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微电脑交流大功率三基色LED照明节能灯

微电脑交流大功率三基色LED照明节能灯

摘要

微电脑交流大功率三基色LED照明节能灯,属于电力照明领域。包括螺旋灯口连接体(1)、控制电路板(3)、LED发光器件(7)、反光罩体(8)防水透明罩(12)等,外壳(4)与螺旋灯口连接体(1)固定为一体,电源线(2)一端固定在螺旋灯口连接体(1)内,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3)相连,LED发光器件(7)安装在散热板(6)上,控制电路板(3)、散热板(6)间隔安装在外壳(4)内,防水透明罩(12)安装在外壳(4)底端。LED发光器件具有节电效果显著,与白炽灯在同等用电条件下,同等光效条件下相比节电80%。通用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5326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杨书水;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14381.3

  • 发明设计人 杨书水;

    申请日2008-03-13

  • 分类号F21S2/00;F21V23/00;F21V29/00;F21V31/00;F21V17/00;H05B37/00;F21Y101/02;

  • 代理机构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孙爱华

  • 地址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潘南路18号甲1号宿舍中单元3楼西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40: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4-2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21S2/00 授权公告日:20101201 终止日期:20140313 申请日:2008031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12-01

    授权

    授权

  • 2010-10-20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F21S2/0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00907 申请日:2008031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09-1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9-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微电脑交流大功率三基色LED照明节能灯,属于电力照明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外电力照明灯主要有:白炽钨丝灯,荧光灯,三基色荧发光粉节能灯,高压汞灯,卤钨灯,钠灯等。其共同特点是以钨丝作主要发光材料,其缺点是电能转换光效率低,将决大部分电能转换为热量散发消耗浪费。白炽钨丝灯的电能转换光效率小于3%,高压汞灯,卤钨灯,钠灯的电能转换光效率小于5%,荧光灯,三基色荧发光粉节能灯的电能转换光效率小于10%,有90~97的电能转换为热量散发消耗浪费。其另一缺点是使用寿命短,白炽钨丝灯的使用寿命是3000小时,荧光灯,三基色荧发光粉节能灯的使用寿命是6000小时。

综上所述,目前使用的照明灯,仍延续着传统的钨丝发光材料及发光技术,造成电能转换光效率低,将绝大部分电能转换为热量散发消耗,浪费大量电力资源。急待新的发光材料及发光技术来更新换代,解决电力照明浪费能源的难题。在其领域有着广阔的技术空间和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其节电效率与白炽同等光效条件下相比节电80%,其使用寿命与白炽灯同等用电环境下相比,高达33.3倍之多的微电脑交流大功率三基色LED照明节能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微电脑交流大功率三基色LED照明节能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灯口连接体、电源线、控制电路板、外壳、LED发光器件电源连接线、散热板、LED发光器件、反光罩体、外壳通风散热孔、内腔通风散热孔、温度传感器、防水透明罩,外壳与螺旋灯口连接体固定为一体,电源线一端固定在螺旋灯口连接体内,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相连,LED发光器件安装在散热板上,控制电路板、散热板间隔安装在外壳内,反光罩体安装在散热板下端,防水透明罩安装在外壳底端,外壳、散热板上均设有散热孔,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控制电路板的背面。

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整流电路、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电源滤波电路、微控制器MCU供电电路、微控制器MCU、LED发光温度检测电路、LED发光电路、恒流驱动电路、回路电流检测电路,整流电路通过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电源滤波电路相连,微控制器MCU与恒流驱动电路相连,电源滤波电路一路通过微控制器MCU供电电路与微控制器MCU相连,另一路通过LED发光电路、恒流驱动电路、回路电流检测电路与微控制器MCU相连,LED发光温度检测电路与微控制器MCU相连。

工作原理:

将交流高压整流为直流,通过微控制器MCU直接驱动低压电场发光器件LED发光照明,采用PFC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提高功率占空比70%,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将LED发光器件剩余电能返回电网,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LED发光器件具有节电效果显著,与白炽灯在同等用电条件下,同等光效条件下相比节电80%。通用性强,使用方便:所有元器件都安装在灯体主体外壳内,整体组合密封结构。通过螺旋灯口连接体,拧入通用交流电白炽灯口座内,通电即可点亮照明。发光器件安装在散热板上,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留有散热间隔空间,壳体、内腔均设有通风散热孔,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因此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达10万小时,是白炽灯寿命的33.3倍,是荧光节能灯寿命的16.7倍。镀铬反光罩体,提高LED发光器件的聚光反射亮度。是取代传统照明灯具的高科技产品。是无辐射无环境污染的绿色新光源,有着广泛的用途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是提高用电效率,节能节电的有效途径。

附图说明

图1是微电脑交流大功率三基色LED照明节能灯结构图;

图2是微电脑交流大功率三基色LED照明节能灯电路原理框图;

图3是微电脑交流大功率三基色LED照明节能灯电路原理图。

图1中:1 螺旋灯口连接体  2 电源线  3 控制电路板  4 外壳  5 LED发光器件电源连接线  6 散热板  7 LED发光器件  8 反光罩体  9 外壳通风散热孔  10 内腔通风散热孔  11 温度传感器  12 防水透明罩。

图3中:U1微控制器MCU  F1 熔断器  D1-D4 整流桥  C1-C7 电容  R1-R4电阻  Q1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Q2  温度传感器  L1 电抗器  LED 发光器件DZ1 稳压二极管  D5-D7二极管。

下面结合附图1-3对微电脑交流大功率三基色LED照明节能灯作进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

微电脑交流大功率三基色LED照明节能灯,由螺旋灯口连接体1电源线2、控制电路板3、外壳4、LED发光器件电源连接线5、散热板6、LED发光器件7、反光罩体8、外壳通风散热孔9、内腔通风散热孔10、温度传感器11、防水透明罩12,外壳4与螺旋灯口连接体1固定为一体,电源线2一端固定在螺旋灯口连接体1内,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3相连,LED发光器件7安装在散热板6上,控制电路板3、散热板6间隔安装在外壳4内,反光罩体8安装在散热板6下端,防水透明罩12安装在外壳4底端,外壳4、散热板6上均设有散热孔,温度传感器11安装在控制电路板3的背面。

将微电脑交流大功率三基色LED照明节能灯的螺旋灯口连接体1对准通用的白炽灯口座,拧紧即可接入高压交流电,经电源线2,连接控制电路板3上的整流电路整流,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提高功率占空比后,经滤波电路滤波,由微控制器MCU控制开关电源降压成LED发光器件所需直流电压,为LED发光器件7.提供工作电压。由微控制器MCU控制恒流驱动LED发光器件回路电流。由温度传感器11检测LED发光器件的工作温度。由LED发光器件电源线5连接控制电路板3,即可发光照明。有镀铬反光罩体8,提高发光器件的聚光反射亮度。有防水透明罩12,防止水及灰尘进入灯体。有外壳通风散热孔9,内腔通风散热孔10,与内腔组成良好的环境通风散热条件,确保正常照明工作温度。

参照图2:

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整流电路、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电源滤波电路、微控制器MCU供电电路、微控制器MCU、LED发光温度检测电路、LED发光电路、恒流驱动电路、回路电流检测电路,整流电路通过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电源滤波电路相连,微控制器MCU与恒流驱动电路相连,电源滤波电路一路通过微控制器MCU供电电路与微控制器MCU相连,另一路通过LED发光电路、恒流驱动电路、回路电流检测电路与微控制器MCU相连,LED发光温度检测电路与微控制器MCU相连。

参照图3:

整流电路:包括过流熔断器F1,整流二极管D1~D4,220V电源火线经F1过流熔断器,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220V电源零线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1与二极管D4的正极输出直流高压正极电源,二极管D2与二极管D3的负极输出直流高压负极电源。主路为温度传感器和发光器件LED提供工作电源,旁路为微控制器MCU提供工作电源。

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D5~D7,充电电容C1~C2,充电电容C1一端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主路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旁路连接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7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5的负极主路连接充电电容C2的一端,旁路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充电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提高功率占空比,达到节电高效的作用。

电源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3、C4,电容C3的一端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负极,电容C4的一端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负极。滤除直流高压电源的低频噪波。

微控制器MCU U1采用荷兰菲利浦LPC700-900系列芯片。或采用美国LUMINARY公司LM3S系列芯片、美国ATTHEL公司ATTINY、台湾凌阳SPMC65、台湾盛群公司的HT4芯片。

微控制器MCU供电电路包括电阻R1,稳压二极管DZ1,滤波电容C5,微控制器MCU U1,限流电阻R1的一端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Z1的负极,稳压二极管DZ1的正极接地,滤波电容C5一端接微控制器MCU U1的8脚,另一端接地。为微控制器MCU提供工作电源。

LED发光器件温度检测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2,温度传感器Q2、滤波电容C5、微控制器MCU U1,温度传感器Q2的基极连接集电极,限流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1与LED发光器件的接点,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Q2的集电极与滤波电容C6的并联的接点,温度传感器Q2的发射极连接滤波电容C6的另一端并联接点后,连接微控制器MCU U1的2脚模拟AD转换输入脚。通过微控制器MCU自动控制LED发光器件的温度及驱动频率。

LED发光电路及恒流驱动电路包括开关二极管D8、LED发光器件、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1、微控制器MCU U1、分压电阻R3、采样电阻R4,开关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LED发光器件的正极后,连接直流高压电源的正极,开关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1的漏极,LED发光器件的负极连接电抗器L1的输入端,电抗器L1的输出端连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1的漏极,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1的源极连接采样电阻R4的一端,采样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微控制器MCU U1的5脚恒流驱动输出脚,分压电阻R3一端连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1的栅极,另一端接地。

回路电流检测电路包括采样电阻R4、滤波电容C7、微控制器MCU U1,采样电阻R4的一端主路连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1的源极,旁路连接微控制器MCU U1的7脚回路电流采样输入脚,滤波电容C7与采样电阻R4一端并联接微控制器MCU U1的7脚,滤波电容C7与采样电阻R4另一端并联接地。由微控制器MCU智能控制发光LED的回路电流。

工作过程:

把微电脑交流大功率三基色LED照明节能灯的螺旋灯口连接体1,对准通用的白炽灯口座,拧紧即可接入高压交流电,经高压电源线2,连接控制电路板3上的高压整流电路,高压整流后,经PF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提高功率占空比,经滤波电路滤波,由微控制器MCU控制开关电源降压成发光器件LED所需直流电压,为LED发光器件提供工作电压。由微控制器MCU检测发光器件的工作温度。由微控制器MCU控制恒流驱动LED发光器件回路电流。由LED发光器件电源线5连接控制电路板3,在调试连接准确无误条件下,即可发光照明。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