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嵌花花纹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横机

嵌花花纹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横机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改善钩纱条件的嵌花花纹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横机。如图1(a)所示,从区间始端侧的高集圈的织针(3a)至终端侧的高集圈的织针(3d)挂设针织纱(5)的状态下,针织纱(5)的倾斜角度成为θ。先行拉入终端侧的织针(3d)。先行拉入的结果,针织纱(5)的倾斜角度减少至φ,能推迟针织纱(5)挂设到针钩(6b)的时间。该时间的推迟使得织针(3b)的钩纱在始端侧的织针(3a)开始脱圈后进行。因织针(3a)开始脱圈,在相邻的织针(3b)中减少针织纱(5)的高低差,能改善钩纱的条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4898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申请/专利号CN200780017894.3

  • 发明设计人 奥野昌生;

    申请日2007-05-11

  • 分类号D04B7/26(20060101);D04B15/3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梁晓广;车文

  • 地址 日本和歌山县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06: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4-20

    授权

    授权

  • 2009-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6-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在多个区间同时供给可成为经纱的针织纱的横机中的嵌花花纹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横机。

背景技术

从以往,在基本上编织纬编组织的针织物的横机中,为了编织类似于纬编组织的针织物,使用能供给可成为经纱的针织纱的向横机供给针织纱的针织纱供给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针织纱供给装置具有安装多个喂纱管能在多个区间同时供给针织纱的格条,通过格条的向针床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横移动作和向针床内外的摆动的摇摆动作,能编织出类似于形成线圈的针织纱在纵行方向上相连的经编组织的组织。使格条的横移动作和摇摆动作组合还能编织嵌花花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图6表示从针床2进入齿口1的多个织针3上,从安装在格条上的喂纱管4挂设针织纱5的状态。如图6(a)所示,喂纱管4通过格条的摇摆动作、横移动作以及摇摆动作,将针织纱5对应每个区间挂设。其中,在这里用四根织针3a、3b、3c、3d形成一个区间。在区间的始端侧,在织针3a的左侧喂纱管4从内外向外侧以摇摆动作摆动,将针织纱5从固定在针床2内侧的针织物的旧线圈向针床2的外侧拉出。喂纱管4以横移动作从始端侧的织针3a向终端侧的织针3d横向移动,在属于该区间的各织针3a、3b、3c、3d从喂纱管4的前端供给针织纱5。在区间的终端侧,在织针3d的右侧,喂纱管4从针床2的外侧向内侧以摇摆动作摆动而拉出针织纱5。针床2相对于齿口1向上倾斜,以使齿口1侧上升。具有格条的喂纱装置,在针床2上设在夹着齿口1相对的针床的上方,相对于针床2的延长线,在喂纱管4的前端成为外侧的位置和成为内侧的位置之间摆动,因而在各区间的终端侧,针织纱5向织针3的前端方向被拉而钩挂在针钩6上。因此,挂设的针织纱5以角度θ(0°<θ<90°)倾斜。

如在专利文献2的段落0046记载,在用于在经纱之间嵌花边界部的连接中利用的集圈编织中,能选择在通过织针3的编织动作脱圈的旧线圈侧将针织纱5集圈的高集圈。下面,统称织针3a、3b、3c、3d等同类部件的情况下,仅记载“3”等的数字,省略“a”等紧接着数字的英文字母。在高集圈中,能得到没有基于针钩6的穿经,线圈缩短的针织物。图6所示的织针为具有在前端设有针钩6的针主体7和开闭针钩6的导针片8的复合针。导针片8由2个针板构成,其使用进入相比关闭针主体7的针钩6的位置靠近齿口1的一侧时能进行移圈动作等形式。作为织针3使用复合针,将针织纱5以高集圈状态挂设在区间的始端侧和终端侧时,如图6(b)所示,始端侧的针织纱5向导针片8上喂纱,终端侧的针织纱5向针钩6内喂纱。另外,由于区间中间的织针3b、3c捕捉挂设的针织纱5到针钩6内以形成线圈,因而与使用添加纱的情况相同地,选择添纱编织动作。

图7及图8简单表示相对于图6所示的织针3进行编织动作用驱动的经纱用三角锁10的部分结构。经纱用三角锁10与专利文献2的图1相同地,相当于在针床2的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的三角座滑架上搭载3个系统中的1个系统。在附图左侧设有纬纱用三角锁,还设有经纱用三角锁。如图所示的经纱用三角锁10和未图示的左侧的经纱用三角锁,在三角座滑架向左移动时及向右移动时分别进行使被选针的织针3进入齿口1并使其停留的作用。相对于进入齿口1并停留的织针3,安装图6所示喂纱管4的格条进行摇摆动作和横移动作,挂设针织纱5。经纱用三角锁10在三角座滑架向右移动时,将挂设针织纱5的织针3从始端侧向终端侧依次通过弯纱三角18拉入,形成线圈。同样,未图示的左侧的经纱用三角锁在三角座滑架向左移动时形成线圈。

在经纱用三角锁10中,包含有对驱动针主体7的针踵进行引导的针主体用三角锁11、对驱动导针片8的针踵进行引导的导针片用三角锁12以及A压针片13、H压针片14、B压针片15。各织针3通过设在与附图左侧的纬纱用三角锁之间的选针机构的作用,使选针底脚片处于A位置、H位置或B位置中任一位置地对其进行选择。A压针片13是可切换作用或不作用的可动式的压针片,设在从选择A位置的选针底脚片突出的针踵通过的路径上。H压针片14具有可单独切换作用或不作用的2个可动式的H压针片14a、14b,设在选择H位置的选针底脚片的针踵通过的路径上。B压针片15是总是发挥作用的固定式的压针片,设在选择B位置的选针底脚片的针踵通过的路径上。

针主体用三角锁11包括:具有引导针主体7以使其进入齿口1的倾斜三角面16a、16b的起针三角16;设在起针三角16的上方的护针三角17;具有在三角座滑架向右移动时引导针主体7从齿口1拉入的倾斜三角面的弯纱三角18;和选针底脚片下降三角19。

图7表示相对于图6的各区间的始端侧及终端侧的织针3设定的高集圈时引导各针踵的路径。选针底脚片选择在H位置,三角座滑架向左移动时前半部H压针片14a被设定为不发挥作用,后半部H压针片14b被设定为发挥作用。驱动针主体7的针踵21的向左移动时路径22a,从沿着上升三角面16a上升到达齿口1侧的起针三角16的肩部位置开始,前半部H压针片14a不发挥作用,因而进而沿着起针三角16的上升三角面16b向齿口1侧进入。在护针三角17上设有2阶段的下降三角面17a、17b。左侧的下降三角面17a由于与使后半部H压针片14b发挥作用的位置对应而被跳过,针踵21沿着右侧的下降三角面17b返回至起针三角16的肩部位置,下降直到下降三角面17b的下端为止后大致水平地向附图右侧脱离。驱动导针片8的针踵23的向左移动时路径24a,由于前半部H压针片14a的不发挥作用,与针主体7沿着起针三角16的上升三角面16b进入齿口1对应地向齿口1侧进入。因后半部H压针片14b的作用,针踵23跳过导针片用三角锁12的下降三角面12a,即使针主体7的向左移动时路径22a沿着护针三角17的下降三角面17b从齿口1后退,也保持进入位置并向附图右侧脱离。

三角座滑架向右移动时,H压针片14a、14b被设定为同时发挥作用。针主体7的针踵21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2b,大致水平地保持起针三角16的肩部位置并到达弯纱三角18的倾斜三角面,沿着该倾斜三角面,针主体7从齿口1被拉入到针床2。导针片8的针踵23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4b,直到到达设在导针片用三角锁12的左侧的下降三角面12b为止大致水平,沿着下降三角面12b,将导针片8从齿口1拉入到针床2。

图8表示相对于图6的各区间的除了始端侧及终端侧的中间的织针3设定的添纱时各针踵被引导的路径。选针底脚片选择在A位置,在三角座滑架向左移动时A压针片13被设定为不发挥作用。其结果,驱动针主体7的针踵25的向左移动时路径26a从起针三角16的肩部位置开始,进而沿着起针三角16的上升三角面16b向齿口1侧进入。针踵25沿着护针三角17的左侧的下降三角面17a返回至起针三角16的肩部位置,直到下降三角面17a的下端为止下降后大致水平地向附图右侧脱离。驱动导针片8的针踵27的向左移动时路径28a,与针主体7沿着起针三角16的上升三角面16b进入齿口1对应地向齿口1侧进入。针踵27沿着导针片用三角锁12的下降三角面12a从齿口1后退,保持下降三角面12a下端的位置,向附图右侧脱离。另外,设在起针三角16的右侧的选针底脚片下降三角19,发挥作用以使选择在A位置的选针底脚片向H位置后退后向右侧脱离。

三角座滑架向右移动时,在三角座滑架向左移动时选择A位置的选针底脚片因选针底脚片下降三角19的作用在H位置返回,通过被设定为都发挥作用的H压针片14a、14b。在没有设置选针底脚片下降三角19的情况下,在三角座滑架向左移动时选针底脚片保持A位置并向右侧脱离,在三角座滑架向右移动时也保持A位置并返回。在这种情况下也将A压针片13设定为发挥作用的话,则针主体7的针踵25的路径变得与在H位置返回时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6b相同。针主体7的针踵25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6b,大致保持起针三角16的肩部位置并到达弯纱三角18的倾斜三角面,沿着该倾斜三角面,针主体7从齿口1被拉入到针床2。即,与图7所示的针主体7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2b相同地拉入。导针片8的针踵27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8b保持在向左移动时向附图右侧脱离的位置,直到到达设在导针片用三角锁12的左侧的下降三角面12b为止大致水平,沿着下降三角面12b,将导针片8从齿口1拉入到针床2。

图9中,图9(a)表示对于由图6(a)所示的四根织针3a、3b、3c、3d构成的一个区间,仅引导始端侧的高集圈的织针3a的针踵21a在弯纱三角18的倾斜三角面下降的状态下的各针踵21、23、25、27的相对位置关系。图9(b)表示也开始引导与始端侧的高集圈的织针3a相邻的添纱的织针3b的针踵25b在弯纱三角18的倾斜三角面下降的状态下的各针踵21、23、25、27的相对位置关系。图10与图9(a)及图9(b)分别对应地表示织针3a、3b中的针织纱5和针钩6a、6b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针织纱5的截面5a、5b、5d表示与织针3a、3b、3d分别对应的位置上的部位。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526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74146号公报

如图10所示,在与区间的始端侧的高集圈的织针3a相邻的添纱的织针3b中,在织针3a上需要将钩挂在导针片8a上的针织纱5拉入针钩6b内。如果区间的始端侧的高集圈的织针3a和终端侧的高集圈的织针3d之间的距离较小,则如图6(a)所示挂设着的针织纱5的倾斜角度θ变大,需要在织针3b的针钩6b内在较早的时间捕捉针织纱5。如图10所示,在从高集圈的始端侧的织针3a的导针片8a上挂设至终端侧的织针的针钩的针织纱5中,与通过通常方法始端侧从针钩内或针钩和导针片之间挂设的情况相比高低差变大。特别是区间较短的情况下,在与始端侧的高集圈的织针3a相邻的织针3b中,将用截面5b所示的针织纱5捕捉到针钩6b内的钩纱时,有时在针钩6b的前端割断针织纱5或不能捕捉针织纱5。根据条件有可能产生与始端侧的高集圈的织针3a相邻的多个织针中难以钩纱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改善钩纱的条件的嵌花花纹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横机。

本发明是一种嵌花花纹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具有复合针作为织针的一对针床在齿口相对,相对于从一侧针床进入齿口的织针,通过格条的摇摆动作和横移动作,能在多个区间的各区间从始端侧向终端侧同时供给可成为经纱的针织纱的横机中,将各区间两端的织针选针为高集圈状态,在始端侧的边界部与相邻的区间终端的织针进行高集圈连接而编织嵌花花纹的针织物,其特征在于,

至少先于与在始端侧进行高集圈连接的织针相邻的织针,将各区间的终端侧的高集圈状态的织针从齿口拉入到针床侧。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横机具有三角机构,该三角机构分别与选针状态对应地引导驱动上述复合针的针主体和导针片;

对上述各区间的除了始端和终端之外的中间的织针进行选针,以使向三角机构导入时针主体的路径与上述高集圈状态相同,而导针片的路径不同;

三角机构,与导针片路径的不同对应地使针主体的路径在中途分支以变得不同,使选针为高集圈状态的织针的针主体先行从齿口拉入。

并且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合针以使上述针主体成为底部侧、上述导针片成为顶部侧的方式收容于设在针床上的针槽内;

上述三角机构,以引导从针槽突出的针踵的三角槽对针主体和导针片进行驱动;

在引导上述针主体的针踵的路径上,设置将从针槽突出的针踵引导至针主体从齿口拉入的路径的分支部;

在引导上述中间织针的导针片的针踵的路径上,与引导上述针主体的针踵的路径的分支部位置对应地按压导针片的针踵,不使针主体的针踵在该分支部分支到从齿口拉入的路径。

并且本发明是一种横机,具有复合针作为织针的一对针床在齿口相对,该复合针具有在齿口侧的前端设有针钩的针主体、和相对于针主体相对位移而开闭针钩的导针片,通过格条的摇摆动作和横移动作,将能成为经纱的针织纱分别挂设在从一侧针床进入齿口的织针上,能够编织在边界部成为高集圈连接的嵌花花纹,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针机构,将处于区间的边界部的织针选针为高集圈状态,将区间中间的织针选针为不同于高集圈的状态;

导针片引导机构,将高集圈状态及不同于高集圈的状态的织针的导针片分别引导至不同的路径;和

针主体引导机构,将高集圈状态及不同于高集圈的状态的织针的针主体,直到中途在相同路径中引导,利用导针片引导机构中的路径的不同,从中途开始仅先引导高集圈状态的针主体分支到从齿口拉入的路径。

根据本发明,由于至少先于与在始端侧进行高集圈连接的织针相邻的织针,将嵌花花纹各区间的终端侧的织针从齿口拉入到针床侧,因而能使从始端侧挂设至终端侧的针织纱的倾斜角度变小。由于相对于与在始端侧进行高集圈连接的织针相邻的织针,能使针织纱与从始端侧至终端侧的间隔较大的情况相同地倾斜,因而能推迟钩纱的时间。在高集圈的针织纱挂设到始端侧织针的导针片上的时点,即使被挂设的针织纱的高低差较大,但在钩纱的时间推迟的期间,通过始端侧织针的拉入针织纱脱圈而减少高低差,相邻的织针的钩纱高度降低,能改善钩纱。

并且根据本发明,通过三角机构使区间的始端和终端的织针和中间的织针,与导针片的路径的不同对应地分支,以使针主体的路径在中途不同,能将选针为高集圈状态的织针的针主体先从齿口拉入。由于利用导针片路径的不同,因而不附加新的选择机构就能够实现针主体路径的分支。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引导导针片的针踵的路径上按压导针片的针踵,切换在引导针主体针踵的路径上的分支,因而即使不设置可动式的切换机构等也能够先拉入高集圈的织针的针主体。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各区间终端侧的高集圈状态的织针,至少先于与在始端侧进行高集圈连接的织针相邻的织针,从齿口拉入到针床侧,因而能推迟与始端侧相邻的织针钩纱的时间。在钩纱的时间推迟的期间,通过始端侧织针的拉入针织纱被脱圈,相邻的织针中的钩纱高度降低,能改善钩纱。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关于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编织嵌花花纹针织物的方法的基本构思的部分俯视图及侧视图。

图2是紧接着图1表示用与始端侧的织针3a相邻的织针3b进行钩针时各织针3a、3b、3c、3d以及针织纱5的状态的部分俯视图及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织针3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将相对于图1所示的织针3进行编织动作用驱动的经纱用三角锁40的部分结构与高集圈时的针踵路径一起简化表示的俯视图。

图5是将相对于图1所示的织针3进行编织动作用驱动的经纱用三角锁40的部分结构与添纱时的针踵路径一起简化表示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在以往的编织嵌花花纹针织物时,在齿口1中从针床2进入的多个织针3从安装在格条上的喂纱管4挂设针织纱5的状态的部分俯视图及侧视图。

图7是将相对于图6所示的织针3进行编织动作用驱动的经纱用三角锁10的部分结构与高集圈时的针踵路径一起简化表示的俯视图。

图8是将相对于图6所示的织针3进行编织动作用驱动的经纱用三角锁10的部分结构与添纱时的针踵路径一起简化表示的俯视图。

图9是关于由图6(a)所示的四根织针3a、3b、3c、3d构成的一区间表示钩纱时附近的各针踵21、23、25、27的相对位置关系的部分俯视图。

图10是分别与图9(a)及图9(b)对应地表示各织针3a、3b中的针织纱5和针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部分侧视图。

标号说明

1  齿口

2  针床

3  织针

4  喂纱管

5  针织纱

6  针钩

7  针主体

8  导针片

11 针主体用三角锁

12 导针片用三角锁

16 起针三角

17 护针三角

18 弯纱三角

21、23、25、27 针踵

22a、24a、26a、28a 向左移动时路径

22b、24b、26b、28b 向右移动时路径

31 挺针片

32 导针底脚片

40 经纱用三角锁

41 分支三角部

41a 下降三角面

41b 倾斜面

42、43 压针片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5中,仅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与关于图6至图10记载的部分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作为嵌花花纹,仅表示用四根织针3a、3b、3c、3d编织一区间的例子,但钩纱的条件变得更差的织针为三根时也可能同样通过本发明改善钩纱。

图1表示关于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编织嵌花花纹针织物的方法的基本构思。即,如图1(a)所示,在区间的始端侧的高集圈的织针3a至终端侧的高集圈的织针3d如用单点划线表示地挂设针织纱5的状态下,相对于针织纱5的倾斜角度成为θ,先进行后端侧织针3d的拉入。先拉入的结果,如用双点划线所示,针织纱5的倾斜角度减少至φ。由于与始端侧相邻的织针3b中的钩纱将倾斜角度φ的针织纱5作为对象,因而能使针织纱5挂设在针钩6b上的时间变迟。关于图4及图5如后文所述,在开始拉入中间的添纱状态的织针3b、3c之前,开始拉入区间两侧的高集圈状态的织针3a、3d。其结果,如图1(b)所示,从始端侧的织针3a的导针片8a上挂设到终端侧的织针3d的针钩6d内的针织纱5也从齿口1后退,拉入织针3b的针踵6b时将针织纱5捕捉到针钩6b内的时间也变迟。

图2表示在使用如图4及图5所示的三角的情况下用与始端侧的织针3a相邻的织针3b进行钩纱时各织针3a、3b、3c、3d以及针织纱5的状态。如图2(a)所示,先用织针3b进行钩纱,在始端侧的织针3a中,作为高集圈开始进行挂设在导针片8a上的针织纱5的脱圈。其结果,如作为图2(b)的截面5a表示,挂设在织针3a上的针织纱5处于从导针片8a沿着针钩6a的外周脱离的途中。始端侧的针织纱5的截面5a和终端侧的针钩6d内的针织纱5的截面5d之间的高低差也减少,在针钩6b中在截面5b的位置捕捉即可,能进行可靠的钩纱。

图3表示织针3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织针3中,针主体7和导针片8分开形成,通过导针片8相对于针主体7的相对移动,开闭针主体7前端的针钩6。在图7及图8的说明中提到的针主体7驱动用针踵21、25和导针片8驱动用针踵23、27分别设在与针主体7及导针片8的尾部连接的挺针片31及导针底脚片32上。在挺针片31的针踵21、25附近设有二股部31a,收容导针底脚片32的尾部。导针底脚片32的尾端与挺针片31二股部31a的内侧面抵接时,导针片8相对于针主体7的相对后退被阻止。即,在导针底脚片32的尾端与二股部31a的内侧面抵接的状态下,针钩6最大程度地打开。在该状态下针主体7进入齿口1时,导针片8也进入齿口1。驱动导针底脚片32的针踵23、27,仅使导针片8向齿口1侧进入时,由于针主体7停留,因而能在导针片8的前端关闭针钩6。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复合针的导针片,仅能够相对于针主体移动到关闭针钩的位置为止,但在本方式的织针3中,能使导针片8进而移动。这种差异对本发明的实施没有影响,本发明相对于如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复合针同样适用。

织针3收容在形成于针床2上的针槽内,在针槽内滑动位移。在针踵21、25;23、27向针槽外突出的状态时,挺针片31及导针底脚片32的针踵21、25;23、27受到三角的作用。在针槽内且在挺针片31的尾部上方配置有省略图示的选针底脚片。选针底脚片受到用上述的图9及图10、后述的图4及图5说明的A压针片13、H压针片14或B压针片15的作用时沉入针槽内,挺针片31也连动而沉入针槽内,其结果针踵21、25;23、27也不会向针槽外突出。

图4及图5简化表示相对于图1所示的织针3进行编织动作用驱动的经纱用三角锁40的部分结构。在图4中还分别表示相对于高集圈的织针3,引导对针主体7进行驱动的针踵21和对导针片8进行驱动的针踵23的向左移动时路径22a、24a和向右移动时路径22b、24b。在图5中还分别表示相对于添纱的织针3,引导对针主体7进行驱动的针踵25和对导针片8进行驱动的针踵27的向左移动时路径26a、28a和向右移动时路径26b、28b。经纱用三角锁40在图7及图8所示的经纱用三角锁10中附加了如后所述的部分变更,但变更部分以外与经纱用三角锁10相同。并且,关于搭载于三角座滑架的右侧的经纱用三角锁40进行了说明,当然关于搭载于左侧的经纱用三角锁也相同。

如图4所示,在经纱用三角锁40中,在引导对针主体7进行驱动的针踵21的针主体用三角锁11的护针三角17上附加了分支三角部41。分支三角部41使三角座滑架向右移动时对高集圈的针主体7进行驱动的针踵21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2b分支,以使其沿着分支三角部41的下降三角面41a从齿口1后退。分支后的针踵21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2b,在图7所示的以往高集圈状态下通过起针三角16的肩部位置,相对于此,通过从齿口1进而后退的位置。在分支三角部41的左侧,由于设有距三角座滑架的三角板表面的高度增大的倾斜面41b,因而三角座滑架向左移动时针踵21能越过分支三角部41而移动。

在图4中三角座滑架向右移动时,针踵21由分支三角部41分支而从齿口1后退的位置在满足来自图1(a)所示的喂纱管4的针织纱5的供给顺畅进行的条件的范围内。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织针3之间配置有沉降片,将织针3的针钩6拉入到针床2时,针织纱5首先与沉降片的前端接触,在沉降片和针钩6之间牵拉针织纱5而形成新的线圈后,将旧线圈脱圈。终端侧的高集圈的织针3d先脱圈时,新线圈的沉降片和针钩6之间由旧线圈紧固,停止向属于区间的其他织针供给针织纱5。即使在没有脱圈的情况下,也拉入织针3d而针织纱5与沉降片接触的话,因沉降片和针织纱5之间摩擦的增大,针织纱5的供给有可能不能顺畅进行。在各区间的织针3a、3b、3c、3d中,需要从始端侧的织针3a至终端侧的织针3d为止,需要依次形成线圈。因此,通过分支三角部41进行的终端侧的织针3d先行拉入,为不脱圈的范围,进而优选针织纱5不与沉降片接触的范围。

由于作用于挺针片31的H压针片14b的位置迟于与后退的位置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2b与起针三角16的倾斜三角面抵接的时间,因而在导针片用三角锁12上附加将导针底脚片32的针踵23下压至针槽内即纸面的近前侧的压针片部42。在针踵23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4b中用压针片部42压下针踵23时,由于如图3所示的导针底脚片32和挺针片31的结合构造,挺针片31也被压下,针踵21沉入针槽内。其结果,针踵21跳过起针三角16的倾斜三角面,水平移动直至在左侧与弯纱三角18的倾斜三角面抵接为止。三角座滑架向右移动时,使两方的H压针片14都不发挥作用。三角座滑架向左移动时,使后半部H压针片14b发挥作用,以使针踵21跳过护针三角17的下降三角面17a。

如图5所示,相对于驱动添纱时的针主体7的针踵25不进行分支,跳过分支三角部41的下降三角面41a。因此,在进行导针片8的驱动的针踵27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8b上设置压针片部43,与上述压针片部42相同地使导针底脚片32沉入针槽内,连动地使挺针片31也沉入针槽内,使针踵27跳过下降三角面41a。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在高集圈和添纱时驱动导针片8的针踵23、27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4b、28b的不同,在添纱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8b上设置压针片部43,仅在高集圈时在驱动针主体7的针踵21的向右移动时路径22b上产生分支。在设有压针片部43的位置,针踵27的向左移动时路径28a也与向右移动时路径28b一致,在三角座滑架向左移动时虽然压针片部43作用于针踵27,但不会对针踵21的向左移动时路径22a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在向左移动时路径22a中,如上所述地针踵21越过分支三角部41的倾斜面41b。

如图1所示的基本构思还可例如通过下述结构实现:在图5中不使用选针底脚片下降三角19,在选择添纱时使选针底脚片保持A位置,追加与设有分支三角部41的位置对应地作用于选针底脚片的压针片以跳过分支三角部41的下降三角面41a。并且,即使在不用搭载于三角座滑架上的三角进行织针3的驱动,例如在织针3上设置直线电机等促动器单独控制织针3的横机中,也可通过控制的变更来实现。即,如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当然可对本发明进行变化及变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