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通心粉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通心粉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摘要

一种通心粉生产线,包括按物料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震动筛、风送系统、真空拌面机、真空熟化搅拌机、分料机、挤压机、切断机、提升机、震动预干机、烘干提升机、烘干机、风冷提升机、风冷机、震动出料机、包装输送机;该种生产线其操作人工少,安全卫生,产量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946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冯星愿;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32960.6

  • 发明设计人 冯星愿;

    申请日2007-12-28

  • 分类号A23L1/16(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53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少君

  • 地址 51088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华侨科技工业园尧先机械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11:0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23L1/16 授权公告日:20110706 终止日期:20171228 申请日:200712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2-3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23L1/1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7122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3-08-2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23L1/16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0731 申请日:2007122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1-07-06

    授权

    授权

  • 2008-08-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6-11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心粉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通心粉因其具有外观透明、熟透度高、形状均匀、韧性好、糊浆率高、耐煮、爽滑、口感佳的优点,是人们喜爱吃的食品之一,如果能伴以美味可口的汤料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目前用来制造通心粉一般是使用通心粉机,由于其设计新颖,比较受用户欢迎。但经过几年的使用发现,存有某些不足,某些部件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连接困难或到位不准确,易造成生产中停机,影响产品质量;另有些部件装卸困难,连接较多,不易实现连续生产,使加工的食品破碎率较高等。另,由于该种通心粉机的人工操作较多,且其产量低,不能实现大批量的生产,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心粉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其操作人工少,安全卫生,产量大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包括按物料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震动筛、风送系统、真空拌面机、真空熟化搅拌机、分料机、挤压机、切断机、提升机、震动预干机、烘干提升机、烘干机、风冷提升机、风冷机、震动出料机、包装输送机;该种生产线其操作人工少,安全卫生,产量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料机包括外壳、分料杆以及用来驱动分料杆的第二电机,在分料杆上安装有用来分配料的打杆,在外壳上设有与螺杆筒上的进料口相对应的出料口。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挤压机结构包括机架、螺杆挤出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以及螺杆挤出装置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的螺杆挤出装置包括螺杆筒、挤出螺杆、挤出头以及驱动挤出螺杆的第一电机,在挤出头内安装有挤出模具,在机架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杆挤出装置,在螺杆挤出装置上设有为多个螺杆挤出装置分料的分料机,在螺杆挤出装置的螺杆筒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分料机之间相互连通。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切断装置包括切断刀、下料板槽以及驱动切断刀的第三电机。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振动输送预干机结构包括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上的热交换器、驱动机构,所述预干机还设有偏心轮机构、转臂机构、链条、曲柄以及传送板;偏心轮机构安装在框架的一端,驱动机构通过链条带动偏心轮机构转动;所述转臂机构设置有二个或二个以上,转臂机构上设有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转臂机构的中心固定在框架上;所述曲柄一端与偏心轮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在靠近偏心轮机构的转臂机构上;所述传送板共有两层或两层以上,所述转臂机构的第一转臂与奇数层传送板连接,第二转臂与偶数层传送板连接。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烘干机结构包括框架、外壳、热交换器、吹风机、传送带、驱动机构以及电器控制箱;外壳安装在框架上,热交换器安装在框架的两端,吹风机安装在框架的两端且位于热交换器的外侧,驱动机构通过链轮驱动传送带运动,所述框架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烘干温度不同的烘干区,所述烘干区之间设置有隔热板;在框架的两侧对应于每个烘干区还设有热交换器,所述两侧的热交换器外侧设有吹风机,热交换器与蒸汽管道连接,蒸汽管道上设有蒸汽电磁阀。

作为改进,所述烘干机后还可设置有第二台烘干提升机和烘干机,进行二次烘干,可增加烘干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心粉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面粉筛滤、面粉输送、连续混合、真空搅拌、面团分配、挤压、切断、振动预干、自动温湿控烘干、风冷、振动出料、包装输送、定量包装,该生产工艺其操作人工少,安全卫生,产量大。

作为改进,所述生产工艺中设置有二次自动温湿控烘干工艺,可增加烘干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通心粉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其具有投资小,设备简单,且操作人工少,安全卫生,产品质量好并稳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中分料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中分料机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中分料机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中分料机的螺杆挤出装置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中分料机的切断装置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中振动输送预干机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中振动输送预干机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中振动输送预干机的运动状态图;

图10为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中振动输送预干机的另一运动状态图;

图11为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中烘干机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中烘干机传送带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通心粉生产线中烘干机雾化喷头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通心粉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通心粉生产线,包括按物料传送方向依次排列的震动筛1、风送系统2、真空拌面机3、真空熟化搅拌机4、分料机5、挤压机6、切断机7、提升机8、震动预干机9、提升机8、烘干机10、提升机8、风冷机11、震动出料机12、包装输送机1 3。

请参考图3至图7所示,所述分料机5包括外壳109、分料杆107以及用来驱动分料杆的第二电机103,在分料杆107上安装有用来分配料的打杆108,打杆108在分料杆107上以分料杆107的中心点为对称点向两端呈对称分布,确保能够均匀地为每个螺杆挤出装置分配料,在外壳109上设有与螺杆筒112上的进料口111相对应的出料口(图中未示出),在外壳109上还设有上盖。所述挤压机6包括机架101、螺杆挤出装置104、以及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控制系统以及螺杆挤出装置104均安装在机架101上;所述的切断机7安装在螺杆挤出装置104的出料端,螺杆挤出装置的出粉端竖直向下,分料机5安装在螺杆挤出装置104的上面。

其中,所述的螺杆挤出装置104包括螺杆筒112、挤出螺杆110、挤出头116以及驱动挤出螺杆110的第一电机105,在挤出头116内安装有挤出模具,挤出模具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更换;挤出螺杆110安装在挤出筒112内,第一电机105安装在螺杆挤出装置104的一端,在位于挤出螺杆110处的螺杆筒112上设有螺杆筒冷却水进水口117和螺杆筒冷却水出水口118,在挤出头116处设有挤出头冷却水进水口115和挤出头冷却水出水口114,由于在挤出过程中克服挤出阻力产生大量的热,冷却水能够保证面制品的温升控制到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内,螺杆筒112上设有进料口111,螺杆筒112上设有测试螺杆筒112内温度的温度表113,可及时监控螺杆筒内的温度值。切断装置7包括切断刀121、下料板槽120以及驱动切断刀的第三电机119,切断刀121呈圆周对称分布在转轴122上,转轴122与第三电机119连接,第三电机119驱动转轴122旋转从而带到切断刀121转动。

请参考图8至图11所示,振动预干机9结构包括驱动机构201、偏心轮机构202、传送板203、热交换器204、风机205、曲柄206、转臂机构207、第一转臂208、第二转臂209、下料斗210、链条211以及框架212。

其中,热交换器204安装在框架212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有两个热交换器204;驱动机构201安装在框架212的一端,偏心轮机构202安装在驱动机构201的下方,驱动机构201通过链条211带动偏心轮机构202转动;转臂机构207对称安装在框架212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共安装有八个转臂机构207,即在框架212的两侧各对称设置四个转臂机构207;所述转臂机构207上设有第一转臂208和第二转臂209,转臂机构207的中心固定在框架212上,所述曲柄206一端与偏心轮机构202连接,其另一端连接在靠近偏心轮机构202的转臂机构207的第二转臂209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板203共有五层,从上往下依次为第一层至第五层,第一层与第三层连接在第一转臂208的上端,第五层连接在第一转臂208的下端,第二层连接在第二转臂209的上端,第四层连接在第二转臂209的下端;在偏心轮机构202的另一端的框架212上方设有下料斗210,下料斗210能够把物料213导进传送板203上;所述的热交换器204的一侧安装有用来加速热交换器热量流动的风机205,风机205可以加强热量的流动,加强预干效果。

请参考图12至图14所示,烘干机10包括结构包括框架301、外壳(图中未示出)、热交换器303、吹风机302、传送带308、隔热板304、加湿装置309、加湿装置306、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以及电器控制箱(图中未示出);外壳安装在框架301上,热交换器303安装在框架301的两端,吹风机302安装在框架301的两端且位于热交换器303的外侧,驱动机构通过链轮315驱动传送带308运动,链轮315安装在框架301上;所述框架301内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烘干温度不同的烘干区,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烘干区,不同的烘干区用隔热板304隔开;在框架301的两侧对应于每个不同的烘干区还设有热交换器303,热交换器303与蒸汽管道318连接,蒸汽管道上设有蒸汽电磁阀320,蒸汽电磁阀320可控制不同温区的温度,在两侧的热交换器303的外侧设有吹风机302,吹风机302将热交换器303的热量送进框架301内,能够加强的热气的交换;在框架301内设有湿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湿度传感器与电器控制箱内的湿度控制仪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传送带308包括链条312、铁丝网313以及支撑杆314,链条312与安装在框架301上的链轮315相互啮合;所述传送带308为由两个转轴组成的封闭环循环带,在传送带308的两侧均设有档片,两侧的档板以防止烘干物料从两边外漏,同时在每层传送带308的下料端设有使上层传送带上的烘干物料能够完全掉落在下层传送带上的导料板307,防止烘干物料洒落。

所述加湿装置306包括蒸汽电磁阀311、蒸汽进汽截止阀316以及加湿管道309,加湿管道309的出汽口设在框架内,加湿管道309的出汽口安装有雾化喷头317,雾化喷头317能够加强雾化效果;蒸汽电磁阀311也与电器控制箱内的湿度控制仪电性连接;根据通心粉的生产工艺要求,设置不同温区不同的湿度,电器控制箱内的湿度控制仪控制不同温区的湿度。湿度值在湿度控制仪上设置,同时湿度控制仪接受烘干箱内感测湿度值,当传感器检测到烘干箱内湿度值达到所设置的湿度值时,控制仪控制关闭蒸汽电磁阀311,停止蒸汽供给加湿管道,也即停止加湿。反之,当传感器检测到湿度值低于所设置的湿度值时,则打开蒸汽电磁阀311,进行加湿。

其中,所述震动筛1可筛选面粉,防止过大的粉团进入;所述风送系统2可用来吸入经过筛选的面粉到真空拌面机3中;所述真空拌面机3可将水和面粉混合;所述真空熟化搅拌机4可将经混合后的面粉打熟;所述分料机5可将打熟后的面粉进行分料;所述挤压机6可将分料后的面粉挤压成型;所述切断机7可将面粉切断成一条一条的通心粉;所述提升机8可将通心粉提升至所需要加工的机器中;所述震动预干机9可将通心粉进行预干;所述烘干机10可将通心粉烘干;所述风冷机11可将通心粉风冷出最终成品;所述震动出料机12用来将成型的通心粉出料;所述包装输送机13将成型的通心粉包装输送。

加工时,首先将面粉放置在震动筛1中筛选,符合要求的面粉将由风送系统2吸入到真空拌面机3中与水相混合;再进入真空熟化搅拌机4中,经过真空熟化搅拌机4内的打杆在高速旋转时将面粉蒸熟,熟化后的面粉自动进入分料机5中分料;再进入挤压机6中挤压成型,后经切断机7切断成一条一条的通心粉;再由提升机8提升到震动预干机9中进行预干,预干后落到另一提升机8中由提升机8提升至烘干机10进行烘干;在本实施例中,该烘干机10后还设置有提升机8和烘干机10以进行二次烘干,以增加烘干效果;烘干完成后再由提升机8将通心粉提升至风冷机11中进行风冷,以成型出最终产品;再由振动出料机12将通心粉输出至包装输送机13中;最后,在包装输送机13中完成包装。

如图14所示,该通心粉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面粉筛滤、面粉输送、连续混合、真空搅拌、面团分配、挤压、切断、振动预干、自动温湿控烘干、风冷、振动出料、包装输送、定量包装。具体为首先将面粉筛滤,对面粉进行精选,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精细面粉;将筛选出的面粉输送与水混合,连接混合后再经真空搅拌将面粉蒸熟;熟化后的面粉再进行面团分配,分配后的面粉进行挤压成型,切断成一条一条的通心粉;再对通心粉进行预干,预干后再进行烘干,再经风冷成最终的产品;完成后的通心粉经由振动出料进入包装输送;最后,将其定量包装输送完成。当然,在所述通心粉生产工艺中可设置有二次自动温湿控烘干工艺,以增加烘干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