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装置、调制方法及调制装置

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装置、调制方法及调制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装置、调制方法及调制装置,调制装置包括: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第一数据流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数据调制模块,用于根据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流中需要处理的当前数据比特所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并对包括当前比特在内的连续数据比特进行数据调制,得到第二数据流;加权模块,用于将第二数据流中的每个符号乘上权重,得到第三数据流;扩频加扰模块,用于使用扩频码和扰码对第三数据流进行扩频加扰,得到第四数据流后输出。本发明在同一物理信道存在不同调制类型的数据块混合传输的情况下能进行有效的调制处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5107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80784.2

  • 发明设计人 赵妍妮;刘昕;贺超;

    申请日2009-03-27

  • 分类号H04B1/69;

  • 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许静

  • 地址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56号生命人寿大厦六层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31: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1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1/00 授权公告日:20120418 终止日期:20180327 申请日:200903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4-18

    授权

    授权

  • 2009-10-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8-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分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制技术,特别是一种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装置、调制方法及调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事业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单纯的语音业务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高速数据业务的要求,提供如视频、网页浏览、多媒体数据下载上传等业务已经成为无线通信系统和服务的一个重要目的,而这些业务对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要求系统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小的传输时延。

基于码分多址(CDMA)的第三代移动扩频通信系统(3G),利用现有的无线资源,如码道、时隙、频率等无线资源,提出了多种提高传输速率的技术,如在下行方向上,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提出了下行高速数据分组接入(HSDPA)技术并进行了标准化,使3G系统对下行业务的支持有了很大增强。随后3GPP又采用这些技术对上行分组业务进行优化,在上行方向提出了上行高速数据分组接入技术(HSUPA),显著提高上行分组数据的峰值传输速率和总体吞吐量,同时减少传输延迟。

在这些高速接入技术中都采用了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技术,其在信道质量差的情况下采用低阶调制方式(如QPSK),而在信道质量好的情况下采用高阶调制(如8PSK、16QAM和64QAM等)来提高系统容量。

以3G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高速上行高速分组接入技术中的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技术为例,为了支持HSUPA特性,3G时分系统上行方向增加了增强专用信道(E-DCH),E-DCH是一个传输信道,用于承载高速上行数据,信道质量好的时候使用高阶调制。E-DCH使用的资源(包括功率、时隙、码道等)可由节点B(Node B)调度分配。同时,在上行方向还定义了两个控制信道,即:上行增强控制信道(E-UCCH)和上行增强随机接入信道(E-RUCCH),用于传输上行增强相关的信令信息。

E-UCCH通常和E-DCH复用在一起,传递当前E-DCH HARQ(混合自动重传)相关的信息。E-UCCH的调制方式固定为QPSK。而E-RUCCH映射在物理随机接入资源上,主要用于上行增强业务的接入请求,它的调制方式也是QPSK。

现有技术中,对同一物理信道上的所有数据块进行自适应调制编码,选择低阶或高阶调制方式,然而,对于上述的新的应用,即同一物理信道存在不同调制类型的数据块混合传输的时候,上述的方法显然无法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装置、调制方法及调制装置,在同一物理信道存在不同调制类型的数据块混合传输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调制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装置,包括一调制装置,用于对每个物理信道上的第一数据流进行调制处理,所述第一数据流中至少有两部分数据流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不同,所述调制装置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数据流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

数据调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流中需要处理的当前数据比特所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并利用确定的调制方式对包括当前比特在内的连续数据比特进行数据调制,得到第二数据流;

加权模块,用于将第二数据流中的每个符号乘上权重,得到第三数据流;

扩频加扰模块,用于使用扩频码和扰码对第三数据流进行扩频加扰,得到第四数据流后输出。

上述的发射装置,其中:

每个信道的第一数据流分别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第一数据流内的数据比特按照实际发送先后顺序储存;或

每个信道的第一数据流分别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第一数据流内的数据比特按调制类型分块存储;或

所有信道的第一数据流按照实际发射顺序存储在一个空间块。

上述的发射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一定点量化模块,用于按照当前时隙所采用的调制方式的所有实部的绝对值和所有虚部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对第四数据流中的数据进行满量程量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装置,包括一调制装置,用于对每个物理信道上的第一数据流进行调制处理,所述第一数据流中至少有两部分数据流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不同,所述调制装置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数据流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以下3者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两种调制方式中所有可能的连续数据比特;

编码集合中的编码;

连续数据比特按照对应的调制方式调制后得到的复值;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如下的一一对应关系:

乘积集合中的元素与编码集合中的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编码集合中的编码与取值集合中的元素的所有可能的乘积组成所述乘积集合,扩频码、权重、扰码三者所有可能的乘积组成所述取值集合;

数据比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记录的第一数据流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流中需要处理的当前数据比特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并根据确定的调制方式获取包括当前数据比特在内的当前连续数据比特;

第一编码选择模块,用于根据连续数据比特与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所述编码集合中选择与当前连续数据比特对应的第一当前编码;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当前使用的扩频码、权重、扰码三者的当前乘积;

第二编码选择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乘积集合中与当前乘积和当前第一编码对应的当前元素,并根据元素与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所述编码集合中选择与当前元素对应的第二当前编码;

复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编码与一个连续数据比特按对应的调制方式调制后得到的复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当前编码解码为对应的复值后输出。

上述的发射装置,其中:

每个信道的第一数据流分别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第一数据流内的数据比特按照实际发送先后顺序储存;或

每个信道的第一数据流分别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第一数据流内的数据比特按调制类型分块存储;或

所有信道的第一数据流按照实际发射顺序存储在一个空间块。

上述的发射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二定点量化模块,用于按照当前时隙所采用的调制方式的所有实部的绝对值和所有虚部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对所述复值进行满量程量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装置,用于对每个物理信道上的第一数据流进行调制处理,所述第一数据流中至少有两部分数据流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不同,所述调制装置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数据流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

数据调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流中需要处理的当前数据比特所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并利用确定的调制方式对包括当前比特在内的连续数据比特进行数据调制,得到第二数据流;

加权模块,用于将第二数据流中的每个符号乘上权重,得到第三数据流;

扩频加扰模块,用于使用扩频码和扰码对第三数据流进行扩频加扰,得到第四数据流后输出。

上述的调制装置,其中:

每个信道的第一数据流分别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第一数据流内的数据比特按照实际发送先后顺序储存;或

每个信道的第一数据流分别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第一数据流内的数据比特按调制类型分块存储;或

所有信道的第一数据流按照实际发射顺序存储在一个空间块。

上述的调制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一定点量化模块,按照当前时隙所采用的调制方式的所有实部的绝对值和所有虚部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对第四数据流中的数据进行满量程量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装置,用于对每个物理信道上的第一数据流进行调制处理,所述第一数据流中至少有两部分数据流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不同,所述调制装置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第一数据流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以下3者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两种调制方式中所有可能的连续数据比特;

编码集合中的编码;

连续数据比特按照对应的调制方式调制后得到的复值;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如下的一一对应关系:

乘积集合中的元素与编码集合中的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编码集合中的编码与取值集合中的元素的所有可能的乘积组成所述乘积集合,扩频码、权重、扰码三者所有可能的乘积组成所述取值集合;

数据比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记录的第一数据流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流中需要处理的当前数据比特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并根据确定的调制方式获取包括当前数据比特在内的当前连续数据比特;

第一编码选择模块,用于根据连续数据比特与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所述编码集合中选择与当前连续数据比特对应的第一当前编码;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当前使用的扩频码、权重、扰码三者的当前乘积;

第二编码选择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乘积集合中与当前乘积和当前第一编码对应的当前元素,并根据元素与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所述编码集合中选择与当前元素对应的第二当前编码;

复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编码与一个连续数据比特按对应的调制方式调制后得到的复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第二当前编码解码为对应的复值后输出。

上述的调制装置,其中:

每个信道的第一数据流分别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第一数据流内的数据比特按照实际发送先后顺序储存;或

每个信道的第一数据流分别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第一数据流内的数据比特按调制类型分块存储;或

所有信道的第一数据流按照实际发射顺序存储在一个空间块。

上述的调制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二定点量化模块,用于按照当前时隙所采用的调制方式的所有实部的绝对值和所有虚部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对所述复值进行满量程量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方法,用于对每个物理信道上的第一数据流进行调制处理,所述第一数据流中至少有两部分数据流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记录所述第一数据流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流中需要处理的当前数据比特所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并利用确定的调制方式对包括当前比特在内的连续数据比特进行数据调制,得到第二数据流;

将第二数据流中的每个符号乘上权重,得到第三数据流;

使用扩频码和扰码对第三数据流进行扩频加扰,得到第四数据流后输出。

上述的方法,其中:

每个信道的第一数据流分别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第一数据流内的数据比特按照实际发送先后顺序储存;或

每个信道的第一数据流分别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第一数据流内的数据比特按调制类型分块存储;或

所有信道的第一数据流按照实际发射顺序存储在一个空间块。

上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按照当前时隙所采用的调制方式的所有实部的绝对值和所有虚部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对第四数据流中的数据进行满量程量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方法,用于对每个物理信道上的第一数据流进行调制处理,所述第一数据流中至少有两部分数据流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记录所述第一数据流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

预先设置以下3者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两种调制方式中所有可能的连续数据比特;

编码集合中的编码;

连续数据比特按照对应的调制方式调制后得到的复值;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如下的一一对应关系:

乘积集合中的元素与编码集合中的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编码集合中的编码与取值集合中的元素的所有可能的乘积组成所述乘积集合,扩频码、权重、扰码三者所有可能的乘积组成所述取值集合;

根据记录的第一数据流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流中需要处理的当前数据比特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并根据确定的调制方式获取包括当前数据比特在内的当前连续数据比特;

根据连续数据比特与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所述编码集合中选择与当前连续数据比特对应的第一当前编码;

计算当前使用的扩频码、权重、扰码三者的当前乘积;

确定所述乘积集合中与当前乘积和当前第一编码对应的当前元素,并根据元素与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所述编码集合中选择与当前元素对应的第二当前编码;

根据第一编码与一个连续数据比特按对应的调制方式调制后得到的复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当前编码解码为对应的复值后输出。

上述的方法,其中:

每个信道的第一数据流分别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第一数据流内的数据比特按照实际发送先后顺序储存;或

每个信道的第一数据流分别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第一数据流内的数据比特按调制类型分块存储;或

所有信道的第一数据流按照实际发射顺序存储在一个空间块。

上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按照当前时隙所采用的调制方式的所有实部的绝对值和所有虚部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对所述复值进行满量程量化。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同一物理信道上的第一数据流需要利用至少两种调制方式进行调制时,预先设置数据比特与调制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调制处理时,按照该对应关系确定当前连续数据比特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进而根据确定的调制方式进行数据调制,使得在同一物理信道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成为可能,能够满足现有的业务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对于数据调制后的数据,在执行加权、扩频、加扰时,得到的数据的值的范围与数据调制后的数据的值的范围完全相同,所以对数据调制后的数据进行编码映射,对加权、扩频、加扰也执行编码映射,所以在加权、扩频、加扰过程中不用执行浮点运算,大大降低了加权、扩频、加扰的运算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同一物理信道上的第一数据流需要利用至少两种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在量化时,在同一时隙内,不同调制方式得到的复值数据按照所有调制方式的实部的绝对值和虚部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进行满量程量化,提高了滤波器的计算精度和发射功率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方法中对每一个数据流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2为TD-SCDMA系统中的突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数据流存储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方法中对每一个数据流的另一种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中,仅以TD-SCDMA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装置同样适用于其他的时分无线通信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的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方法包括对被映射到物理信道上的数据流进行调制的步骤,其中,如图1所示,对每个物理信道上的第一数据流分别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1,接收第一数据流A1,所述第一数据流A1需要利用至少两种调制方式进行调制;

步骤12,根据上层信息,记录所述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

步骤13,根据记录的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流A1中需要处理的当前数据比特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并利用确定的调制方式对包括当前比特在内的连续数据比特进行数据调制,得到第二数据流A2,也就是将每个物理信道的第一数据流A1中连续的M个数据比特映射为一个复数符号,其中该M与调制方式相关;

步骤14,将第二数据流A2中的每个符号乘上权重,得到第三数据流A3;

步骤15,使用扩频码(在TD-SCDMA中为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码)和小区特定扰码对第三数据流A3进行扩频加扰,得到第四数据流A4后输出。

其中扩频是用于区分同一时隙中的不同用户,且扩频系数在1-16之间,而扰码为复值序列v,该序列v中的元素从1,j,-1,-j中取值。

其中,举例来说,M=2、3和4时调制方式分别为QPSK、8PSK和16QAM,更多的M与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在此不一一列举,表1和表2分别为QPSK和16QAM调制的映射关系表格。

表1

表2

在上述的操作之后,对每个物理信道上输出的第四数据流A4插入调制过的训练序列,然后经过功率调整,多个信道合并最终形成一个突发,其中信道合并是指每个信道对应时间点上的码片进行相加。该突发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包括中间的144码片的训练序列(Midamble码),和左右两边各352码片的数据和最后插入的时隙末尾的16码片的保护间隔。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如何记录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对应的调制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以下的方式实现数据与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

在下述的实现方式的说明中,均以以下假定的情况进行说明。

假定第一数据流A1需要利用3种调制方式进行调制,3种调制方式分别为:第一调制方式、第二调制方式和第三调制方式,其中,第1到第X个比特采用第一调制方式,第X+1到第X+Y个比特采用第二调制方式,第X+Y+1到第X+Y+Z个比特采用第三调制方式。

<方式一>

记录第一数据流A1中的每一个比特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则步骤12中维持表3所示的对应方式即可。

表3

步骤13中,根据该对应关系,对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即可。

<方式二>

在方式二,记录第一数据流A1中需要使用相同的调制方式的数据段与该数据段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即表4所示的对应方式:

表4

 

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段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第1个比特到第X个比特第一调制方式

 

第X+1个比特到第X+Y个比特第二调制方式第X+Y+1个比特到第X+Y+Z个比特第三调制方式............

步骤13中,根据该对应关系,对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按照对应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即可。

<方式三>

在方式三中,记录需要使用相同的调制方式的数据段与该数据段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该数据段使用起始比特序号及数据段长度来表示,则,步骤12中维持表5所示的对应方式即可。

表5

 

数据段的第一个比特的序号数据段长度调制方式1X第一调制方式X+1Y第二调制方式X+Y+1Z第三调制方式...................

<方式四>

一般而言,即使存在混合调制方式的数据,但一般都是很长一段连续的数据采用相同的调制方式,所以在方式三中,通过表6记录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对应的调制方式。

表6

 

调制方式转换后作用的第一个比特的序号转换后的调制方式1第一调制方式X+1第二调制方式X+Y+1第三调制方式............

当然,也可以是采用如下的表7记录:

表7

 

转换前的调制方式作用的最后一个比特的序号转换后的调制方式X第一调制方式X+Y第二调制方式X+Y+Z第三调制方式............

<方式五>

上述的方式中都是利用单独的数据结构来保存对应关系,但应当了解的是,还可以通过在第一数据流A1中插入调制方式标识来进行处理,说明如下。

在每个比特前插入调制方式标识,表明随后的比特应该采用的调制方式;或

在某一个比特前插入调制方式标识,表明随后的比特采用该调制方式标识所代表的调制方式,直至处理到下一个调制方式标识。

这种方式下,如果调制方式增加,只需要增加一个用于标识该增加的调制方式的标识即可。

通过上述的描述,在数据调制时,根据记载的数据流中的数据的调制方式,对数据进行对应的调制即可,所以能够对同一信道上调制方式不同的数据进行调制,满足业务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装置包括一调制装置,如图3所示,该调制装置用于对每个物理信道上的第一数据流A1进行调制处理,所述第一数据流A1中至少有两部分数据流的调制方式不同,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根据上层信息,记录所述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

数据调制模块,用于根据记录的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流A1中需要处理的当前数据比特所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并利用确定的调制方式取包括当前比特在内的连续数据比特进行数据调制,得到第二数据流A2,也就是将每个物理信道的第一数据流A1中连续的M个数据比特映射为一个复数符号,其中该M与调制方式相关;

加权模块,用于将第二数据流A2中的每个符号乘上权重,得到第三数据流A3;

扩频加扰模块,用于使用扩频码(在TD-SCDMA中为正交可变扩频因子OVSF码)和小区特定的扰码对第三数据流A3进行扩频加扰,得到第四数据流A4后输出。

其中扩频是用于区分同一时隙中的不同用户,且扩频系数在1-16之间,而扰码为复值序列v,该序列v中的元素从1,j,-1,-j中取值。

而如何记录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与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已经在前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同时,考虑到在同一信道中存在需要使用不同调制方式进行调制的数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采用如下的方式进行存储。

<数据流存储方式一>

每个信道的数据流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数据流内不同调制类型的数据比特按照实际发送先后顺序储存,这种方式使得数据存储变得方便,读数简单。

图4为某个32比特宽的硬件存储器采用方式一存储某个物理信道的两种调制类型数据时的情况,其中该物理信道存在QPSK和16QAM两种数字调制方式。

<数据流存储方式二>

存储方式一中,可能需要跨地址取数据比特进行调制,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方式二中,每个信道的数据流占用独立空间块,且每个数据流内不同调制类型的数据比特按调制类型分块存储。这种方式使得数据存储变得方便,也不用跨地址取数据比特进行调制。

<数据流存储方式三>

存储方式三中,各个信道的数据流按照实际发射顺序混合存储,这种方式使得数据的读取非常简单。

步骤15中,对于TD-SCDMA而言,首先使用OVSF码进行扩频操作,将一个符号扩成N个码片,然后,每个码片依次乘以一个经过旋转的复伪随机扰码序列的码元。

如下所示,假定第二数据流A2中一个数据符号如下所示:

d1(k,i)d2(k,i)···dQMAX/Qk(k,i)

其中,k为用户编号,i为物理信道编号,Qk为扩频因子(扩频码的码长),QMAX为系统中最大的扩频因子。

执行加权操作时,乘上权重然后对加权后的数据符号使用信道化码ck进行扩频,得到:

wQk·d1(k,i)·(c1(i,k),...,cQk(i,k)),wQk·d2(k,i)·(c1(i,k),...,cQk(i,k)),...,

wQk·dQMAX/Qk(k,i)·(c1(i,k),...,cQk(i,k))

最后,使用扰码v位乘,得到加权、扩频和加扰后的数据,即:

wQk·d1(k,i)·(v1·c1(i,k),...,vQk·cQk(i,k)),wQk·d2(k,i)·(vQk+1c1(i,k),...,vQ2kcQk(i,k)),...,

wQk·dQMAX/Qk(k,i)·(vQmax-Qk+1·c1(i,k),...,vQmax·cQk(i,k))

从上述的描述可以看到,数据调制后的数据已经是复数符号,而加权、扩频、加扰也都是复数乘法操作,在定点实现中传统的处理方法中,直接对复数进行操作,极大地浪费了资源。

以3G时分系统为例,16QAM调制映射和QPSK调制已经在上面进行了说明,由上面提到的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最终数字调制映射完的可能复数有20种情况,其可以用5比特统一编码来表示数字调制完的20种情况,假定数字调制完的5比特数为DM,那么数字混合调制用统一编码映射的一个举例过程见表8。

表8

同时,加权、扩频和加扰的过程是数字调制后的有限值集合和有限的扩频码复数集合相乘的过程,其结果也是有限值,根据这一特点扩频的过程可用再一次编码映射的方法实现。

扩频的过程就是数字调制完的数据乘以扩频码、权重、扰码,而TD-SCDMA扩频码的取值是在集合{+1,-1},权重和扰码的取值集合都是在{+1,-1,+j,-j},所以扩频码、权重、扰码三者的乘积的取值集合也是{+1,-1,+j,-j},其可以用2bit表示,为方便描述,将扩频码、权重、扰码三者的乘积记为SC,其中,SC的编码如表9所示。

表9

 

SC代表的复数00+101-110+j11-j

由于,加权、扩频和加扰的过程就是DM和SC相乘的过程,而由于SC的取值集合是{+1,-1,+j,-j},所以,加权扩频加扰完的数据集合还是表8所示的20种情况。

根据上述的描述,对上述的加权、扩频和加扰的过程,如果使用编码方式来处理,可以极大地节省系统运算资源,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表8和表9定义的编码方式,假定加权扩频加扰完后的数据用Q表示,则SC、DM和Q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0所示。

表10

通过上述的表格可以发现,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编码方法,无须在加权、扩频和加扰过程中进行浮点计算,而只需要根据最后的编码得到对应的复数进行输出即可,大大节省了计算资源,而且,扩频码、权重、扰码三者的乘积可以预先计算。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方法包括对被映射到物理信道上的数据流进行调制的步骤,其中,如图5所示,对每个物理信道上的第一数据流A1分别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51,接收第一数据流A1,所述第一数据流A1需要利用至少两种调制方式进行调制;

步骤52,根据上层信息,记录所述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

步骤53,预先设置以下3者的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表8所示的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两种调制方式中所有可能的连续数据比特;

编码集合中的编码;

连续数据比特按照对应的调制方式调制后得到的复值;

步骤54,预先设置如下的第二对应关系:

乘积集合中的元素与该编码集合中的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表10);

所述编码集合中的编码与取值集合中的元素的所有可能的乘积组成所述乘积集合,扩频码、权重、扰码三者所有可能的乘积组成所述取值集合;

步骤55,根据记录的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流A1中需要处理的当前数据比特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并根据确定的调制方式获取当前连续数据比特B;

步骤56,根据连续数据比特与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所述编码集合中选择与当前连续数据比特B1对应的第一当前编码B1;

步骤57,计算当前使用的扩频码、权重、扰码三者的当前乘积C;

步骤58,确定所述乘积集合中与当前乘积和当前第一编码对应的当前元素,并根据元素与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所述编码集合中选择与当前元素对应的第二当前编码B2;

步骤59,根据编码与复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当前编码B2解码为对应的复值后输出。

利用上述的方法,仅需要在最后输出一个复值,而不用在加权、扩频、加扰过程中进行复值浮点计算,所以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时分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装置包括一调制装置,调制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根据上层信息,记录所述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以下3者的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表8所示的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两种调制方式中所有可能的连续数据比特;

编码集合中的编码;

连续数据比特按照对应的调制方式调制后得到的复值;

第二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如下的一一对应关系:

乘积集合中的元素与该编码集合中的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表10);

所述编码集合中的编码与取值集合中的元素的所有可能的乘积组成所述乘积集合,扩频码、权重、扰码三者所有可能的乘积组成所述取值集合;;

数据比特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记录的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数据流A1中需要处理的当前数据比特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并根据确定的调制方式获取当前连续数据比特B;

第一编码选择模块,用于根据连续数据比特与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所述编码集合中选择与当前连续数据比特对应的第一当前编码B1;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当前使用的扩频码、权重、扰码三者的当前乘积C;

第二编码选择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乘积集合中与当前乘积和当前第一编码对应的当前元素,并根据元素与编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所述编码集合中选择与当前元素C对应的第二当前编码B2;

复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编码与一个连续数据比特按对应的调制方式调制后得到的复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二当前编码B2解码为对应的复值后输出。

由于如何记录第一数据流A1中的数据比特与需要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对应关系已经在前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在上述的说明中,第一编码为5比特,但当然也可以用6比特甚至更多的比特来表示,只要求其能够映射该数据流中所有的调制方式可能存在的连续数据比特即可。

在现有技术中,一旦存在混合调制,则所有时隙都会采用相同的值进行满量程量化,即:所有采用的调制方式所对应的实部和虚部的数值中的最大绝对值,举例如下。

假设当前业务需要16QAM和QPSK两种调制方式,则所有时隙都按照3/满量程量化。

假设当前时隙仅采用QPSK调制方式,那也是按照3/满量程量化,这样,在量化后发送给基带成型滤波器时,精度就降低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一定点量化模块,在量化处理时,当前时隙的数据,按照采用的调制方式所对应的实部和虚部的数值中的最大值进行量化,以3G时分TD-SCDMA系统16QAM和QPSK两种调制方式,定点复数实部虚部各10比特为例,假设当前时隙的数据仅需要采用QPSK调制方式时,浮点数据设为a,则按照QPSK所对应的实部和虚部的数值中的最大绝对值进行量化,也就是利用1进行量化,则定点数为[a*511],当只存在16QAM调制方式时,浮点数据为a,则按照16QAM所对应的实部和虚部的数值中的最大绝对值进行量化,也就是利用3/进行量化,定点数据为[(a*sqrt(5)/3)*511]。

假设当前时隙的数据需要采用16QAM和QPSK两种调制方式时,按照16QAM和QPSK所对应的实部和虚部的数值中的最大绝对值进行量化,也就是利用3/进行量化。

利用现有技术的量化方法,仅采用QPSK的时隙中的浮点数据a的定点值为[(a*sqrt(5)/3)*511],而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仅采用QPSK的时隙中的浮点数据a的定点值为[a*511],提高了滤波器的计算精度和发射功率的精度。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预先存储各调制方式下的加权、扩频和加扰后数据集合的定点值,最后直接查表即可得到。有QPSK与16QAM存在时,加权、扩频和加扰后数据集合为:{1/5,2/5,3/5,1}.

本发明仅以TD-SCDMA系统为例,但此方法也可以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领域中的相关检测器实现领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