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溶剂热制备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

一种溶剂热制备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剂热制备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是将有机金属铁盐在脂肪酸、脂肪胺和有机溶剂的混合体系中进行反应,得到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本发明以脂肪酸、脂肪胺和有机溶剂构成混合体系,以有机金属铁盐为原料,来制备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安全,适用性广,克服了已有合成路线制备得到的颗粒粒径不均一、严重团聚等问题,所获得的Fe3O4纳米粒子尺寸均一、粒径分布狭窄、并呈现出良好的单分散特点,在磁存储器件,生物医学肿瘤靶向定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5251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43152.9

  • 发明设计人 刘小鹤;高冠华;周科朝;邱冠周;

    申请日2009-04-20

  • 分类号C01G49/08(20060101);B82B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3114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颜勇

  • 地址 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河西麓山南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8 18:03: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1G49/08 授权公告日:20110629 终止日期:20180420 申请日:2009042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6-29

    授权

    授权

  • 2009-1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9-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剂热制备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关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性质的研究备受瞩目,这是由于磁性纳米粒子具有特殊的物理特性,在磁记录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和磁性液体等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合成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Markovich等人2001年在《Wiley Interscience》上报道了Fe2+和Fe3+的氯化物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用过量的NH3·H2O或NaOH等溶液作为沉淀剂,合成粒径在10nm左右的纳米Fe3O4粒子(Adv.Mater.2001,13,1158-1161);Sun和Zeng等人2004年在《美国化学会会志》上报道了用iron(III)acetylacetonate(Fe(acac)3)在hexadecanediol-oleic acid-oleylamine体系中,高温热分解制备Fe3O4纳米晶的方法(J.Am.Chem.Soc.2004,126,273-279);清华大学李亚栋等人2005年报道了在hexane-oleic acid-laurylamine体系中,以无机铁盐为原料合成Fe3O4纳米晶的方法,粒径在5~13nm(Crys.Growth Desi.2005,5,391-393)。开发一种尺寸可控性好、粒径分布狭窄,形貌均一,具有良好单分散性的Fe3O4纳米晶的制备方法是材料制备领域的一项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尺寸可控性好、粒径分布狭窄,形貌均一,具有良好单分散性的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溶剂热制备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的方法的具体步骤是:先将有机金属铁盐溶于有机溶剂中,混合后再加入脂肪酸、脂肪胺,搅拌均匀后通入惰性气体,在200~280℃下反应1.5~14h。

所述脂肪酸与脂肪胺的摩尔比为1∶1~10;所述有机金属铁盐的物质的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的比为1∶20~25。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一缩二乙二醇或十八烯;所述的有机金属铁盐为乙酰丙酮铁。

所述的脂肪酸为油酸,所述的脂肪胺为油胺。

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氩气。

通入氩气10分钟后密封反应釜,先升温至200℃,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220~260℃下反应2~12h效果较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本发明采用有机金属铁盐为原料,有机脂肪酸和脂肪胺作保护剂,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制备出大量廉价的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本发明中有机长链脂肪酸和脂肪胺的加入,在Fe3O4纳米粒子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表面活性剂和保护剂的作用。脂肪酸的加入有效地防止了磁性粒子间的团聚,同时脂肪胺作为表面活性剂和弱还原剂为单分散Fe3O4纳米粒子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惰性气体的保护,防止了杂质Fe2O3的引入,为产物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该方法中以一缩二乙二醇或十八烯作溶剂,避免了已有合成路线中醚类溶剂剧毒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合成过程中采用两步升温,使得晶核形成和晶体生长处于平衡状态,实现产品的粒径均一性。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安全,适用性广,原料中掺入其它有机金属盐(如乙酰丙酮钴),可以得到多种其它单分散铁酸盐。由于产品形貌均一,粒径分布狭窄,具有良好单分散的特点,在磁存储器件,生物医学肿瘤靶向定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的TEM电镜检测图;

图3为实施例2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的TEM电镜检测图;

图4为实施例3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的TEM电镜检测图;

图5为实施例4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的TEM电镜检测图;

图6为实施例5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的TEM电镜检测图;

图7为实施例6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的TEM电镜检测图;

图8为实施例7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的TEM电镜检测图;

图9为实施例8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的TEM电镜检测图;

图10为实施例9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的TEM电镜检测图;

图11为实施例10所制备的四氧化三铁的TEM电镜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0.3532g乙酰丙酮铁溶于20ml一缩二乙二醇中,量取1.2ml油酸和3.3ml油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移入到40ml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通入氩气10分钟,通气完毕后密封反应釜,先升温至200℃,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260℃,保温2小时。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如图1所示产物经X射线粉末衍射鉴定为四氧化三铁;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四氧化三铁进行形貌分析,从图2中可以看出其形貌为单分散纳米颗粒,粒径在8-9nm之间。

实施例2

称取0.3532g乙酰丙酮铁溶于20ml一缩二乙二醇中,量取1.2ml油酸和1.3ml油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移入到40ml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通入氩气10分钟,通气完毕后密封反应釜,先升温至200℃,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260℃,保温2小时。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四氧化三铁进行形貌分析,从图3中可以看出其形貌为单分散纳米颗粒,粒径在5-20nm之间。

实施例3

称取0.3532g乙酰丙酮铁溶于20ml一缩二乙二醇中,量取1.2ml油酸和5.3ml油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移入到40ml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通入氩气10分钟,通气完毕后密封反应釜,先升温至200℃,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260℃,保温2小时。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四氧化三铁进行形貌分析,从图4中可以看出其形貌为单分散纳米颗粒,粒径在6-10nm之间。

实施例4

称取0.3532g乙酰丙酮铁溶于20ml一缩二乙二醇中,量取0.32ml油酸和3.3ml油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移入到40ml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通入氩气10分钟,通气完毕后密封反应釜,先升温至200℃,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260℃,保温2小时。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四氧化三铁进行形貌分析,从图5中可以看出其形貌为单分散纳米颗粒,粒径在8-12nm之间。

实施例5

称取0.3532g乙酰丙酮铁溶于20ml一缩二乙二醇中,量取1.2ml油酸和3.3ml油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移入到40ml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通入氩气10分钟,通气完毕后密封反应釜,先升温至200℃,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220℃,保温2小时。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四氧化三铁进行形貌分析,从图6中可以看出其形貌为单分散纳米颗粒,粒径在6-14nm之间。

实施例6

称取0.3532g乙酰丙酮铁溶于20ml一缩二乙二醇中,量取1.2ml油酸和3.3ml油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移入到40ml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通入氩气10分钟,通气完毕后密封反应釜,先升温至200℃,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240℃,保温2小时。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四氧化三铁进行形貌分析,从图7中可以看出其形貌为单分散纳米颗粒,粒径在6-8nm之间。

实施例7

称取0.3532g乙酰丙酮铁溶于20ml一缩二乙二醇中,量取1.2ml油酸和3.3ml油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移入到40ml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通入氩气10分钟,通气完毕后密封反应釜,先升温至200℃,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260℃,保温6小时。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四氧化三铁进行形貌分析,从图8中可以看出其形貌为单分散纳米颗粒,粒径在8-12nm之间。

实施例8

称取0.3532g乙酰丙酮铁溶于20ml一缩二乙二醇中,量取1.2ml油酸和3.3ml油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移入到40ml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通入氩气10分钟,通气完毕后密封反应釜,先升温至200℃,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260℃,保温12小时。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四氧化三铁进行形貌分析,从图9中可以看出其形貌为单分散纳米颗粒,粒径在10-14nm之间。

实施例9

称取0.3532g乙酰丙酮铁溶于22ml一缩二乙二醇中,量取1.2ml油酸和5.3ml油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移入到40ml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通入氩气10分钟,通气完毕后密封反应釜,先升温至200℃,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260℃,保温2小时。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四氧化三铁进行形貌分析,从图10中可以看出其形貌为单分散纳米颗粒,粒径在10-16nm之间。

实施例10

称取0.3532g乙酰丙酮铁溶于25ml十八烯中,量取1.2ml油酸和3.3ml油胺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移入到40ml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通入氩气10分钟,通气完毕后密封反应釜,先升温至200℃,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260℃,保温2小时。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经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后得到黑色粉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四氧化三铁进行形貌分析,从图11中可以看出其形貌为单分散纳米颗粒,粒径在9-14nm之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