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音频再现系统、音频再现方法以及在该系统中使用的电子设备

音频再现系统、音频再现方法以及在该系统中使用的电子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频再现系统、音频再现方法以及在该系统中使用的电设备。一种音频数据再现系统,在PC(发送装置)向电子辞典(接收装置)发送从外部获取的音频文件的情况下,PC对音频文件进行编码,将压缩音频文件暂时存储在PC自身的存储器中。PC根据在将压缩音频文件在存储器中存储时由文件管理系统生成的文件管理数据,生成有关传送的音频文件的文件列表。用密码键加密此文件列表。然后,向电子辞典发送密码键、已加密的文件列表、及压缩音频文件。在电子辞典中,在SD卡中存储密码文件列表和压缩音频文件,使用密码键解码密码文件列表。在已解码的文件列表对应于压缩音频文件的情况下,允许该压缩音频文件的向音频文件的扩展处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7111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90201.7

  • 发明设计人 中村利久;

    申请日2008-12-26

  • 分类号G11B20/00;G11B27/32;H04L29/06;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李香兰

  •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14: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3-30

    授权

    授权

  • 2009-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7-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从CD(压缩磁盘,Compact Disc)等外部记录介质读入到PC(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中的音频数据传送给便携式终端进行再现的音频数据再现系统、音频数据再现方法及在该系统中使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过将记录在CD(Compact Disc)等外部记录介质中的音频数据读入到PC(Personal Computer)中,再将读入到该PC中的音频数据传送给便携式终端,就能够进行携带、易于再现利用传送给此便携式终端的音频数据。

在按照著作权法保护记录在上述CD中的音频数据的情况下,如果是正规购入该CD的个人的使用范围内的话,则准许此复制。为此,如果是用户正规购入的CD,则能够用于从该用户自己的PC向便携式终端传送音频数据。

但是,将读入到上述个人PC的音频数据传送·记录用于向他人的便携式终端传送·记录(复制),则相当于不正当使用。因此,考虑了一种防止不正当使用的方法,即在发送音频数据侧的装置(例如PC)和接收音频数据侧的装置(例如便携式终端)之间生成固有的密码键(encryptionkey),利用此密码键加密音频数据并发送,用该密码键解码接收的音频数据并再现。

但是,此方法中,由于以所有音频数据为加密的对象,所以在发送该音频数据侧的装置中,加密的处理负担变重,此外,在接收该音频数据侧的装置中,解码处理的负担也会变重,无论哪个装置都需要高性能的处理器。

因此,如日本国特开2005-114931号公报所示,考虑了一种通过对音频数据的一部分不进行加密而发送,来减轻该加密处理、解码处理的负担的音乐数据再现装置及音频数据再现方法。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音乐数据再现装置和音频数据再现方法中,依然需要加密处理和解码处理音频数据本身、其负担变重。由此,例如在像电子辞典这样,不具备那么高性能的处理器的电子设备中,就不能采取确实防止从外部获取的音频数据的不正当使用的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例如像电子辞典那样即使不具备那么高性能的处理器、也能够确实防止音频数据的不正当使用的音频数据再现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音频数据再现系统,用于向接收侧装置发送由发送侧装置获取的音频文件,再现由该接收侧装置接收的音频文件,其中,

上述发送侧装置包括:

第1文件存储单元,存储音频文件,

文件编码单元,按照规定的编码方式编码由此第1文件存储单元存储的音频文件,

列表生成单元,生成由此文件编码单元编码了的音频文件的文件列表,

列表加密单元,加密由此列表生成单元生成的文件列表,以及

文件发送单元,向上述接收侧装置发送由此列表加密单元加密后的文件列表和由上述文件编码单元编码后的音频文件;

上述接收侧装置包括:

文件接收单元,接收从上述发送侧装置发送的密码文件列表及编码音频文件,

第2文件存储单元,存储由此文件接收单元接收的密码文件列表及编码音频文件,

文件解码单元,解码由此第2文件存储单元存储的密码文件列表,

列表判断单元,判断由此文件解码单元解码后的文件列表是否是与由上述第2文件存储单元存储的编码音频文件对应的列表,以及

文件再现单元,在由此列表判断单元判断为上述已解码的文件列表是与上述编码音频文件对应的列表的情况下,扩展、再现该编码音频文件。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在随后描述的说明书中记载,并且局部将会从说明书中变得明显,或者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被教导。通过下文中具体阐明的各方式和组合,就可以实现并获得本发明的各目的和优点。

其合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并结合上文给出的一般性说明和下文中给出的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音频数据再现系统的外观构造的图。

图2是说明根据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的音频数据再现方法的概要的图。

图3是表示按照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中的音频数据再现方法而生成的音频文件列表14L的内容的图。

图4是表示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中的个人计算机(PC)10的电子电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中的便携式终端(电子辞典)20的电子电路结构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的PC 10中的数据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的电子辞典20中的数据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的电子辞典20中的音频再现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音频数据再现系统的构造的图。

此音频再现系统包括作为音频数据发送装置起作用的个人计算机(PC)10和作为音频数据接收终端起作用的便携式终端(电子辞典)20。PC 10连接到因特网N,电子辞典20通过USB电缆25a连接到PC 10。

在此音频数据再现系统中,记录在CD(外部记录介质)14中的例如语言教育用的音频数据,由外部磁盘读取装置13读入、经压缩处理(编码)后,发送给电子辞典20。或者,从因特网N上的音频数据配送服务器下载的例如语言教育用的音频数据,经压缩处理(编码)后,发送给电子辞典20。

电子辞典20接收的压缩处理(编码)后的音频数据被记录在SD卡(存储卡)24中后,经扩展处理(解码)由扬声器(音频输出单元)29再现。

此时,利用接着的图2所示的音频数据再现方法处理音频文件,防止上述音频数据的不正当使用。

图2说明根据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的音频数据再现方法的示意图。

在PC 10侧,将从CD 14(或因特网N)获取的、例如英语会话教材的音频数据A、B、C…转换为WAV文件等音频文件(AAA.wave)14wA、(BBB.wave)14wB、(CCC.wave)14wC、…并记录在存储器中。此后,按照规定的压缩方式将这些音频文件编码为压缩音频文件(AAA.idc)14iA、(BBB.idc)14iB、(CCC.idc)14iC、…。

此时,在PC10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将上述压缩音频文件在存储器中存储之时,生成有关各压缩音频文件的文件管理数据MFp。在PC 10的OS是Windows(R)的情况下,生成FAT(File Allocation Table)数据作为上述压缩音频文件的文件管理数据。

在由此文件管理系统生成的文件管理数据MFp中,写入“文件名”“文件形成日期·时间”“文件大小”“文件存储位置”等作为各压缩音频文件(AAA.idc)14iA、(BBB.idc)14iB、(CCC.idc)14iC、…各自的登录信息。

然后,在此PC 10中,进一步根据上述压缩音频文件,生成在该音频文件的再现中使用的音频文件列表14L。

图3是表示由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中的PC 10生成的音频文件列表14L的内容的图。

在此音频文件列表14L中,如图2的箭头标记Z1、Z2所示,按每个压缩音频文件,写入从上述文件管理数据MFp中读出的“文件名”、“文件形成日期·时间”“文件大小”。此外,在音频文件列表14L中,伴随从上述CD14(或因特网N)的获取,写入从因特网N上的音频·音乐信息检索服务器检索出的“标题”、该压缩音频文件的“特定地址的数据”(例如从开始10byte分的压缩音频数据)。

将这样生成的音频文件列表14L利用根据上述PC 10和电子辞典20的组合而生成的固有密码键K进行加密,形成为密码音频文件列表14LK。

然后,按箭头标记X、Y所示,将上述密码键K及密码音频文件列表14LK与上述压缩音频文件一起,向电子辞典20发送。

在电子辞典20侧,利用该电子辞典20的文件管理系统将从上述PC10侧接收的压缩音频文件及密码音频文件列表14LK存储在SD卡(R)(外部存储介质)24中。此时该电子辞典20的文件管理系统生成文件管理数据MFq,且将此数据存储在SD卡(R)(外部存储介质)24中。

此时,在PC 10和电子辞典20的相互的文件管理系统间交接在上述PC 10侧生成的文件管理数据MFp中所写入的“文件名”、“文件形成日期·时间”“文件大小”,并将其写入文件管理数据MFq中。

此外,从上述PC接收的密码键K被存储在本身内置的NAND闪存存储器30中。

在进行在电子辞典20侧存储的压缩音频文件再现中,首先,用密码键K解码密码音频文件列表14LK,成为音频文件列表14L。

然后,在判断为对应已解码的音频文件列表14L内的各压缩音频文件的“文件名”“文件形成日期·时间”“文件大小”、及“特定地址的数据”与写入上述文件管理数据MFq中的各“文件名”“文件形成日期·时间”“文件大小”、及该各压缩音频文件各自的“特定地址的数据”一致后,能够进行该各压缩音频文件的扩展处理和其再现处理。

由此,即使尝试保持原样不变或复制例如上述电子辞典20侧的SD卡(R)24并安装在其它的电子辞典中这样的使用,只要使用在上述PC 10和电子辞典20之间生成的密码键K未能解码密码音频文件列表14LK,就不能扩展处理该SD卡(R)24内的压缩音频文件加以再现。而且,上述电子辞典20侧的密码数据的解码处理不只限于上述密码音频文件列表14LK的解码处理。因此,上述电子辞典20即使仅具备不是高性能的处理器,也能够防止从上述PC 10传送的压缩音频文件的不正当使用。

图4是表示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中的个人计算机(PC)10的电子电路的结构的方框图。

此PC 10包括计算机即CPU(处理器)11。

此CPU 11,根据由HDD(Hard Disc Drive)12预先存储的系统程序OS,或从CD-ROM等的外部存储介质14通过外部磁盘读取装置13存储在上述HDD 12中的PC控制程序,或从外部的通信网络(因特网N)通过通信单元15存储在上述HDD 12中的PC控制程序,以RAM16为作业用存储器控制电路各部的工作。

在上述CPU 11上连接上述HDD 12、外部磁盘读取装置13、通信单元15、RAM16,同时还连接键盘17、显示装置18。

作为存储在上述HDD 12中的系统程序OS和PC控制程序,有通信控制程序、文本处理程序、图像处理程序、音频处理程序、文件管理程序等。再有,除此之外,还存储用于压缩根据上述文件管理程序而生成管理的各种数据文件的编码处理程序和用于加密根据上述文件管理程序而生成管理的各种数据文件的密码处理程序等。

然后,根据按来自键盘17的用户操作的键输入信号、由通信装置15接收的来自外部设备的输入信号、或外部磁盘读取装置13的工作信号等,由CPU 11起动这些系统程序OS和PC控制程序。

图5是表示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中的便携式终端(电子辞典)20的电子电路的结构的方框图。

此电子辞典20包括计算机即CPU(处理器)21。

此电子辞典20的CPU 21可以不使用如上述PC 10的CPU 11那样的高性能的处理器。

此CPU 21根据由ROM 22预先存储的系统程序OS、或电子辞典控制程序,以RAM 26为作业用存储器控制电路各部的工作。

在上述CPU21上连接上述ROM 22、SD卡I/F23、通信单元25、RAM26,同时还连接键盘27、显示装置28、音频输出单元29、NAND闪存存储器30。

作为存储在上述ROM 22中的系统程序OS和电子辞典控制程序,包括辞典检索程序、通信控制程序、音频处理程序、文件管理程序等。再有,除此之外,还存储用于扩展根据上述文件管理程序而管理的压缩数据文件的扩展处理程序和用于解码密码数据的解码处理程序等。此外,在ROM 22中存储英日辞典、日英辞典、国语辞典、汉字辞典等、各种辞典数据。

然后,根据按来自键盘27的用户操作的键输入信号、由通信单元25接收的来自外部设备的输入信号、或SD卡I/F23的工作信号等,由CPU 21起动这些系统程序OS和电子辞典控制程序。

接着,说明上述结构的音频数据再现系统中的PC10及电子辞典20的音频数据再现功能。

图6是表示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的PC 10中的数据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PC10侧,从CD 14通过外部磁盘读取装置13,或从因特网N上的音频配送服务器通过通信单元15读入音频数据。例如假设读入英语会话教材的音频数据A、B、C…时,将这些音频数据转换为WAV文件等音频文件(AAA.wave)14wA、(BBB.wave)14wB、(CCC.wave)14wC、…并记录在HDD 12中。此时,访问因特网N上的音频·音乐信息检索服务器,检索并读出对应上述各音频文件(AAA.wave)14wA、(BBB.wave)14wB、(CCC.wave)14wC、…的“标题”,与该各音频文件14wA、14wB、14wC、…一起存储在上述HDD 12中。

然后,在将存储在上述HDD 12中的音频文件发送给电子辞典20的情况下,在显示装置18中显示存储在HDD 12中的音频文件的一览,按照用户的操作,选择想要在电子辞典20中再现的所希望的音频文件(步骤S1)。例如,选择音频文件(AAA.wave)14wA、(BBB.wave)14wB、(CCC.wave)14wC、…(步骤S1),向用户指示发送命令时(步骤S2(Yes)),如在上述图2中所示的,按照规定的编码处理程序12a将该选择出的各音频文件14wA、14wB、14wC、…编码为压缩音频文件(AAA.idc)14iA、(BBB.idc)14iB、(CCC.idc)14iC、…(步骤S3→S4),顺序保存在HDD 12中(步骤S5)。

此时,PC 10的文件管理系统生成上述压缩音频文件14iA、14iB、14iC、…的文件管理数据MFp,此文件管理数据MFp也被保存在上述HDD12中。

再有,此PC 10中的规定的编码方式(12a)是非公开的方式,对应电子辞典20中的规定的扩展处理方式(22b)。

按照上述步骤S3~S5的处理,生成对应上述选择出的全部音频文件的压缩音频文件并保存在HDD 12中(步骤S3(No))时,如上述图2及图3所示,生成对应上述各压缩音频文件的音频文件列表14L(步骤S6)。

然后,生成仅在PC 10和电子辞典20之间固有的密码键K(步骤S7)。此密码键K例如随着通过USB电缆25a与电子辞典20的连接,使用相互认证的设备ID等的固有的号码和/或记号来生成密码键K。再有,虽然可以在每次与该电子辞典20连接时生成密码键K,但也可以将伴随最初的连接而生成的密码键K进行保存,在以后的处理中每次都使用相同的密码键。

于是,利用由上述步骤S7生成的密码键K加密由上述步骤S6生成的音频文件列表14L,如图2所示,变成为密码音频文件列表14LK(步骤S8)。

然后,将在上述步骤S5中保存在HDD 12中的各压缩音频文件,与由上述步骤S7生成的密码键K、在上述步骤S8中已加密的密码音频文件列表14LK一起,通过通信单元15向电子辞典20发送(步骤S9)。

图7是表示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的电子辞典20中的数据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在电子辞典20侧,通过通信单元25接收从上述PC 10发送的多个压缩音频文件、密码键K及密码音频文件列表14LK时,如图2所示,将该密码键K作为解码键(decryption key)存储在NAND闪存存储器30中(步骤A1)。

此外,利用本电子辞典20的文件管理系统将上述接收的密码音频文件列表14LK及压缩音频文件存储在SD卡(R)(外部存储介质)24中(步骤A2)。此时,虽然用电子辞典20侧的文件管理系统生成文件管理数据MFq,但在文件管理系统间交接在上述PC10侧生成的文件管理数据MFp中所写入的“文件名”、“文件形成日期·时间”“文件大小”,并将其写入文件管理数据MFq中。

图8是表示上述音频数据再现系统的电子辞典20中的音频再现处理的流程图。

当指示在上述SD卡(R)24中存储的压缩音频文件的音频再现处理时,首先,按照ROM 22内的解码处理程序22a利用存储在上述NAND闪存存储器30中的密码键(解码键)解码处理存储在上述SD卡(R)24中的密码音频文件列表14LK(参照图3),将其转换为音频文件列表14L(步骤B1)。

于是,就指定了上述音频文件列表14L中的音频号码“1”的列表数据(步骤B2),判断作为对应该音频号码1.的列表数据而写入的“文件名”(AAA.idc)、“文件形成日期·时间”(2007.10.19.10.24)、“文件大小”(9601233)、及“特定地址的数据”(7F5B46FF)是否与写入上述文件管理数据MFq中的各对应的“文件名”“文件形成日期·时间”“文件大小”、及存储在上述SD卡(R)24中的第1个压缩音频文件(AAA.idc)14iA的“特定地址的数据”一致(步骤B3)。

在此,当判断为上述解码处理的音频文件列表14L的音频号码“1”的列表数据、和由上述文件管理数据MFq管理的第1个文件管理信息及特定部分的实际数据一致时(步骤B3(Yes)),则判断当前指定中的音频文件列表14L的音频号码n是否达到最终号码(步骤B4)。

然后,在判断为当前指定中的音频文件列表14L的音频号码n未达到最终号码的情况下(步骤B4(No)),指定该音频文件列表14L的下一音频号码n(=n+1)(步骤B5)。

于是,就与上述说明相同,判断作为对应下一音频号码2.的列表数据而写入的“文件名”(BBB.idc)、“文件形成日期·时间”(2007.10.19.10.25)、“文件大小”(19206547)、及“特定地址的数据”(12F633BA)是否与写入上述文件管理数据MFq中的各对应的“文件名”“文件形成日期·时间”“文件大小”、及存储在上述SD卡(R)24中的第2个压缩音频文件(BBB.idc)14iB的“特定地址的数据”一致(步骤B3)。

如此,在上述解码处理了的音频文件列表14L的各音频号码1、2、…的列表数据、和由上述文件管理数据MFq管理的各对应的文件管理信息及各对应的特定部分的实际数据的一致判断处理中(步骤B3~B5),在判断为上述音频文件列表14L内的某一列表数据,和由上述文件管理数据MFq管理的文件管理信息及特定部分的实际数据(例如从开始10byte(字节)分的压缩音频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B3(No)),在显示装置28中显示拒绝音频再现的信息“不能再现”,并报告给用户(步骤B6)。

另一方面,对于上述音频文件列表14L内的所有列表数据,在判断为和由上述文件管理数据MFq管理的各对应的文件管理信息及特定部分的实际数据一致的情况下(步骤B3→B4(Yes)),读出写入该音频文件列表14L中的各列表数据的标题“基础英语1”“基础英语2”…,作为音频标题一览画面G在显示装置28中显示(步骤B7)。

在此音频标题一览画面G中,按照用户的操作选择所希望的音频标题(例如“基础英语1”),并指示其再现时(步骤B8(Yes)),从上述SD卡(R)24中读出已指示此再现的音频标题“基础英语1”的压缩音频文件(AAA.idc)14iA,按照存储在ROM22中的扩展处理程序22b进行扩展(解码)处理(步骤B9)。于是,按照ROM内22内的音频处理程序再现上述扩展处理了的“基础英语1”的音频文件(AAA.wave)14wA,并从音频输出单元29输出。

由此,即使尝试保持原样不变或复制例如上述电子辞典20侧的SD卡(R)24并安装在其它的电子辞典中这样的使用,只要使用在上述PC 10和电子辞典20之间生成的密码键K没能解码密码音频文件列表14LK,就不能扩展处理该SD卡(R)24内的压缩音频文件加以再现。而且,上述电子辞典20侧的密码数据的解码处理不只限于上述密码音频文件列表14LK的解码处理。因此,上述电子辞典20即使仅具备不是高性能的处理器,也能够防止从上述PC 10所传送的压缩音频文件的不正当使用。

再有,根据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音频数据再现系统的PC 10及电子辞典20的各处理的方法、即根据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PC 10向电子辞典20的数据发送处理、根据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电子辞典20的来自PC 10的数据接收处理、根据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电子辞典20的音频再现处理等各方法,任何一个作为可以在计算机中执行的程序,都能够被保存在存储卡(SD卡(R)、ROM卡、RAM卡等)、磁盘(软盘、硬盘等)、光盘(CD-ROM、DVD等)、半导体存储器等外部记录介质(14)(24)中并进行配送。而且,PC 10和电子辞典20的计算机(11)(21),将存储在此外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读入存储装置(12)(22),通过按照此读入的程序来控制工作,就能够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PC 10及电子辞典20的音频数据的再现功能,根据上述的方法执行同样的处理。

此外,用于实现上述各方法的程序的数据,作为程序代码的方式能够在通信网络(因特网N)上传送,从连接到此通信网络N的计算机装置(程序服务器)通过通信接口(15)(25)获取上述的程序数据、存储在存储装置(12)(22)中,也能够实现上述的PC 10及电子辞典20的音频数据的再现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易于理解附加的优点并进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更宽泛方面将不限于在此展示并描述的具体说明和典型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由附加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所限定的精神或本发明的一般性概念范围之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