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音频信号接收装置、音频信号接收方法和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音频信号接收装置、音频信号接收方法和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音频信号接收装置、音频信号接收方法和音频信号传输系统。音频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声源信息接收部分,用于从外部连接的设备接收声源信息,声源信息包含声源类型信息和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声源类型信息指示通过通道发送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指示由外部连接的设备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音频信号接收部分,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连接的设备的音频信号;以及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用于基于声源信息来确定和设置能够被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到可回放声源。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将由外部连接的设备所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设置为所述可回放声源,作为外部连接设备的回放声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7221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索尼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86197.7

  • 发明设计人 猪原祐一;

    申请日2008-12-26

  • 分类号H04S7/00;H04S3/00;

  • 代理机构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宋鹤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14: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S7/00 授权公告日:20120905 终止日期:20151226 申请日:200812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9-05

    授权

    授权

  • 2009-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7-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信号接收装置、音频信号接收方法、程序和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最近家庭影院系统等的激增以及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使用多个通道传输音频信号的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这样的家庭影院系统中,发送音频信号的装置和接收音频信号的装置通常使用连接线(connectingcord)相连。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构成家庭影院系统的多个扬声器的布局的灵活性,正在尝试对位于发送端的装置和作为接收端装置的扬声器进行无线连接而不使用连接线。

为了实现这种无线连接,一种使用红外线发送音频信号的方法被公开(例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7-27928)。

发明内容

但是,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7-27928中公开的方法具有以下问题:由于将被用于传输信号的频谱是红外范围,因此如果在发送端的装置和在接收端的装置之间存在障碍,音频信号的传输则会失败。

此外,迄今为止所使用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从单元)仅仅接收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主单元)发送的音频信号,因此不允许用户通过操作音频信号接收装置来对音频信号发送装置进行任何控制(例如控制所发送的音频信号的切换)。

鉴于以上问题,希望提供一种新型且改进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音频信号接收方法和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它们能够通过操作接收音频信号的从单元来切换从主单元发送的音频信号,并进一步防止在从单元上执行的操作影响主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通过多个通道从外部连接的设备发送的音频信号,其包括:声源信息接收部分,用于接收声源信息,所述声源信息包含声源类型信息和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所述声源类型信息指示通过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发送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所述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指示由所述外部连接的设备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音频信号接收部分,用于接收通过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发送的音频信号;以及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用于基于所述声源信息来确定和设置能够被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到可回放声源,其中所述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将由所述外部连接的设备所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设置为所述可回放声源。

该音频信号接收装置还包括声源选择部分,用于从所述可回放声源中选择将被回放的声源。

当所述声源选择部分选择与第一通道相对应的音频信号并且所述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改变到指示与所述第一通道相对应的音频信号的信息时,所述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存储所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在所述改变之前的状态。

当所述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是指示与第一通道相对应的音频信号的信息并且所述声源选择部分选择与所述第一通道相对应的音频信号时,所述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禁止选择与由所述外部连接的设备所回放的所述第一通道的频带不同的频带。

该音频信号接收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部分,用于显示指定信息,并且所述显示部分显示指示是由所述外部连接的设备所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的信息和指示由所述外部连接的设备所回放的声源类型的信息。

所述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可以改变在所述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中所描述的声源类型的显示指示,以便指示是由所述外部连接的设备所回放的声源类型。

当所述音频信号接收部分接收到与在所述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中所描述的声源类型相对应的音频信号时,由所述音频信号接收装对所述外部连接的设备的控制可以被禁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接收通过多个通道从外部连接的设备发送的音频信号的音频信号接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声源信息,所述声源信息包含声源类型信息和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所述声源类型信息指示通过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发送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所述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指示由所述外部连接的设备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基于所述声源信息来确定和设置能够被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到可回放声源,并将由所述外部连接的设备所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设置为所述可回放声源,作为外部连接设备的回放声源;以及从所述外部连接的设备接收音频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频信号传输系统,包括音频信号发送装置和音频信号接收装置,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用于通过多个通道发送音频信号,所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从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发送的音频信号。在该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中,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包括:传输控制部分,用于向所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发送声源信息,所述声源信息包含声源类型信息和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所述声源类型信息指示通过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发送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所述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指示由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以及音频信号发送部分,用于将所述音频信号发送到所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此外,所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声源信息接收部分,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的声源信息,所述声源信息包含声源类型信息和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所述声源类型信息指示通过所述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发送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所述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指示由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所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音频信号接收部分,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的音频信号;以及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用于基于所述声源信息来确定和设置能够被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到可回放声源,其中所述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将由所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所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设置为所述可回放声源。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操作接收音频信号的从单元来切换从主单元发送的音频信号,并进一步防止在从单元上执行的操作影响主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基本技术中的每个设备的图示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功能概况的示意图。

图3A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设备连接的示意图。

图3B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设备连接的示意图。

图3C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设备连接的示意图。

图3D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设备连接的示意图。

图4A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ID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4B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ID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5A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配对功能(pairing function)的示意图。

图5B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配对功能的示意图。

图5C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配对功能的示意图。

图6A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主单元(master unit)的模式的示意图。

图6B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主单元的模式的示意图。

图6C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主单元的模式的示意图。

图6D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主单元的模式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子通道的种类示例的示意图。

图8A是示出可以由主要从单元(main slave unit)回放的音频信号的示意图。

图8B是示出可以由辅助从单元(sub-slave unit)回放的音频信号的示意图。

图9A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通道切换的示意图。

图9B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通道切换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无线环绕扬声器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的配置的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中的音频信号回放模式的示意图。

图18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可回放声源的示意图。

图19A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方法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9B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方法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的第一替代实施例的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可回放声源的示意图。

图22A是示出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方法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2B是示出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方法的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功能和结构的结构性元件被标注以相同的标号,并且这些结构性元件的重复说明被省略。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技术)

下面将参考图1到10来详细描述作为本发明的基础的技术,即音频信号传输技术(在下文中称之为基本技术)。

<术语的定义>

下面将定义用于说明基本技术的术语。

S-AIR:作为下文所述基本技术的无线音频传输技术的名称。这是索尼音频交互式射频(Sony Audio Interactive Radio frequency)的简称。该基本技术在下文中被称为S-AIR。

源:音频信号的声源。

通道:用于传输音频信号、数据等的路径。由于在S-AIR中可能传输例如4通道立体声音频信号,因此音频传输通道被表示为CH1、CH2、CH3和CH4。

主要通道:主要从单元可以回放的通道。基本上,独立的源被分配给主要通道。主要从单元随后定义。

辅助通道:辅助从单元可以回放的通道。从一个源得到的音频信号主要被分配给该辅助通道,作为环绕音频信号。辅助从单元随后定义。

主单元:能够发送音频信号的设备(音频信号发送装置)。主单元根据其能力或者处于环绕模式状态或者处于多源模式状态。在处于环绕模式的主单元中,只有通道(CH)1充当主要通道,其他通道充当辅助通道。另一方面,在多源模式的主单元中,所有通道都充当主要通道。

从单元:能够接收音频信号的设备(音频信号接收装置)。从单元或者处于主要从单元的状态以回放主要通道,或者处于辅助从单元的状态以回放辅助通道。

主要从单元:用于回放主单元的主要通道的从单元。如果主单元处于环绕模式,则链接到主单元的所有主要从单元都可以回放CH1。另一方面,如果主单元处于多源模式,则每个主要从单元可以从CH1、CH2、CH3和CH4中选择一个通道并且回放所选通道。

辅助从单元:用于回放主单元的辅助通道的从单元。如果主单元处于环绕模式,则辅助从单元可以根据通道映射选择并回放匹配其自己的功能的主单元的辅助通道。如果主单元不具有辅助从单元所具有的辅助通道功能,辅助从单元则不回放任意通道。另一方面,如果主单元处于多源模式,辅助从单元则难以链接到主单元。

ID(S-AIR ID):用于防止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的错误连接的标识符。

同步:指示主单元和从单元可以彼此通信的状态的术语。

链接:指示主单元和从单元处于同步状态之后经过某些程序性步骤,音频信号可以被实际回放的状态的术语。

配对模式:用于实现特定主单元和特定从单元之间的链接以避免与非期望的从单元链接的操作。

房间(Room):指示主单元可以同时回放和发送的源的数目的单位。在S-AIR中,主单元回放的源被指定为主要房间,将被发送到无线音频传输通道CH1、CH2、CH3和CH4的源被分别指定为房间1、房间2、房间3和房间4。如果主单元处于环绕模式,由于只有CH1是主要通道,因此可被回放和发送的源的数目为2个房间,它们是主要房间和房间1。另一方面,如果主单元处于多源模式,可被回放和发送的源的数目最大为5个房间,它们是主要房间和房间1到4。

功能:指示设备所具有的功能的术语。如果从单元具有多个功能,基本技术则充当多个功能之一。

主要功能:指示流过主要通道的源与主要房间是同一源的情况的术语。

辅助功能:指示流过主要通道的源与主要房间是不同源的情况的术语。

团体模式:用于将主要功能分发给主要从单元以使得所有链接的主要从单元都与主要单元回放同一源的模式。由主要单元和主要从单元执行的主要单元上的操作被反映在所有从单元上。

个体模式:用于将辅助功能分发给主要从单元的模式。每个主要从单元回放其选择的源。

S-AIR模式:用于将将被分发给主要通道的音乐源切换到团体模式或个体模式的按钮的名称。

在图2到10所示示例(使用情况)中,主单元和从单元被表示为如图1所示。图1是用于说明基本技术中的每个设备的图示的示意图。在下述图2到10中,主单元被图示为如图1中的符号1所示。此外,主要从单元被图示为如符号2所示,辅助从单元被图示为如符号3或4所示。

<基本技术概况>

在下文中参考图2来详细描述S-AIR中功能的概况。图2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功能概况的示意图。

S-AIR(索尼音频交互式射频)是用于从一个主单元向多个从单元发送音频信号的规范,其例如具有如下特征。

(1)S-AIR可被用作数字无线光学传输技术的后续,其能够实现简单的多房间系统(multi-room system)。

(2)S-AIR实现了以CD质量同时通过四条线路传输2通道立体声线性PCM音频信号。

(3)S-AIR具有数据通道和音频通道,因此其能够实现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的传输。

(4)虽然S-AIR是2.4GHz无线通信系统,但是它不与蓝牙或无线LAN(IEEE 802.11b/g等)兼容。

此外,如果例如如图2所示S-AIR ID在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匹配,主单元和从单元则通过接通电源被简单地链接,从而实现无线音乐回放。

[主单元功能概况]

S-AIR主单元所具有的主要功能的示例是其能够向从单元发送音频信号,能够控制从单元的音量,以及能够获得从单元的状态。

[从单元功能概况]

S-AIR从单元所具有的主要功能的示例是其能够回放从主单元发送的音频信号,能够被辅助从单元或主要从单元所使用,并且能够显示从主单元发送的数据。某些S-AIR从单元能够控制主单元的运行状态。

[键定义]

在S-AIR中所使用的键例如如以下表1所示。

在以上表1中,“◎”指示必备键,“○”指示可选,并且“-”指示尚未指定。

<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的连接>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如下两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包括在主单元中的连接控制部分,包含中央处理单元(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M)、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等;或者包括在从单元中的连接控制部分,包含CPU、ROM、RAM、DSP、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等。包括在主单元和从单元中的连接控制部分可以进一步包括专用于下述每种功能的多个处理部分。

[可连接的设备]

下面将参考图3A到3D来详细描述在S-AIR中可连接的设备。图3A到3D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设备连接的示意图。例如,如图3A所示,S-AIR连接可能仅在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在被连接的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音频源被从主单元发送到从单元。虽然在图3A中示出主单元1和主要从单元2之间的连接,但是主单元和辅助从单元之间的连接也是可能的。

另一方面,例如如图3B所示,主单元1和另一主单元1之间的连接是困难的。此外,例如如图3C所示,主要从单元2和另一主要从单元2之间的连接以及主要从单元2和辅助从单元3之间的连接也是困难的。

例如,如图3D所示,可以将多个从单元连接到一个主单元1,以从各个从单元输出(回放)主单元的声音。

具体而言,在S-AIR中,从单元可以回放所连接的主单元的音乐源,并且具有显示功能的从单元可以显示从主单元发送的信息。此外,主单元可以对在从单元中执行的操作作出响应。在S-AIR中,主单元之间的连接和从单元之间的连接通常是不可能的。

[S-AIR设备的连接]

S-AIR允许主单元和从单元通过一简单过程彼此连接,从而从单元可以回放从主单元发送的音乐。具体而言,如果主单元被加电并且从单元被加电,主单元和从单元的连接控制部分则尝试建立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的链接。如果主单元和从单元的S-AIR ID(ID)是相同的,主单元和从单元的连接控制部分则完成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的连接。如果链接被完成,从单元的音频信号回放部分则可以回放从主单元发送的音乐源。

[S-AIR ID(ID)]

然后参考图4A和4B,下文将详细描述ID的功能。图4A和4B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ID的功能的示意图。

通过使得从单元的S-AIR ID与用户渴望收听的主单元(希望连接的主单元)的S-AIR ID匹配,S-AIR ID(ID)被用于建立与所需主单元之间的连接。在S-AIR中,被用于双向通信的频率范围被划分成若干区域,并且每个区域分配不同的S-AIR ID。在存在多个主单元的情况下,通过区分S-AIR ID,S-AIR允许例如最多三个主单元共存。图4A和4B示出存在三个S-AIR ID,即A、B和C的情况。

图4A所示示例是ID(S-AIR ID)被设置为A的一个主单元1和ID(S-AIR ID)被设置为A的两个主要从单元2共存的情况。如果主要从单元2希望与主单元1之间建立连接,主单元1和主要从单元2中的至少一个的连接控制部分将被设置到其自身的ID发送到希望连接的单元。已经接收到该ID的单元的连接控制部分检查ID是否匹配并从而判断是否建立连接。由于在图4A所示示例中,主单元1和两个主要从单元2具有相同的ID,因此两个主要从单元2中的每个可以与主单元1建立连接。

此外,即使例如如图4B所示多个主单元存在于同一区域中,这多个主单元也可以通过将主单元1的S-AIR ID设置为不同值而共存。在同一区域中可共存的主单元的数目根据ID的数目而变化。由于在图4A和4B所示示例中ID的数目为3,因此在同一区域中可以共存的主单元的数目最大为3。

另一方面,虽然可以被连接到一个主单元的从单元的数目可以被设置为任意值,但是其可以被设置为确保例如最多10个单元(包括主要从单元和辅助从单元)的连接。同样,虽然可以被链接到一个辅助通道的辅助从单元的数目可以被设置为任意值,但是其可以被设置为使得最多两个辅助从单元可以被连接到一个辅助通道。

[S-AIR ID的切换]

在同一区域中存在具有不同S-AIR ID的主/从单元的情况下,在切换主/从单元的ID时立即启动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的连接,以使得从单元回放设置了相同ID的主单元的声音。

如果在主单元或从单元中存在图4A所示的滑动切换(slideswitch),则通过设置到所需ID的切换来执行S-AIR ID的切换。此外,如果在主单元或从单元中存在显示部分,该单元的ID则可以通过操作设置菜单等被设置在软件上。当执行S-AIR ID的切换时,每个单元的连接控制部分根据设置将将被用于双向通信的频率范围改变到指定的频率范围。

通过例如如上所述切换S-AIR ID,从单元变得能够回放设置了与从单元所选ID相同的ID的主单元的音频源。

[配对功能]

下面将参考图5A到5C来详细描述基本技术中的配对功能。图5A到5C是示出基本技术中的配对功能的示意图。

下文所述配对功能是实现特定主单元和特定从单元之间的链接以防止与非期望的S-AIR从单元链接的功能。

在S-AIR中,通过例如如图4A和4B所示对主单元和从单元设置相同的S-AIR ID,相同的范围被用作将被用于双向通信的频率范围,从而使得主单元和从单元被彼此连接,因而实现双向通信。

但是,例如如图5所示,如果在可以通过S-AIR进行通信的范围中存在被设置了相同S-AIR ID的另一从单元,则可能发生期望的连接。

通过使用下述配对功能,仅仅在彼此之间建立配对的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建立连接,从而消除例如如图5B所示的非期望的连接的出现。

[配对操作]

上述配对功能通过在每个主单元和从单元中执行下述配对操作而使能,从而使得主单元和从单元可以彼此发送和接收数据。

配对操作是通过在主单元和从单元处于系统加电状态时操纵[配对]键或与菜单操作相关的指定键来执行的。

首先,主单元和从单元的S-AIR ID被设置为彼此匹配,并且主单元通过某一手段(例如操作开关或菜单)而被设置到配对模式。接下来,在主单元中执行配对操作,并且与从单元之间的连接等待预定时间(例如5分钟)。设置配对模式的处理和使得与从单元之间的连接等待预定时间的处理可以在一个操作中执行。

然后,通过某一手段(例如操作开关或菜单)在从单元中执行配对操作。在根据主单元和从单元的连接控制部分所执行的预定处理的结果而建立配对之后,主单元和从单元脱离配对操作。如果存在多个从单元要被配对,则可以通过重复以上操作来执行每个从单元的配对。如果在与从单元之间的配对建立之前采取某一手段,主单元则可以脱离配对操作。

图5C是S-AIR中的配对操作的转换图的示例。如图5C所示,主单元和从单元通过指定操作在与配对相关的三种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配对状态的检查]

主单元或从单元可以显示主单元或从单元是否处于配对状态,以使得每个单元的用户可以对其进行检查。例如,将由每个单元所显示的状态可以是以下三种状态:例如“S-AIR ID连接(即配对关闭状态)”、“配对操作中”以及“配对状态”。这些状态例如可以使用单色发光二极管(LED)或显示管段被显示如下。

S-AIR ID连接:关断LED或显示管段

配对操作中:使LED或显示管段闪烁

配对状态:点亮LED或显示管段

[配对状态的备份]

当每个单元变为AC OFF状态或与未插电线时相同的状态时,主单元或从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连接控制部分可以将主单元和从单元两者的配对状态在该单元内的存储部分中存储至少24小时。此外,当备份超时时,连接控制部分取消与被存储的单元之间的配对并改变设置,以便返回S-AIR ID连接。这种备份功能消除了对每个单元的用户执行频繁的配对设置的需求。

[配对的取消]

如果在主单元或从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中执行指定操作,连接控制部分则取消正被配对的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的配对并切换到S-AIR ID连接状态。该处理可以例如通过切换S-AIR ID来执行。

以上描述了主单元或从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具有的连接控制部分的主要功能的示例。但是,连接控制部分的功能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音频信号的传输>

下面将详细描述包括在主单元中的包含CPU、ROM、RAM、DSP、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的传输控制部分或者包括在从单元中的包含CPU、ROM、RAM、DSP、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的传输控制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功能。包括在主单元和从单元中的传输控制部分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专用于下述每种功能的处理部分。

[主单元的模式]

主单元或者处于具有一个主要通道和最多三个辅助通道作为S-AIR通道的环绕模式,或者处于具有最多四个主要通道作为S-AIR通道的多源模式。此外,主单元在环绕模式和多源模式中的任意模式中,都在建立链接期间将通道映射通知从单元。通道映射是指示通过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从主单元发送的音频信号的类型的信息。在每次发生致使主单元的通道映射发生改变的事件时,主单元改变通道映射并将改变后的通道映射通知从单元。

[环绕模式]

下面将参考图6A和6B来详细描述作为主单元的模式之一的环绕模式。图6A和6B是示出在基本技术中主单元的模式的示意图。

处于环绕模式的主单元具有一个主要通道和最多三个辅助通道。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可以将主单元的环绕源(surround source)任意地分配给各个辅助通道。

例如,在图6A中,主要通道的立体声输出被分配给CH1,并且3通道立体声辅助通道被分配给三个通道CH2到CH4。在环绕模式中,音频信号的DVD前分量(L/R分量)被分配给CH1作为主要通道,而最初记录在DVD上的三种环绕信号被分配给CH2到CH4,例如如图6B所示。此外,取决于主单元的声场设置,DVD下混频音频信号可以被分配给主要通道,而在主单元中生成的环绕分量可以被分配给辅助通道。

[多源模式]

下面将参考图6C和6D来详细描述作为主单元的模式之一的多源模式。图6C和6D是示出在基本技术中主单元的模式的示意图。

处于多源模式的主单元具有最多四个主要通道。此外,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可以将主单元的主要源(main source)任意地分配给各个S-AIR通道。

在图6C中,例如,不同的主要源可以被分配给四个立体声通道CH1到CH4。在多源模式中,DVD下混频音频信号被分配给主要通道,在主要通道中,其声源为CD的音频信号被分配给CH1,其声源为TUNER(调谐器)的音频信号被分配给CH2,其声源为数字媒体端口(DMPORT)的音频信号被分配给CH3,并且其声源为AUDIO IN的音频信号被分配给CH4,例如如图6D所示。

[辅助通道的种类]

下面参考图7来描述在S-AIR中使用的辅助通道的示例。图7是示出在基本技术中辅助通道的种类示例的示意图。

参考图7,在环绕模式中分配给主单元的辅助通道以两个通道一对的方式被指定。在S-AIR中使用的辅助通道不局限于图7所示示例,如果出现新的辅助通道,其可以在任何时候被添加作为辅助通道。

[主要从单元可以回放的音频信号]

下面将参考图8A来详细描述主要从单元2可以回放的音频信号。图8A是示出主要从单元可以回放的音频信号的示意图。

主要从单元2是被假设为主要用于不同于主要房间的房间1(例如第二房间)的从单元,并且其可以回放主单元1的主要通道。因此,参考图8A,如果主要从单元2所连接到的主单元1处于环绕模式,主要从单元2则可以通过传输控制部分获取分配给CH1的主要通道的音频数据(音频信号)并且只回放CH1中的主要通道。另一方面,如果主要从单元2所连接到的主单元1处于多源模式,主要从单元2则可以通过传输控制部分获取分配给CH1到CH4的主要通道的音频数据(音频信号)并且回放CH1到CH4中的每个主要通道。

此外,虽然任意数目个主要从单元都可被实际连接到一个主要单元,但是主单元1的连接控制部分和传输控制部分可以确保10个主要从单元的连接。

[辅助从单元可以回放的音频信号]

下面将参考图8B来详细描述辅助从单元可以回放的音频信号。图8B是示出辅助从单元可以回放的音频信号的示意图。

辅助从单元是被假设为主要用于主要房间的从单元,并且其可以回放主单元1的辅助通道。因此,参考图8B,辅助从单元可以仅被连接到通过包括辅助通道的通道映射来配置的处于环绕模式的主单元1,并且与通过不包括辅助通道的通道映射配置的处于多源模式的主单元1之间的链接或许是不可能的,如图8B所示。

此外,可以由辅助从单元回放的辅助通道是根据辅助从单元所具有的功能来确定的。例如,如图8B所示,具有环绕后端(surround rear,SR)功能的辅助从单元3可以通过传输控制部分接收其音频数据是SR(环绕后端)的音频信号并回放接收到的音频信号。此外,具有环绕后方(surround back,SRB)功能的辅助从单元4可以通过传输控制部分接收其音频数据是SRB(环绕后方)的音频信号并回放接收到的音频信号。

主单元的连接控制部分和传输控制部分可以将可被连接到一个主单元的一个辅助通道的辅助从单元的数目限定为指定数目(例如2)。

虽然以上描述了主单元或从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所具有的传输控制部分的主要功能的示例,但是传输控制部分的功能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显示规范>

下面将详细描述S-AIR中的主单元和从单元的显示规范。显示通过包括在主单元和从单元中的显示控制部分执行,所述显示控制部分包含CPU、ROM、RAM、DSP等等。

[主单元的显示规范]

在S-AIR中主单元的显示控制部分可以显示主单元和从单元是否处于可链接的状态,从而使得主单元的用户不管从单元的连接状态如何都可以对其进行检查。在主单元上显示的状态可以有两种,例如“不可链接状态”和“可链接状态”。这些状态例如可以利用单色LED或显示管段被显示如下。

不可链接状态:关断LED或显示管段

可链接状态:点亮LED或显示管段

在S-AIR中主单元的显示控制部分将在从单元上执行显示所需的信息发送到从单元。主单元的显示控制部分将主单元的模式名称,并且根据需求还可以将当前功能信息、回放状态、广播台信息、乐曲信息等等发送到从单元。

[从单元的显示规范—链接状态]

在S-AIR中从单元的显示控制部分可以显示与和主单元之间的链接相关的状态,以使得从单元的用户可以对其进行检查。显示在从单元上的状态例如可以有三种,即“未链接”、“链接进行中”以及“成功链接”。除了这三种状态之外,“链接失败”状态也可能被显示。这些状态例如可以使用发射指定颜色的LED或显示管段被显示如下。

显示三种状态的情况:

未链接:关断单色LED或显示管段

链接进行中:使单色LED或显示管段闪烁

成功链接:点亮单色LED或显示管段

显示四种状态的情况:

未链接:关断双色LED或显示管段

链接进行中:使具有第一颜色的双色LED闪烁或者使显示管段以第一闪烁图样闪烁

成功链接:点亮具有第一颜色的双色LED或者点亮显示管段

链接失败:使具有第二颜色的双色LED闪烁或者使显示管段以第二闪烁图样闪烁

[从单元的显示规范—广播信息、乐曲信息]

在S-AIR中,如果从单元中存在诸如显像管之类的显示部分,从单元的显示控制部分则可以显示关于正通过该从单元收听的主单元的音频源的信息。正通过从单元被收听的主单元的音频源可以是诸如TUNER频率之类的广播信息、诸如CD乐曲号和已过时间等之类的乐曲信息。

[从单元的显示规范—连接状态]

此外,在S-AIR中,从单元的显示控制部分可以显示来自主单元的被从单元通过某一手段所接收的无线电波的接收状态(即与主单元之间的连接状态)。例如,显示控制部分可以利用诸如显示管之类的固定部分显示四种状态:“不可接收”、“敏感度:低”、“敏感度:中”和“敏感度:高”。

[从单元的显示规范—当前功能信息]

如果在从单元中存在诸如显示管之类的显示部分,在S-AIR中从单元的显示控制部分则可以在显示部分上显示正通过从单元收听的主单元的功能名称(输入名称)。此外,如果主单元的功能名称是超过显示位数的字符串,则可以通过滚动来显示该功能名称。主单元的功能名称可以是“CD”、“DMPORT”、“AUDIO IN”等等。

[从单元的显示规范—回放状态]

此外,在S-AIR中从单元的显示控制部分可以根据主单元的回放状态在从单元上显示诸如播放或暂停之类的回放状态。

除了上述显示之外,在S-AIR中从单元的显示控制部分还可以在显示部分上显示某一警告显示。

虽然以上描述了在S-AIR中主单元和从单元的显示规范,但是每个单元的显示规范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键输入部分>

下面将详细描述在S-AIR中放置在主单元和从单元上的键输入部分。

[从单元的键输入部分]

如果在S-AIR中从单元包括下述键输入部分,则可以从从单元对主单元进行控制。当在从单元上操纵下述键输入部分时的操作符合主单元的规范。

[从单元的键输入部分—运行控制]

在S-AIR中从单元包括用于运行控制的键输入部分,所述运行控制用于控制主单元中的音频源的回放。相应的键输入部分的种类以及操作的示例如以下表2所示:

表2

 

操作PLAY回放乐曲PAUSE暂停当前回放STOP停止当前回放AMS+回放下一乐曲AMS-回放上一乐曲FF使当前回放快进FR使当前回放快倒ALBUM+回放下一唱片中的乐曲ALBUM-回放上一唱片中的乐曲

[从单元的键输入部分—TUNER控制]

在S-AIR中从单元可以包括用于TUNER控制的键输入部分,所述TUNER控制用于控制主单元中的TUNER(调谐器)。相应的键输入部分的种类和操作的示例如以下表3所示:

表3

 

操作AMS+在下一预设台中调谐AMS-在上一预设台中调谐FF频率/通道+FR频率/通道-

[从单元中键按压操作的处理]

在通过从单元中的按钮操作来控制主单元的情况下,FF/FR键等有时被按下,以便执行快进/快倒或调谐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在键被按下的同时,从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例如每两秒向主单元发送一次KEY_ON命令,然后在键被释放的时刻向主单元发送KEY_OFF命令。通过这种处理,从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可以执行主单元的回放控制。

[从单元的S-AIR通道切换]

下面将参考图9A和9B来描述从单元的S-AIR通道切换。图9A和9B是示出在基本技术中的通道切换的示意图。

在S-AIR中,从单元能够切换将被回放的S-AIR通道的功能或者正被回放的S-AIR通道的功能。这种通道切换操作可以例如通过操纵放置在从单元上的通道切换键(例如[CH]键、[CH+][CH-]键等等)来执行。

从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根据所连接的主单元的种类来执行以下S-AIR通道切换处理。

例如,如图9A所示,在从单元所连接到的主单元处于环绕模式的情况下,从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向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发出通知,以请求改变分配给主要通道的功能。接收到通知时,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生成通道映射并将新生成的通道映射发送到从单元,在所述新生成的通道映射中,分配给主要通道的功能输入发生改变。在接收到新的通道映射时,从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基于接收到的通道映射来接收其声源为新功能的音频信号。

作为从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所执行的上述处理的结果,从主单元发送的通道映射被切换,如图9A所示。在图9A所示示例中,作为在从单元中操作通道切换键的结果,分配给CH1的功能被从DVD切换到TUNER,并进一步从TUNER切换到AUDIO IN。当主单元处于环绕模式时,辅助通道基本上不改变,如图9A所示。

另一方面,在从单元所连接到的主单元处于多源模式的情况下,例如如图9B所示,从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基于接收自主单元的通道映射切换用于接收的通道,并随后接收切换后的通道的音频信号。如果从主单元例如接收到图9B所示的通道映射,从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则在每次操作通道切换键时改变用于接收音频信号的通道,从而使得接收到的功能从CD切换到TUNER并进一步从TUNER切换到DMPORT。

[从单元的音量控制]

用于接收主要通道的主要从单元能够控制正被回放的音频信号的音量。由于从主单元发送的音频增益是固定的,因此主要从单元具有音量控制功能。但是,不包括放大器的主要从单元无法具有音量控制功能。

如果布置在从单元上的音量改变键(例如诸如[Vol+]和[Vol-]之类的建、音量改变旋钮等等)被操作,从单元的音频信号回放部分则控制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的增益并调整正被回放的音乐源的音量。

[主单元中的处理]

在S-AIR中,如果从单元具有用于CD、DVD、蓝光光盘等的运行控制功能,主单元则必须处理从从单元发送的如表2和3所示的键。因此,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基于与发送自从单元的键操作相对应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音频信号的发送。主单元不是必须处理存在于从单元中但不存在于主单元中的功能。

[主单元的音量控制]

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回放部分和传输控制部分能够控制正被回放的音频信号的音量。如果布置在主单元上的音量改变键(例如诸如[Vol+]和[Vol-]之类的建、音量改变旋钮等等)被操作,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回放部分则控制音频信号的增益并调整正被回放的音乐源的音量。此外,传输控制部分调整发送到环绕从单元的辅助通道的音频增益并将其发送到环绕从单元。

[S-AIR模式]

在S-AIR中,主单元能够进行以下切换:传递与主要房间相同的源(主要功能),或者传递与主要房间不同的源(辅助功能),作为被作为主要通道发送的音乐数据。主单元的动作通过这种切换而改变。

具体而言,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根据布置在主单元上的指定键(例如[S-AIR MODE]键或[FUNCTION]键)上的操作进行以下切换:分配与主要房间相同的音频源,或者分配与主要房间不同的音频源,作为将被分配给主要通道的功能。作为传输控制部分所执行的这种切换处理的结果,主单元的动作改变。

[对从单元中的键按压操作的响应]

在通过从单元中的按钮操作控制主单元的情况下,FF/FR键等有时被按下,以便执行快进/快倒或调谐操作。因此,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必须执行与发送自从单元的控制命令信号相对应的处理。

例如,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执行与键按下相对应的操作,同时以2秒的间隔接收发送自从单元的KEY_ON命令。另一方面,当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在接收到KEY_ON命令之后的2.5秒内尚未接收到来自从单元的KEY_ON/OFF命令时,其确定S-AIR通信由于某种原因丢失并且结束对该命令的操作。

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可以例如通过执行以上处理来处理从单元中的键按压操作。

[对来自多个从单元的控制的响应]

在S-AIR中,一个主单元可以从多个从单元同时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主单元的动作取决于环境而改变。

例如,在主单元处于环绕模式并且在主单元和所有主要从单元中回放同一音乐源(例如环绕模式—主要功能)的情况下,各个主要从单元中的操作顺序地被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所接受,并且最终从主要从单元最后输入的命令变为有效。

另一方面,在主单元处于多源模式并且在主单元和多个主要从单元中回放不同的音乐源的情况下,在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中各个主要从单元中的操作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将动作返回到执行操作的主要从单元。

[加重]

在S-AIR中,禁止从主单元向从单元发送预加重数据(pre-emphasized data)。预加重数据是在其由主单元无失败地解除加重(de-emphasize)之后发送的。但是,在发送难以根据输入源确定预加重的源的情况下,主单元的解除加重处理部分可能无法执行解除加重功能。

<无线环绕扬声器>

下面将详细描述在S-AIR中使用的无线环绕扬声器。在S-AIR中,例如两种扬声器被用作无线环绕扬声器,即环绕扬声器和环绕后方扬声器。下面将参考图10来详细描述S-AIR中的无线环绕扬声器。图10是示出在基本技术中的无线环绕扬声器的示意图。

[环绕扬声器]

在S-AIR中使用的环绕扬声器是辅助从单元,其回放从主单元发送的环绕信号。通过使用布置在扬声器主体或放大部分上的环绕选择开关等选择“SURROUND(SUR)”,无线环绕扬声器用作环绕扬声器,如图10所示。

环绕扬声器通过扬声器输出从主单元接收的环绕信号,并在未从主单元发送环绕信号时保持沉默。环绕扬声器的回放音量根据在主单元中执行的音量控制而改变。具体而言,环绕扬声器的传输控制部分从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接收关于声源的音量值的通知,并且环绕扬声器的音频信号回放部分以与所通知的音量值相对应的音量来回放获取的信号。

[环绕后方扬声器]

在S-AIR中使用的环绕后方扬声器是辅助从单元,其回放从主单元发送的环绕信号。通过使用布置在扬声器主体或放大部分上的环绕选择开关等选择“SURROUND BACK(SB)”,无线环绕扬声器用作环绕后方扬声器,如图10所示。

环绕后方扬声器通过扬声器输出从主单元接收的环绕后方信号,并在未从主单元发送环绕后方信号时保持沉默。环绕后方扬声器的回放音量根据在主单元中执行的音量控制而改变。具体而言,环绕后方扬声器的传输控制部分从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接收关于声源的音量值的通知,并且环绕后方扬声器的音频信号回放部分以与所通知的音量值相对应的音量来回放获取的信号。

[连接到从单元的头戴耳机]

在S-AIR中,如果头戴耳机被连接到无线放大器,则可以像在将头戴耳机连接到主单元一样收听回放声音。

头戴耳机被连接到的无线放大器的连接控制部分给出指示头戴耳机连接到主单元的连接控制部分的通知。接收到通知时,主单元的连接控制部分将所通知的信息输出到传输控制部分,并且传输控制部分停止主要房间的扬声器输出。此外,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改变通道映射。结果,连接到主单元的辅助从单元的所有扬声器都停止输出,并且所有分量均被下混频的声音被输出到头戴耳机。在主单元和从单元中同时使用头戴耳机来收听回放声音也是可能的。

头戴耳机的回放音量根据在主单元中执行的音量控制而改变。具体而言,头戴耳机被连接到的无线放大器的传输控制部分从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接收关于声源的音量值的通知,并且无线放大器的音频信号回放部分以与所通知的音量值相对应的音量来回放获取的信号。

此外,在可能连接包括主单元的多个头戴耳机的情况下,主单元的连接控制部分对所连接的头戴耳机的数目进行计数。如果一对或更多头戴耳机被连接,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回放部分则停止主要房间的扬声器输出并设置头戴耳机输出状态。如果所有头戴耳机都从该单元断开连接,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回放部分则恢复扬声器输出。

此外,当主单元和从单元之间的无线连接在头戴耳机被连接到辅助从单元的状态中恶化时或者当从单元的电力关断并且链接断开时,主单元的连接控制部分通过轮询意识到从单元的链接断开,并且执行处理以减少所计数的连接的头戴耳机的数目。

[VACS功能]

VACS功能是这样一种功能,其中从单元的音频信号回放部分控制增益,以便抑制功率放大器或扬声器的热量生成或失真。首先,音频信号回放部分每一秒检测VACS电平,并判断是否在一定比率或更高比率上检测到处理器部分的溢出。如果在一定比率或更高比率上检测到溢出,音频信号回放部分则将处理器部分的增益设置值减小1dB。音频信号回放部分根据需求重复执行该处理,并将增益最大削弱到-18dB。初始值为VACS电平OFF。

VACS操作在从单元中独立执行并且不与主单元同步执行。

<多房间回放扬声器>

下面将详细描述在S-AIR中使用的多房间回放扬声器。

[由主单元模式引起的差别]

在S-AIR中,从多房间回放扬声器输出的音频源根据所连接的主单元的模式而改变。例如,如果主单元处于环绕模式,则在任意从单元中回放同一源。另一方面,如果主单元处于多源模式,所回放的音乐则对应于被分配给由每个从单元所选择的S-AIR通道的源。

[主单元的源的切换]

在S-AIR中,多房间回放扬声器能够切换正被回放的S-AIR通道或将被回放的S-AIR通道的功能。通道切换操作例如可以通过操纵布置在多房间回放扬声器上的通道切换键(例如[CH]键、[CH+][CH-]键等等)来执行。

多房间回放扬声器的传输控制部分根据其连接到的主单元的种类执行以下S-AIR通道切换操作。

例如,在多房间回放扬声器被连接到的主单元处于环绕模式的情况下,多房间回放扬声器的传输控制部分向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给出请求改变分配给主要通道的功能的通知。接收到通知之后,主单元的传输控制部分生成通道映射,在通道映射中,分配给主要通道的功能输入被改变,并且新生成的通道映射被发送到多房间回放扬声器。在接收到新的通道映射之后,多房间回放扬声器的传输控制部分基于接收到的通道映射来接收其声源为新功能的音频信号。

另一方面,在多房间回放扬声器被连接到的主单元处于多源模式的情况下,多房间回放扬声器的传输控制部分基于接收自主单元的通道映射切换用于接收的通道,并顺序接收切换后的通道的音频信号。

通过以上处理,在多房间回放扬声器中,从主单元发送的音频源在每次操作S-AIR通道选择开关时被切换。

[音量控制]

多房间回放扬声器能够控制正被回放的音频信号的音量。在多房间回放扬声器中进行的音量控制不会影响主单元的音量。同样,由多房间回放扬声器回放的音乐不会受主单元中进行的音量控制所影响。

如果布置在多房间回放扬声器上的音量改变键(例如诸如[Vol+]和[Vol-]之类的键、音量改变旋钮等等)被操作,多房间回放扬声器的音频信号回放部分则控制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的增益并且调整将被回放的音乐源的音量。

[连接到从单元的头戴耳机]

如果头戴耳机被连接到多房间回放扬声器,则只有所连接的多房间回放扬声器停止到扬声器的输出并且通过头戴耳机执行回放。头戴耳机到多房间回放扬声器的连接不会影响主单元和其他从单元的回放。

具体而言,在头戴耳机被连接到的多房间回放扬声器中,音频信号回放部分停止多房间回放扬声器中的扬声器输出。此外,音频信号回放部分通过所连接的头戴耳机回放与扬声器输出相同的源。此时,在主单元和其他从单元中执行的回放中没有发生改变。从头戴耳机输出的音频源的音量以与连接头戴耳机之前相同的方式通过多房间回放扬声器中的音量控制来调整。

[增益偏移]

增益偏移值通常被添加到从主单元发送的音频源。因此,诸如多房间回放扬声器之类的主要从单元必须回放与偏移值相对应的音频源。因此,多房间回放扬声器的音频信号回放部分将偏移值添加到通过音量控制所调整的声音音量并输出音频源。

以上详细描述了作为本发明的基本技术的音频信号传输技术(S-AIR)。以下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都是在该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配置的,并被进一步改进以提供更多重要优点。

(第一实施例)

基于以上描述的基本技术,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是基于上述基本技术的系统。

<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下面将参考图11来详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

参考图11,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传输系统5包括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和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

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将音频信号无线地发送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并接收从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发送的各种信息。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可以从诸如DVD播放器或蓝光光盘(BD)播放器之类的音频信号输出装置12获取将被无线发送的音频信号,或者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可以具有音频信号输出装置的功能。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和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例如利用无线电波频带来执行音频信号的传输以及各种信息的双向数据通信。因此,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和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可以位于同一房间中或不同房间中,如图11所示。

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接收发送自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音频信号,并发送各种信息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例如与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连接相关的信息和请求改变将被发送的音频信号的通知。如图11的主要房间所示,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可以是无线连接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环绕扬声器,或者如图11的房间1所示,其可以是输出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发送的音频信号的诸如音频组件集合之类的音频信号输出装置。此外,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可以是音频信号获取装置,例如头戴耳机和耳机。

<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硬件配置>

下面将参考图12来详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硬件配置。图12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参考图12,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包括CPU 101、ROM 103、RAM 105、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107、输入接口(I/F)109、显示接口(I/F)113和外部设备通信部分121。

DSP 123被连接到外部设备通信部分121。

CPU 101用作处理器和控制器,并且其根据记录在ROM 103、RAM

105、EEPROM 107等中的各种程序来控制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中的全部或部分操作。ROM 103和EEPROM 107存储将被CPU 101所使用的程序和参数。RAM 105临时存储将由CPU 101执行的程序、在执行中适当改变的参数等等。ROM 103、RAM 105和EEPROM 107通过主机总线和系统总线117相连,所述主机总线由诸如CPU总线之类的内部总线配置,而系统总线117由诸如外围组件互连/接口(PCI)总线之类的外部总线配置。

输入接口109是由输入控制电路等配置的接口,其基于用户通过键操作部分111输入的信息生成输入信号并将生成的输入信号输出到CPU101。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用户可以输入各种数据,或通过操作如下所述的键操作部分111向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指示处理操作。

键操作部分111是操作部分,其输入各种数据或向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指示处理操作。键操作部分111是由用户操作的操作装置,例如鼠标、键盘、触摸板、按钮、开关、控制杆等等。例如,键操作部分111可以是使用红外线或另一无线电波的远程控制装置或者外部连接的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操作兼容的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或PDA。

显示接口113是用于将从CPU 101输出的输出信号传递到显示部分115的接口,随后将描述。显示部分115由能够向用户可视地通知各种信息的设备配置,例如诸如CRT显示设备、液晶显示设备、等离子显示设备、EL显示设备、灯等之类的显示设备。

外部设备通信部分121是由通信设备等配置的通信接口,例如用于与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和各种音频信号输出装置通信。外部设备通信部分121可以是遵循一般无线音频传输标准的接口或者遵循特定无线音频传输标准的接口。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向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发送音频信号,并经由外部设备通信部分121与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之间执行双向通信。

DSP 123是一种CPU,其专用于音频信号和图像信号的处理。音频信号输入部分125和音频信号输出部分137被连接到DSP 123,其中将被用于传输的音频信号被输入到音频信号输入部分125,而所获取的音频信号从音频信号输出部分137输出。

根据该实施例音频信号输入部分125是一种处理部分,将被用于由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发送的音频信号被输入到该处理部分。音频信号输入部分125例如包括CD/DVD/BD 127、连接诸如迷你盘(MD)之类数字设备的数字输入129、调谐器131、连接诸如磁带和唱片之类模拟设备的模拟输入133等等。通过调谐器131和模拟输入133输入的音频信号被A-D转换器135从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音频信号输入部分125输入的音频信号经由DSP 123和外部设备通信部分121被发送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

音频信号输出部分137是一种处理部分,其将通过音频信号输入部分125输入的音频信号输出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外部。音频信号输出部分137例如包括D-A转换器(未示出)、放大部分(未示出)、扬声器(未示出)等等,其中D-A转换器将作为数字信号的音频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放大部分对转换后的模拟音频信号进行放大,扬声器将放大的音频信号输出。

除了以上描述的元件之外,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还例如可以包括存储设备(未示出)、驱动器(未示出)等等。

根据该实施例,存储设备是用于数据存储的设备,其被配置为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存储部分的示例。例如,存储设备可以是诸如硬盘驱动器(HDD)之类的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磁-光存储设备等等。存储设备能够存储由CPU 101执行的程序、各种数据、从外部获取的音频信号等等。

驱动器是一种存储介质读取器/写入器,其被建立在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中或被从外部附接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驱动器读取记录在附接到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中的信息并将信息输出到RAM 105,所述可移动记录介质例如是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驱动器还能够将数据写入到附接到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中,所述可移动记录介质例如是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例如,可移动记录介质可以是DVD介质、HD-DVD介质、蓝光介质、压缩盘(CF)(注册商标)、存储棒、安全数字(SD)存储卡等等。此外,可移动记录介质例如可以是带有非接触IC芯片的集成电路(IC)卡、电子设备等等。

利用上述配置,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能够从各种音频信号输出源获取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进一步发送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并且经由外部设备通信部分121与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执行双向数据通信。

以上描述了可以实现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功能的硬件配置的示例。上述元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利用通用元件来配置,或者可以通过专用于每种元件的功能的硬件来配置。从而,可以根据在实现该实施例时的技术水平来按需要改变将使用的硬件配置。

<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硬件配置>

下面参考图13来详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硬件配置。图13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参考图13,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包括CPU 201、ROM 203、RAM 205、EEPROM 207、输入接口(I/F)209、显示接口(I/F)213和外部设备通信部分221。

输出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的音频信号输出部分223被连接到外部设备通信部分221。

CPU 201用作处理器和控制器,并且其根据记录在ROM 203、RAM205、EEPROM 207等中的各种程序来控制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的全部或部分操作。ROM 203和EEPROM 207存储将被CPU 201所使用的程序和参数。RAM 205临时存储将由CPU 201执行的程序、在执行中适当改变的参数等等。ROM 203、RAM 205和EEPROM 207通过主机总线和系统总线217相连,所述主机总线由诸如CPU总线之类的内部总线配置,而系统总线217由诸如PCI总线之类的外部总线配置。

输入接口209是由输入控制电路等配置的接口,其基于用户通过键操作部分211输入的信息生成输入信号并将生成的输入信号输出到CPU

201。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用户可以输入各种数据,或通过操作如下所述的键操作部分211向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指示处理操作。

键操作部分211是操作部分,其输入各种数据或向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指示处理操作。键操作部分211是由用户操作的操作装置,例如鼠标、键盘、触摸板、按钮、开关、控制杆等等。例如,键操作部分211可以是使用红外线或另一无线电波的远程控制装置或者外部连接的与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操作兼容的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或PDA。

显示接口213是用于将从CPU 201输出的输出信号传输到显示部分215的接口,关于显示部分215随后将描述。显示部分215由能够向用户可视地通知各种信息的设备配置,所述设备例如是诸如CRT显示设备、液晶显示设备、等离子显示设备、EL显示设备、灯等之类的显示设备。

外部设备通信部分221是由通信设备等配置的通信接口,例如用于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和各种音频信号输出装置通信。外部设备通信部分221可以是遵循一般无线音频传输标准的接口或者遵循特定无线音频传输标准的接口。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接收来自发送装置10的音频信号,并经由外部设备通信部分221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之间执行双向通信。

音频信号输出部分223是输出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发送的音频信号的处理部分。音频信号输出部分223包括D-A转换器225、放大部分227和扬声器229,如图13所示。

D-A转换器225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从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转换后的模拟音频信号被放大部分227放大并从扬声器229输出。

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可以包括DSP和音频信号输入部分,它们被包括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中。除了以上描述的元件之外,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还可以包括存储设备(未示出)、驱动器(未示出)等等。

存储设备是用于数据存储的设备,其被配置作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存储部分的示例。例如,存储设备可以是诸如硬盘驱动器(HDD)之类的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磁-光存储设备等等。存储设备能够存储由CPU 201执行的程序、各种数据、从外部获取的音频信号等等。

驱动器是一种存储介质读取器/写入器,其被建立在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或被从外部附接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驱动器读取记录在附接到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中的信息并将信息输出到RAM 205,所述可移动记录介质例如是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驱动器还能够将数据写入到附接到其的可移动记录介质中,所述可移动记录介质例如是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例如,可移动记录介质可以是DVD介质、HD-DVD介质、蓝光介质、压缩盘(CF)(注册商标)、存储棒、安全数字(SD)存储卡等等。此外,可移动记录介质例如可以是带有非接触IC芯片的集成电路(IC)卡、电子设备等等。

利用上述配置,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能够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获取音频信号,并经由外部设备通信部分221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执行双向数据通信。

以上描述了可以实现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功能的硬件配置的示例。上述元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利用通用元件来配置,或者可以通过专用于每种元件的功能的硬件来配置。从而,可以根据在实现该实施例时的技术水平来按需要改变将使用的硬件配置。

<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配置>

下面将参考图14来详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配置。图14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框图。

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例如主要包括连接控制部分151、传输控制部分153、音频信号发送部分155、存储部分157,如图14所示。

连接控制部分151包括CPU、ROM、RAM、EEPROM、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等,并且其控制外部连接的设备的连接,所述外部连接的设备例如是连接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当连接控制部分151接收到从外部连接的设备(例如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发送的用于建立连接的请求时,连接控制部分151判断是否可以连接,如果确定可以建立连接,则与该外部连接的设备之间建立连接。此外,当连接控制部分151接收到从外部连接的设备(例如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发送的用于释放连接的请求时,连接控制部分151释放与相关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之间的连接。此外,连接控制部分151基于与接收装置的操作状态相关的操作状态信息了解到可以被连接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外部连接设备的数目以及操作状态并执行连接控制。

具体而言,连接控制部分151根据存在或不存在可被连接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外部连接的设备(例如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诸如连接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和/或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头戴耳机之类的外部连接的设备等等)以及操作状态来控制外部连接的设备的连接。

除了以上处理之外,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控制部分151还可以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技术的包括在主单元中的连接控制部分执行处理。

传输控制部分153包括CPU、ROM、RAM、EEPROM、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等,并且其控制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和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之间的音频信号的传输。具体而言,传输控制部分153响应于来自连接控制部分151的请求而生成新的CH映射信息(通道映射信息)。在生成新的CH映射信息时,传输控制部分153例如通过参考存储在存储部分157(随后将描述)中的各种数据库、从连接控制部分151发送的各种信息等,来动态地生成CH映射信息,以便反映作为外部连接的设备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连接状态的改变以及来自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各种请求。新生成的CH映射信息被输出到随后将描述的音频信号发送部分155,并且还被发送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此外,新生成的CH映射信息可以被记录在存储部分157中。

传输控制部分153发送声源信息,所述声源信息包含声源类型信息和外部连接的设备的回放声源信息,所述声源类型信息指示通过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发送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而所述外部连接的设备的回放声源信息指示在与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外部连接的设备中正被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

除了以上处理之外,根据该实施例的传输控制部分153还可以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技术的包括在主单元中的传输控制部分执行处理。

音频信号发送部分155包括CPU、ROM、RAM、EEPROM、DSP、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等,并且其基于从传输控制部分153发送的通道(CH)映射信息向每个通道分发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发送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此外,如果需要对将被发送的音频信号进行转换以适应在CH映射信息中描述的每个通道中的音频信号的类型(音频信号的属性),音频信号发送部分155则对将被发送的音频信号执行指定转换处理,然后发送转换后的音频信号。如果转换前的音频信号是例如对应于5.1通道的音频信号,转换处理则是下混频到常规的2通道音频信号。

将从音频信号发送部分155发送的音频信号可以从连接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音频信号输出装置12获取,或者其可以是记录在随后将描述的存储部分157中的音频信号。

存储部分157是包括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中的存储设备。例如,存储部分157存储有数据库,该数据库中记录了形成CH映射信息等的音频信号的类型,存储部分157还存储有可能被发送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各种传输信息、将被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使用的各种程序和处理方法等等。存储部分157可以记录音频信号本身。

除了以上描述的数据库和程序之外,根据需求,存储部分157还可以存储在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执行某种处理时需要存储的各种参数、处理的进展等等。构成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处理部分,例如连接控制部分151、传输控制部分153和音频信号发送部分155可以自由地读取和写入存储部分157中的信息。

除了以上描述的处理部分之外,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还可以包括其他处理部分,例如显示控制部分和显示部分。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中,到外部连接的设备的音频信号的传输以及与外部连接的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可以经由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来执行,但是无线传输是优选的。

以上描述了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功能示例。上述元件中的每个元件可以使用通用元件或电路来配置,或者其可以由专用于每个元件的功能的硬件来配置。此外,每个元件的功能可以完全由CPU等来实现。从而,按照需求根据在实现该实施例时的技术水平来改变使用配置是可能的。

<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配置>

下面将参考图15和16来详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配置。图15和16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框图。

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例如主要包括连接控制部分251、传输控制部分253、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显示控制部分257和存储部分261,如图15所示。

连接控制部分251包括CPU、ROM、RAM、EEPROM、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等,并且控制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和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之间的连接。具体而言,连接控制部分251将用于改变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和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之间的连接状态的连接信息发送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用于改变连接状态的连接信息例如可以是对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用于建立与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之间的连接的请求、对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用于释放与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之间的连接的请求、通知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加电/断电状态的信息等等。

当连接控制部分251将上述连接信息发送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时,其还可以发送标识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标识符等等。

除了以上处理之外,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控制部分251还可以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技术包括在主要从单元中的连接控制部分执行处理。

传输控制部分253包括CPU、ROM、RAM、EEPROM、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等,并且其控制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发送的音频信号的接收。此外,当从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控制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时,传输控制部分253控制各种传输命令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发送。传输控制部分253随后将更详细地描述。

除了以上处理之外,根据该实施例的传输控制部分253还可以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技术包括在主要从单元中的连接控制部分执行处理。

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包括CPU、ROM、RAM、EEPROM、DSP、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等,并且其回放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发送并由传输控制部分253获取的音频信号。当回放音频信号时,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可以执行音频信号的音量控制和运行控制。此外,当回放音频信号时,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可以参考记录在存储部分261中的数据库,关于存储部分261随后将描述。

除了以上处理之外,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还可以执行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技术的主要从单元在回放音频信号期间可以执行的处理。

显示控制部分257当在包括在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的显示部分215上显示从连接控制部分251和传输控制部分253发送的各种信息时执行显示控制。将由连接控制部分251和传输控制部分253显示在显示部分215上的信息的示例包括指示与作为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之间的链接状态或连接状态的信息、与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接收的音频信号的类型和回放状态相关的信息、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的关于回放的广播台信息和乐曲信息等等。显示控制部分257在控制显示部分215上的显示时可以参考记录在存储部分261(随后将描述)中的数据库。

此外,显示控制部分257当在显示部分215上显示除了上述信息之外的必须由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显示的信息时可以执行显示控制。此外,除了以上处理之外,根据该实施例的显示控制部分257还可以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技术包括在主要从单元中的显示控制部分执行处理。

存储部分261是包括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的存储设备,并且其存储数据库,该数据库中记录了形成CH映射信息等的音频信号的类型,存储部分261还存储了可能发送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各种传输信息、将由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使用的各种程序和处理方法等等。

除了以上描述的数据库和程序之外,根据需求,存储部分261还可以存储在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执行某种处理时必须存储的各种参数、处理的进展等等。构成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处理部分,例如连接控制部分251、传输控制部分253、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和显示控制部分257可以自由地读取和写入存储部分261中的信息。

[传输控制部分253的配置]

下面将参考图16来详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传输控制部分253。图16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传输控制部分253的功能的框图。

根据该实施例的传输控制部分253包括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73、声源选择部分275和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如图16所示。

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包括CPU、ROM、RAM、EEPROM、DSP、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等,并且其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接收声源信息,该声源信息包含声源类型信息和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所述声源类型信息指示通过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正被发送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所述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指示作为外部连接设备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所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当接收到声源信息时,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可以使用记录在存储部分261中的数据库等等。

声源类型信息是指示通过多个通道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发送的音频信号的类型的信息。通过每个通道传输的音频信号对应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所具有的每个声源。声源类型信息类似于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技术的通道映射,并且通过参考声源类型信息,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可以被告知作为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模式(即环绕模式或多源模式)的类型以及通过每个通道传输的声源的类型。

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是指示作为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被连接到的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所回放的音频信号的类型的信息,并且其在每次作为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所回放的声源改变时改变。通过获取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可以了解到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正在回放的声源的种类。

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可以在每次其回放的声源的种类改变时将与当前播放的声源相关的信息作为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发送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或者其可以按预定时间间隔将与当前播放的声源相关的信息作为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发送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此外,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可以响应于从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发送的用于获取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的请求,将与当前播放的声源相关的信息作为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发送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

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将接收到的声源类型信息发送到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随后将描述),并将接收到的声源类型信息和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发送到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73(也随后描述)。此外,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可以将接收到的声源信息记录在存储部分261中。

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73包括CPU、ROM、RAM、EEPROM、DSP、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等,并且其基于从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发送的声源类型信息来设置可以由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回放的声源。此外,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73基于从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发送的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将作为外部连接设备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正在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设置到可回放声源,作为外部连接设备的回放声源。在以下描述中,外部连接设备的回放声源指的是“主要单元功能”,而由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可以回放的声源指的是“辅助功能”。

具体而言,根据该实施例的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73不仅基于从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发送的声源类型信息设置与分配给作为可回放声源的主要通道的音频信号相对应的声源(即诸如DVD、CD、AM和FM之类的TUNER或者诸如XM、DMPORT和AUDIO IN之类的功能),而且还将被称为主要单元功能的声源添加到可回放声源。

由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73执行的用于设置可回放声源的处理随后将更详细地描述。

声源选择部分275从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73所设置的可回放声源中选择将由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回放的声源。具体而言,如果可回放声源是由用户通过布置在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上的诸如操作键或转换开关之类的输入设备选择的,声源选择部分275则确定相应的声源被选择并请求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随后将描述)获取与声源选择部分275所选择的声源相对应的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包括CPU、ROM、RAM、EEPROM、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等,并且其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接收与声源选择部分275基于从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发送的声源类型信息所选择的声源相对应的音频信号。具体而言,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基于包含在由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接收到的声源类型信息中的CH映射来搜索通过其发送与从声源选择部分275通知的声源相对应的音频信号的通道,并根据搜索结果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接收相关的音频信号。然后,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输出到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此外,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可以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记录在存储部分261中。

以上详细描述了根据该实施例的传输控制部分253。除了上述处理部分之外,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还可以包括其他处理部分。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从外部连接的设备接收音频信号以及与外部连接的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可以经由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来执行,但是无线传输是优选的。

以上描述了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功能示例。上述元件中的每个元件可以使用通用元件或电路来配置,或者其可以由专用于每个元件的功能的硬件来配置。此外,每个元件的功能可以完全由CPU等来实现。从而,按照需求根据在实现该实施例时的技术水平来改变使用配置是可能的。

<音频信号接收装置的音频信号回放模式>

下面将参考图17来详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的音频信号回放模式。图17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的音频信号回放模式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例如可以从两种回放模式中选择一种,这两种回放模式是团体模式和个体模式。参考图17,团体模式允许很多人使用作为从单元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在多个房间中收听同一声源。个体模式允许在作为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被安装在的房间中的一个人与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被安装在的另一房间中的一个人同时收听不同声源。

在选择团体模式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有可能通过从单元(即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收听与主单元(即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相同的功能(即声源类型)并且通过从单元切换主单元的功能。但是,禁止通过从单元收听与主单元不同的功能,并且禁止通过从单元切换与主单元不同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选择个体模式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有可能通过从单元收听与主单元相同的功能,通过从单元收听与主单元不同的功能,以及通过从单元切换与主单元不同的功能。但是,禁止通过从单元切换主单元的功能。

此外,在团体模式和个体模式两者中,都有可能从从单元执行主单元上的简单运行系统控制,例如功能选择和PLAY(播放)。在从从单元进行控制的情况和从主单元进行控制的情况之间,其性能规范没有不同。此外,当通过从单元在主单元上执行的控制无效时,主单元可能不会向从单元给出指示该控制已经失败的通知。此外,布置在从单元上的键可能被设置为使得除了CH键(用于切换功能)之外,可选地禁止运行系统控制。

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显示控制部分257可以在显示部分215上显示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发送的指示主单元的状态的显示信息,例如广播台信息、乐曲信息和回放状态。这些信息是根据充当从单元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显示能力来显示的,并且显示规范可以根据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而有所不同。具体而言,这些信息可以不仅作为字符显示还作为图标显示。

此外,除了从单元之外,主单元也可以包括显示部分,以便执行指示主要单元功能被设置到的从单元的显示。作为主单元上的显示,可以显示主要单元功能被设置到的从单元的ID列表,或者可以通过预先在主单元上注册每个从单元的图标来逐行显示诸如图标之类的显示对象。

如果由作为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回放的音频信号是多通道源,该音频信号则被从多通道信号下混频成2通道立体声信号并被发送。

<音频信号接收方法>

下面将参考图18到19B来详细描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执行的音频信号接收方法。

图18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可回放声源的示意图。图19A和19B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方法的示例的示意图。在以下描述中,将详细描述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处于个体模式的情况。

首先,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接收声源信息,其包含声源类型信息和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所述声源类型信息指示通过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正被发送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所述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指示正由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将接收到的声源类型信息发送到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并且还将接收到的声源类型信息和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发送到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73。

接下来,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73基于从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发送的声源信息设置可回放声源。例如,作为与在接收到的声源类型信息中描述的主要通道相对应的声源(功能),CD、DVD、BD、FM、AM、XM、DMPORT、AUDIO IN等被设置为可回放声源,如图18所示。此外,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73基于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将“MAINUNIT(主要单元)”设置为指示正在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中被回放的声源的主要单元功能。在设置可回放声源时,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73可以通过参考记录在存储部分261中的数据库等来执行处理。

由于主要单元功能是基于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设置的功能,因此分配给主要单元功能的声源类型在每次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中回放的声源改变时改变。具体而言,当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正在回放DVD时,分配给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主要单元”的声源是DVD。另一方面,当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正在回放CD时,分配给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主要单元”的声源是CD。

如上所述,由于作为用于回放正在作为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中回放的声源的功能的“主要单元功能”被进一步添加作为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的辅助功能,因此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即使在其选择个体模式时也能够以与团体模式相同的方式执行回放。当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选择“主要单元功能”作为回放源时,从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对作为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控制可以被禁止。

然后,如果声源选择部分275选择某种功能,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则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接收与声源选择部分275基于从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发送的声源类型信息中包含的CH映射所选择的功能相对应的音频信号。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随后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发送到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在选择声源和接收音频信号时,声源选择部分275和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可以通过参考记录在存储部分261中的数据库等来执行处理。

此后,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回放从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发送的音频信号。在回放音频信号时,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可以通过参考记录在存储部分261中的数据库等来执行音频信号回放处理。

利用上述方法,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执行处理以接收音频信号。但是,在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选择诸如AM和FM之类的TUNER作为功能并且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选择选择诸如AM和FM之类的TUNER作为功能的情况下,在设置可回放声源的过程中进一步执行以下处理。这是因为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通常只具有一个调谐器包(tunerpack),因此作为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无法同时接收AM广播和FM广播。在以下描述中,存在作为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的功能的四种功能,即FM、AM、XM和DVD,并且存在作为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功能的五种功能,即MAIN UNIT、FM、AM、XM和DVD的情况被描述作为示例。

[主单元在从单元选择TUNER时选择TUNER的情况]

参考图19A,考虑当作为主单元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选择DVD并且作为从单元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选择AM时(1),主单元例如选择FM(2)。由于主单元只具有一个调谐器包用于接收诸如AM和FM之类的TUNER,因此如果主单元选择FM,此后则只能接收FM广播。结果,从单元接收的TUNER频带自动从AM变为FM(2)。此外,当由从单元接收的音频信号从AM切换到FM时,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73将指示在切换前已经接收到与AM相对应的音频信号的信息记录在存储部分261中。

然后,当主单元回放的TUNER被从FM切换到AM(3)时,从单元接收的TUNER频带也自动改变到AM(3)。此后,当主单元将功能从AM切换到XM(卫星数字无线电)(4)时,由于主单元能够同时接收AM波和XM波,因此从单元的功能被切换到已经记录的前一TUNER频带(在此情况下是AM广播)(4)。

[从单元在主单元选择TUNER时选择TUNER的情况]

此外,当主单元正在选择AM或FM TUNER频带作为功能时,从单元不可能选择与主单元正在选择的TUNER频带不同的频带作为辅助功能。因此,如果从单元试图选择与主单元正在选择的TUNER频带不同的频带,与将被选择的频带相关联的辅助功能则自动跳过。

例如,参考图19B,当主单元正在回放AM TUNER频带而从单元正在回放XM时(1),如果从单元选择AM TUNER频带(2),从单元则可以回放AM,因为正被主单元回放的TUNER频带和由从单元选择的TUNER频带是相同的。但是,如果从单元随后试图将TUNER频带从AM切换到FM,从单元则无法选择FM,因为FM不同于主单元正在回放的TUNER频带。结果,功能自动跳到从单元在FM之后可以选择的功能(在图19B的情况下是MAIN UNIT功能)。

在上述与TUNER相关的示例中,在选择相同频带(即FM或AM)的情况下,从单元可以控制频率以在相同频带内接收。具体而言,如果主单元和从单元选择相同频带,例如FM,从单元则可以选择在FM广播中的任意频率的节目。

如上所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提供声源的主单元和回放声源的从单元可以彼此独立地选择声源,从而防止在一个单元中执行的控制影响另一单元的收听环境。

此外,由于从单元动态生成声源的选择列表,因此即使在其由于硬件限制而无法与从单元独立地同时选择多个声源的情况下,也可能通过呈现正在主单元中回放的声源作为虚拟声源来选择与主单元相同的声源。此外,由于已由从单元选择的声源是在从单元选择与主单元相同的声源之前被记录的,因此从单元的声源在从主单元和从单元选择同一声源的状态转换到主单元和从单元可以独立地选择不同声源的状态之后返回到适当的源(已记录的声源),从而避免从单元的用户产生混淆。此外,除了记录从单元在选择与主单元相同的声源之前已经选择的声源之外,在每次从单元改变功能选择时将与之前已经选择的功能相关的信息记录到存储部分中的做法也是可行的。

(第一替代实施例)

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允许从单元通过连接到具有声源本身的主单元或通过有线或无线装置连接到声源的主单元来输出主单元的声音。此外,从单元可以选择主单元的声源,并且从单元可以选择与主单元所选择的声源相同或不同的声源。

当从单元选择与主单元所选择的声源相同的声源时,如果该声源由在从单元中执行的操作所控制,则对收听来自主单元的声源的用户而言是不利的。因此,在根据该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第一替代实施例中,来自从单元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被禁止。由于声源在此情况下仅受控于主单元中的操作,因此在从单元一端的用户感到混淆,除非这种状态通过某种手段被呈现。

为了避免这一点,由主单元选择的声源被看作“MAIN UNIT(主单元的声源)”,而将被呈现给从单元的声源(辅助功能)根据主单元中选择的声源而被动态设置。在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当从单元选择“MAIN UNIT”时,在从单元一端的声源控制被禁止并且操作遵循在主单元中执行的控制。

<音频信号接收装置的配置>

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配置首先被描述。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主要包括连接控制部分251、传输控制部分253、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显示控制部分257、存储部分261和显示部分215。连接控制部分251、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显示控制部分257、存储部分261和显示部分215具有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相同的结构和基本相同的效果,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传输控制部分253。

图20是示出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传输控制部分253的框图。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传输控制部分253例如包括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声源选择部分275、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和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81,如图20所示。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声源选择部分275和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具有与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相同的结构和基本相同的效果,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81包括CPU、ROM、RAM、EEPROM、DSP、外部设备通信部分等等,并且其基于从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发送的声源类型信息来设置可在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回放的声源。此外,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81基于从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发送的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将在充当外部连接设备的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中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发送到显示控制部分257,以使其被显示为“MAINUNIT”,而非指示诸如DVD和CD之类声源类型的显示。

具体而言,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81基于从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发送的声源类型信息,将与分配给主要通道的音频信号相对应的声源(即诸如DVD、CD、AM和FM之类的TUNER或诸如XM、DMPORT和AUDIO IN之类的功能)设置为可回放声源。此时,在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中描述的声源类型被设置为显示为“MAINUNIT”而非由功能名称来显示。

随后将更详细描述由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81执行的用于设置可回放声源的处理。

以上描述了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功能示例。上述元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利用通用元件来配置,或者可以通过专用于每种元件的功能的硬件来配置。此外,每个元件的功能可以完全由CPU等来实现。从而,可以根据在实现该实施例时的技术水平来按需要改变将使用的配置。

<音频信号接收方法>

下面将参考图21到22B来详细描述在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执行的音频信号接收方法。图21是示出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可回放声源的示意图。图22A和22B是示出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方法的示意图。在以下描述中,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处于个体模式的情况被详细描述。

首先,根据该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接收声源信息,所述声源信息包含声源类型信息和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所述声源类型信息指示通过多个通道中的每个通道发送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而所述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指示由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回放的音频信号的声源类型。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将接收到的声源类型信息发送到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并还将接收到的声源类型信息和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发送到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81。

接下来,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81基于从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发送的声源信息设置可回放声源。例如,作为与在接收到的声源类型信息中描述的主要通道相对应的声源(功能),DVD、FM、AM、USB、AUX等被设置为可回放声源,如图21所示。此外,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81基于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进行设置,以便将正在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中回放的声源显示为“MAIN UNIT”。在图21上半部分所示情况下,当在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中描述了DVD时,其被设置为显示“MAIN UNIT(DVD)”而非“DVD”。

此外,当主单元将功能从DVD转换到作为TUNER功能的FM时,由于主单元通常只具有一个作为接收TUNER的设备的调谐器包,因此从单元难以与主单元独立地选择TUNER频带。因此,在根据替代实施例的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当主单元选择作为TUNER的FM或AM时,从单元执行设置,以便将FM和AM的功能统一地显示为“MAINUNIT(TUNER)”,如图21的下半部分所示。在设置可回放声源时,可回放声源设置部分281可以通过参考记录在存储部分261中的数据库等来执行处理。

由于在根据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中,辅助功能的显示指示基于外部连接设备回放声源信息而动态改变(被显示为MAINUNIT),因此根据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20的用户可以意识到对被显示为MAIN UNIT的功能的控制在从单元中被禁止并且被显示为MAIN UNIT的功能依赖于主单元中的控制。

然后,如果声源选择部分275选择某一功能,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则从音频信号发送装置10接收与声源选择部分275基于包含在从声源信息接收部分271发送的声源类型信息中的CH映射所选择的功能相对应的音频信号。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随后将接收到的音频信号发送到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在选择声源和接收音频信号时,声源选择部分275和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可以通过参考记录在存储部分261中的数据库等来执行处理。

此后,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回放从音频信号接收部分277发送的音频信号。在回放音频信号时,音频信号回放部分255可以通过参考记录在存储部分261中的数据库等来执行音频信号回放处理。

下面将参考图22A和22B来具体描述音频信号接收方法的示例。在图22A中所示示例是主单元进行转换以选择与从单元先前选择的声源相同的声源(功能)的情况。

如图22A上半部分所示,当主单元选择AUX并且从单元选择DVD时,从单元中对AUX的显示指示是“MAIN UNIT(AUX)”。接下来,当由主单元选择的功能从AUX转换到DVD时,虽然在从单元中被回放的声源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从单元中对DVD的显示指示由于主单元中的转换而变为“MAIN UNIT(DVD)”,并且来自从单元的本来为可执行的声源控制变为被禁止。此时,由于从单元中的显示指示变为“MAINUNIT(DVD)”,因此从单元的用户可以得知这一事实。然后,当由主单元选择的功能从DVD转换到FM时,从单元中对“MAIN UNIT(DVD)”的显示指示变为“DVD”,从而来自从单元的声源控制再次被使能。此外,通过主单元中功能的转换,从单元中对FM和AM的显示指示统一地变为“MAIN UNIT(TUNER)”。

图22B所示示例是主单元转换到主单元和从单元由于硬件限制而无法彼此独立地选择声源的功能(例如TUNER)的情况。

如图22B所示,当主单元选择DVD而从单元选择FM时,从单元中对DVD的显示指示是“MAIN UNIT(DVD)”。接下来,当由主单元选择的功能从DVD转换到FM时,在从单元中,显示指示“MAINUNIT(DVD)”变为“DVD”,“FM”变为“MAIN UNIT(TUNER)”。通过这种改变,虽然在从单元中被回放的声源仍旧为FM,但是从从单元对FM的控制被禁止。此外,当由主单元选择的功能从FM变为AM时,虽然从单元中的显示指示为“MAIN UNIT(TUNER)”,但是在从单元中回放的声源从FM变为AM。通过这种改变,指示先前已经回放FM的信息被记录在从单元的存储部分中。

然后,当主单元所选择的功能从AM变为USB时,在从单元中,“MAIN UNIT(TUNER)”变为“FM”和“AM”,“USB”变为“MAINUNIT(USB)”,从而基于记录在存储部分中的信息FM被回放。此外,由于功能从“MAIN UNIT(TUNER)”改变到FM和AM,因此在从单元中对FM的控制被使能。

如上所述,在根据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中,从从单元对主单元的控制针对被显示为“MAIN UNIT”的功能被禁止。因此,音频信号接收装置的用户可以意识到对主单元的控制针对显示指示为“MAINUNIT”的功能被禁止。

以这种方式,在根据替代实施例的音频信号接收装置中,提供声源的主单元和回放声源的从单元可以彼此独立地选择声源,从而防止在一个单元执行的控制影响另一单元的收听环境。此外,在无法独立地选择声源的情况下,例如当主单元和从单元选择同一声源时,来自从单元的声源控制被禁止,从而防止对主单元的收听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当主单元和从单元选择同一声源时,这种状态被显示在从单元上,以便通知用户在从单元中控制被限制,从而防止从单元的用户感到混淆。

此外,由于从单元动态地生成声源的选择列表,因此即使在由于硬件限制而无法与从单元独立地同时选择多个声源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将在主单元中回放的声源呈现为一个虚拟声源来选择与主单元相同的声源。此外,由于从单元已经选择的声源在从单元选择与主单元相同的声源之前被记录,因此从单元的声源在从主单元和从单元选择同一声源的状态转换到主单元和从单元可以独立地选择不同声源的状态之后返回到适当的源(所记录的声源),从而防止从单元的用户感到混淆。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取决于设计需求,可能发生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换,只要它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本发明包含与2007年12月27日递交到日本特许厅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7-337489相关的主题,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被结合于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