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大菱鲆家系苗种高效培育方法

大菱鲆家系苗种高效培育方法

摘要

一种大菱鲆家系苗种高效培育方法,其技术内容包括: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人工定向交配、孵化、苗种培育、商品苗。亲鱼选取来源于不同国家不同批次的种质亲鱼;人工受精在不同种质亲鱼间进行,同一批次亲鱼不能交配;苗种培育:前期其设施为3m3玻璃钢桶,饵料为小球藻、轮虫和卤虫;中期其设施为10m3水泥池,饵料为微颗粒饵料;后期其设施为20~30m3水泥池,饵料为仔稚鱼颗粒饵料;商品苗规格为5~6公分。本发明其特点是采用了不同种质资源的亲鱼进行人工定向交配,严格控制了近交;其培育采用了不同的培育设施,分三个阶段进行培育苗种,使商品苗出苗率高达46.8%,生长速度提高36%,白化率低于5%。该方法可高效生产优质大菱鲆苗种,适用于规模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738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14001.0

  • 发明设计人 张庆文;孔杰;栾生;罗坤;张天时;

    申请日2009-01-20

  • 分类号A01K6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7101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袁和善

  •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10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14: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8-10

    授权

    授权

  • 2009-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7-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菱鲆养殖苗种生产技术,是在大菱鲆苗种规模生产中,高效、优质培育苗种的一种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是大西洋东北部,欧洲沿海特有的一种比目鱼。我国于1992年首次从英国引进大菱鲆苗种,在驯化、养成、亲鱼培育、苗种生产、营养饲料、病害防治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门强、雷霁霖等的“大菱鲆的生物学特性和苗种生产关键技术”(海洋科学/2004年/第28卷/第3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孙中之的“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试验”(海洋研究/2004年/第24卷/第1期)和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张正等的“养殖大菱鲆烂鳍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学研究”(海洋科学进展/2004年/第22卷/第2期)等。他们主要在大菱鲆基础生物学特性、苗种生产技术、养殖生产和病害防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由于大菱鲆苗种生产过程中采用的亲鱼通常未经科学选育,加之累代养殖和近亲交配,造成后代苗种的种质退化现象比较严重,已经出现孵化率和出苗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抗逆性变差等性状退化现象。目前,在大菱鲆苗种生产中,采用近交控制技术进行规模化大菱鲆家系苗种高效生产,尚无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操作简单、采用不同种质的亲鱼、建立近交控制方案、人工定向交配的方法,高效生产大菱鲆家系苗种,适用于规模生产。

本发明是按以下技术操作程序完成的:其技术内容包括:1、亲鱼选择,2、亲鱼培育,3、人工定向交配,4、孵化,5、苗种培育,6、商品苗。

1、亲鱼选择:

选取来源于英国、法国、丹麦、西班牙、挪威和智利不同批次的种质亲鱼4~6批,每批亲鱼数量50~80尾,雄雌比例为1:1或1:1.5;雌鱼3龄~4龄,体重3~5千克,体长40~60厘米,雄鱼2~3龄,体重2~3千克,体长30~35厘米。

2、亲鱼培育:

日常管理:水为砂滤海水;光线白天为1000LUX~1500LUX,晚上为自然状态;水温:8~18℃,盐度:28~35;pH7.8~8.5;溶解氧>6mg/L;氨氮<0.2mg/L;流水的日交换量为2~6个全量;亲鱼培育密度为5kg/m2或1~1.5尾/m2;食料以鲜杂鱼为主,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5%~3%,

性腺发育管理:同日常管理的相应条件外,其光照强度应调为300—600LUX;光照时间按每4天增加1小时计,由每天8小时逐渐增至每天16小时;水温按每5天增加1℃计,由8℃逐步增至14℃;亲鱼饵料除鲜杂鱼外,再添加鱼油和软磷脂,添加量为日投饵料量的3~6‰。

3、人工定向交配:

人工受精在不同批次间进行,同一批次亲鱼不能交配,即用其中一批的雄鱼和其他批次的雌鱼交配,可一雄对一雌或多雌,然后单独孵化单独培育。

4、孵化:

孵化网箱为80cm×60cm×60cm,孵化网箱漂浮露出水面10厘米;光照度:300~1000LUX;水温:12~16℃。

5、苗种培育:

前期培育(30天前):其培育设施为3m3玻璃钢桶200-220个,用孵化到第3天的卵(初孵仔鱼)布桶,密度为15000粒/桶;水温按0.5℃/天速率升温,从15℃逐渐升至18℃;饵料为小球藻、轮虫和卤虫,水体中小球藻的浓度保持在8-10万个/ml;轮虫和卤虫需要营养强化后投喂,轮虫每次投喂时使水体轮虫密度达到5个~10个/ml,从9~10天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连续投喂20天左右;每日投喂2次~4次,每次投喂时使水体卤虫密度由开始的0.1~0.2个/ml,逐步增加至1~2个/ml;常流水的换水量为5~6个循环/日。

中期培育(30~60天):其培育设施为10m3水泥池50个,培育密度为1500~2000尾/m2,水温为18℃;饵料为微颗粒饵料,粒径为400~600μm,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15%,投喂5~6次/日;常流水的换水量为6~8个循环/日。

后期培育(60天后):其培育设施为20~30m3水泥池30个,培育密度为1000~2000尾/m2,水温为18℃;饵料为仔稚鱼颗粒饵料,粒径为800μm左右,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15%,投喂5~6次/日;常流水的换水量为8~10个循环/日。

6、商品苗:

大菱鲆苗种培育从初孵仔鱼到商品规格的育苗需80~90天,规格为5~6公分。

本发明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不同种质资源的亲鱼进行人工定向交配,严格控制近交;

2、采用不同的培育设施,分三个阶段进行培育苗种,使商品苗出苗率高达46.8%,生长速度提高36%,白化率低于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技术进行详细叙述:

本发明技术实验是2007年在山东省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海珍品养殖场进行的,本发明其技术方法包括:1、亲鱼选择,2、亲鱼培育,3、人工定向交配,4、孵化,5、苗种培育,6、商品苗。

1、亲鱼选取:

1)、种质:在国内收集了来源于英国、法国、丹麦、西班牙、挪威和智利等国家的原种苗养成亲鱼,共进行6批。

2)、亲鱼规格:雌鱼3龄,体重3千克,体长40厘米,雄鱼2龄,体重2千克,体长30~35厘米。

3)、亲鱼数量:每批亲鱼为50尾,雌雄比为1:1。

2、亲鱼培育:

1)、日常管理:亲鱼入池前首先对亲鱼培育池用漂白液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后于池中加水,水为砂滤海水,水位为60~70厘米,温度为18℃、光线在1500LUX以下,盐度为28~35、pH7.8~8.5、溶解氧>6mg/L、氨氮<0.2mg/L。亲鱼以5kg/m2密度入池后,经2~3天的适应,开始摄食,食料以小黄花鱼为主,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5%~3%,流水的日交换量为3~5个全量。

2)、性腺发育管理:在进行亲鱼性腺发育管理期间,除满足日常管理的条件外,一些环境条件应调整,其中培育池为独立封闭或进行独立遮挡,同时在池顶部距水面1.2米处安装照明灯,使光照强度为500LUX,光照时间按每4天增加1小时计,由原每天8小时逐渐增至每天16小时;水温按每5天增加1℃计,由原8℃逐步增至14℃;饵料以小黄花鱼外,并添加鱼油和软磷脂,添加量为日投饵料量的3~6‰。

3、人工定向交配:

亲鱼经过连续3个月左右的调控,即可达到分期、分批成熟。人工受精时采取在不同批次间进行,同一批次亲鱼不能交配。

1)、交配原则:采取建立家系原则,当亲鱼发育成熟后,用其中一批的雄鱼和其他批次的雌鱼交配,可以一雄对一雌,也可以一雄对多雌,然后单独孵化单独培育。

2)、人工授精方法:首先要擦干鱼体和器皿,防止水及排泄物的混入。然后按1×105粒卵加入1ml~5ml精液的比例,快速搅拌均匀使精卵充分接触,再加入少量经沉淀沙滤的海水,使精液、卵子、水的体积比约为0.5:100:100,继续搅拌1分钟,然后静置5分钟,再加入海水,静置10~15分钟,待吸水膨胀后,清水冲洗1~2次,放入2000ml量筒中,用海水使上浮卵和沉淀卵分离,记录上浮卵数,上浮卵经消毒后放入孵化器中孵化。

4、孵化:

1)、孵化设施:将8个孵化网箱放于25m2水泥池中,孵化网箱为80cm×60cm×60cm,使之呈漂浮状态,孵化网箱露出水面10厘米。

2)、孵化条件:光照度为500 LUX;水温为12~15℃;盐度为28~35,pH7.8~8.5;溶解氧>6mg/L,氨氮<0.2mg/L。

3)、孵化密度:受精卵按30~60万粒/m3的密度,放入0.5~1m3的孵化网箱中孵化。

4)、孵化管理:为保持孵化池中有充足的氧气,首先在孵化池中保持循环流水,并用若干充气石充气,使孵化池内溶解氧的水平保持在6mg/L,在每个孵化箱中央安置气石1个,以保持微流水和水流动,使受精卵在水体中呈均匀分布状态。每天水的循环量保持在2~3个全量,及时吸出沉卵。

5、苗种培育:

苗种培育期间,采用三种不同的培育设施,分三个不同的培育时间段进行培育。

1)、前期培育(30天前):(1)培育设施用208个、直径为1.8m、高为1.2m的3m3圆形玻璃钢桶;(2)用孵化到第3天的卵布桶,密度为15000粒/桶;(3)水温按0.5℃/天速率升温,从15℃逐渐升至18℃;(4)饵料为小球藻、轮虫和卤虫:水体中小球藻的浓度保持在8-10万个/ml;轮虫和卤虫需要营养强化后投喂,投喂量轮虫每次投喂使水体轮虫密度达到5个/ml~10个/ml,从9~10天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连续投喂20天左右;每日投喂2次~4次,每次投喂时水体中卤虫密度由开始的0.1~0.2个/ml,逐步增加至1~2个/ml;(5)常流水的换水量为5~6个循环/日。(6)采用专用的清底工具(丁字形吸污器),一般每天清底1~2次。

2)、中期培育(30~60天):(1)培育设施为10m3水泥池50个;(2)移苗前培育池用漂白液浸泡1天左右,冲洗干净后,加入过滤海水备用,移苗后其培育密度为1500~2000尾/m2;(3)温度为18℃±1℃;(4)饵料为仔稚鱼颗粒饲料,粒径为400~600μm,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15%,投喂及时,宜少投勤投一般5~6次/日;(5)常流水的换水量为6~8个循环/日;(6)采用专用的清底工具(丁字形吸污器),一般每天清底1次,1次/15天倒池。

3)、后期培育(60天后):(1)培育设施为20~30m3水泥池30个;(2)移苗前培育池用漂白液浸泡1天左右,冲洗干净后,加入过滤海水备用,按大、中、小三个等级分规格后再移入池中培育,其培育密度为1000~2000尾/m2;(3)温度为18℃±1℃;(4)饵料为仔稚鱼颗粒饲料,粒径为800μm左右,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15%,投喂及时,宜少投勤投,一般5~6次/日;(5)常流水的换水量为8~10个循环/日;(6)采用专用的清底工具(丁字形吸污器),一般每天清底1次,1次/15天倒池。

6、商品苗:

大菱鲆苗种培育从初孵仔鱼到商品规格的育苗大约需要80~90天,其规格达到5~6公分即可上市销售。

2006年和2007年在山东省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海珍品养殖场对本发明方法进行了生产应用,共培育优质大菱鲆328万尾,采用不同种质资源进行人工定向交配和分阶段培育方法,使近交系数控制在≦0.005,商品苗出苗率高达46.8%,生长速度提高36%,白化率低于5%。同时表明该发明技术操作规程简单,适合应用于大规模苗种生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