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反应器容器内部构件的支承系统

用于反应器容器内部构件的支承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反应器容器一起使用的支承系统,所述反应器容器限定一反应区并具有提供进入反应区的开口的进入人孔。所述支承系统包括人孔插入件,所述人孔插入件由所述进入人孔所支承并延伸穿过所述进入人孔的开口而进入所述反应区。连接到所述人孔插入件上的是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用于将支承悬挂器连接到所述人孔插入件上并用于将载荷从所述支承悬挂器传递到所述人孔插入件。所述支承悬挂器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固定地连接到所述连接装置上,所述下端固定地连接到用于承受载荷的支承结构装置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240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680005395.8

  • 发明设计人 E·塞文休伊森;

    申请日2006-02-22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范莉

  • 地址 荷兰海牙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45: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4-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01J8/00 授权公告日:20091014 终止日期:20160222 申请日:20060222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10-14

    授权

    授权

  • 2008-04-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2-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承反应器容器内的特定反应器内部构件的系统。

背景技术

向下流动式反应器容器通常用在化学和精炼工业的催化工艺(如氢化处理、氢化裂解、加氢脱硫、加氢精制和加氢脱蜡)中。典型的向下流动式反应器为装配有进料口和反应器排出物出口的容器。包含在容器内的是催化剂颗粒床,引入所述容器的进料与所述催化剂颗粒床接触。

为了使供给流体横跨催化剂床的横截面分布,通常有利的是在向下流动式反应器容器内结合一进料分布盘,其设置在导入反应器容器的进料点与催化剂颗粒床之间。将进料分布盘结合到反应器容器内的一种常用方式是将所述进料分布盘或其支承结构固定或连接到反应器容器的内壁上。这种连接常常是通过将附件焊接到反应器容器的内壁上而实现的。然而,将这些反应器内部构件固定到反应器壁的内侧可能是一种将进料分布系统支承在反应器容器内的不合适的方式。例如,利用一种对氢敏感的焊接涂层材料焊接到加氢处理反应器容器的内壁上可产生焊接涂层金属的破裂以及其它问题。

与将反应器内部构件固定到反应器容器的内壁上相关的问题可通过一种新颖的支承系统来解决,该支承系统用于将反应器内部构件支承在反应器容器内,而不必将支承系统固定到反应器内壁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承系统,用于将反应器内部构件支承在反应器容器内,而不必将支承系统固定到反应器内壁上。

因此,提供一种支承系统,其与具有内壁的反应器容器一起使用,所述反应器容器内壁限定了能够包含催化剂颗粒床的反应区,其包括提供进入反应区的开口的进入人孔。所述支承系统包括具有插入件上端和插入件下端的人孔插入件,所述人孔插入件能够穿过所述开口延伸进入反应区。所述系统还包括:具有悬挂器上端和悬挂器下端的支承悬挂器,并且悬挂器上端固定地连接到插入件下端;以及能够支承流体分布盘的支承结构,其固定地连接到悬挂器下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反应器容器和支承系统的纵截面视图;

图2为显示出支承系统的上部部分和图1所示的反应器容器的进入人孔的详细剖视图;

图3为沿着图1中的线3-3所作的反应器容器和支承系统的横截面视图;

图4为切开反应器容器以示出包含在其中的支承系统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承向下流动型反应器的特定内部构件的装置,其不需要将支承装置固定到反应器的内壁上。

图1示出了反应器容器10的纵截面,反应器容器10装配有支承系统12。所述反应器容器10可为任意合适类型的容器,其限定了能够包含催化剂颗粒床16的反应区14,给料可与所述催化剂颗粒床接触。反应区14包括进入/流体分布区17和床16,所述床限定了处理反应通常会在其中发生的一个区域。反应器容器10具有内壁18,内壁18限定了包含催化剂颗粒床16的反应区14。

反应器容器10配有进入人孔(inlet manway)20和输出人孔或可选择地为反应器排出口22。进入人孔20具有人孔内壁24,人孔内壁24限定了允许从外部进入或通到反应区14内的开口或通道。因此,进入人孔20提供了反应器容器10的外部与内部之间连通的装置。反应器排出口22提供了将反应器排出物排出反应器容器10内的反应区14的装置。

支承系统12包括人孔插入件26、支承悬挂器28和支承结构30。支承悬挂器28包括悬挂器上端32和悬挂器下端34。支承悬挂器28提供了将来自支承结构30和支承在这一支承结构30上的物体的载荷传递到人孔插入件26的装置。因此,支承悬挂器28在多数情况下处于张紧状态。悬挂器下端34通过任何合适的连接装置被固定地连接到支承结构30上,以便将悬挂器下端34连接到支承结构30上,并且所述悬挂器下端34可包括焊接或使用螺栓或用于连接金属部件的任何其它公知装置的连接。

为了允许支承系统12的现场外制造以及单独装配在反应器容器10内,优选所述连接装置为板36,所述板36优选通过焊接固定到支承结构30上,并且所述板36包括螺栓可插入到其内的孔。悬挂器下端34还包括与板36的孔相匹配的孔,螺栓可穿过该孔从而提供用于将悬挂器下端34固定地连接到支承结构30上的连接装置。然而,应当认识到,可以使用将悬挂器下端34固定地连接到支承结构30上的任何其它合适的装置。

现在参看图2,其示出了图1所示局部细节40的放大视图。该放大的局部细节40显示了进入人孔20和部分支承系统12(完整的支承系统12在图1中示出),所述部分支承系统12包括人孔插入件26、支承悬挂器28的悬挂器上端32以及夹具42。悬挂器上端32通过夹具42固定地连接到人孔插入件26上。

人孔插入件26具有插入件外壁43、插入件内壁44、插入件上端45和插入件下端46。虽然夹具42被描述为用于将悬挂器上端32紧固到人孔插入件26上,但是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将悬挂器上端32紧固到人孔插入件26上的任何合适的连接装置。这种连接装置可包括焊接或利用螺栓或用于连接金属部件的任何其它合适的装置的连接。

板48固定到夹具42上,所述板48具有孔,螺栓可插入该孔。悬挂器上端32还可包括与板48的孔相匹配的孔50,螺栓可穿过该孔50从而提供将悬挂器上端32固定地连接到夹具42上的连接装置。夹具42可被可拆卸或可移除以允许其现场外制造以及单独地装配和安装在反应器容器10内。

优选将夹具42或用于将悬挂器上端32固定到人孔插入件26上的任何其它连接装置定位在插入件下端46。当夹具42用作将支承悬挂器28固定到人孔插入件26上的连接装置时,期望在插入件下端46的外表面上加工出槽52并期望夹具42具有相匹配的或相对应的突出部54,槽和突出部可配合在一起以便形成将夹具42连接到插入件下端46上的连接件。

如上所述,进入人孔20具有人孔内壁24,该内壁24限定了进入反应区12的通道或开口。因此,人孔插入件26能够穿过人孔通道进入反应区14,插入件下端46终止于反应区14。

插入件上端45还可包括凸缘56,该凸缘56从插入件外壁43水平地向外延伸并座落在进入人孔凸缘60的表面58上。进入人孔凸缘60的表面58提供一支座,凸缘56可搁置在该支座上。因此,凸缘56提供了用于将载荷从支承结构30及支承在支承结构30上的物体经过支承系统12传递到进入人孔20上的装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表面58具有用于与相对的人孔覆盖凸缘(未示出)形成环形连接的装置。这种装置的示例包括加工或成型在所述表面58上的槽或坡口。该槽或坡口能够与匹配的相对槽或坡口相配合,该相对的槽或坡口被加工或成型在相对的人孔覆盖凸缘表面上。环形连接垫圈可放置在表面58的槽或坡口内和相对的人孔覆盖凸缘的表面的相对槽或坡口内,以便当两个凸缘被连接在一起时形成所述环形连接。如果表面58和相对的人孔覆盖凸缘的表面之间的间距不足以允许将凸缘56安置在表面58上和形成前述的环形连接,可使用更宽的环形连接垫圈,或者可选择地是,可在相对的人孔覆盖凸缘的表面上形成空腔以便允许将凸缘56安置在表面58上并允许以提供所需环形连接的方式形成凸缘60与相对的人孔覆盖凸缘之间的连接。

在优选实施例中,人孔内壁24具有特征为一直径的筒状几何形状,还优选插入件外壁43延伸至紧邻人孔内壁24并沿着其延伸,更加优选地是,插入件外壁43基本上齐平地靠在人孔内壁24上。还优选插入件内壁44限定一通道,流体通过该通道被导入反应区14或者进料入口管穿过该通道延伸以提供从外部将流体引入反应区14内的装置。

现在参看图3,其为沿着图1中线3-3所做的反应器容器10的横截面视图。图中示出了夹具42,板48固定到夹具42上。板48提供了将支承悬挂器28的悬挂器上端32固定连接到人孔插入件26上的装置。如上文已经描述的,在优选实施例中,板48和悬挂器上端32具有相匹配的孔,螺栓穿过所述孔从而形成连接。这种类型的连接允许在离开反应器容器10位置的现场外制造支承系统12的各个部件,并且以后在反应器容器10的反应区14内单独装配支承系统12的各个部件。

利用孔-螺栓连接件62将夹具42固定到人孔插入件26上,其允许夹具42的单独制造以及随后与支承系统12的其它部件一起装配在反应区14内。然而,应当认识到,虽然所示的连接件是所谓的孔-螺栓连接件,但是任何其它合适的连接装置也可被用在支承系统12中。

支承悬挂器28从人孔插入件26向下延伸到支承结构30(在图3中未示出)的裙部64。裙部64可为结构部件,它延伸至紧邻反应器容器10的内壁18并沿着内壁18延伸。裙部64提供了用于连接构成支承结构30的另外部件的装置和用于支承各种类型的反应器内部设备(如流体分布盘(未示出),其用于横跨所述表面和催化剂颗粒床16的横截面分布反应器供给流体)的装置。

裙部64可为平板结构部件,其具有齐平地靠在内壁18上的平面66,此外,所述裙部64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凸缘。此外,为了密封反应器容器10的内壁18与裙部64的平面66之间的空间还提供了密封装置(未示出),从而防止了流体过多地流过内壁18与平面66之间的空间。任何合适的材料或装置可用于形成这一密封。裙部64还可为任何其它合适的结构部件,其能够提供用于承受载荷(如前述的分布盘系统)的支承装置。支承悬挂器28的悬挂器下端34向下延伸并远离人孔插入件26,并且其固定地连接到裙部64。

为了提供创造性支承系统12的进一步说明,图4示出了反应器容器10的透视图,反应器容器10被切开以示出与反应器容器10相关的支承系统12。如图所示,反应器容器10装配有进入人孔20,其提供了用于进入反应器容器10内部的开口。人孔插入件26在凸缘表面58处由进入人孔20所支承,并且所述人孔插入件26延伸穿过由进入人孔20所限定的开口并进入反应器容器10的内部,人孔插入件26的插入件下端46终止于反应器容器10内。夹具42紧固到插入件下端46,夹具提供了用于将支承悬挂器28连接到人孔插入件20上的装置以及用于将载荷从支承悬挂器28传递到人孔插入件20的装置。

每个支承悬挂器28具有悬挂器上端32和悬挂器下端34。悬挂器上端32被固定地连接到夹具42,并且悬挂器下端34被固定地连接到裙部64,裙部64为支承结构30的一部分(参见图1)。支承结构30提供了用于承受由反应器内部设备(例如,优选流体分布盘)产生的载荷的装置。裙部64沿着反应器容器10的内壁18的圆周延伸。支承结构30还可包括另外的支承部件,如一个或多个梁68,所述梁68水平地延伸并在每一端部固定到裙部64的内圆周上。

可以理解,虽然这里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但可以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改变、改进和改装,而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