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作方法

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出的熟地黄的色泽,口感,疗效,质量均上佳的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作方法,选取干净的生地黄,放置到容器内,加黄酒进行搅拌均匀,封闭该容器,使生地黄闷在该容器内直到生地黄闷润至将黄酒吸尽;对吸尽黄酒的生地黄进行加热蒸制,用容器收集蒸制而流出来的熟地汁,蒸制至生地黄发虚发黑为度,取出发虚发黑的熟地黄,晒一天,拌入容器收集的熟地汁和黄酒,再蒸24小时,取出,再晒一天,如此反复,蒸晒八次,至第九次将黄酒与砂仁粉一起拌入,蒸24小时,以蒸制至内外漆黑,味甜酸无苦味为度,取出,晾至八成干时,切片,晒干;具有黑如漆、光如油、甘如饴、味酸甜无苦味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5185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朱清山;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64454.4

  • 发明设计人 朱清山;

    申请日2009-03-24

  • 分类号A61K36/804(20060101);A61P1/14(20060101);A61K12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52500 河南省禹州市建设路西段禹州市益众医药有限公司三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31: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26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04 专利申请号:2009100644544 专利号:ZL2009100644544 合同备案号:X2023980041199 让与人:河南省青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受让人:禹州市泰胜隆中药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名称: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作方法 申请日:20090324 申请公布日:20090902 授权公告日:20120125 许可种类:普通许可 备案日期:20230907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9-09-1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80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0324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7-08-1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04 登记生效日:2017080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032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01-25

    授权

    授权

  • 2009-10-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9-02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出的熟地黄的色泽,口感,疗效,质量均上佳的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据记载孙思邈在我国中药史上是创制熟地黄的第一人。在其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将地黄分生、熟两种,通过蒸制之后,可以改变生地黄的寒性为甘平,变平宣功效为温补,还详载有蒸地黄的工艺过程。据说,因为孙思邈常吃熟地黄,直到一百四十多岁才无病而终。据《旧唐书》记载,他死后“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上述传说,虽未必真实,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熟地黄的治疗保健功效的确不一般。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常用中药之一。地黄临床入药分为: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生地黄炭、熟地黄炭等。地黄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加工后,其性味、功效亦发生相应的改变。鲜地黄性寒、味甘苦,以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为主。鲜地黄经产地加工焙干后名干地黄或生地黄,其性寒、味甘,以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为主。干地黄经蒸制后名熟地黄,其性由寒转温,其味由苦转甘,其功效由清转补,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为主。

熟地黄是中医临床常用药物,也是家庭常用的补益食品。中医认为熟地黄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功效,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在很多保健补益类药物中均配伍有熟地黄,或主或辅,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龟龄集等。民间多用熟地黄益智、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抗辐射、滋阴、补血、排毒、养颜、轻身、明目、补肾、健胃消食、活血壮筋,治疗腰疼、糖尿病、焦虑症、更年期综合症、伤科、妇科、脱发、皮肤病等很多疾病。

而传统的蒸制熟地黄的方法一般是采用一次闷法制熟地黄,这种常用的蒸制熟地黄的方法存在着蒸不透,色泽,口感,疗效,质量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色黑如漆、味甘如饴、补肝益肾、滋阴补血、健胃消食的九蒸九晒熟地黄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选取干净的生地黄,放置到容器内,加黄酒进行搅拌均匀,封闭该容器,使生地黄闷在该容器内直到生地黄闷润至将黄酒吸尽;

然后,对吸尽黄酒的生地黄进行加热蒸制,用容器收集蒸制而流出来的熟地汁,蒸制至生地黄发虚发黑为度,取出发虚发黑的熟地黄,晒一天,拌入容器收集的熟地汁和黄酒,再蒸24小时,取出,再晒一天,如此反复,蒸晒八次,至第九次将黄酒与砂仁粉一起拌入,蒸24小时,以蒸制至内外漆黑,味甜酸无苦味为度,取出,晾至八成干时,切片,晒干;

每100kg生地黄,选用黄酒50kg、砂仁粉0.9kg,首次加黄酒进行搅拌均匀时,黄酒的用量为总黄酒量的10%,第二次至第八次蒸制时黄酒用量为总黄酒量的70%,第二次至第八次的每次用量相同,第九次蒸制时黄酒用量为总黄酒量的20%。

在蒸制过程中采用润药机进行蒸制,在蒸制完之后还采用隧道式烘房进行烘干,第一次蒸制、烘干时,要求在润药机内第一次蒸制至地黄中央发虚为度,然后取出装入隧道式烘房烘至外皮微干;将药物送回容器内拌入熟地汁和黄酒,并闷润至熟地汁和黄酒吸尽;反复蒸制、烘干时按第一次蒸制、烘干的方法,再蒸,再烘至外皮微干,再拌入熟地汁和黄酒,如此反复,蒸、烘八次;第九次蒸制、烘干时,将最后剩余黄酒与砂仁粉一起拌入,在润药机内蒸制至内外漆黑,味酸甜无苦味为度;最后将蒸制合格的熟地黄手握成团,烘至八成干,然后转切制工序。

蒸制操作烘药期间需用手揉搓药材,以使药材与熟地汁、黄酒、砂仁粉充分混合,蒸制容器应密封,以防止辅料黄酒、砂仁气味散失。

本发明依托现代工艺和设备,历经数次试验,采用九蒸九晒工艺,使产品真正达到“黑如漆、光如油、甘如饴”的熟地黄标准;具有补肝益肾,滋阴补血的作用,过去的普通熟地黄性质粘腻,有碍消化,本发明的九蒸九晒熟地黄加入了砂仁,克服了普通熟地黄的腻性,有健胃消食功效,老少妇女健康人病人皆宜使用。本发明制成的九蒸九晒熟地黄炮制工艺极为独特,并且质量上乘;口味独特;发明制成的九蒸九晒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气微,味甜。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蒸熟地黄加砂仁则补而不腻,能借砂仁的辛温香窜之性,解熟地腻性,用于阴虚、血虚、运化不健的病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作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选取干净的生地黄100kg,放置到容器内,加黄酒5kg进行搅拌均匀,封闭该容器,使生地黄闷在该容器内直到生地黄闷润至将5kg的黄酒吸尽;

然后,对吸尽黄酒的生地黄进行加热蒸制,用容器收集蒸制而流出来的熟地汁,蒸制至生地黄发虚发黑为度,取出发虚发黑的熟地黄,晒一天,拌入容器收集的全部熟地汁和5kg的黄酒,再蒸24小时,取出,再晒一天。

如此反复,蒸晒八次,至第九次将黄酒10kg与砂仁粉0.9kg一起拌入,蒸24小时,以蒸制至内外漆黑,味甜酸无苦味为度,取出,晾至八成干时,切片,晒干。上述各个蒸制温度均为100℃。蒸制操作烘药期间需用手揉搓药材,以使药材与熟地汁、黄酒、砂仁粉充分混合,蒸制容器应密封,以防止辅料黄酒、砂仁气味散失。

实施例2:一种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作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选取干净的生地黄100kg,放置到容器内,加黄酒5kg进行搅拌均匀,封闭该容器,使生地黄闷在该容器内直到生地黄闷润至将5kg的黄酒吸尽;

然后,对吸尽黄酒的生地黄进行加热蒸制,在蒸制过程中采用润药机进行蒸制,在蒸制完之后还采用隧道式烘房进行烘干,第一次蒸制、烘干时,要求在润药机内第一次蒸制至地黄中央发虚为度,然后取出装入隧道式烘房烘至外皮微干;将药物送回容器内拌入收集的全部熟地汁和5kg的黄酒,并闷润至熟地汁和黄酒吸尽;反复蒸制、烘干时按第一次蒸制、烘干的方法,再蒸,再烘至外皮微干,再拌入收集的全部熟地汁和5kg的黄酒,如此反复,蒸、烘八次;第九次蒸制、烘干时,将最后剩余黄酒10kg与砂仁粉0.9kg一起拌入,在润药机内蒸制至内外漆黑,味酸甜无苦味为度;最后将蒸制合格的熟地黄手握成团,烘至八成干,然后转切制工序。蒸制操作烘药期间需用手揉搓药材,以使药材与熟地汁、黄酒、砂仁粉充分混合,蒸制容器应密封,以防止辅料黄酒、砂仁气味散失。

实施例3:下面表格是采用工业化生产时的实施例,详细过程及参数见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