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压密注浆的注浆头

用于压密注浆的注浆头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压密注浆的注浆头,包括中空的钻杆和设置于钻杆一端的钻头,所述钻杆的一侧设有至少3个喷射孔,所述喷射孔相对钻头从近到远间隔排列,在所述钻杆外壁上对应于各个喷射孔的位置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喷射孔的直径,各喷射孔的出口位于所述凹槽内。本发明将注浆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跑浆问题,不仅节约了浆料,而且具有良好的注浆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140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10181262.1

  • 发明设计人 程月红;陈赟;牛洁雯;王国佐;

    申请日2009-07-21

  • 分类号E02D3/12(20060101);E02D15/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2103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陶海锋

  • 地址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澄阳路8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18: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4-27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E02D3/1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07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1-04-06

    授权

    授权

  • 2010-0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2-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喷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密注浆的注浆头,属于桩基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难度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也成为社会大众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据统计调查,世界各国的各种工程事故中,因地基问题造成的工程事故的比例最大,这突显出地基与建筑物的密切关系。为了提高地基的强度,需要对地基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在对地基进行防渗加固处理时,常常采用或者配合使用压密注浆的施工方式。现有的注浆头参见附图1所示,主要包括钻杆1和钻头2,所述钻杆的下端设有一个限位销3,钻头顶部设有钢环4,钻头通过钢环挂在限位销上。使用时,当钻杆被打入土体时,钻头端部与杆体处于相互挤压状态,而当注浆时,两者在压力的作用下被浆液冲开,浆液即可从杆体流入需要加固或防渗的土体中,起到将土体均匀加固或防渗的作用。

然而,采用上述结构的注浆头进行施工时,浆液是从钻杆底部向四周喷出的,即片状出浆,跑浆问题严重,特别是对于砂土、粉土及人工填土地基而言,跑浆问题特别突出,大大影响了注浆效果,同时水泥浆的使用量浪费过大。另一方面,由于是四周喷射,无法控制注浆的方向,不能实现区域注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压密注浆的注浆头,以将注浆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跑浆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压密注浆的注浆头,包括中空的钻杆和设置于钻杆一端的钻头,所述钻杆的一侧设有至少3个喷射孔,所述喷射孔相对钻头从近到远间隔排列,在所述钻杆外壁上对应于各个喷射孔的位置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喷射孔的直径,各喷射孔的出口位于所述凹槽内。

上文中,所述钻杆是内部具有通孔的中空管结构,所述喷射孔与通孔连通,以使得浆料依次通过钻杆通孔、喷射孔排出。所述喷射孔从上到下大致呈直线排列,且位于钻杆的一侧,因而能限定区域注浆,形成防渗帷幕,减小了浆料偏漏,从而有效的控制了跑浆问题;各喷射孔的上下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也可以将喷射孔设置成一二一的上下排列方式。所述环形凹槽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喷射孔的堵塞,在实际使用时,在凹槽内设置一个橡胶圈包裹着喷射孔,防止在钻杆打入地下的过程中土体堵塞喷射孔,注浆时,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加,浆料会冲破橡胶圈流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射孔的孔径在5~9mm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射孔的内径从钻杆内壁至钻杆外壁逐渐增大,形成扩散状结构。因而在注浆时增加扩散面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射孔的内径在钻杆内壁处为5毫米至7毫米,在钻杆外壁处为7毫米至9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射孔相对钻头从近到远成组排列,每组位于同一环状位置处,每组喷射孔为1~3个,相邻组间距离为40毫米至80毫米。

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各组喷射孔的组间间距相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钻杆上的各组喷射孔均位于相对钻杆截面中扇形角不大于90度的同一扇形面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钻杆(1)和钻头(2)螺纹连接。即可以在钻杆的底部设置外螺纹,钻头设置配合的内螺纹,由此,加工时,可以分别加工钻杆和钻头,钻杆可采用管状材料制作,便于加工制造。

所述钻杆的顶部还设有内螺纹,以方便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在钻杆的一侧设置了间隔排列的喷射孔,注浆时将喷射孔朝着需要注浆的方向,因而限定了区域注浆,形成防渗帷幕,减小了浆料偏漏,从而有效的控制了跑浆问题,不仅节约了浆料,而且具有良好的注浆效果。

2.本发明在各个喷射孔的位置设置了环形的凹槽,使各喷射孔的出口位于所述凹槽内,在实际使用时可在凹槽内设置橡胶圈包裹着喷射孔,因而防止在钻杆打入地下的过程中土体堵塞喷射孔,而在加压喷射时,橡胶圈被冲开,实现注浆,由此避免了喷射孔的堵塞,保证了使用效果。

3.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背景技术中注浆头的剖视图;

附图2是背景技术中注浆头的另一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附图5是图4的A部放大图。

其中:1、钻杆;2、钻头;3、限位销;4、钢环;5、喷射孔;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3~5所示,一种用于压密注浆的注浆头,包括中空的钻杆1和设置于钻杆一端的钻头2,所述钻杆1的一侧设有7个喷射孔5,所述喷射孔5相对钻头从近到远间隔排列,分成5组,每组分别包括1至2个喷射孔,在所述钻杆外壁上对应于各组喷射孔的位置设有环形的凹槽6,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喷射孔的直径,深度为1至2毫米,各喷射孔的出口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喷射孔位于钻杆的一侧,因而能限定区域注浆,形成防渗帷幕,减小了浆料偏漏,从而有效的控制了跑浆问题;各喷射孔的上下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孔的内径从钻杆内壁至钻杆外壁逐渐增大,形成扩散状结构。喷射孔的内径在钻杆内壁处为6毫米,在钻杆外壁处为8毫米。相邻各组喷射孔的组间间距相等,为60毫米,如图3所示。所述钻杆1和钻头2螺纹连接。在钻杆的底部设置外螺纹,钻头设置配合的内螺纹,便于加工制造。

上文中,所述钻杆是内部具有通孔的中空管结构,所述喷射孔与通孔连通,以使得浆料依次通过钻杆通孔、喷射孔排出。所述环形凹槽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喷射孔的堵塞,在实际使用时,在每个凹槽内设置一个橡胶圈包裹着喷射孔,防止在钻杆打入地下的过程中土体堵塞喷射孔,注浆时,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加,浆料会冲破橡胶圈流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