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病人沐浴贴膜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病人沐浴贴膜

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沐浴贴膜属于医疗领域中的一种保护性用品,特别涉及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病人沐浴贴膜。具有筒状体结构,由聚氨酯透明薄膜所构成;在桶状体的上下两端具有竖向的长方形的开口,在桶状体的上下两端的内边缘处沿其圆周均匀涂有压敏胶,胶面由离型纸覆盖;在竖向的长方形的开口的内侧一边也均匀涂有压敏胶,胶面由离型纸覆盖。此项技术经临床证明,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生产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观,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179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12818.4

  • 申请日2009-07-29

  • 分类号A61F5/00;

  • 代理机构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李洪福

  • 地址 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街6号大连大学中山医院肿瘤2科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14: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9-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F5/00 授权公告日:20120627 终止日期:20140729 申请日:200907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6-27

    授权

    授权

  • 2010-03-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1-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沐浴贴膜属于医疗领域中的一种保护性用品,特别涉及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病人沐浴贴膜。

现有技术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技术操作也在不断的更新。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简称PICC置管术)已经广泛应用与临床,给病人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能安全的输注刺激性药物,尤其适用于肿瘤科反复化疗的患者及病情不稳定需要随时、长期用药的患者,由于PICC管价格不菲,留置时间长(可长达1年之久),PICC管通过皮下穿刺点经由即肘部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达到上腔静脉,并将导管另一端长约5cm连接管,固定于前臂。病人留置PICC管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留置时间长,保护病人的血管,减少病人的痛苦。但是,病人长期留置导管给病人洗浴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避免局部透水而致穿刺处感染等并发症,长期以来,病人只能擦澡,尤其夏天,病人不能洗澡,感觉更是烦躁不安,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研制一种适用于PICC置管病人,穿刺部位处外连接管在淋浴时,可以用于防水侵害的保护器具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来解决了长期PICC置管病人淋浴问题,提供了一种PICC管穿刺部位及外导管的固定防水保护贴,既能在淋浴时观察导管情况又能防止被水浸湿。本发明具有使用安全可靠、防水性能好、一次性使用卫生清洁、柔软舒适、更换方便等特点。

本发明所述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病人沐浴贴膜,其特征在于:具有筒状体结构,由聚氨酯透明薄膜所构成;在桶状体的上下两端具有竖向的长方形的开口,在桶状体的上下两端的内边缘处沿其圆周均匀涂有压敏胶,胶面由离型纸覆盖;在竖向的长方形的开口的内侧一边也均匀涂有压敏胶,胶面由离型纸覆盖。具体本发明由聚氨酯透明薄膜制成,两端通透的筒状体的结构尺寸为筒体长度为320毫米-370毫米、筒体直径为110毫米-150毫米,在桶状体的上下两端具有竖向的长方形的开口的结构尺寸为上下长度为50毫米-70毫米、宽度7毫米-13毫米。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PICC管穿刺部位及外导管的固定防水保护贴,既能在淋浴时观察导管情况又能防止被水浸湿,保证了PICC穿刺部位及外导管长期固定在较好的卫生环境中,以防感染,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本发明是通过在病人PICC穿刺部位及外导管周围用一层透明聚氨酯薄膜,四周内侧沿外缘向内涂压敏胶,胶面由离型纸覆盖而实现,具有使用安全可靠、防水性能好、一次性使用卫生清洁、柔软舒适、更换方便等特点。此项技术经临床证明,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生产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观,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有三张附图,其中:

附图1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病人沐浴贴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病人沐浴贴膜产品模拟图。

附图3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病人沐浴贴膜后效果模拟图。

图中:1筒状体塑料薄膜、2上端竖向的长方形开口、3上端的内边缘处、4上端长方形的开口的内侧、5下端的竖向的长方形开口、6下端的内边缘处、7下端长方形的开口的内侧、8压敏胶、9离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其结构是在筒状体塑料薄膜1的上下两端开有上端竖向的长方形开口2和下端的竖向的长方形开口5,在筒状体塑料薄膜1的上端的内边缘处3和下端的内边缘处6分别涂有压敏胶8,在胶面上由离型纸9覆盖。在上端长方形的开口的内侧4和下端长方形的开口的内侧7的一面均涂有压敏胶8,在胶面上由离型纸9覆盖。例如制造一个直径130mm,高度350mm两端通透的透明聚氨酯的筒状体。首先在桶状体的上下两端,沿其端部分别开有一个长60mm、宽10mm长方形的口。然后沿聚氨酯膜内侧外缘向内涂宽度为10mm压敏胶8,胶面由离型纸9覆盖并在薄膜的上下两端进行相同处理。同时于聚氨酯薄膜外壁开口的一边内侧处涂抹宽度为10mm高度为70mm“L”型压敏胶,胶面由离型纸9覆盖并在薄膜筒的上下两端进行相同处理。然后,于聚氨酯薄膜内壁沿剪切处涂抹宽度为10mm高度为70mm压敏胶8,胶面由离型纸9覆盖并在薄膜筒的上下两端进行相同处理。

使用:淋浴前1、选择合适规格的保护膜,然后将PICC外套管固定牢靠,2、将保护膜撑开套在置入PICC侧手臂处,适当调整位置,使需保护部位靠近PICC穿刺中心,同时注意保护好外导管。3、确定好保护膜的位置后,将近肘部保护膜内侧离型纸揭开,同时注意保持位置。将薄膜压敏胶8涂层尽可能贴紧皮肤,完成黏贴一周后,揭开U形缺口周围离型纸9,然后将U型底部薄膜成一定角度向左折叠,然后拉紧薄膜将其余部分继续黏贴完毕。4、近腕端保护膜操作与上述方法相同。另外,操作时要注意适当排出保护膜内气体。以肘部可以进行适当活动为宜5、上述操作完成后应检查密闭性,用手适当挤压保护膜腔内残余空气,确认粘贴紧密。6、淋浴后将其揭下弃去即可,这方法既方便,又实用,切实解决了近十年来PICC置管病人长期以来不能洗澡淋浴的困扰,提高了PICC置管病人的生活质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