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容纳热交换器流体的箱以及制造这种箱和热交换器的方法

用于容纳热交换器流体的箱以及制造这种箱和热交换器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上的热交换器(1)的容纳冷却介质的箱,所述包括两个侧箱壁(22,24或22a,24a)、两个正箱壁(26,28或26a,28a)、一个盖板(18或18a)和一个与盖板相对的管板(20或20a),在所述管板中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固定管、特别是连接管例如扁平管的开口(60)。按照本发明,管板(20或20a)和两个正箱壁(26,28或26a,28a)中的至少一个,是通过一种成型方法形成的一体的成型件。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10-05

    授权

    授权

  • 2009-12-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9-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纳热交换器流体的箱以及制造这种箱和热交换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EP 1 139 054 B1公开了一种用于容纳热交换器流体的箱。

所公开的箱具有一个管板以及位于这个管板对面的盖板,所述管板带有用于固定连接管或扁平管的固定槽。这个盖板与两个正箱壁一体成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成本低、易于制造的流体箱。

该目的由具有各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用于容纳热交换器流体的箱和热交换器,以及制造这种容纳流体的箱以及热交换器的方法实现。

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是优选的实施形式和改型。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涉及按照发明的用于容纳热交换器流体的箱,以及按照发明的制造这种箱的方法,并涉及按照发明的热交换器。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容纳流体的箱,其中,流体优选为冷却介质,因此,箱在下文中也被称为冷却介质箱,但箱不应仅仅局限为冷却介质箱。

冷却介质箱优选地用于特别是汽车上的热交换器,它具有两个侧箱壁、两个正箱壁、一个盖板和一个管板。

所述的正箱壁、所述的侧箱壁、管板和盖板优选地形成冷却介质箱的内腔的边界。

按照本发明,作为冷却介质箱,管板和两个正箱壁中的至少一个、优选为两个是一个通过一种成型方法形成的一体的成型件。

此外,侧箱壁中的一个、优选为两个可以是所述通过成型方法形成的一体式成型件的附加的组成部分。

另外,在冷却介质箱上,正箱壁彼此相隔一定距离,优选地,相互平行,特别是垂直于箱或冷却介质箱的纵向。因此,相应地侧箱壁则是优选地沿着冷却介质箱的纵向布置。盖板和管板也是优选地相互间隔一定距离。

这种成型方法特别优选为一种拉伸法,特别是一种深拉伸法,和/或一种液压成型法和/或一种模压法。

管板优选为拱形。

在管板中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管特别是连接管的固定开口。例如,所述管可以是扁平管,并且是管—翅片芯体的组成部分。此外,可在管板中为每个单独的管设有一个单独的开口,但也可以设有一个大面积的开口,用于固定管—翅片芯体的所有管。

至少一个正箱壁可特别优选地具有一个折叠或弯折线,正箱壁可沿着这条线折叠或弯折。

这条折叠或弯折线可在这至少一个正箱壁的一个指定的高度范围内延伸,特别是垂直于管板的纵向。

这个指定的高度处于一个或接近一个由侧箱壁的底边决定的平面内。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位于折叠或弯折线下方的、至少一个正箱壁的的第一区域被拉伸成型,特别是深拉伸成型,和/或位于折叠或弯折线上方的、至少一个正箱壁的的第二区域沿着这条线折叠或者弯折。

可替代的方案是余下的高度可被盖板部件填满。

在另一个替代的实施形式中,至少一个正箱壁在整体上或完全的通过拉伸成型,特别是深拉伸成型。

至少一个正箱壁也可优选地具有至少一个优选地布置在侧面和/或设置成一定角度的支架和/或组装件。这至少一个支架和/或组装件可成一定角度,以使其基本上平行于一个侧箱壁,和/或与一个侧箱壁相交,优选地通过钎接连接。

在成型件中,在管板和至少一个正箱壁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可形成至少一个、优选为两个基本上为三角形的切口。它们的目的是使一体的成型件的加工、特别是弯折或翻折或折叠变得简单。

在盖板中可形成一个凹部,优选地以凹槽(bead)的形式出现,或者成型一个凹槽(bead)或槽,其垂直于盖板的纵向,并延伸进入到箱壁、优选为冷却介质箱的两个正箱壁中的一个之中。

特别优选的是所述盖板设有多个这种凹部。举例来说,可在盖板中为每个正箱壁设有一个这种凹部。盖板的凹部以非断裂的形式形成。

此外,作为替代或者补充,一个隔板可装在盖板的凹部中,这个隔板将冷却介质的内腔分隔成子腔。,在这里要指出的为简便起见,下面要提及的“凹部”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是指设有多个凹部,即为冷却介质箱的正箱壁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凹部。

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盖板的横断面为U形,这样就形成了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法兰,它们通过它们之间的连接段即盖板主体相连。这个U形可以由例如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段形成。经过倒圆的形状也是优选的。

盖板在插入到冷却介质箱上时,可以使法兰从外面扣在冷却介质箱的侧箱壁上。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支架从U形上的法兰(也被成为支腿)上延伸出来,它们优选为弧形。这些支架优选地扣在冷却介质箱的侧箱壁上。在这里,盖板在插入到冷却介质箱中时,可优选地使法兰沿着背朝冷却介质箱管板的方向从连接段突出来,并在其沿着这个方向的端部处与支架相连,所述支架向外弯曲,从而从外部扣在冷却介质箱的侧箱壁上。沿着冷却介质箱的纵向,在盖板上优选地设有多个间隔一定距离的支架。

在按照发明的、制造容纳热交换器流体如冷却介质的箱的方法中,特别是在制造如发明所述的冷却介质箱的方法中,箱的内腔由箱壁、特别是由两个侧箱壁、两个正箱壁、一个盖板和一个与盖板相对的管板限定边界。

为了制造这种箱,一个具有管板和至少一个正箱壁的一体式部件,通过分离法、特别是冲裁法制成。

这种一体式部件可优选地包括管板和两个正箱壁,特别是在进一步的补充中还包括两个侧箱壁。

按照发明,为了制造冷却介质箱,一体式部件通过一种成型方法进一步加工,所述方法优选为一种拉伸法,特别是一种深拉伸法,和/或一种液压成型法和/或一种模压法,在这个过程中,至少一个正箱壁,特别的是两个正箱壁(在一体式部件具有两个正箱壁的情况下)被部分成型。

接着,一体式的部件与形成箱的内腔边界的另一个部件或其它若干部件优选地通过钎接相连接形成冷却介质箱。

在制造过程中,至少一个正箱壁、特别是两个正箱壁可优选地在整体上或完全通过上述成型法形成。

至少一个正箱壁、特别是两个正箱壁也可通过这种成型法形成,但只达到部分高度,剩余的高度可通过折叠或弯折形成。

热交换器,特别是汽车上的冷却器,具有一个管—翅片芯体和一个如发明所述的箱或冷却介质箱,其中,管—翅片芯体中的管插入到箱的管板中。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a中是典型的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它作为冷却器,包括一个典型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容纳流体的箱,它在这里是一个冷却介质箱;

图1b是如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的俯视图;

图1c是如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的侧视图;

图2a中是如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的一个单元,它具有两个侧箱壁、两个正箱壁和一个管板,图是两个侧箱壁中的一个的俯视图;

图2b是如图2a所示的单元中管板的俯视图;

图2c是如图2a所示的单元中的两个侧箱壁中的另一个的俯视图;

图2d是沿图2b中的A-A线的局部截面图;

图2e是图2a所示实施形式的右侧截面图;

图2f是图2b中的B-B线的截面图;

图3a是根据发明的箱的盖板的一个典型实施形式的侧视图,其中,盖板的实施形式优选地用于图1a到3k中所示的实施形式;

图3b是图3a中所示的盖板的俯视图;

图3c是如图3a所示盖板的、从斜下方看的立体图;

图3d是沿图3a中的C-C线的截面图;

图3e是沿图3b中的D-D线的局部截面图;

图3f是沿图3b中的E-E线的截面图;

图3g是沿图3a中的F-F线的截面图;

图3h是沿图3a中的G-G线的截面图;

图3i是如图3a所示的盖板中带有支架的一段的、从斜上方看的视图;

图3k是图3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典型的、根据发明的箱的局部视图,并且图4所示的实施形式也可用于图1a到3k所示的实施形式;

图5是如图4所示的实施形式的俯视图;

图6是典型的、根据发明的冷却介质箱的立体图,并且图6所示的实施形式也可用于图1a到3k所示的实施形式;

图7a到7d是盖板—箱连接的详图;

图87a到8d是盖板—箱连接的详图;

图9是盖板—箱连接的详图;

图10是盖板—箱连接的详图;

图11是盖板—箱连接的详图;

图12是盖板—箱连接的详图;

图13a到13c是箱的视图;

图14a到14c是盖板的视图;

图15是热交换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到图5中是根据发明的热交换器1的典型实施形式,它包括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容纳流体的箱。这个用于容纳流体的箱优选为冷却介质箱,因此,下面为了方便起见将其称为冷却介质箱。

热交换器1具有第一冷却介质箱10和与该第一冷却介质箱10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二冷却介质箱12,以及一个管—翅片芯体14,它布置在冷却介质箱10、12之间。

管—翅片芯体14具有多个平行的连接管,在这个实施例中它们是扁平管。在这些连接管之间形成了管的间隙,翅片以公知的方式—垂直于它们的纵向—布置在这些间隙中,即管—翅片芯体可被空气沿垂直于由管的布置所形成的平面的方向穿流。

管—翅片芯体14的连接管的第一端部分别插入到第一冷却介质箱10中,其第二端部则插入到第二冷却介质箱12中。

冷却介质箱10、12分别具有第一单元16或16a,以及各自的盖板18或18a。

第一单元16或16a在与盖板18或18a相对的一侧具有一个管板20或20a。此外,第一单元16、16a具有第一侧箱壁22或22a、与第一侧箱壁22、22a相对的第二侧箱壁24、24a,第一正箱壁26或26a,其限定了冷却介质箱10或12内腔边界的沿纵向(由双箭头30所示)的第一个定位,以及形成第一冷却介质箱10或第二冷却介质箱内腔边界的(沿纵向30的)另一个相对的定位的第二正箱壁28或28a。侧箱壁22、24或22a、24a及管板20或20a也形成冷却介质箱10或12的内腔的边界。

此外,盖板18或18a也形成冷却介质箱10或12的内腔的边界。

在这个如图1a到5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有所的不同的是,热交换器1(也可被称为或设计成冷却器)在功能上分为两个(子)冷却器或(子)热交换器。为此,从纵向30看,在两个冷却介质箱10、12中的同样高度处分别设有一个垂直于纵向30的隔板32或34。也可在冷却介质箱10、12的不同高度处设有其它的、沿纵向30布置的隔板(图中未示),它们使冷却介质出现蛇形的折流。

典型的是,图1a中的上部子冷却器是高温冷却回路的组成部分,下部子冷却器38是低温冷却回路的组成部分。

主端口40或42分别接入到第一冷却介质箱10或第二冷却介质箱12中,在这里,冷却介质可通过主端口40、42中的一个进入到上部子冷却器36中,而冷却介质又可通过端口40、42中的另一个从上部子冷却器36流出。

下部子冷却器38以相同的方式具有一个连通第一冷却介质箱10中的端口44以及一个连通到第二冷却介质箱12中的端口46,在这里,冷却介子也通过端口44、46中的一个进入到下部子冷却器38中,又可通过端口46、44中的另一个从这个下部子冷却器38中流出。

此外,在第一冷却介质箱10区域设有一个排流塞48,用于排放冷却介质。在第一冷却介质箱10区域,这里为上端部区域,还设有端口50,用于加入冷却介质和/或排气。

图1b是如图1a所示的实施形式的俯视图。

1c是如图1a所示的实施形式的左侧视图。

图2a是2f是第一冷却介质箱10或第一冷却介质箱10的第一单元16的不同视图。

图2a和2c是从外部看侧箱壁22或24的俯视图。图2b是从外部看管板20的俯视图。

从图2a和2c可清楚地看出,管板20为波浪形。

从图2b清楚地看出,在管板中设有槽形的开口,用于固定管—翅片芯体14的扁平管。

如同图1a,从图2a和2c可清楚地看出,侧箱壁22、24上远离管—翅片芯体14的一端基本上为直的,并且在布置着主端口的区域形成突起。

因为主端口40的尺寸相应较大,所以要特别地设有突起。

从图2a和2c中可清楚地看出,隔板32并没有延伸到侧箱壁22、24上远离管—翅片芯体的一端。但是,这个隔板32将冷却介质箱10的内腔62分成两个子腔64、66。

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图2a到2f中未示的盖板插到第一单元16中时,基本上紧贴在隔板32上。

图2d是沿图2b中的A-A线的局部截面图。图2e是图2a所示的实施形式的侧视图或从右边看的相应截面图。图2f是沿图2b中的B-B线的截面图。从这里可以看出,管板20为拱形。

从图2d可以看出,沿纵向30为波浪形并且在侧箱壁22、24之间为拱形的管板通过它的波浪形为管—翅片芯体14的扁平管形成了导入斜面。槽60在这里基本上布置在波浪形的峰谷位置,如图所示的外侧。此外,通过波浪结构还在管板区域达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

从图2d可以看出,在管板20和正箱壁26或28之间的过渡区域68具有一件式结构,并在过渡中与正箱壁26或28的下部26-2或28-2成为一体。

正箱壁26或28的下部26-2或28-2沿图2e和2f中的虚线画出的弯折线或折叠线26-3或28-3与正箱壁26或28的上部26-1或28-1相区分。

通过附图中虚线画出的区域70示意地表示,在完全加工的范围内,正箱壁26、28的上部26-1、28-1沿着弯折线/折叠线26-3、28-3向上折叠或向上弯曲而成。

在这里举例来说,正箱壁26、28的上部26-1、28-1弯曲时顶在一个限位上或者顶在一个端面上、特别是侧箱壁22、24的一个端面上。

此外,从图2c和图2d还可看出,正箱壁26、28或者正箱壁26、28的敞开的上部26-1、28-1在它们靠近侧箱壁22、24的端部区域分别具有位于侧面的支架或直立组装件72。

支架72沿着纵向30或者沿侧箱壁22、24远离正箱壁26、28的方向或从正箱壁26、28的上部26-1、28-1突出,并通过例如钎料涂覆的方式钎接在侧箱壁22或24的外侧或内侧上。

替代的方案可以是,这种支架72分别设在侧箱壁22和24上的相应位置处,然后将支架弯曲,使它们插入正箱壁平面的方向,并与相应的正箱壁26、28或正箱壁26、28上相应的上部26-1、28-1钎接,优选地通过钎料涂覆。

图3a到3k中是典型的冷却介质箱10的盖板。

其中,图3a是盖板18的侧视图,图3b是盖板18的顶视图,图3c是从下面看的盖板18的立体图,图3d是沿图3a中的C-C线的截面图,图3e是沿图3b中的D-D线的局部截面图,图3f是沿图3b中的E-E线的截面图,图3g是沿图3a中的F-F线的截面图,图3h是沿图3a中的G-G线的截面图。

图3i是图3a中所示的盖板在布置于支脚端部的支架区域的俯视的透视图。图3k是图3a中的区域80的局部放大图。

沿纵向30看,盖板具有一个基本为U形的横断面,这可从图3c、3d、3f、3g、3h和3i中看出。

这个U形接近于矩形,由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支脚82、84(也可被称为法兰)和一个将两个支脚连接起来的连接段86形成。

盖板18插入第一单元16上远离管板20的一侧,从而使连接段86面对管板,而支脚82、84沿着背朝管板的方向从连接段86中伸出。

从U形轮廓的支脚82、84延伸出若干支架88。

在这个实施例中,这些支架88为弧形。支架88从支脚82、84上远离连接段86的一端向外延伸,优选地呈弧形。但支架88也可以不是弧形,而是呈弯曲的形状。

侧箱壁22、24的端部插入到支架88中。侧箱壁22、24可以在这些支架区域与盖板18钎接,尤其是通过钎料涂覆。盖板被优选地钎接在第一单元上,从而形成密封的连接,其中,可优选地采用钎料涂覆的方法。

沿纵向30看,支架88相互之间隔开,从而沿着纵向30在支脚82、84上相邻的支架88之间形成无支架的区域。支架88在支脚82、84为连续的,使得盖板可由一块金属板材制成。

由于端口40的尺寸,盖板具有一个突起,它基本上与侧箱壁22、24的轮廓配合。

此外,盖板具有凹部90、92、94。这些凹部横切或垂直于纵向30,接近于穿透这个盖板。

凹部90、92用于固定正箱壁26、28或正箱壁26、28的上部26-1、28-1。这些凹部90、92具有导入斜面,它们有助于正箱壁26、28的进入和/或定中心。

凹部90、92沿纵向30支撑着正箱壁26、28,即优选地在两端或沿着两个定位。

凹部94在这里具有一个基本上为矩形的横断面,但它也可以带有导入斜面或者呈拱形,用于固定隔板32。

凹部90、92、94通过使相应的正箱壁或隔板能够进入位置并能够紧接着进行钎接,也就使得钎焊工序变得简单。钎焊优选地通过钎料涂覆进行。

从图3k中可以看出,在这个实施中,凹部90、92的终点在一个支架状的段96中,这一段从外部扣住正箱壁26、28或者正箱壁26、28的上部26-1、28-1。这个支架状的段96按以下方式形成,即它首先与在相应的正箱壁26、28或正箱壁26、28上相应的上部26-1、28-1完全接触,然后它的自由端倾斜着从这个正箱壁上凸出,从而在自由端和相应的的正箱壁之间留出间隙,从而有利于进行钎接。

凹部90、92或94,其优选的为凹槽(bead)或带导入斜面的凹槽,可用于正箱壁的固定和/或间隙补偿。

图4和图5是如图1a到3k所示的、按照发明的冷却介质箱的一体式第一单元16、16a的放大图。

图4中是部分完成的一体式第一单元16或16a的侧视图。在图中优选地显示出相互对置的侧箱壁22和24,以及呈拱形的管板20。

这个一体式的单元16、16a由一个金属板材形成,这个板材首先经过冲裁而成,并且接着在这个板材上弯出侧箱壁22、24。

在侧箱壁弯曲之前或之后,管板20通过深拉伸法成形。这样,就在正箱壁26、28上形成一个封闭的段110,即正箱壁26、28的下部26-2、28-2。

在这个加工状态中,在弯折边112或26-3、28-3的区域,一段图示平面向外突出,也就是说,正箱壁26、28的上部26-1、28-1在沿弯折线/折叠线26-3、28—3弯折或折叠时,形成完整的正箱壁26、28。

上面所述也可从图5中看出,图5是图4所示的实施形式的俯视图。这里所示的正箱壁26还处于未完成装配的状态。

为了使正箱壁26进入它的位置,在加工过程中,正箱壁26或它的上部26-1、28-1在深拉伸之后沿弯折边112或26-3,28-3—在图5中向上—弯曲,这样,正箱壁26或者它的上部26-1、28-1通过其侧面的支架112、114与侧箱壁22、24端面侧的端部相碰。

支架112、114接着也同样被弯曲,即它们基本上与侧箱壁22、24平行设置,从而形成与侧箱壁22、24钎接的区域。

如图5所示,在区域116、118中形成三角形的切口,它们例如通过冲压形成,并在一定使用的情况中使弯曲变得容易。

图6所示的是典型的、根据本发明的冷却介质箱10或12的一段的立体图,这里要指出的是,图6所示的实施形式也可用于图1a或3k所示的实施形式。

图6是一个替代性的一体式的第一单元16b的立体图,它同样具有管板20、侧箱壁22、24及正箱壁26、28(图未示),但是与图4和5中所示的实施形式中的第一单元16或16a在制造上不同。

在图6中包括相互对置的侧箱壁22和24及正箱壁26,还有管板20,它也可以为拱形。

这个替代性的一体式的第一单元16b同样由一个首先按照规定的形状冲压而成的板材制成。接下来对冲压板材进行深拉伸,形成管板20、侧箱壁22、24和正箱壁26、28,这样,在替代性的一体式的第一单元16b上形成一个其侧面和下面是封闭的箱,但它的上部却是敞开的。

这样,在这一个步骤中就已经较佳地形成了冷却介质箱10或12的主要部分。

在接下来的加工工序中,盖板18被插入到这个箱或单元16b中,并优选地通过钎料涂覆的方式与之钎接。

箱10、12优选地由金属、特别是铝制成。

图7a到7d中是箱—盖板连接的一个实施例,在这里,箱100与盖板101相连。箱100具有一个带有用于固定管的开口103或翻边孔的管板102。此外,箱100具有侧箱壁104、105,它们从管板开始基本上成直角向上弯曲,并向上直立。通过侧箱壁104、105,箱100成为一个基本上在一侧敞开并带有四个侧箱壁104、105的箱100,所述侧箱壁在其窄侧或者窄侧的端部区域相互接触并密封地相互连接。盖板101在它的四个边缘处具有直立边缘区域106、107,它们与侧箱壁104、105的内侧以及可能时与其窄侧的上部接触并可与它们密封连接。在盖板101的长侧设有直立边缘区域106,它们基本上垂直于盖板所在平面并带有连接片108,所述连接片大致弯曲成U形,从而包围侧箱壁104的上侧端部区域或窄侧。此外,在盖板101的短侧上设有直立组装件或直立边缘区域107,其在第一个区域倾斜地上升,并且在另一区域中具有基本上U形轮廓或连接片,并将侧箱壁105的端部区域包围。在这里,向上直立的区域107的内侧与侧箱壁的外侧接触。

图8a到8d是箱—盖板连接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这里,箱200与盖板201相连。箱200具有一个带有用于固定管的开口203或翻边孔的管板202。此外,箱200具有侧箱壁204、205,它们从管板开始基本上成直角向上弯曲,并向上直立。通过侧箱壁204、205,箱200成为一个基本上在一侧敞开、几乎为矩形并带有四个侧箱壁204、205的箱200,所述侧箱壁在其窄侧或者窄侧的端部区域相互接触并密封地相互连接,例如相互钎接。

盖板201在它的四个边缘处具有直立的边缘区域206、207,它们与侧箱壁204、205的内侧以及可能时与其窄侧的上部接触并可与它们密封连接。在盖板201的长侧设有直立边缘区域206,它们基本上垂直于盖板的平面并带有连接片208,所述连接片大致弯曲成U形,从而包围侧箱壁204的上侧端部区域或窄侧。在这里,连接片208的两个内表面在两侧与侧箱壁接触。此外,在盖板201的短侧上设有直立组装件或直立边缘区域207,它们基本上具有U形轮廓或相应地U形连接片209,并将侧箱壁205的端部区域包围。在这里,至少一个向上直立的区域207或连接片209与侧箱壁205的一个区域在两侧接触,其两个内表面分别与侧箱壁205的外表面接触。通过例如深拉伸使接合面具有锐角形,可以获得面积较大的接合面,从而改善使用钎料对箱和盖板进行的密封钎接。这也明显地改善了装配质量,因为有利于接合面彼此基本上无间隙地贴在一起。为此,连接片或侧箱壁优选地具有导入斜面,以达到无间隙地相互接合。在盖板的角部区域通过采用锐角的形式,有利于使盖板紧贴在箱的侧箱壁上。为此,盖板和/或箱的角部也可优选地压制而成。也可通过采用辅助的钎料例如钎膏来扩大钎料的涂覆,以改善密封钎接。

图9和10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基本上为U形的连接片250在其冠部区域(comb region)251具有一个开口252,箱的侧箱壁254的连接片253穿过这个开口。在这里,连接片253可如图9所示向侧面弯曲,或者如图10所示通过一个工具变形,从而避免连接片253上从将连接片250拔掉而使盖板脱落。

图11和12中是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箱300可与盖板301连接,其中,在图11中,箱300与盖板301还是分开的,而在图12中,盖板301则是套在箱300上。箱具有四个壁,图中只出现了三个302、303、304,它们在侧面相互连接,例如通过钎焊。在一个变型的实施例中,箱和侧壁也可作为一体通过深拉伸制成,这样,就取消了壁的侧边或侧端部区域中的接合区。

盖板301具有一个环绕一周的、直立的边缘305,它的外表面306可与箱300的侧箱壁302、303、304的内表面307接触,以便在箱300和盖板301之间能够形成密封的连接。盖板优选地与环绕一周的边缘305成为一体。带有边缘的盖板可通过例如深拉伸制成。可看出的是,边缘305的角部308相对来说为锐角,这样,盖板就可与同样相对来说为锐角的箱的角部309良好地配合,从而也在角部区域形成良好的密封钎接。

此外,盖板301的边缘305在其与管板相连的下部区域具有斜面,这样,在将盖板301装到箱300上时这个斜面就作为导入斜面310。

此外,盖板301还具有凸出部或连接片311,它们从边缘305开始并与之一同大致形成U形,并向下敞开,以便在边缘305和连接片31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箱300的侧箱壁302到304的上部边缘区域可插入到这个容纳空间中。为了改善箱的边缘的导入,连接片311可以在其底部和外侧倾斜,以形成一个导入斜面。

如图11和12所示,盖板的角正好与箱的侧壁的角配合,从而可以使盖板和箱之间实现可靠的钎接。

图13a到13c和14a到14c中是带有盖板401的箱400的另一个实施例。盖板401通过深拉伸制成,并具有一个基本上平坦的中央区域402,但这个区域可带有加强筋403以进行加强。此外,盖板401还具有可以与开口404相连的接口,用于流体的进出,并必要时可有利于固定或布置连接法兰或连接管405。另外,盖板401还具有用于连接的固定元件406的部分,该固定元件406可与盖板连接。例如,所述固定元件可与盖板铆接、钎接或机械接合。

盖板Deckel 401具有环绕一周的、直立的边缘407,所述边缘的横断面大致为U形或矩形,以便能够容纳箱400的侧箱壁的上端部。在这里,盖板401的边缘的横断面可与图8c、11或12所示相似。此外,可在U形或矩形的、直立的边缘的凸峰区域开出槽408或开口,箱400的边缘上的支架409可穿过槽或开口,以便在钎接前确保盖板401和箱400的连接。这种支架409例如已在图9或10中出现。

在图13和14所示的实施例中,较佳的是盖板401和箱的角部区域410被倒圆,从而能够更轻松地保证盖板401和箱400在角部区域的准确配合。

在盖板401大致正中央的位置为布置在箱内部的隔板设有固定口411,所述隔板在需要时可插入到其中,从而将箱分成两个区域。如果不需要隔板,则可将固定口取消。

箱400具有四个壁413、414、415和416,其中,两个为短的正箱壁415和416,两个为长的侧箱壁413和414。它们优选地与箱400的管板412整体深拉伸而成。在管板412中设有开口或翻边孔用于固定管。此外,在箱400的侧面设有隔板的固定口417,它与盖板中的固定口相交,在必要时接纳或固定一个隔板。

图15中是一个热交换器500,它具有一个由平行的管501和优选地布置在管之间的翅片502组成的芯体。管501的端部密封地插入到箱503、504中,为此,箱503、504在管板中具有开口或翻边孔。此外,箱具有如图13和14所示的盖板和箱的结构,其中,在一个箱上设有端口505用于流体的输入和输出。此外,在图中可看到固定元件506。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