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纤维处理剂、用该纤维处理剂处理的纤维、纤维织物、层合体以及纤维处理方法

纤维处理剂、用该纤维处理剂处理的纤维、纤维织物、层合体以及纤维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含有下述成分(a)和成分(b)的纤维处理剂、用该纤维处理剂处理过的纤维、和含有该纤维的纤维织物。(a)水不溶性、平均粒径为0.1-10μm的蛋壳膜微粉末;(b)合成树脂乳液或合成树脂水溶液。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469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出光技优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680009447.9

  • 申请日2006-03-27

  • 分类号D06M15/01(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娟;李平英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58: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1-1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D06M15/01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1022 申请日:2006032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02-29

    授权

    授权

  • 2008-05-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3-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蛋壳膜微粉末的纤维处理剂,以及用该纤维处理剂处理、使上述蛋壳膜微粉末牢固地附着于表面乃至内部的纤维,含有该纤维的纤维织物、层合体、以及纤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流通的纤维制品通常是将棉、麻、羊毛等天然纤维,尼龙、聚酯、丙烯酸酯类、聚氨酯等合成纤维,或者它们的复合纤维纺织等而成的。作为衣物、家具·车辆内饰、座垫材料使用的人造皮革或合成皮革广义上也是纤维制品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纤维制品根据其种类,所要求的特性也多种多样,例如,衣物等与人的皮肤接触的纤维制品要求吸排湿性、吸水性、防静电性、肌肤效果(为肌肤改善效果、保湿性的提高、肌肤柔软性乃至肌肤弹性提高的总称,下同)等特性。

但是,要使纤维制品确实地体现这些特性,仅凭上述纤维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是有限的。

因此,对于纤维或纤维制品,为了使其具有吸排湿性、触感、防静电性等各种特性,人们提供了各种含有亲水性材料的纤维处理剂。例如提供了相对于100重量份聚氨酯、配合10-300重量份蛋壳膜微粒的吸湿性优异的聚氨酯树脂组合物(例如专利文献1)。还提供了含有水溶性蛋壳膜和具有反应基团的反应性有机化合物、并具备肌肤效果、吸湿性、创伤治疗性的纤维处理剂(例如专利文献2)。又提供了含有平均粒径为7μm的丝等的天然有机微粉末和聚丙烯酸酯类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类树脂等的乳液的纤维处理剂(例如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0094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841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29707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聚氨酯树脂组合物中,蛋壳膜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0-20μm,较大,将这些纤维处理剂应用于构成衣物等的纤维时,蛋壳膜微粒难以渗透到纤维间,容易从纤维等中脱落,同时用于深色的纤维或纤维织物时,存在蛋壳膜微粒在该表面浮出呈白色的问题。并且专利文献1记载的聚氨酯树脂是在与水具有混合性的极性溶剂中稀释的,作为皮革材料使用时,一部分残留溶剂缓慢挥发,对使用环境不好。

使用可溶性蛋壳膜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纤维处理剂呈现源自巯基(-SH)的蛋类特有的气味,因此难以在纤维中大量使用,并且在为了消除该气味而大量使用反应性有机化合物时,对纤维的肌肤效果或手感会产生不良影响。

除此之外,该专利文献公开的纤维处理剂采用了对纤维的渗透性良好的水溶性蛋壳膜,但是蛋壳膜的分子量小,耐洗涤性差,洗涤时蛋壳膜微粉末可能会从纤维中脱落。对于该问题,该纤维处理剂通过使反应性有机化合物与蛋壳膜聚合而确保了某种程度的耐洗涤性,但实际状况是难以实现更高的耐久性(耐洗涤性)。

专利文献3公开的纤维处理剂不是使用蛋壳膜粉末,而是使用丝等的天然有机微粉末,但是对于肌肤效果的特性来说,比使用蛋壳膜粉末的效果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处理剂,该处理剂可以使纤维具有吸排湿性、吸水性、防静电性、良好触感,以及肌肤效果等各种特性,并且为了体现上述各种特性,可以使足量的蛋壳膜微粉末在不产生蛋壳膜特有气味的情况下牢固且持续地附着于纤维上;用该处理剂处理的纤维;以及含有该纤维的纤维织物。

为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的特征在于:含有下述成分(a)和成分(b):

(a)水不溶性、平均粒径为0.1-10μm的蛋壳膜微粉末,

(b)合成树脂乳液或合成树脂水溶液。

根据本发明,纤维处理剂含有蛋壳膜微粉末,因此是可以使纤维具有该微粉末所具有的各种特性、即吸排湿性、吸水性、防静电性、良好触感以及肌肤改善效果、肌肤保湿性的提高、肌肤柔软性乃至肌肤弹性提高的肌肤效果等的纤维处理剂。另外,由于平均粒径为0.1-10μm,较小,可以确实地渗透到纤维间,确实且牢固地附着于纤维上,同时由于使用了水不溶性的蛋壳膜微粉末,不会产生源自巯基(-SH)的蛋壳膜所特有的异味。

蛋壳膜微粉末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优选0.1-8μm,进一步优选1-6μm。

选择合成树脂乳液或合成树脂水溶液作为用于将蛋壳膜微粉末附着于纤维上的粘合剂成分,因此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是可以将该微粉末牢固地附着于纤维上的纤维处理剂,另外,采取了不含有机溶剂的构成,因此即使通过涂布也可以形成对使用环境良好的膜。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中,上述成分(b)优选为含有机硅的聚丙烯酸酯类树脂和/或水溶性聚氨酯类树脂、或者非水溶性聚氨酯类树脂。

根据本发明,作为构成成分(b)的合成树脂乳液或合成树脂水溶液的树脂,选择含有机硅的聚丙烯酸酯类树脂和/或水溶性聚氨酯类树脂或非水溶性聚氨酯类树脂(乳液)等特定的树脂使用,因此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是可将蛋壳膜微粉末大量且牢固地附着于纤维上的纤维处理剂,另外还采取了不含有机溶剂的构成,即使通过涂布也可以形成对使用环境良好的膜。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中,上述成分(a)和成分(b)的固体成分的重量比优选为成分(a)/成分(b)=50/50-5/95。

根据上述本发明,将成分(a)和成分(b)的固体成分的重量比设定在特定的范围内,因此可适当发挥成分(a)的蛋壳膜微粉末所具有的各种特性,并且可以不出现过量和不足,使足够的量蛋壳膜微粉末牢固地附着于纤维上。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中,进一步优选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纤维处理剂,添加0.05-3.0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

根据上述本发明,除成分(a)和成分(b)之外,相对于100重量份纤维处理剂添加0.05-3.0重量份表面活性剂,因此蛋壳膜微粉末容易渗透到纤维内部,进而可以提高纤维的耐洗涤性。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中,优选含有用于调节光泽的填充材料。

这里,填充剂可以利用二氧化硅等无机填充剂、或者丙烯酸酯类或氨基甲酸酯等有机填充剂。

根据上述本发明,通过上述纤维处理剂中所含的填充剂,可以调节被处理的纤维制品的光泽。

本发明的纤维的特征在于:用上述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处理过。

根据本发明,上述纤维是用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处理过的,因此适当具有该纤维处理剂所带来的效果。

即,本发明的纤维使蛋壳膜微粉末牢固地附着于其表面或内部,因此具有吸排湿性、吸水性、防静电性、良好触感,除此之外还是肌肤效果优异的纤维,并且附着的蛋壳膜微粉末为水不溶性的,不会产生源自巯基(-SH)的蛋壳膜特有的异味,不会使使用者有不快感。

本发明的纤维织物的特征在于:用上述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处理过。

根据本发明,上述纤维织物用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处理,因此可以发挥与上述本发明的纤维同样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纤维织物是将未经处理的纤维用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进行处理,然后通过织造等制成的纤维织物,除此之外还包括将未经处理的纤维预先进行织造等,制成纤维织物状态,将该纤维织物用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处理得到的纤维织物。

这里,本发明的纤维织物优选上述蛋壳膜微粉末的附着量为100-3000mg/m2

上述本发明中,蛋壳膜微粉末的附着量为100-3000mg/m2,因此可以将大量的蛋壳膜微粉末牢固地附着,可以确实且持续的体现上述效果。

本发明的层合体的特征在于:在纤维织物的一个面上设有涂布上述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并使其干燥得到的膜。

本发明的层合体的特征在于:在具有多层并且在至少其中的一层上含有涂布上述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并使其干燥得到的膜。

这里,本发明的层合体可以是一层或多层层合而得到的纤维织物,只要在层合体的至少一个层上有涂布纤维处理剂得到的膜即可。

根据上述本发明,上述层合体含有用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处理过的成分,因此可发挥与上述本发明的纤维同样的作用、效果。

为了充分地发挥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的效果,优选至少露出在层合体表面的最外层用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处理。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用含有下述成分(a)和成分(b)的纤维处理剂处理纤维:

(a)水不溶性,平均粒径为0.1-10μm的蛋壳膜微粉末,

(b)合成树脂乳液或合成树脂水溶液。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方法中,上述成分(b)优选为含有机硅的聚丙烯酸酯类树脂和/或水溶性聚氨酯类树脂、或非水溶性聚氨酯类树脂。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方法中,优选上述成分(a)和成分(b)的固体成分重量比为成分(a)/成分(b)=50/50-5/95。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方法中,进一步优选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纤维处理剂添加0.05-3.0重量份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方法中,优选含有用于调节光泽的填充材料。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纤维处理方法,通过上述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可得到所述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方法中,对纤维应用纤维处理剂的具体方法可利用:凹涂处理等适合单面或两面处理的涂布法、将整体浸泡的适合两面处理的浸泡法。本发明的方法中,也可以利用其它处理方法,可以根据作为处理对象的纤维或所要求的处理条件等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是用于进行纤维表面处理的纤维处理剂,含有下述成分(a)和成分(b)。

成分(a)的蛋壳膜微粉末例如可如下制备:将存在于鸡、鸭、鹌鹑、驼鸟等鸟类的蛋的蛋壳与蛋白边界的两层薄膜一蛋壳膜进行分离纯化,接着通过冷冻粉碎,低温粉碎,使用旋转磨石在水系中进行的粉碎方法(湿式粉碎方法)或者使用球磨机或锤式粉碎机的冲击式粉碎方法(干式粉碎方法)等公知的粉碎方法进行微粉化。该蛋壳膜微粉末由以角蛋白为主要成分的均匀的蛋白质构成,吸湿性优异且为白色至淡黄色的微粉末,因此通过用其作为纤维处理剂的构成成分,可以使作为处理对象的纤维具有吸湿性、手感、吸排湿性、吸水性、抗静电性、良好触感,以及肌肤效果等蛋壳膜微粉末所具有的各种特性。

本发明的蛋壳膜微粉末采用不溶于水的蛋壳膜微粉末。这样,由于蛋壳膜微粉末为不溶性,因此不会发出蛋壳膜所特有的异味,不会使使用者感到不快。水溶性的蛋壳膜微粉末或分散该微粉末的分散液含有大量生成硫醇盐衍生物的巯基(-SH),产生该巯基所特有的气味,因此例如仅仅对纤维织物等进行浸泡、干燥处理,会残留气味,成为致命的缺陷。而水不溶性的蛋壳膜微粉末或分散液则没有源自巯基的气味。

这里,为了由上述蛋壳膜中选择性地获得水不溶性蛋壳膜,例如可以将存在于鸡、鸭、鹌鹑、驼鸟等鸟类的蛋的蛋壳与蛋白边界的双层膜(蛋壳膜)分离纯化,然后通过冷冻粉碎、低温粉碎、或者使用球或锤的冲击式干式粉碎等公知的方法制成微粒。

水不溶性的蛋壳膜微粉末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优选1-6μm。蛋壳膜微粉末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则蛋壳膜微粉末可以确实地渗透到纤维间,可以确实且牢固地附着于纤维上。而如果蛋壳膜微粉末的平均粒径比0.1μm小,则难以制备,并且容易凝聚等,操作困难;蛋壳膜微粉末的平均粒径超过10μm,则处理对象的纤维织物为深颜色时容易浮现白色,蛋壳膜微粉末无法渗透到纤维间,容易从纤维上脱落。因此,蛋壳膜微粉末的平均粒径优选0.1-8μm,进一步优选1-6μm。

成分(b)的合成树脂乳液或合成树脂水溶液起到了将上述成分(a)的蛋壳膜微粉末牢固地附着于纤维上的粘合剂成分的作用,构成它们的合成树脂例如可以是有机硅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丙烯酸酯类树脂、含有机硅的聚丙烯酸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氟树脂等,可以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中,如果使用含有机硅的聚丙烯酸酯类树脂或水溶性聚氨酯类树脂或非水溶性聚氨酯类树脂作为纤维处理剂,可以使蛋壳膜微粉末大量地附着于纤维上,并且可以使蛋壳膜微粉末更牢固地附着于纤维上,可以提高该微粉末对洗涤的耐久性,因此优选。

含有机硅的聚丙烯酸酯类树脂可以使用含有机硅的丙烯酸单体一硅氧烷、酯残基中含有改性有机硅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这些含有机硅的丙烯酸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共聚物。后者的例子有:作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聚乙二醇等亲水性基团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脂肪链烷基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等的聚合物。

聚氨酯树脂是使有机二异氰酸酯与长链二元醇、以及根据需要的低分子链链增长剂反应获得的聚氨酯类弹性体树脂,具体来说,是由作为有机二异氰酸酯的例如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苯二甲撑二异氰酸酯等芳族二异氰酸酯,或亚丁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环己烷二异氰酸酯、3,3,5-三甲基-5-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异氰酸酯等脂族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以及作为长链二元醇的例如聚四亚甲基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等聚醚类二元醇,聚碳酸亚乙酯、聚碳酸亚丁酯、聚碳酸亚己基酯等脂族聚碳酸酯类二元醇,或者聚己二酸亚乙酯、聚己二酸亚丁酯、聚己二酸亚己酯等脂族聚酯类二元醇;以及作为根据需要的低分子链链增长剂的例如乙二醇、丁二醇、1,6-己二醇等脂族二元醇,环己二醇等脂环族二元醇,苯二甲醇等芳族二元醇,乙二胺、丙二胺、六亚甲基二胺等二胺,肼、酰肼、氨基酸酰肼等肼衍生物得到的聚氨酯树脂。它们可以在无溶剂中反应。然后溶解于极性溶剂中,也可以在极性溶剂中反应,反应的方法可以是将上述三者同时反应的一步法,也可以是预先将有机二异氰酸酯与长链二醇反应,然后根据需要用低分子链链增长剂进行链伸长反应的方法。

成分(a)的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与成分(b)的合成树脂乳液或合成树脂水溶液的固体成分的重量比优选成分(a)/成分(b)=50/50-5/95,特别优选45/55-15/85。通过使重量比在上述范围内,可适当发挥成分(a)的蛋壳膜微粉末所具有的各种特性,并且不会过量和不足,以足够的量牢固地附着于纤维上。

另一方面,成分(a)和成分(b)为100时,成分(a)(水不溶性的蛋壳膜微粉末)的重量比5小,则蛋壳膜微粉末的量过少,无法发挥上述蛋壳膜微粉末所具有的各种特性,而成分(a)的重量超过50,则蛋壳膜微粉末容易从纤维上脱落。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中,除了上述成分(a)和成分(b)之外,优选添加表面活性剂。通过在纤维处理剂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蛋壳膜微粉末容易渗透到纤维内部,进而可以使纤维的耐洗涤性提高。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公知的表面活性剂,具体来说可以使用对壬基苯磺酸钠、月桂基羟基磺酸钠、月桂基羟基磷酸二钠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者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鲸蜡基氯化吡啶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者硬脂酸聚乙二醇酯、季戊四醇硬脂酸单酯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基二甲基甜菜碱等两性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相对于100重量份纤维处理剂,这些表面活性剂优选添加0.05-3.0重量份,特别优选添加0.5-1.0重量份。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比0.05重量份少,则蛋壳膜微粉末发生凝聚或分离,在加工时难以渗透到纤维中,而添加量超过3.0重量份,则表面活性剂抑制合成树脂乳液或合成树脂水溶液的粘合剂功能,结果使蛋壳膜微粉末的耐洗涤性降低。

纤维处理剂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水、醇类、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乙二醛类树脂、环氧树脂等公知的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从对皮肤的刺激小、对生物体的影响小考虑,优选使用水性溶剂作为溶剂,特别优选使用水和/或碳原子数1-3的脂族低级醇。

所述碳原子数1-3的脂族低级醇有甲醇、乙醇、异丙醇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除上述成分(a)和成分(b)、表面活性剂、以及溶剂之外,在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的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添加添加剂。上述添加剂可以是分散剂、增粘剂、离子化剂、防腐剂等。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可以将必须成分一成分(a)和成分(b)、优选的表面活性剂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上述各种添加剂与溶剂混合并搅拌,将各成分分散在液体成分中,从而简便地制备。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成分(a)和成分(b)同时分散于溶剂成分中并稀释,也可以将其中的一方先分散并稀释,然后将另一方分散、稀释。

如果只以常规搅拌程度将成分(a)和成分(b)混合,成分(a)的蛋壳膜微粉末的分散很差,产生该微粉末的凝聚物,容易从纤维上脱落,分散不充分,因此优选采取不会产生上述弊端的混合方法。

即,例如,通过对这些成分施加球磨机的处理,则微粉末的分散性优异,另外,向微粉末施加压力,则可以促进合成树脂成分向微粉末中的渗透或贴合性,并且提高与纤维的附着性。

通过球磨机处理,蛋壳膜微粉末进一步微细化,使手感得到改进。这样,这些成分混合时,优选具有球磨机程度的效果的微粉碎混合,因此可以使用介质搅拌磨等。

这样得到的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含有平均粒径为0.1-10μm的蛋壳膜微粉末(成分(a)),且用于将蛋壳膜微粉末附着于纤维上的粘合剂成分选择了合成树脂乳液或合成树脂水溶液(成分(b)),因此可以确实地渗透到纤维间,并且确实且牢固地附着于纤维上,成为可使纤维具有蛋壳膜微粉末所具有的各种特性例如吸排湿性、吸水性、抗静电性、良好触感、肌肤效果等的纤维处理剂。使用了水不溶性的蛋壳膜微粉末,因此不会发出蛋壳膜特有的异味。蛋壳膜微粉末的平均粒径为0.1-10μm,优选0.1-8μm,进一步优选1-6μm。

这里,作为处理对象的纤维没有特别限定,有棉、羊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尼龙、丙烯酸酯类、聚酯、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亚丙酯等合成纤维,或者含有选自它们的多种的混纺纤维或复合纤维等。

作为对象的纤维当然可以是纤维本身,将纤维进行织造得到的纤维织物也完全没有问题。这样的纤维织物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有机织物、编织物、非织造布等。还可以实施精炼、染色、抗菌整理、SR整理、防火整理、抗静电整理等各种处理、整理。可以是衣物、内衣等缝制品或加工成包、袜、寝具(床单、床罩、被单等)的制品,还可以是加工前的材料。

用纤维处理剂进行处理的对象不仅是纤维,也可以是合成皮革等作为层合体的一个层或层合体的一部分,与纤维或纤维织物层合的层合状材料。

为了充分发挥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的效果,优选通过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对至少露出于层合体表面的最外层进行处理。

以上只是举例,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纤维处理剂的处理方法可以是任意的处理方法,例如可使用浸泡法、浸轧法等。浸泡法的例子有室温静置法、加热搅拌法等。浸轧法可以使用浸轧烘干法、浸轧汽蒸法等,可使用任意方法。

上述经处理的纤维(包含纤维织物、含有这些纤维织物或合成皮革作为层合的一部分的层合体,下同)通过干燥步骤,将水分适当除去,使蛋壳膜微粉末附着于纤维等上,干燥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80-200℃左右,优选100-180℃左右。

这样得到的、经本发明的处理剂处理、蛋壳膜微粉末的附着量为100-3000mg/m2的本发明的纤维,其表面牢固地附着蛋壳膜微粉末,是吸排湿性、吸水性、抗静电性、触感良好,而且肌肤效果也优异的纤维,并且不会产生蛋壳膜所特有的异味,不会使使用者有不快感。

本发明的纤维中,蛋壳膜微粉末的附着量为100-3000mg/m2,因此将足够量的蛋壳膜微粉末牢固地附着,可确实且持续表现上述效果。蛋壳膜微粉末的附着量比100mg/m2小,则附着量过少,来自蛋壳膜微粉末的效果无法确实发挥,而附着量超过3000mg/m2,则附着量过多,蛋壳膜微粉末容易从纤维上脱落,同时导致蛋壳膜微粉末浮出呈白色,进而发生色调变化。

上述本发明的纤维中,蛋壳膜微粉末的附着量优选150-2000mg/m2

上述含有用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处理过的纤维的纤维织物也可发挥与上述本发明的纤维同样的作用、效果。

以上说明的方案只是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在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的范围内进行的变形或改良当然均包含在本发明的内容中。实施本发明时,具体的结构和形状等可在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和效果的范围内改成其它的结构或形状等。

例如在上述方案中,作为将蛋壳膜微粉末微粉化的方法,可以是规定的湿式粉碎方法或干式粉碎方法,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它粉碎方法。

除此之外,本发明实施中的具体结构和形状等也可在可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改成其它结构等。

实施例

以下给出实施例和比较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实施例等内容的任何限定。

[实施例1]

(A)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的制备:

通过市售的球磨装置将水不溶性蛋壳膜的干燥品(キユ—ピ—(株)制备)粉碎,制成微粉末,得到平均粒径为4.2μm的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

(B)纤维处理液的制备

使用(A)中得到的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按照下述配方将各成分用球磨机混合、搅拌、分散处理,得到纤维处理剂。

(纤维处理剂的配方)

成分含量(重量份)(A)中得到的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丙烯酸酯类树脂乳液(固体成分)*1表面活性剂(对壬基苯磺酸钠)水1.05.00.0594.0

*1:ライトェポツクAX-30(共荣社化学(株)制备)

(C)纤维织物的制备:

以A4大小的棉织物(棉100%、单位面积重量130g/m2)作为基布,将该基布浸泡在(B)得到的纤维处理剂中。处理后,用辊间压力为4.0kg/cm2的轧液机(在一侧为金属辊、另一侧为橡胶辊构成的两个辊之间插入作为对象的布、从而轧出水分的装置)挤压(轧液率94%),再用市售的干燥机以温度110℃干燥10分钟。干燥后,按照JISL0217103的方法洗涤一次,再用上述条件进行干燥,得到纤维织物。蛋壳膜微粉末的附着量为980mg/m2

[比较例1]

除在实施例1所示的方法中,不使用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该微粉末的量用其它各成分均等补充)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B)同样的方法得到纤维处理剂。使用与实施例1(C)同样的方法得到纤维织物。

[实施例2]

(B)纤维处理剂的制备:

将实施例1(A)所得的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按照下述配方,将各成分用球磨机混合,搅拌,分散处理,得到纤维处理剂。

(纤维处理剂的配方)

成分含量(重量份)(A)中得到的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水溶性聚氨酯类树脂水溶液(固体成分)*2表面活性剂(对壬基苯磺酸钠)水10.015.00.175.0

*2:TX9-68(共荣社化学(株)制备)。

(C)纤维织物的制备:

以A4大小的尼龙针织物(单位面积重量110g/m2)作为基布,在搅拌下,将该基布放入浴比1∶15的热水中,相对于100重量份基布重量,加入10重量份上述实施例1(B)得到的纤维处理剂,然后在50℃温度的浴中搅拌30分钟,进行处理。处理后用离心式脱水机脱水,接着用市售的干燥机以干燥温度130℃干燥5分钟,得到纤维织物。蛋壳膜微粉末的附着量为660mg/m2

[比较例2]

除在实施例2所示的方法中,不使用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该微粉末的量用其它各成分均等补充)之外,按照与实施例2(B)同样的方法得到纤维处理剂。使用与实施例2(C)同样的方法得到纤维织物。

[比较例3]

除在实施例2所示的方法中,配合与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等量的丝蛋白粉末(平均粒径4.8μm)代替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之外,按照与实施例2(B)同样的方法得到纤维处理剂。使用与实施例2(C)同样的方法得到纤维织物。

[参考例1]

将实施例2(C)得到的纤维织物进一步用市售的家庭用全自动洗衣机洗涤(15分钟)、漂洗(5分钟)两次,以此作为一次洗涤,共进行5次,然后在干燥温度110℃下干燥10分钟,得到纤维织物。蛋壳膜微粉末的附着量为560mg/m2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所示的方法中,以A4大小的聚酯织物(聚酯100%、单位面积重量180g/m2)作为基布,将该基布用上述实施例1(B)所得的纤维处理剂浸泡处理。处理后,用与实施例1所示的规格相同的轧液机挤压(轧液率78%),用市售的干燥机以温度80℃干燥30分钟。干燥后按照JIS L0217 103的方法洗涤一次,再在上述条件下干燥,得到纤维织物。蛋壳膜微粉末的附着量为1780mg/m2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A)所得的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按照下述配方将各成分用球磨机混合、搅拌、分散处理,得到纤维处理剂。

(纤维处理剂的配方)

成分含量(重量份)(A)中得到的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含有机硅的丙烯酸酯类树脂乳液(固体成分)*3表面活性剂(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水4.55.50.0590.0

*3:ライトェポツクS86(共荣社化学(株)制备)

纤维织物的制备:

除使用与实施例1(C)中使用的基布相同的基布,使用上述纤维处理剂代替实施例1(C)的纤维处理剂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C)同样的方法得到纤维织物。轧液机的轧液率为96%,蛋壳膜微粉末的附着量为1140mg/m2

[比较例4]

除在实施例3所示的方法中,不使用水不溶性的蛋壳膜微粉末(该微粉末的量用其它各成分均等补充)之外,采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得到纤维织物。

[比较例5]

除在实施例1(B)所示的配方中,配合等量的水溶性蛋壳膜微粉末(キユ—ピ—(株)制备)代替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之外,按照与实施例1(B)同样的方法得到纤维处理剂。

除在实施例3所示的方法中,使用上述纤维处理剂代替实施例3中使用的纤维处理剂(实施例1(B)中得到的纤维处理剂)之外,采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得到纤维织物。

[测试例1]

对于上述实施例1、2、4和比较例1-3得到的纤维织物,按照下述方法确认“(1)皮肤的柔软性和弹性(回复率)”,并进行比较、评价。对皮肤的柔软性和弹性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1)皮肤的柔软性和弹性(回复率)

皮肤的柔软性和弹性(回复率)是使用キユ—トメ—タ一(MPA580:(株)インテグラル制造),通过测定在吸引时、吸引后皮肤的高度来评价的。

这里,吸引前和吸引时皮肤高度的差是拉伸高度(A),是表示皮肤柔软性的指标。

吸引时和吸引后皮肤高度的差为B,B和A的比为皮肤的弹性(回复率),完全回复时,B/A=1。

按照以下的顺序,使测试织物与人的前腕部接触,然后评价各部位的皮肤柔软性和弹性(回复率)。

(i)将市售的胶带贴在受试者前腕部的皮肤上,剥离,然后用丙酮/乙醚液形成粗糙皮肤。

(ii)对于受试者的前腕部测试部位,测定吸引前和吸引时的皮肤高度差(A)、以及吸引时与吸引后的皮肤高度差(B)(确认测定部位在测试前的状态)。

(iii)将测试织物(约1cm×1cm)固定在受试者的测试部位,使其与皮肤连续接触约8小时。

(iv)将上述(iii)每天重复,共重复16天。

(v)16天后,使用キユ—トメ—タ—再次进行测定,计算测试后(16天)和测试前(0天)的比率(测试后/测试前)。对于同一纤维织物分别计算各n=5的平均值。

(结果)

[表1]

    皮肤的柔软性(%)    皮肤的弹性(回复力)(%)    实施例1    118    105    实施例2    113    107    实施例4    122    108    比较例1    105    98    比较例2    99    100    比较例3    105    99

表1的结果表明,实施例1、2和4的纤维织物测试的皮肤的柔软性和皮肤的弹性均超过100%,它们都为优异。

另一方面,相对于实施例1,不使用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的比较例1的纤维织物;相对于实施例2,不使用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的比较例2的纤维织物;相对于实施例2,使用丝蛋白粉末代替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的比较例3的纤维织物与实施例比较,它们的各特性均差。

[测试例2]

对于上述实施例2、比较例2、3和参考例1所得的纤维织物,按照下述方法测定“(2)摩擦起电电压”和“(3)吸水速度”,进行比较、评价。所得纤维织物的摩擦起电电压和吸水速度的结果如表2所示。(2)摩擦起电电压:

按照JIS L1094-B法测定。

(3)吸水速度:

按照JIS L1096 6-26-1A法(滴下法)测定。

(结果)

[表2]

    摩擦起电电压(V)    吸水速度(秒)    实施例2    800    3    比较例2    2700    5分钟以上也不吸水    比较例3    1200    5    参考例1    900    2-3

由表2的结果可知,实施例2的纤维织物的摩擦起电电压值适当,抗静电性良好。吸水速度也快,吸水性也良好。

而相对于实施例2不使用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的比较例2的纤维织物,其摩擦起电电压的值大,抗静电性差,同时吸水性也差。

使用丝蛋白粉末代替实施例2中使用的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的比较例3的纤维织物,与比较例2相比,摩擦起电电压的值小,抗静电性良好,显示快的吸水速度,但是实施例2比该比较例3的抗静电性和吸水速度更优异。

[测试例3]

对于上述实施例3、比较例4、5中得到的纤维织物,按照下述方法进行“(4)吸湿性的测定”和“(5)巯基(-SH)的气味确认”,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4)吸湿性

将纤维织物在23℃、相对湿度30%的气氛中放置12小时调湿,然后将该样品在30℃、相对湿度80%的气氛下放置,以重量增加量/调湿时的样品重量×100(%),计算比率。

(5)巯基(-SH)的气味确认:

关于是否有生成硫醇盐衍生物的巯基(-SH)的气味,通过气味判定专业人员的感观测试,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评价:    内容

0:       无嗅

1:很难感觉到的气味

2:可感觉到有气味的弱的气味

3:可轻松地感觉到的气味

4:强的气味

5:极强烈的气味

(结果)

[表3]

    吸湿性(%)    巯基的气味    实施例3    0.60    0    比较例4    0.13    0    比较例5    0.31    4-5

由表3的结果可知,实施例3的纤维织物吸湿性良好,另外未确认有巯基的气味。

相对于实施例3,不使用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的比较例4的纤维织物的吸湿性比实施例3差很多。

相对于实施例3,使用等量的水溶性蛋壳膜微粉末代替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的比较例5的纤维织物的吸湿性比比较例4好,但巯基的气味强。

[实施例5]

将在聚酯针织物的一个面上粘合了聚氨酯薄膜的层合体用与实施例1(B)同样组成的处理剂处理,处理除了不进行洗涤和洗涤后的干燥之外,均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进行。

[比较例6]

除在实施例5所示的方法中,将实施例1(B)的处理剂组成中的1.0重量份实施例1(A)中得到的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置换成1.0重量份水之外,按照与实施例5同样的条件进行处理。

[实施例6]

将在聚酯针织物的一个面上粘合了聚氨酯薄膜的层合体用凹涂仪以10g/m2湿重量在聚氨酯薄膜面上涂布与实施例1(B)同样组成的处理剂,然后在热风干燥机内以110℃温度加热1分钟,得到层合体。(层合体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6中得到的层合体是用增粘剂将聚氨酯乳液(エバファノ—ルHA-15/日华化学制备)调节至5000mPa·s,在脱模纸上按照湿重量涂布120g/m2,在120℃干燥2分钟,然后使用粘合剂与聚酯针织物粘合。

[测试例4]

对于上述实施例5、6和比较例6得到的纤维层合体,按照下述方法确认“皮肤表面的保湿提高性”,进行比较评价。

皮肤表面的保湿水分率用湿度测试仪(スカラ(株)制造)评价。

按照以下顺序,在使纤维层合体与人的前腕部接触之前和之后测定各部位的保湿水分率,评价其提高率。

(i)将市售的胶带贴在受试者的前腕部,剥离,然后用丙酮/乙醚液形成粗糙皮肤。

(ii)确定受试者的测试部位(点),测量该部位的保湿水分率(A)。

(iii)接着,以受试者的测试部位(点)为中心,将切成1.5cm×1.5cm的纤维层合体的聚氨酯薄膜面与皮肤接触固定,与皮肤连续接触约24小时。

(iv)从受试者的测试部位上剥离纤维层合体,放置3分钟,然后再计算该部位的保湿水分率(B)。

(v)求出纤维层合体粘贴前后的保湿水分率的比(B/A),对于同一纤维层合体计算各n=5的平均值。B/A=100%时,表示保湿水分率在测试前后相同,高于100%时表示保湿性得到改善,低于100%则表示保湿性降低。

对于实施例5、6和比较例6中得到的纤维层合体,其皮肤表面的保湿提高性(B/A)的平均值如表4所示。

[表4]

    保湿提高性(B/A)    实施例5    129%    比较例6    105%    实施例6    133%

表4的结果中,未使用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的比较例6的纤维层合体的保湿性也可见一些提高。这是由于人为制造的粗糙皮肤用聚氨酯薄膜覆盖,则皮肤水分蒸发,发挥了一定治愈效果。而与实施例5和6的纤维层合体接触的皮肤中,提高率显著提高,可以确认水不溶性蛋壳膜微粉末成分使皮肤的保湿性提高。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用该纤维处理剂处理过的纤维、以及含有该纤维的纤维织物、层合体和纤维处理方法可以在采用纤维制品的各种领域、特别是运动、服装、卫生材料、车内装饰、家具、寝具等需求功能性纤维制品的领域中有效利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