所述终端返回的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和该消息中 携带的终端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系统服务器保存的相应的终端标识 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服务器,包括:

消息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指示终端进行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 作的消息,其中携带所述系统服务器分配并保存的、与所述终端的用户标识对 应的终端标识;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根据所述指示终端进行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 关的操作的消息返回的消息;

消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消息接收模块接收的消息的消息类型;

更新模块,用于当所述消息判断模块判断出的消息类型为表示所述终端从 接收的消息中解析得到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保存的、所述系统服务器为本终 端分配的终端标识不一致的消息时,根据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和该消息中 携带的终端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系统服务器保存的相应的终端标识 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更新的系统,包括:系统 服务器和终端,终端和系统服务器中分别保存有用户标识和系统服务器为终端 分配的终端标识及其对应关系,其中:

系统服务器,用于向终端发送指示终端进行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作 的消息,其中携带所述系统服务器保存的、与所述终端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 标识;还用于接收终端根据所述消息返回的、表示所述终端从接收的消息中解 析得到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不一致的消息,并根据与该消息对 应的用户标识和该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系统服务 器保存的相应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终端,用于接收系统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消息,将该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 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进行比较,当两者不一致时,向所述系统服务器发送 表示所述终端从接收的消息中解析得到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 不一致的消息,其中携带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当系统服务器向终端发送指示终端进行与终端本地 配置相关操作的消息,并接收到终端返回的、表示所述终端解析得到的终端标 识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不一致的消息后,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 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对系统服务器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 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进行更新,从而实现了当终端不具备用户标识变化的检测能 力与上报能力时,在由系统服务器发起的消息交互过程中,可根据终端实际保 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更新系统服务器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 标识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更新方法、系统服务器 和对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更新的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网络侧因无法 获得终端主动上报的用户标识更换的信息,而导致网络侧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 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更新方法中终端和系统服务 器中分别保存有用户标识和系统服务器为终端分配的终端标识及其对应关系,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系统服务器接收终端发送的、请求进行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作的消 息,其中携带所述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

所述系统服务器将所述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 识两者的对应关系,与所述系统服务器保存的相应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 应关系进行比较,在被比较的两者不一致时,根据所述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 和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系统服务器保存的相应 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服务器,包括:

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请求进行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 操作的消息,其中携带所述终端保存的、所述系统服务器为该终端分配的终端 标识;

消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消息接收模块接收的消息的消息类型;

标识比较模块,用于当所述消息判断模块判断出的消息为请求进行与终端 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作的消息时,将该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与该消息对应 的用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与所述系统服务器保存的相应的终端标识和用户 标识的对应关系进行比较;

更新模块,用于当所述标识比较模块的比较结果为不一致时,根据所述请 求进行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作的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与该消息对 应的用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系统服务器保存的相应的终端标识和 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更新的系统,包括:系统 服务器和终端,终端和系统服务器中分别保存有用户标识和系统服务器为终端 分配的终端标识及其对应关系,其中:

终端,用于向系统服务器发送请求进行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作的消 息,其中携带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

系统服务器,用于将接收的所述请求进行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作的 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与所述系 统服务器保存的相应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进行比较,当被比较的 两者不一致时,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的对 应关系,更新所述系统服务器保存的相应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当系统服务器从终端接收到请求进行与终端本地的 配置相关的操作的消息后,判断终端发送的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与该消息 对应的用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与系统服务器保存的信息是否一致,在不一 致的情况下,进行更新处理,从而实现了当终端不具备用户标识变化的检测能 力与上报能力时,在由终端发起的消息交互过程中,可根据终端实际保存的终 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更新系统服务器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 对应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现消息交互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管理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管理服务器发起的消息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由终端发起的消息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管理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消息交互的系统架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终端侧和网络侧。终端侧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1,网络侧包括终端管理服务器 (以下简称管理服务器)2。终端1和网络侧(通常在管理服务器2中)分别 保存有管理服务器2为终端分配的终端标识。管理服务器2提供的管理功能可 由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物理设备实现,也可将管理功能集成在现网中的物理设备 上实现。终端1和管理服务器2之间可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对终端的管理功能。 主要的管理功能包括对终端进行参数配置或升级(包括对实现终端管理的软件 的升级或应用软件升级)等。

网络侧还可包括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网 关3。WAP网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用于当终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2的消 息以GPRS方式承载时,由WAP网关获取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并添加到 终端发送的消息中,并发送到管理服务器2。

为了保证终端1中的用户标识更换(如通过更换终端的SIM卡)后,终端 1能够对管理服务器2发送的管理消息进行正确处理,本发明实施例在终端1 中增加了终端标识判断功能。当终端接收来自于管理服务器2的消息时,比较 其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本机上存储的终端标识是否一致,从而可根据判断结果 进行相应处理,包括:当两者一致时,根据管理消息按照常规流程处理;当两 者不一致时,指示管理服务器2更新网络侧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 关系。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增加了终端标识判断功能的终端的结构示意 图,如图所示,该终端包括消息接收模块11、终端标识比较模块12、业务处 理模块13和消息发送模块14,其中:

消息接收模块11,负责接收来自管理服务器2的消息,该消息可以是管理 服务器2指示终端进行管理操作的消息,如指示进行软件升级或参数配置的消 息;

终端标识比较模块12,负责对消息接收模块11接收的消息中携带的终端 标识进行验证和判断,包括:验证终端标识的合法性,以及比较消息接收模块 11接收的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是否一致;

业务处理模块13,负责根据终端标识比较模块12的比较结果执行相应的 业务逻辑,包括:当比较结果为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 识一致时,根据接收的消息执行管理操作;当比较结果为两者不一致时,生成 消息以承载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或承载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 (如通过短消息的消息头承载),并提交给消息发送模块14,生成的消息可以 用来表示终端从接收的消息中解析出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不 一致。业务处理模块13可按照终端标识比较模块12根据比较结果所发送的相 应指示进行上述处理;

消息发送模块14,负责将业务处理模块13生成的消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 2,以便管理服务器2根据该消息更新网络侧的该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 关系。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在管理服务器2中增加了消息判断功能以及终端标 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的更新功能。该管理服务器的结构可如图3所示,该 管理服务器2包括:消息接收模块21、消息发送模块(图中未示出)、消息判 断模块23、更新模块24和业务处理模块25。如果终端标识与用户标识及其对 应关系信息存储在该管理服务器中,则该管理服务器还包括用于存储终端标识 与用户标识及其对应关系信息的存储模块(图中未示出)。网络侧保存的终端 标识与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信息,可以文件形式或数据库形式存储。其中:

消息发送模块,负责向终端发送消息,该消息可以是管理服务器2指示终 端进行管理操作的消息,如指示进行软件升级或参数配置的消息;

消息接收模块21,负责接收终端发送的消息;

消息判断模块23,负责判断消息接收模块21接收的消息的消息类型,如, 是否是表示终端从接收的消息中解析出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 不一致的消息;

更新模块24,当消息判断模块23的判断结果为接收的消息是表示终端从 接收的消息中解析出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不一致的消息时,负 责根据该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 更新网络侧保存的相应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该管理服务器还包括标识比较模块26。当消息判断模块23判断接收到的 消息是终端请求管理操作的消息(如管理请求消息)时,标识比较模块26负 责比较消息接收模块21接收的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 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与网络侧保存的相应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是否一致;当不一致时,更新模块24根据管理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 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更新网络侧保存的相应的终端标识 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地,还可由业务处理模块25根据该管理请求 消息以及相应的业务逻辑进行业务处理;当一致时,业务处理模块25根据接 收到的管理请求消息以及相应的业务逻辑进行业务处理,如下发管理任务(包 括升级或参数配置)。

上述标识比较模块26可根据判断结果分别向更新模块24和业务处理模块 25发送相应的指示,使更新模块24和业务处理模块25根据接收到的指示进行 相应处理。

该管理服务器2还可包括标识验证模块27,该模块负责在消息判断模块 23判断接收到的消息是上述失败响应消息或管理请求消息等消息时,验证接收 到的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是否合法(如是否是网络侧分配的终端标识)。当 验证为合法时,指示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后续处理,如:对于上述失败响应消 息,指示更新模块24进行更新操作;对于管理请求消息,指示标识比较模块 26进行判断操作;否则,按照系统设定的方式处理,如丢弃该消息。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终端和管理服务器,终端与管理服务器进行 消息交互的过程可如图4和图5所示。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向终端发起的消息交互过程,结 合图3,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管理服务器2向目标用户下发管理任务时,根据网络侧保存的 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获取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及其对应的终端标 识,并根据获取到的用户标识向目标用户发送消息,指示终端1进行管理操作, 其中携带目标用户的终端标识。

本步骤中,管理服务器2发送的消息可以是参数配置消息,也可以是软件 升级消息,或其它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作消息。所述消息通过管理服务 器2的消息发送模块发送。

步骤402、与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1接收管理服务器2发送的 消息。

本步骤中,由于终端1和管理服务器2之间的消息交互是基于用户标识进 行的,因此,当前与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终端1在判断接收的消息中携带的用 户标识与本终端所保存的用户标识一致时,通过消息接收模块11接收该消息。

步骤403、终端1解析出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判断解析出的终端标识 与该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根据设定的业务逻辑进行终 端管理操作,否则执行步骤404。

本步骤中,终端1中的终端标识比较模块12解析出终端标识并进行判断, 并在判断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不一致时,指示业务处理模块13生成表示 终端标识错误的失败响应消息;否则,指示业务处理模块13根据接收到的管 理消息对本终端进行管理操作。失败响应消息中可通过失败原因标识或约定的 消息类型标识,来指示失败原因是由于终端从管理服务器接收的消息中解析出 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不一致。判断解析出的终端标识与该终端 保存的终端标识是否一致,也可以理解为判断解析出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 对应关系与该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是否一致,只不过在 具体实现过程中,仅比较终端标识是否一致就可以了,因为终端和管理服务器 之间是基于用户标识进行交互的,因此终端解析出的用户标识和终端侧保存的 用户标识是一致的。

步骤404、终端1向管理服务器2回复失败响应消息,其中携带终端1保 存的终端标识。

步骤405、管理服务器2接收终端1发送的失败响应消息。

步骤406、管理服务器2判断接收到的消息是否是表示终端标识错误的失 败响应消息,若是,则执行步骤407;否则,根据消息类型以及对应的业务逻 辑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可包括:若是其它原因的失败响应消息或成功响应消 息,则执行后续业务逻辑或结束本流程;若是管理请求消息,则可参照图5所 示的相应流程进行处理。

本步骤中,管理服务器2的消息接收模块21接收到终端1发送的消息后, 由消息判断模块23根据该消息的消息类型标识或失败原因标识判断该消息是 否是终端返回的表示终端标识错误的失败响应消息,如果是,则指示标识验证 模块27验证终端标识是否合法,否则指示业务处理模块25根据接收到的消息 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过程。

步骤407、管理服务器2验证解析出的终端标识是否合法,若合法,则执 行步骤408;否则,丢弃该消息。

步骤408、管理服务器2根据接收到的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 的对应关系,更新网络侧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本步骤中,更新模块24根据消息判断模块23的指示进行更新操作时,可 采取以下方式(为描述方便,将终端返回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分别记为终端 标识A、用户标识b):

方式一:分别将网络侧中保存的终端标识A和对应的用户标识的关系记 录,以及用户标识b与对应终端标识的关系记录,都标记为无效或删除,并保 存终端标识A和用户标识b的对应关系记录。

方式二:在网络侧中保存的包含终端标识A或用户标识b的两条对应关系 记录中,将其中一条记录更新为终端标识A和用户标识b的对应关系记录,将 另一条标记为无效或删除。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列举了两种可能的更新操作方式,但本发明的更新 操作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方式,只要将终端返回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保存为 该终端标识和该用户标识唯一有效的对应关系记录的实现方式,都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流程中,由终端发送的、承载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消息,也可以是 其它类型的消息,如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可用于指示终端接收到的终端标识 与终端本地保存的终端标识不一致,也可用于指示管理服务器根据终端发送的 终端标识和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更新网络侧保存的该终 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相应的,管理服务器判断出该消息类型后,更 新网络侧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通过图4所示的消息交互流程可以看出,当终端更换SIM或UIM卡但没 有检测换卡能力或没有上报换卡能力而导致网络侧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 识的对应关系与实际不符时,终端在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用于指示进行管理操 作的消息后,不象现有技术一样直接进行相应的管理操作,而是将其中的终端 标识与本终端上保存的终端标识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结果一致的情况下才进 行相应的管理操作,从而保证由正确的终端执行管理操作。另外,在比较结果 不一致的情况下,向网络侧发送本终端的终端标识,从而使网络侧进行更新, 保证网络侧后续下发的管理任务可由正确的终端执行。

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向管理服务器发起的消息交互过程,结 合图3,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终端1向管理服务器2发送请求进行管理操作的消息,如管理 请求消息,或其它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作的消息(如查询终端本地的配 置参数),其中携带该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

本步骤中,终端1的业务处理模块13生成管理请求消息,并将该消息通 过消息发送模块14发送到管理服务器2。可通过约定的消息类型标识来表示消 息类型。

步骤502、管理服务器2接收终端1发送的消息。

步骤503、管理服务器2判断接收的消息是否是管理请求消息,若是,则 执行步骤504;否则,根据消息类型以及对应的业务逻辑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 可包括:若是成功响应消息或管理操作失败的失败响应消息,则执行后续业务 逻辑或结束本流程;若是原因为终端从管理服务器接收的消息中解析出的终端 标识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不一致的失败响应消息(或其它消息,如指示消 息),则可参照图4所示的相应流程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由于接收到的是管理请求消息,则执行后续步骤504。

步骤504、管理服务器2判断接收的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是否合法,如 果合法,则执行步骤505;如果非法,则丢弃该消息。

本步骤中,管理服务器2中的消息接收模块21接收终端1发送的消息, 由标识验证模块27验证该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指 示标识比较模块26比较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两 者的对应关系,与网络侧保存的相应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是否一 致。

步骤505、管理服务器2比较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与该消息对应的用 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与网络侧保存的对应关系记录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 则执行步骤506;否则,执行步骤507。

本步骤中,当管理服务器2中的标识比较模块26判断消息中携带的终端 标识和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与网络侧存储的相应记录一 致时,指示业务处理模块25根据接收到的消息进行相应处理;如果不一致, 则指示更新模块24进行更新操作,并指示业务处理模块25根据接收到的消息 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

步骤506、管理服务器2根据接收到的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与该消息 对应的用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对网络侧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 关系进行更新,并执行步骤507。具体更新过程同图4中的更新过程。

步骤507、管理服务器2根据接收到的消息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

通过图5所示的消息交互流程可以看出,当终端更换SIM或UIM卡但没 有检测换卡能力或没有上报换卡能力而导致网络侧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 识的对应关系与实际不符时,网络侧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消息后将其中的终端 标识和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与网络侧保存的相应记录进 行比较,在比较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下,根据接收到的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 与该消息对应的用户标识两者的对应关系,更新网络侧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 的对应关系,从而可及时更新网络侧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保证 网络侧后续发送的管理任务可由正确的终端执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2中也可以不包含消息判断模块 23,如图6所示。对于接收到的消息中携带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消息,该管 理服务器都要在标识验证模块27进行终端标识合法性验证通过后,通过标识 比较模块26进行判断,即,比较终端发送的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对应的 用户标识与网络侧保存的信息是否一致,当不一致时,通过更新模块24实现 对网络侧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的更新操作,此外,根据消息 类型的不同,如对于管理请求消息,还有可能进一步通过业务处理模块25进 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当一致时,对于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的消息,如管理请求 消息,还要通过业务处理模块25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

相应的,在终端与管理服务器的信息交互流程中,管理服务器2对接收到 的消息(如用于表示终端解析得到的终端标识与本终端保存的终端标识不一致 的失败响应消息或管理请求消息等)不判断消息类型,只要接收到的消息中携 带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就解析出消息中携带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并与网 络侧保存的相应的终端标识和对应的用户标识进行比较,当两者不一致时,对 网络侧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进行更新操作;当两者一致时以及在更新操 作之后,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管理服务器中的标识验证模块27,以及对应的终端标识 合法性验证过程是可选的。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是以终端管理服务器与终端的消息交互流程为例进 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实施例,如,业务系统的服务器与终 端的消息交互流程也可以与此类似。

例如,某些业务流程中需要业务系统的服务器指示终端进行某种操作(如 对应用进行升级或更新,或者其它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作),或者终端 需要请求业务系统的服务器进行某种操作(如对应用进行升级或更新,或者其 它与终端本地的配置相关的操作),此时的消息交互流程可采用与上述实施例 类似的处理过程,终端与业务系统的服务器的结构也分别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终 端与终端管理服务器的结构类似,从而当终端不具备用户标识变化的检测能力 与上报能力时,可根据终端实际保存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更新 网络侧的终端标识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以保证业务顺利进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 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 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