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MPEG-4的传输码流到互联网流媒体联盟流的实时转换方法

一种MPEG-4的传输码流到互联网流媒体联盟流的实时转换方法

摘要

一种MPEG-4的传输码流TS流到互联网流媒体联盟ISMA流的实时转换方法,包含以下内容:(a)配置转码器的参数,包含视、音频编码类型,TS流节目号,ISMA直播流会话描述协议SDP参数;(b)转码器接收来自编码器的TS流;(c)转码器按配置信息解复用TS流,根据TS流节目参考时钟PCR值生成对应的帧参考时间;(d)转码器进一步处理解复用获得的视音频数据,根据配置信息和帧参考时间生成实时传输协议RTP包;(e)生成RTP包之后,转码器将生成的视音频RTP包通过SDP参数中配置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端口或传输控制协议TCP端口发送至网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932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45625.2

  • 发明设计人 田洪亮;

    申请日2006-11-22

  • 分类号H04N7/26(20060101);H04N7/24(20060101);H04L29/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62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龙洪;霍育栋

  •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律部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15: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0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N7/26 授权公告日:20091209 终止日期:20151122 申请日:20061122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12-09

    授权

    授权

  • 2008-07-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6-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媒体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4的传输码流(TS)到互联网流媒体联盟流(ISMA)的实时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IP(互联网协议)网络提供实时电视视频业务是一种趋势,IPTV(网络电视)的兴起就是这种趋势的一种体现。IPTV是在宽带互联网上传输,采用机顶盒加电视机进行显示和交互的一种新的视频业务。

在IPTV系统中,目前业界存在两种视频流的传输规范,即互联网中广泛使用的由互联网流媒体联盟(ISMA)提出的ISMA规范和在广电网络中广泛使用的由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提出的TS规范。TS规范采用TS包封装格式把音频流和视频流统一组包并复用成一个传输流,而ISMA协议则把视频流和音频流分开传输,因此这两种规范互不兼容。

由于ISMA协议是针对互联网特性提出,能够较好地适应IP网络上丢包、延时、抖动等网络特点,加上电信运营商已有互联网流媒体业务经营经验,因此,在IPTV系统中电信运营商通常倾向于采用ISMA传输规范,但电视内容却掌握在广电系统中,通常采用TS传输格式。为了解决格式转换问题,本文提出了从TS流实时转换成ISMA流的转码方法,并着重解决了转码过程中的时戳生成、组包策略和转码延时控制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统TS格式的视频流到ISMA传输流的实时转换方法,为电信运营商的IPTV系统提供从广电系统引入实时视频的解决方案。

一种MPEG-4的传输码流TS流到互联网流媒体联盟ISMA流的实时转换方法,包含以下内容:

(a)配置转码器的参数,包含视、音频编码类型,TS流节目号,ISMA直播流会话描述协议SDP参数,SDP参数中包含发送连接类型,即传输控制协议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相应的端口号;

(b)转码器接收来自编码器的TS流;

(c)转码器按配置信息解复用TS流,根据TS流节目参考时钟PCR值生成对应的帧参考时间;

(d)转码器进一步处理解复用获得的视音频数据,根据配置信息和帧参考时间生成实时传输协议RTP包;

(e)生成RTP包之后,转码器将生成的视音频RTP包通过SDP参数中配置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端口或传输控制协议TCP端口发送至网络。

所述步骤(a)中转码器的参数还包含接收节目源网卡地址;发送节目网卡地址;节目源组播网络IP地址,非组播源则可取值0.0.0.0,及节目源端口号。

所述步骤(a)转码器的参数以配置文件的形式进行配置,每个配置文件可以配置多个节目。

所述步骤(d)中每个视频RTP包至多包含一个视频分组基本码流PES,即每个视频PES负载头都在RTP有效负载Payload的起始点。

所述步骤(d)中每个音频RTP包包含一个或多个音频PES,一个PES只属于一个RTP包。

所述步骤(d)中每个RTP包有效负载Payload的最大长度不超过1436字节。

所述步骤(e)中转码器不为排序预留缓存。

所述步骤(e)中转码器为RTP包中Marker标识置位预留的缓存不超过1个UDP包或TCP包。

所述步骤(e)中所述转码器接收和发送数据时采用异步机制,对共享内存的加锁控制以UDP包或TCP包为单位。

所述步骤(e)中转码器收到RTP包后,立即发送。

采用本文发明提供的TS流到ISMA流的实时转换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在基于ISMA传输规范的IPTV系统中接入MPEG-4的TS视音频内容的问题,从而为IPTV系统引入传统广电内容源提供了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TS流到ISMA流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TS流到ISMA流的实时转换方法流程图;

图3是TS包封装格式示意图;

图4是MPEG-4视频流的RTP包封装格式示意图;

图5是MPEG-4音频流的RTP包封装格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本发明由TS流转换至ISMA流的系统框图,包含编码器,转码器,IP网络和终端,其中转码器接收来自编码器的TS流,对该码流进行解复用后封装为RTP包,再通过IP网络发送至终端。

图2所示是本发明一种MPEG-4的TS流到ISMA流的实时转换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

启动转码器前,先对转码器进行必要的配置,包括视、音频编码类型,TS流节目号,ISMA直播流SDP(会话描述协议)等,以配置文件方式进行配置,一个配置文件可对多个节目同时进行配置。每个节目的配置项包括:

1)节目号:如果TS流为MPTS(多节目TS码流),则对应节目的节目号(program_number);如果TS流为SPTS(多路单节目TS),则值为0;

2)接收节目源网卡地址;

3)发送节目网卡地址;

4)节目源组播IP地址,非组播源则可取值0.0.0.0;

5)节目源端口号;

6)节目SDP(会话描述协议),包括发送IP地址、端口号,发送连接类型(TCP/UDP,传输控制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载荷类型,媒体类型和时戳的时钟频率,缺省为90kHz;

7)视频、音频编码类型。

步骤二、接收

转码器接收来自编码器的TS over UDP流(用UDP协议承载的TS流)。TS包结构如图3所示,TS包由包头、自适应区和包数据3部分组成。每个包长度为固定的188字节,包头为4字节,自适应区和包数据为184字节。184字节为有用信息空间,用于传送已编码的视音频数据流。包头由同步字节、传输误码指示符、有效载荷单元起始指示符、传输优先、包识别(PID-Packet Identification)、传输加扰控制、自适应区控制和连续计数器8个部分组成。

步骤三、解复用

转码器按配置信息解复用TS流,逐帧(以TS的分组基本码流PES为单位)分辨出视频和音频码流,并由节目参考时钟值(PCR)生成对应帧的参考时间;转码器把TS流解复用后得到对应的视音频流PES,取PES头对应的PCR值作为该帧的时戳,PCR值与时戳的具体转换方法依据标准协议ISO13818-1的相关规定进行。

步骤四、封装

转码器对解复用获得的视音频分组基本码流(PES)数据进一步处理,根据配置信息和帧参考时间,依据RFC3016协议(用于MPEG-4视听流的RTP负载格式协议)生成RTP包。MPEG-4的视频和音频RTP包格式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包头一般只包含开始的12字节,CSRC标识字段一般不需要。字段V表示协议版本,字段P表示是否包含填充数据,X字段表示是否有协议扩展,CC字段表示CSRC标志数,M字段标识是否是VOP的最后一个RTP包,PT字段表示载荷类型,Sequence Number是序列号,开始值随机,Timestamp是时戳字段,指明该RTP包中所包含的VOP的采样时刻,SSRC是标识同步源的一个随机数。由于输入的TS包与输出的RTP包并非一一对应,RTP组包策略如下:

1)视频RTP包至多包含一个PES,即每个视频PES负载头都在RTP有效负载(Payload)的起始点;

2)音频RTP包可包含多个PES,但一个PES不能跨多个RTP包,即每个音频RTP有效负载(Payload)起始点即PES负载头;

3)音频和视频RTP包有效负载(Payload)的最大长度不超过1436字节。

步骤五、发送

转码器将生成的视音频RTP包通过配置的UDP端口各自发送至网络。为了确保直播的实时性,转码的时延应尽可能小。采用的策略和机制如下:

1)由于编码器和转码器一般是直接相连,因此不考虑丢包与乱序情况,即不必为排序预留缓存;

2)由于视音频帧的最后一个RTP包须将Marker标识置位,如果TS流的PES长度值为0(TS流视频包的PES长度大多为0),只有通过PES头标志位才能判断帧边界。因而需缓存一定量的数据以判定边界。从下一有效(含ES数据)TS包可确定当前TS包是否为帧边界,所以为Marker置位预留的缓存最多可为1个UDP包。根据一个TS包生成RTP包后暂时缓存,待收到下一个TS包后再决定是否将RTP包的Marker标识置位,然后再发送。

3)为避免因数据处理和发送影响数据包接收,接收与处理发送一般采用异步机制,对共享内存的加锁控制应该以UDP包为单位,即以整个UDP包为单位进行加锁控制。比如这个包占用的缓冲区在接收时由接收进程加锁,避免处理进程对它进行修改。每个包都有一把锁,而不是整个缓冲区(内存块)一把锁,这样便于两个进程并行工作,即不会产生过多的处理延时。以剔除因异步机制产生的缓存;

4)发送模块在收到生成的RTP包后,立即向目标地址发送,不作流量控制及缓存。

上述发送也可以以采用TCP方式,采用TCP方式时,发送方式同UDP。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