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移动多媒体广播中的单频网系统及其同步系统和同步方法

移动多媒体广播中的单频网系统及其同步系统和同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中的单频网系统及其同步系统和同步方法,所述同步系统除包括复用码流接口和同步控制器之外,还包括: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净荷过滤器、第一环形缓存单元,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用于接收复用码流,并分出复用码流中的复用帧数据包,送入所述净荷过滤器;所述净荷过滤器,用于过滤掉复用帧数据包中的填充数据后,将复用帧数据送入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分块,每块的编号分别与复用帧码流所包含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对应,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复用帧数据。本发明可以应对单频网数据传输的偶发错误或数据传输的中断,更好地实现单频网的组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222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57329.6

  • 发明设计人 张辉;王西强;曹晋宇;张江辉;

    申请日2008-01-31

  • 分类号H04H20/18;H04H20/67;H04N7/52;H04L29/02;

  • 代理机构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龙洪

  •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A座23层2303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23: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H20/18 授权公告日:20101013 终止日期:20180131 申请日:200801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5-28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H04H20/18 授权公告日:20101013 登记号:2013990000087 出质人: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创毅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质权人: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解除日:20140416 申请日:20080131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3-04-03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H20/18 登记号:2013990000087 登记生效日:20130205 出质人: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创毅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质权人: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移动多媒体广播中的单频网系统及其同步系统和同步方法 授权公告日:20101013 申请日:20080131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0-10-13

    授权

    授权

  • 2008-09-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7-16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频网系统及其同步系统和实现同步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地面数字电视的组网方式之一,单频网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单频网(Single Frequency Network,SFN)是由多个不同地点的处于同步状态的发射台,在同一时间、以同一频率发射同一信号,以实现对一定服务区域的可靠覆盖。其与多频网(Multi-Frequency Network,MFN)的技术有很大的不同,多频网的技术是同一数字电视节目由不同的电视频道发送;而且由“转发器”(translator)来实现电视频道的转换。

单频网相对于多频网而言具有以下的优点:

单频网的第一个优点就是有利于频率规划。在我国频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大大节约宝贵的频率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

第二点,由于无线电信号本身的特性,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无论单个数字电视发射站点的发射功率多大都会有很多信号覆盖不到的区域,这些覆盖不到的区域被称作覆盖盲区或盲点,单频网则可通过多点同频发射的办法来解决覆盖盲区问题,获得较好的覆盖率。

第三,单频网技术还可降低发射机设备的成本;通过优化和调整单频网发射网络(基站数量、分布、发射天线高度、发射功率等),可以使用多个较小功率发射机代替一个大功率发射机,以降低信号辐射、减少电磁波污染、增强覆盖均匀度,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改变覆盖意图。

组建单频网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是发射机的同步问题。为此单频网引入了GPS接收机和单频网适配器来实现全网的同步。

移动多媒体广播单频网系统由多台数字发射机组成,采用网状分布的发射台来实现大范围覆盖。参照图1所示,为单频网系统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典型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单频网系统主要由中心站的复用模块和SFN适配器、分布式网络——也可称为节目分配网络、发射台站的单频网同步系统、及激励器等组成,其中单频网同步系统包括用于同步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时钟,所述激励器包括调制器。通常一个中心站对应于多个发射台站。目前常用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如CMMB(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移动多媒体广播数据流通过复用模块复用后输出复用码流,由单频网适配器(SFN adapter)根据外部输入的参考时钟完成PMS(Packaged MultiplexingStream,多路复用数据流)格式的TOD(Time ofDay,时间信息)消息包和复用帧描述消息包生成并将其插入传输码流中,经分布式网络向各个同步系统传输;所述PMS格式的TOD消息包和复用帧描述消息包中携带同步信息及传输码流的信息及同步时间指示及最大延时。同步系统根据所述同步时间指示和最大延时,得到传输码流应加的附加延时;所述调制器根据所述附加延时就可以将经过不同网络路径传播的传输码流延时对齐,以保证单频网应用中的时间同步要求。所述同步系统还用于完成PMS包中控制参数和有效数据的精确提取,以便于调制器对数据流进行基带处理。

根据CMMB单频网适配器协议,复用码流的输出采用PMS包来承载。参照图2所示,为PMS包的结构示意图。PMS包的长度为188字节,分为包头、净荷和填充三个部分。其中净荷有三种类型:TOD消息,MFD(Multiplex Frame Description,复用帧描述)消息,复用帧数据。净荷类型由包头中的类型码区分,见下表:

  取值  净荷类型  0x1111  TOD消息  0x3333  MFD消息  0x5555  复用帧数据

参照图3所示,为一秒内的复用码流输出形式示意图。每秒复用码流由上述三种类型的PMS包组成:TOD消息包30、MFD消息包31、复用帧数据包32。其中每秒复用码流的第一包是TOD消息包30,该包包含的是时间戳信息,描述了该秒复用帧数据的发射时刻。接下来依次发送一包MFD消息包31,再发送一个或者若干个复用帧数据包32。其中MFD消息包31描述了其后直到下一个MFD消息包31之间所有复用帧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如图中所示的MFD消息包31所包含的复用帧描述消息1描述了其后的复用帧数据包32所包括的时隙(TS)0的复用帧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而MFD消息包31所包含的复用帧描述消息K描述了其后的复用帧数据包32所包含的时隙n到时隙n+m的复用帧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n为一秒内的某时隙数,当一秒内包含x个时隙的时候,其取值范围为0~x-1,m为该复用帧数据包所包含的时隙数。

现有的单频网,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

a)单频网数据传输的偶发错误(丢包,错包)容易造成单频网的秒错位,从而导致单频网组建失败。所谓秒错位是指,由于单频网需要各个发射机在同一时刻发射相同的信号,如果由于其中的一个发射机发生一秒或几秒的丢包、错包,则此发射机将在错误的时间发射数据,从而造成秒错位(即该发射机所发射的数据的时刻与其预定的发出时刻存在时间差),导致单频网的各个发射机不能在同一时刻发射相同的信号,即不能实现同步。

b)单频网数据传输的中断会导致发射机生成一个单频信号,这样容易损坏后端的功放。

这样,基于单频网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可以对发射台中的单频网同步系统及其实现同步的方法进行设计,以应对单频网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更好地实现单频网的组建,成为技术人员必需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中的单频网系统及其同步系统和同步方法,应对单频网数据传输的偶发错误或数据传输的中断,更好地实现单频网的组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单频网同步系统,包括复用码流接口和同步控制器,所述同步系统还包括: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净荷过滤器、第一环形缓存单元,

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用于接收所述复用码流接口输出的复用码流,并分出复用码流中的复用帧数据包,送入所述净荷过滤器;

所述净荷过滤器,用于过滤掉复用帧数据包中的填充数据后,将复用帧数据送入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

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分块,每块的编号分别与复用码流所包含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对应,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复用帧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每块的编号分别与复用帧码流所包含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对应,包括: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第一块的编号与同步系统第一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对应,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接下来的每块编号与每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的时间戳的秒个位对应,对应关系为:

B2=(((((T2-T1)+10)%10)+B1)+M)%M;

其中,T1为上一次接收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T2为当前接收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B1为上一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B2为当前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M为环形缓存块的数量,M为大于单频网系统的最大秒延时的任意正整数;%表示取模运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分为10块,每块的编号与每秒复用帧数据的时间戳的秒个位一一映射。

进一步地,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还用于分出复用码流中的复用帧描述消息,所述同步系统还包括复用帧描述消息解析器和第二环形缓存单元,

所述复用帧描述消息解析器用于接收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分出的复用码流中的复用帧描述消息,并对所述复用帧描述信息进行解析;

所述第二环形缓存单元,用于缓存所述复用帧描述消息解析器解析出的复用帧描述信息;所述第二环形缓存单元分块,并且所述第二环形缓存单元每块的编号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每块的编号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复用帧描述消息由时间信息包和复用帧描述消息包承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与第二环形缓存单元分别分为10块,每块的编号与每秒复用帧数据的时间戳的秒个位一一映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单频网同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分块的第一环形缓存,并且设置所述第一环形缓存每块的编号与复用码流所包含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对应,将复用码流所包含的复用帧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环形缓存中;

(2)发射装置对第一环形缓存中每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在与所述每块第一环形缓存的编号相对应的发射时刻发射所述该块第一环形缓存中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第一环形缓存每块的编号与复用码流所包含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对应,包括:将同步系统第一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存储在M块缓存中的任意一块,进而将该块环形缓存块的编号作为第一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并确定接下来的每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具体为:

令B2=(((((T2-T1)+10)%10)+B1)+M)%M;

其中,T1为上一次接收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T2为当前接收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B1为上一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B2为当前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M为环形缓存块的数量,M为大于单频网系统的最大秒延时的任意正整数;%表示取模运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分为10块,并且所述设置第一环形缓存每块的编号与复用码流所包含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对应,为:使所述第一环形缓存每块的编号与每秒复用帧数据的时间戳的秒个位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设置分块的第二环形缓存,并且将复用帧描述消息解析后存储于所述第二环形缓存中的步骤,并且所述第二环形缓存与所述第一环形缓存的编号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发射装置根据所述第二环形缓存中每块存储的复用帧描述消息对相应的所述第一环形缓存中每块存储的复用帧数据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复用帧描述消息由时间信息包和复用帧描述消息包承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单频网系统,包括单频网同步系统和调制器,所述单频网同步系统包括复用码流接口和同步控制器,所述单频网同步系统还包括: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净荷过滤器、第一环形缓存单元,

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用于接收所述复用码流接口输出的复用码流,并分出复用码流中的复用帧数据包,送入所述净荷过滤器;

所述净荷过滤器,用于过滤掉复用帧数据包中的填充数据后,将复用帧数据送入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

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分块,每块的编号分别与复用码流所包含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对应,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用于存储所述复用帧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每块的编号分别与复用帧码流所包含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对应,包括: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第一块的编号与同步系统第一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对应,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接下来的每块编号与每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的时间戳的秒个位对应,对应关系为:

B2=(((((T2-T1)+10)%10)+B1)+M)%M;

其中,T1为上一次接收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T2为当前接收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B1为上一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B2为当前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M为环形缓存块的数量,M为大于单频网系统的最大秒延时的任意正整数;%表示取模运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分为10块,每块的编号与每秒复用帧数据的时间戳的秒个位一一映射。

进一步地,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还用于分出复用码流中的复用帧描述消息,所述同步系统还包括复用帧描述消息解析器和第二环形缓存单元,

所述复用帧描述消息解析器用于接收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分出的复用码流中的复用帧描述消息,并对所述复用帧描述信息进行解析;

所述第二环形缓存单元,用于缓存所述复用帧描述消息解析器解析出的复用帧描述信息;所述第二环形缓存单元分块,并且所述第二环形缓存单元每块的编号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每块的编号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复用帧描述消息由时间信息包和复用帧描述消息包承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与第二环形缓存单元分别分为10块,每块的编号与每秒复用帧数据的时间戳的秒个位一一映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单频网数据传输的偶发错误(如丢包、错包)造成单频网的秒错位,从而导致单频网组建失败的问题,提高单频网系统组建的容错性。如果在单频网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其中一路发生一秒或几秒的丢包错包,缓存将错过这一秒或几秒的数据,但等下一秒正确数据到来时,由于结构上的映射关系保证了系统一定能在相应的时间发射对应的数据,避免秒错位问题。本发明还能够避免由于单频网数据传输的中断导致发射机生成一个单频信号,而有利于保护后端功放设备。该结构缓存的编号也与发射时刻的秒个位映射,当单频网数据传输中断发生时,系统会一直循环调制并送出环形缓存中的数据,这样就避免了单频信号的产生,同时,当单频网数据传输恢复时,也不会造成单频网的秒错位导致单频网组建失败。

附图说明

图1为单频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PMS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秒内的复用码流输出形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单频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同步系统实现同步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单频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同步系统实现同步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环形缓存与时间戳及发射时刻的映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通过设置环形缓存,对复用码流中的复用帧数据包进行净荷过滤后,送入所述环形缓存,每秒复用帧数据存储的缓存空间的缓存块编号与该秒TOD信息描述的秒个位相同,并且该缓存空间的编号也与发射时刻的秒个位映射,当单频网数据传输中断发生时,系统会一直循环调制并按时刻相对应送出环形缓存中的数据。

参照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单频网系统结构示意图。为了叙述方便,图中仅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单频网系统所包括的单频网同步系统和调制器15,其中单频网同步系统除包括复用码流接口10、同步控制器14之外,还包括: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11、净荷过滤器12、第一环形缓存单元13。

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11与所述复用码流接口10相连,用于接收由复用器处理后由复用码流接口10输出的复用码流,并对复用码流进行分包处理,包括将复用码流分出复用帧数据包。

所述净荷过滤器12与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11相连,接收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11分出的复用帧数据包,过滤掉填充数据后存储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13中;

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13用于存储所述净荷过滤器12输出的复用帧数据,并且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13分块进行编号,每块的编号与复用码流中TOD信息描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映射,并且该第一环形缓存单元13每块的编号也与发射时刻的秒个位映射。

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环形缓存单元13分为10块,编号为0~9,与每秒TOD信息描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一一映射。每秒复用帧数据存储在缓存块编号与该秒TOD信息描述的秒个位相同的缓存空间。

参照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同步系统实现同步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设置分块的第一环形缓存,并且设置所述第一环形缓存每块的编号与复用码流所包含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对应,将复用码流所包含的复用帧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环形缓存中;

步骤502:发射装置对第一环形缓存中每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在与所述每块第一环形缓存的编号相对应的发射时刻发射所述该块第一环形缓存中的数据。

其中,在步骤501中,设置第一环形缓存的块的数量为M,M为大于单频网系统的最大秒延时的任意正整数,环形缓存块的编号为0~M-1。在实现数据存储时,将同步系统第一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存储在M块缓存中的任意一块,进而将该块环形缓存块的编号(0~M-1中的任意一个数)作为第一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并确定接下来的每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具体为:

令B2=(((((T2-T1)+10)%10)+B1)+M)%M;

其中,T1为上一次接收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T2为当前接收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B1为上一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B2为当前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M为环形缓存块的数量;%表示取模运算。

可见,对环形缓存的分块设置可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而不限于图4示出的10块分块的方式。

比如我们可以说明环形缓存块的数量M为5时的情况,环形缓存块的数量M为5时,环形缓存块的编号为0~4;假设同步系统上一次接收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T1=7;当前接收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T2=9;上一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B1=2;那么,当前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B2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将上述值代入公式:B2=(((((T2-T1)+10)%10)+B1)+M)%M=(((((9-7)+10)%10)+2)+5)%5=4。在这种情况下,由当前接收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T2=9,和上一次接收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T1=7可以发现单频网系统发生了丢包错误,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应的占用环形缓存块的编号为2、4,即跳过编号为3的环形缓存块,从而保证环形缓存与时间戳的秒个位的一一映射关系。

假设接下来接收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T2=0,则接下来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所存放的环形缓存块编号B2通过以下方式确定:(((((0-9)+10)%10)+4)+5)%5=0。在这种情况下,单频网系统没有发生丢包错误,则所占用的环形缓存块的编号是连续的,为4、0。

参照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单频网系统结构示意图。为了叙述方便,图中仅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单频网系统所包括的单频网同步系统和调制器25,其中单频网同步系统就是根据CMMB单频网适配器协议,解析出相应的描述信息和复用码流,完成单频网同步功能。

本实施例单频网同步系统除包括复用码流接口20、同步控制器24之外,还包括: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21、复用帧描述信息解析器26、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净荷过滤器22、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

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21与所述复用码流接口20相连,用于接收由复用器处理后的复用码流,并对复用码流进行分包处理,包括将复用码流分出描述信息包(包括TOD包和MFD包)和复用帧数据包。

所述复用帧描述信息解析器26与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21相连,用于接收所述分出的描述信息包,并对所述描述信息包进行处理,解析出其中的复用帧数据描述信息,如:发射时间、调制编码方式等;

所述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用于存储所述复用帧描述信息解析器26解析出的复用帧数据描述信息,并且所述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分块进行编号,每块的编号与复用码流中TOD信息描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映射,每秒数据相对应的描述信息存储在编号与该秒TOD信息描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映射的缓存块中;

所述净荷过滤器22与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21相连,接收所述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21分出的复用帧数据包,过滤掉填充数据后存储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中;

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用于存储所述净荷过滤器22输出的复用帧数据,并且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分块进行编号,每块的编号与复用码流中TOD信息描述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映射,并且该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每块的编号也与发射时刻的秒个位一一映射;

由于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与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每块的编号分别与复用码流中TOD包包含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对应,所以,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与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的编号是一一对应的。

所述调制器25,用于分别接收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及所述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中的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中每块存储的描述信息,如调制编码方式,对相应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中每块存储的复用帧数据进行处理,并且与同步控制器配合,完成调制信号的同步送出。

可见,第二实施例与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复用帧描述信息解析器26与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所述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也是分块进行编号,并且分块编号方式与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的分块编号方式相同。

在图6中示出了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与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都分为10块的情形,下面对此种情形下的同步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复用码流经过复用码流接口20传输给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21,TOD包和MFD包送入复用帧描述信息解析器26解析出该秒所有时隙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信息后按照一定格式存入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一共有10段,一共可以储存10秒的描述信息,每秒数据相对应的描述信息存储在缓存块编号与该秒TOD信息描述的秒个位相同的缓存空间。同样,复用码流载荷分包器21将复用帧数据包送入净荷过滤器22过滤掉填充数据后存储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中,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也是一共有10段,一共可以储存10秒的复用帧数据,每秒复用帧数据存储在缓存块编号与该秒TOD信息描述的秒个位相同的缓存空间。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与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每块的编号一一对应,调制器25根据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存储的调制编码方式对相应的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且与同步控制器24配合,完成调制信号的同步送出。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实际应用,将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单元23与第二环形缓存单元27分别分为10块,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所述环形缓存做其他的划分,只要保证环形缓存每块的编号与复用帧数据的时间戳的秒个位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

参照图7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同步系统实现同步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设置分块的第一环形缓存及第二环形缓存,将复用码流所包含的复用帧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环形缓存中,将复用帧描述消息解析后存储于所述第二环形缓存中,并且设置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及第二环形缓存每块的编号与复用码流所包含的时间戳的秒个位相对应;

步骤702:发射装置根据所述第二环形缓存中每块存储的复用帧描述消息对相应的第一环形缓存中每块存储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在与所述每块第一环形缓存的编号相对应的发射时刻发射所述该块第一环形缓存中处理过的数据。

步骤701中设置所述第一环形缓存及第二环形缓存分块编号的步骤与第一实施例的类似,只是其中B1表示上一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及描述信息所存放的环形缓存编号;而B2表示本次接收到的复用帧数据及描述信息所存放的环形缓存编号,缓冲块编号确定方式及数据存储方式相类似,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本发明整个系统以GPS的10M时钟源为工作时钟源。同步控制器每秒接收到一个GPS的TOD时间,解析后与缓存中的复用数据流TOD时间+网络延时比较,将两者时间相等的时刻作为发射机的开始发射时刻,开始发射以后,用GPS的1PPS(1秒定时脉冲)触发每秒调制数据的送出。

参照图8所示,为本发明环形缓存与时间戳及发射时刻的映射关系示意图。以环形缓存单元逻辑空间分为10块为例,缓存块的编号与每秒复用码流中时间戳的秒个位一一映射,缓存块的编号为0~9,每10秒的复用码流将利用环形缓存一个循环周期。同时缓存块的编号也与数据发射时刻一一映射。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