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胆囊胆道疾病的中药制剂

治疗胆囊胆道疾病的中药制剂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胆囊胆道疾病的中药制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柴胡1-2份、五灵脂1-2份、醋金铃子1-2份、黄芩1-2份、蓬术1-2份、胡桃米1-2份、虎杖1-2份、三棱1-2份、冰糖5-6份、蒲公英5-6份、粉丹皮1-2份、山楂5-6份和元胡5-6份。优选水丸剂。本发明对胆系炎症及结石形成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治疗疗程短,疗效高,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5794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马有奎;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16082.8

  • 发明设计人 马有奎;

    申请日2009-06-24

  • 分类号A61K36/902;A61K9/20;A61P1/16;A61K35/24;A61K31/7016;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6100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燕崖乡偏良山村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57: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8-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2 授权公告日:20110615 终止日期:20120624 申请日:200906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6-15

    授权

    授权

  • 2010-0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11-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胆囊胆道疾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胆囊胆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特征是持续性的中上腹或右上腹撑胀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嗳气返酸、进食油炸或高脂肪食物可引起症状加剧。胆囊或胆管内的浓稠粘液或结石梗阻胆管时可造成上述症状加剧或剧烈胆绞痛。胆汁返流可引起反流性胃炎,长期的胆汁淤积,化学性质成分改变可形成结石、黄疸。浓稠胆汁或结石梗阻胆管、胆囊可致压力增大、膨胀,血管及淋巴受压,导致组织坏死、坏疽,甚至穿孔。

胆道系统感染和胆石症的发生与精神因素、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虫积有关,这些因素使机体机能失调,造成肝胆系统神经、血管、肌肉、腺体功能紊乱影响肝胆分泌及运动机制时,则胆汁淤积、管壁充血淤血,胆汁化学性质改变,可沉积、凝固。

胆道系统的炎症和结石互为因果,临床症状基本相似其病理机制主要是胆汁淤积、管道梗阻、淤血。共有临床特征是发热、黄疸、上腹痛,可借助B超进行临床鉴别。

中医认为胆为“中精之府”,“通降”失司、气滞血瘀则痛,胆汁逆溢则身目发黄,湿热内蕴则发烧。

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是采用抗感染和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能杀死细菌、抑制细菌繁殖,但无促进脏器血液循环,无利胆退黄、无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所以易反复发作。手术治疗痛苦大、费用高、禁忌症多,适用于胆系大型结石、胆系坏死、坏疽及穿孔等急重病例。治已病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胆囊胆道疾病的中药制剂,对胆系炎症及结石形成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本发明一种治疗胆囊胆道疾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柴胡1-2份、五灵脂1-2份、醋金铃子1-2份、黄芩1-2份、蓬术1-2份、胡桃米1-2份、虎杖1-2份、三棱1-2份、冰糖5-6份、蒲公英5-6份、粉丹皮1-2份、山楂5-6份和元胡5-6份。

本发明可以制成中药学上可接受的各种制剂,优选水丸剂(又称化胆丸)。制作方法为常规的中药制作方法:精选以上药料,按炮制规范进行炮制,粉碎为细末,过200目筛,加适量水、赋形剂搅拌均匀,制成直径6mm水丸,烘干即可。

性状:黑褐色水丸,味苦涩,略带芳香。

功能: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凉血解毒、舒肝健脾、活血化淤、利水消肿。明显促进胆汁分泌,加速胆汁排泄,促进脂肪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与吸收,促进肝脏血液循环和细胞代谢,利胆溶石,松弛胆道扩约肌以利结石排出,解痉止痛。

适应症: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汁淤积、胆囊壁增厚、胆汁反流、胆管阻塞、胆囊积水积脓;胰腺炎所造成的上腹撑胀疼痛、恶心呕吐、口苦咽干、食少纳怠、黄疸、小便溲赤、厌油腻等。

用量:成人每次七克,重症病例可加服三克,一日两次,儿童酌减。三十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即可见效。

用法:温开水吞服。

不良反应:少见。偶见口干、便秘、腹泻,停药后自行消失。

药理分析:

黄芩: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含黄芩素、贝加因、黄芩宁。清热、镇静、护肝利胆、降压、抗菌、抗病毒、抗真菌,黄芩素有清热作用,贝加因有明显的利尿作用,黄芩甲醇有保肝作用。

胡桃米:补肾壮阳,纳气定喘,润肠通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含亚油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β谷甾醇、多种微量元素,其作用机制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促使胆固醇在肝内降解,临床验证有溶石作用。

冰糖:清热、滋润、护肝、调味。

柴胡:发散解表、舒肝解郁、升壮阳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含柴胡皂甙元,柴胡皂甙A、B、C、D,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香豆精和植物甾醇,有明显的清热镇痛、护肝利胆作用。

醋铃子:理气开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含川楝素、苦楝子酮、脂苦楝子酮等,能阻断神经与肌肉接头间的传递。

虎杖(紫金龙):活血化淤、祛风胜湿、利胆退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含大黄素、大黄素-8-GS甙、大黄酚、大黄酸、鞣质、β谷甾醇、氨基酸、多糖甲盐。护肝利尿、抗菌消炎、降低肝脏内脂化合物和血清中游离脂肪酸,降低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五灵脂:活血化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树脂,能缓解平滑肌痉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有抗菌、抗溃疡、利肝保肝作用。

蓬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含挥发油、姜黄素、去氢姜黄酮等,蓬术中的姜黄酮有明显的抗菌护肝作用。

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含挥发油、有机酸、生物碱。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痈排脓、清肝降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含有丹皮酚、芍药甙、植物甾醇、鞣质等,有显著的清热和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有清热、止痛、降温、止痉作用。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含山楂酸、绿原酸、咖啡酸、枸椽酸等有机酸,还含有黄酮类、甙类、糖类、维生素等。药理研究表明,促进脂肪代谢分解,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降脂、抗菌、抗氧化、利尿,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胆固醇沉淀,溶解胆固醇结石。

元胡:活血、行气、止痛,主要用于气血淤滞诸痛症。本品辛散通温,“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近代临床用治多种内脏痉挛性或非痉挛性疼痛,均有较好疗效。

化胆丸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与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改善胆汁成分,促进胆道血液循环,增强胆道系统应急能力,降低胆汁粘稠度,减少胆道梗阻,降低结石形成几率,对胆系炎症及结石形成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治未病态势。化胆丸配方独特,疗程短,疗效高,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易于临床推广。以胆系炎症、胆汁淤积、胆囊壁增厚、胆汁返流、胆囊积水积脓、胆管阻塞和泥沙样结石排出效果显著,大于1cm的结石排出效果不佳,行激光碎石后效果最好。

疗效判断:(1)治愈:症状消失,结石排出(结石≤1cm者),B超结石声影消失。(2)好转: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部分结石排出,B超仍见结石阴影。(3)无效:症状无改善,结石无排出。

结果:临床治疗120例。男37例,女83例,年龄35-75岁,病程6个月-30年。其中胆囊炎63例,胆囊炎并发结石38例,胆囊摘除者3例,胆囊壁增厚者1例,胆汁返流者15例。全部病例均经B超确诊。三十天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即可见效,一般经过1~2个疗程。总有效率96%,治愈率76%,无效2例,占1.7%,以胆系炎症、胆汁淤积、胆囊壁增厚、胆汁返流、胆囊积水积脓、胆管阻塞和泥沙样结石排出效果显著,大于1cm的结石排出效果不佳,行激光碎石后效果最好。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耿某某,女,75岁,有胆道取石和胆囊摘除术史,手术2年后,上腹撑胀疼痛,昼轻夜重,向肩背部放射,厌油腻,苔黄腻,脉弦,右上腹部压痛及轻度肌紧张。服用化胆丸15天,症状明显缓解,连续服用45天,症状消失。

病例2、患者马某某,男,48岁,上腹部撑胀疼痛,阵发性加剧,辗转多家医院,服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B超检查显示胆囊壁增厚,服用化胆丸7天后,症状开始缓解,共服药30天,症状消失,随访三年无复发。

病例3、患者耿某某,女,52岁,就诊时间2005年12月,两年前行胆管取石和胆囊摘除术,两年半后,患者又感觉上腹撑胀疼痛,食欲不振,恶心,进食油腻食物病情加重,疼痛昼轻夜重,早晨起床前疼痛明显,起床活动后减轻,病人自述前病复发。服用化胆丸10天,症状开始缓解,共服药45天,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各中药原料的份数均为重量份。其中实施例2为最佳实施例。

实施例1:

柴胡1份、五灵脂1份、醋金铃子2份、黄芩2份、蓬术2份、胡桃米1份、虎杖1份、三棱1份、冰糖5份、蒲公英6份、粉丹皮1份、山楂5份、元胡6份。

由以上中药原料制成水丸。

实施例2:

柴胡2份、五灵脂2份、醋金铃子1份、黄芩1份、蓬术1份、胡桃米2份、虎杖2份、三棱2份、冰糖6份、蒲公英5份、粉丹皮2份、山楂6份、元胡5份。

由以上中药原料制成水丸。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