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田间轨道及运行于其上的生产作业主机和淋雨式浇水机

田间轨道及运行于其上的生产作业主机和淋雨式浇水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田间轨道,包括主轨道和辅助轨道,所述主轨道为若干行纵向等行距平行布置在田间的轨道,所述辅助轨道为多行平行布置在田地两端部的轨道,所述辅助轨道与主轨道的端面距离恒定,所述辅助轨道上设置移位器,所述移位器底部具有可在所述辅助轨道上行走的移位轮,所述移位器上部设有可与主轨道相对接的过渡轨道,所述过渡轨道的高度与主轨道高度平齐,所述过渡轨道的结构与主轨道相同。本发明还包括能够在上述田间轨道上运行的生产作业主机和淋雨式浇水机。通过将多种功能机械,科学合理的放置在上述生产作业主机上,形成一种支架式农业生产机械主机。浇水机水量均匀、细密,避免了大水漫灌降低地温影响作物生长、肥料随大水渗漏损耗、作物吸收不到的缺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737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尹树林;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01087.3

  • 发明设计人 尹树林;尹玉龙;褚世洪;

    申请日2009-01-21

  • 分类号A01B76/00(20060101);A01G25/09(20060101);E01B23/02(20060101);E01B2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72108 山东省兖州市颜店镇毛庙村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10: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1-13

    文件的公告送达 IPC(主分类):A01G25/09 收件人:尹树林 文件名称:恢复权利请求审批通知书 申请日:20090121

    文件的公告送达

  • 2011-06-29

    授权

    授权

  • 2009-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7-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系列机械,属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田间轨道,以及在上述轨道上运行的的生产作业主机和淋雨式浇水机。

背景技术

从人口结构和活动方式来讲,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随着近几年中央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提高,农民的生活方式逐步从农村平房散住型向城镇楼房集中型居住发展。而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种地收入与务工收入又有明显差别,使得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经商、务工,村中多是老弱劳力留守,这样就出现了个别弃田不种或不精心管理农作物的现象,造成同地不同收的结果。再说传统作业方式下的农业生产过程不仅脏、累、热,而且季节要求性强,可以说是抢收抢种虎口夺粮。从机械方面讲,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只能单一作业,不能系列作业,闲置时间长,利用率低,突击性防治病虫害和抗旱能力差,资源消耗大,抗自然条件限制大,无田间生产系列管理机械,而所述本机械不仅能克服上述弊端,并且还有更新的功能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效率高、节能、多功能的新型现代化农业生产机械,即一种田间轨道及与其相配工作的生产作业主机和淋雨式浇水机。该农业机械结构独特,田地中的固定轨道与科学的支架式田间作业主机和淋雨式浇水机合理配合,可完成多项田间管理作业。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一种田间轨道,用于田间作业机运行其上,包括主轨道和辅助轨道,所述主轨道为若干行纵向等行距平行布置在田间的轨道,所述辅助轨道为两行平行布置在田地两端部的轨道,所述辅助轨道与主轨道的端面距离恒定,所述辅助轨道上设置移位器,所述移位器底部具有可在所述辅助轨道上行走的移位轮,所述移位器上部设有可与主轨道相对接的过渡轨道,所述过渡轨道的高度与主轨道高度平齐,过渡轨道的结构与主轨道相同。通过设置主轨道,田间作业机可以运行于其上,进行作业操作。设置辅助轨道和移位器,可以方便作业机变换作业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轨道与过渡轨道、辅助轨道的轨道纵截面形状为:轨道顶部为圆弧形,下部是方形,轨道下底面是平的。所述主轨道为预制轨道段,每个轨道段的底面设有多个固定孔,优选设有两个固定孔,每个固定孔内插有与固定孔相配的固定桩,固定桩的另一端插入夯实的基础土层中。使用混凝土预制轨道段,使得成本得到降低,且没有钢轨道易生锈的缺点;通过固定桩和固定孔的搭配,非常易于固定轨道。

更进一步,所述移位器上设置有一列或两列与主轨道相对接的过渡轨道,所述移位器下部设置的移位轮为与上述辅助轨道顶部形状相配的两列凹槽轮,每列凹槽轮数量为两个或多个,所述辅助轨道与主轨道垂直。当移位器设置一列过渡轨道式,通过两个移位器或多个移位器配合工作,可以实现田间作业机及淋浴式浇水机方便地变换作业位置;当移位器较大时,移位器可以设置两列过渡轨道,两列过渡轨道的间距应该和主轨道的间距相等,从而通过使用一个移位器,就可以完成作业机或淋浴式浇水机的作业位置变换。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生产作业主机,该生产作业主机可与上述田间轨道配合工作,包括两个分别位于两端的支架和驱动机构,所述每个支架下部固定有与所述轨道相配的凹槽轮,该结构中,凹槽轮可以固定为与轨道方向一致,优选采用可旋转凹槽轮,这样在作业主机运行中,凹槽轮可以随轨道的走向而旋转调整,即使轨道安装不太直,作业主机也可以正常运行。两支架之间设置有平衡梁架,所述平衡梁架与两支架连接,两支架上部连接有加固联系梁架。在两支架相对的一对凹槽轮上设置有上述驱动机构。通过支架、支架间的平衡梁架以及支架上部的加固联系梁架,形成了一个结构坚固的生产作业主机。平衡梁架可与两支架固定连接,也可以为滑动连接。加固联系梁架上可以设置一个粮食暂储箱。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架上还固定连接有二道平梁,所述二道平梁位于所述平衡梁架和加固联系梁架之间,所述二道平梁与所述支架的底平梁之间设有平行的两条滑槽,所述平衡梁架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的滑动部件,所述平衡梁架与两支架间的连接为所述平衡梁架的滑动部件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动连接,在所述二道平梁上固定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可升降端与所述平衡梁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直立的上窄下宽的梯形支架,所述滑动部件为滑动轮,简易的情况下,滑动部件也可以为一段小钢柱;所述升降组件为液压缸,每侧二道平梁上固定的液压缸数量为两个,所述液压缸的底座固定在二道平梁的底面上,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与平衡梁架相连。升降组件也可以选用电机驱动的螺母螺杆结构,该种情况下,螺母固定在二道平梁上,螺杆穿设于螺母内,一端与平衡梁架固连,电机可驱动螺母旋转,从而使得平衡梁架上下移动。

通过将作物播种、收割、耕耙、镂划、除草等具体功能机械,根据实际作业需要科学合理的安装在所述平衡梁架上,放置在上述生产作业主机上,这样,一个新型科学实用的支架式农业生产机械主机就形成了。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淋雨式浇水机,该淋雨式浇水机可与上述田间轨道配合工作,其包括操作支架和辅助支架以及一驱动机构,所述操作支架和辅助支架下部固定有与所述轨道相配的多个凹槽轮,所述操作支架和辅助支架上部连接有多根喷水钢管,所述每个喷水钢管上设有多个喷水嘴,所述喷水钢管与进水软管相连通,所述进水软管的另一端与水源管网相连。上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操作支架和辅助支架相对的一组凹槽轮上。该结构中,凹槽轮可以固定为与轨道方向一致,优选采用可旋转凹槽轮,这样在浇水机运行中,凹槽轮可以随轨道的走向而旋转调整,即使轨道安装不太直,浇水机也可以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支架上设有操作室,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操作支架中部还设置有绕管盘,所述进水软管为两根,盘绕在所述绕管盘上,所述绕管盘可围绕空心钢管轴旋转,所述空心钢管轴固定于所述操作支架上,所述空心钢管轴一端与所述喷水钢管相连,另一端与一“丁”字形三通管件通过可旋转密封活节相连,三通管件的另两个管口分别与导向阀相连,导向阀与所述进水软管相接。所述两根进水软管工作时,一根工作,一根备用,在淋浴式浇水机行进过程中二者交替使用,由于设置了单向阀,使得一根进水软管工作时,另一根进水软管不会向外流水,这样浇水机既能行走,水还能不断供给喷水管达到连续浇地的目的。该淋雨式浇水机的操作支架一般为一个,辅助支架可以设置多个,根据浇水机的规格来决定辅助支架的数量,由于每个辅助支架与一条主轨道相对应,从而辅助支架越多,淋雨式浇水机一次浇水作业面积越大。

进一步地,所述水源管网包括水源池增压水泵房、水管,所述水源池增压水泵房水管与埋设在辅助轨道间的横向水管相连通,在所述与操作支架相应的主轨道一侧,平行埋设有一根纵向水管,所述纵向水管的一端与辅助轨道中的所述横向水管连通,另一端封堵,所述纵向水管上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开口与上端露出地面的竖管相连通,所述竖管上安装有阀门及可与所述进水软管相接的管接头。所述水管网是所述淋雨式浇水机工作时不断供水的管道,它是在整个地块中连接成网的,能达到一处加压全网同压的效果。所述淋雨式浇水机工作时,根据设计流量大小不同,可一次同时喷浇两行或三行地块。所述操作支架在哪根主轨道上,就沿所在的这根主轨道的一侧且靠近此轨道平行埋设一根纵向水管,纵向水管的一端与辅助轨道中横向水管连通。另一端到地块的另一头封堵。根据地块大小的需求,需要几根这样的纵向水管就埋设几根并且各自对应与所述的横向水管连通。竖管上露出地面的阀门及管接头以不影响在主轨道上行走作业的机械正常工作为宜。这样整套淋雨式浇水机,从水源管网、作业机械全部配套联网贯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水钢管为三根,其中两根固定在操作支架和辅助支架的顶部两端,另一根固定在上述两根钢管的正下部,所述三根喷水钢管组成正三角形;上面两根钢管的正下方分别往外侧倾斜设置有若干个小孔,下部正中位置的一根钢管的正下方设有若干个小孔,每个小孔处安装的喷水嘴为喷水流量可调的喷水嘴;所述喷水嘴外套是带齿的旋转调节轮,在每个喷水嘴处配流量调节电机,在流量调节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头上安设有与所述旋转调节轮相配的小齿轮,调节电机转动就可调节喷水嘴处水流的大小;所述喷水钢管通向辅助支架的终端管口封堵,通向操作支架的一端管口通过与操作支架上的所述管接头相接的钢管相连通。流量调节电机工作就可调节喷水嘴处水流的大小,喷出的水便象雨水一样落入田地。如果不用电机,也可人工调好后再工作。

该淋雨式浇水机,不仅能浇水灌田,还能将粪便或颗粒化肥溶解后施入田里。将城市粪便或饲养场粪便用环卫抽粪车拉到水源池中进行均化过滤形成肥液浆,然后喷入田中。喷洒农药时,在所述支架上装配好药液储存箱,与可配套喷洒系统接通喷洒到作物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设置了田间轨道,能克服雨雪天气土地湿软机械不能下地作业。可抢时间,调头速度快可节省时间,再说拖拉机进田间作业行走精确度差,易偏行,耕翻时会出现漏耕影响播种,播种时偏行降低种植率,收割时如有套种作物偏行会将一行作物幼苗一轧到地两头(特别是夜间作业时)。现在大马力拖拉机多,车身长,在地两头调头时能将七八米内的作物苗全部轧烂,而利用轨道就不会出现以上情况。

与上述田间轨道配合工作的生产作业主机,多功能、全方位、使用频率高,填补了其他农业机械多项不具备的功能,支架平衡梁结构相对稳定,作业精准度高,易安装其他功能机械,效果非常好。平衡梁架两端采用双升降器,防止平衡梁架重心偏移影响升降。动力传递中传动扭距短,变向传动少,不仅减少动力消耗提高利用率,还不易损坏零部件。本作业主机采用动力分组安装配置,可根据所需动力大小启动动力源,节约能源消耗;功能多,对作物的生产管理项目多,能适情快速对作物实施管理。镂划除草可保墒降低土地水分蒸发,提高地温增加作物总积温量,草死节肥,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产量和质量。

与上述田间轨道配合工作的淋雨式浇水机,采用三管连成正三角形,连接支架后既稳定又牢固。三管喷水同时间,同水量喷出的水滴比单管会更细小均匀。上面两根管的喷头往外偏喷能扩大喷洒面积,使水滴不能同时集中落到作物身上以免水滴过大、过密、过急打伤作物,能将水象雨水一样均匀的洒入田地。浇灌区域不象旋转自喷式有死角和水量不均匀,避免了大水漫灌降低地温影响作物生长、肥料随大水渗漏损耗、作物吸收不到,同时还不板田费水、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浇地时不用畦背挡水,提高土地利用率20—30%,一旦作物出现旱情能迅速浇灌。节水量明显。现种植方式每亩地每遍需水45—135m3,需1—3小时,而所述淋雨式浇水机达到抗旱最佳地湿效果,每亩地每遍只需水22立方,用时15—20分钟;环保效果好。现农村养鸡、鸭、猪等饲养场,大多用水冲粪便,从养房中冲出的液状粪形成一大滩一大滩的稀屎。特别是热天,苍蝇趴一层,臭气熏死人,扩散范围大,晾晒干得慢,持续时间长,色形不堪入目,让人见后恶心呕吐,铲不起来,车拉乱淌,是大难处理,人工没有好办法将这些稀屎运到地里。既污染环境又不能充分利用,但养殖场建个化粪池不是难事,然后用环保抽粪车拉到处理好的水源池里,用所述淋雨式浇水机系统就将这些稀屎喷入地中了,喷洒时为降低气味扩散可改用加长喷管头靠近地面喷入地中。这样不仅变无用为有用,肥了地降低了肥料投资,还保护了环境减少了污染。所述淋雨式浇水机喷洒液体农药更快,平均5—10分钟就喷一亩一遍。一旦出现轻微涝情,还可以用反排水法从洼地里将积水抽出排回水源池中,可达到抗涝功能。土地特别干旱时,如果地面硬得耕耙不动,还可快速轻微洒水,湿软地面造墒,以便耕深耙细有利作物发芽育苗,保齐保壮。

本发明的设备多功能、高效率、低消耗、高产出、无污染、高环保,专业管理有规律作物如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把有规律作物与蔬菜、瓜果、棉花等非规律作物区分种植,真正实现了种植结构的调整、劳动力调整,增大管理精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投入,使得各种作物产量、质量大大提高。据实际对比统计:以千亩土地为例,所述新型机械种植方式用工人数平时管理10人,忙时50人,单亩成本投入为300元(含用工工资),单亩产值按现市场粮价可达2000元,每亩每遍浇地用水量为22m3,土地利用率提高20—30%,而传统种植方式用工数平时管理330人,忙时需800人,单亩成本投入为600元(不含用工工资,每亩全年按22个工日,每工日按40元即为880元),单亩产值按市场粮价为1550元,每亩每遍浇地用水量为45—135m3。专业化管理生产使得粮食产量能够稳定可靠,确保人们需求供应,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提高产量、质量,降低成本投资,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a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对接成的一条轨道示意图;

图1b本发明一实施例轨道剖面示意图;

图1c本发明一实施例固定桩示意图;

图1d本发明一实施例轨道固定孔位置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组合成的田间轨道以及田间敷设水管的示意图;

图3a、3b分别是本发明两种实施例的移位器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生产作业主机的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作业主机以及淋浴式浇水机基本支架示意图;

图6本发明一实施例凹槽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一实施例田间作业主机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一实施例淋浴式浇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一实施例绕管盘以及软管进水连接示意图;

图10本发明一种可旋转密封活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1d所示,本发明的田间轨道,是一根根相同规格形状的预制轨道段101,“一”字形排序,端端相接固定在田地中间形成的。轨道段101的轨道形状上面是圆弧形,下部是方形,下底面是平的。每个轨道段101的下面设有二个固定孔103,安装轨道段101时,将轨道下面的地基夯实,把预制好的固定桩102竖立起来,下端垂直于地面插入夯实的基础土层中一定深度,上端露出地面的长度要略小于固定孔103的深度,同时固定桩102的端部形状与固定孔103的形状相适应,这样所述固定桩102上端正好置入所述固定孔103中,以便牢固、稳当地固定所述轨道段。将所述的轨道段101按设计形状一一对接安装在田地里,就形成了牢固耐用的固定轨道。上述轨道段101以及固定桩103均可选用金属材质的,但应该做好防锈处理,成本也会相应高一些。

如图2所示,上述固定轨道又分为田间主轨道1和田地两头的辅助轨道11。主轨道1是纵向等行距平行布置在田地间的若干行轨道,其形状类似于铁轨:从中间位置往下,两侧要比上部各宽出一定尺寸,本发明中底部两侧要宽出5cm,并且直到底面,这样就加大了底面受力面积,使所述轨道固定后比较稳固,两侧多出的5cm要形成面朝上的平台。安装主轨道时,所述轨道段两侧的5cm平台必须露出地面一定距离。所述辅助轨道11是田地两头的,而且每头只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所述主轨道1两端与所述辅助轨道11垂直且有一定间隙,成“丁”字形,但所述主轨道的上水平面要高出田地两头的辅助轨道的上水平面。以便于在辅助轨道11上设置移位器2。各主轨道1两端也可以与辅助轨道11保持均匀间隙,在移位器2上的凹槽轮12可旋转时,一样可以顺利实现在主轨道1上运行的作业机的换行作业。

辅助轨道11的作用主要是在上面放置移位器2。移位器2是用于田间作业机械工作到田地两头时重新换行移位再工作而用。如图3a、3b所示分别是两种移位器2的实施例。移位器2通常具有一个四方形的移位器平板201,移位器平板201下面四角处各安装固定一个可转动的凹槽轮12,凹槽轮12一字排开形成两排,每排凹槽轮12的槽向要与所述的辅助轨道11顺向。这样两排凹槽轮12分别骑在所述的两行辅助轨道11上。如图6所示为凹槽轮12的结构示意图,凹槽轮12具有与轨道相配合的凹槽,凹槽轮12的凹槽与辅助轨道上的圆弧卡合接触,所以,移位器平板201只可前后移动不可左右移动。在每个移位器平板201上面中间固定一根或多根长短适合、上表面水平、高度、形状、顺向与所述主轨道1完全一致的过渡轨道段202。本实施例中,主轨道1、辅助轨道11以及过渡轨道202的结构相同,运行在上述轨道上的多个机械的凹槽轮12也具有相同的结构。

移位器平板201上面的过渡轨道段202的一端与主轨道1对接后形成一直线,也就相当于主轨道1又加长了一段。在田间作业的机械支架下面都安有凹槽轮12,骑在所述主轨道1上行走。图3a所示移位器较窄,仅在一个移位器上放置一根过渡轨道段202,当作业机在田间作业时,有几个凹槽轮支架就在辅助轨道上放几个同样的移位器2,并一一对应,所述作业机械工作到地头时,支架下部的凹槽轮与机身一并从主轨道1上移动到移位器上面。图3b所示移位器与作业机宽度相适应,可以设置多根过渡轨道段202,有几个凹槽轮支架就在移位器上设置几根过渡轨道段202,从而一个移位器2就可以完成作业机换行。所述移位器2上设有安全固定销子。所述作业机械移动到所述移位器2合适的位置后,必须将固定销子固定好,然后便可通过所述移位器2移位换行到对应的位置。打开固定销子,行走到新一行的主轨道1上,进行新一行的生产作业。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整块地作业结束。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生产作业主机,该生产作业主机可与上述田间轨道配合工作,其为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的一种特殊结构的农业机械。以平衡梁架402为主,两端有直立的上窄下宽的梯形支架401,在每个支架401下部的两个底角处各安装固定一个可旋转的凹槽轮12,凹槽轮12的槽向顺应所述主轨道1的方向,这样两个支架401下面的两对凹槽轮12分别骑在对应的主轨道1上,两支架401的上部连接有加固联系梁架403,该加固联系梁架403可以采用放置在支架401上部平面角处平放的两根横梁,加固联系梁架403将两个支401架联固在一起,使得凹槽轮12骑在主轨道1上,两个支架401能够直立并稳固。加固联系梁架403上面设置有粮食暂储箱404。平衡梁架402与两支架401连接,其设置于加固联系梁架403的下部。通过支架401、支架401间的平衡梁架402以及支架401上部的加固联系梁架403,形成了一个结构坚固的生产作业主机。

如图5所示,为一种支架的示意图。支架401包括设置在上部的上横梁4013、底部的底平梁4016以及两个与上横梁4013和底平梁4016连接的斜支腿4015,在上横梁4013和底平梁4016间还固定连接有二道平梁4014,二道平梁4014在作业主机上的位置位于所述平衡梁架402和加固联系梁架403之间。如图4所示,二道平梁4014与所述支架401的底平梁4016之间设有两条平行的滑槽4011,滑槽4011与二道平梁4014和底平梁4016垂直。平衡梁架402设有与滑槽4011相配的滑动部件,平衡梁架402的滑动部件可以在滑槽4011内滑动,在二道平梁4014上固定有供升降平衡梁架402用的液压缸4012,每侧二道平梁4014上固定的液压缸4012数量为两个,液压缸4012的底座固定在二道平梁4014的底面上,液压缸4012的液压杆在与平衡梁402的一端固定连接。

平衡梁架402的滑动部件可以为滑动轮。简易的情况下,上述滑动部件也可以为一段小钢柱,在平衡梁架402的两端四个角处顺长边框分别伸出长度适合的一小段钢棍,插入支架401的对应的滑槽4011内,并固定好钢棍的两头,使平衡梁架402四角的小钢棍在对应的滑槽4011中只可上下移动不可左右窜动。这样,液压缸4012的伸缩便可带动平衡梁架402上下升降。将作物播种、收割、耕耙、镂划、除草等具体功能机械,根据实际作业需要科学合理的安装在所述平衡梁架上,这样,一个新型科学实用的支架式农业生产机械主机就形成了。

图7所示为本发明田间作业主机驱动机构示意图。驱动机构设置于一对相对的凹槽轮12上。田间作业主机两个支架401上的相对的一对凹槽轮12作为驱动轮,通过一主轴405相连接,在主轴405位于两个凹槽轮外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可以为带有减速机的齿轮或皮带轮。此处,直接在主轴405位于两个凹槽轮外侧的一端固定设置一皮带轮4051,在临近支架401上,设置一带有小皮带轮的驱动电机4053,从而通过皮带4052驱动整个装置运行。另外,上述驱动装置也可以设置在两个凹槽轮之间,相应地,上述驱动电机4053设置在平衡梁架402上。另外,本发明中,对于田间作业主机来说,由于其上将放置播种、收割、耕耙、镂划、除草等具体功能机械,因而也可以不设置电机,直接用各功能机械的动力来驱动上述凹槽轮12驱动装置运转。

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淋雨式浇水机的结构示意图,浇水机支架501的结构与田间作业主机基本相同,包括设置于一端的操作支架501和两个辅助支架502,一个辅助支架502设置于浇水机的另一端,另一个辅助支架502设置于浇水机的中部,操作支架501和辅助支架502此处统称为支架,上述各支架的下底角固定有数个凹槽轮12,该凹槽轮12结构为可选转万向轮,凹槽轮12骑在主轨道1上面,这样,该浇水机可以同时纵跨三条主轨道1之间的两片区域,实现对两片区域同时浇水作业。上述支架为梯形支架,在梯形两个上边框角处分别固定两根钢管,该两根钢管既可以将骑在主轨道1上的支架联系在一起,又可以作为上喷水钢管504。在上述两根上喷水钢管504的下面,附一根等长的钢管,作为下中喷水钢管503,使得上述三根喷水钢管连固成正三角形。

如图9所示,并参见图8,在上述操作支架501上设有工作人员操作室。在操作支架501的中部适合位置设计安装缠绕进水软管5014的绕管盘5011,绕管盘5011中心转轴用一小段空心钢管做轴,上述空心钢管轴5012固定在操作支架501上。空心钢管轴5012往里的一端与上述三角形喷水钢管接通,往外的另一端通过一可旋转密封活节6与“丁”字形三通管件5015相连通。三通管件5015的另两个管口,分别安一个控制由外向内向喷水钢管进水的水流导向阀,此导向阀的另一开口连接一根进水软管5014,进水软管5014的另一端安水阀接头,进水软管5014水阀接头与水源管接头联通。所述两根进水软管5014工作时,一根工作,一根备用,在支架行进过程中二者交替使用,这样支架既能行走,水还能不断供给喷水钢管达到连续浇地的目的。上述水流导向阀可以为单向阀、普通闸阀或截止阀、球阀等,优选采用单向阀,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进出水方向,防止人为操作不当,两根进水软管5014交替工作时,水从另一根不工作的进水软管流出。

如图10所示为一种可旋转密封活节6的结构,该可旋转密封活节6具有与“丁”字形三通管件5015螺纹连接的左接头603以及与空心钢管轴5012螺纹连接的右接头604,左、右接头603、60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05,左接头603外侧设有盘状的左套箍601,右接头604外侧设置有盘装的右套箍602,左、右套箍601、602上分别设有可分别与左、右接头604、604的凸台相滑动配合的凸圈,左、右套箍601、602之间螺纹配合。这样,在绕管盘5011带动三通管件5015旋转时,三通管件5015可与左接头603一块相对于空心钢管轴5012转动,同时还保证了水流的畅通以及管道的密封。

喷水钢管通向辅助支架502的终端管口封堵,通向操作支架501的一端管口与上述绕管盘5011中心的空心钢管轴5012相连通。上喷水钢管504的正下方,分别往外侧倾斜设置有平齐的若干个小孔,下中喷水钢管503的正下方设有平齐的若干个小孔;上述喷水钢管的每个小孔处安装的喷水嘴5041为喷水流量可调的喷水嘴。喷水嘴5041的结构可以选用现有的市售自动调节喷水嘴和普通喷水嘴。本处选用的一种自动调节喷水嘴的结构为,喷水嘴的外套是带齿的旋转调节轮,在每个喷水嘴处配流量调节电机,在流量调节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头上安设有与上述旋转调节轮相配的小齿轮,调节电机转动就可调节喷水嘴处水流的大小。流量调节电机工作就可调节喷水嘴处水流的大小,喷出的水便象雨水一样落入田地。如果不用电机,也可人工调好后再工作。

如图2所示,田地间的水管网是淋雨式浇水机工作时不断供水的管道,它是在整个地块中连接成网的。能达到一处加压全网同压的效果。所述水源管302从水源池及增压泵房301进入地块带有辅助轨道11的其中一头,在两条辅助轨道11的中间平行埋设一根横向水管303。横向水管303与从水源池及增压泵房301进入地块的水管连接成一体。淋雨式浇水机工作时,根据设计不同流量大小,可一次同时喷浇两行或三行地块。操作支架501在哪根主轨道1上,就沿所在的这根主轨道1所需的一侧且靠近此轨道平行埋设一根纵向水管304。纵向水管304的一端与辅助轨道11中横向水管303连通,另一端到地块的另一头封堵。根据地块大小的需求,需要几根这样的纵向水管就埋设几根,并且各自对应与所述的横向水管303连通。在纵向水管304上,根据实际需要等距离开若干个开口3041,用竖管段接出地面。所述竖管段的下端与纵向水管的开口3041接通,上端露出地面,安装控制水阀和管接头,以方便淋雨式浇水机工作时与操作支架上的软管接通。露出地面的控制阀接头不影响在主轨道上行走的作业机械正常工作。这样整套淋雨式浇水机,从水源管网、作业机械全部配套联网贯通。该淋雨式浇水机,不仅能浇水灌田,还能将粪便或颗粒化肥溶解后施入田里。将城市粪便或饲养场粪便,用环卫抽粪车拉到水源池中,进行均化过滤形成肥液浆,然后喷入田中。喷洒农药时,在操作支架501上装配好药液储存箱,药液储存箱通过配套喷洒系统与喷水钢管接通后,可以将农药喷洒到作物上。

本发明淋雨式浇水机的驱动方式可以参见图7所示的田间作业主机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一组相对的凹槽轮12上。以淋雨式浇水机的多个支架上的相对的一组凹槽轮12作为驱动轮,通过一主轴405相连接,在主轴405位于操作支架501的一端,可以在对应的凹槽轮12的外侧或里侧,固定设置有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可以为带有减速机的齿轮或皮带轮。本实施例中,直接在主轴405位于操作支架501凹槽轮12外侧的一端固定设置皮带轮4051,在操作支架501上,设置一带有小皮带轮的驱动电机4053,从而通过皮带4052驱动整个装置运行。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