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和系统

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和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和系统,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包括:在调阅到医疗文档后,医院信息系统向本地前置机发送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所述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和所述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的地址信息;本地前置机根据所述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判断所述医疗文档是否为本地医疗文档,如果是,则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否则调用异地附件调阅服务。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系统、本地前置机、数据中心和异地前置机。本发明实现了调阅者对医疗文档中的附件进行调阅,为调阅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医疗文档的调阅效率,同时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0404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225740.X

  • 发明设计人 张函斯;张凤全;李建功;程磊;

    申请日2008-11-10

  • 分类号G06F19/00(20060101);G06F17/3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臧建明

  • 地址 100140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40: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11-23

    授权

    授权

  • 2009-06-2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090522 申请日:2008111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 2009-06-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4-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医生诊断水平日益提高,医院的各项医疗设备也不断更新。目前的医疗文档正由原始的纸质形式向电子形式转化,并保存在医院服务器中。医疗文档作为一个完全的信息化对象,其中包括文本、图像、声音以及其他多媒体内容的组合,通常图像、声音等多媒体文件是以附件的形式保存在医疗文档中的。医生或者患者经常需要对保存在医院服务器中的医疗文档进行调阅,以获取更多的疾病诊断治疗信息或自身的健康信息。

目前为止,仍未出现一种成型的调阅医疗文档的技术,尤其是异地医疗文档的调阅。而且当医疗文档中包含附件时,现有技术也不能解决其中附件的调阅问题。因此,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为调阅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对医疗文档的调阅效率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和系统,实现对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为调阅者提供便利,提高医疗文档的调阅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包括:

在调阅到医疗文档后,医院信息系统向本地前置机发送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所述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和所述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的地址信息;

本地前置机根据所述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判断所述医疗文档是否为本地医疗文档,如果是,则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否则调用异地附件调阅服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系统,包括:

医院信息系统,用于在调阅到医疗文档后,向本地前置机发送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所述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和所述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的地址信息;

本地前置机,用于根据所述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判断所述医疗文档是否为本地医疗文档;当判断出所述医疗文档为本地医疗文档时,则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当判断出所述医疗文档不是本地医疗文档时,对所述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进行前置处理,并生成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透传到数据中心;

所述数据中心,用于根据所述地址信息获取所述附件对应的异地前置机信息,并根据所述异地前置机信息将所述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转发到异地前置机;

所述异地前置机,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发送到异地归档服务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疗文档调阅方法和系统,通过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地址信息对附件的归属地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或异地附件调阅服务,从本地归档服务器或异地归档服务器中调阅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使得调阅者不仅能够调阅医疗文档,还可以调阅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为调阅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医疗文档的调阅效率,同时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另一实施例的信令图;

图3为本发明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医疗协同业务是医疗行业和信息行业中一项新兴的业务,其主要目的在于打破传统医疗行业的模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医疗行业中,使得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医院可以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等,促进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医疗诊断的工作效率,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方便。

在医疗协同业务中,最主要的业务功能是医疗文档的调阅。在本发明中,医疗文档可以包括患者在医院进行诊疗的病历、体检报告和医生对疾病的诊疗方案等,其中,患者病历包括患者的检查结果、检验结果、医嘱信息和处方信息等,医生的诊疗方案可以为医生在对某个疾病进行治疗时所提出和采用的医疗方案,例如手术方案。在医疗文档中可以包含文本信息,也可以包含多媒体信息,例如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核磁共振等检查的检查结果均为图片。当采用临床文档结构(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CDA)格式进行医疗文档的存储和调阅时,多媒体信息通常以附件的形式保存在医疗文档中。而目前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CDA医疗文档中存在附件时,对附件进行的调阅,而附件中包含的多媒体等信息又是医疗文档的主要信息,因此,对于调阅者来说,如果不能查阅医疗文档中包含附件,则将对调阅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方法,解决当调用的医疗文档中存在附件时,对附件进行的进一步调阅处理,以方便调阅者对医疗文档的调阅。

本发明在申请人提出的医疗文档调阅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因此,此处对医疗文档调阅方法的具体流程进行一下说明。在调阅医疗文档时,调阅者先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HIS)向本地前置机发送第一医疗文档调阅请求消息。本地前置机接收到对该第一医疗文档调阅请求消息进行前置处理,生成第二医疗文档调阅请求消息。在第二医疗文档调阅请求中携带有前置机的标识信息、医疗文档的标识信息和调阅者的身份信息。本地前置机将第二医疗文档调阅请求消息透传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对该消息进行解析,获取调阅请求以及其中携带的前置机的标识信息、医疗文档的标识信息和调阅者的身份信息,并触发医疗文档调阅主进程。数据中心判断第二医疗文档调阅请求消息所要调阅的医疗文档归属于本地的医院还是归属于异地的其他医院。数据中心还根据调阅者的身份信息判断调阅请求是否为合法请求,如果是,则继续判断调阅请求是否为本地调阅请求,否则结束本流程。在进行文档调阅时,需要对调阅者的身份进行认证,如果是非法请求,则数据中心不应该对该请求进行响应。

经过判断,如果调阅的医疗文档为本地医疗文档时,数据中心向本地归档服务器发送本地调阅请求消息,在数据中心发送的本地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医疗文档的标识信息。本地归档服务器接收到本地调阅请求消息后,对该本地调阅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处理,获取其中携带的医疗文档的标识信息。本地归档服务器查找到待调阅的医疗文档的本地存储路径后,将该本地存储路径通过本地前置机透传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接收到本地前置机透传的包含本地存储路径的消息后,利用该本地存储路径对该医疗文档进行调阅。数据中心将该包含本地存储路径的消息再通过本地前置机透传到HIS系统,医生通过HIS系统便可以阅读该医疗文档。

经过判断,如果调阅的医疗文档不是本地医疗文档时,调用异地医疗文档调阅服务。数据中心向异地归档服务器发送异地调阅请求消息,在异地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医疗文档的标识信息。异地归档服务器根据医疗文档的标识信息查找医疗文档的异地存储路径,并将异地存储路径通过异地前置机透传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接收到异地前置机透传的包含异地存储路径的消息后,对该消息进行解析获取待调阅的医疗文档的异地存储路径,数据中心利用该异地存储路径对该医疗文档进行调阅。数据中心将该包含异地存储路径的消息再通过本地前置机透传到HIS系统,医生通过HIS系统便可以阅读该医疗文档。

当请求调阅的医疗文档为异地医疗文档时,在调用异地医疗文档服务之前,数据中心根据医疗文档的标识信息和保存在信息表中的授权配置信息对医疗文档进行授权认证,如果认证通过,则调用异地文档调阅服务,否则结束本流程。医疗文档分为公共医疗文档和私有医疗文档两类。私有医疗文档仅限于医院内部或某个科室内部的共享,例如医生的手术方案,属于医院的私有产权,不能随意外泄给其他医院。公共医疗文档为相对教开放的医疗文档,例如患者的病历,虽然产权属于患者个人,但在同一医院内部可以完全共享,另外,患者可以对其进行授权配置,即将该病历设置为所有医院共享或本医院共享。因此,当待调用的医疗文档为远程医疗文档时,需要对医疗文档进行授权认证,具体地,数据中心根据医疗文档的标识信息和保存在信息表中的授权配置信息对医疗文档进行授权认证,如果认证通过,则执行上述调用异地医疗文档的步骤,否则结束本文档调阅流程。

图1为本发明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调阅到医疗文档后,医院信息系统向本地前置机发送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

在医院归档服务器中存储的医疗文档中可能包含附件,也可能不包含附件。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是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因此,在默认情况下,在调阅者通过HIS系统获得的医疗文档中均包含有附件,特此说明。调阅者通过HIS系统调阅到医疗文档后,发现在该医疗文档中包含有附件,则调阅者通过HIS系统向本地前置机发送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在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和附件的地址信息。

步骤102,本地前置机根据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判断医疗文档是否为本地医疗文档,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3,否则执行步骤104。

本地前置机根据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判断该医疗文档是否为本地医疗文档,由于在调阅附件之前,已经完成包含该附件的医疗文档的调阅流程,在执行医疗文档调阅流程时,已经对该医疗文档的归属地进行了判断,判断该医疗文档为本地文档或异地文档。在如果调阅的医疗文档为本地医疗文档,则表明其中包含的附件也为本地附件,执行步骤103,如果调阅的医疗文档为异地医疗文档,则表明其中包含的附件也为异地附件,执行步骤104。

步骤103,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

经过判断,调阅的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为本地附件时,则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本地前置机将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转发到本地归档服务器,本地归档服务器根据地址信息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本地归档服务器根据该地址信息指示的附件的本地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以下简称:URL)信息获取该附件,本地归档服务器根据本地URL信息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当本地归档服务器获取到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后,将该附件进行封装,发送到本地前置机。

步骤104,调用异地附件调阅服务。

经过判断,调阅的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不是本地附件,则调用异地附件调阅服务。本地前置机对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进行前置处理,并生成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在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地址信息,将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透传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根据地址信息获取所述附件对应的异地前置机,并将第二附件调用请求消息转发到异地前置机;异地前置机将接收到的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发送到异地归档服务器;异地归档服务器根据地址信息调用异地附件调阅服务。异地归档服务器接收到处理后的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后,提取出其中携带的附件的地址信息,根据该地址信息调用异地附件调阅服务。当异地归档服务器获取到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后,将该附件进行封装,发送到异地前置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疗文档调阅方法,通过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地址信息对附件的归属地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或异地附件调阅服务,从本地归档服务器或异地归档服务器中调阅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使得调阅者不仅能够调阅医疗文档,还可以调阅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为调阅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医疗文档的调阅效率,同时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图2为本发明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另一实施例的信令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HIS系统向本地前置机发送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

在医院归档服务器中存储的医疗文档中可能包含附件,也可能不包含附件。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是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方法,因此,在默认情况下,在调阅者通过HIS系统获得的医疗文档中均包含有附件,特此说明。调阅者通过HIS系统调阅到医疗文档后,发现在该医疗文档中包含有附件,则调阅者通过HIS系统重新发起请求,请求调阅该医疗文档中的附件,调阅者可以通过点击包含在医疗文档中的附件的链接发起附件调阅请求。具体地,HIS系统将附件调阅请求封装在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中,发送到本地前置机,在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和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的地址信息。其中,本地前置机可以为医院的一个服务器,用来进行数据中心和医院之间地信息交互。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用于指示调阅的医疗文档的属性,如指示该医疗文档为本地医疗文档或异地医疗文档。地址信息用于指示附件的URL地址,可以为本地URL地址,也可以为异地URL地址。

步骤202,本地前置机判断调阅的医疗文档是否为本地医疗文档,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3,否则执行步骤207。

本地前置机接收到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后,对该请求消息进行解析,获取其中携带的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和附件的地址信息。本地前置机根据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判断该医疗文档是否为本地医疗文档,由于在调阅附件之前,已经完成包含该附件的医疗文档的调阅流程,在执行医疗文档调阅流程时,已经对该医疗文档的归属地进行了判断,判断该医疗文档为本地文档或异地文档。在HIS系统调阅到医疗文档后,便可以同时获取到医疗文档的归属地,即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在如果调阅的医疗文档为本地医疗文档,则表明其中包含的附件也为本地附件,如果调阅的医疗文档为异地医疗文档,则表明其中包含的附件也为异地附件。若调阅的附件为本地附件,则执行步骤203,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若调阅的附件为异地附件,则执行步骤207,调用异地附件调阅服务。

步骤203,本地前置机将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发送到本地归档服务器。

经过判断,调阅的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为本地附件时,则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具体地,本地前置机接收到HIS系统发送的第一调阅请求消息后,将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转发到本地归档服务器,在第一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和附件的地址信息。

步骤204,本地归档服务器根据地址信息调用本地网页(Web)服务。

本地归档服务器接收到本地前置机转发的第一调阅请求消息后,对该请求消息进行解析,获取其中携带的附件的地址信息。本地归档服务器是设置在本地医院内部网络中的一个服务器,与该医院的本地前置机相连接,一个本地前置机可以连接多台本地归档服务器,本地归档服务器用于保存本医院的资源信息,包括医疗文档、医疗器械的相关信息等等。本地归档服务器通过调用其中的本地网页服务来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本地网页服务是本地归档服务器中的一个应用程序,通过调用这一应用程序来完成本地附件的调阅。

步骤205,本地Web服务根据地址信息在本地归档服务器中获取附件。

本地Web服务根据解析到的附件的地址信息获取该附件,具体地,本地Web服务通过附件的本地URL信息在本地归档服务器中查找该附件,最终获取到该附件。因此,本地归档服务器通过本地Web服务获取到了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

步骤206,本地归档服务器通过本地前置机将附件透传到HIS系统。

当本地归档服务器获取到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后,将该附件进行封装,发送到本地前置机。本地归档服务器只是一个存储医疗文档和其附件等医疗资源的服务器,并不具备于外界的信息交互功能,因此,获取到的附件需要通过本地前置机的转发才能被调阅者所获取。本地前置机通过透传的方式将附件发送到HIS系统,HIS系统接收到附件后,便可以将该附件显示给调阅者。

步骤207,本地前置机对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进行前置处理,并生成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将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透传到数据中心。

经过判断,调阅的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不是本地附件,则调用异地附件调阅服务。本地前置机对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进行前置处理,并生成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在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地址信息,将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透传到数据中心。具体地,与本地附件调阅服务不同的是,异地附件调阅服务需要经过数据中心,而数据中心是处于公共网络的机构,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作为一个本地请求是不能够被数据中心接收的。在本地前置机将调阅请求透传给数据中心前,本地前置机需要对接收到地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进行前置处理,将一个本地请求转化为全网请求。此处的前置处理,即本地前置机对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进行的预处理。前置机所进行的前置处理可以为:前置机对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得到附件调阅请求,前置机为获取的附件调阅请求配置IP地址,将原始的本地请求转化成全网请求,并将处理后的调阅请求生成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在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了附件的地址信息。经过前置处理后,本地前置机将第二调阅请求消息透传到数据中心。

步骤208,数据中心根据地址信息获取附件对应的异地前置机信息,并根据异地前置机信息将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转发到异地前置机。

数据中心根据接收到的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提取其中携带的附件的地址信息,根据该地址信息获取附件对应的异地前置机。由于在医疗文档调阅后已经获知该医疗文档的归属地,在从HIS系统中获取的附件的地址信息中可以进一步得到医疗文档的归属地,即该附件对应的异地前置机信息,该异地前置机信息用于指示该附件对应的异地前置机。数据中心根据异地前置机信息,将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转发到异地前置机。

步骤209,异地前置机将接收到的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发送到异地归档服务器。

异地前置机接收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对该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进行透传后置处理。该透传后置处理与前置处理为相反的过程,前置处理是将本地请求转化为全网请求,而透传后置处理是将全网请求转化为本地请求。异地前置机对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处理,获取附件调阅请求,修改该请求的IP地址,将其转化为一个本地请求,并生成处理后的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异地前置机将该处理后的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进一步转发到异地归档服务器。

步骤210,异地归档服务器根据地址信息调用异地Web服务。

在附件调阅请求发送到异地归档服务器后,调用异地附件调阅请求服务的后续流程与本地附件调阅请求服务类似,只是执行主体不同。异地归档服务器接收到处理后的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后,提取出其中携带的附件的地址信息。异地归档服务器调用其中的异地Web服务,通过异地Web服务来调用异地附件调阅服务,异地网页服务同本地网页服务类似,是异地归档服务器中的一个应用程序,异地归档服务器通过调用这一应用程序来完成异地附件的调阅。

步骤211,异地Web服务根据地址信息在异地归档服务器中获取到附件。

异地Web服务根据解析到的附件的地址信息获取该附件,异地Web服务通过附件的异地URL信息在异地归档服务器中查找该附件,最终获取到该附件。因此,异地归档服务器通过异地Web服务获取到了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

步骤212,异地归档服务器通过异地前置机、数据中心、本地前置机将附件透传到HIS系统。

当异地归档服务器获取到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后,将该附件进行封装,发送到异地前置机。异地归档服务器只是一个存储医疗文档和其附件等医疗资源的服务器,并不具备于外界的信息交互功能,因此,获取到的附件需要通过异地前置机的转发才能被调阅者所获取。异地归档服务器通过异地前置机、数据中心、本地前置机附件透传到HIS系统,与本地附件调阅服务不同,在从异地归档服务器获取到附件之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透传步骤才能将附件发送到HIS系统。异地归档服务器首先将附件进行封装,透传到异地前置机,再由异地前置机将附件经过数据中心透传到本地前置机,然后本地前置机才能将附件发送到HIS系统。HIS系统接收到附件后,便可以将该附件显示给调阅者。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医疗文档调阅方法,通过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地址信息对附件的归属地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或异地附件调阅服务,从本地归档服务器或异地归档服务器中调阅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使得调阅者不仅能够调阅医疗文档,还可以调阅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为调阅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医疗文档的调阅效率,同时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图3为本发明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系统,具体包括:医院信息系统1、本地前置机2、数据中心3和异地前置机4。其中,医院信息系统1用于在调阅到医疗文档后,向本地前置机2发送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和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的地址信息。本地前置机2根据医疗文档的属性信息判断医疗文档是否为本地医疗文档。当判断出医疗文档为本地医疗文档时,则本地前置机2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当判断出医疗文档不是本地医疗文档时,本地前置机2对第一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进行前置处理,并生成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在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地址信息。本地前置机2将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透传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3根据地址信息获取附件对应的异地前置机信息,并根据异地前置机信息将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转发到异地前置机4。异地前置机4将接收到的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发送到异地归档服务器6。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地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系统还可以包括:本地归档服务器5和异地归档服务器6。其中,本地归档服务器5用于根据本地前置机2的判断结果,当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时,接收本地前置机2转发的第一附件调阅请求,并根据地址信息调用本地附件调阅服务。本地归档服务器5用于根据本地前置机2的判断结果,当调用异地附件调阅服务时,接收数据中心3转发的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异地归档服务器6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二附件调阅请求消息中携带的地址信息调用异地附件调阅服务。

更进一步地,医院信息系统1还可以用于接收本地归档服务器5或异地归档服务器6透传的附件,并显示给调阅者,达到最终地附件调阅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文档中附件的调阅系统,通过本地前置机、医院信息系统、数据中心、本地归档服务器、异地前置机以及异地归档服务器,使得调阅者不仅能够调阅医疗文档,还可以调阅医疗文档中包含的附件,为调阅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医疗文档的调阅效率,同时可以对本地附件和异地附件进行调阅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