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安装电梯导轨的方法和用于安装电梯导轨的系统

用于安装电梯导轨的方法和用于安装电梯导轨的系统

摘要

一种用于在电梯升降井(3)中安装导轨(1、2)例如轿厢导轨和/或对重导轨的方法和系统。通过从所述电梯升降井的底部(4)开始、把一根导轨段(51、52;61、62;71、72...)放置在另一导轨段的顶部以及借助于由定向激光器(8)产生的激光束沿铅直方向对准各导轨段进行分阶段组装来装设所述导轨,其中所述各导轨段比所述导轨的整个长度短。所述定向激光器(8)随着所述导轨的组装进程而向上移动。当进行组装时,所述定向激光器(8)支承在当时铅直对准的最高导轨段的顶端附近,用于沿铅直方向对准有待安装的下一根导轨段。这些阶段被重复直到整个导轨被组装。所述系统包括对准装置(12),其能撑靠于导轨段并通过永久磁铁(20)固定到该导轨段。另外,所述对准装置包括对准元件(13),由所述定向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投射到对准元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953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通力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780028294.7

  • 发明设计人 哈坎·巴尼曼;奥斯默·比乔尼;

    申请日2007-05-24

  • 分类号B66B7/0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王景刚

  • 地址 芬兰赫尔辛基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18: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6-0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6B 7/02 专利号:ZL2007800282947 申请日:20070524 授权公告日:201404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4-23

    授权

    授权

  • 2009-09-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7-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义于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的方法。另外,本发明 涉及一种定义于权利要求11前序部分中的系统。

背景技术

一种用于在电梯升降井或类似结构中安装诸如轿厢导轨和/或对重导轨 等导轨的现有方法。在现有技术的方法中,参照公布于美国6422352中的 现有技术说明书,通过从电梯升降井的底部开始、把比导轨整个长度短的 导轨段顺序叠放并借助于由定向激光器产生的铅直激光束沿铅直方向对准 各导轨段进行分阶段组装来装设所述导轨。另外,需要使用从电梯升降井 上方的机房、从楼层平台或从单独的脚手架悬垂的铅垂线。同样,用接续 的导轨段组装电梯升降井中的导轨的现有系统,该系统包括定向激光器, 该激光器产生铅直激光束用于对准各导轨段。

在现有技术中,高精度激光器作为定向激光器结合长距离使用,由该 激光器产生的成形激光束用以在长距离上保持为明显窄的光束,以使它可 被用于相应于电梯升降井整个长度的安装。

由于悬浮在电梯升降井的空气中的灰尘是一个问题,所以在安装电梯 导轨中还没有普遍使用激光器,由于这些灰尘,激光束经过较远的距离后 分散不能实现精确对准借以进行的明显光照圆点。另一问题是长距离激光 器价格相当昂贵且尺寸大。铅垂线的精度,对其而言,会受到气流和温度 波动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消除至少部分前述缺点。

特别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进行导轨的安装时使用廉价的 定向激光器的方法,使得环境条件不会影响所述导轨的对准精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的特征体现在公开于权利要求1和11的特 征部分中的内容。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特征体现在公开在其他权利要求中 的内容。一些发明实施例还被论述于本申请的描述部分和附图中。本申请 的发明内容还可以不同于以下提供的权利要求的方式予以限定。所述发明 内容还可由几个独立的发明组成,特别是如果根据表述方式或者暗含的子 任务或者从实现的优点或优点的种类的视角来考虑本发明的话。在此情况 下,包括在以下权利要求中的一些属性从独立发明概念的视角看可能是多 余的。各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在基本发明概念的范围内结合其他实施例予以 应用。

根据本发明,定向激光器随着所述导轨的组装进程而向上移动,以及 当进行组装时,所述定向激光器在每个铅直对准的最高导轨段的顶端附近 支承在所述电梯升降井的固定结构上,用于沿铅直方向对准有待安装的下 一根导轨段,其中所述固定结构例如是所述电梯升降井的壁或者固定于所 述电梯升降井的壁的固定元件。这些阶段被重复进行直到整根导轨得以组 装。

已观察到,如果定向激光器支承在固定结构上,例如电梯升降井的壁 上或相对于电梯升降井或类似结构的壁基本上不可移动的结构上,可以安 装所述导轨而不产生什么振动问题。重要的是固定点是以所述定向激光器 基本上不经受例如在导轨安装作业中引起的振动的方式而予以固定。如果 所述定向激光器被固定到经受振动的导轨,将会引起定向激光器振动的问 题。除了其他因素以外,振动由伴随安装上部导轨发生的下部导轨上的冲 击引起。在此情况下,使用自动铅直的激光束变得不太方便,因为该装置 由于其工作原理对振动非常敏感。振动之后,该装置工作能力的恢复需要 一定时间,在此情况下,反复振动可实际上几乎完全消除工作能力。本发 明的一个优点在于,能把重量轻和廉价的激光器用作定向激光器。作为本 发明的结果,所述光束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内足以保持较窄和清晰并产生圆 形点形式的光照图案。

在本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自动调平结构测量激光器被用作定向激光 器,其形成自动铅直的激光束。

在本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

a)用于固定所述导轨的多个固定元件被固定到所述电梯升降井的铅直 壁或被固定到类似的实体结构,

b)包括对准元件的对准装置在距离所述定向激光器的一定距离处被 固定到有待对准的导轨段,

c)有待对准的导轨段沿着侧向移动使得所述对准元件面对所述激光 束,以及

d)有待对准的导轨段被固定到所述固定元件。

在本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准装置在一个位置被固定到导轨 段,该位置位于此时有待固定的导轨段的固定元件附近。

在本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

e)所述定向激光器被放置在所述电梯升降井的底部用于对准最底部的 导轨段,

f)所述对准装置在最底部固定元件附近被固定到最底部的导轨段,

g)有待对准的导轨段沿着所述侧向移动使得所述对准元件面对所述激 光束,

h)所述导轨段被固定到所述固定元件,

i)所述对准装置被取下并且所述对准装置被固定在下一个次高固定元 件附近,

j)阶段g)-i)被重复进行直到整个最底部导轨段被对准和固定于各固 定元件,

k)所述对准装置被置留就位在所述最底部导轨段的顶端附近,

l)所述定向激光器从所述电梯升降井的底部被向上移动并被连接于设 置在最底部导轨段的顶端附近的所述对准装置附近的固定结构,以及

m)所述定向激光器侧向移动使得所述激光束投射到置留在最底部导 轨段的顶端附近的对准装置的对准元件,且所述定向激光器相对于最底部 导轨段固定就位。

在本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

n)所述对准装置从此时较低的导轨段取下,并且所述对准装置向上 移动到有待对准的下一个导轨段的最底部固定元件的附近,

o)有待对准的导轨段被移动使得所述对准元件面对所述激光束,

p)所述导轨段被固定于所述固定元件,

q)所述对准装置被取下并且所述对准装置被固定在下一个次高固定 元件附近,

r)阶段o)-q)被重复进行直到整个所述导轨段被对准和固定于所述固 定元件,

s)所述对准装置被置留就位在所述导轨段的顶端附近,

t)所述定向激光器被向上移动并被连接到设置在对准的导轨段的顶端 附近的对准装置附近的固定结构,以及

u)所述定向激光器借助于置留在所述导轨段的顶端附近的对准装置 进行定向,使得所述激光束投射到所述对准装置的对准元件,以及所述定 向激光器被固定就位,

v)阶段n)-u)被重复进行直到整个导轨被组装。

在本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在阶段t)中,所述定向激光器被向上移动 一定间距,该间距优选为10米大小的量级。所述间距事实上可以大于或 小于此值。

在本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从所述底部向上以导轨段对的方 式进行组装。

在本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借助于在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导轨段的对准 装置之间延伸的对准准绳以及所述对准装置上的对准标记,确保包括径直 彼此相对的第一导轨段和第二导轨段的导轨对的第一和第二导轨段、在对 准准绳处于第一和第二对准标记的位置时、相对于彼此以及相对于铅直和 水平平面处于预定的正确位置。因此能确保所述导轨段例如不围绕它们的 铅直轴线被扭转。

在本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向激光器经由支承装置被支承在所 述电梯升降井的固定结果上。这样,所述定向激光器能被固定到所述电梯 升降井的固定结果并且同时延伸到导轨附近而能够进行对准。所述支承装 置优选为杆形固定元件,其优选地形成为可调节的,在此情况下所述定向 激光器能被准确定位在预期位置且定位容易实现。所述定向激光器因此能 与所述导轨保持分分离,并避免了过大的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包括对准装置。该对准装置包括支架,该支架包括 能撑靠于导轨段的凹口。永久磁铁在所述凹口附近固定于支架,用于把所 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导轨段。此外,对准装置还包括对准元件,由定向激光 器产生的激光束可导向该对准元件。采用这种结构,所述对准装置的对准 元件能相对于所述凹口精确定位。通过所述磁铁,所述导轨能被几乎没有 间隙地抵靠所述凹口定位。所述系统还包括支承装置,用于将定向激光器 支承在固定结构上,例如所述电梯升降井的壁上或者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电 梯升降井的壁上的固定元件。所述定向激光器因此能保持与所述导轨分离 开并避免过大的振动。所述支承装置优选地形成为可调节的,在此情况下 所述定向激光器能被非常精确地定位。

在所述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铁位于配设于对准装置上的槽的 基底侧并用以朝向所述对准装置的槽或凹槽的基底拉曳导轨。这样可以确 保所述对准装置和所述导轨之间定位的良好可重复性。另外,所述磁铁可 安装到所述槽的侧部以沿着侧向朝向彼此拉曳所述导轨和所述对准装置。 在所述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对准装置包括磁体,该磁体位于所述对 准装置的凹槽或槽的基底和侧部处,使得所述磁铁在两个方向上吸引导 轨。

在所述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对准准绳,该对准准绳在 其第一端被固定到能被固定到第一导轨段的第一对准装置。所述对准准绳 在其第二端被固定到第二对准装置,该第二装置可被固定到径直相对的第 二导轨段。第二对准装置在外形上是第一对准装置的全同镜像。第一对准 标记在距离所述对准准绳的第一端一定距离处位于第一对准装置上。相应 地,第二对准标记在距离所述对准准绳的第二端一定距离处位于第二对准 装置上。当所述对准准绳处于所述第一对准标记和所述第二对准标记的位 置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导轨段相对于彼此以及相对于铅直和水平平面处于 预定的正确位置。因此能确保所述导轨段不围绕它们的铅直轴线扭曲。

在所述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相应于有待组装的每个导轨包 括一个定向激光器。

在所述方法和所述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是所述电梯升 降井的壁或者电梯升降井的类似结构或者被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电梯升降井 的梁或者导轨的固定元件。固定结构可以是例如所述电梯升降井或类似结 构的构架的一部分。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所述附图,通过其实施例的一些例子的辅助详细地描述本 发明,其中:

图1-4和7-9示意图示了用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方式在电 梯升降井中组装导轨的各不同阶段;

图5是图4的V-V剖面视图;和

图6是图4的VI-VI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电梯升降井的纵向横截面,在该图中的是图1的II-II截面。 图1和图2图示了在实际装配导轨之前的预备阶段,其中轿厢和/或对重的 导轨预期固定其上的多个固定元件11最初固定到电梯升降井3的铅直 壁。应当指出,在图1-4和7-9中,固定元件11之间的相对距离沿着铅直 方向已被减小到显著小于实际情况以便于图示和绘图。

固定元件11的安装和对准可用任何传统方法例如用铅垂线进行。然 而,在该例子中,使用了被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的相同定向激光器 8。优选地,自动调平结构测量激光器被用作定向激光器8,其自动形成铅 直激光束9。通过用测量杆24测量各定向激光器8距所述电梯升降井的前 壁的位置,将定向激光器8设置在电梯升降井3的底部4处。借助于激光 束9,在电梯升降井的铅直壁10上于相同铅直线上钻出用于固定元件11 的固定孔。固定元件11的固定螺栓被安装在这些孔中并利用传统的气泡 式水准仪25作为辅助被定位成水平。这样,所有的固定元件11相应于电 梯升降井3的整个长度得以安装。

一般地,在图1-4、7-9的方法中,通过从所述电梯升降井的底部4开 始、把一个导轨段放置在另一个导轨段51、52;61、62;71、72上面分阶段 组装来装设导轨1、2,这些导轨段比导轨的整个长度短。安装以导轨段对 的方式进行。从底部往上以导轨段对51、52;61、62;71、72...的方式进行 导轨1、2的组装。

借助于由定向激光器8产生的铅直激光束9铅直对准所述各导轨段。 定向激光器8随导轨1、2组装进程而向上移动。在对准有待沿铅直方向 安装的下一个导轨段时,定向激光器支承在沿铅直方向对准的最顶部导轨 段的顶端附近,且这些阶段重复进行直到整个导轨1、2被组装。在这些 图中,定向激光器8被支承在固定元件11上。可以以类似的方式把定向 激光器8支承在所述电梯升降井的壁10上。可用某一现有技术方法,例 如用螺钉固定、磁铁或者通过焊接把定向激光器的支承装置23固定在所 述电梯升降井的固定结构上。

如图5和6所示,为了便于对准,包括对准元件13的对准装置12在 距定向激光器8的一定距离处被固定到有待对准的导轨段51、52;(也可以 是61、62;71、72等)。有待对准的导轨段51、52沿着侧向移动使得对准元 件13面向激光束9,此后有待对准的导轨段51、52可以固定到固定元件 11。对准装置12总是被固定到导轨段51、52的这样的位置,该位置处于 此时有待固定到所述导轨段的固定元件11的附近。

图3表示借助于定向激光器8的激光束9安装和对准最底部的一对导 轨段51、52。为了对准最底部的导轨段51、52,定向激光器8被放置在电 梯升降井3的底部4,位于最底部导轨旁边。然后,对准装置12在最底部 固定元件11附近被固定到最底部的导轨段51、52,这被描述于图1的阶段 1(圆圈内的数字1)。

导轨段51、52沿着侧向移动以使对准元件13面向激光束9,此后导轨 段51、52可以被牢固地固定到固定元件11。在阶段2,对准装置12处于 下一个更高的固定元件11附近。对于每个固定元件11所述阶段被重复, 如用圆圈圈起的2、3和4所示,直到整个最底部导轨段51、52被对准和 固定到各固定元件11。当定向激光器8从所述电梯升降井的底部4被向上 移动并连接到设置在最底部导轨段51、52的顶端附近的对准装置12附近 的固定结构时,对准装置12留置就位在最底部导轨段51、52的顶端附 近,该阶段5(圆圈内的数字5)示于图4中。定向激光器8被向上移动 间距L,该间距L例如是大约10米大小的量级。然后,定向激光器8对准 先前的铅直线,使得定向激光器8沿着侧向被调节以使激光束9投射到被 留置在最底部的导轨段51、52的顶端附近的对准装置12的对准元件13, 且定向激光器8相对于所述最底部导轨段固定就位。

图7中,对准装置12从下部导轨段51、52移除并向上移动到有待对 准的下一个导轨段61、62的最底部固定元件11的附近。有待对准的导轨 段61、62被移动以使对准元件13面向激光束9。所述导轨段被固定到固定 元件11。对准元件12被移除并被固定在下一个更高处的固定元件11附 近。对于每个固定元件11该阶段被重复,如用圆圈圈起的数字6、7、8 和9所示,直到整个导轨段61、62被对准和固定到各固定元件11。再次 地,当定向激光器8移动间距L的量,所述间距L优选大约10米的大小 量级,并被连接到位于对准的导轨段的顶端附近的对准装置12附近的固 定结构时,对准装置12留置就位在最底部导轨段61、62的顶端附近。以 与示于图4中的类似方式,图8中的定向激光器8也借助于留置在导轨段 61、62的顶端附近的对准装置12被定向,以使所述激光束投射到对准装置 的对准元件13,且定向激光器8被固定就位。如图9进一步所示,所述相 应个阶段被重复直到整个导轨1、2被组装完毕。

如从所述图中可看到的,所述导轨段对包括彼此径直相对的第一导轨 段51(以及还有61、71...)和第二导轨段52(以及还有62、72...)。借助于 在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导轨段的对准装置12之间延伸的对准准绳15以及所 述对准装置上的对准标记16、17,可以确保,例如在一个导轨段固定之后 和第二导轨段固定之前,所述导轨段对中的各导轨段处于同一铅直平面 上。

再次参照图5和6,对准装置12包括支架18,该支架包括凹口19, 例如棱边、凹槽或U形槽等,如图中所示那样,其能撑靠于导轨段51、52(以及还有61、62;71、72...)。永久磁铁20在凹口19附近被固定到的支 架18,用于把支架18固定到导轨段51、52(以及还有61、62;71、 72...)。所述支架上有对准元件13,由定向激光器8产生的激光束9可被 导向到对准元件13。对准元件13可以是例如窗口,其中有对准栅格等, 激光束9在其上形成光照点。

从图5可以看到,对准准绳15在其第一端21处被固定到第一对准装 置121,该第一对准装置121可被固定到第一导轨段51(以及还有61、 71...),该对准准绳在其第二端22被固定到第二对准装置122,该第二对准 装置122可固定到径直相对的第二导轨段52(以及还有62、72...)。第二对 准装置122在外形上是第一对准装置121的等同镜像。第一对准标记16在 距离对准准绳15的第一端21一定距离处位于第一对准装置121上。第二 对准标记17在距离对准准绳15的第二端22一定距离处位于第二对准装 置122上。当所述对准准绳处于第一对准标记16和第二对准标记17的位 置时,所述第一和第二导轨段相对于彼此以及相对于铅直和水平平面处于 预定的修正位置。因此能确保所述径直相对的导轨段没有围绕它们的铅直 轴线被扭曲。

图6还示出了可调节的支承装置23,利用该支承装置23,被固定到 支承装置的定向激光器8的位置能被调节并被支承在固定结构(10、11) 上。所述固定结构可以是电梯升降井的壁或电梯升降井的类似结构或被牢 固地固定到电梯升降井的梁或导轨的固定元件。所述固定结构可以是例如 电梯升降井的构架的一部分等。可调节结构可以是示于图6中的结构,其 中支承装置从其固定点延伸到导轨附近并包括相对于彼此可移动的部件, 其可例如用螺钉固定被上紧到预期位置。

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其中本 发明是使用一些例子被描述的,但是在由下面提供的权利要求限定的发明 概念的范围内能够进行许多改变以及给出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

附图标记列表

导轨(1、2)

电梯升降井(3)

底部(4)

导轨段(51、52;61、62;71、72...)

最底部导轨段(51、52)

接续的导轨段(61、62;71、72...)

定向激光器(8)

激光束(9)

铅直壁(10)

固定元件(11)

对准装置(12)

对准元件(13)

底部(14)

间距(L)

第一导轨段(51、61、71)

第二导轨段(52、62、72)

对准准绳(15)

对准标记(16、17)

第一对准标记(16)

第二对准标记(17)

支架(18)

凹口(19)

永久磁铁(20)

第一端(21)

第二端(22)

支承装置(23)

测量杆(24)

气泡式水准仪(2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