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外弯爪乙形保持架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模具及装配方法

外弯爪乙形保持架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模具及装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轴承装配工装,提出的外弯爪乙形保持架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模具及装配方法,装配模具包括装配辅助工具和主模具,辅助工具包括支座19和特制外圈11,支座19为上端面具有沉孔和环形槽;特制外圈11的内径与轴承外圈的内径一致,同时特制外圈11的外圆面上设置定位销20;导架8上部孔径与所装配轴承外圈的内径相同,盖板12内孔的孔径与轴承外圈的外径相同,盖板12上端面具有定位槽。本发明实现了轴承内组件进入主模具前各组件的准确定位、进入主模具时的周向定位以及在主模具内时滚子外幅圆的径向定位,有效避免了保持架在主模具内弯爪时滚子被保持架爪夹死或冲头压伤的现象,保证了装配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03-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16C43/06 授权公告日:20100609 终止日期:20101224 申请日:200812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6-09

    授权

    授权

  • 2009-07-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5-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装配工装,主要提出一种外弯爪乙形保持架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模具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外弯爪乙形保持架的单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其保持架由于装配工艺的需要,在保持架制造时,爪部仅作了轻度的弯曲;装配时,将滚子和内圈装入保持架,再在装配模具上弯爪弯曲至产品要求。现有的技术状况是:滚子、内圈和保持架等内组件进入装配模具前,各个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确定;内组件在进入装配模具时,相对于模具无周向定位;内组件在装配模具内弯爪位置,滚子外幅圆无定位,很多滚子不贴近内滚道,弯爪时滚子受冲头作用向内圈滚道方向移动,弯爪时滚子经常会被保持架爪夹死或冲头压伤;为避免弯爪时滚子被保持架爪夹死或冲头压伤只有靠手工将滚子拨到贴近内圈的位置,该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装配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弯爪乙形保持架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模具及装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外弯爪乙形保持架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模具,其主模具中主要包括有底座、导架和推出杆以及冲头,所述导架下部的内孔环套在底座上并由底座下部的台阶面支撑,导架上端面具有用以沿圆周设置冲头的缺槽,导架上部具有盖板,在导架上部还设置有用以实现冲头滑动的上斜模体,底座上部具有用以使内组件径向定位的环形台阶;所述推出杆位于底座中心孔内并可上下滑动,其上部具有凸台,凸台与底座上部沿圆周均布的缺槽对应;在模具座上具有使成形部分前后滑动的滑板导槽机构,在模具座还设置有成形部分前后滑动时使推出杆上下动作的梯形块;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装配辅助工具,其包括支座和特制外圈,支座上端面具有用以放置轴承内圈的沉孔,其孔径和深度分别与内圈上、下端面凸缘的外径和高度吻配,支座上端面还具有用以容纳乙形保持架下端边缘的环形槽;管状结构的特制外圈套在滚子外围,使得内组件进入装配模具前相对位置稳定,特制外圈的内壁具有沿圆周均布、用以容纳弯曲前保持架爪的轴向槽,在特制外圈的外圆面上设置定位销,用以内组件放入主模具时的周向定位;所述主模具导架上部内孔的孔径与轴承外圈的内径相同,所述盖板的内孔孔径与轴承外圈的外径相同;盖板上端面设置有与特制外圈外圆面上的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槽。

所述特制外圈内壁的上、下端具有导向斜角,所述主模具导架上部内孔上端具有导向斜角。

一种外弯爪乙形保持架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方法,利用装配辅助工具对弯爪前的轴承内组件进行定位,使内组件在进入主模具前位置相对稳定;即将轴承内组件放置在辅助工具的支座上利用其上端面的沉孔放置轴承内圈,利用支座上端面的环形槽容纳乙形保持架,并利用套在滚子外围的特制外圈,保存轴承内组件进入装配模具前相对位置稳定;使轴承内组件在进入主模具时的准确定位,即利用装配辅助工具特制外圈外圆面上的定位销与主模具上的定位槽配合,使轴承内组件进入主模具的所需位置,即使轴承内组件乙形保持架的弯爪与冲头的位置相对应;通过主模具盖板内孔孔径与轴承外圈的外径相同,使得轴承内组件通过其落入主模具成型腔中,而将辅助工具的特制外圈支撑在主模具上部;使主模具其导架上部内孔的孔径与轴承外圈的内孔相同,使进入主模具的轴承内组件其滚子被主模具导架上部内孔的孔壁限位,位于成型的位置。

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实现了轴承内组件进入主模具前各组件的正确定位、进入主模具时的周向定位以及在主模具内时滚子外幅圆的径向定位,有效避免了保持架在主模具内弯爪时滚子被保持架爪夹死或冲头压伤的现象,保证了装配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装配辅助工具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旋转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模具弯爪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板,2、手柄,3、梯形块,4、下底座,5、6、10、15、螺钉,7、底座,8、导架,9、上斜模体,11、特制外圈,12、盖板,13、销,14、复位弹簧,16、推出杆,17、圆柱销,18、滑板,19、支座,20、定位销,21、冲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加以说明: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用以使轴承内圈、滚子、保持架预先装配到位的装配辅助工具和使保持架爪弯曲变形至产品要求的主模具构成。

如图3、4所示,装配辅助工具是由预先放置轴承内圈、滚子、保持架即内组件的支座19和特制外圈11共同组成;支座19为中空的圆瓶盖形,其上端面具有沉孔,用以放置轴承内圈,支座19上端面沉孔的孔径和深度分别与内圈上、下端面凸缘的外径和高度吻配,支座19上端面还具有环形槽,用以乙形保持架与滚子在支座上预装时容纳乙形保持架的下端边缘;特制外圈11为管状结构并套在滚子外围,其内径与轴承外圈的内径尺寸相同,使得滚子、内圈和保持架等内组件进入装配模具前,将滚子、内圈和保持架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其内壁具有沿圆周均布的轴向槽以容纳弯曲前的保持架爪,特制外圈11的上、下端还具有导向斜角,在特制外圈11的外圆面上设置与主模具盖板12上端面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销20用以实现内组件放入主模具时的周向定位。

如图1、2所示,主模具主要包括底座7、导架8、推出杆16以及冲头21,底座7为具有四段不同外径的中空阶梯形轴,其上部第一个圆柱的外圆面和第二个圆柱的上端面与所装配轴承内圈的内圆面和下端面配合,实现弯爪时轴承内圈的轴向定位和径向定位;所述导架8下部的内孔环套在底座7下部的圆面上并由台阶面支撑,导架8上部内孔的孔径与轴承外圈的内径相同,导架8上端面具有用以沿圆周设置冲头21的缺槽,冲头21与所述缺槽吻配并可沿缺槽径向滑动,冲头21下部设置销13,销13与放置在缺槽底部凹槽内的复位弹簧14联接,销13与其相联的复位弹簧14一起实现冲头21的自动复位;导架8上部具有盖板12,其上端面设置有与特制外圈外圆面上的定位销20相配合的定位槽;所述盖板12的内孔孔径与轴承外圈的外径相同。在导架上部还设置有用以实现冲头滑动的上斜模体9;底座7上部第一个圆柱和第二个圆柱的上部具有三个沿圆周均布的缺槽,所述推出杆16位于底座中心孔内并可上下滑动,其上部具有凸台,凸台与底座上部圆周均布的缺槽对应;在模具座上具有使成形部分前后滑动的滑板导槽机构,所述滑板导槽机构的左右两块导板1通过螺钉6和圆柱销17与下底座4固联,导板1的滑槽内设置滑板18,滑板在手柄2拉动作用下前后滑动,所述底座7位于滑板18上面并通过螺钉5与滑板18固联,底座7连同主模具成形部分随滑板18前后滑动,在模具座的下底座4上还设置有成形部分前后滑动时使推出杆上下动作的梯形块3。

外弯爪乙形保持架圆柱滚子轴承的装配方法,利用装配辅助工具对弯爪前的轴承内组件进行定位,使内组件在进入主模具前位置相对稳定;即将轴承内组件放置在辅助工具的支座19上利用其上端面的沉孔放置轴承内圈,利用支座上端面的环形槽容纳乙形保持架,并利用套在滚子外围的特制外圈11,保持轴承内组件进入装配模具前相对位置稳定;使轴承内组件在进入主模具时的准确定位,即利用装配辅助工具特制外圈11外圆面上的定位销20与主模具上的定位槽配合,使轴承内组件进入主模具的所需位置,即使轴承内组件乙形保持架的弯爪与冲头21的位置相对应;通过主模具盖板12内孔孔径与轴承外圈的外径相同,使得轴承内组件通过其落入主模具成型腔中,而将辅助工具的特制外圈11支撑在主模具上部;使主模具其导架8上部内孔的孔径与轴承外圈的内孔相同,使进入主模具的轴承内组件其滚子被主模具导架上部内孔的孔壁限位,位于成型的位置。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如图1,先将滚子放入乙形保持架的兜孔内并合上轴承内圈,将轴承内组件放在支座19上,再将特制外圈11套在轴承内组件外围;拉动手柄2使主模具成形部分随滑板18沿导板1滑动,并使推出杆16下端球形面移动至梯形块3的上顶面;将特制外圈11放在导架上部,并且使定位销20位于盖板12上端面的定位槽内,内组件放在推出杆16上部的凸台上,同时轴承内圈套在底座7上部第一个外圆面上;如图3,拉动手柄2使主模具成形部分随滑板18沿导板1滑动并使推出杆16下端球形面处于梯形块3的斜面最低处,通过压力机使上斜模体9下压从而使分布于导架上部圆周的冲头21向模具中心滑动实现保持架弯爪成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